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是认识和创造物质的科学(学案)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 4.1 化学是认识和创造物质的科学学案1 苏教版必修2

高中化学 4.1 化学是认识和创造物质的科学学案1 苏教版必修2

化学是认识和创造物质的科学【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⑴较为深刻的认识化学学科研究的内容。

⑵了解化学学科一些基本的化学原理和理论。

⑶用化学原理解释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

⑷了解化学发展的前景及对人类的贡献。

2.过程与方法:⑴通过对化学史的探究掌握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

⑵培养学生能够提出问题、搜集材料及分析归纳合作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⑴在学习化学发展史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科学态度。

⑵在探究化学理论过程中认识科学家们所付出的艰辛劳动。

⑶能利用化学发展史实说明并体会对物质及其变化的认识是逐步发展和深入的。

【教学过程】[情景创设]通过必修模块的学习,我们已经感受到化学的魅力,认识到化学科学对于科学技术发展、环境保护事业的重要性,体会到化学科学对于人类文明的进步所做出的巨大的贡献。

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里,化学科学的发展历史也是不可或缺的支流。

化学学科发展的历史,是人类逐步深入认识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的历史,也是一部合成、创造更多新物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

[板书]化学是打开物质世界的钥匙[引入]拥有了这把钥匙我们就能进入五彩斑斓的物质世界。

可这把钥匙的铸造却是艰辛的、漫长的。

[板书]问题1:人类对金属的制取使用研究。

[学生活动]学生分组,完成书本P86的“交流与讨论”,并汇报结论。

对于“交流与讨论”的问题(1):金属越活泼,则被广泛利用的时间就越晚。

[阅读资料]元素的发现(附在“备课资料”)[学生活动]以铜、铁、铝、钠、镁为例,完成“交流与讨论”的问题(2)。

学生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师生互动]归纳总结金属的冶炼方法。

金属冶炼是工业上将金属从含有金属元素的矿石中还原出来的生产过程。

金属的活动性不同,可以采用不同的冶炼方法。

总的说来,金属的性质越稳定,越容易将其从化合物中还原出来。

金属冶炼的方法主要有:(1)热分解法对于不活泼金属,可以直接用加热分解的方法将金属从其化合物中还原出来。

高中化学必修二教案-4.1 化学是认识和创造物质的科学3-苏教版

高中化学必修二教案-4.1 化学是认识和创造物质的科学3-苏教版

化学是打开物质世界的钥匙一、教学分析本节为高中化学必修2专题四第一单元第一节内容,本专题试图帮助学生在必修模块最后的学习中,形成对化学学科较为整体、全面的认识,了解化学在科技进步、社会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引领学生走进化学世界。

教学上我力图避免单纯的讲授化学知识或介绍化学史,而是以充分调动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体验化学是打开物质世界的钥匙的情感为核心目标。

二、学情分析学习高中化学知识近一学年,有一定的知识储备量,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和问题探究等能力,能够通过阅读资料等方式自主学习并归纳总结。

受知识水平的限制,对现代科学技术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三、教学目标1.通过金属活动性与金属开发年代与冶炼方法的对比,构建物质世界的认识离不开实验探究和理论的支持基本观念。

2.在实验基础上不断深化对酸碱的认识,了解人类对物质世界认识的过程,认识科学研究的方法。

四、教学重难点重难点:金属的认识历程;人类对酸碱认识的发展五、教学过程情境创设:火的使用使人类吃上了烤肉,结束了人类茹毛饮血的生活,标志着社会进入文明时代,也为物质的探究开辟了先河。

你知道原始人用什么方法取火吗?随着社会科技发展我们对火的驾驭能力日益精进,现实生活中有哪些取火方法?(生答:打火机、火柴、凸透镜取火、燃气灶压电陶瓷、电子脉冲点火、汽车电容二极管即高压电点火等)没有这些工具,我们能否通过纯化学的方法点火呢?趣味实验:(吹气生火):学生通过玻璃管向包裹过氧化钠的脱脂棉吹气,脱脂棉燃烧过渡:神奇吗?我们化学上还有很多类似的方法可以生火,化学给不给力?下面请大家和我一起走进神奇的化学世界,了解她的前世、今生和未来!一、化学的的前世---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有了火使人类终于吃上了烤肉,但是想喝炖汤怎么办?机智的祖先发现黏土用火烧一烧会变硬,于是发明了陶器,进而演变为精美的瓷器,再后来有了青铜器,铁器等。

