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后习题答案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第六版重点课后习题答案

T=2.4 Z=2.8
T=3 Z=4
-41
T
Z
-29
-38.6
-26.6
0
ø50
+
-
+25
T
+2.5
+5.5
Z
+22
-25
H7
f6
-26.2
-27.8
-39.8
习题5-3
孔合格条件: 轴合格条件:
习题6-3
5级210
P137 表6-2,6-3
表1-8,1-10,1-11
0
02
第3章 几何公差及检测
3-4
端面相对于基准轴线A的垂直度公差0.05;公差带定义是与基准轴线A垂直距离为0.05的两个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端面相对于基准轴线A的端面圆跳动公差0.05;公差带定义是与基准轴线A同轴的任一直径位置的测量圆柱面上距离为0.05的两圆之间的区域; 端面相对于基准轴线A的端面全跳动公差0.05;公差带定义是与基准轴线A垂直距离为0.05的两个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875: 1.005/ 1.37/ 7.5/ 20 98: 1.48/ 7.5/ 40 79: 1.29/ 9.5/ 30 56: 1.06/ 9.5
应尽量减少量块组的量块数目。
习题2-2
仪器读数在20mm处的示值误差为+0.002mm,当用它测量工件时,读数正好是20mm,问工件的实际尺寸是多少?
由于Xmax=ES-ei
ei=ES-Xmax==+0.002 mm
基孔制,孔为H8,EI=0,ES=EI+TD=0.046mm
即
根据工艺等价原则,孔取IT8,轴取IT7。
1_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后题参考答案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后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车间生产中评定表面粗糙度最常用的方法是(D)。
A、光切法B、针描法C、干涉法D、比较法2.当孔、轴都处于最大实体尺寸时,它们装配的结果(③)①最好;②最差;③最紧;④最松。
3.平键联结中宽度尺寸b的不同配合是依靠改变(A )公差带的位置来获得。
A 、轴槽和轮毂槽宽度B 、键宽C 、轴槽宽度D 、轮毂槽宽度4.Φ40f7、φ40f8和φ40f9的相同偏差是(②)。
①下偏差;②基本偏差;③公差;④实际偏差。
5.一般情况下,圆柱形零件的形状公差值(轴线的直线度除外)与尺寸公差值的关系应是(A )。
A .形状公差小于尺寸公差;B .形状公差大于尺寸公差;C .两者相等6.与φ80H7/f6配合性质相同的配合是(①)。
①φ80F7/h6;②φ80F7/f7;③φ80H7/h6;④φ80H6/h7。
7.圆跳动度公差带的形状为(③)①圆内的区域;②圆柱体内的区域;③两同心圆之间的区域;④两同轴圆柱之间的区域。
8.比较相同尺寸的精度,取决于__B___。
A、偏差值的大B、公差值的大小C、基本偏差值的大小9.比较不同尺寸的精度,取决于___C__。
A、公差值的大小B、公差单位数的大小C、公差等级的大小D、基本偏差值的大小10.封闭环的公差是__C___。
A、所有增环的公差之和B、所有减环的公差之和C、所有增环与减环的公差之和D、所有增环公差之和减去所有减环的公差之和11.某减速器转轴两端安装深沟球轴承,该轴承承受一个大小和方向均不变的径向负荷,内圈旋转,外圈不旋转,内圈相对于负荷方向的运作状态为(②)。
①固定的内圈负荷;②旋转的内圈负荷;③摆动的内圈负荷;④摆动或旋转的内圈负荷12.形状误差一般说来_B___位置公差。
A、大于B、小于C、等于13.利用同一加工方法,加工φ50H5孔和φ100H7孔,应理解为(①)。
