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前后的子宫动脉血流变化研究
子宫动脉介入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临床疗效观察论文

子宫动脉介入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子宫动脉介入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uterine myoma)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3月到2013年2月收治的120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子宫动脉介入栓塞术进行治疗,对其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研究。
结果患者实施治疗后,著有效为89例,显著有效率为742%,有效为22例,有效率为183%,总有效为111例,总有效率为925%。
患者治疗后3个月、治疗后6个月,治疗后11个月,患者子宫体积和子宫肌瘤体积明显下降,且随着时间的延长体积下降明显,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研究分析。
12 临床表现大多数子宫肌瘤患者没有明显症状,有症状者主要的临床表现有:121 经期延长,经量增多肌瘤较小时不会导致阴道出血,大的粘膜下肌瘤和肌壁间肌瘤常常会有这种表现,前者症状更为明显。
如果粘膜下肌瘤伴有感染,则可产生不规则的阴道出血,使经期延长,还可继发心悸、乏力等一系列贫血症状。
122 下腹包块下腹部质硬的肿块多见于大的子宫肌瘤,当肌瘤增大致使子宫超过3个月妊娠大小时,肿块可明显触及,尤其是当患者早晨平卧时。
123 白带增多当粘膜下肌瘤伴随坏死感染时,白带明显增多并呈脓性,如果肌瘤发生出血、溃疡等情况,阴道分泌物则呈脓血性并有恶臭;肌壁间肌瘤通过增大子宫腔,使内膜分泌增加,从而增多了白带量。
124 压迫症状如果宫颈肌瘤压迫膀胱,可以导致尿潴留;子宫前壁肌瘤压迫膀胱,会引发尿频、尿急;子宫后壁肌瘤压迫膀胱,会引起便秘;阔韧带肌瘤压迫输尿管,会导致输尿管扩张,严重者出现一侧肾功能丧失。
13 诊断131 经阴道超声(tvs) tvs是目前诊断子宫肌瘤行之有效的常用方法。
黏膜下肌瘤会显示子宫增大,呈无规则形,回声异常,分型为0-2型。
彩超能有效地检测出病变处的血流状况,从而可以帮助医生判断肌瘤是否有恶变及恶变情况。
132 宫腔镜检查这种检查方法主要针对黏膜下肌瘤,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性高、创伤性小等优点。
腹腔镜下两种子宫肌瘤剔除术式比较

瘤之 一 。子 宫 肌瘤 剔 除 术是 为 保 留子 宫或 生 育 功 能 的传统 术式 l l l 。近年来 ,随着 腹腔 镜技 术 的推 广 和技 术 进 步 ,腹 腔 镜 下 子 宫肌 瘤 剔 除 术亦 逐 步 开 展 。我 科 根 据不 同 的病 例 及要 求 ,采 用不 同 的腹 腔镜 术 式 行 子 宫肌 瘤 剔 除取 得 满 意 临 床效 果 ,现
肛 门坠 胀 ,月经 量 增 多 。所 有 病 例术 前 常 规 行 阴 道镜和 ( 或) 宫 颈 组 织病 理 检 查 排 除宫 颈 癌 ,术
中均行 肌瘤组织 冰冻病 检 。 手术方法 麻 醉 :所 有腹 腔 镜 手 术 者 均 采用
结
果
2组腹腔镜术病例 中,有盆腔 粘连
8 例 ,浆膜下肌瘤 7 例 ,肌壁 问肌瘤 3 例 ,阔 l 0 7 韧 带 肌瘤 3例 。术 后皮 下 气 肿 3例 ;剔 除 的所 有
腹内压达 1m H ,用 1m 2m g 0 m套管针穿刺置人腹腔
镜 ,于左 侧 下 腹 部麦 氏点 及 左腹 直 肌 外 缘平 脐 各 置 人第 2 、第 3个套 管 针 ,分 别 为 5 mm及 1mm, 5 麻 醉后 采 用 膀 胱截 石 头 低 足 高位 。气 腹 压力 设 定
为 1 mH 。 2m g
附表
2组术 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恢复 比较 ( 4S x -)
处或阔韧带前叶打开腹膜 ,游离暴露子宫动脉后 , 用 20可 吸 收线 暂 时 结 扎子 宫 动 脉 。行 子 宫 肌瘤 -
剔 除术后 ,剪 断结扎线 。 统计 学方法 :数据 采用 s 表示 ,SS 1. P S00软
件 采用 t 验 。 检
l 例 。2组 子宫肌瘤 ,临床表现有 ,排尿 困难 ,
腹腔镜下不同大小子宫肌壁间肌瘤剔除术后妊娠的临床分析

近脏器损伤病例 , 两组均未发生大 出血休克 等。两 组切 除标 本 术 后 病 理 学 检 查 均 证 实 为 子 宫 平 滑 肌 瘤 。 8—1 2 c m组手术 时间、 术 中出血 量和 穿破 内膜 率均 较
表1 两组患者年龄、 术 中情况及术后 妊娠情况
3 讨
论
手术技巧熟练程度来决定 , 尽快彻底地缝合瘤腔是术 中 有效 的止血方 法。有术者认 为对于血 运丰 富的较大 子 宫肌瘤 , 剔 除前 可先行髂 内动脉结 扎 以减 少 出血 …, 也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1 . 2 手 术方法
