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伊索寓言中的人物形象--1221
伊索寓言动物形象与人性的寓言故事

伊索寓言动物形象与人性的寓言故事伊索寓言是以动物形象为主要角色,通过故事情节来揭示人性弱点和道德教训的一种文学形式。
伊索寓言具有普遍性和寓言性,不仅通过动物形象展现人类的品质和行为,还通过故事情节向人们传递让人深思的道德观念。
下面将介绍几则著名的伊索寓言故事,通过对动物形象与人性的对应关系的分析,探讨寓言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
1. 乌鸦和狐狸乌鸦和狐狸是伊索寓言中一则经典故事。
故事中,狐狸以奉承和巧舌如簧的手法,使乌鸦误信了自己的赞美之词,并因此而张开嘴巴,失去了口中的美味。
通过乌鸦和狐狸的形象对应,寓言告诉人们要警惕别人的甜言蜜语,不要被表面的花言巧语所欺骗,以免受骗上当。
2. 蚂蚁和蚱蜢蚂蚁和蚱蜢的故事告诉人们要勤奋努力、储蓄防备丰年。
在故事中,蚂蚁辛勤劳作,储存食物,而蚱蜢却只知道好逸恶劳,游手好闲。
当冬天来临时,蚂蚁安然度过,而蚱蜢则因为没有准备食物而忍饥挨饿。
通过这个寓言故事,人们应该明白只有辛勤努力,才能在困难时克服困难,而懒散的生活态度只会导致灾难。
3. 狐狸与葡萄狐狸与葡萄的故事中,狐狸因为无法得到高处的葡萄,便安慰自己说葡萄是酸的,从而解脱了对葡萄的渴望。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不要用一些借口来掩饰自己的失败,而是要勇敢面对自己的欲望和缺憾。
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在追求目标时应该有恒心和毅力的道理。
通过以上三个伊索寓言故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动物形象与人性的对应关系。
乌鸦和狐狸的故事展示了人们易受奉承和虚假赞美的诱惑,需要保持警觉。
蚂蚁和蚱蜢的故事强调了努力工作和储蓄的重要性。
狐狸与葡萄的故事告诉人们要勇敢面对自己的欲望和失败,不要找借口逃避。
伊索寓言故事通过动物形象的塑造,将复杂的道德观念和人性弱点转化为生动而易于理解的故事情节,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
这些寓言故事在讲述有趣的故事情节的同时,让读者在情节展开的过程中思考人性的问题,从而引导人们更好地反思和审视自己的行为和价值观。
总而言之,伊索寓言动物形象与人性的寓言故事以简洁而生动的形式,揭示了人性弱点和道德教训。
自私自利的下场伊索寓言三则

自私自利的下场伊索寓言三则第一篇:自私自利的下场伊索寓言三则自私自利的下场伊索寓言三则驴和骡子有个赶驴的,把货物分放在驴和骡子的背上,便上了路。
在平地上,驴还能对付;可一到山路,驴就驮不动了。
驴恳求骡子分担一部分货物,以便自己能把其余的驮走。
骡子对驴的话置之不理不一会,驴从山上滚下去,摔逝世了赶驴人不得不把驴驮的货物放在骡子的背上,而且还把那张驴皮也放在了上面。
骡子累极了,说道:"我真是活该!假如在驴恳求减轻累赘的时候,我听了他的话,现在就不会既驮着它的货物,又驮着它了。
驮盐的驴有头驴驮盐过河,滑了一跤,跌倒在水里,盐溶化了,他站起来时,感到轻松多了,很高兴。
后来,他驮着棉花过河,心想再跌倒站起来,必定会轻松许多,就故意滑了一跤。
不料,棉花吸饱了水,驴就再也站不起来了,便在水里淹逝世了。
