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经后妇女子宫、卵巢动脉血流变化与激素水平关系的探讨
中国绝经管理与绝经激素治疗指南2023版-解读

指南一、绝经的诊断及生殖衰老分期1. 诊断:绝经是指月经的永久性停止,属回顾性临床诊断。
40岁以上的女性停经12个月,排除妊娠及其他可能导致闭经的疾病后,即可临床诊断为绝经。
绝经的本质是卵巢功能的衰竭,单纯子宫切除的女性,虽然不再有月经来潮,若卵巢功能未衰竭,则不属于绝经的范畴。
中国女性开始进入围绝经期的平均年龄为46岁,绝经的平均年龄在48~52岁,约90%的女性在45~55岁之间绝经。
40~45岁之间绝经称为早绝经。
绝经年龄受多种因素影响,体重、教育程度、饮食、运动等对绝经年龄的影响在不同研究中并不完全一致,但各研究一致发现,吸烟使绝经年龄提前,产次≥2次使绝经年龄略推后。
传统的“更年期”是广范围的女性生理期定义,指女性从生育期过渡到老年期的特殊阶段,多数出现在40~65岁之间,其标志性事件是绝经,目前词语“更年期”更多用于大众的科普教育。
在绝经前后的一系列相关症状统称为绝经综合征(旧称更年期综合征)。
约80%的女性经历过至少1种绝经相关症状的困扰,常见症状包括乏力虚弱、易激惹、睡眠障碍、肌肉骨骼关节疼痛和潮热出汗等。
目前,中国女性因绝经相关症状主动就诊的比例仍较低,2020年上海的社区调查,有症状者中仅25.97%就诊,众多绝经女性未得到充分指导和治疗。
睡眠障碍是促使就诊的第一位原因。
潮热出汗作为特征性症状,持续的中位时间是4.5年。
有抑郁症病史的女性在围绝经期和绝经后期抑郁症更易加重或复发,而抑郁和焦虑症状也是绝经门诊的常见主诉。
女性在围绝经期易新发代谢障碍,并且骨质丢失量大,进而可发生骨质疏松症甚至骨折。
2. 生殖衰老分期:随着临床和科研的进步,需对生殖衰老过程进一步细分。
2011年发表的“生殖衰老研讨会+10(stages of reproductive aging workshop+10,STRAW+10)”分期系统是目前公认的生殖衰老分期“金标准”。
STRAW+10分期系统主要依据月经周期变化,并结合生殖内分泌和超声指标将女性生殖衰老过程分为生育期、绝经过渡期和绝经后期3个阶段,然后又进一步细分为10个亚阶段,见图1。
绝经后出血的诊治

视 。绝经后 出血不是一种疾病 ,而是 一种 临床 症状 ,对绝经后 出血 患者应仔 细查明病 因。随 着医学发 展 以及 医学知识 的普 及 ,人 们对 绝经后 出血警惕性提 高,绝经后 出血 由恶性病 变所致的 比例 逐渐 减
少, 主要 为非 器质 性病 变所致 ,其 次是 良性 病 变。
简单易行 的非侵 入性诊 断技术 ,它省 时 无 痛苦 ,不需麻 醉 ,敏感 性高 。阴道 超 声检查对 检测子 宫 内膜 团块性病 变具 有 高度敏感性 ,但 无特 异性 ,不能鉴 别小 的子宫 内膜病灶 或黏膜 下 团块 。超声 还 可 了解 子宫及 其附件 有无肿 块 ,绝 经后
病
因
变 化 ,由此引起局 部抵抗 力降低 ,而易 受 细菌衣 原体等病 原微 生物侵袭 ,导致
子 宫 内膜 炎 、子 宫 颈 炎 和 阴 道 炎 。 在 炎
宫颈 活检
分单 点或 多点活检 ,以
绝 经 后 出血 常 见 的 部 位 是 外 阴 、阴 道 和 子 宫 ,其 中 子 宫 血 最 为 常 见 ,也
确定病变组织的性质及 其转 变。 子 宫 内膜 活检—— 分段诊 刮和 宫腔 镜 诊刮 为绝经后 阴道 血 的传统诊 断
最 为复杂 。阴道和子 宫颈 因素造成 的绝
经 后 m 血 . 通 过 详 细 问 病 史 、 妇 科 检
症 基 础上 ,浅表 的毛 细血 管 易受 损伤 ,
少数 可形 成 浅表 溃疡 ,从 而 引起 出血 ,
其 次 为子 宫颈 癌 。恶 性肿 瘤相 对 少见 , 尽 管 恶 性 肿 瘤 在 绝 经 后 子 宫 出 血 患者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外伤 、阴道 肉阜及 卵巢 良性 肿瘤 、子宫 内膜 腺体囊 肿破裂 等 ,均 可导致绝 经后
PCOS患者血清血管生成素样蛋白2、4水平与卵巢间质血流动力学的关系

Tianjin Med J,September2023,Vol.51No.9 PCOS患者血清血管生成素样蛋白2、4水平与卵巢间质血流动力学的关系赵芳园1,邹红1,时思毛2,徐芳2,左冬冬3△摘要: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血清血管生成素样蛋白2、4(Angptl2、Angptl4)与卵巢间质血流动力学的关系。
方法选取123例PCOS患者(PCOS组)及41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比较2组血清Angptl2、Angptl4水平及卵巢间质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PSV)、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分析Angptl2、Angptl4与PSV、PI、RI及PCOS的关系及两者对PCOS的预测价值。
结果PCOS组左右侧卵巢间质PI、RI均低于对照组,PSV高于对照组(P<0.05)。
Pearson分析显示,PCOS患者血清Angptl2、Angptl4与左右侧卵巢间质PSV呈正相关,与PI、RI呈负相关(P<0.01)。
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高HOMA-IR(OR=1.921,95%CI:1.017~4.154)、高BMI(OR=1.459,95%CI:1.085~3.220)、高Angptl2(OR=2.625,95%CI:1.330~6.324)、高Angptl4(OR=3.543,95%CI:1.915~8.147)是影响PCOS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
