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患者的肥胖与生存率的关系

合集下载

JCO:同患肾癌为何胖子活得更长?科学家找到可能原因

JCO:同患肾癌为何胖子活得更长?科学家找到可能原因

JCO:同患肾癌为何胖子活得更长?科学家找到可能原因高BMI是一个已经与透明细胞肾癌(一种最常见的肾癌类型)建立关联的风险因素。

然而与之矛盾的是,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上的一项研究表明高BMI(超重和肥胖)肾癌病人的疾病进展得更慢,特别是患有晚期转移癌症的病人,他们比正常体重的病人活得更长。

这项研究包含了四个数据库中的几千名病人。

研究人员在一项接近2000名病人的队列研究发现,高BMI 病人整体生存率的中位数是25.6个月,而低BMI病人只有17.1个月。

在整个研究期间超重癌症病人的死亡率比低BMI 病人低16%。

领导该研究的研究人员注意到之前有研究表明诊断为肾癌的肥胖病人其病理学特征的危险程度相对较低,当进行靶向治疗时即使癌症已经扩散,这些病人的整体生存率也会更好。

在这项新研究中,上述发现在四个独立的数据库中得到证实,研究人员还对高BMI和低BMI病人进行了分子特征分析,希望找到一些能够解释为何肥胖病人的肾脏肿瘤侵袭性更差,对治疗的应答情况更好的分子差异。

研究并未发现肿瘤DNA,比如基因突变存在任何差异,能够用来解释高BMI与低BMI病人的差异性。

但是当科学家们检测基因表达时他们发现:相比于正常体重的病人来说,脂肪酸合成酶(FASN)在高BMI病人中表达较低。

FASN是脂质合成的关键酶,之前发现FASN在多种类型的癌症中存在过表达,FASN还与一些癌症的不良预后有关,其中包括肾癌。

由于在超重和肥胖肾癌病人体内FASN表达发生了下调,这或可解释为何这些人的疾病进展好于正常体重的病人。

目前还不知道FASN的表达为何在肥胖病人中发生下调,但是文章作者表示这些结果为通过抑制FASN表达达到治疗肾癌的目的提供了依据。

最近几年已经开发出一些FASN抑制剂,未来有望用于癌症治疗。

胖人活得更长?

胖人活得更长?

胖人活得更长?肥胖是现代人最大的健康隐患,人人都以瘦为健康,但一些数据告诉我们,胖人在患病后可能死亡率更低。

几年前,美国西北大学芬堡医学院的研究人员遇到一个难解之谜:肥胖是2型糖尿病最主要的风险因素,然而很多体重正常的人也罹患这种疾病。

这是为什么?更让人不解的是,正常体重的糖尿病患者的死亡率有可能是那些超重或者肥胖的糖尿病患者的两倍。

这种矛盾的现象被称为“肥胖悖论”。

它还存在于其他慢性疾病中,很多肥胖的慢性病患者比体重正常的患者死亡率都要低。

2002年,美国新奥尔良约翰·奥克斯纳心血管研究所在心脏衰竭的病人中发现,肥胖的患者比体重正常的患者更容易存活。

陆陆续续又有研究发现,体重超重的冠心病患者和体重较重的透析病人比体重较轻的患者更容易活下去。

2007年,一项持续超过10年、以1.1万加拿大人为对象的研究发现,不管死于什么疾病,肥胖人士的死亡率都是最低的。

似乎患病之后,肥胖反而成为了优点。

对于这种悖论,专家们有以下几种假设:◎一种观点是,人体出现了慢性疾病,新陈代谢会加快,于是需要比往常更多的能量和热量储备。

如果患者没有足够的脂肪储备,生病后就有可能营养不良。

◎还有一种观点从遗传角度出发:如果没有肥胖这种高风险因素,仍患上糖尿病、心血管病等“肥胖病”,那么患者可能携带了疾病的易感基因,从而会面对更大的风险。

◎最后一种观点是,医生基于病人的体重做出了错误的预判。

他们在治疗瘦的患者时不像他们治疗胖的患者时力度那么大,这有可能是选择的体重指数本身的问题。

大多数医生使用的身体质量指数(BMI)并没有把体脂含量、肌肉比例、代谢异常以及其他身体构成的细微差别考虑进去。

虽然现在我们还不清楚到底哪种假设是正确的,但体重肯定不应该作为健康的唯一标准。

有时候,我们可能过多关注一个人是否超重了。

一个身材苗条的人,如果他存在新陈代谢异常、胰岛素抵抗、甘油三酯过高等问题,那么他就不是一个身体健康的人。

反过来,一个体重超标的人,如果他的各项指标都很正常,那么他就是一个健康的人。

透析间期体重变化与透析患者营养状况的关系的临床研究

透析间期体重变化与透析患者营养状况的关系的临床研究

透析间期体重变化与透析患者营养状况的关系的临床研究目的:探讨透析间期体重增长(IDWG)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并分析相关因素。