①前者加工困难;②后者加工困难;③两者加工难易相当;④无法比较。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第六版)课后习题部分答案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第六版)》习题参考答案绪言0-1题:写出R10中从250~3150的优先数。
解:公比q10= ,由R10逐个取数,优先数系如下:250,315,400,500,630,800,1000,1250,1600,2000,2500,31500-2题:写出R10/3中从~100的优先数系的派生数系。
解:公比q10/3= 3;由R10中的每逢3个取一个数,优先数系如下:,,,,,,,,,,,,,。
0-3题:写出R10/5中从~25的优先数系的派生数系。
解:公比q10/5=5;由R10中的每逢5个取一个数,优先数系如下:,,,,,第一章圆柱公差与配合1-1题 1.1-2题 (1)为间隙配合,孔与轴配合的公差带代号为:φ2088d H φ+-H8 最大间隙:Xmax=+㎜ 最小间隙:Xmin=+㎜ 配合公差为:f T =㎜(3)为过盈配合,孔与轴配合的公差带代号为:φ5567r H1-3题(1)为基孔制的间隙配合r 6φ+ 0 -H7 ++ 最大过盈:Ymax=㎜ 最小过盈:Ymin=㎜ 配合公差为:f T =㎜φ+ 0 - H8 孔、轴公差:h T =㎜,s T =㎜; 配合的极限:Xmax=+㎜,Xmin=+㎜ 配合的公差:f T =㎜(2)为基轴制的过渡配合(5)为基孔制的过盈配合1-4题(1)φ600.1740.10000.01996D h ++- (2)φ50018.0002.0025.0067+++k H (5)φ800.0910.12100.01976U h --- 1-5题φ+ 0 -孔、轴公差:h T =㎜, s T =㎜; 配合的极限:Xmax=+㎜,Ymax=㎜ 配合的公差:f T =㎜φ+-H7 u 6 ++ 孔、轴公差:h T =㎜,s T =㎜; 配合的极限:Ymax=㎜,Ymin=㎜ 配合的公差:f T =㎜;(1)Ф2588f H 或Ф2588h F (2) Ф4067u H 或Ф4067h U (3) Ф6078k H 或Ф4078h K (1-6题)孔与轴的线胀大系数之差:△6105.11=⨯=α/℃, 降温-70℃导致的间隙减少量:△X = -0.040 mm设计结果:①Ф5078e H (基孔制);②Ф5078f F (非基准制,X m ax 和 X m in 相同)。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胡凤兰任桂华版课后完整答案

习 题 1什么叫互换性为什么说互换性已成为现代化机械制造业中一个普遍遵守的原则是否互换性只适用于大批生产 答:(1)是指同一规格的零部件中任取一件,不需经过任何选择、修配或调整,就能装配成满足预定使用功能要求的机器或仪器,则零部件所具有的这种性能就称为互换性。
(2)因为互换性对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率和增加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所以互换性已成为现代机械制造业中一个普遍遵守的原则。
(3)否。
生产中常用的互换性有几种它们有何区别 答:(1)生产中常用的互换性有完全互换性和不完全互换性。
(2)其区别是:1)完全互换性是一批零件或部件在装配时不需分组、挑选、调整和修配,装配后即能满足预定要求。
而不完全互换性是零件加工好后,通过测量将零件按实际尺寸的大小分为若干组,仅同一组内零件有互换性,组与组之间不能互换。
2)当装配精度要求较高时,采用完全互换性将使零件制造精度要求提高,加工困难,成本增高;而采用不完全互换性,可适当降低零件的制造精度,使之便于加工,成本降低。
何谓公差、标准和标准化它们与互换性有何关系 答:(1)零件几何量在某一规定范围内变动,保证同一规格零件彼此充分近似,这个允许变动的范围叫做公差。
(2)标准是在经济、技术、科学及管理等社会实践中,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通过制定、发布、实施标准,达到统一,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的过程。
