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先出法和加权平均法小题目

合集下载

会计先进先出的计算题

会计先进先出的计算题

会计先进先出的计算题先进先出(FIFO)是一种常用的会计计算方法,用于计算库存成本和销售成本。

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全面回答这个问题。

FIFO方法是一种假设,它认为最先进入库存的产品也是最先被销售出去的。

根据这个假设,我们可以按照产品进入库存的顺序来计算库存成本和销售成本。

假设我们有以下产品的进货和销售记录:1月1日进货100个产品A,成本为10元/个。

1月5日进货200个产品B,成本为15元/个。

1月10日进货150个产品C,成本为12元/个。

1月15日销售250个产品。

按照FIFO方法,我们首先将最早进入库存的产品计入销售成本。

在这个例子中,1月1日进货的100个产品A是最早进入库存的,因此我们首先将它们计入销售成本。

销售成本计算:1月1日进货的100个产品A,成本为10元/个,销售成本为100 10 = 1000元。

接下来,我们需要计算剩下的销售数量和成本。

在这个例子中,还剩下150个产品A和200个产品B。

继续计算销售成本:1月5日进货的200个产品B,成本为15元/个,销售成本为150 10 + 50 15 = 2250元。

现在,我们还剩下150个产品B和150个产品C。

继续计算销售成本:1月10日进货的150个产品C,成本为12元/个,销售成本为150 12 = 1800元。

最后,我们将所有销售成本相加,得到总销售成本:1000 + 2250 + 1800 = 5050元。

至此,我们完成了按照FIFO方法计算销售成本的过程。

需要注意的是,FIFO方法适用于那些有明确进货和销售记录的情况。

在实际应用中,会计人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准确记录和计算库存成本和销售成本。

总结起来,FIFO方法是一种按照产品进入库存的顺序来计算销售成本的会计方法。

通过按照产品进货的先后顺序计算销售成本,可以更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

中级财务会计先进先出法例题

中级财务会计先进先出法例题

中级财务会计先进先出法例题会计中,先进先出法是指根据先入库先发出的原则,对于发出的存货以先入库存货的单价计算发出存货成本的方法。

采用这种方法的具体做法是:先按存货的期初余额的单价计算发出的存货的成本,领发完毕后,再按第一批入库的存货的单价计算,依此从前向后类推,计算发出存货和结转存货的成本。

先进先出法的具体计算方法是:先按存货的期初余额的单价计算发出的存货的成本,领发完毕后,再按第一批入库的存货的单价计算,依此从前向后类推,计算发出存货和结转存货的成本。

例题:A公司2009年7月1日结存甲材料100公斤,每公斤实际成本1000元。

本月发生如下有关业务:(1)3日,购入甲材料50公斤,每公斤实际成本1050元,材料已验收入库。

(2)5日,发出甲材料80公斤。

(3)7日,购入甲材料70公斤,每公斤实际成本980元,材料已验收入库。

(4)12日,发出甲材料130公斤。

(5)20日,购入甲材料80公斤,每公斤实际成本1100元,材料已验收入库。

(6)25日,发出甲材料30公斤。

要求:(1)假定A公司原材料采用实际成本核算,发出材料采用先进先出法,请根据上述资料,计算甲材料3日、5日、7日、12日、20日、25日发出材料的成本以及期末结存的成本。

计算过程如下:3日:结存成本=100×1000+50×1050=152500元5日:发出材料成本=80×1000=80000元7日:结存成本=152500-80000+70×980=141100元12日:发出材料成本=20×1000+50×1050+60×980=131300元20日:结存成本=10×980+80×1100=97800元25日:发出材料成本=10×980+20×1100=31800元期末结存成本=97800-31800=66000元。

