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文档《“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案(第2课时)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案(第2课时)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案(第2课时)-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白山黑水”——东北三省》精品教案(第2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东北三省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是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总结东北三省工业发展的优势条件。

利用资料,概括东北三省工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东北三省工业的学习,学习分析事物的发展,既要看到优势,也要知道不足,学会全面分析问题。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东北三省工业的学习,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东北三省发展工业的优势及问题。

【教学难点】东北三省发展工业的优势及问题、措施。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归纳总结、全面对比分析、教师讲授、学生讨论。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第2课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复习农业:东北三省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有哪些(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适宜大规模的机械化耕作;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东北三省农业在全国有什么重要地位(我国机械化程度最高、提供商品粮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我们知道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那么国民经济的主导是什么(工业)东北三省的工业发展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东北三省的工业。

二、新课学习(三)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1.工业性质:东北三省是新中国成立后建成的第一个重工业基地,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拓展延伸:重工业重工业指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物质技术基础的主要生产资料的工业。

“重工业”是“轻工业”的对称,提供生产资料的部门称为重工业,生产消费资料的部门称为轻工业。

重工业包括钢铁工业、冶金工业、机械、能源(电力、石油、煤炭、天然气等)、化学、材料学等工业,是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技术装备、动力和原材料的基础工业。

它为国民经济各部门(包括工业本身)提供原材料、燃料、动力、技术装备等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是实现社会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物质基础。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二节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学设计4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二节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学设计4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学设计4一. 教材分析东北三省,即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被称为“白山黑水”之地,是中国东北地区的核心地带。

本节地理课将带领学生走进东北三省,了解其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河流湖泊、资源丰富、农业生产、工业发展、城市分布、旅游资源等。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我国地理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东北三省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等方面的知识,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地图、图片等,了解东北三省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并通过实例介绍人文景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东北三省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掌握东北地区的气候特点、河流湖泊、资源丰富、农业生产、工业发展、城市分布、旅游资源等方面的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地图、图片等,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地理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增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 教学重难点1.地理位置:东北三省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

2.自然环境:气候特点、河流湖泊、资源丰富。

3.人文景观:农业生产、工业发展、城市分布、旅游资源。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地图、图片等,了解东北三省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2.实例分析法:通过实例介绍人文景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地理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地图、图片、实例等教学素材。

2.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

3.准备教案、课件等教学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我国地图,引导学生找到东北三省的位置,简要介绍其地形地貌。

2.呈现(10分钟)展示东北三省的自然环境图片,如冰雪、森林、湖泊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其特点。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案,欢迎大家阅读。

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教案栏目。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够运用地图说出东北三省的位置、范围、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特征。

2.理解东北平原的开发及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3.了解东北三省的工业分布及发展状况。

过程与方法能够运用地图分析东北三省的自然环境特征。

教学重难点1.东北三省的自然环境特征。

2.东北三省农业发展与资源的关系。

3.东北三省作为我国重工业基地的重要性和工业的分布。

教学工具投影仪、投影片、收集的资料、活动设计的资料、多媒体等。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由东北的图片引入东北三省的学习。

你知道我国东北地区有哪些自然特征吗?农业发展如何?让我们一起去探讨吧!(板书)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一、东北三省的自然特征1.范围:包括黄土高原、华北平原、东北平原,位于我国的东北部。

2.地形:以平原和山地为主。

东部为长白山山地,北部为小兴安岭,西部大兴安岭。

在山地之间分布着辽阔坦荡的东北平原。

东北的山脉分布像一个马蹄。

3. 河流:山地的东南方有图们江和鸭绿江流过,这两条河是中朝两国的界河。

大小兴安岭的北部有黑龙江流过,它是中俄两国的界河。

4.气候:东北三省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找到描述气候特点的词句,标注在书中)5.土壤:人们常把东北平原称为“黑土地”。

(板书)1、范围重点请学生指图课本P14图6.11,说明东北三省的范围: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位于我国东北部。

(板书)2、地形以平原和山地为主请学生指图课本P14图6.11及P15图6.12说明东北的地形。

主要从地图上明确以下地形:山地: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脉;山脉排列呈马蹄形。

平原:东北平原位于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脉之间。

(板书)3、河流众多请学生指图课本P14图6.11说明东北的主要河流,主要有鸭绿江、图们江、黑龙江及相邻的国家朝鲜、俄罗斯。

【精】《“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案

【精】《“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案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案两课时全(第1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运用东北三省的地形图,说出东北三省的位置和范围。

运用东北地形图,说出东北三省的主要地形类型,并描述东北三省的地形特征。

了解东北三省的生态环境问题及解决措施。

2.过程与方法运用资料,归纳东北平原的开发及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发展的同时,也要注重环境保护及生态保护。