采用 气管插 管静 脉 复合麻 醉 , 使 用德
2 结
作者 简介 : 黄玉葵 ( 1 9 6 5一) , 女, 本科, 副主任 医师 , 研 究方 向 :
果
不孕不育妇科微创手术。
所有病 例均在腹腔镜下完成 手术 , 无 Nhomakorabea转开腹及邻
・
4 4 6・
腹腔镜下子宫 肌壁 间肌瘤剔 除术 的缝 合技 术决定
切 口愈合程度。由于镜下缝合技术较 困难 , 如缝合 技术 不过关 , 则达不 到开腹直视下 的效果 。术者需具有 丰富 的腹腔镜下手术操作 技术 以及娴熟 的镜下缝 合打结 止
血技能 , 这是手术能否成功 的关键 。我们采 用从腹 壁进 针, 线尾 留在腹腔外 , “ 8 ” 字缝合后 , 腔内打结 , 腔 内腔外 同时拉 紧线 , 打结 结实 , 类 似开腹 手术 。此法 分两 层缝
联合子宫动脉阻断术能明显减少术 中的出血量 , 且不影 响子宫及 卵巢功能 , 较局部注射垂体后叶素有效 。 腹腔镜 下较大 子宫肌壁 间肌瘤剔 除术后 妊娠类 似
操 作为好 ( 横或斜切 口) , 便于缝合 , 不 留死腔 , 切 口愈合
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在剖宫产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临床价值

术 中术 后 情 况 的 比较 , 见表 1 。
表 1 2组 患 者 术 中 术 后 情 况 的 比较 ( 士 )
3
讨
论
刺 激 子 宫 收缩 进 一 步压 迫 血 窦 止 血 , 待侧 支循环建立 时 , 出 血 部位 已形 成牢 固 血 栓 而 持 续 止 血 。
天 津 市 滨 海 新 区 大 港 妇女 儿 童 保健 中心 ( 3 0 0 2 7 0 ) 田仲 艳 为 寻 找 可 以在 剖 宫 产 子 宫 肌 瘤 剔 除 术 术 中 及 术 后 减 少 出血 及 降 低 术 后 病 率 的 一 种 有 效 方 法 , 本 研 究 在 给 予 子 宫 肌瘤 剔 除 术 前 行 结 扎 双 侧 子 宫 动 脉 上 行 支 , 观察止血 效果 ,
瘤 剔 除 术 。但 黏 膜 下 子 宫 肌 瘤 是 先 行 肌 瘤 剔 除 术 , 止 血 完
善 后 再 予 缝 合 子 宫切 口。结 扎 子 宫 动 脉 上 行 支 于 子 宫 下 段 切 口下 2 ~3 c m处 , 尽 量 术 野 清 晰 解 剖 层 次 分 明 情 况 下 施 术, 结扎后效果不佳 , 可 向下 1 c m 处 再 重 结 扎 1次 效 果 更 好 。术 后 给 予 抗 生 素 及 缩 宫素 预 防感 染 及 出血 。 1 . 3 统计学处理 : 采用 t 检 验 和 检 验 , P< O . 0 5为 差 异 有统计学意 义。
山西医药杂志 2 0 1 3年 7月 第 4 2卷 第 7期 上 半 月 S h a n x i Me d J , J u l y 2 0 1 3 , Vo 1 .4 2 , No . 7 t h e F i r s t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疗效及护理干预

子宫 肌瘤 是女 性 生 殖器 官 最 常见 的 良性 肿瘤 , 发生 率 为 2 %~ 0 】 0 3 %【 】 年来 。 着腹 腔 镜 应用 的广 泛 开展 和 子 宫 的 。近 随
1 . 2手 术 方 法
采 用 静脉 复合 麻 醉 。按 照腹 腔 镜下 子宫 肌瘤 剔 除 术 的 4
i rv h u c s aeo a a s o i u g r . mp o et es c esrt flp r c pe s rey o
[ yw r s L p rso i; s rmymaco y N rigitre t n Ke o d ] a aoepe Hyt e o o etm ; usn ev ni n o
p r s o  ̄ se o y m a co y a o c p c hy t r m o e tm
C N Me 1廊 HE i
( pr n f n clgcl i o e tr si , ihu 5 6 0 ,hn ) Deat t e ooia, z uC ne pt Huzo 1 0 1C ia me o Gy Hu h Ho a l
生 理 功能重 视 以及 身 体 的完 整 性, 讨腹 腔 镜 下 子宫 肌 瘤剔 探 除术 日益增 加 。作为 微创 手术 科 的经 典术 式, 因创 伤小 、 疼痛 轻 、 复快等 优势 深 受 医生 和 患者 的青 睐阁 恢 。本 文 对 5 0例 子 宫肌 瘤患 者进 行 子宫肌 瘤 剔除 术 , 同时 加强 围 手术 期 护理 。 获