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显示,血清Angptl2、Angptl4单独应用时,预测PCOS的AUC(95%CI)为0.747(0.661~0.821)、0.769(0.685~0.841),低于两者联合应用的0.879(0.793~0.921,P<0.05)。
结论血清Angptl2、Angptl4在PCOS患者中异常升高,与卵巢间质血流动力学相关,且两者与PCOS发生密切相关,可作为评估PCOS的参考指标。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间质;血流动力学;血管生成素样蛋白2;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中图分类号:R711.75文献标志码:A DOI:10.11958/20222119Changes of serum angiopoietin-like protein2and4level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ovarianinterstitial hemodynamics in patients with PCOSZHAO Fangyuan1,ZOU Hong1,SHI Simao2,XU Fang2,ZUO Dongdong3△1Department of Ultrasound Medicine,2Department of Gynaecology,3Preventive Medicine Centre,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Harbin150040,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 E-mail: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changes of serum Angptl2and Angptl4levels in patients with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and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ovarian interstitial hemodynamics.Methods A total of123PCOS patients (the PCOS group)and41healthy volunteers(the control group)were selected.The serum Angptl2and Angptl4levels,the 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pulsation index(PI)and resistance index(RI)of ovarian interstitial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ngptl2,Angptl4,PSV,PI,RI and PCOS and their predictive value to PCOS were analyzed.Results The PI and RI values of left and right ovarian interstitial were lower in the PCOS group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PSV value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Pearson analysis showed that serum基金项目:黑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项目(2018-064)作者单位: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超声医学科(邮编150040),2妇科,3医院前治疗中心作者简介:赵芳园(1982),女,主治医师,主要从事超声医学诊断方面研究。
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诊治2024课件

子宫内膜活检 对可疑子宫内膜病变进行病理证实。
2
宫腔镜检查 用于取内膜活检,全球广泛接受。
3
治疗策略概述
止血与血色素恢复
止血方法的选择 根据患者血红蛋白水平及健康状况选择适合的止血方法。
性激素治疗机制 使用孕激素使内膜脱落或萎缩达到止血目的。
血色素恢复重要性 确保血止后血色素正常,为调整月经周期做准备。
诊刮术与性激素治疗的关系 存在子宫内膜病变时,使 用性激素治疗会有不规则 出血,需诊刮。
家族病史询问
止血方法
01
使用性激素治疗或诊刮术 进行止血。
恢复血色素
02
根据血红蛋白水平制定 治疗方案。
长期管理
03
调整月经周期以维护长期 健康。
药物使用调查
性激素治疗 根据血红蛋白水平制定方案,恢复月经周期。
调整月经周期方法
性激素治疗
血红蛋白>80g/l 使用 黄体酮注射止血。
刮宫术治疗
年龄大于45岁,伴有高危 因素建议诊刮术。
辅助治疗
使用氨甲环酸、丙酸睾酮 等纠正贫血。
长期管理与监测
调整月经周期
01 治疗第二步,恢复血色 素正常后执行。
性激素治疗方案
子宫内膜病变管理
02
依血红蛋白水平定制, 考虑患者一般状况。
03
病理检查确认,排除恶 性情况,避免反复刮宫 。
感谢观看!
