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二课时作业25:7.1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

合集下载

7.1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 (2)

7.1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 (2)

2.提示: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不可能完全隔绝,人也不可能离 开自然界而生存。因此,人类的进化不可能完全摆脱自然界的影 响。但是,人类毕竟早已远离风餐露宿、 “与狼共舞”的时代, 农业的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提高,使得人们的生活条件不断改善, 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婴幼儿死亡率显著下降,平均寿命显著延长 来自自然界的选择压力在变小,来自人类社会内部的选择因素在 增加。
遗传和变异
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现象。 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遗传和变异具有普遍性; 变异具有不定向性。
适者生存
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对环境能适应 的,而被淘汰的生物都是对环境不适应 的,这就是适应生存。
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 者被淘汰的过程,就是自然选择。
一个有大风大浪的岛屿上,昆虫的翅, 要么特别发达,要么无翅。
1.这些昆虫于海风的关系是生存斗争。 2.这里刮的海风对岛上昆虫的翅起了选择作用。 3.变异是不定向的。
㈠ 基础题P.113
2.按照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可以做如下解释:细菌在繁殖过 程中会产生各种可遗传的变异,其中就有抗药性强的变异。在未使 用抗生素时,抗药性强的变异不是有利变异,这样的个体在生存斗 争中不占优势;使用抗生素以后,抗药性弱的个体大量死亡,抗药 性强的个体有机会产生更多的后代,一段时间以后,抗生素的杀菌 效果就会下降。这一解释未能深入到基因水平,没有说明基因突变 在进化中的作用。 ㈡ 拓展题P.113 1.提示:在自然界,物种的绝灭速率本来是很缓慢的,人类活动 大大加快了物种绝灭的速率。现在的许多濒危物种之所以濒危,很 大程度上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因此,一般来说,人类对濒危物种的 保护,是在弥补自己对自然界的过失,不能说是干扰了自然界正常 的自然选择。当然,如果某一物种的濒危纯粹是由于这种生物适应 能力的低下,或者源于自然灾害,则当别论。

人教版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7.1《现代生物进化论理论的由来》精品课件

人教版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7.1《现代生物进化论理论的由来》精品课件

请评价拉马克的进化论
先进之处(优点)

最早提出“进化”,对于反对当时人们信奉的神创论和 物种不变论是有进步意义的
不足之处

新性状的出现并不是由环境引起的 获得的性状不一定能遗传
达尔文
查理· 达尔文(1809-1882)是英国的博物学家,是最终建 立进化论的人。
达尔文曾随英国海军勘探船“贝格尔”号,做了历时五年 (1831-1836)的环球航行考察,在动植物和地质等方面 进行了广泛的观察,并采集了大量的生物标本和矿物标本, 经过深入研究,形成了生物进化的观点。
3.用达尔文进化学说的观点来判断下列叙述,其中 正确的(C )
A.长颈鹿经常努力伸长颈和前肢去吃树上的叶子, 因此颈和前肢都变得很长; B.北极熊生活在冰天雪地的环境里, 它们的身体产生了定向的白色变异; C.野兔的保护色和鹰锐利的目光, 是他们长期互相选择的结果; D.在长期有毒农药的作用下,农田害虫产生了抗药性。
二、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过度繁殖
事实1:生物都有过 度繁殖的倾向
生存斗争 遗传变异
推论1:个体间存在 着生存斗争
适者生存
推论2:具有有利 变异的个体,生 存并留下后代的 机会多 推论3:有利变异逐 代积累,生物不断 进化出新类型
事实2:物种内的个 体数能保持稳定
事实4:个体间普遍 存在差异(变异)
4.下列哪一项符合达尔文对生物进化过程的论述(D )
A.变异——生存斗争——有利变异的积累——适者生存; B.生存斗争——生物变异——有利变异的积累——适者生存; C.环境变化——生物变异——适者生存——有利变异积累; D.生物变异——生存斗争——适者生存——有利变异积累。
5.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看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其缺 陷(多选)( )