衔肉的狗狗衔着一块肉过河,望见自己在水里的影子,认为是另外一条狗衔着一块更大的肉。
于是,他放下自己这块肉,冲过去抢那块。
成果两块肉都没有了,那一块没捞到,因为本来就没有,这一块也被河水冲走了。
第二篇:伊索寓言<<伊索寓言>>读后感《伊索预言》是一篇很好的书,因为它用简单的话语来解释深奥的道理。
记得有一则寓言:一只狐狸经过葡萄架下,看见翡翠玛瑙般的葡萄悬挂在上面,狐狸顿时流出了口水。
它拼命的点着脚尖,想摘一些尝尝却够不着,他又搬来一块石头踩上去,结果还是够不着,狐狸没办法了,无可奈何地走了,:自言自语地说:‚葡萄一定是酸的‛自我安慰到。
这则预言大家都很熟悉它的名字是:《狐狸与葡萄》。
这则预言所蕴涵的寓意以及狐狸本身,在中西方文化都有深远的影响。
尤其在中国现代文化中,‚葡萄酸心理‛已经成了嫉妒和自我安慰的代名词。
这美妙绝伦的故事贵是出自幽默睿智的寓言家——伊索。
我相信你一定喜欢这个书,你不妨在夕阳下翻开这本书,这时神奇的世界就会展现在你的眼前:弱小的老鼠也能救出强壮的狮子;强壮的猎狗也会被瘦弱的狐狸打败;愚蠢的驴也当了哨兵;胆小的兔子也当了传令兵;带有善良的农夫、骄傲孔雀……这一个个鲜活的形象启开了你幻想的王国。
小学语文-寓言故事中的人物形象

小学语文-寓言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寓言故事是一种深受小学生喜爱的文学形式,它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和独特的人物形象,向孩子们传递着有益的道德价值观念。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寓言故事也经常被运用来帮助孩子理解和领悟更深层次的道理。
本文将分析几个常见寓言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探讨他们所代表的意义,并阐述如何引导孩子对这些角色进行思考和思辨。
一、勤劳蚂蚁与懒惰蝉寓言故事中常见到勤劳蚂蚁与懒惰蝉这一对形象鲜明的角色。
勤劳蚂蚁辛勤工作存储食物,在困难时刻可以自给自足。
而懒惰蝉却只知道享乐,不思进取,最终无法度过严冬。
这两个人物形象代表了勤奋与懒惰之间的对比,并以此引发出关于努力、坚持和责任等价值观念的思考。
从这个寓言故事可以引导孩子们意识到付出努力、如何规划自己的生活和未来的重要性。
要想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必须具备蚂蚁那样的勤奋与责任心。
二、聪明狐狸与愚蠢乌鸦聪明狐狸与愚蠢乌鸦是另一个常见的人物形象对比。
故事中,乌鸦因为贪婪被骗,而聪明的狐狸则利用乌鸦的愚蠢从其嘴中夺得一块美味的食物。
通过对这两个角色的描述,寓言故事展示了智慧与愚笨之间迥然不同的结果。
这个故事可以帮助孩子认识到“什么才是真正有价值”的思考方式。
同时,也能够提醒他们保持警惕性,在面对诱惑时不盲目轻信他人,而是用理智和思考去做出正确的决策。
三、困境中的兔子和乌龟故事中经常出现兔子与乌龟这两个形象迥异却充满张力的角色。
兔子自负自满、骄傲自大,结果被乌龟以扎实的步伐赶超并获胜。
这个寓言故事向孩子展示了善于坚持和付出努力的重要性。
通过表达“稳定而持续”的价值观,它激励孩子们不仅仅追求短期的成功,也要关注长期的发展。
它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需要耐心和毅力,自负会让我们失去警惕,因此应该学会对他人保持低姿态,并以平常心看待成功与失败。