【教学重点】东北三省的自然环境特征。

【教学难点】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资料分析、总结提升。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第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播放歌曲:《家在东北》。

提问:你知道东北指的是哪里吗?人们经常用“白山黑水”、“林海雪原”、“北大仓”形容东北三省,你知道它们的含义吗?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走进“白山黑水”——东北三省。

二、新课学习(一)山环水绕沃野千里1.位置、范围: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位于我国东北部。

拓展延伸:闯关东山海关古称榆关,从古至今都是中国内地通往东北的交通要道。

山海关以东,也就是东北地区,在明朝以后又俗称关东。

闯关东中的“关”,指的就是山海关。

在19世纪,中国黄河下游连年遭灾,黄河下游的中原百姓,闯入东北,数量规模历史最高。

是时,义和团乱,帝国主义乘机瓜分中国,俄国获得了东北地区大量特权,而日本经过日俄战争,迫使俄国把特权转让给日本。

2.地形:山地和平原为主在图中找出山脉: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脉平原:松嫩平原、三江平原、辽河平原归纳地形:山地和平原为主3.河流:找出鸭绿江、图们江它们是中国与哪国的界河?(中国与朝鲜)找出黑龙江它是中国与哪国的界河?(中国与俄罗斯)4.山河大势这些山脉排列的形状,多么像一个马蹄形啊!河流环绕四周,平原镶嵌其中。

归纳山河大势: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5.气候读图,你能说一说东北三省的气候特点吗?(冷湿)东北三省纬度较高,紧邻冬季风源地,所以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第3课时)精品教案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第3课时)精品教案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学方案第3课时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一、教学目标1.根据东北三省的工业分布图,说出东北三省的工业布局特点。

2.根据东北三省主要城市的工业结构统计图,说出东北三省的工业结构特点。

3.了解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衰败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根据东北三省的工业分布图,说出东北三省的工业布局特点。

【教学难点】根据东北三省主要城市的工业结构统计图,说出东北三省的工业结构特点。

三、教学策略东北三省在北方地区中是一个典型的综合区域,不仅自然地理条件独特,而且其农业和工业在全国都有重要的地位。

因此,本节教材比较系统地讲述了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农业地理和工业地理三个方面的内容,分别设了“山环水绕、沃野千里”“从‘北大荒’到‘北大仓”“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三个标题。

每个标题下不仅叙述地理特点,还通过“活动”突出分析地理特点形成的方法。

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主要讲述东北三省的范围、位置、地形、河流和气候。

为了落实“在地形图上识别某区域的主要地形类型,并描述区域的地形特征”“运用地图与气候统计图表归纳某区域的气候特征”和“运用资料比较区域内的主要地理差异”这三条课程标准,教材重点讲述东北三省的地形和气候特征。

为了落实“举例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课程标准,教材设计了“认识东北三省的冷湿气候”的活动。

东北三省的农业地理主要讲述东北三省的农业生产历史、农业生产条件、农业生产与湿地保护的关系。

东北三省的工业地理主要讲述东北三省工业的地位、工业发展条件、工业布局和工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课时分配上分为3个课时。

此为第3课时,在教学策略上,延续“坐着高铁看中国”视频内容,展示老工业基地向新而生的视频,以此展开分析,引导学生分析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条件、工业结构特点及成因分析,衰落的原因及振兴老工业基地的措施。

四、教学流程【图片展示】新中国工业发展史上的多个第一2.工业发展的条件五、当堂练习1.东北有中国最大的()A.城市群B.重工业基地C.铁路交通枢纽D.国际航空港2.20世纪90年代东北工业基地出现经济发展滞后的现象,其原因有A.资源储量增加B.生产设备先进C.产业结构单一D.生产成本下降3.东北地区工业结构的突出特点是()A.以重工业为主B.以轻工业为主C.以高新技术工业为主D.轻、重工业高度发达4.东北地区发展重工业的有利条件不包括()A.丰富的矿产资源B.便利的海陆交通C.水资源充足D.较好的工业基础答案:1~4:B;C;A;C六、课程小结七、板书设计“白山黑水”——东北三省四、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1.共和国“长子”(1)发展工业的条件:矿产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工业基础好(2)工业结构特点:重工业为主(3)工业城市布局:靠近原料地2.衰落的原因:资源枯竭设备老化;产业结构单一;生态恶化、环境污染3.振兴老工业基地八、课后作业收集家乡的地形图、工农业布局以及相关统计资料,运用本章学习的方法,完成下列任务。

八年级下学期《“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学设计

八年级下学期《“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学设计

八年级下学期《“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学设计第六章北方地区《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运用地图说出东北三省的位置和范围。