h seo o e tmy y tr my ma co .M eh d A er se cie a a i f5 a e flp rs o i y trmy ma co r ame ta d t o s: rto p t n l so 0 c ss o a ao e pc h se v ys o o e tmy t t n e n n rig p it. s ls 5 a e fb e dn n te 1 0 0 ,v rg 6 p rt n t f3 -1 0 mi .P so ea u n on s Re u t : 0 c s so le igi h  ̄ -2 0 ml e a e 1 0 mlo eai i o 0 8 n otp r . s 0 a o me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联合子宫动脉阻断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

收 稿 日期 :2010 11 08
第 14期
孙红梅等 :腹腔镜子 宫肌瘤剔 除术 联合子宫动脉阻断术患者 围手术期护理
·1l9 ·
侧 骼前 上 棘 内侧 约 3 cm 处 各 穿 刺 5 mrn Trocar 对卵 巢功 能亦 没 有 影 响 ,不 但 能保 留患 者 的 生育
为操作孔 。先探 查 盆 腔 脏 器 有无 粘 连 ,再 探 查 子 能力 ,且具 有 肌 瘤 复发 率 较 低 的优 点 。客 观地 in ical M医ed药icine聋 in 志Pr actice
2…011‘ 年。第… 15卷一第… l4期 …
腹 腔 镜 子 宫 肌瘤 剔 除术 联 合 子 宫 动 脉 阻 断 术 患 者 围 手 术 期 护 理
孙红梅 ,朱春 云
(江苏 省苏北人 民医院 妇产科 ,江苏 扬州 ,225001)
1 资料 与方法
1.1 一般 资料 本组 86例 患者 ,年 龄 29~54岁 。所 有 患 者
均有 生 育史 ,8例 有 自然 流 产 史 。主 要 表 现 为月 经 改变 (经 血 增 多 、经 期 延 长 、月 经 周 期 缩 短 )64 例 ,贫血 32例 ,疼 痛 (痛经 、腰 背 坠 痛 )46例 ,压迫 症 状 (尿 频 、尿急 、便秘 )27例 ,阴道分 泌物 增多 72 例 。86例 中单 发 74例 ,多 发 12例 ,均 经 B超 检 查 。 1.2 手 术过程
腹式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分析比较

腹式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分析比较江苏省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25001)曹凤如子宫肌瘤剔除是一种保留子宫的手术,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子宫肌瘤剔除术由单一的、有创的开腹式子宫肌瘤剔除术向微创方向发展,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日益被广大妇科医师和患者所接受,这2种手术方式各有利弊。
现将我院自2008年5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随机行经腹单纯子宫肌瘤剔除、经腹子宫肌瘤剔除同时行子宫动脉上行支阻断和经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进行回顾分析,比较这3种手术的临床应用可行性,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回顾分析2008年5月至2009年12月在我院施行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78例,其中单纯行子宫肌瘤剔除36例(腹式A组),行子宫肌瘤剔除同时行子宫动脉上行支阻断术42例(腹式B组),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38例(腹腔镜组),术前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肝功能、肾功能、胸部X线及心电图,宫颈细胞学检查排除宫颈癌,对月经过多及月经不规则者行子宫内膜诊刮排除子宫内膜癌。
患者的年龄、手术史、肿瘤大小、数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有一定的可比性,见表1。
1.2手术方法:手术时间均选择在月经干净后3~7d内,术前检查无手术禁忌证,根据患者的要求及病情选择手术方法。
经腹子宫肌瘤剔除组采用蛛网膜下腔阻滞-硬膜外联合麻醉,剔除肌瘤前用止血带结扎子宫峡部以减少子宫血液供应从而减少出血,剔除步骤按传统方法操作。
经腹子宫肌瘤剔除同时行子宫动脉上行支阻断术组,麻醉及手术方法同单纯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组,肌瘤剔除后,于子宫峡部稍上方紧靠子宫用7号丝线缝扎子宫动脉上行支以阻断子宫血液供应。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组采用全身麻醉,腹部作4点穿刺,气腹压力12mm Hg(1mm Hg=0.133kPa),先检查盆腔脏器有无粘连,再探查子宫肌瘤的数量和大小,肌瘤用单极电凝剔除或单极电凝切开后钝性加锐性剔除,创面活动性出血予PK 刀电凝止血,瘤腔用1-0微乔8字连续缝合,切下的肌瘤用电动子宫旋切器取出。
