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先出法与后进先出法例题

合集下载

会计先进先出的计算题

会计先进先出的计算题

会计先进先出的计算题先进先出(FIFO)是一种常用的会计计算方法,用于计算库存成本和销售成本。

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全面回答这个问题。

FIFO方法是一种假设,它认为最先进入库存的产品也是最先被销售出去的。

根据这个假设,我们可以按照产品进入库存的顺序来计算库存成本和销售成本。

假设我们有以下产品的进货和销售记录:1月1日进货100个产品A,成本为10元/个。

1月5日进货200个产品B,成本为15元/个。

1月10日进货150个产品C,成本为12元/个。

1月15日销售250个产品。

按照FIFO方法,我们首先将最早进入库存的产品计入销售成本。

在这个例子中,1月1日进货的100个产品A是最早进入库存的,因此我们首先将它们计入销售成本。

销售成本计算:1月1日进货的100个产品A,成本为10元/个,销售成本为100 10 = 1000元。

接下来,我们需要计算剩下的销售数量和成本。

在这个例子中,还剩下150个产品A和200个产品B。

继续计算销售成本:1月5日进货的200个产品B,成本为15元/个,销售成本为150 10 + 50 15 = 2250元。

现在,我们还剩下150个产品B和150个产品C。

继续计算销售成本:1月10日进货的150个产品C,成本为12元/个,销售成本为150 12 = 1800元。

最后,我们将所有销售成本相加,得到总销售成本:1000 + 2250 + 1800 = 5050元。

至此,我们完成了按照FIFO方法计算销售成本的过程。

需要注意的是,FIFO方法适用于那些有明确进货和销售记录的情况。

在实际应用中,会计人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准确记录和计算库存成本和销售成本。

总结起来,FIFO方法是一种按照产品进入库存的顺序来计算销售成本的会计方法。

通过按照产品进货的先后顺序计算销售成本,可以更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

2024年存货例题和解析

2024年存货例题和解析

2024年存货例题和解析
2024年存货的例题和解析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讨论,包括存货的计量方法、成本流通方式、会计处理等方面。

首先,我们可以从存货的计量方法入手。

存货的计量方法包括先进先出法(FIFO法)、后进先出法(LIFO法)和加权平均法。

以某公司2024年的存货为例,假设公司采用FIFO法,那么在例题中可以涉及到如何根据不同的采购价格和销售情况计算存货的成本,以及如何在财务报表中反映这些信息。

解析部分可以详细说明FIFO 法的计算步骤和其对公司财务报表的影响。

其次,可以从成本流通方式的角度进行讨论。

成本流通方式包括专门订单成本流通和连续生产成本流通。

在例题中可以涉及公司在2024年的生产情况、原材料采购成本、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等方面的信息,要求学生根据这些信息计算存货的成本,并分析成本流通方式对存货成本的影响。

解析部分可以对不同成本流通方式的特点和应用进行详细解释。

此外,还可以从会计处理的角度进行讨论。

在例题中可以设置一些特殊情况,例如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存货盘点调整等,要求
学生根据相关规定进行会计处理并计算存货的最终成本。

解析部分
可以对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条件和计算方法进行详细说明,以及存
货盘点调整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解释。

综上所述,2024年存货的例题和解析可以涉及存货的计量方法、成本流通方式和会计处理等多个方面,从而全面地考察学生对存货
会计处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例题

