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知识中药词典:蛇莓根
蛇莓草的功能主治是什么

蛇莓草的功能主治是什么简介蛇莓草,又称为鳞茎蛇莓草,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属于百合科蛇莓草属。
它的茎和叶片呈披针形,鳞茎肥大,状似蛇。
蛇莓草生长于温暖湿润的地区,常见于亚热带地方。
它具有多种药用价值,被广泛用于中医药和民间草药治疗各种疾病。
本文将介绍蛇莓草的功能主治。
功能主治蛇莓草具有多种有益的功能主治,下面将逐一介绍:1.清热解毒:蛇莓草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常被用于治疗感冒、咽喉肿痛、口腔溃疡等症状。
它可以降低发热的体温,减轻疼痛和不适感。
蛇莓草还可以消炎抗菌,帮助消除体内的毒素和有害物质。
2.润肺止咳:蛇莓草含有丰富的黏液质,具有润肺止咳的功效。
它可以缓解干咳、咳嗽、痰涩等呼吸道疾病。
蛇莓草可以增加呼吸道粘液的分泌,从而减少咳嗽引起的不适感。
它还可以缓解哮喘和支气管炎等慢性呼吸道疾病。
3.抗炎消肿:蛇莓草具有抗炎消肿的作用,可以减轻炎症引起的肿胀和疼痛。
它可以缓解风湿性关节炎、肌肉痛、跌打损伤等症状。
蛇莓草可以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加速伤口愈合。
4.促进消化:蛇莓草含有丰富的纤维素和植物鞣质,可以促进消化系统的正常运作。
它有助于增加食欲、改善消化不良、缓解胃痛和腹泻。
蛇莓草还可以调节肠道菌群,改善肠道功能。
5.抗氧化:蛇莓草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等抗氧化物质,可以抑制自由基的生成,减少身体细胞的氧化损伤。
它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
使用方法蛇莓草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使用,下面列举几种常见的使用方法:•鲜用:将新鲜的蛇莓草叶片洗净后,可以直接嚼食或加工成糊状物,口感清甜,对于清热解毒、润肺止咳的效果更好。
•煎剂:将蛇莓草鳞茎和叶片煮沸,然后过滤出草药提取液。
可以将提取液用于口服或外用,治疗感冒、咽喉肿痛等症状。
•草药制剂:蛇莓草也可以作为草药制剂的成分,例如口服颗粒、胶囊、丸剂等。
根据个人需求和医生的建议,选择适合的草药制剂进行使用。
请注意,蛇莓草属于中草药,使用时应遵循合理用药原则,遵循医生的建议和用量。
中药蛇莓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中药蛇莓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研究进展蛇莓为蔷薇科蛇莓属植物,最早记载于《别录》,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散瘀消肿的功效,在民间亦有广泛的应用。
蛇莓成分复杂,对其研究多用其水提取物和乙醇提取物,对其单一成分研究相对较少,虽然对其药理作用的研究相对广泛,但缺乏相对系统深入的研究。
临床应用较为广泛,多与其他中药配伍使用,鲜见单用的临床研究。
该文就近30多年来,蛇莓的药理研究和临床应用进行全面的综述,以期为其临床应用及产品开发提供依据。
标签:蛇莓;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综述【Abstract】Duchesnea Indica is Rosaceae species,first described in the Bie Lu,with heat-clearing and detoxicating,blood-cooling and blood-stopping,and stasis-dispersing??and swelling-eliminating effect,also widely used in the folk. The composition of Duchesnea Indica is complex. Its study more focuses on water