高中生物必修2课时作业3:7.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

高中生物必修2课时作业3:7.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40分钟课时作业基础过关知识点一拉马克的进化学说1.下列叙述中哪一项不是拉马克的进化学说的观点()A.生物的种类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的B.生物的种类从古到今是一样的C.环境的变化使生物出现新的性状,并且将这些性状传给后代D.生物的某一器官发达与否取决于用与不用[答案] B[解析]拉马克的进化学说认为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不是神创造的(神创论),也不是不变的(物种不变论),而是由更古老的生物进化来的,生物是由低等到高等逐渐进化的,生物的各种适应性特征的形成都是由于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

故B项不对,它是物种不变论的观点。

2.仔细分析下列现象,除哪项外都符合拉马克的进化学说()A.啄木鸟的长喙是长期啄食树内昆虫、反复伸长的结果B.在暗洞中生活的鼹鼠,因长期不用眼睛而逐渐失去视觉C.蛇的四肢由于长期不用而退化,因而获得匍匐行进的习性D.狼和鹿能迅速奔跑,两者进行着相互选择[答案] D[解析]法国博物学家拉马克通过对植物和动物的大量观察,提出了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即生物各种适应性特征的形成都是由于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

也就是说,器官用得越多越发达,器官废而不用就会造成形态上的退化。

题中A、B、C三项都符合拉马克的进化学说。

3.拉马克进化学说的进步意义体现在()A.科学地解释了生物进化的原因B.提出了“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的理论C.最先提出了比较完整的进化学说D.使生物学第一次摆脱了神学的束缚,走上了科学的道路[答案] C[解析]拉马克否定了神创论,但其学说的两大观点“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是其致命的缺陷,进步之处是最先提出了比较完整的进化学说。

知识点二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4.由于蟹类的捕食,某种海洋蜗牛种群中具有较厚外壳的个体的比例逐渐增加。

对这个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过度繁殖B.适者生存C.用进废退D.定向变异[答案] B[解析]某种海洋蜗牛种群中具有较厚外壳的个体的比例逐渐增加,说明具有较厚外壳的蜗牛能适应其生活环境。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7.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课件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7.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课件

•Content
第一节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
一、拉马克的进化学说 生物来源:不是神造的,而是由更古老
1.主要 观点
正确观点
的生物 进化来的
进化顺序:由 低等 到 高等
用进废退 错误观点:进化原因
获得性遗传
2.意义
(1)是历史上 第一个比较完整 的进化学说。 (2)否定了 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 ,奠定了科
【例1】下列叙述中,属于“获得性遗传”观点的是 A.后天形成的性状可以遗传给后代
•ContenB.t后代可以获得亲代的全部性状
C.后代可以得到亲代的遗传物质 D.生物所有性状的获得都是遗传的结果
(A )
【解析】获得性遗传是指后天由于用进废退而获得的性状是 可以遗传给后代的。
1.用进废退:凡是没有达到其发展限度的每一种动物,它的任何器
例3中A选项属于生物进化的何种观点?
•Conte用nt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
3.图中理论值与实际生存个体数差别很大,其原因可用达尔文的什么理
论解释
(B )
A.过度繁殖
B.生存斗争
C.遗传变异
D.适者生存
•Con1.te达n尔t 文学说与
拉马克学说有什 么关系?
达尔文学说与拉马克学说的关系可用下表表示:
第七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Con物进化 理论的 主要内 容
知识要点
1.概述拉马克的进化学说 2.概述达尔文的自然选择 学说
1.说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的主要内容 2.概述生物进化与生物多 样性的形成 3.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 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能力要求
1.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贡 献和局限性 2.种群、种群基因库、基因 频率、物种等概念的判定及 相关计算 3.共同进化和生物多样性形 成的原因及形成原因的实验 探究