子宫内膜脱落法
使用孕激素使内膜完整剥脱,快速止血。
黄体酮注射液优势 无肝首过效应,生物利用度高。
病史与体格检查
详细病史采集
01
诊刮术的应用标准 年龄大于45岁,不规则子 宫出血,伴有高危因素, 建议行诊刮术。
02
激素替代治疗对绝经后妇女血清脂蛋白(a)的影响

激素替代治疗对绝经后妇女血清脂蛋白(a)的影响白文佩;张海澄;郑淑蓉【期刊名称】《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年(卷),期】2001()4【摘要】目的探讨戊酸雌二醇和倍美力对心血管疾病独立危险因子脂蛋白(a)[Lp(a)]的影响。
方法 60例绝经后病例,按1:1随机分成两组,行连续序贯方案治疗,其中倍美力组30例口服结合雌激素0.625mg/d加醋酸甲孕酮4mg/d;戊酸雌二醇组30例口服戊酸雌二醇1mg/d加醋酸甲孕酮4mg/d。
两组均连续治疗16周,于用药前、用药9周、16周取血测定血Lp(a),同时测血雌二醇水平。
结果两组用药后9周和16周Lp(a)均显著下降(P<0.01);两组间用药各时相Lp(a)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
两组用药前后E_2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达正常月经周期早卵泡期水平。
结论激素替代治疗可使心血管疾病独立危险因子Lp(a)降低。
【总页数】3页(P225-227)【关键词】激素替代治疗;脂蛋白(a);绝经【作者】白文佩;张海澄;郑淑蓉【作者单位】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1【相关文献】1.激素替代治疗对绝经后妇女血清补体和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影响 [J], 刘义;吕立群2.激素替代治疗对绝经后妇女血清脂蛋白(a)水平的影响 [J], 王辉;王虹3.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妇女应用激素替代治疗2年后血脂蛋白和载脂蛋白的变化 [J], 孙曙光;勾美图4.低剂量激素替代治疗对绝经后妇女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及丙二醛水平的影响 [J], 吴海燕;余进进5.激素替代治疗对绝经后妇女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影响 [J], 杨玉红;张丽梅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绝经管理与绝经激素治疗指南2023版》解读 PPT课件

04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
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及干预措施
风险评估
针对绝经女性,进行高血 压、血脂异常、糖尿病等 心血管危险因素筛查。
生活方式干预
提倡健康饮食,增加运动 ,戒烟限酒,保持心理平 衡。
药物治疗
根据个体情况,选择合适 的降压、降脂、降糖药物 进行干预。
骨质疏松预防策略及钙剂补充建议
预防策略
提高诊断准确性和及时性
强调全面评估
新版指南强调对绝经女性进行全面评估,包括症状、体征、激素 水平等方面,以提高诊断准确性。
推广新型检测方法
推广使用新型检测方法,如基因检测、骨密度检测等,提高诊断 及时性和准确性。
关注高风险人群
针对高风险人群,如年龄较大、有家族史等女性,加强筛查和诊 断力度。
优化治疗方案,降低并发症风险
绝经定义及分类
自然绝经
指女性随年龄增长,卵巢功能逐渐衰 退,卵泡数量减少且耗竭,导致月经 永久性停止。
人工绝经
因手术切除双侧卵巢,或放射性损伤 、化疗等原因导致卵巢功能衰竭,月 经永久性停止。
绝经对女性健康影响
骨质疏松
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骨量减少,增加骨折风 险。
泌尿生殖道症状
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阴道干燥、萎缩,增加 感染风险。
高危人群
有乳腺癌家族史、既往乳腺疾病史等高危人群应 加强筛查。
早期发现途径
鼓励绝经女性参加乳腺癌筛查项目,提高早期乳 腺癌检出率。
05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策略
患者知情同意书签署流程优化
知情同意书内容完善
确保知情同意书内容全面、易懂,包括治疗目的、风 险、预期效果等方面。
签署流程简化
优化签署流程,减少患者等待时间,提高签署效率。
替勃龙治疗绝经后更年期综合征临床效果探讨

替勃龙治疗绝经后更年期综合征临床效果探讨目的分析对绝经后更年期综合征患者采用替勃龙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并观察患者有无不良发应。
方法病例选取的是我院于2012年3月~2013年11月接受诊断、治疗的绝经后更年期综合征患者,从中随机选出80例作为研究对象。
按照入院顺序进行平行分组,分别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均是40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疗法,实验组则在常规疗法中联合使用替勃龙药物,以治疗后患者出汗、烦躁等症状变化情况和不良反应作为主要观察点,对治疗效果进行判定。
结果实验组出汗、烦躁等症状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不良反应上,实验组仅有1例出现阴道出血,对照组则有2例出现阴道出血、2例乳房感觉肿痛。