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

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
方法:我们选取2008年12月—2011年12月子宫肌瘤患者60例,将其按双盲随机法分为两组,即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
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时,采用手术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时,采用子宫动脉栓塞的方式进行治疗。
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将其治疗效果进行对比。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除综合评分与对照组没有明显的差异外,其他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临床上应用子宫动脉栓塞方法治疗子宫肌瘤,效果比较明显,减少患者术中的损伤,创伤性小,安全性较高,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子宫肌瘤;子宫动脉栓塞;手术治疗子宫肌瘤是妇科临床上常见病之一,属于良性肿瘤[1],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月经失调、月经量过多、尿频、便秘、下腹坠胀、腰部疼痛等,如果病情严重的情况下,可导致患者不孕[2],给患者增加较大的烦恼。
本文选取2008年12月—2011年12月子宫肌瘤30例,临床治疗时采用子宫动脉栓塞的方式,取得了颇为满意的治疗效果,现将具体内容汇报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们选取2008年12月—2011年12月子宫肌瘤患者60例,将其按双盲随机法分为两组,即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
其中:年龄在24—49岁,平均年龄为(31.2.5±3.2)岁;临床症状表现:经期延长患者15例;周期缩短患者18例;月经过多患者27例;超声检查结果提示:黏膜下肌瘤11例;子宫肌壁间的肌瘤14例;浆膜下肌瘤11例;单发肌瘤16例;多发肌瘤8例。
两组患者均自愿参加本次实验,并同院方签订了知情同意书。
因为两组患者是双盲随机抽取,所以无论年龄、疾病类型、病情等方面均无明显的差异(P>0.05),相关数据与资料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手术方法进行治疗:患者手术时,采用全麻的麻醉方式,行下腹纵切口,长度在6—8cm,将子宫提出,在肌瘤的瘤体部位作梭形或者是纵形切口,切除病灶,使用吸收线穿透内膜,采用间断缝合的方法对浆肌层进行缝合,封闭腔隙,缝合并整形子宫,切口关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前后的子宫动脉血流变化研究
【摘要】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前后的子宫动
脉血流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2年7月于本院采用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进行治疗的29例患者为观察组,同期采用
开腹手术进行治疗的29例患者为对照组,将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
3个月的子宫动脉vmax、vmean、ri、pi及s/d水平进行检测及比
较。结果:观察组的术后1、3个月的子宫动脉vmax及vmean水平
均低于对照组,而ri、pi及s/d水平则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
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进行治疗,主要为
麻醉后建立二氧化碳气腹,采用三孔法进行病灶探查及病灶切除
术,后进行后期处理。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开腹手术进行治疗,按照
常规步骤进行切口及探查病灶,切除病灶,缝合及后期处理。将两
组患者术前及术后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进行检测统计及分析。
所有患者分别于术前1 d和术后1、3个月时进行子宫动脉vmax、
vmean、ri、pi及s/d水平方面的检测及统计比较,上述检测指标
均采用西门子acusonx300全数字化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诊