高中生物必修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

高中生物必修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

适者生存 生物体普遍存在着遗传和变异,其中有利 变异得到保存,对生存不利的变异遭受淘 汰,出现适者生存。
由此可见,变异是随机的,是没有方向的 只有通过定向的选择,才能保存有利变异, 以适应环境。
即: 不定向变异t 自然选择t适应环境
自然选择学说怎么解释长颈鹿的进化?
长颈鹿 过度繁殖 长颈、长肢个体 生存斗争 的祖先 (变异) 短颈、短肢个体
一对家蝇繁殖一年,若每代1000个卵,
如果后代不死亡,后代可以把整个地球覆 盖2.54cm之厚。
人可能是繁殖能力最小的!一对夫妻 最多的能产生十几个子女。若以每对夫妻 平均生三个子女,平均30年传递一代计算, 每隔50年人口就将增加一倍。只需数百年 时间世界人口就将达到几万亿人,显然, 这是不可能的!
资料。回国之后,他一面整理这些资料,一面又深
入实践,同时,查阅大量书籍,为他的生物进化理
论寻找根据。 1842年,他第一次写出《物种起源》
的简要提纲。 1859年11月达尔文经过20多年研究而
写成的科学巨著《物种起源》 终于出版了。在这部
书里,达尔文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进化论”的思想,
说明物种是在不断的变化之中,是由低级到高级、
现代长颈鹿
适者生存 自然选择
长颈、长肢个体
(遗传积累)
③生物各种适应性特征的 形成都是由于用进废退和 获得性遗传
拉马克
(marck) 1744 — 1829
意义:否定了神创论和物 种不变论,奠定了科学的 生物进化论的基础。
拉马克认为生物进化原因: ①是“用进废退”; ②是“获得性遗传”
用进废退:
用进废退是指一种动物由于若干世代中经 常使用某器官,就会使该器官得到发展; 或者历代少用甚至不用某器官,就会使该 器官退化以致完全丧失。 获得性遗传: 由于环境影响或用进废退所获得的变异性 状,可以通过繁殖遗传给后代。

高一下学期人教版生物必修二7.1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 课件

高一下学期人教版生物必修二7.1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 课件
体现? 蛋白质 v 2、该物质是否带有遗传信息? 不带有
v 3、根据已学过的遗传学知识,亲本获得的
性状可以直接遗传给后代吗? 不能 v 4、根据已学过的遗传学知识,亲本可将什
么遗传给子代?遗传物质DNA英国的博物学家,是最终建立进化论的 人。他曾随英国海军勘探船“贝格尔”号, 进行了历时五年(1831-1836)的环球航行考察, 在动植物和地质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观察, 并采集了大量的生物标本和矿物标本,经过 深入研究,形成了生物进化的观点。
查理·达尔文 (1809-1882)
1.提出: 《物种起源》-自然选择学说 2.自然选择主要内容:
1.主要内容:
(1)生物不是神造的,而是 由古老生物进化来的。
(2)生物是由低等到高等逐 渐进化的。
拉马克(marck)
1744 — 1829
(3)生物各种适应性特征的形成都是由于
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
拉马克认为生物进化的主要原因:
拉马克认为,器官用得 越多就越发达,如食蚁 兽的舌头之所以细长, 是由于长期舔食蚂蚁的 结果。
我们应怎样评价拉马克的进化学说?
2.意义:
(1)历史上第一个提出的比较完整的进化学说。
(2)否定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
3.局限性(不足):
(1)拉马克提出的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的 观点缺少科学证据的支持,大多来自主观臆测。
(2)过于强调环境变化直接导致物种的改变, 实际上环境的变化如果未引起遗传物质的改 变,就不会使生物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课堂巩固:
2、农业生产中长期使用某种杀虫剂后,害虫的抗
药性增强,杀虫效果下降,原因是 A、杀虫剂诱发了害虫抗药性基因的产生 B、杀虫剂对害虫具有选择作用,使抗药性害虫 的数量增加 C、杀虫剂能诱导害虫分解药物的基因大量表达 D、抗药性强的害虫所产生的后代具有很强的抗 药性

必修二 7.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

必修二   7.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

必修二 7.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学习目标】1、举例说出达尔文之前,人们是怎样看待生物进化的。