存货发出计价习题答案

存货发出计价习题答案

存货发出计价习题答案习题一佳乐公司采取永续盘存制,有关存货采购情况如下:(1)9月28日,购入1000件,单价为400元。

(2)10月15日,购入1000件,单价为420元。

(3)11月8日,购入2000件,单价为410元。

(4)12月15日,出售1800件。

(5)12月20日,购入1000件,单价为400元。

(6)12月31日,库存存货为3200件。

要求:分别计算在加权平均法、先进先出发法、后进先出法(永续盘存制)下,出售存货的销售销售成本和期末存货成本。

的单位成本==408(元)期末存货成本=3 200 X 408= 1 305 600(元)(2)先进先出法:销售成本=1 000 X 400 + 800 X 420 = 736 000(元)期末存货成本=200 X 420 + 2 000 X 410 + 1 000 X400 = 1 304 000(元)(3) 后进先出法:销售成本=1 800 X 410 =738 000(元)期末存货成本=1 000 X 400 + 1 000 X 420 + 200 X410 +1 000X400 = 1 302 000(元)习题二一、目的:练习存货实际成本计价法。

二、资料:华中公司20X3年的销售额为99 000元,每件售价为6元,所得税税率为25%。

期初存货为5 000件,存货的成本为15 000元。

本期进货情况如表下表所示。

本期进货情况进货日期单价(元) 数量(件)6月1日 2.5 3 0006月5日 2.6 4 0006月10日 3.2 2 5006月20日 2.8 6 000三、要求:1、采用加权平均法、先进先出法和后先出法,计算20X3年12月31日的存货,并列出算式。

2、编表列示存货计价方法对应纳税所得额和现金流量的影响(设销售全部为现销)。

3、在物价上涨时,你将选择哪一种存货计价方法?并请说明理由。

1、加权平均法:单位成本=(15 000+3 000 × 2.5+4 000×2.6+2 500 X 3.2+6 000×2.8)÷(5 000+3 000+4 000+2 500+6 000=2.81(元)存货发出成本= 99 000+6X2.81=46 365(元)期末存货成本=(5 000+3 000+4 000+2 500+6 000—16 500)×2.81= (20 500—16 500)X2.81=11 240(元)先进先出法:期末存货成本=4 000X2.8=11 200(元)存货发出成本=57 700 - 11 200= 46 500(元)后进先出法:期末存货成本= 4 000X3=12 000(元)存货发出成本=57 700 - 12 000=45 700(元)2.比较。

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例题

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例题

资产负债表上的存货 项目
1000×15+8000+ 13600-31500=5100
1000×15+8000+ 13600-32100=4500
1000×15+8000+ 13600-31820=4780
1000×15+8000+ 13600-31705=4895
利润表上的利润项目 50000-31500=18500 50000-32100=17900 50000-31820=18180 50000-31705=18295
• 但是,这种方法平时无法从帐上提供发出和结 存存货的单价及金额,不利于加强对存货的管 理。
移动平均法
• 移动平均法亦称移动加权平均法,指本次 收货的本钱加原有库存的本钱,除以本次 收货数量加原有收货数量,据以计算加权 单价,并对发出存货进行计价的一种方法。
加权平均法与移动平均法的区别
• 从这两个定义可以看出,加权平均也是移动平 均的一种,就是频率不同而已.
• 虽然从整体看,所有存货最终都要发出,全部发出存货的本钱必然等 于全部存货进价的本钱;但分阶段看,由于采取不同的计价方法,发 出同样的存货其本钱都是不同的。
• 因此,精明的纳税人应当根据经济形势和企业经营商品价格的变化情 况,选择不同的存货计价方法,使发出存货尽可能早地摊销到当期销 售本钱中去,以减少期初的应纳所得额,实际上是从政府拿到了一笔 无息贷款,相当于享受到了国家给予的延期纳税的税收优惠
• 按照现行税法及有关财会制度的规定,存货计价的方法包括先进先出 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个别计价法等。
• 采用不同的存货计价方法,发出同样的存货,其计入本钱费用的金额 不同,因而对所得税计征产生不同的影响。
• 在通货膨胀的条件下,物价呈上升趋势,采用不同的存货计价方法, 其结果会有很大的差异。

