小初高学习2017_2018学年高中化学专题一物质的分离与提纯课题2用纸层析法分离铁离子和铜离子学案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专题1物质的分离与提纯课题二用纸层析法分离铁离子和铜离子教案选修6

高中化学专题1物质的分离与提纯课题二用纸层析法分离铁离子和铜离子教案选修6

课题二用纸层析法分离铁离子和铜离子【学考报告】自主学习教材•识记■思考一、纸层析法1. 纸层析法是一种物质分离的简单方法,是色谱分析法的一种。

它以滤纸作为惰性支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附着在纸上的水是固定相,不与水混溶的有机溶剂作为流动相______________ (mobile phase),这种方法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流动相和固定相间的分配比的不同而使之分离。

2. 基本原理:样品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水或有机溶剂中的溶解能力各不相同,亲脂性强的成分在流动相中分配得多一些,随流动相移动的速度就快一些;而亲水性强的成分在固定相中分配得多一些,随流动相移动的速度就慢一些,这样,性质不同的组分就分离在滤纸的不同位置上,达到分离的目的。

二、纸层析法分离铁离子和铜离子实验步骤1. 实验用品仪器(必要用品):大试管、滤纸、小刀、烧杯、量筒、玻璃棒、滴管、毛细管、橡胶塞、回形针、表面皿、镊子、剪刀。

试剂:饱和FeCb溶液、饱和CuSO溶液、浓氨水、6 mol •L 一1盐酸、丙酮。

2. 实验操作取一支大试管,配一个合适的橡胶塞。

在橡胶塞的下部用小刀切开一条缝,插入回形针以夹持滤纸条。

在距滤纸条末端约 2 cm处用铅笔画一个小圆点作为原点。

取一个表面皿,加入1 mL饱和FeCl3溶液和1 mL饱和CuSO溶液,混合后作为层析试样。

用毛细管蘸取试样在滤纸条的原点处轻轻点样,晾干后再点,重复3—5次,要求留下斑点的直径小于05 cm。

将晾干的滤纸条夹持在橡胶塞下面的回形针上。

另取一支试管,加入9 mL丙酮和1 mL 6 mol •L 1盐酸,混合均匀,作为展开剂。

用滴管吸取一定量展开剂,小心地注入大试管的底部,注意不要沾到试管壁。

将橡胶塞和点有试样的滤纸条慢慢伸入试管内,使纸条末端浸入展开剂中约0.5 cm,注意不要让试样点接触展开剂。

塞紧橡胶塞,将大试管垂直静置,等待展开剂展开。

约3〜5 min后,展开剂上升至滤纸条的上端。

2018年高中化学 专题1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课题2 用纸层析法分离铁离子和铜离子

2018年高中化学 专题1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课题2 用纸层析法分离铁离子和铜离子

K12课件
4
2.用纸层析法分离铁离子和铜离子 (1)装置制作:取一支大试管,配一个合适的橡胶塞。在 橡胶塞的下部用小刀切开一条缝,插入回形针以夹持滤纸条。 在距滤纸条末端约 2 cm 处用铅笔画一个小圆点作为原点。 (2)点层析试样:取一只表面皿,加入 1 mL 饱和FeCl3溶 液和 1 mL 饱和 CuSO4 溶液,混合后作为层析试样。用毛细 管蘸取试样在滤纸条的原点处轻轻点样, 晾干后再点,重复 3~5 次,要求留下斑点的直径小于 0.5 cm 。将晾干的滤纸条 夹持在橡胶塞下面的回形针上。
11
(2)点样:点层析试样是决定实验能否取得理想效果的重 要操作。将饱和 FeCl3 和 CuSO4 混合液按 1∶1 的体积比配 成溶液。用毛细管吸取样品溶液,在离滤纸条一端 2 cm 处点 一直径为 0.3~0.5 cm 左右的斑点。注意斑点尽可能小。如果 色斑颜色很浅,待溶液挥发后,在原处重复点样。重复点样 3~5 次后晾干备用。
K12课件
5
(3)配制展开剂:另取一支试管,加入 9 mL_丙__酮__和 1 mL 6 mol·L-1 盐酸 ,混合均匀,作为展开剂。
(4)层析操作:用 滴管 吸取一定量展开剂,小心地注入大 试管的底部,注意不要沾到试管壁。将橡胶塞和点有试样的 滤纸条慢慢伸入试管内,使纸条末端浸入展开剂中约 0.5 cm, 注意不要让试样点接触展开剂,塞紧橡胶塞,将大试管垂直 静置,等待展开剂展开。
答案:酸性 叶绿素分解,食品变为黄绿色或黄褐色
K12课件
22
(4)小李想了解叶绿素粗产品中是否含有其他色素,请你 提供检测方法并写出主要步骤。
解析:由于各种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 的随层析液在滤纸条上扩散得快;反之,则慢。所以,可用纸 层析法将叶绿素粗产品中的色素进行分离,以确定是否含有其 他色素。