2、运用地图说出东北三省的主要地形类型,会描述东北三省的地形特征。

3、运用图文资料说出东北三省的气候特征及分布特征。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东北三省经济发展的学习,初步掌握经济发展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1、运用地图说出东北三省的主要地形类型,会描述东北三省的地形特征。

2、运用图文资料说出东北三省的气候特征及分布特征。

三、教学难点1、运用图文资料说出东北三省的气候特征及分布特征。

2、初步掌握经济发展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读图观察、启发式讲述、学生活动、探究。

五、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投影片、教学挂图等六、课时安排2课时七、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提问:提到“东北地区”,你首先想到什么?“逗趣二人转”、“俄罗斯风情建筑”、“冰雪大世界”、“东北三宝”等等作为一名地理老师,我首先想到的是:“冷湿”的自然环境。

让我们一起走进“东北三省”。

[讲授新课]东北地区的经纬度位置:经度为120°E—135°E,纬度为39°N—53°N自主学习,说位置和范围1、位置和范围(1)位置:(2)范围:2、地形:在图上找出小兴安岭、长白山、东北平原,描述东北三省的地形特点。

小组合作,探气候(1)东北三省主要的气候类型及气候特点。

(2)东北三省气候冷湿的原因是什么?(3)东北地区冷湿的自然环境对农业的影响。

小组代表发言,教师总结:看来同学们通过合作探究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环境有了深入的了解,在这样的自然地理环境下,农业的发展情况如何呢?小组活动:1、结合图文资料,归纳东北三省农业产值结构的特点。

东北三省农业结构比较完整,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部门齐全,其中种植业和畜牧业占主导地位,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和畜产品基地。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学设计1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学设计1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是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二节的内容,主要介绍我国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自然资源以及经济发展状况。

本节内容通过讲述东北地区的特色景观、民俗文化和历史背景,使学生了解东北三省的独特魅力。

教材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生动展现了东北地区的壮丽山水和丰富资源,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素材。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掌握了我国地理的基本知识,对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然而,对于东北地区的具体情况,如民俗文化、历史背景等,可能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已有知识基础,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和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东北地区。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自然资源以及经济发展状况;了解东北地区的民俗文化和历史背景。

2.过程与方法:通过查阅资料、观察图片、讨论交流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东北地区的热爱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关心家乡、关注区域发展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自然资源以及经济发展状况;东北地区的民俗文化和历史背景。

2.难点:东北地区的民俗文化和历史背景的理解和把握。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讨论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东北地区的特点和魅力。

3.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东北地区实例,分析其地理、文化、历史等特点。

4.归纳总结法: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逐步归纳总结,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图片、视频、案例等教学素材。

2.设计好讨论题目,准备好相关资料。

3.制作好PPT,以便于教学演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素材,展示东北地区的美丽风光和特色文化,引导学生关注东北地区,激发学习兴趣。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二节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学设计1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二节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学设计1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东北三省,即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地处我国的东北部,被誉为“白山黑水”之地。

本节课以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经济地理为线索,引导学生认识我国东北地区的特色和优势,培养学生的区域观念。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我国地理有一定的了解。

但东北三省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特点较为复杂,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对东北三省有更深入的认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东北三省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特点和经济状况,掌握东北地区的气候、地形、河流等地理要素。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观察、资料查询、小组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资料分析和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区域观念,认识东北地区的特色和优势,增强学生对我国国土的认识和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东北三省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特点和经济状况。

2.难点:东北地区的气候、地形、河流等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及对经济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地图观察法:通过地图引导学生观察东北三省的地理位置、地形、河流等地理要素。

2.资料查询法:引导学生利用资料查询了解东北三省的自然环境、人文特点和经济状况。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东北地区的气候、地形、河流等地理要素对经济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4.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的东北地区经济案例,分析地理要素对经济的影响。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地理八年级下册》2.资料:东北三省的自然环境、人文特点和经济状况的相关资料3.地图:东北三省地图、中国地图4.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东北三省的美丽风光,引导学生产生对东北地区的兴趣,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通过地图引导学生观察东北三省的地理位置、地形、河流等地理要素,并用资料呈现东北三省的自然环境、人文特点和经济状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鲁教版七下第六章第二节的第三标题。

在初一下册的区
域地理教材中,已经初步探究过俄罗斯的工业特点与矿产资源的关
系,初二上册也简单探究过我国工业分布与交通的关系。

不过都是浅尝辄止,学生们对于“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相关知识没有进行总结
性探究。

这节课的内容设计可以说是对相关内容的一次总结性的探
究。

二、学情分析
初二学生经过一年半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读图方法,初步
具备了分析问题、归纳总结的能力,尤其是经过初一下册世界区域地
理的探究学习,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