方法:选取ESRD接受MHD患者71例,根据患者透析间期平均体重变化(IDWG)分两组:控制良好者为A组(平均IDWG%0.05),具有可比性。

1.2.3 实验室指标检测入选MHD患者于观察时间每2个月检测以下各指标,共计6次,取平均值。

血清白蛋白(ALB)、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脂蛋白ɑ(LPɑ)血糖(BS)、尿素氮(BUN)、肌酐(Cr)等、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血清急性反应蛋白(CRP)、糖化血红蛋白(GHB)、标准化蛋白分解率(nPCR)。

1.2.4 人体学指标包括身高、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上臂围(MAC)及上臂肌围(MAMC)。

其中TSF、MAC分别应用皮褶测量仪及软尺测量,MAMC=MAC(cm)-3.14×TSF(cm)[2]。

正常参考值TSF男性为8.3 mm、女性为15.3 mm,MAMC男性为25.3 cm、女性为23.2 cm[2]。

1.3 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 13.0统计软件建立数据库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研究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由于食欲下降,热量、血蛋白质摄入不足;营养物质通过透析液丢失;尿毒症及透析所致微炎症状态,分解代谢加重,往往并发营养不良。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体内储留的各种化学物质,糖基化终产物等促炎症代谢产物,导致单核细胞激活刺激细胞因子基因表达各种细胞因子,使患者广泛存在微炎症状态[5],微炎症是影响患者营养状况的关键因素[6],营养不良一旦发生时,血液透析患者极易出现免疫力低下现象,而且情况极差,如果合并了其他疾病或者感染情况将更为糟糕[7]。

文献报道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51.8%,其中轻-中度营养不良发生率42.9%,重度营养不良发生率8.9%[8]。

透析间期体重增加与透析患者营养状况和死亡率的关系研究

透析间期体重增加与透析患者营养状况和死亡率的关系研究

组, I DWG> 干 体 重 的 3 / d为 B组 。 营 养 状 况 调 查 采 用 生化 法( 包括 清 蛋 白 、 清蛋 白 、 胆 固 醇 、 酐 、 前 血钾 和 血 磷 浓度 ) 前 总 肌 透 、 标 准蛋 白分 解 率 (P R) 人 体 测 量 ( nC 、 包括 体 重 、 重 指 数 、 头肌 皮 褶 厚度 ) 体 三 。结 果 A 组前 清蛋 白 、 蛋 白 、 钾 、 磷 、 肌 酐 水 清 血 血 血
bu i m n,t a hols e ol c e tni ot lc e t r , r a i ne, pr dil i t s i a n e ayss po a sum n a d pho ph us l v l s or e es), n m a ie p o e n c t bol a e ( or lz d r t i a a i r t nPCR ), c
摘 要 : 目的 探 讨 长 期 血 液 透 析 患 者透 析 间期 体 重 增 加 ( tril i w ih an I WG) 其 营 养 状 况 和 死 亡 率 之 间 的 关 i ed y c e t i , n a t g g D 与 系 。方 法 观 察 2 0 0 4年 1月 ~ 20 0 5年 1 2月我 院 8 O例 维 持 性 血 液 透 析 患 者 , I 按 DWG 分 为 两 组 , I DWG< 干 体 重 的 3 / d为 A
维普资讯
40 0
重 庆 医学 2 0 0 7年 3月 第 3 6卷 第 5期


透 析 间期 体 重增 加 与 透析 患者 营 养状 况 和 死 亡率 的 关 系研 究
黄 云 剑△, 发 焕 , 袁 张 憬, 0 3 ) 重 0 0 7

透析饮食指南王梦月

透析饮食指南王梦月

透析饮食指南王梦月发布时间:2023-06-14T09:00:32.928Z 来源:《健康世界》2023年7期作者:王梦月[导读] 透析是帮助尿毒症患者进行体内排毒的重要手段,由于现代血液净化设备的不断完善以及技术水平的显著提高,慢性肾衰竭的患者通过血液透析后大大的延长了生存的时间,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在透析过程中,机体内的毒素在排出的同时也会导致体内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流失,容易造成患者营养不良,所以在透析患者的日常的生活中,合理的饮食摄入与透析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息息相关,基于此,下文为大家普及透析患者饮食指南,建议大家仔细阅读。