extract and ethanol extract,relatively less study on its single component. Although the study of its pharmacological effect is relatively broad,the systematic study is deficient. Its clinical practice is more widely done,more compatible with other herbs,but rarely singly-used in clinical study. The paper reviews the pharmacological research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Duchesnea Inidca in the past 30 years,hoping to provide the basis for its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product development.【Key words】Duchesnea Inidca,pharmacological action,clinical application,research progress蛇莓(Duchesnea indica(Andr.)Focke)为蔷薇科蛇莓属植物,别名三匹风、地莓、一点红、蛇含草、宝珠草、野杨梅等,是民间常用的草药,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
中药蛇莓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

维普资讯
: Q :
S ci nce e and T ec hnO Ogy I C on suli g Her d tn al
学 术 论 坛
中药蛇莓 的药理作 用与 临床应 用
翁涛 ( 武汉生物 工程学院 40 1 ) 3 4 5
摘 要 :中医认为 中药蛇莓 的 的主要功 效是 清热解毒 、凉血 消肿 ,本文 根据近 几年 的研究状 况对蛇 莓的现 代 西医学的 药理作 用和临 床应用 作 了简要 归纳小 结 。 关键 词 :蛇莓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 :R2 6 8 文献标 识码 :A 文章编号 :1 7 — 5 42)70 ( ) 0 1 0 6 3 0 3 ( 【】 6 a 一 1 — 2 () 3 蛇 莓 始 载 于 别录 》 ,为蔷 薇 科植 物 蛇 不 良反应 。 莓的全 草,别名鸡冠 果、地莓 、一点红 、蛇含 2临床应用 2 6 急性 穿孔 性阑尾炎 . 取鲜蛇莓 10 0 g干 品 5 ~l g ,鲜 0 ~2 0 ( 0 O ) O 草 、宝珠草 等。主要成分为 富马酸 、 马酸单 2 1 癌症 富 . 5( 5) 甲酯 、胡萝 苷、短叶苏术酚 、山奈苷 、1一 9 用蛇莓 l g,龙葵 3 g,白英 3 g 5 0 0 ,海 白骨 树根 2g 干品 lg ,水 煎 2次分服 。 羟 基 乌苏 酸 、 乌苏 酸 、蓝 化楹 酸 、 p一 谷 金 砂 9 5, g,土茯 苓 3 g,灯蕊草 9 0 g,威 灵仙 尾脓 肿者 加皂角刺 1g 急性 阑尾炎合并局限 甾醇 。性味甘 、酸寒 ,有小毒 ,入肺 、肝 、大 9 g,白花蛇 舌 草 3 g,治疗 2l例膀 胱癌 , 性或 弥漫 性腹 膜 炎加 用行 气 活血之 药 ,并稍 0 肠 经,功效 清热解毒 、 凉血 消肿 , 用于热 病惊 5年生存率 为 9 . 7 。其中肿瘤 消失 4例 , 加大蛇 莓用量( 1 品不得超过 3 0 ,干 品 每3 鲜 0g 04 % 痫 、咽喉肿痛 、 咳嗽 吐血 、 疔疮痈 肿 、 虫咬 肿瘤缩 小或 由多发 变为单个 6 , 蛇 0g 例 以乳 头状瘤 不得超过 2 0  ̄ 如为急性 穿孔性 阑尾 炎则配 5 ,磨成浆顿 伤、 湿疹 。 现根据近几年来 的研究情况对其 临 临床 分期属于 Tl T 期者 效果 较好 。寮刁 合通里攻 下药 ,如铁扁担鲜 根 2 g 和 2 或甘遂 末每次 1g 5 冲服 。 共治 疗 5 例 , 0 其 床应 用及药理作用 作一 综述。