高中化学1.2用纸层析法分离铁离子和铜离子试题1苏教版选修6

高中化学1.2用纸层析法分离铁离子和铜离子试题1苏教版选修6

专题1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课题2 用纸上层析法分离铁离子和铜离子实验课题:用纸上层析法分离铁离子和铜离子实验方法:色谱分析法(纸层析法)实验原理:1、 色谱分析法:是一种常用的物质分离分析方法,常用于分离结构相近、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相似物质。

2、 纸层析法:一种物质分离的简单方法,是色谱分析法的一种。

它以滤纸作为 ,附着在纸上的水是 ,不与水混溶的有机溶剂作为 (又称 ),这种方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混和物中各组分在流动相和固定相间的分配比的不同而使之分离。

实验步骤:1、配制试样溶液:取一只表面皿,加入1ml 饱和FeCl 3溶液和1ml 饱和CuSO 4溶液,混合后作为层析试样。

2、裁纸:取一张滤纸,裁剪成1.5cm×20cm 形状。

3、画原点:离滤纸末端约2cm 处用铅笔画一个小圆点作为原点。

4、点样:用毛细管取试样溶液,轻轻点样于原点上,晾干,重复3~5次。

斑点直径需<0.5cm5、取展开剂:此实验的展开剂为丙酮(取一定量)。

6、层析操作:按图组装实验装置,并进行实验。

滤纸不可触及试管的内壁,纸条末端浸入展开剂约0.5cm,不能让试样点浸入展开剂.7、显色反应:注意观察滤纸条上色带的变化,滤纸条取下后用氨气熏,观察颜色变化;氨熏应在通风橱中进行。

实验现象、结论与解释:1、在层析法分离Fe 3+和Cu 2+的实验中,层析操作后,滤纸未经氨熏,可观察到滤纸表面有 色和 的斑痕。

2、为使观察效果更明显,实验中采用氨熏显色。

请写出Fe 3+、Cu 2+分别与足量氨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显色反应结果是滤纸上方颜色呈红棕色,下方呈深蓝色(均在原点之上),说明Fe 3+和Cu 2+得到了分离。

由此可以得出Fe 3+和Cu 2+在流动相和固定相中的分配情况是 。

4、实验中所使用的FeCl 3饱和溶液通常会出现浑浊现象,解决的办法是 。

滤纸5、纸层析法中的展开剂之所以能够展开的主要原理是()A.萃取原理 B. 毛细现象 C. 蒸馏原理 D. 极性相似相溶原理6、纸层析分离的基本原理是:亲脂性强的成份在流动相中分配的多一些,随流动相移动的速度就快一些;亲水性强的成份在固定相中分配的多一些,随流动相移动的速度就慢一些。

2017_2018学年高中化学专题一物质的分离与提纯课题2用纸层析法分离铁离子和铜离子作业苏教版选修6

2017_2018学年高中化学专题一物质的分离与提纯课题2用纸层析法分离铁离子和铜离子作业苏教版选修6

专题一物质的分离与提纯课题2 用纸层析法分离铁离子和铜离子1.如下图所示的分离物质的方法是( )A.纸层析法 B.萃取法 C.吸附法 D.渗析2.下列有关纸层析法的基本原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滤纸作为惰性支持物,滤纸上吸附的水作为流动相B.滤纸上吸附的水作为固定相,不溶于水的有机溶剂作为流动相C.吸附在滤纸上亲脂性强的成分随固定相移动的速度快D.吸附在滤纸上亲水性强的成分随流动相移动的速度快3.油墨是由多种色素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某同学欲用纸层析的方法将其主要色素分离开来,可用作展开剂的物质是( )A.盐酸 B.酒精C.NaOH溶液 D.丙酮和盐酸4.已知气体的摩尔质量越小,扩散速度越快。