(3)标准化是反映起草、制订、贯彻标准的全过程。
(4)标准和标准化是互换性生产的基础。
何谓优先数系,基本系列有哪些公比为多少 答:(1)优先数系就是对各种技术参数的数值进行协调、简化和统一的一种科学的数值标准,是一种无量纲的分级数值,它是十进制等比数列,适用于各种量值的分级。
(2)基本系列有R5、R10、R20、R40。
(3)公比q r =。
习 题 22-1根据题1表中的已知数值,确定表中其余各项数值(单位为mm )。
2-2. 图样上给定的轴直径为0.0180.002456()k φ++,根据此要求加工了一批轴,实测后得其中最大直径(即最大实际(组成)要素)为45.018mm φ,最小直径(即最小实际(组成)要素)为45.000mm φ。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后习题答案

习题1.什么是互换性?互换性的如何分类?2.完全互换和不完全互换有何区别?各用于何种场合?3.公差的概念?4.什么是标准和标准化?5.优先数系是一种什么数列?有哪些优先数的基本系列?答案1,互换性是指在同一规格的一批零件或部件中,任取其一,不需任何挑选或附加修配(如钳工修理)就能装在机器上,达到规定的功能要求。
这样的一批零件或部件就称为具有互换性的零、部件。
分类:按不同场合对于零部件互换的形式和程度的不同要求,把互换性可以分为完全互换性和不完全互换性两类。
对标准部件或机构来讲,其互换性又可分为内互换性和外互换性。
2.完全互换是指对于同一规格的零部件,装配前不经任何选择,装配时不需任何调整或修配,就能装配到机器上,并能满足预定的使用要求。
以零部件装配或更换时不需要挑选或修配为条件。
孔和轴加上后只要符合设计的规定要求,则它们就具有完全互换性。
不完全互换是指对于同种零件、部件加工好以后,在装配前需要经过挑选、调整或修配等才能满足使用要求。
在零部件装配时允许有附加条件的选择或调整。
对于不完全互换性可以采用分组装配法、调整法等来实现。
应用:零部件厂际协作应采用完全互换,部件或构件在同一厂制造和装配时,可采用不完全互换。
完全互换性应用于中等精度、批量生产;不完全互换性应用于高精度或超高精度、小批量或单件生产。
内互换指部件内部组成件间的互换;外互换指部件与相配合零件之间的互换。
3.公差即允许实际参数值的最大变动量。
4. 标准是指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它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经有关方面协商一致,由主管机构批准,以特定形式发布,作为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
标准在一定范围内具有约束力。
标准化工作包括制定标准,发布标准、组织实施标准和对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的全部活动过程。
这个过程是从探索标准化对象开始,经调查、实验和分析,进而起草、制定和贯彻标准,而后修订标准。
因此,标准化是个不断循环而又不断提高其水平的过程。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_习题及答案

互换性练习一、判断题1.()为使零件的几何参数具有互换性,必须把零件的加工误差控制在给定的范围内。
P12.()公差是零件尺寸允许的最大偏差。
(尺寸公差是指尺寸允许的变动值)3.()从制造角度讲,基孔制的特点就是先加工孔,基轴制的特点就是先加工轴。
4.()Φ10E7、Φ10E8、Φ10E9三种孔的上偏差各不相同,而下偏差相同。
5.()有相对运动的配合应选用间隙配合,无相对运动的配合均选用过盈配合。
6.()若某平面的平面度误差值为0.06mm,则该平面对基准的平行度误差一定小于0.06mm。
7.()若某平面对基准的垂直度误差为0.05mm,则该平面的平面度误差一定小于等于0.05mm.。
8.()只要离基准轴线最远的端面圆跳动不超过公差值,则该端面的端面圆跳动一定合格。
9.()轴上有一键槽,对称度公差为0.03mm,该键槽实际中心平面对基准轴线的最大偏离量为0.02mm,它是符合要求的。