l l 竹 3 g,入地金斗 3 g,茅根 3 g, 倒退 3 g, 服 , 0 0 0 蛇 0 1 l JI lg I 5 ,山药 lg g 5 ,蛇莓 6 g 0 ,生 地黄 2 g 中阑尾脓肿 l 例 ,合并局 限性腹膜 炎 2 例 , 4, 8 8 葵树子 9 g 0 ,制成煎剂 口 ,以本方为主治疗 弥漫性 腹膜炎 l 例 ;结果治愈 3 例 ,近 愈 8 服 1药理作用 例 d 3 ,平均 4例鼻咽癌 患者 ,存活 6 l ,生 存 3 l 例 ,无效 4 ;住院 最短 4 ,最长 4 d 连续 1d 0 ,结果 5 2 / g对 s .g k 抑瘤率 为 7 % ,l .g k 0 0 4 / g对 s 、H 抑瘤 丹参 、 归、 当 郁金 等中药酒加蟾蜍酒 混合而成 ) 率为 5 %和 3 % 。体 外试 验 ,对 三种人体消 治疗肝 癌、肺癌 、 胃癌各 l ,, 例 ,其 中有 9 1 15 7 ,,例 化道肿瘤—— 人体肝瘤(7 1、胃癌(9 1和 效各 为 7 4 5 。据临床 观察 ,该酒 可能是 72) 70 ) ’ Lc 磷 而提 E 。 显著杀伤 作用 ,0 4 / 杀伤率 为 通过对 3 ,5 AMP 酸二酯的抑制 , 有 .mg ml 10% 。 0 高癌细 胞内 c MP水 平。 A 毒性 :通 过 B ie S rmp r h i 试验 , n 蛇莓石 2 2 慢性 咽炎 . 油醚 、乙醚 、乙 酸乙 酯 、正 丁醇 和水提 取物 蛇 莓全 草鲜 品 l 0 0 g或 干品 l ~ ~2 0 0 0 L 0分别为 l 0 2 9,0 ,0 0 g m1 D5 8 ,9 4 0 l 0 / 。表 5 g 水煎 服 , 可和适量瘦 肉一同煲水服 , 0 0, 也 2 明蛇莓 的石 油醚 和乙醚 提取物 具有 一定 抗瘤 日为一 疗程 ,治疗 6 例慢性 咽炎 ,临床治愈 5
介绍一味中药——蛇莓

介绍一味中药——蛇莓《本草纲目》草部第十八卷草之七中药名称《蛇莓》【释名】蛇(音苞)、地莓瑞曰∶蚕老时熟红于地,其中空者为蚕莓;中实极红者,为蛇残莓,人不啖之,恐有蛇残也。
【别名】蛇泡草、蛇盘草、蛇果草、龙吐珠、宝珠草、三匹风、三叶莓、地杨梅、三爪风、三爪龙、三脚虎、红顶果。
【主治】胸腹大热不止(《别录》)。
伤寒大热,及溪毒、射工毒,甚良(弘景)。
通月经。
【附方】旧二,新一。
口中生疮,天行热甚者∶蛇莓自然汁半升,稍稍咽之。
【集解】弘景曰∶蛇莓园野多有之。
子赤色极似莓子,而不堪啖,亦无以此为药者。
《本草纲目》注解【性味归经】甘、酸,寒。
有小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散瘀消肿。
用于感冒发热,咳嗽,小儿高热惊风,咽喉肿痛,白喉,黄疸型肝炎,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月经过多;外用治腮腺炎,毒蛇咬伤,眼结膜炎,疔疮肿毒,带状疱疹,湿疹。
亦可试治癌症。
并可用于杀灭孑孓、蝇蛆。
【用法用量】 0.3~1两;外用适量,鲜品捣烂外敷。
【备注】用于痈肿疔毒、瘰历结核,可配蒲公英、地丁草、野菊花、夏枯草等药同用;用于癌肿,可配合白花蛇舌草、七叶一枝花等药同用;用于水火烫伤,可配虎杖根同用。
中药蛇莓到底能不能吃?小时候我们俗呼之为“野草莓”但是草莓和蛇莓并不是同一种植物,为草莓属植物,其实通过观察外形就可以分辨了,野生草莓的颜色更加鲜亮,而且可以看到它的表面是由许多饱满的红色小颗粒簇成一团的,而蛇莓则是在一个浑圆肉球的表面上再长出较分散的红色小“触角”,细看起来有些不适,这样的细节可以看出二者的区别。
蛇莓草莓中医《本草纲目》中记载∶此物就地引细蔓,节节生根。
每枝三叶,叶有齿刻。
四、五月开小黄花,五出。
中药蛇莓对于生长在农村的孩子来说真的是再熟悉不过了,它和草莓是很相似,而且颜色诱人,红艳艳很喜人。
在农村的山坡、河岸、草地、潮湿的地方,都能看到蛇莓的身影。
中药蛇莓相传不能直接食用,甚至传闻,若误食,就会中毒,人们疑其为蛇爬行过后留下了毒液。