2、概述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

3、评述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贡献和局限性【自主学习讨论】一、拉马克的进化学说1.内容:①地球上的生物不是的,而是的;②生物是逐渐进化的;③生物各种适应性特征的形成是由于和。

2.意义:否定了论和论,奠定了科学生物进化论的基础。

二、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1.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与变异、适者生存①生物都有的倾向;②物种内的个体数量;③生存的资源是。

以上可得出的推论是:_ ,生物物种的个体间普遍存在着变异,许多变异是可以的,由此可以推出,进而推出的结论是通过,生物不断进化出新类型。

2.意义:①达尔文创立的进化论从丰富的事实出发,论证了,并对提出了合理的解释。

它使生物学第一次摆脱了神学的束缚,步入了科学的轨道。

②它揭示了生命现象的统一性是由于,生物的多样性是的结果;生物界千差万别的种类之间有着一定的。

③它给予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以致命的打击,为提供了有力武器。

3.自然选择学说的不足:①对于,不能做出科学的解释。

②对于生物进化的解释局限于。

③强调物种的形成都是的结果,不能解释等现象。

3、达尔文以后进化理论的发展。

随着生物科学的发展,关于遗传和变异的研究,已经从水平深入到水平;关于自然选择的作用等问题的研究也已经从以为单位发展到以为基本单位。

这样就形成了以为核心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巩固检测】1、最早提出比较完整的进化学说的是()A.达尔文B.拉马克C.施旺D.孟德尔2.下列各项中,不是拉马克观点的是()A.生物不是神造的,而是由更古老的祖先进化来的B.生物是由低等到高等逐渐进化的C.生物适应性的形成是由于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D.生物新类型的形成是有利变异逐代积累的结果3. 下列不属于用进废退学说观点的是( )A、人的盲肠因为长期不用而退化B、适应捕食的需求,鹰的视觉变得越来越敏锐C、努力学习,会开发智力,是人类进化的一个重要因素D、当严寒来临时,抗寒能力弱的都死亡了,只剩下抗寒能力强的,整个种群就进化4.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看,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缺陷主要是()①自然选择学说能科学地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和生物的适应性、多样性的形成②自然选择学说认为生物个体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③自然选择学说对遗传和变异的本质未能作出科学的解释④自然选择学说不能解释物种大爆发等现象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5.下列各现象中不属于自然选择作用的例子的是()A、纯种长毛垂耳狗的形成B、因工业污染而使某种蛾子发生黑化C、某些细菌对抗生素的抗性D、头发里的虱子经DDT处理后仍有突变种存活下来6.对生物进化的方向起决定作用的是:()A.基因突变B.染色体变异C.获得性遗传D.自然选择7.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核心是:A.获得性遗传B. 用尽废退学说C.自然选择学说D.中性学说8.在下列几种简式中,能较确切地说明达尔文进化论的是:()A.过度繁殖→遗传变异→生存斗争→适者生存B.环境变化→定向变异→去劣留优 C.生存斗争→用进废退→适者生存D.环境变化→用进废退→获得性遗传→适者生存9.在生物进化过程中,可以定向积累微小有利变异的是:A.定向的变异和自然选择 B.生存斗争和自然选择C.自然选择和适者生存 D.自然选择和遗传10.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来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野兔的保护色和鹰锐利的目光是它们相互选择的结果B.长颈鹿经常努力伸长颈和前肢去吃高处的树叶,因此颈和前肢变得都很长C.尺蛾工业黑化现象是因为受煤烟污染而被熏黑的D.北极熊为了适应冰天雪地的环境,所以它们都定向地产生了白色的变异11.生物进化的内在因素是A.自然选择 B.遗传和变异 C.生存斗争 D.适者生存12、雄鹿往往用鹿角作为争夺配偶的武器,按照达尔文的观点,现在的雄鹿鹿角发达的原因是()A、代代经常使用的结果B、繁殖后代的需要C、变异朝着有利方向发展的结果D、自然选择的结果。

高中生物必修二《7.1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课件 (共35张PPT)

高中生物必修二《7.1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课件 (共35张PPT)