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例题

资产负债表上的存货 项目
1000×15+8000+ 13600-31500=5100
1000×15+8000+ 13600-32100=4500
1000×15+8000+ 13600-31820=4780
1000×15+8000+ 13600-31705=4895
利润表上的利润项目 50000-31500=18500 50000-32100=17900 50000-31820=18180 50000-31705=18295
• 但是,这种方法平时无法从帐上提供发出和结 存存货的单价及金额,不利于加强对存货的管 理。
移动平均法
• 移动平均法亦称移动加权平均法,指本次 收货的本钱加原有库存的本钱,除以本次 收货数量加原有收货数量,据以计算加权 单价,并对发出存货进行计价的一种方法。
加权平均法与移动平均法的区别
• 从这两个定义可以看出,加权平均也是移动平 均的一种,就是频率不同而已.
• 虽然从整体看,所有存货最终都要发出,全部发出存货的本钱必然等 于全部存货进价的本钱;但分阶段看,由于采取不同的计价方法,发 出同样的存货其本钱都是不同的。
• 因此,精明的纳税人应当根据经济形势和企业经营商品价格的变化情 况,选择不同的存货计价方法,使发出存货尽可能早地摊销到当期销 售本钱中去,以减少期初的应纳所得额,实际上是从政府拿到了一笔 无息贷款,相当于享受到了国家给予的延期纳税的税收优惠
• 按照现行税法及有关财会制度的规定,存货计价的方法包括先进先出 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个别计价法等。
• 采用不同的存货计价方法,发出同样的存货,其计入本钱费用的金额 不同,因而对所得税计征产生不同的影响。
• 在通货膨胀的条件下,物价呈上升趋势,采用不同的存货计价方法, 其结果会有很大的差异。

会计案例分析

会计案例分析

1、采用备抵法对坏账进行会计处理时,哪笔分录降低了企业的利润?是记录坏账费用的分录还是冲销坏账准备的分录?P104、5答:记录坏账费用的分录会降低企业的利润因为计提坏账时借:资产减值损失—计提坏账准备贷:坏账准备资产减值损失时影响企业利润的一个因素2、企业采用的存货计价法是否会对企业存货周转率产生影响?如果上述两家公司的存货数量周转速度相同,但是分别采用先进先出法和后进先出法计算发出存货成本,哪一家公司的存货周转率比较高?P146、5答:会有影响,存货周转率=销售成本/平均存货,计价方法的不同会影响已销售货物的计价,即影响销售成本,存货的余额也会受到计价方法的影响,综合就会影响存货周转率。

至于哪种方法的周转高,要看购进存货的价格变化,不能一概而论。

当购进存货价格上涨时,采用后进先出法,存货周转率较高;当购进存货价格保持不变时,采用两种方法的存货周转率一样;当购进存货价格下跌时,采用先进先出法存货周转率较高3、公司总经理在董事会上讲:“公司因为火灾烧毁了部分固定资产而向保险公司索赔,保险公司受理后按照被毁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理赔。

所以公司没有因为火灾而承受任何损失”。

你对此话有何评价?P186.、6答:账面价值=固定资产的原价-计提的减值准备-计提的累计折旧因火灾烧毁部分资产而按其账面价值理赔,将其转入固定资产清理后,既没清理损益,也没清理收益,此处理解仅指是指对公司资产的账面成本没有损失。

间接损失会有多方面的。

MBA作业及案例分析1.P108.32.黄安公司于6月15日收到甲企业签发并承兑的商业汇票8100元,以延期支付所欠公司的货款。

该汇票的期限为三个月。

6月30日,因急需现金,公司以该票据向银行贴现,贴现率为7%,贴现款存入银行。

要求:1)计算贴现所得,并编制6月15日和6月30日的会计分录。

2)分别编制到期日对应于如下情形的会计分录。

到期付款人如数付款;到期付款人无力付款;到期付款人和公司都无力付款。

材料按先进先出法核算习题

材料按先进先出法核算习题

材料按先进先出法核算习题第一篇:材料按先进先出法核算习题第四章存货按实际成本计价的方法核算习题要求:分别用先进先出法和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计算发出材料的成本和月末结存材料的成本一.某企业2010年8月初甲材料结存为数量1200千克,单价10元,共计成本12000元。

本月发生业务如下:1.8月2日发出材料200千克2.8月10日购入2000千克,单价8元3.8月12日购入1000千克,单价11元4.8月15日发出材料1500千克5.8月18日发出500千克6.8月20日购入1000千克,单价12元7.8月25日发出200千克二.某公司2012年4月1日结存材料1700件,单位成本24元1.4月5日入库1000件,单位成本26元。