10.()跳动公差带不可以综合控制被测要素的位置、方向和形状。
11.()某轴标注径向全跳动公差,现改用圆柱度公差标注,能达到同样技术要求。
12.()最大实体要求既可用于中心要素,又可用于轮廓要素。
13.()采用包容要求时,若零件加工后的实际尺寸在最大、最小尺寸之间,同时形状误差小于等于尺寸公差,则该零件一定合格。
14.()测量仪器的分度值与刻度间距相等。
15.()若测得某轴实际尺寸为10.005mm,并知系统误差为+0.008mm,则该尺寸的真值为10.013mm。
16.()在相对测量中,仪器的示值范围应大于被测尺寸的公差值。
17.()量块按“级”使用时忽略了量块的检定误差。
18.()零件的尺寸公差等级越高,则该零件加工后表面粗糙度轮廓数值越小,由此可知,表面粗糙度要求很小的零件,则其尺寸公差亦必定很小。
19.()测量和评定表面粗糙度轮廓参数时,若两件表面的微观几何形状很均匀,则可以选取一个取样长度作为评定长度。
20.()平键联结中,键宽与键槽宽的配合采用基轴制。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胡凤兰任桂华版)课后完整答案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胡凤兰任桂华版)课后完整答案1991.1中的互换性是什么?为什么互换性是现代机械制造中普遍遵守的原则?互换性只适用于大规模生产吗?答:(1)它是指同一规格的任何部分,可以组装成满足预期功能要求的机器或仪器,而无需任何选择、维修或调整。
零件的性能称为互换性。
(2)互换性已成为现代机械制造业普遍遵循的原则,因为它对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率和增加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3)否1.2生产中常用的互换性有哪些?他们之间有什么区别?答:(1)生产中常用的互换性有完全互换性和不完全互换性(2)区别是:1)完全互换性是一批零件或部件在装配时不需要分组、选择、调整和修理,装配后能满足预定要求。
然而,不完全互换性意味着零件加工后,通过测量根据实际尺寸将零件分成几组。
只有同一组中的零件具有互换性,不能在组之间互换。
2)当要求装配精度高时,使用完全互换性会增加零件制造精度的要求,使加工困难,并增加成本。
然而,通过采用不完全互换性,可以适当降低零件的制造精度,从而便于零件加工,降低成本1.3什么是公差、标准和标准化?它们与互换性有什么关系?答:(1)零件的几何数量在指定范围内变化,以确保相同规格的零件彼此完全相似。
这个允许的范围称为公差。
(2)标准是通过制定、发布和实施标准来统一经济、技术、科学和管理等社会实践中的重复性事物和概念,以实现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的过程。
(3)标准化反映了标准起草、制定和实施的全过程(4)标准和标准化是互换性生产的基础1.4什么是优先号码系统,什么是基本系列?公众比例是多少?答:(1)优先编号系统是一个科学的数字标准,它协调、简化和统一了各种技术参数的值。
这是一个无量纲的分级值。
它是十进制几何级数,适用于各种值的分级(2)基本系列包括R5、R10、R20和R40(3)公共比率qr=r10常规问题22-1根据问题1表格中的已知值,确定表格中的剩余值(mm)1孔:?40孔:?30洞:?1840.02530.01218.0172039.950604029.9911819.96739.88859.981+0.02 5+0.012+0.0170-0.0500?0.018?0.0020-0.0090-0.033-0.112-0.0190.0250.0210.0170.0330.0620.0190.025?40?00.012?30??0.0090.017?18岁?轴0:?轴线20:?40轴:?60?20?00.0330.050?40??0.112?60?00.0192-2。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后习题答案全解.