下图所示为气体扩散速度的实验,两种气体扩散相遇时形成白色烟环。

下列关于甲、乙的判断正确的是( )A.甲是浓氨水,乙是浓硫酸B.甲是浓盐酸,乙是浓氨水C.甲是浓氨水,乙是浓盐酸D.甲是浓硝酸,乙是浓氨水5.常温下,在丙酮—盐酸混合溶液中,Fe3+比Cu2+的溶解度更大,当展开剂沿滤纸流经混合物点样时,Fe3+和Cu2+会以不同的速度在滤纸上移动,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以下叙述中错误的是( )A.若在滤纸上事先作点样位置标记,宜选用蓝色圆珠笔B.本实验采用的分离方法叫纸层析法C.试样点不能接触展开剂D.可喷KSCN溶液检验分离出来的Fe3+6.色谱分析法是现代分离实验技术中的一种,纸层析法的原理是( )A.萃取原理 B.毛细现象、相似相溶原理C.蒸馏原理 D.分液原理7.某实验小组利用纸上层析法分离甲基橙和酚酞,所选的实验用品如下:酚酞、乙醇、浓氨水、饱和Na2CO3溶液、培养皿、滴管、烧杯、量筒、毛细管、小喷壶。

步骤:①在一张圆形滤纸的中心扎一小孔,用少量滤纸捻成细芯,插入圆形滤纸中央。

②在距圆形滤纸中心约1 cm的圆圈上选择三个点,分别用毛细管将甲基橙和酚酞的混合液在该三点处点样,每个点样的直径约0.5 cm。

精品K12学习高考高中复习化学专题一物质的分离与提纯课题2用纸层析法分离铁离子和铜离子教学设计

精品K12学习高考高中复习化学专题一物质的分离与提纯课题2用纸层析法分离铁离子和铜离子教学设计

纸层析法分离铁离子和铜离子教学目标1、了解至层析法的原理,熟悉其操作步骤和发放。

2、通过动手实验,培养动手操作能力;通过创新实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细致、认真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重点:纸层析法操作步骤,纸层析法原理难点:纸层析法原理教学过程问题导入1:同学们,实验室里我们如何来鉴别Fe和Cu?学生1:鉴别常用方法:(1)直接观察溶液颜色,呈黄色;(2)滴加KSCN溶液,溶液呈血红色;(3)滴加NaOH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4)滴加K[Fe(CN)]溶液,产生蓝色沉淀;(5)滴加苯酚溶液,溶液成紫色老师1:根据大家刚才得出的结论,利用桌上提供的试剂,试动手鉴别Fe和Cu。

[学生实验]:(1)FeCl3溶液中滴加氨水;(2)CuSO4溶液中滴加氨水展示1:实验(1)产生红褐色沉淀【板书】Fe3++3NH3.H2O Fe(OH)3+3NH4展示:实验(2)产生不同的实验结果:a.出现蓝色沉淀;b.出现深蓝色溶液老师:为什么会出现两种不同的实验现象呢?学生:可能与氨水加入的量有关老师:请在蓝色沉淀中继续滴加氨水,观察实验现象实验结果:蓝色沉淀溶解,溶液成深蓝色【板书】Cu2++2NH3.H2O Cu(OH)2+2NH4Cu2++4NH3.H2O [Cu(NH3)4]+4H2O老师:根据上面所学知识,我们如何分离铁离子和铜离子?(为新课的引入作铺垫)学生:纸层析法【板书】用纸层析法分离Fe3+和Cu2+老师:你能说出纸层析法分离叶绿素的实验步骤吗?(从熟悉的实验入手,锻炼学生的组织表达能力)学生:(1)装置制作;(2)点层析试样;(3)配置展开剂;(4)层析操作老师:很好,那现在我们就按照这位同学的步骤进行实验。