对照组和实验组之间存在的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替勃龙可以显著改善绝经后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较少,应该大力推广。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macteric syndrome in postmenopausal patients with tibolone clinical effects of drug therapy and should be observed in patients with or without bad hair. Methods Case selection is our hospital in March 2012 to November 2013 to accept the diagnosis,treatment of menopausal syndrome in postmenopausal patients,80 cases were randomly selected from the study. In accordance with the order of admission parallel group,respectively,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40 cases.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therapy,the experimental group tibolone drugs used in combination to treat patients in the conventional therapy after sweating,and irritability and other symptoms and adverse changes observed as the main point of the treatment is judged.Result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sweating,irritability and other symptoms improved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 adverse reactions,the experimental group only one case of vaginal bleeding,control group 2 patients had vaginal bleeding,two cases of breast feels sore.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Conclusion Tibolone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clinical symptoms of the menopause,menopausal syndrome,and fewer adverse reactions,should be vigorously promoted.Key words:Tibolone;Postmenopausal;Menopausal syndrome绝经后更年期综合征是女性进入绝经期,因为卵巢分泌功能逐渐缓慢、减弱,植物性神经功能障碍,新陈代谢和营养障碍性出现的临床症状[1]。
《中国绝经管理与绝经激素治疗指南2023版》解读PPT课件

如黑升麻、当归、人参等,这些植物药在缓解绝经相关症状方面有一定的效果, 但具体作用机制和疗效因人而异。
中药
中药以复方为主,通过多靶点、多途径发挥作用。常用的中药有六味地黄丸、坤 宝丸等,对潮热、出汗等症状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各类非激素药物适用人群及效果对比
适用人群
植物药和中药适用于不愿意或不能接 受激素治疗的绝经女性。同时,这些 药物也适用于有激素治疗禁忌症的患 者。
注意事项
联合用药时需要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应定期复查,以便及 时调整治疗方案。
不良反应监测和应对措施
不良反应监测
在使用非激素药物时,需要密切关注患者是否出现不良反应。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不适、过敏 反应等。
应对措施
对于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应立即停药并就医。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 抗过敏治疗、对症治疗等。同时,患者也需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积极配合治疗。
风险评估与监测方面,指南要求医生 在激素治疗前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 并在治疗过程中定期监测相关指标, 确保治疗安全有效。
个体化治疗方面,指南强调根据患者 的具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包括年龄 、症状、合并症等因素均需考虑。
新型激素类药物方面,指南推荐了一 些新型激素类药物,这些药物在疗效 和安全性方面均有所改进,为绝经女 性提供了更多治疗选择。
适应症把握
明确为绝经相关症状(如潮热、盗汗等)或预防骨质疏松, 无激素治疗禁忌症。
常用激素药物种类及特点分析
雌激素
补充体内雌激素不足,缓解绝经症状,但长 期单独使用可能增加子宫内膜癌风险。
雌孕激素复方制剂