四、丑小鸭成为白天鹅寓言故事中还有一个典型的形象转变案例就是丑小鸭成为美丽的白天鹅。
故事中,原本受到歧视和排斥的丑小鸭在转变后展示出优雅与美丽。
伊索寓言中动物形象的象征意义解析 8

伊索寓言中动物形象的象征意义解析 8伊索寓言中动物形象的象征意义解析伊索寓言是古希腊一个著名的寓言集,它以动物作为主要角色,通过各种故事情节传达了人类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这些动物形象在寓言中往往有着深层次的象征意义,代表着不同的品质和人性特征。
本文将对伊索寓言中动物形象的象征意义进行解析。
1. 狐狸(Fox)狐狸在伊索寓言中经常被描绘为狡猾和机智的形象。
它们通常代表着聪明和机智,善于用智慧和诡计解决问题。
例如,在寓言《狐狸与乌鸦》中,狐狸以聪明的策略获得了乌鸦的食物。
这个形象告诉我们,智慧和计谋可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和应对困难。
2. 狮子(Lion)狮子是一种强大而勇敢的动物,通常象征着权力和威严。
在伊索寓言中,狮子经常被描绘为国王或领导者的形象。
他们代表着统治和权威,向我们展示了领导者的勇敢和果断。
通过寓言故事,我们可以学习到领导者应该具备的品质和责任。
3. 兔子(Rabbit)兔子在寓言里经常被描绘为懦弱和胆小的形象。
它们象征着胆怯和优柔寡断,暗示着人们不应该过于胆小害怕,而应该勇敢面对挑战。
在寓言故事《兔子和乌龟》中,兔子因为自满和轻视对手而失败,这给我们敲响了勇敢面对困难的警钟。
4. 鸟(Bird)鸟类在伊索寓言中通常代表着自由和追求梦想。
它们可以翱翔天空,不受任何束缚,象征着追求自由的精神。
在寓言故事中,往往有鸟类通过努力和坚持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告诉我们只要努力追求,我们也能达到目标。
5. 老鹰(Eagle)老鹰是一种高飞的鸟类,具有超凡的眼力和敏锐的观察力。
在伊索寓言中,老鹰常常被描绘为睿智和明察的形象。
老鹰象征着洞察力和智慧,通过聪明的观察和判断,能够解决问题和做出正确的决策。
总的来说,伊索寓言中的动物形象不仅是故事的角色,还承载着深刻的象征意义。
它们通过各种寓言故事,向我们传递了关于人性、道德和价值观的信息。
我们通过分析这些动物形象的象征意义,可以更好地理解伊索寓言的内涵,并从中得到启示和教诲。
伊索寓言中的动物角色

伊索寓言中的动物角色
引言
伊索寓言是一系列古希腊的寓言故事,其中的动物角色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这些动物不仅仅是故事中的角色,更是对人性、道德和价值观的象征。
本文将讨论伊索寓言中一些著名的动物角色,并探讨它们所代表的含义。
狐狸
狐狸是伊索寓言中的一种常见动物角色。
它被描绘为聪明而狡猾的角色。
狐狸常常用计谋和欺骗来获得自己的目的。
这种角色代表了人类社会中那些精明而不择手段的人。
通过狐狸的故事,伊索表达了对欺骗和狡诈行为的批判,同时也提醒人们要警惕这种人。
狮子
狮子是伊索寓言中的另一个重要角色。
作为动物界的王者,狮子代表着权力和领导力。
狮子通常被描绘为强大和勇敢的角色。
通
过狮子的故事,伊索强调了领导者应该具备的品质,如勇敢、公正和智慧。
兔子
兔子是伊索寓言中的一个常见角色,它被描绘为胆小而急躁的动物。
兔子的故事通常讲述了它因为过于急躁而导致失败的经历。