[投影]:(1)装置制作:①裁纸1.5cmX20cm;②(改进)用小刀在橡胶塞切开一条缝,用于夹持滤纸条(2)点层析试样(改进)在载玻片上滴入一滴层析液,用另外一块载玻片将层析液推出薄层,距离滤纸条一端2cm处对折,将对着在薄层上来回移动3次,即可完成取样(3)配置层析液:取丙酮:盐酸(6mol/L)=1:9(体积比)(4)层析操作:注意:①不要让试样点接触展开剂;②展开剂上升至滤纸条上端,时间大约5分钟[学生实验]:学生实验,教师指导学生:老师,好像不成功老师:Fe3+和Cu2+在滤纸上的浓度小时,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是颜色加深呢?学生:可以用氨熏法显色展示:在滤纸条上留下两个斑点:红褐色在上端。

(浙江专用)高中化学专题1物质的分离与提纯课题二用纸层析法分离铁离子和铜离子课件苏教版选修6

(浙江专用)高中化学专题1物质的分离与提纯课题二用纸层析法分离铁离子和铜离子课件苏教版选修6

课题二用纸层析法分离铁离子和铜离子【学考报告】加试要求知识条目①层析法的基本原理②氨水使Fe3+、Cu2+显色的原理③纸层析法分离溶液中铁离子和铜离子的操作方法和步骤自主学习教材・识记•思考一、纸层析法1•纸层析法是一种物质分离的简单方法,是色谱分析法的一种。

它以滤纸作为惰性支持物,附着在纸上的水是固定相,不与水混溶的有机溶剂作为流动相(mobile phase),这种方动相和固定相间的分配比的不同而使之分离。

2 .基本原理:样品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水或有机溶剂中的溶解能力各不相同,亲脂性强的成分在流动相中分配得多一些,随流动相移动的速度就快一些;而亲水性强的成分在固定相中分配得多一些,随流动相移动的速度就慢一些,这样,性质不同的组分就分离在滤纸的不同位置上, 达到分离的目的。

二、纸层析法分离铁离子和铜离子实验步骤1•实验用品 仪器(必要用品):大试管、滤纸—、小刀、烧杯、量筒、玻剪刀。

试剂:饱和FeCl 3溶液、饱和CuSO 4溶液、浓氨水、6 mol-L _1盐酸、璃棒、滴管、回形针、 表面皿、蹑子、橡胶塞、2 •实验操作取一支大试管,配一个合适的橡胶塞。

在橡胶塞的下部用小刀切开一条缝,插入回形针以夹持滤纸条。

在距滤纸条末端约」_ cm处用铅笔画一个小圆点作为原点。

取一个表面皿,加入1 niL饱和FeCls溶液和1 niL饱和C11SO4溶液,混合后作为层析试样。

用毛细管蘸取试样在滤纸条的原点处轻轻点样,晾干后再点,重复3〜5次,要求留下斑点的直径小于0.5 cm。

将晾干的滤纸条夹持在橡胶塞下面的回形针上。

另取一支试管,加入9 mL丙酮和1 mL 6 mol・LT盐酸,混合均匀,作为展开剂。

用滴管吸取一定量展开剂,小心地注入大试管的底部,注意不要沾到试管壁。

将橡胶塞和点有试样的滤纸条慢慢伸入试管内,使纸条末端浸入展开剂中约0・5 cm,注意不要让试样点接触展开剂。

塞紧橡胶塞,将大试管垂直静置, 等待展开剂展开。

2018-2019版高中化学 专题一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课题二 用纸层析法分离铁离子和铜离子习题 苏

2018-2019版高中化学 专题一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课题二 用纸层析法分离铁离子和铜离子习题 苏

课题二用纸层析法分离铁离子和铜离子(时间:45分钟)1.下列实验操作或原理正确的是( )A.纸层析法中的展开剂之所以能够展开的主要原理是毛细现象B.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的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也从下口放出C.萃取操作时,应选择有机萃取剂,且萃取剂的密度必须比水大D.测定溶液pH的操作:将pH试纸用水湿润后,置于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溶液,点在pH 试纸的中部,与对应的标准比色卡比较解析分液操作时,上层液体应从上口倒出。

萃取剂选择①与被萃取物不反应,②两溶剂互不相溶,③被萃取物在两溶剂中溶解度相差较大,测溶液pH时,pH试纸不能湿润。

答案 A2.从菠菜的叶绿体中提取色素时,没有涉及的基本操作为( )A.过滤 B.分液 C.萃取 D.蒸馏解析从菠菜的叶绿体中提取色素时,过程中要经过:菠菜研磨浸取、过滤、洗涤、干燥。