人类使用青铜器历史已经有6000多年,而铁却只有约2500年,为何铜的开发利用要早于铁?请大家完成学案上交流讨论内容,解决以下问题。

高中化学 专题四 第一单元 化学是认识和创造物质的科

高中化学 专题四 第一单元 化学是认识和创造物质的科

第一单元化学是认识和创造物质的科学(教师用书独具)●课标要求1.以金属矿物等自然资源的综合利用为例,了解化学方法在实现物质间转化中的作用。

2.认识化学在自然资源综合利用方面的主要价值。

●课标解读1.了解金属的性质和冶炼方法及其原理。

2.了解电解技术在新物质创造中的应用。

●教学地位金属的冶炼是金属材料的主要来源,电解法获取Cl2、烧碱和H2是重要的氯碱工业,化学是创造物质的科学,也是高考命题的热点。

(教师用书独具)●新课导入建议18世纪后期,英国的工业革命带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其中有机化学的发展为药理学提供了物质基础,从植物药中不断提纯其活性成分,得到纯度较高的药物,如依米丁、奎宁、士的宁、可卡因等。

并在以后开始了人工合成新药,为人类带来了福音。

不仅在医学方面,在生产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纵观化学发展的历史,我们都会发现,化学对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产生了巨大的作用。

著名化学家西博格博士于1979年在美国化学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曾感慨道:“化学——人类进步的关键”!本单元就让我们来体会一下这句话的深刻含义吧!●教学流程设计课前预习:安排学生课前阅读相关教材内容,完成“课前自主导学”并讨论。

⇒步骤1:导入新课,分析本课教学地位。

⇒步骤2:通过“思考交流1”让学生从酸碱质子理论理解物质;通过“思考交流2”让学生知道合成氨、植物光合作用的原理。

⇒错误!⇓步骤6:5至6分钟完成【当堂双基达标】,教师明确答案并给予适当点评或纠错。

⇐步骤5:回顾本课堂所讲,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出【课堂小结】。

⇐错误!课 标 解 读重 点 难 点1.了解化学科学在人类认识物质世界方面的重要作用。

2.了解化学在合成新物质、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

3.了解金属活动性与金属冶炼方法的联系,知道金属冶炼的本质。

1.常见的金属的冶炼方法和原理。

(重点)2.酸、碱的认识及其发展。

(重点)3.通过化学反应创造新物质。

(难点)化学是打开物质世界的钥匙1.2.写出金属Fe 、Cu 、Al 、Na 的冶炼所涉及的化学方程式 (1)Fe :Fe 2O 3+3CO=====△2Fe +3CO 2,Fe 2O 3+2Al ――→高温2Fe +Al 2O 3(2)Cu :Fe +CuSO 4===Cu +FeSO 4 (3)Al :2Al 2O 3=====电解熔融4Al +3O 2↑(4)Na :2NaCl=====电解熔融2Na +Cl 2↑3.化学科学理论的建立与发展(1)19世纪,化学科学建立了以道尔顿原子论、分子结构和原子价键理论为中心内容的经典原子分子论,发现了元素周期律,提出了质量作用定律,奠定了化学反应的动力学基础;人工合成尿素,彻底动摇了“生命力论”,使有机化学得到迅猛发展。

《第一单元 化学是认识和创造物质的科学》教学设计(河北省县级优课)

《第一单元 化学是认识和创造物质的科学》教学设计(河北省县级优课)

化学是打开物质世界的工具与创造新物质的钥匙【教学目标】1.知道金属冶炼的一般方法。

2.会根据酸碱质子理论判断酸,碱以及酸碱两性物质。

3.掌握电解熔融氯化钠和氯化钠水溶液反应机理。

【教学重点】电解熔融氯化钠和氯化钠水溶液【教学难点】电解熔融氯化钠和氯化钠水溶液【教具准备】PPT【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习题法【教学过程】一金属冶炼抽查学生(学号为20.32.34号学生)背诵金属活动顺序表,师提问:金属的活动性与人类开发利用时间先后关系?生回答,师总结,做笔记。