通过兔子的角色,伊索告诉人们要冷静、沉稳地处理问题,不要因为一时的冲动而做出错误的决策。
鸟
鸟在伊索寓言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们经常被赋予智慧和自由的象征意义。
鸟的故事常常教育人们要珍惜自由,追求智慧,并避免受到束缚和限制。
结论
伊索寓言中的动物角色是对人性和社会的一种寓言化表达。
它们通过不同的动物来象征不同的品质和价值观。
通过这些故事,伊
索传递了许多关于道德、智慧和行为准则的教训。
我们可以从中汲取启示,并用于自己的生活和社会互动中。
读书卡《伊索寓言》

人物性格特点:坚强、宽厚、仁慈的老人, 即使在人生的角斗场上失败了 ,面对不可逆转的命运,他仍 然是精 神上的强者,是勇往直前,甚至视死如归,尽管失败了,却保持了人的尊严和勇气,有着胜利者的风度。
主要内容:小说描写了一位老渔夫在海上捕鱼,经过了 84 天,他还没有捕到一条鱼,大家都说他运气不好,不吉利,等到第 85 天,他决定去渔夫们从未去
过的深海去打鱼,以证明自己的能力和勇气。在海上,老人发现了一条很大的马林鱼,它克服了重重困难,经过艰难的搏斗,终于在第三天早晨,把鱼叉刺
进了马林鱼的心脏。在返回的途中,老人与到了鲨鱼的五次袭击,他用鱼叉、船桨和刀子勇敢反击。当他驾驶小船回到港口时,马林鱼只剩下一幅巨大的白
骨架。
人物的相关情节:桑提亚哥带着战利品返回 途中,不幸又碰到鲨鱼群的围 攻,老人在与鲨鱼群的搏斗中 同样表 现出硬汉子的“硬”。面对成群结队的鲨鱼群 的围攻,老人用“坚定的力量和狠毒无比的 心肠,在几乎没有希望的情况 下与鲨鱼搏斗”,下定决心“ 我要跟 它们斗到死”。所以老人不惜拿出血本,动用 手头所有的武器去敲打去揍死迎面而来的鲨鱼。
阅读理解:寓言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描写

阅读理解:寓言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描写寓言故事一直以来都是文学中常见的形式,它通过讲述故事来传递一定的道德观念或教育意义。
而在寓言故事中,人物形象的描写是非常关键的,它能够让读者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并领悟其中蕴含的道理。
本文将通过对几个寓言故事中人物形象的描写进行阐述,以展示其对故事的意义和影响。
故事一:《乌鸦和狐狸》在这个著名的寓言故事中,乌鸦和狐狸是两个主要的人物形象。
作者通过生动的描写使得读者可以清晰地想象出乌鸦和狐狸的形象。
乌鸦被描述为一只黑色的鸟,它高傲自负但相对愚蠢。
而狐狸则被描绘为一只狡诈的动物,它善于利用乌鸦的虚荣心来实现自己的目的。
通过这样的描写,读者能够对乌鸦和狐狸的性格和行为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乌鸦的愚蠢和狐狸的狡诈成为了故事情节的推动力,也让读者更容易理解故事要传达的道德观念:不要被虚荣心蒙蔽双眼。
故事二:《城市老鼠和乡村老鼠》这个故事通过描述城市老鼠和乡村老鼠的生活差异来传递人们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城市老鼠被描绘为衣着光鲜、吃喝玩乐无忧的形象,而乡村老鼠则是朴实勤劳、但过着清苦生活的形象。
这样的描写让读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两个人物形象的不同。