先进先出法与加权平均法对比分析

先进先出法与加权平均法对比分析

只在月末一次计算加权平均单 价,比较简单,而且在市场价 格上涨或下跌时所计算出来的 单位成本平均化,对存货成本 的分摊较为折中。
不利于核算的及时性;在物价 变动幅度较大的情况下,按加 权平均单价计算的期末存货价 值与现行成本有较大的差异。 这种方法平时无法从账上提供 发出和结存存货的单价及金 额,不利于加强对存货的管理 。
优点 缺点
企业不能随意挑选存货计价以 调整当期利润
工作量比较繁琐,特别对于存 货进出量频繁的企业更是如此 。而且当物价上涨时,会高估 企业当期利润和库存存货价 值;反之,会低估企业存货价 值和当期利润。在通货膨胀情 况下,先进先出法会虚增利 润,增加企业的税收负担,不 利于企业资本保全。而且,先 进先出法对发出的材料要逐笔 进行计价并登记明细账的发出 与结存,核算手续比较繁琐。
项目 定义
先进先出法
根据先入库先发出的原则,对 于发出的存货以先入库存货的 单价计算发出存货成本的方法 。采用这种方法的具体做法 是:先按存货的期初余额的单 价计算发出的存货的成本,领 发完毕后,再按第一批入库的 存货的单价计算,依此从前向 后类推,计算发出存货和结存 货的成本。
加权平均法
根据本期期初结存存货的数量 和金额与本期存入存货的数量 和金额,在期末以此计算本期 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价,作为本 期发出存货和期末结存存货的 价格,一次性计算本期发出存 货的实际成本。
市场价格普遍处于下降趋势的 适用企 商品。 业类型
前后进价相差幅度不大且月末

存货发出计价方法例题

存货发出计价方法例题

案例:关于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有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后进先出法等多种方法,下面通过本例说明几种主要方法的基本原理。

6月1日期初结存150件单价60元计9000元6月8日销售70件6月15日购进100件62元计6200元6月20日销售50件6月24日销售90件6月28日购进200件68元计13600元6月30日销售60件移动加权平均法分别对期末存货进行计价资料:红星工厂2002年6月A商品的期初结存和本期购销情况如下:并进行本期耗用成本的计算。

分析与解答:1、先进先出法:该方法假定先入库的存货先发出去”,根据这一前提,计入销售或耗用存货的成本应顺着收入存货批次的单位成本次序计算。

当然,这仅是为了计价,与物品实际入库或发出的次序并无多大关系。

本案例采用先进先出法计价,库存商品明细分类账的登记结果如下表。

要求:分别用先进先出法、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2、加权平均法:加权平均法,又分一次加权平均法和移动加权平均法两种。

采用一次加权平均法,本月销售或耗用的存货,平时只登记数量,不登记单价和金额,月末按一次计算的加权平均单价,计算期末存货成本和本期销售或耗用成本。

存货的平均单位成本的计算公式为:加权平均成本=(月初库存存货的总数量+本月购入存货的总数量)十(月初库存存货的总成本+本月购入存货的总成本)本案例按一次加权平均法计算期末库存商品成本和本期销售成本,以及库存商品明细账的登记结果,见下表:从表中可看出,采用一次加权平均法时,库存商品明细账的登记方法与先进先出法基本相同,只是期末库存商品的结存单价为64元,据此计算出存货成本为11520元,本期销售成本为17280元。

采用移动加权平均法,当每次购进单价与结存单价不同时,就需要重新计算一次加权平均价,并据此计算下次购货前的存货成本和销售成本。

采用这种方法,可以随时结转销售成本。

其平均单价的计算公式为移动加权平均单价=(前结存金额+本次购入金额)/ (前结存金额+本次购入数量)仍以前例,第一批购入后的平均单价为:移动加权平均单价=(4800+6200)/(80+100)=(元)第二批购入后的平均单价为:移动加权平均单价=(2444+13600)/(40+200)=(元)按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本期各批商品销售成本和结存成本,以及库存商品明细账的登记结果,见下表采用移动加权平均法,可以随时结转销售成本,随时提供存货明细账上的结存数量和金额,有利于对存货进行数量、金额的日常控制。