2.4月12日发出2000件;3.4月16日入库2400件,单位成本28元;4.4月22日发出1360件;5.4月23日发出1000件;6.4月25日购入1200件,单位成本25元;7.4月28日发出1500件。

三、某企业2015年甲材料2月1日,甲材料结存200千克,每千克实际成本为100元。

1.2月10日,购入甲材料300千克,每千克实际成本为110元,2.2月15日,发出甲材料400千克,3.2月18日,购入甲材料500千克,每千克实际成本为110元,4.2月20日,发出甲材料300千克,5.2月25日,购入200千克,每千克105元,6.2月28日,发出500千克。

第二篇:先进先出法和后进先出法04年判断题:企业采用加权平均法计量发出存货成本,在物价上涨的情况下,当月发出的存货单位成本小于月末结存存货的单位成本。

(×)【解析】:不管物价上涨还是下降,加权平均法存货成本的分摊是比较折中的,对存货影响不是挺大。

后进先出法在物价上涨的情况下发出的成本比较高,不符合题意;先进先出法发出的存货是比较低的,期末存货计价比较高,它符合题目所说的特点。

注意: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有关物价走势的问题。

存货发出计价方法例题

存货发出计价方法例题

案例:关于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有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后进先出法等多种方法,下面通过本例说明几种主要方法的基本原理。

6月1日期初结存150件单价60元计9000元6月8日销售70件6月15日购进100件62元计6200元6月20日销售50件6月24日销售90件6月28日购进200件68元计13600元6月30日销售60件移动加权平均法分别对期末存货进行计价资料:红星工厂2002年6月A商品的期初结存和本期购销情况如下:并进行本期耗用成本的计算。

分析与解答:1、先进先出法:该方法假定先入库的存货先发出去”,根据这一前提,计入销售或耗用存货的成本应顺着收入存货批次的单位成本次序计算。

当然,这仅是为了计价,与物品实际入库或发出的次序并无多大关系。

本案例采用先进先出法计价,库存商品明细分类账的登记结果如下表。

要求:分别用先进先出法、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2、加权平均法:加权平均法,又分一次加权平均法和移动加权平均法两种。

采用一次加权平均法,本月销售或耗用的存货,平时只登记数量,不登记单价和金额,月末按一次计算的加权平均单价,计算期末存货成本和本期销售或耗用成本。

存货的平均单位成本的计算公式为:加权平均成本=(月初库存存货的总数量+本月购入存货的总数量)十(月初库存存货的总成本+本月购入存货的总成本)本案例按一次加权平均法计算期末库存商品成本和本期销售成本,以及库存商品明细账的登记结果,见下表:从表中可看出,采用一次加权平均法时,库存商品明细账的登记方法与先进先出法基本相同,只是期末库存商品的结存单价为64元,据此计算出存货成本为11520元,本期销售成本为17280元。

采用移动加权平均法,当每次购进单价与结存单价不同时,就需要重新计算一次加权平均价,并据此计算下次购货前的存货成本和销售成本。

采用这种方法,可以随时结转销售成本。

其平均单价的计算公式为移动加权平均单价=(前结存金额+本次购入金额)/ (前结存金额+本次购入数量)仍以前例,第一批购入后的平均单价为:移动加权平均单价=(4800+6200)/(80+100)=(元)第二批购入后的平均单价为:移动加权平均单价=(2444+13600)/(40+200)=(元)按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本期各批商品销售成本和结存成本,以及库存商品明细账的登记结果,见下表采用移动加权平均法,可以随时结转销售成本,随时提供存货明细账上的结存数量和金额,有利于对存货进行数量、金额的日常控制。