通过对两个老鼠形象的描写,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故事中的人物选择和行为动机。
城市老鼠的享乐主义和乡村老鼠的节俭朴素成为了故事情节的关键点,也让读者更容易明白故事要传达的道理:珍惜现有的生活,不贪图虚荣。
故事三:《授人以鱼还是授人以渔》这个故事通过描写施舍人和乞丐两个人物形象来探讨教育的重要性。
施舍人被描绘为出手阔绰、慷慨大方的形象,而乞丐则是饥寒交迫、苦不堪言的形象。
这样的描写让读者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两个人物形象的对比。
通过对人物形象的描写,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故事中的道德观念。
施舍人的慷慨和乞丐的无助成为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动力,也让读者更容易领悟故事要传递的道理:不仅要给予别人物质的帮助,更应该教给他们获得帮助的能力。
通过以上几个寓言故事中人物形象的描写,我们可以发现人物形象在故事中的重要性。
伊索寓言人物形象读后感6篇

伊索寓言人物形象读后感6篇品尝名著后,书中那些紧急曲折而又富有生活气息的故事;那些带有传奇颜色而又活灵活现的人物,永久都活在我们的心中,永不磨灭!下面是我为你们细心整理好的伊索寓言人物形象读后感,盼望能给你们带来实质性的关心。
伊索寓言人物形象读后感篇1一次,经班主任的推举与介绍,回到家,我让爸爸从四周书店买了一本厚厚的《伊索寓言》。
刚买回家,我就迫不及待的翻阅他,原来《伊索寓言》里面有很多短小精湛、生动的小故事。
这些小故事都与生活中或大自然中的小动物和凶狠而不乏可爱的猛兽有关,这立即就把我的眼球给粘上了,真是爱死它了。
很快就看完了它,但由于这些小故事太吸引我了,促使我又看了好几遍,然后把它很好地珍藏了起来,如今拿出来看还是崭新的。
《伊索寓言》不像小说那样枯燥乏味,也不像散文那样内含浅显,跟不想诗词那样字数不一,而且绕口,它是一些简洁质朴的故事,适合儿童、少年、青年、老年等所以人阅读《伊索寓言》中每一篇寓言都是那么短小,有的都不超过一百字,但是,它却以最生动好玩的情节,最通俗易懂的内容,传达并教授了我们在生活中处人处事的道理,授予了我们种种人生哲理,让我们受益匪浅,在生命中起到了其它不行替代的作用。
我已读了好几遍,对里面的内容印象很深刻,有几篇我已是过目不忘,比方这几篇包含的哲理很深刻:《牧童和狼》:牧童在村边放羊,曾三四会打叫:“狼来了!狼来了!”引得农夫跑出村来。
好他观察人家为了来帮他而白跑一趟,竟笑话人家。
突然有一天,狼真的来了,这回,牧童吓坏了,惊恐万状地大叫:“狼来了!请帮帮我!”但大家没把他的呼救当回事,没人来帮他。
狼既然没有顾虑了,便开头不慌不忙的吃羊,最终把羊全咬死了!这则寓言告知我们:撒谎的人即使说了真话,也没人会信任他。
我们要明白诚信承珍贵。
还有《夫和蛇》:寒冷的冬天里,一位农夫发觉有条蛇被冻僵了,便满怀怜悯地把它捡起,放在自己的胸前。
蛇有了他的体温解冻,蛇很快清醒恢复了本性,咬了恩人一口,使他中了致命的蛇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伊索寓言》中的人物形象【内容摘要】《伊索寓言》出色的艺术技巧也是历来受人称道的。
《伊索寓言》中除了一部分是以现实的人作为故事人物外,大部分是动物寓言。
动物寓言的特点是将动物拟人化,让动物像人一样行为和说话。