会计存货核算参考答案

会计存货核算参考答案

会计存货核算参考答案会计存货核算是会计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企业的经营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从不同角度对会计存货核算进行探讨,并给出一些参考答案。

一、存货的定义和分类存货是指企业为销售或生产商品而持有的物品,包括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以及委托加工物资等。

根据存货的特征和用途,可以将其分为原材料、在产品和产成品三类。

二、存货的计量和核算方法1. 先进先出法(FIFO)FIFO法是指在计算存货成本时,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将最早进入库存的物品视为先售出。

这种方法可以较好地反映存货的实际成本,但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会导致存货成本被低估。

2. 后进先出法(LIFO)LIFO法是指在计算存货成本时,按照后进先出的原则,将最晚进入库存的物品视为先售出。

这种方法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可以较好地反映存货的实际成本,但在通货紧缩的情况下,会导致存货成本被高估。

3. 加权平均法加权平均法是指将期初库存和期间购入的存货按照其数量和成本加权平均,得出平均成本后,再根据实际销售数量计算存货的成本。

这种方法可以较好地平衡存货成本的波动,但在通货膨胀或紧缩的情况下,无法准确反映存货的实际成本。

三、存货的计量基础存货的计量基础主要有购入成本、生产成本和净实现价值三种。

1.购入成本购入成本是指企业购入存货时支付的现金或其等价物的金额,包括购入价、运输费、关税等。

购入成本是存货计量的最基本依据,适用于已购买的存货。

2.生产成本生产成本是指企业生产存货所发生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等成本。

对于自行生产的存货,应按照实际发生的成本进行计量。

3.净实现价值净实现价值是指存货在正常销售条件下能够获得的金额,减去销售所需的可变成本和相关税费。

当存货的净实现价值低于其购入或生产成本时,应将存货计量为净实现价值。

四、存货的期末处理存货的期末处理主要包括存货盘点、存货跌价准备和存货转销售成本等。

1.存货盘点存货盘点是指对企业存货进行实物清点和核对,以确定存货的实际数量和质量。

仓库先进先出试题答案

仓库先进先出试题答案

仓库先进先出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先进先出法(FIFO)在库存管理中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减少库存成本B. 降低产品过时风险C. 提高库存周转率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2. 在使用先进先出法时,最早进入仓库的物品应该:A. 放在最远的角落B. 放在最容易到达的地方C. 放在特定的标记区域D. 不需要特别放置答案:C3. 如果一批货物在仓库中存放了很长时间,而新的货物不断进入,使用先进先出法可能导致什么问题?A. 库存积压B. 货物损坏C. 资金流紧张D. 客户满意度下降答案:A4. 先进先出法对于哪些类型的产品最为有效?A. 易腐烂的产品B. 季节性产品C. 技术更新迅速的产品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5. 在实施先进先出法时,有效的库存记录和追踪系统是必不可少的,这是因为:A. 它可以减少人为错误B. 它可以提高效率C. 它可以确保产品的质量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二、判断题1. 先进先出法可以确保所有产品的销售都按照其原始成本进行计算。

(错)2. 使用先进先出法时,不需要对库存进行定期的审计和检查。

(错)3. 先进先出法有助于减少因产品过时而造成的损失。

(对)4. 先进先出法只适用于那些有明确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的产品。

(错)5. 通过实施先进先出法,企业可以更好地遵守财务报告的准确性要求。

(对)三、简答题1. 请简述先进先出法在库存管理中的基本操作流程。

答:在库存管理中,先进先出法要求所有进入仓库的物品按照其到达的顺序进行存放和取用。

最早进入仓库的物品应首先被取出使用或销售,而新的货物则放置在指定的区域,以保持库存的流动性和新鲜度。

这要求仓库管理人员对每批货物的进出日期有清晰的记录,并在取用时严格按照这一顺序执行。

2. 描述先进先出法对企业财务管理的积极影响。

答:先进先出法有助于企业更准确地反映存货的成本,因为它确保了在销售过程中,最早购入的商品成本首先被计入成本,从而避免了因库存积压而导致的成本失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