存货例题

存货例题

(二)不同存货计价方法的评价1、个别计价法准确、可选择、操作性不强。

2、加权平均法计价平稳、但不能反映现行成本。

3、先进先出法期末存货成本反映现行成本、实物流转。

4、后进先出法(新准则已不允许采用)谨慎、配比、节税、节现金流。

四、计划成本法(简化核算)(一)计划成本法核算原则计划成本法指企业存货的收入、发出和结存均按预先制定的计划成本计价。

(二)计划成本法的运用案例4:某企业采用计划成本法记账,假设存货9月份期初无余额,原材料单位计划成本为9元。

本月购进存货的资料如下:9月1日购进商品100公斤,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价款为1000元,增值税170元,另支付运杂费76元,材料已入库;9月20日购进材料500公斤,增值税专用发材票注明价款4000元,增值税680元,材料已验收入库。

本月发出材料情况如下:9月10日生产产品领用该材料30公斤,车间管理领用10公斤,厂部领用20公斤。

要求:用计划成本法核算存货的收、发、结存业务。

案例4解答:——购入存货的核算1、归集采购成本、存货入库:设置“材料采购”帐户归集采购过程中发生的实际成本9月1日归集采购成本:借:材料采购1076(实际)应——增(进)170贷:银行存款1246材料入库:借:原材料900(计划)材料成本差异176贷:材料采购10769月2日归集采购成本:借:材料采购4000应——增(进)680贷:银行存款4680材料入库:借:原材料4500材料成本差异4000贷:材料采购500案例4解答——发出存货的核算2、存货按计划成本发出9月10日,按计划成本发出存货借:生产成本上升270(计划)制造费用90(计划)管理费用180(计划)贷:原材料540(计划)9月28日借:生产成本2700贷:原材料2700(此时,归集的生产成本均为计划成本)3、将发邮存货调为实际成本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发出存货计划成本+发出存货应承担的超支(节约)差异发出存货应承担的差异额=发出存货计划成本*总差异额/总的计划成本案例4解答——期末将存货发出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材料成本差异率=(176-500)/(900+4500)=-6%发出材料应顾担的差异额=(540+2700)*(-6%)=-194.4借:生产成本178.2(970*6%)制造费用 5.4(90*6%)管理费用10.8 (180*6%)贷:材料成本差异194.4(超支用蓝字,节约用红字)期末原材料的实际成本=“原材料”的期末余额+“料成本差异”的借方余额(贷方余额用—)=(5400—3240)—(324—194.4)=2030.4三、计划成本法核算总结1、材料成本差异随着材料存货的入库而形成;2、期初和当期形成的材料成本差异,应于月份终了,按计划成本进行分配。

先进先出法

先进先出法

1.先进先出法。

先进先出法是假设以先入库的材料先出库并依次按入库单价登记发出材料金额的方法。

[例15-21]某事业单位××年12月1日甲材料月初余额为100千克,每千克20元;12月7日购入800千克,每千克22元;12月10日办公室领用400千克。

采用先进先出法计算12月10日领用材料价格为:100×20+300×22=8 600(元)。

2.加权平均法。

加权平均法是以月初库存材料总金额与本月收入材料总金额之和,除以月初库存材料数量与本月收入材料数量之和,求得材料平均单价,作为发出材料计价的标准(见表15—4),其计算公式如下:月初库存该种材料总金额+本月收入该种材料总金额某种材料平均单价= ----------------------------------------------月初库存该种材料数量+本月收入该种材料数量为了简化手续,事业单位随买随用的零星办公用品,可在购进时直接列作支出,不在材料中核算。

事业单位采购材料,经保管员验收无误入库时,即在原始单据上加盖“验收”戳记,并填制“验收单”(见表15—1),一式两联,经盖章后一联由材料管理部门据以登记材料登记簿;另一联连同有关原始单据交会计部门据以填制记账凭证,登记总账和明细账。

表15—1 材料验收单记账:×××收料:×××制单:×××发出材料时,由用料部门根据计划填制“领料单”(见表15—2),领料部门负责人审核,查明该项目用料是否符合用料计划,有无超过部门计划的控制数,经盖章后作为发出材料的根据。

表15—2 领(发)料单领料单位:行政科记账:×××发料:×××领料单位负责:×××领料:×××为了简化手续,可定期根据领料单编制“发出材料汇总表”(见表15—3),经审核后登记材料总账和明细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