洗涤中有萃取、分液。

答案 D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层析法是分离、提纯和鉴定物质的一种方法B.层析法可以分为纸上层析、柱层析和薄层层析C.纸层析要求被分离物质在流动相溶剂中的溶解度越大越好D.纸层析要求被分离物质在流动相溶剂中的溶解度既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解析纸层析要求被分离物质在流动相溶剂中有适当的溶解度,太大,待分离物质会随流动相跑到前沿;太小,则会留在固定相附近,分离效果不好。

答案 C4.(2015·镇江高二检测)Fe3+和Cu2+能够在滤纸上彼此分离开的原因是( ) A.饱和FeCl3溶液和饱和CuSO4溶液已经分层B.阳光的照射使Fe3+和Cu2+能彼此分开C.滤纸对Fe3+和Cu2+的吸附力不同D.Fe3+和Cu2+在流动相溶剂中的溶解能力、扩散速度不同解析纸上层析分离Fe3+和Cu2+时,含有Cu2+和Fe3+的溶液涂在滤纸一端,丙酮作流动相溶剂,在滤纸的毛细作用下,展开剂携带Cu2+和Fe3+沿滤纸纤维向上移动,因为速度不同(溶解能力的不同),一段时间后,Cu2+和Fe3+距起点的距离会不同,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高中化学专题一物质的分离与提纯课题用纸层析法分离铁离子和铜离子作业选修

高中化学专题一物质的分离与提纯课题用纸层析法分离铁离子和铜离子作业选修

专题一物质的分离与提纯课题2 用纸层析法分离铁离子和铜离子1.如下图所示的分离物质的方法是( )A.纸层析法 B.萃取法 C.吸附法 D.渗析2.下列有关纸层析法的基本原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滤纸作为惰性支持物,滤纸上吸附的水作为流动相B.滤纸上吸附的水作为固定相,不溶于水的有机溶剂作为流动相C.吸附在滤纸上亲脂性强的成分随固定相移动的速度快D.吸附在滤纸上亲水性强的成分随流动相移动的速度快3.油墨是由多种色素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某同学欲用纸层析的方法将其主要色素分离开来,可用作展开剂的物质是( )A.盐酸 B.酒精C.NaOH溶液 D.丙酮和盐酸4.已知气体的摩尔质量越小,扩散速度越快。

下图所示为气体扩散速度的实验,两种气体扩散相遇时形成白色烟环。

下列关于甲、乙的判断正确的是( )A.甲是浓氨水,乙是浓硫酸B.甲是浓盐酸,乙是浓氨水C.甲是浓氨水,乙是浓盐酸D.甲是浓硝酸,乙是浓氨水5.常温下,在丙酮—盐酸混合溶液中,Fe3+比Cu2+的溶解度更大,当展开剂沿滤纸流经混合物点样时,Fe3+和Cu2+会以不同的速度在滤纸上移动,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以下叙述中错误的是( )A.若在滤纸上事先作点样位置标记,宜选用蓝色圆珠笔B.本实验采用的分离方法叫纸层析法C.试样点不能接触展开剂D.可喷KSCN溶液检验分离出来的Fe3+6.色谱分析法是现代分离实验技术中的一种,纸层析法的原理是( )A.萃取原理 B.毛细现象、相似相溶原理C.蒸馏原理 D.分液原理7.某实验小组利用纸上层析法分离甲基橙和酚酞,所选的实验用品如下:酚酞、乙醇、浓氨水、饱和Na2CO3溶液、培养皿、滴管、烧杯、量筒、毛细管、小喷壶。

步骤:①在一张圆形滤纸的中心扎一小孔,用少量滤纸捻成细芯,插入圆形滤纸中央。

②在距圆形滤纸中心约1 cm的圆圈上选择三个点,分别用毛细管将甲基橙和酚酞的混合液在该三点处点样,每个点样的直径约0.5 c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2 用纸层析法分离铁离子和铜离子
纸层析法分离铁离子和铜离子实验的注意事项
1.裁纸要根据大试管的内径和管长裁取,要求滤纸的纸纹均匀一致,而且没有斜纹,纸面要清洁而平整,纸也要剪齐而无纸毛。