蛇莓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蛇莓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关于《蛇莓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蛇莓是一种普遍的中草药材,由于外形近草莓苗因此又称为野草莓,一般生长发育在田里、草坪中,在我国许多地区都可以看到蛇莓,蛇莓最广为流传的作用便是能够合理的解蛇毒,之前许多赤脚医生全是运用蛇莓来治疗蛇毒的,那麼蛇莓其他的作用与功效还有哪些呢?一起来掌握下。
蛇莓,试之奇效。
蛇莓多生阶砌下,结红实,色至鲜,故称以锦。
虽是莓,然第供鸟儿草芥耳。
蛇莓根主冶:热症,小儿惊风,眼赤肿胀,痄腮,牙龈肿疼,咽喉肿痛,热毒疮疡。
功效与作用:清热解毒,散血,消肿,祛毒。
治热症,惊痫,咳嗽,呕血,咽喉肿痛,痢疾,痈疮,疖痈,蛇虫咬到,汤火伤。
胃镜《别录》:主胸腔热门不止。
脱毛陶弘景:治病寒太热了。
腰部《食疗本草》:主胸胃热流;主小孩口噤,以汁灌嘴中。
膨体《日华子本草》:通经期,熁疮肿,敷蛇虫咬。
芒果《纲目》:敷汤火伤。
苹果《生草药性备要》:治跌打损伤,快速消肿,去瘀生新,浸酒壮骨筋。
草酸《植物名实图考长编》:捣敷红杠疔。
落差《四川中药志》:散血,通脉。
治惊痫热寒,疗咽喉肿痛。
血压《闽东本草》:止咳化痰,袪风,活血化瘀。
治风寒感冒,咳嗽,哮喘,风火牙痛,口舌生疮。
使用方法使用量口服:煎汤,3-5钱(鲜者1-2两);或捣汁。
外敷:捣敷或研粉撒。
蛇莓的作用与功效为大伙儿干了详细介绍,能够看得出蛇莓是一种很好用的中药材,针对一些常见病都是有功效与作用,在这儿还需要提示父母小伙伴们,有时候带娃出门出游的情况下要時刻留意,儿童很有可能误把蛇莓作为草莓苗后服用,蛇莓有害服食后会造成不适感。
抗癌中药:蛇莓,抗肿瘤转移、调节人体免疫功能

抗癌中药:蛇莓,抗肿瘤转移、调节人体免疫功能蛇莓的作用蛇莓主治肠癌、食管癌、胃癌、肝癌、胰腺癌、肺癌、乳腺癌、宫颈癌、肾癌、膀胱癌、前列腺癌、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等。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蛇莓具有:细胞毒作用、诱导癌细胞凋亡、抗转移、类生物反应调节剂作用、抗肿瘤血管生成等抗癌药理作用。
蛇莓与龙葵、白英配伍,称龙蛇羊泉汤,为临床治疗多种恶性肿瘤的基本方,常用量为15~30g。
如治疗肠癌,配合苦参、蟾皮、地锦草等同用;肚子疼痛剧烈,大便急迫患者,可加用枳壳、木香、槟榔等行气止痛;湿邪较重者,可加茯苓、猪苓、泽泻等健脾祛湿;若热像偏重者,可加白头翁、秦皮等清热解毒;如治疗肝癌,配合丹参、黄芪、白花蛇舌草、龙葵等同用;治疗食管癌,配合白毛藤、龙葵、黄毛耳草、石见穿等药物同用;治疗肺癌,配合金刚刺、龙葵、白毛藤、金养麦等药物同用;治疗膀胱癌,可配白花蛇舌草、白英、土茯苓、苦参等同用。
蛇莓的临床应用有些肠癌患者症见肚子胀痛,疼痛拒按,肚子上可以摸到包块,大便不爽,便中夹有黏液脓血,舌质紫黯,舌头上有瘀斑,中医学将之归为“瘀毒内阻证”。
蛇莓还具有散瘀消肿的功效,针对瘀毒内阻的肠癌患者,蛇莓可配伍红花、桃仁、当归、赤芍、蛇舌草等同用;肚子痛较剧烈者,可加香附、郁金等行气活血止痛;大便黏液脓血,气味臭秽者,可加白头翁、败酱草等清热解毒、散血消肿。
一些肠癌患者经常觉得肚子痛,疼痛为一阵阵地胀痛,胃口不好,大便有时候干有时候稀,一有想大便的感觉就立刻要去上厕所,肚子叫得很厉害,大便之后觉得仍不爽,这类患者的大便中常带有鲜血或者黏液脓血,一些患者还觉得肛门口灼热重坠,常伴有身热胸闷,口干,尿黄等症状,这是典型的湿热蕴结的表现,蛇莓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的功效,这些患者都可以用蛇莓来治疗。
蛇莓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鲜品30~60g;或捣汁饮。
外用:捣敷或研末敷。
使用蛇莓的注意事项内服后偶有恶心、脘腹不适等反应。
本品苦寒,脾胃虚弱的患者不宜久服多服,最好能选择性地配伍一些扶助正气的药物如太子参、炒白术、淮山药等,否则可能出现胃脘部不适、饭量减少、解稀便等损伤脾胃阳气的表现。
分享抗癌中药——蛇莓,清热凉血、消肿解毒,尤善血瘀湿热证

分享抗癌中药——蛇莓,清热凉血、消肿解毒,尤善血瘀湿热证袁女士今年46岁,她一直觉得癌症离他很远,但两年多以前的一次体检,让她走上了抗癌之路,两年多以前袁女士因为上腹部不适到医院进行体检,体检后被确诊为结肠癌,确诊以后她进行了结肠癌切除手术,术后病理显示为:中分化腺癌。