同时补充雌激素和孕激素,方便用药,减少 副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西医学2008年10月第30鲞箜 Q the Aequorea Victoria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J].Gene,1992, 111(2):229—233。 [4] Chalfie M,Tu Y,Euskirohen G,et a1.Green fluorescent protdn a8 a markerfor gene expression[J].Science,1994,263(5 148):802—805。 [5] CubittAB,HeimR,Adams SR,et a1.Understanding,improving and sing greenttuorescent protdn[J].TillS,1995;20(11):448—452。 [6] Bottin A,Larche L,ViUalba F,et a1.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GFP)as gene expressiontrporter and vital markerfor studyingde velopment and microbr-plant interaction in the tobacco pathogen Phythphthora parasitiea val".nicofianae[J].FEMS Miembiol Lett, 1999。176(1):51—56. 1477 [7]Heim R,Cubia AB,Tsien RY.Improved green fluorescent[J].Na- ture,1998,373(6 516):663—664。 [8] Wallner M,Gmber P,Radauer C,et a1.Lab scale and medium scale production of recombinant allergens in Eseheriehia cob[J].Meth— eds,2004,32(3):219—226. [93 Zhang JZ,Guo XB,Xie SY,et a1.Production of transgenie mice car- l了ing green fluorescence protein gene by a lentiviral vector—mediated approach[J].Prog Nat Sei,2006,16(8):827-833. [1O]薛丽香,童坦君,张宗玉.报告基因的选择及其研究趋向[J].生 理科学进展。2002,33(4):364—366. (收稿日期:2008—07—10修回13期:2008—08—12)
绝经后妇女子宫、卵巢动脉血流变化与激素水平关系的探讨▲ 田晓先 (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超声科,南宁市530003)
【摘要】 目的 了解绝经后妇女子宫、卵巢动脉血流变化与激素水平关系。方法应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对136例绝经前 期、绝经期、绝经后期妇女子宫、卵巢动脉血流,用放免法检测激素水平,并以102例正常生育期妇女做对照。结果绝经期、后 期妇女子宫、卵巢动脉搏动指数(vi)和阻力指数(砒)大于生育期妇女(P=0.ooo),血清中雌激素(E2)和孕酮(PrtOC)低于生育 期妇女(P=0.ooo)。结论E2和PROG水平降低是导致子宫、卵巢动脉血流低灌注的主要原因;卵巢动脉血流还受血管活性因 子等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子宫动脉;卵巢动脉;围绝经期;激素 【中图分类号】 R 445.1;R 711.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253-4304(2008)10-1477-03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uterine and ovarian arterial blood flow and the hormone level in postmenopause women TIAN -Xian (C.uangxl Womeni and Children Hospital,Nanning530003,‰)
【Abstract】Objective To find 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le uterine and ovarian artery hemodynamies and the hormone level in postmenopause women。Methods One hundred and two women in normal ovulatory cycle of procreative and one hundred and thirty six women in periods ofpremenopanse or menopause or postmenpanse were collected.All the e3 ̄es s artery velocities of uterus and ovary were detected by transvagiual color Doppler flow image,and the serul ̄hormone levels were measured.Results In the periods of menopause and postmenopause group,the pulse index and resistance index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normal reproductive women(P=0.000).It is the salne with the levels of serunl estrogen and progesterone fP=0.000).Conclusion The decreasing of sel'lnTl estrogen and progesterone levels are the main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uterine and ovarian artery hemedynamies.Vasoaetive factors are also influential factors to the ovarian artery  ̄modynamics. 【Key words】Color Doppler ultrasonography;Uterine and ovarian artery;Postmenopause;Hormone