尽量采用层析专用滤纸,实验中手不要触及滤纸的表面,以免污染。

2.在滤纸上记录原点位置时,要用铅笔画线而不能用钢笔或圆珠笔,因为钢笔和圆珠笔的墨水或油墨中有些成分能溶于展开剂,影响样品的展开及判断。

3.点层析试样是决定实验能否取得理想效果的重要操作。

点样时毛细管应足够细,不能用滴管代替,尽量用细的点样管。

最好用1微升的点样管,这样,点的斑点较小,展开的色谱图分离度好,颜色分明。

样品溶液的含水量越小越好,若含水量大,点样斑点扩散大。

滤纸吸水性很强,点样操作要求迅速。

等到滤纸完全干燥以后才能再次点样。

点好的试样斑点直径以不超过0.5 cm为宜。

点样过大,试样展开时有拖尾现象;点样过小,试样展开不明显。

4.转移展开剂时,勿使溶液溅到试管上部内壁。

5.勿使试样斑点浸入溶液中,否则会使所有试样混在一起而不能分开。

6.将滤纸条伸入盛有展开剂的大试管中,使滤纸垂直而两侧不接触试管内壁,否则会造成展开剂不按水平线平行上升,影响展开效果。

7.若大试管太长,滤纸无法触及展开剂液面,可用小烧杯代替大试管。

用铁丝横穿过滤纸,架在烧杯上方。

调节完滤纸高度后,盖上培养皿形成气室。

8.层析过程中要塞紧橡胶塞(以防溶剂挥发),将大试管垂直静置,等待展开剂展开。

9.为抑制水解,饱和FeCl3溶液可加少量盐酸酸化,CuSO4溶液可加少量稀硫酸酸化,不影响实验效果。

10.氨熏需在通风橱中或通风实验室内进行。

11.层析速度开始较快,后逐渐减慢,大约10分钟即可分离完全。

【例题】下列关于纸上层析法分离Fe3+和Cu2+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
A.裁滤纸应垂直纤维方向裁开
B.点样时,斑点尽量小,且再点时必须在同一位置
C.展开时,展开剂不能接触试样点
D.当展开剂上升至滤纸上沿时,取出晾干观察
解析:裁滤纸时注意使滤纸纤维为竖直走向;展开剂的液面要低于色斑;二次点样应等第一次所点样品晾干后再点;当展开剂上升至滤纸条上端后,应取下滤纸进行氨熏。

答案:C
具有细微缝隙的物质或直径很小的细管(称毛细管)与液体接触时,液体沿细缝或毛细管上升的现象称毛细现象。

纸色谱法分离物质,就是应用滤纸的毛细作用,因此,裁纸时应注意使滤纸纤维为竖直走向。

1.在进行Fe3+和Cu2+分离实验时,不能让层析液(展开剂)没及试样斑点的原因是( ) A.Fe3+和Cu2+会溶解在层析液中,使实验结果不明显
B.滤纸上Fe3+和Cu2+会扩散不均,影响实验效果
C滤纸上的滤液细线会变粗而使Fe3+和Cu2+太分散
D.滤纸上的Fe3+和Cu2+会混合起来,不分散
2.Fe3+和Cu2+能够在滤纸上彼此分离开的原因是( )
A.饱和FeCl3溶液和CuSO4溶液已经分层
B.阳光的照射使Fe3+和Cu2+能彼此分开
C.滤纸对Fe3+和Cu2+的吸附力不同
D.Fe3+和Cu2+在展开剂中的溶解能力、扩散速度不同
答案:
【互动课堂】
触类旁通
1. A 解析:若层析液没及试样斑点,容易造成Fe3+、Cu2+混杂在一起,不能完全分离开,导致效果不明显。

2. D 解析:纸上层析分离Fe3+和Cu2+时,含有Cu2+和Fe3+的溶液涂在滤纸一端,丙酮作展开剂,在滤纸的毛细作用下,展开剂携带Cu2+和Fe3+沿滤纸纤维向上移动。

因为速度不同(溶解能力的不同),一段时间后,Cu2+和Fe3+距起点的距离会不同,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