课后题第一章习题第一章圆柱公差与配合(9学时)基本要求:公差配合基本术语及定义,公差带图示法。
圆柱体结合的特点。
公差与配合国家标准的体系和结构,标准公差,基本偏差,公差带与配合。
公差与配合的选用:基孔制与基轴制的选择,公差等级的选择,配合的选择,不同基准制的应用。
公差与配合在图纸上的标注。
1.计算出表中的极限尺寸,上.下偏差和公差,并按国家标准的规定标注基本尺寸和上下偏差(单位为mm)。
2.已知下列三对孔,轴相配合。
要求:(1)分别计算三对配合的最大与最小间隙(Xmax ,Xmin)或过盈(Ymax,Ymin)及配合公差。
(2)分别绘出公差带图,并说明它们的配合类别。
① 孔:Φ20033.00+ 轴:Φ20065.0098.0-- ② 孔:Φ35007.0018.0+- 轴:Φ350016.0- ③ 孔:Φ55030.00+ 轴:Φ55060.0041.0++3. 下列配合中,查表1——7,表1——10,表1——11确定孔与轴的最大与最小间隙或过盈以及配合公差,画出公差带图,并指出它们属于哪种基准制和哪类配合?(1)Φ50H8/f7 (2)Φ80G10/h10 (3)Φ30K7/h6 (4)Φ140H8/r8 (5)Φ180H7/u6 (6)Φ18M6/h54.将下列基孔(轴)制配合,改换成配合性质相同的基轴(孔)制配合,并查表1——8,表1——10,表1——11,确定改换后的极限偏差。
(1)Φ60H9/d9 (2)Φ30H8/f7 (3)Φ50K7/h6 (4)Φ30S7/h6 (5)Φ50H7/u65.有下列三组孔与轴相配合,根据给定的数值,试分别确定它们的公差等级,并选用适当的配合。
(1)配合的基本尺寸=25mm ,X max =+0.086mm ,X min =+0.020mm (2)配合的基本尺寸=40mm ,Y max =-0.076mm ,Y min =-0.035mm (3)配合的基本尺寸=60mm ,Y max =-0.032mm ,Y min =+0.046mm6.根据结构的要求,图1——1所示为黄铜套与玻璃透镜间的工作温度t=-50℃时,应有0.009—0.075mm 的间隙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基础,主编:胡凤兰》课后习题答案P39第1章课后作业1.1(1)正确。
原因:一般情况下,实际尺寸越接近基本尺寸说明制造的误差越小。
(2)错误。
原因:规定的是公差带的宽度,不是位置,没有正负。
(3)错误。
原因:配合是由孔、轴的配合性质、装配等综合因素决定,不是由零件的加工精度决定。
但在通常情况下,加工精度高,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配合精度。
(4)正确。
原因:过渡配合必须保证最大过盈量和最小间隙的要求。
(5)错误。
原因:可能是过渡配合,配合公差是孔、轴公差之和。
1.2(1)①28,②孔,③下偏差为零,④正值,⑤轴,⑥上偏差为零,⑦负值(2)①基孔制,②基轴制,③基孔制,④定值刀具、量具的规格和数量(3)①20,②01,③18,④5到12级(4)①间隙,②过盈,③过渡,④间隙1.3基本尺寸最大极限尺寸最小极限尺寸上偏差下偏差公差孔+0.050 +0.032 0.018轴+0.072 +0.053 0.019孔-0.041 -0.060 0.021轴+0.005 -0.034 0.0391.4(1)+0.0390 0.039 -0.025 -0.064 0.039 +0.103 +0.025 +0.064 0.078 间隙(2)-0.014 -0.035 0.021 0 +0.013 0.013 -0.014 -0.048 -0.031 0.034 过盈(3)+0.005 -0.041 0.046 0 -0.030 0.030 +0.035 -0.041 -0.003 0.076 过渡1.5(1),(2),(3),(4),(5),(6),(7),(8)1.6(1),(2),(3),(4)1.7解:因要求最大间隙为+0.013,最大过盈为-0.021,所以需采用过渡配合在没有特殊要求的前提下,一般采用基孔制配合,并根据工艺等价的要求,孔的公差等级要低于轴1至2个公差等级。
一般孔采用7级公差精度,轴采用6级公差精度,即。