手术后袁女士又开始了十几个周期的化疗,化疗后袁女士的身体比较虚弱,化疗的不良反应也比较明显,为了预防病情反复,也为了缓解身体症状,提高生活质量,袁女士开始了中医药治疗。
见到袁女士时,她的面色比较苍白,身体疲倦乏力,自述手脚麻木,出汗比较多,食欲比较差,睡眠不安稳。
看了袁女士的舌头状态,患者舌色淡,舌苔白,脉象细。
于是结合患者病情进行中医辩证后,选择以太子参、焦白术、茯苓、藤梨根、蛇莓、酒大黄、荷梗、紫苏梗、酸枣仁等多种中药辩证治疗。
二诊时,袁女士乏力症状缓解,面色稍有好转,患者自述食欲转佳,手脚麻木症状减轻,可见上方有效,遂继续以上方辩证治疗4个月。
三诊时,袁女士身体症状已经基本消失,她的面色也从苍白转为红润,之后她进行定期复查,门诊随访至今,她的病情稳定,未再出现复发转移,患者也已经回到正常生活中。
抗癌中药蛇莓,清热凉血、消肿解毒,尤善血瘀湿热证蛇莓别名:蛇泡草、龙吐珠、三爪风、鸡冠果、野草莓等,这种植物多野生于山坡、草地上、路旁、沟边或田埂杂草中,比较常见,这种植物全草可供药用,是一味实实在在的中草药。
蛇莓性寒,味甘、苦。
归肝经、肺经、大肠经。
主要的功效为清热、凉血、消肿、解毒。
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解毒药。
蛇莓还有活血凉血,清热解毒的功效,所以对于改善湿热血瘀证也比较有帮助。
现代研究发现,蛇莓可以抗肿瘤,对于各种肿瘤导致的症状都可以进行治疗,还可以治疗肝炎、白血球减少等,蛇莓中的有效成分,对S180及艾氏腹水癌有抑制作用。
适应症肝癌,肠癌,膀胱癌及乳腺癌等。
需要注意的是,蛇莓虽然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但蛇莓是含有一点点毒性的,少量食用并不会导致中毒,如果大量食用就会有中毒的危险了,有可能会导致食物中毒和腹泻等现象。
中药学_蛇莓根_药材详解课件模板

应用举例: 每剂可用五至七天。(《浙江中草药抗菌 消炎经验交流会资料选编》)。
中药材:蛇莓根药用价值详解>>>
谢谢!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蛇莓根
相关疾病症状: 潮热、毒疮、惊风、清热泻火、热毒、热 毒疮疡、热泻、泻火、牙龈肿痛、痄腮。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蛇莓根
应用举例:
①治吐血:三皮风根及叶,捣绒兑开水服。 (《贵州省中医验方秘方》)
②治中水毒:蛇莓草根,捣作末服之,并 以导下部,亦可饮汁一、二升。(《补缺 肘后方》)
蛇莓根 中医药用价值
详解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蛇莓根>>>
名称:蛇莓根 别名:三皮风根(《贵州省中医验方 秘方》)。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蛇莓根
原始出处:《纲目》 引自:《中药大辞典》。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蛇莓根
药材基源: 为蔷薇科植物蛇莓的根。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蛇莓根
功能主治: 《分类草药性》:"治内热,潮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拼音名】Shé Méi Gēn
【别名】三皮风根(《贵州省中医验方秘方》)。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蛇莓的根。
【功能主治】《分类草药性》:治内热,潮热。
【附方】
①治吐血:三皮风根及叶,捣绒兑开水服。
(《贵州省中医验方秘方》)
②治中水毒:蛇莓草根,捣作末服之,并以导下部,亦可饮汁一、二升。
(《补缺肘后方》)
③治眼结膜炎,角膜炎:蛇莓鲜根三至五株,洗净捣烂,置净杯内,加入菜油一至二茶匙,每日蒸一次,点眼用,一天三至四次,每次二至三滴,每剂可用五至七天。
(《浙江中草药抗菌消炎经验交流会资料选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