实质:金属化合物中的金属阳离子得电子被还原为金属原子,即Mn+ +ne-==M。

依据:金属的活动性不同,冶炼方法不同。

常用方法:电解法,热还原法,热分解法,富集法。

1min背诵刚学习内容,学生谈收获。

二人类对酸碱认识的发展师提问:对酸碱的认识,学生回答。

引出阿伦尼乌斯电离学说以及酸碱质子理论,详细讲解,当堂练习,巩固知识点。

1.阿伦尼乌斯电离学说:电解质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是H+的化合物是酸。

电解质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是OH-的化合物是碱。

2.酸碱质子理论:凡能给出质子(H+)的物质都是酸。

凡能接受质子的物质都是碱。

若某物质既能给出质子又能接受质子,可称之为酸碱两性物质。

1. [实战演练]酸碱质子理论认为,凡能给出质子(H+)的物质都是酸,凡能接受质子的物质都是碱。

某物质既能给出质子又能接受质子,可称为酸碱两性物质。

现有以下物质:①H2O①CO32-①Al3+①CH3COOH①NH4+①HCO3-①NH3·H2O根据酸碱质子理论,上述物质中属于酸的是①①(填序号,下同);属于碱的是①①;属于两性物质的是①①。

注:1.阳离子交换膜的作用:(1)防止氢气和氯气混合爆炸(2)防止氯气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电解氯化钠水溶液产物的检验:(1)OH-的检验:向阴极区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红。

(2)H2的检验:爆鸣法检验。

用试管收集一定量的阴极气体,移近点燃的酒精灯,若听到尖锐的爆鸣声或噗的一声,说明气体是氢气。

高中化学教案 化学是认识和创造物质的科学-名师

高中化学教案  化学是认识和创造物质的科学-名师

《化学是人类创造新物质的工具》教学设计浙江省春晖中学戴克华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举例说明化学在自然资源综合利用,设计、合成新物质,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屠呦呦发现青蒿素的过程中问题解决的研究,让学生掌握物质分离提纯的方法,进一步强化结构决定性质的化学思想;通过对氯碱工业装置的改良的研究,让学生掌握物质制备的方法之一——电解法,并进一步强化“化学反应是新物质制备与合成的基础”的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让学生体会科学发展的曲折历程和学科家为此付出的艰辛劳动;用事实证明化学是创造新物质、造福人类的科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化学创造新物质的两种重要方法:分离提纯、人工合成(制备)。

2.教学难点分离提纯方法的选择、人工合成方案的设计。

三、教学过程环节一.课题引入【引入】创造新物质需要一定的工具,可以是物理的,也可以是化学的,可以是原始的,也可以是现代的。

毫无疑问化学是最重要的工具之一。

【投影】不同年份化合物种类统计图。

【设问】请根据统计图预测,到目前为止已公布的化合物种类大概有多少种A、亿B、亿C、亿D、亿【追问】化合物种类的快速增长和哪些技术的发展有关设计意图:1.引出化学是人类创造新物质的工具;2.化合物种类的快速增加离不开现代合成技术、分离和检测技术的发展。

环节二.创造新物质的途径介绍【过渡】创造这些新物质的途径有哪些【设问】如何从海水中获取某种常见的调味品设计意图:引出创造物质的途径之一:从天然产物中分离。

【讲授】分离法创造新物质的目的和方法。

【投影】三幅图片:黄花蒿、屠呦呦、青蒿素。

【设问】能根据三幅图片讲述一段令无数中国人为之骄傲的化学史话吗设计意图:通过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化学史话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小组讨论】派代表讲述【设问】如何从黄花蒿中提取青蒿素【投影】青蒿素结构【追问】从结构分析,青蒿素溶于水吗稳定好吗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利用物质结构去科学预测有机物性质的能力。

4.1化学是认识和创造物质的科学学案(苏教版必修2)

4.1化学是认识和创造物质的科学学案(苏教版必修2)