因最大间隙为+0.013=ES—ei=0.021—ei,所以ei=+0.008;最大过盈为-0.021=EI—es=—es,所以es=+0.021。
查表,在6级公差精度条件下,接近计算得到上下偏差值的基本偏差为1.8解:配合公差T f=0.048-0.014=0.034=T h+T s在没有特殊要求的情况下,采用基孔制配合,孔的公差等级采用7级,即,孔的公差为0.021。
则轴的公差为0.034—0.021=0.013按照工艺等价原则,轴的公差等级暂取为6级,查表,其公差为0.013最大过盈-0.048=EI—es=0—es,所以es=0.048最小过盈-0.014=ES—ei=0.021—ei,所以ei=0.035查表,则轴为1.9①过盈量不大的过盈配合,②有一定过盈量的过渡配合,③有一定间隙的过渡配合,④保证一定间隙量的间隙配合P58第2章课后作业2.1①测量的实质是为确定被测对象的量值而进行的实验过程,以确定工件是否符合设计图样的要求。
②被测对象,计量单位,测量方法,测量精度2.2①按“级”使用存在系统误差;②按“等”使用存在随机误差2.3①测得值与被测量真值的差值;②绝对误差,相对误差;③因被测要素的几何量大小不同时,不能用绝对误差评定测量精度,所以规定相对误差。
2.4①随机误差评定的指标是其正态分布的标准差大小;②随机误差不能消除;③多次测量后按照3倍标准差原则处理2.5①单次测量结果用单次测量值和3倍标准差表示,多次测量结果用测量结果的算术平均值和3倍算术平均标准差表示;②算术平均标准差要小于标准差,即算术平均标准差表示的测量精度要高于平均标准差表示的测量精度2.6①第一种方法:从图样上标定的最大和最小极限尺寸分别向工件公差带内移动一个安全裕度验收工件;第二种方法:验收极限等于图样上标定的最大和最小极限尺寸,不取安全裕度。
②第一种方法:上验收极限尺寸=最大极限尺寸-安全裕度,下验收极限尺寸=最小极限尺寸+安全裕度;第二种方法:上验收极限尺寸=最大极限尺寸,下验收极限尺寸=最小极限尺寸2.740-0.004=39.9962.8用相对误差比较。
0.006/100=6×10—5,0.008/200=4×10—5,200mm测量的精度高2.9(1)算术平均值:(0.042+0.043+0.040+0.043+0.042+0.043+0.040+0.042+0.043+0.042)/10=0.042,即算术平均值为(2)不存在变值系统误差。
因给定条件中无法判断零位是否正确归位以及测量环境温度的变化趋势。
(3)单次测量值与算术平均值的差并求和:20.042-20.042=0,20.043-20.042=0.001,20.040-20.042=-0.002,20.043-20.042=0.001,20.042-20.042=0,20.043-20.042=0.001,20.040-20.042=-0.002,20.042-20.042=0,20.043-20.042=0.001,20.042-20.042=0,即单次测量值与算术平均值的差的平方并求和:0,1,4,1,0,1,4,0,1,0,即则(4),即为0.0036mm,单次测量值与算术平均值的差值的绝对值没有大于0.0036的项,因此判断不存在粗大误差。
(5)(6)(7)(8)2.10(1)○E:查表,安全裕度A=0.0062,计量器具允许不确定度u=0.0056,分度值为0.01的外径千分尺不确定度为0.004,0.004小于0.0056。
所以验收上验收极限为(50-0.050-0.0056)=49.9444,下验收极限为(50-0.112+0.0056)=49.8936(2)○E:查表,安全裕度A=0.0046,计量器具允许不确定度u=0.0041,分度值为0.01的外径千分尺不确定度为0.005,0.005大于0.0041。
所以确定新的安全裕度A’=0.005/0.9=0.0056。
所以验收上验收极限为(60+0.023-0.0056)=60.0174,下验收极限为(60-0.023+0.0056)=59.9826(3):查表,安全裕度A=0.0025,计量器具允许不确定度u=0.0023,分度值为0.01的外径千分尺不确定度为0.004,0.004大于0.0023。
所以确定新的安全裕度A’=0.004/0.9=0.0044。