按照用进废退法则推理 未来的人是怎样的?
说不定胳膊、腿退 化,弱化,变细; 脑袋反而变大。
二、达尔文的生物进化理论 ——自然选择学说
神创造万物
航海观察 坚信生物不断进化
大量丰富事实
论证、解释生物是不断进化的
1859年出版了《物种起源》一书,提 出了自然选择学说。
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解释模型
遗传变异 生存斗争
3.请解释长颈鹿的进化
合作探究一
(1)长颈鹿种群中存在不同变异的个体:有的颈长,有的颈短。 —变异是不定向的 (2)颈长的长颈鹿容易得到食物,生存和繁殖的机会大:环境选择 了颈长的长颈鹿。 —自然选择是定向的,也就是适者生存
所以,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认为生物 自然选择 进化的方向取决于 .
判断: 1、长颈鹿的祖先经常努力伸长颈和前肢去吃树 上的叶子,因此颈和前肢都变得很长。 ( ) 拉马克的用进废退
• 生物为什么会不断地进化? • 生物是怎样进化的?
在生物进化理论提出之前,人们是怎 样看待生物的来源的?
在西方国家,当时神创 论和物种不灭论占据着 统治地位,人们普遍认 为所有的物种都是上帝 创造的,自古以来既没 有物种的绝灭,也没有 新的物种产生。不同物 种之间没有亲缘关系!
一、拉马克学说
两种进化学说的比较
主要区别:进化的原因
• 拉马克 • 用进废退,获得性遗传 • 达尔文 • 遗传变异是内因,自然选择是其进化 的方向
达尔文以后进化理论的发展
自主探究三
• 随着科学发展,关于遗传和变异的研究,从 性状 基因 ________ 水平发展到________ 水平,对自然 生物个体 选择作用的研究也从以____________ 为单 种群 位发展成以 ________为基本单位。这样形成 了以______________为核心的现代生物进化 自然选择学说 理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对点强化]强化点1拉马克的进化学说1.下列事例不属于拉马克生物进化理论所能解释的是()A.鼹鼠由于长期生活在地下,所以视力很弱B.人类的盲肠没有家兔的发达,是长期吃熟食的结果C.由于草少而改吃树叶,经常伸长脖子,鹿逐渐变为长颈鹿D.由于煤烟染黑了树木,曼彻斯特地区的浅色桦尺蠖逐渐被深色所代替[解析]拉马克的生物进化理论包括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

当生物长期连续使用某一器官时,该器官就会得到发展,反之就退化,这便是用进废退;而这种发展是可以遗传的,即获得性遗传。

A、B、C项的事例都能用“用进废退”理论解释。

D项由于体色与环境之间的相似程度不同,适者得以生存、不适者被淘汰,是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事例。

[答案] D2.下列关于拉马克进化学说的叙述,错误的是()A.拉马克认为,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是由更古老的生物进化来的B.生物的适应性特征的形成是由于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C.器官废而不用,就会造成形态上的退化D.用进废退获得的性状不可以遗传给后代[解析]拉马克认为用进废退获得的性状是可以遗传给后代的。

[答案] D3.拉马克进化学说的进步意义体现在()A.科学地解释了生物进化的原因B.提出了“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的理论C.最先提出了比较完整的进化学说D.使生物学第一次摆脱了神学的束缚,走上了科学的道路[解析]拉马克进化学说的进步之处是最先提出了比较完整的进化学说。

[答案] C4.下列不属于拉马克用进废退学说的是()A.鲸没有牙齿,是因为它们吞食浮游生物B.长颈鹿的颈很长是采食高处树叶反复伸颈的结果C.羚羊听觉灵敏、奔跑快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D.蛇身体细长无足,是经常出入鼠穴捕食的结果[解析]A、B、D选项都是拉马克用进废退的观点;C选项是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观点。