4.1 化学是认识和创造物质的科学 学案(苏教版必修2)一、化学是打开物质世界的钥匙1.金属的冶炼(1)冶炼实质:金属离子――→得电子金属原子。

(2)冶炼依据:金属的________不同,冶炼方法不同。

(3)冶炼方法:①电解法:K ~Al电解熔融Al 2O 3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热还原法:Zn ~CuCO 还原Fe 2O 3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热分解法:Hg ~AgHgO 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物理方法:Au ~Pt2.化学科学理论的建立与发展(1)19世纪①以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为中心内容的经典原子分子论的建立。

②1869年门捷列夫发现了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的提出奠定了化学反应的动力学基础。

④________的人工合成,彻底动摇了“生命力论”。

(2)20世纪①化学家________提出了________理论和________分子的螺旋结构模型,为DNA 分子 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提出奠定了基础。

②扫描隧道显微镜的发展,实现了对____________的操纵。

3.人类对酸碱认识的发展(1)阿伦尼乌斯电离学说①酸:电解质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________的化合物,如HCl 、H 2SO 4等。

②碱:电解质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________的化合物,如NaOH 等。

(2)酸碱质子理论①酸:能________________的物质,如HNO 3、CH 3COOH 等。

②碱:能____________的物质,如OH -、CH 3COO -等。

③酸碱两性物质:既能____________又能____________的物质,如H 2O 、HCO -3等。

最新高中化学-化学是认识和创造物质的科学学案 精品

最新高中化学-化学是认识和创造物质的科学学案 精品

【学习目标】1.了解金属的制备原理及发现年限与金属活动性的关系2.了解酸、碱认识的发展3.了解能利用化学反应创造新物质【重点难点】1. 了解金属的制备原理及发现年限与金属活动性的关系2.了解酸、碱认识的发展【学习内容】【课堂导入】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工业制Al(2)工业制Mg(3)铝热反应制铁(4)加热HgO【课堂导学】一化学科学发展的历史1.化学科学发展的历史,是一部人类逐渐深入认识物质,,的历史,也是一部、更多物质,推动和促进的历史2.化学科学理论的建立与发展帮助人们更深刻的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阅读课本P92-P93的内容)二人类对酸碱认识的发展1.17世纪前,人们凭判断酸碱2.17世纪末,英国化学家认为3.拉瓦锡提出4.瑞典化学家创立学说,提出5.1923年又有化学家提出在和条件下适用的酸碱质子理论,认为都是酸。

都是碱,若某种物质可称为酸碱两性物质【思考】酸碱质子理论和酸碱电离理论对HCO3-的认识有何不同三化学是人类创造新物质的工具1.金属冶炼的原理(实质)2.金属冶炼的方法(1)热分解法适用范围:不活泼金属Ag----Au如: 2Ag2O 4Ag + O2↑2HgO 2Hg + O2↑(2)热还原法:适用范围:较活泼的金属Zn----Cu如:Fe2O3 + 3CO 2Fe + 3CO2Cr2O3+2Al 2Cr + Al2O3常用的还原剂:C 、CO、H2和活泼金属(如铝)等.铝热反应也属于热还原法.(3)电解法:适用范围:活泼的金属K----- Al如:2Al2O34Al + 3O2↑2NaCl2Na +Cl2↑【说明】电解法的缺点是要消耗大量的电能,成本较高.阅读课本P96完成【交流与讨论】后总结【例题讲解】1.冶炼金属一般有下列四种方法:①焦炭法;②水煤气(或氢气,或一氧化碳)法;③活泼金属置换法;④电解法。

四种方法在工业上均有应用。

古代有(Ⅰ)火烧孔雀石炼铜;(Ⅱ)湿法炼铜;(Ⅲ)铝热法炼铬;(Ⅳ)从光卤石中炼镁,对它们的冶炼方法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Ⅰ)用①B.Ⅱ用②C.Ⅲ用③ D.Ⅳ用④2.下列金属①铁②镁③锰④钒⑤铬可用铝热法制备的有()A.①②④ B.①②③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课堂小结与反思】【课后作业与练习】1.下列关于化学发展史上重大事件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19世纪初,阿伏加德罗提出了原子学说B .1774年,法国科学家拉瓦锡通过实验证明空气是由O 2和N 2组成的C .17世纪末,英国化学家波义耳又提出了酸、碱的定义D .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2.人类使用材料的增多和变化,标志着人类文明的进步。