所以验收上验收极限为(40-0.0044)=39.9956,下验收极限为(40-0.025+0.0044)=39.9794(4):查表,公差为0.620,安全裕度A=0.062、计量器具允许不确定度u=0.062(均取测量工件公差的十分之一)。
分度值为0.01的内径千分尺不确定度为0.008,0.008小于0.062。
所以验收上验收极限为(50+0.620-0.062)=50.558,下验收极限为(50+0.062)=50.062(5)孔GB1804—m:查未注公差等级表(教材38页),,公差为0.600,安全裕度A=0.06、计量器具允许不确定度u=0.06(均取测量工件公差的十分之一)。
分度值为0.01的内径千分尺不确定度为0.008,0.008小于0.06。
所以验收上验收极限为(41+0.300-0.06)=41.240,下验收极限为(41-0.3+0.06)=40.760P101第3章课后作业3.1(1)正确。
(2)正确。
(3)正确。
(4)正确。
(5)错误。
(可逆要求不适用于独立原则和包容要求)(6)正确。
(因为一般情况下位置公差的定向公差大于形状公差)3.2(1)①同轴度,②平面度、圆度、圆柱度、线轮廓度、面轮廓度、对称度、圆跳动、全跳动,③直线度、平行度、垂直度、倾斜度、位置度(2)①线线间、平面面平面面间、回转圆柱内,②平行度(3)①极限,②允许材料量为最多,③极限尺寸,④最大实体边界(4)①单一尺寸要素的尺寸公差与形状公差之间的关系(尺寸公差与形状公差相互补偿),保证配合性质;②利用尺寸公差补偿形位公差,保证可装配性;③利用尺寸公差补偿形位公差,保证轴类零件和薄壁类零件的强度。
(5)零件的几何特征、零件的使用要求、检测的方便性3.3(1)①B,②B(2)B(3)B(4)A(5)①B,②A3.4①圆柱度;半径差为0.01的两同心包络回转圆柱面;0.01;以图样标注的理想回转圆柱面半径为半径,加0.005、减0.005形成两个同心包络回转圆柱面,加工制造形成的回转圆柱面(被测要素)必须在此两个同心包络回转圆柱面之间②径向圆跳动;半径差为0.025的两同心包络圆;0.025;以图样中心轴A—B为基准、以图样标注的理想回转圆柱面半径为半径,加0.00125、减0.00125形成两个同心包络回转圆柱面,加工制造形成的回转圆柱面(被测要素)必须在此两个同心包络回转圆柱面之间。
③对称度;平行于基准平面F,平面间距离为0.025、且对称与F平面的两包络平面间区域;0.025;以基准平面F,平面间距离为0.025、且对称与F平面的两包络平面间区域,被测要素中心平面必须在此区域内④圆柱度;以图样标注轴心为轴心、半径差为0.006的两个同心回转圆柱区域;0.006;被测要素轴心线必须在以图样标注轴心为轴心、半径差为0.006的两个同心回转圆柱区域内⑤径向圆跳动;以基准C—D为基准轴、半径差为0.025两个同心回转圆柱区域;0.025;被测要素必须在以基准C—D为基准轴、半径分别为图样标注圆柱半径加0.0125、减0.0125(半径差为0.025)两个同心回转圆柱区域内⑥平行度;以图样标注理想轴线为轴线,该轴线必须平行于基准轴线A—B且直径为0.02的回转圆柱面;0.02;被测要素必须在以图样标注理想轴线为轴线,该轴线必须平行于基准轴线A—B且直径为0.02的回转圆柱面内3.63.7(a)(b)(c)(d)3.8不要求。
可根据列阵变换进行。
3.9(a)独立原则,实体边界,最大=φ20.03、最小=φ19.99,0.01,0.01(b)包容要求,最大实体边界,最大=φ20.03、最小=φ19.99,0,0.01(c)最大实体要求,最大实体实效边界,最大=φ20.05、最小=φ20,0.02,0.07(d)最小实体要求,最小实体实效边界,最大=φ20.05、最小=φ20,0.07,0.02(e)最大实体要求的零形位公差要求,最大实体实效边界,最大=φ40、最小=φ39.975,0,0.025(f)可逆的最大实体要求,最大实体实效边界,最大=φ20.04、最小=φ19.99,0.05,0P118第4章课后作业4.1(1)在一个取样长度内纵坐标值Z(x)绝对值的算术平均值(2)在—个取样长度内,最大轮廓峰高Zp和最大轮廓谷深Zv之和的高度(1)用轮廓滤波器λc抑制了长波轮廓成分相对应的中线,轮廓中线是具有几何轮廓形状并划分轮廓的基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