[答案] C5.雄鹿往往用鹿角作为争夺配偶的武器,所以它的鹿角发达。

下列不是拉马克学说观点的是()A.鹿角发达的个体被保留B.鹿角因经常使用而发达C.鹿角的变异朝着有利于其生存的方向发展D.雄鹿为了繁衍后代的需要而使鹿角发达[答案] A强化点2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6.日本有一种鹰仅存十几只,研究人员发现,这是由于环境改变导致雌鹰产的卵壳薄而脆,孵化难以成功。

解释这种现象可用()A.定向选择B.生存斗争C.适者生存D.遗传变异[解析]按照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在生存斗争中,有利变异通过遗传逐代积累,不利变异则逐代被淘汰。

自然选择的结果是适者生存。

日本这种鹰产的卵壳薄而脆,孵化难以成功而濒临灭绝,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是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具体体现。

[答案] C7.下列哪项事实对达尔文的进化理论具有挑战性()A.在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生活着大批无翅的昆虫B.人类长期使用杀虫剂,不但没有消灭害虫,反而使害虫的抗药性越来越强C.云南澄江地区寒武纪地层中,突然出现大量新物种的化石,而这些物种的形成大约只用了200万年,这在几十亿年生物进化史上只能说是“一瞬间”D.通过分子生物学研究,特别是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发现人与其他哺乳动物之间相同的基因非常多,不同的基因只是少数[解析]自然选择学说认为生物进化是个渐变的过程,而寒武纪的生物大爆发恰恰是自然选择学说无法解释的。

[答案] C8.肺鱼在夏季如遇池塘干涸,常藏身于泥中进行夏眠,直到雨季来临时才“苏醒”。

下列各项均是对这一现象的解释,其中错误的是()A.这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B.这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C.这是环境迫使肺鱼产生这种变异D.这是肺鱼与环境长期斗争的结果[解析]肺鱼能进行夏眠度过干旱的季节,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环境对生物变异只起选择作用,而不能使生物产生某种变异。

[答案] C9.随着全球范围内抗生素的广泛和大量应用,抗药细菌不断出现,它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对抗生素产生抗性,抗生素在不久的将来有可能成为一堆废物。

请分析抗生素对细菌抗性的产生所起的作用是()A.抗生素的不断使用,使细菌逐渐适应而产生抗药性B.细菌的变异是不定向的,抗生素对细菌进行了定向选择C.细菌的变异是定向的,抗生素对细菌进行了定向选择D.抗生素使细菌产生了定向变异[解析]抗生素是一类广谱杀菌药物,对细菌具有杀灭作用,同时具有选择作用,使具有抗药性的个体保留下来。

[答案] B10.如图所示,甲、乙、丙、丁、a、b、c、d代表各种不同生物,其中符合达尔文进化观点的图示是()[解析]达尔文认为生物是由共同的原始祖先经漫长的地质年代逐渐进化而来的,现代生物之间有或近或远的亲缘关系。

[答案] C[综合强化]11.某岛屿上存在着尺蠖的两个变种,该地区原为森林,后建设成为工业区。

下表为该地区不同时期两种尺蠖的数量变化。

分析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森林时期建成工业区后50年灰尺蠖黑尺蠖灰尺蠖黑尺蠖99% 1% 1% 99%A.定向变异的作用B.自然选择的作用C.灰尺蠖迁入,黑尺蠖迁出D.工业煤烟使灰尺蠖变成黑尺蠖[解析]自然选择学说认为,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建成工业区后50年环境“黑化”严重,灰尺蠖在黑色背景下容易被天敌发现而被取食,相反黑尺蠖的生存优势逐渐强化,导致了这种现象发生。

[答案] B12.在某小岛上的一种啄木鸟,其喙长分布如图甲、而其唯一的食物是一种在树干中的虫,其深度分布如图乙。

下列关于子一代鸟喙的可能长度的说法合理的是()A.都比父母的长,因为鸟需要适应它们的环境B.都比父母的长,因为较长的鸟喙是生存所必需的C.不一定比父母的长,仅一代的时间还不足以进化出较长的鸟喙D.不一定比父母的长,因为虫在树干中的深度并不是都很深[解析]由自然选择学说可知,生物的进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在较短的一代之后性状是无法判断的,子一代的鸟喙长度不一定比父母的长。