4.1 化学是认识和创造物质的科学 学案(含答案)

4.1 化学是认识和创造物质的科学 学案(含答案)

4.1 化学是认识和创造物质的科学学案(含答案)第一单元化学是认识和创造物质的科学一.化学是打开物质世界的钥匙1人类开发.利用金属的历程1人类开发.利用金属的特点金属越活泼,人类开发.利用的越晚。

2金属冶炼原理与实质原理将金属从其化合物中还原出来用于生产和制造各种金属材料的过程。

实质用还原剂使化合态的金属得到电子变成金属单质。

3金属冶炼方法常用方法其他方法4金属的活泼性与冶炼方法的关系金属单质还原性.失电子能力依次减弱金属阳离子氧化性.得电子能力依次增强2化学科学理论建立与发展119世纪化学科学建立了以道尔顿原子论.分子结构和原子价键理论为中心内容的经典原子分子论。

1869年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

质量作用定律的提出,奠定了化学反应的动力学基础。

尿素的人工合成,彻底动摇了“生命力论”,使有机化学得到迅猛发展。

220世纪化学家鲍林提出了氢键理论和蛋白质分子的螺旋结构模型,为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提出奠定了基础。

人们借助扫描隧道显微镜,实现了对原子或分子的操纵。

3人类对酸碱认识的发展1认识发展过程2阿伦尼乌斯酸碱理论电解质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是酸。

电解质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是碱。

3酸碱质子理论凡能给出质子H的物质都是酸。

凡能接受质子的物质都是碱。

若某物质既能给出质子又能接受质子,可称为酸碱两性物质。

4NaHCO3NaHCO,HCOHH2OCO2,HCOOHH2OCO,故根据酸碱质子理论可知HCO可以被称为酸碱两性物质。

例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有些活泼金属如铝可作热还原法的还原剂B用电解熔融NaCl的方法来冶炼金属钠C可用焦炭或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的方法来冶炼铝D回收废旧金属可以重新制成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答案C解析铝可以作还原剂冶炼一些高熔点的金属,如2AlFe2O32FeAl2O3;金属钠是用电解熔融的NaCl的方法制取;铝是活泼金属,很难用还原剂把它还原出来;回收旧金属可以重新制成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是认识和创造物质的科学
(一)温故以学新
1、写出金属活动顺序表
2、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程式
3、工业合成氨的方程式
(二)课前预习:
1.人类认识酸碱经历了怎样的历程
2.过去你是用哪种理论来确定酸碱的
(三)深入探究:
1、交流与讨论(92页)
⑴人类开发利用金属的时间先后与金属活动性的关系
⑵写出常见金属的制备方法及方程式:钠、镁、铝、铁、铜、汞、银⑴电解法
⑵还原法
⑶直接加热分解法
2、交流与讨论(93页)
⑴波义耳的酸碱理论
⑵拉瓦锡的理论
⑶我们目前使用的酸碱理论------阿伦乌斯


⑷酸碱质子理论


思考:HCO3- 是否为酸碱两性物质?
3、资料卡(95页)
⑴电解熔融氯化钠:电极反应式
总反应式
⑵电解饱和食盐水:电极反应式
总反应式
4、交流与讨论(96页)
⑴工业合成氨的条件
⑵农药更新换代说明什么
⑶如何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五、】师生共同总结:
【六、】自我检测
1.NaCl是从海水中提取出来的一种重要物质,除食用外,它还是一种工业原料,下列以NaCl为原料的产品(或物质)是:①烧碱;②纯碱;③金属钠;④氯气;⑤盐酸()
A.全是B.只有①②③④
C.只有①②③⑤D.只有①②④⑤
1.化学真正成为一门科学并较快发展,始于()
A.氧气的发现
B.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
C.原子-分子论的提出
D.元素周期律的发现
2.从石器、青铜器到铁器时代,金属的冶炼体现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水平。

下图表示了三种金属被人类开发利用的大致年限,之所以有先后,主要取决于()
A.金属的化合价高低B.金属的活动性大小
C.金属的导电性强弱D.金属在地壳中的含量多少3.依据酸碱质子理论,下列物质属于碱的是()
A.铝
B.小苏打
C.食盐
D.苛性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