断,并将所得数据进行相应的统计学处理。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
±s)进行表示,行t检验,p0.05),而术后1、3个月观察组的子
宫动脉vmax及vmean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而ri、pi及s/d水平则
均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术后3个月vmax及vmean低于术后1个
月,ri、pi及s/d水平则均高于术后1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p<0.05),见表1。
3 讨论
子宫肌瘤剔除术是临床中治疗子宫肌瘤的有效术式,而临床中
随着腹腔镜计数的不断发展完善,其在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也
日益凸显出其价值及优势[2-3],其在保证有效的治疗效果的同时,
减小了手术性创口及对机体的炎性应激反应等[4-5],且对于机体
的整体状态,如免疫等方面的不良影响也相对较小[6-7],而这在
国内外的大量研究资料中已经基本得到肯定。但是对于其对患者子
宫动脉血流的相关研究相对较少[8]。
本文中就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前后的子宫动脉血流变化
情况进行研究,并将其与采用传统的开腹手术的患者进行比较,结
果显示,手术后腹腔镜手术患者的子宫动脉vmax及vmean显著降
低,而ri、pi及s/d则明显升高,这说明患者的肌瘤得到有效根
除治疗后,肌瘤方面的血供被切断,则子宫动脉血流方面也随之降
低,而随着机体创面的康复及适应,这种血供状态逐步恢复至正常
健康状态[9-10],另一方面原因,与腹腔镜对机体的手术性创伤较
小,对于子宫的不良影响较小,故恢复也更快,表现在子宫动脉血
供方面的改善幅度较大。综上所述,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治
疗后的子宫动脉血流改善幅度更为明显,更为全面且直观地肯定了
腹腔镜手术的优势。
参考文献
[1] 任静,周风彩,刘延军,等.海藻酸钠微球栓塞治疗子宫肌
瘤前后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1,9(5) :444-446.
[2] 冯桂姣,丁爱萍.子宫肌瘤行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前后血流
动力学的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07,13(14):87-88.
[3] malzoni m,tinelli r,cosentino f,et al.laparoscopy
versus minilaparotomy in women with symptomatic uterine
myomas: short-term and fertility results[j].fertility and
sterility,2010,93(7):2368-2373.
[4] 蔡永江.瑞芬太尼对腹腔镜子宫肌瘤患者围术期脑氧代谢
平衡及子宫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观察[j].成都医学院学报,2012,7
(1):73-74.
[5] 段晓义,谭笑梅,腾芳.经阴道与经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
的对比研究[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1(12):
1862-1864.
[6] 陈娟,赵菊.腹腔镜下阻断子宫动脉后子宫肌瘤剔除术56
例[j].中国生育健康杂志,2012,23(1):54-55.
[7] 曹凤如.腹式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分析比较[j].实
用医技杂志,2012,19(6):635-636.
[8] 欧阳煜宏.不同术式子宫肌瘤剔除治疗子宫肌瘤280例临床
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11,26(36):5831-5834.
[9] 张流,赵仁峰.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三种处理方式的效
果观察[j].广西医学,2012,34(9):1154-1156.
[10]邓朝红,刘静.三种术式在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临床比较
[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22):190.
(收稿日期:2012-10-17)
(本文编辑: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