寓言中这种拟人化来自对动物行为和生活习性的精细观察,因而体会非常入微。
《伊索寓言》的鲜明的叙事特点是简明、自然、逼真。
【关键词】伊索伊索寓言奴隶象征一、伊索和《伊索寓言》简介伊索(公元前620年--公元前560年),是公元前6世纪的古希腊的一个寓言家,生活在小亚细亚。
弗里吉亚人。
据希罗多德记载,他原是萨摩斯岛雅德蒙家的奴隶,后来被德尔菲人杀害。
他死后德尔菲流行瘟疫,德尔菲人出钱赔偿他的生命,这笔钱被老雅德蒙的同名孙子领去。
传说雅德蒙给他自由以后,他经常出入吕底亚国王克洛伊索斯的宫廷。
另外还传说,庇西特拉图统治期间,他曾到雅典访问,对雅典人讲了《请求派王的青蛙》这个寓言,劝阻他们不要用别人替换庇西特拉图。
13世纪发现的一部《伊索传》的抄本中,他被描绘得丑陋不堪,从这部传记产生了很多有关他的故事。
公元前5世纪末,“伊索”这个名字已为希腊人所熟知,希腊寓言开始都归在他的名下。
得墨特里奥斯(公元前345—公元前283)编辑了希腊第一部寓言集(已佚)。
1世纪和2世纪,费德鲁斯和巴布里乌斯分别用拉丁文和希腊文写成两部诗体的伊索寓言。
现在常见的《伊索寓言》是后人根据拜占庭僧侣普拉努得斯搜集的寓言及以后陆续发现的古希腊寓言传抄本编订的。
伊索寓言大多是动物故事,其中的一部分(如《狼与小羊》《狮子与野驴》等)用豺狼、狮子等凶恶的动物比喻人间的权贵,揭露他们的专横、残暴,虐害弱小,反映了平民或奴隶的思想感情;《乌龟与兔》《牧人与野山羊》等,则总结了人们的生活经验,教人处世和做人的道理。
伊索寓言短小精悍,比喻恰当,形象生动。
和法国的拉封丹、德国的莱辛、俄国的克雷洛夫并称世界四大寓言家。
耶稣会传教士在明代把伊索寓言传入中国,金尼阁口述的译本《况义》于1625年刊行,收寓言22则;1840年出版《意拾蒙引》,收寓言81则;此后又有不同的中译本相继世。
现存的《伊索寓言》,是古希腊、古罗马时代流传下来的故事,经后人整理,统归在伊索名下。
二、《伊索寓言》里的人物分析《伊索寓言》塑造了很多形象,大部分形象以动物为主,象征人类身上各种品质。
除了有些动物外,一般尚无固定的性格特征,例如狐狸,有时被赋予反面性格,有时则受到肯定。
在众多寓言中狐狸象征虚伪、奸诈和狡猾,而“狡猾”更是成为了狐狸的标志性词语,狐狸也以反面的角色出现。
在《伊索寓言》中,狐狸总能想办法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如《狐狸和乌鸦》中写道:狐狸看到树上有一只嘴里叼着肉的乌鸦,于是狐狸夸赞乌鸦的叫声优美动听,希望乌鸦能够叫几声,当乌鸦开口叫时,肉掉了下来,狐狸叼着肉离开了。
读这则寓言时,我们经常会说狐狸具有欺骗性,乌鸦是无辜的,但是现在来看,狐狸的狡猾实际上是一种聪明,在《伊索寓言》中表现为以下两点:第一,狐狸从来不参与其它动物的战争中,只是远远地冷眼旁观,或者直接离开。
这种行为可以代表在生活中奉行“事不关己”的人,他们不是有意冷漠,而是适时地远离危险。
第二,狐狸能够化被动为主动,如《狮子、狼和狐狸》中讲道:狼在狮子面前说狐狸的坏话,狮子很不高兴,狐狸知道后,以为狮子寻找良方治病为由,消除了狮子对自己的不满,接着又指出这个良方是一张狼皮。
显然,狐狸的借口既保护了自己又对付了狼,而狮子也找不出拒绝的理由。
狐狸的做法虽然没有给对手留有余地,却也实实在在地教训了生活中不怀好意的人。
然而,《伊索寓言》中的狐狸有时又以另一种中间形象出现,没有好与坏,甚至许多道理和教训是通过狐狸之口说出的。
比如当狐狸看到一群狗撕碎了一张狮子皮时,明白地指出踢一个已经倒下的对手是很容易的。