威远县中医医院四川内江 642450透析是帮助尿毒症患者进行体内排毒的重要手段,由于现代血液净化设备的不断完善以及技术水平的显著提高,慢性肾衰竭的患者通过血液透析后大大的延长了生存的时间,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在透析过程中,机体内的毒素在排出的同时也会导致体内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流失,容易造成患者营养不良,所以在透析患者的日常的生活中,合理的饮食摄入与透析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息息相关,基于此,下文为大家普及透析患者饮食指南,建议大家仔细阅读。

一、摄入充足的蛋白质据有关资料显示,一年以上的透析患者中,有大部分的患者都伴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所以应当采取高蛋白饮食,机体只有摄入充足的优质蛋白质,才能维持体内氮平衡,避免营养不良。

尤其在腹透的患者,更需要多补充一些蛋白质。

但是蛋白质如果摄入过多,会导致代谢废物潴留增加,加重病情;摄入过少,会造成营养不良的情况,所以每周两次透析的患者蛋白质的摄入量按照每天每公斤体重1.0-1.2g计算,每周三次透析的患者蛋白质的摄入量按照每天每公斤体重1.2-1.5g计算,也就是说60kg的透析患者,每天需要的蛋白质摄入量为72-84g。

对于红肉类的食物(牛肉、羊肉、猪肉等),每天可摄入的量约为手掌心的大小;白肉类食物(鸡肉、鸭肉、鱼肉等),每天可摄入的量约为整只手的大小,包括手指。

透析后体重增长,是好是坏?如何做好体重管理?

透析后体重增长,是好是坏?如何做好体重管理?

透析后体重增长,是好是坏?如何做好体重管理?在血液透析治疗期间,体重管理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主要因为患者干体重过高会提高心力衰竭、高血压等严重发并发症的发生风险,而干体重过低又会对患者身体健康和营养状况造成不利影响。

那么,透析后体重增长是好是坏?如何做好体重控制?成为当前大家关注的问题。

一、什么是干体重?干体重指血液透析患者在完成透析治疗后所能耐受的,在排除水缺乏和水潴留等症状后的最低体重。

实际上正常情况下人体内所含水分占人体重的60%左右,但透析患者因肾脏功能缺失或因其他原因导致的机体内水分代谢处于非正常状态,致使患者机体内水分出现过多或过少情况,这需要通过定期测定干体重方式,调节治疗方案。

二、干体重的重要性对于透析患者而言干体重控制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因其会在较大程度上影响患者身体健康情况。

干体重具体体现在以下三方面:①患者在没有水肿情况下,机体内水含量、钠含量或其他重要组成成分含量均低于正常水平,便会出现低血压状态下的体重。

②透析患者处于坐位状态时血压正常,但不会出现体位性低血压时的体重。

③透析治疗后患者血压处于正常状态,至下次透析治疗时无需服用降压药时的体重。

患者在透析治疗过程中对干体重进行准确评估,可以对患者疾病变化情况、排泄情况、睡眠情况、饮食情况、情绪情况、营养情况等进行有效判断,进而为治疗方案调整提供参考依据。

因而对于透析患者而言定期进行干体重监测是极为重要的一项内容。

三、血液透析患者体重增长的危害有哪些?(一)血压下降因透析患者机体内有过多的废物和水分残留,会使血容量增加,增加机体血液循环系统负荷,进而导致血压降低。

血压下降会引发脑缺氧,进而引起头晕症状。

(二)胸闷透析患者如果干体重增长过高,会加重心脏负荷,影响心脏收缩功能,引发胸闷不适表现。

(三)恶心呕吐透析患者因干体重过重会对消化系统功能产生影响,出现恶心、呕吐症状,降低患者食欲、影响营养物质吸收,为机体营养不良情况发生埋下隐患。

健康指导对血液透析患者控制体重增长过多的效果观察

健康指导对血液透析患者控制体重增长过多的效果观察

健康指导对血液透析患者控制体重增长过多的效果观察目的运用健康教育使血液透析患者透析间期体重增长控制在干体重的5%以内。

方法符合入选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给予针对性较强的健康教育加上常规护理,对照组则给予常规护理,并用调查问卷方式了解两组患者在透析间期体重控制的情况。