[答案] C13.某种果蝇是家禽的毁灭性寄生物,在一实验室里,用杀虫剂和电离辐射分别处理这种蝇的两个数量相同的群体,电离辐射能导致雄蝇不育,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1)图中属于电离辐射对害虫处理的曲线为。

(2)用杀虫剂处理,可使群体中的个体在短期内迅速减少,但从处理后的第三代开始个体数量逐渐回升,这是因为群体中具有少量的个体,能杀虫剂这个环境,在定向的作用下得到保存,继续繁殖具有的后代。

(3)用电离辐射使雄性不育的处理方法,在遗传学上称为。

(4)用电离辐射的方法消灭害虫与用杀虫剂相比,其好处除表现在效果上外,还可防止,这对保护环境是有利的。

[解析]农药作用于害虫之后,不具有抗药性的害虫被淘汰,从而使种群数量在短时间内迅速减少,但少数具有抗药性的个体能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使种群数量又逐渐趋向于增加。

使用电离辐射处理害虫后,可导致害虫中的雄性个体发生基因突变,成为雄性不育个体,从而变相改变了种群内的性别比例,使雌性个体因不能完成交配活动而不能产生新个体,种群数量逐渐下降。

[答案](1)B(2)抗药性适应自然选择抗药性(3)人工诱变(4)农药污染14.在鲁西南,曾发生农田中蜗牛泛滥成灾的现象,造成了玉米、棉花等农作物大量减产。

开始时,农民使用杀虫剂进行防治,效果显著,但随着杀虫剂的继续使用,蜗牛表现出越来越强的抗药性。

运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分析说明。

(1)在蜗牛种群中,本身就存在着不抗药的、抗药性差的、抗药性强的个体,这体现了生物的变异一般是的,蜗牛抗药性越来越强是的结果。

(2)在蜗牛进化过程中,属于有利变异的是个体。

(3)下图中能反映蜗牛的变化的曲线是。

(注:纵坐标表示个体数目,横坐标表示抗药性由弱到强,①表示最初状态)[解析](1)蜗牛种群中的个体本身就存在着差异,这体现了生物的变异一般是不定向的。

而自然选择是定向的,蜗牛抗药性的形成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2)适应杀虫剂环境的个体(具有抗药性的个体)出现的变异是有利变异。

(3)在进化过程中蜗牛种群的抗药性增强,抗药性强的个体数量也增多。

[答案](1)不定向自然选择(2)具有抗药性的(3)c15.(1)19世纪中叶以来,随着英国重工业的发展,桦尺蠖中黑化个体的比例越来越高。

为了研究环境改变对桦尺蠖种群变化的影响,1950年科学工作者在英国的两个地区利用标志重捕法进行了调查,获得如下表的结果:项目地区白色个体黑化个体释放数回收数回收率释放数回收数回收率污染区64 16 25.0% 154 82 53.2% 非污染区393 54 13.7% 406 19 4.7%请回答下列问题:①自然选择是的过程。

②表中两组数据大于、大于,共同支持“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方向”这一论点。

(2)20世纪50年代后,英国开始实行控制计划,大气环境污染得到了治理。

请根据图说出三者的变化关系并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①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中心内容就是自然选择,自然选择就是指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

②污染区白色个体的回收率比黑化个体低,说明污染后的环境选择使黑化个体更容易生存,而非污染区的情况相反,说明非污染区白色个体更能适应环境,两者共同支持“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方向”这一论点。

[答案](1)①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②53.2%25.0%13.7% 4.7%(两组数据先后顺序可调换)(2)①由于煤烟排放量减少,SO2含量逐年降低。

②由于SO2含量降低,树干上地衣数量增多。

原因是地衣对SO2敏感,因此SO2含量降低,有利于地衣的生长。

③由于地衣数量增多,使树干颜色逐渐变浅,黑化个体逐年减少。

原因是地衣颜色浅,黑化个体易被鸟类捕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