狐狸的想法、做法与生活中大部分人的处事方式相似,不招惹是非,会保护自己,因此,狐狸的“狡猾”实则是一种聪明。
这与后代寓言形成的基本定型的性格特征是不一样的。
《伊索寓言》中,羊的周围强敌环伺,一切捕食者均以它们为首选目标,而羊的单独行动往往是悲剧出现的原因,尽管有时候能够化险为夷,但不幸是经常的。
羊这种动物体现了一个最普遍的道理,即团结的力量。
同时,羊是弱者的代表,象征着社会生活中最底层的百姓,他们从不奢求什么,只要安稳、平静的生活。
驴在《伊索寓言》中的行为与狐狸完全相反,它的表现也可以概括为两点:第一,不知道自己的正确位置,最典型的就是《运神像的驴》,“有一头驴驮着一个著名的木头神像穿过城里的马路,要把它安放到一座庙里去。
当它在一路行走时,路边的人们向神像低头膜拜。
驴认为他们低头膜拜是尊敬他,就得意非常,神龙活现地立起身上的毛,一步也不想再走了。
赶驴人发现它停止不前了,就用鞭子抽打它,说:你这头任性的驴,人还没有到膜拜驴的时候”。
第二,驴总是希望自己能像狮子一样强大,不用天天干活,可以悠闲地生活,所以它这种不切实际的想法到最后只能是幻想。
驴象征着生活中不努力的人,想得到却不肯付出,讽刺的是空想而不是对生活有目标的人。
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伊索寓言》中,狮子都是强者的代表,比如“野驴和狮子共同合作,狮子同意用它的力气帮助野驴,野驴因为跑的快对狮子也有用处,这样捕猎变得很容易。
等到它们捕捉到了满意的猎物,狮子把猎物分成三份。
狮子说,因为我是王,要拿第一份;我又要拿第二份,原因在于我是这场狩猎中的一份子;而那第三份,听我的劝告,对你将是祸根,除非你心甘情愿地把它让给我,并且立刻开跑,尽早离开”;“兔子在百兽大会上慷慨演说,它强调一切动物应当平等。
狮子做出回答,你们的演说得倒是很对,只是你们没有像我们这样尖锐的牙齿和锋利的爪子”。
这两则寓言中,将狮子的霸道、蛮横、不讲理完全展示出来。
《伊索寓言》中除了一部分是以现实的人作为故事人物外,大部分是动物寓言。
这些动物和人一样,会思维,能说话,从本质上说仍是人的化身,代表着当时社会(古希腊)上各色的人物。
动物寓言其形式简洁精练、内容丰富、深奥含义于浅显生动的语言中,寓言中这种拟人化来自对动物行为和生活习性的精细观察,因而体会非常入微。
(二)对《伊索寓言》中部分故事内容的分析《伊索寓言》的鲜明的叙事特点是简明、自然、逼真。
例如《乌龟和兔子》这则寓言采用的完全是客观叙述,没有什么对话,非常简洁;《农夫和蛇》、《狐狸和葡萄》也主要是客观叙述,只是在最后以一句自白或感悟性话语画龙点睛;《猫和母鸡》虽然采用的是对话形式,但仍非常简明,也非常自然、幽默;《驴和骡子》中骡子后悔没有及时帮助驴,结果反而给自己招来苦难,人们不难觉得,也许这点智慧骡子还是有的。
《狼和小羊》这一则寓言中讲的是:狼想把小羊吃掉,用各种方法来和小羊狡辩。
揭穿了当时社会的黑暗。
《龟兔赛跑》这一则寓言,结果大家都知道,是乌龟赢了。
因为他不懈的努力,换取了胜利。
而兔子却高傲、自大。
低估了别人,总认为自己最厉害,其实有自信心是好的,但不能太过于自信,因为那就不叫自信了,而叫骄傲。
《胆小鬼》这个故事,他讲了一个人,胆子很小,生活条件不好,却很贪财,总想得到不劳而获的财物。
有一天,他上山砍柴。
累极了,背着柴下山回家去了。
在山脚下的一条小路上,看见了一头金色的狮子,他不敢碰,心想:这到底是活的,还是雕像呢。
那狮子一动不动,也不出声音,一定是雕像,这是神恩赐给我的,看我这样的穷,想让我卖一个好价钱。