结果实验组在透析间期体重控制在干体重的5%以内的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

结论对患者进行健康指导,提高透析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标签:健康指导;血液透析;体重增长;干体重血液透析是目前治疗尿毒症的主要手段,干体重是透析患者水负荷平衡状态时的体重,身体内无多余水分潴留也不缺水时的理想体重,在这个体重时患者感觉舒适,无其他不适感[1]。

血透患者透析间期体重增长过多,超过干体重的3%~5%,不仅会影响透析效果,而且会导致许多严重的并发症,而液体潴留是引起透析患者高血压、心力衰竭等心血管并发症的主要原因,有效控制患者透析间期的体重增长在干体重的5%以内,减少并发症必须依靠医患双方的共同努力,通过健康教育,使患者在主观上重视、积极配合控制体重增长过多,减少并发症,保证透析安全,提高生存质量。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60例均为我院2011年7月~2012年2月收治的尿毒症患者,无严重并发症,男性41例,女性19例,年龄在15~79岁,透析2~3次/w,每次透析4h。

随机将他们分成两组各30例,实验组共透析874次,对照组共透析901次。

两组在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等方面统计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方法1.2.1分组方法60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通过评估计划,实施健康教育指导加上常规护理,对照组则给予常规护理。

1.2.2健康教育内容1.2.2.1制定教育计划根据每位患者的评估报告综合判断患者的健康观、学习能力,制定针对性较强的个体化的健康教育计划,对年龄、个性、文化程度、生活习惯不同的患者,采取不同的指导方式,传授尿毒症的一般健康知识。

肥胖患者进行腹膜透析的注意事项

肥胖患者进行腹膜透析的注意事项

肥胖患者进行腹膜透析的注意事项1、导管留置肥胖患者需要在全麻下,通过腹腔镜技术辅助下置入腹膜透析导管。

腹直肌鞘深部袖套置入术有助于防止导管错位和降低导管渗漏的风险。

如果发生大网膜脱落,则进行选择性网膜固定术。

对于肥胖患者来说,精确的腹膜透析导管定位对于导管出口的护理至关重要。

建立上腹部或胸骨前的皮下延长导管,可以更好地帮助病人观察和护理导管出口,从而减少感染的风险。

术前应当确定手术切口的位置、确定置管位置和出口位置,并做好标记(应结合患者坐位或立位标记出口位置)。

临床研究数据证实,与传统导管相比,延长导管的患者生存率较高。

应当等待腹膜透析导管伤口处完全愈合后再使用(愈合时间在几周左右)。

初始腹膜透析时,如果采取的是持续性循环腹膜透析,建议晚上留腹使用较低的填充量,白天干腹,保持腹部出口干燥清洁。

随着患者的耐受度增加,夜晚留腹时间可以增加。

对于手动换袋的患者,填充量可以从少量开始一直到置管的伤口愈合。

2、代谢综合征肥胖ESRD患者出现代谢综合征(向心性肥胖、胰岛素抵抗、高血压和血脂异常)的比例较高,因此需高度重视。

研究表明,透析处方中葡萄糖吸收量基本在100-200g(或400-800kcal)/d,约占每日总能量摄入的20%。

因此,为了限制患者(特别是肥胖或糖尿病患者)对腹膜透析液中葡萄糖的吸收量,建议长期使用艾考糊精腹膜透析液。

在长时间的留腹期间,与标准葡萄糖腹膜透析液相比,同等的艾考糊精腹膜透析液可降低葡萄糖/热量负荷,或增加超滤量。

在开始透析(HD和PD)后,患者往往会增加几公斤体重,可能与尿毒症患者的厌食症缓解有关。

生物电阻抗法和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评估的患者身体成分变化表明,该部分体重增加的来源是脂肪,而不是肌肉。

为改善肥胖对腹膜透析患者生存和健康的影响,需制定适当的饮食限制和个性化的体重管理。

实验数据表明,多学科联合的方法可以显著有效持续地减轻部分肥胖腹透患者的体重。

另外,腹腔镜胃袖状切除术对于肥胖的ESRD患者,是最佳的减重方式,同时与普通人群相较,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无明显差异,而且可与腹膜透析同时进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