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学生也接触了一些关于东北三省的课外知识,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应该不会太陌生,在教学中,将探究的问题设计合理,充分利用地图、文字材料来增加学生的体验,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
合作探究为辅的形式,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阅读地图、分析
地图,有利于抓住事物特征,就可以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运用东北三省矿产资源与工业分布图、东北三省铁路与城市分布
图说明资源、交通等要素对当地工业发展的影响,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归纳总结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运用东北三省的工业分布图和东北三省的主要城市工业结构统
计图表,说出东北三省的工业布局特点和工业结构特点,学会认识区域工业特点的一般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思考,进一步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
的观念。

四、教学重点
东北工业布局特点及与资源和交通的关系
五、教学难点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措施
六、教学方法
学生自主探究为主、小组合作和老师讲解为辅。

七、课时安排一课时
八、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导学案;学生课前进行导
学预习
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播放视频《我为祖国献石油》观看视频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导入大庆,开始本节课的探究
导入新课之旅
自主探究提出探究问题根据要求,自主探究问培养学生读图和分析
题问题的能力,通过自主
1、读大庆市工业构成图,
探究两个相对简单的
思考:大庆市主要的工业问题,为知识的深入做
部门是什么?好铺垫
2、结合东北矿产资源分布
图,思考:形成这种工业
构成的主要因素是什
么?
交流展示老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进学生交流自己的探究培养学生总结、归纳展行评价结论示的能力归纳总结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老师利学生二次读图,对老师及时总结,加深理解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总结的总结进行验证
延伸探究老师提出探究问题:学生根据老师要求,先承接上面的总结,自主
自主探究,再进行组内和小组合作探究相结
1、再读22页图 6.22,描述
交流及探究合的方式对有点难度鞍山、伊春的结构特点。

的相似问题进行延伸
探究。

培养学生的合作2、结合结合20页图 6.20,
能力
分析这两座城市工业结构特
点形成依托的主要因素是什
么?
组间交流老师对各小组交流情况进行小组代表进行交流培养学生交流展示能及时评价力,老师的及时评价给
学生继续探究的动力。

承上启下老师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小学生观看多媒体,加深及时总结,对资源对城结并引入下一个问题的探究体会市工业的影响加深理

自主探究老师提出探究的问题根据老师的要求,学生培养学生读图分析问
开始自主探究题的能力
1、东北三省主要有哪些工业
部门?
2、主要属于重工业还是轻工
业?
3、总结一下,东北三省发展
工业的第一个有利条件是什
么?
学生交流总结对学生的交流进行指导并给学生畅所欲言培养学生展示交流的予有效的评价能力,有效的评价激励
学生的探究兴趣
承上启下对探究环节一进行小结并引学生认真倾听老师的及时总结,使学生加深入环节二的探究总结理解
自主探究老师提出探究的问题根据老师要求对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探究的
进行自主探究意识
读东北三省的工业城市分布
图,
1、找出齐齐哈尔、哈尔滨、
长春、沈阳、鞍山等工业城市,
观察这些工业城市分布上有
什么特点?
2、观察大连和哈尔滨两座工
业城市,它们除了有便利的铁
路交通,还具备哪些便利的交
通条件?
3.东北三省发展工业的第二
个有利条件是什么?
学生交流结合学生的交流情况,对相关学生各抒己见培养学生交流、评价的问题进行梳理点拨能力
老师总结讲授老师对前两个环节进行总结,学生认真倾听对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并引出环节三的探究进行总结,理顺学生的
思路。

小组合作探究老师提出探究问题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
究在老师的指导下突破
1、现在东北三省的工业基地
本节课的难点
出现了经济发展滞后的现象,
原因是什么?
2、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你
有什么对策?
老师巡视各组探究情况,给予
及时的指导
小组交流老师对小组交流情况进行评小组代表评价通过有效评价,保持学价生的兴趣老师讲授根据小组的交流情况,老师结学生观看课件,加深理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合多媒体课件对振兴东北老解的理念
工业基地的措施进行讲解
拓展评价根据本节课的探究问题,老师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通过问题,检验学生本提出两个问题,检验学生的理材料进行自我检测节课的学习目标达成
解和收获情况探究回顾老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师生一起回顾探究过的探究过程回顾本节课自己的探程,可以加深学生对过
究过程程和方法的学习目标
的达成度。

板书设计: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
一、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二、从“北大荒”到“北大仓”
三、中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
1、大庆、鞍山、伊春的工业构成及成因
2、东北三省的工业分布与资源的关系
3、东北三省工业城市的分布与交通运输的关系
4、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