他向四周巡视了一遍,确定没有人,就抓起“狮子”的前爪和后爪,可它太重了,拿不起来。
他好像很聪明似的想:人多力量大吗,我回去把家人找来一起搬。
之后,他就跑回家去了。
等他把家里的,男女老少都找来时,那个金狮子已经不见了。
他告诉人们,做事一定要果断,不能拖拖拉拉的。
否则,什么事情都变的很糟糕的。
有一句话说的好,“效率就是金钱”。
做事要讲究效率,如果做事慢了,就什么事情也办不好了。
这就叫做“一事无成”。
《打破神像的人》是一则有趣的故事。
有一人,他穷的落花流水,给一个大户人家做马夫,这个人家很富裕,他问自己的主人:怎样才能富裕起来呢?主人认为这个问题很复杂,像一道永远也解不开的数学题,但他好像很明白的样子说:“只要买一座神像放在家里供着,就可以变得富裕起来了。
”马夫信了。
过了几天,富人就开始吃喝嫖堵,把钱财都花掉了。
不过他死前却在神像里藏了很多金币。
他要死了,把儿子叫到身边,说:“你不要把神像卖掉,宁愿摔了也不要卖。
”他的儿子以为父亲在说胡话,就没当回事。
可他穷的不行了。
家里只有这个神像值钱,就把他卖给了马夫。
这个马夫把他放在家里。
一年过去了,他仍然没有富裕起来。
一气之下,马夫把神像摔了。
这时,金币都出来了。
他生气的说:“我尊敬你的时候,你却装模作样,我把你打碎了,你这时才知道来帮助我。
”道理:想富裕,就要勤劳,用自己的双手和大脑去挣钱,才能富裕起来,不能靠别人。
《驴和马》的故事。
古时候,有一个国家总是发生战争,所以,人们家里都要养一匹战马,准备在战争的时候骑。
一个年轻人,养了一匹非常好的战马和一头很普通的驴,战马每天都吃的很好。
而驴天天干重活不说,吃的也不如战马。
驴不明白,就问马:你为什么吃的好,还不用干活?而我一天天却很累?”。
“我也不知道主人为什么要对我这么好,但我知道每一头驴都是要干重活的。
”驴不说什么了。
不几天,又要发起战争了。
战场离这个年轻人家很近,年轻人骑着战马去打仗了。
驴跑去看,他看见所有人都在打仗。
这时候,他的主人被别人砍死了,马在他身边很难过。
敌人看不过去,把马也砍死了。
驴回到家,伤心极了,知道主人为什么对马这么好了,它也不计较了。
安逸的生活的背后是时时刻刻都会发生危险的,代价实在是太高了,而忙碌的生活,看似艰苦但却可以平安无事。
《牧人和驴》的故事。
一个牧人在打猎的时候,发现了一只小狼,他见它可怜,就把它抱回家,和狗一起养着,它们长大后,就看护羊。
有一天,一匹狼夜里来叼走了一只羊,狼就去追,可这羊已经被咬死了,它就和那一匹狼一起吃羊,它这时候才发现,羊肉是那么好吃。
回家后,它什么都不想吃了。
又有一天,狼又来偷羊,家狼就假装去追那只狼,跑出去后,就和野狼又一起吃羊。
野狼好几天都不来了,狼就把羊叼来和狗一起吃。
这一切都被牧羊人尽收眼底,第二天,他就把狼给杀了。
人不能相信恶的东西,有句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的确是这样。
“小人物也起大作用”这个短语出自《伊索寓言》,讲的是一头狮子正在睡觉,一只老鼠在他脸上跑过,把他从睡梦中弄醒。
狮子大发雷霆,跳起来抓住老鼠,欲置它于死地。
老鼠哀求道:“只要你肯饶我一命,我将来一定报答您的大恩。
”狮子大笑一阵,放了老鼠。
说来也巧,后来狮子被几个猎人捉住,用粗绳捆在地上。
老鼠听到狮子的吼叫声,就来用牙咬断绳子,让狮子恢复了自由。
老鼠高兴地说:“你当初笑话我想帮你的忙,也根本不指望我对你的报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