绝经是每个妇女要经过的一个自然阶段,主要是卵巢功 能减退至完全消失的过程,使其在临床上出现的疾病和生育 期颇有不同。了解绝经后子宫、卵巢动脉血流的变化与激素 水平的关系,可对于今后研究老年妇女内分泌、肿瘤早期诊断 及围绝经期保健方面提供可靠准确的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136例正常围绝经期妇女,根据不同绝经时 期分为:绝经前期34例,平均年龄45岁;绝经期34例,平均年 龄50岁;绝经后期6~10年34例,平均年龄61岁;绝经l1年 以上34例,平均年龄67岁。既往月经周期规律。102例正常 生育期妇女,根据不同月经周期分成三个观察阶段,即卵泡发 育期(6~11 d)34例,平均年龄3O。5岁,排卵期及黄体中期 (12~15 d)34例,平均年龄3O岁,黄体萎缩期(26~30 d)34 例,平均年龄32岁。所有对象元妇科疾患,半年内未服激素 类药物。
▲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资金资助课题(桂科基9817100)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1478 1.2检查方法 应用泰索尼Vms55型彩色多普勒成像仪。 经阴道探头,频率7 MHz。受检者常规按经阴道超声检查,观 察子宫、卵巢形态并测量其大小。然后进行彩色多普勒血流 显像分别测量子宫、卵巢动脉血流的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 期流速,计算PI和RI。 1.3放免法测定超声检测当日抽静脉血5 IIll,按血清放免 法测定促卵泡成熟激素(FSH)、黄体生长激素(LH)、雌激素 (E2)、孕酮(PROG)。药盒由天津九鼎医学生物工程公司提 供,质控符合要求。 1.4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录入FOXBASE数据库,采用 PEMS统计软件分析。各指标测得值经正态分布检验,属非正 态分布,采用百分位数(中位数)描述其平均水平,周期间的比 较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正常生育期和围绝经期妇女子宫、卵巢动脉血流参数比 较生育期妇女根据不同月经周期子宫、卵巢动脉血流PI和 砌呈周期性变化,绝经后妇女随着绝经年龄时间延长H和RI 有增高趋势,见表1。 表1一不同月经周期与不同 绝经时间子宫、卵巢动脉血流PI、m比较 Table 1 Comparison ofin.an number ofpulse index and resistance index among diferent menstrual cycles and menopause 2.2生育期与绝经期妇女激素水平比较FSH和LH水平绝 经后1~10年者升高明显,11年以上者逐渐下降,E2和PROG 水平随着绝经时间延长下降更明显,见表2。 表2不同月经周期与不同绝经时期激素水平比较 Table 2 Comparison of hormone level among diferent menstrual cycles and menopause 周期及绝经期FSH(mlU/m1)I朋(mlU/m1)E2(mIU/m1)PROG(ns/m1) Guangxi MediCaZ Jourrtctf,Oct.2008,Vo1.30,No.10 3讨论 妇女自出生至发育成熟而后衰萎老化,是一个不断发展 的过程,在这过程中,子宫的血流灌注在复杂的神经内分泌调 节下,随年龄生殖状态和月经周期的不同而发生一系列变化。 3.1 正常月经周期子宫、卵巢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生育 期妇女子宫、卵巢动脉血流灌注随着月经周期性的变化而呈 规律性变化,但其变化的差异性尚未有的定论。有资料显示 在排卵期和黄体中期子宫卵巢血流的PI和m是降低的,而卵 泡期和黄体萎缩期PI和m增高 J。本组资料亦表现出相 同特点。在张彤迪等 的研究中,子宫动脉黄体萎缩期血流 阻力指数最低(砌为0—76,0.0 8),而卵巢动脉黄体期血流阻 力指数最低(m为0.49—0.08),黄体萎缩期血流阻力指数最 高(RJ为1.56—0.08)。 3.2绝经后妇女子宫、卵巢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围月经期 妇女子宫、卵巢动脉血流动力学无周期性变化,呈低血流灌 注。谢晴等 研究发现随着绝经后时间的延长,子宫动脉阻 力增加,意味着子宫的血供进一步降低,提示低雌激素与低血 供之间有一定的关系。本研究亦显示绝经后妇女子宫、卵巢 动收缩期和舒张期血流流速均降低,血管阻力增大,血流量减 少,表现为PI和砒增高。这些表现随绝经年限延长而更为明 显。因此,研究结果证实,生育期和绝经后子宫、卵巢动脉血 流动力学存在明显差异。 3.3激素水平对子宫、卵巢动脉血流的影响 卵巢血循环的 变化和卵巢合成E2和PROG有着密切关系。绝经后E2和 PROG水平明显低于生育期,子宫、卵巢动脉血流PI和RI高 于生育期。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问隔时间越长,差异越大。这说明由于卵巢功能减退,体内产 生的激素水平降低,子宫、卵巢血供进一步减少所致。本文结 果显示:血清中FSH在绝经前期逐渐升高,绝经后升高显著, 随着绝经年龄增加,缓慢下降。LH绝经前期无明显变化,绝 经后期上升则明显。这些变化与卵巢功能衰竭改变一致。影 响子宫、卵巢动脉血流除激素水平外 ,目前认为血管活性因子 参与卵巢血管增生功能。Van等 研究认为卵泡颗粒细胞和 黄体细胞可能产生多种具有促血管生成活性因子,这些活性 因子是一种极强血管生成促进剂,能促使血管增生。卵巢功 能衰老至完全消失。卵巢内产生促血管生成活性因子减少, 使卵巢新生血管生成进一步减少。除此之外,子宫卵巢血管 弹性减退,管壁肌层萎缩等多种因素都可直接影响子宫、卵巢 动脉血流灌注,加剧女性生殖器官衰退萎缩。 上述结果表明:子宫、卵巢动脉血流变化与体内激素水平 有着密切关系,卵巢动脉血流还受卵泡生长和黄体形成影响。 因此,正确了解绝经后子宫、卵巢血流改变和激素水平的关 系,可为今后研究老年妇科疾病诊断及开展激素替代治疗提 供可靠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