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汽车理论》考试大纲
2019山东理工大学交通与车辆工程学院考研大纲

【导语】学院前⾝可追溯⾄上世纪五⼗年代成⽴的⼭东农业机械化学院拖拉机专业,历经5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已经从当时单⼀的拖拉机专业发展成为以车辆⼯程学科为龙头,以道路交通运输⼯程和能源与动⼒⼯程学科为两翼,以⼒学学科为⽀撑的道路交通运输系统学科群。
以下是⽆忧考为⼤家整理的《2019⼭东理⼯⼤学交通与车辆⼯程学院考研⼤纲》供您查阅。
科⽬代码:911科⽬名称:理论⼒学 考试范围 ⼀、静⼒学基本概念和物体的受⼒分析 静⼒学公理,⼯程中⼏种常见的约束与约束反⼒,物体的受⼒分析。
⼆、⼒学简化和⼒系平衡 平⾯汇交⼒系的合成与平衡;平⾯⼒偶系的合成与平衡;平⾯任意⼒系的简化与平衡;物体系统的平衡;⼒在空间直⾓坐标轴上的投影和⼒对坐标轴的矩;摩擦⾓和⾃锁,考虑滑动摩擦时物体的平衡问题;平⾯简单桁架的内⼒计算。
三、点的运动学和点的合成运动 质点的运动及其数学描述;点的三种速度和加速度,点的科⽒加速度;点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合成定理。
四、刚体的简单运动和刚体的平⾯运动 刚体的平⾏移动和转动;刚体的平⾯运动。
五、质点运动学的基本⽅程 ⽜顿三定律,质点运动微分⽅程和质点动⼒学问题的求解,质⼼和刚体转动惯量的计算。
六、动量定理 动量和冲量的概念,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
质⼼运动定理和质⼼运动守恒定律。
七、动量矩定理 动量矩和动量矩定理,刚体绕定轴转动的微分⽅程,质点系相对于质⼼的动量矩定理,刚体平⾯运动微分⽅程。
⼋、动能定理 ⼒的功,质点和质点系的动能,质点和质点系的动能定理,功率和功率⽅程,势⼒场,势能和机械能守恒定律。
九、达朗贝尔原理 惯性⼒的概念和计算,刚体惯性⼒系的简化结果,质点和质点系的达朗贝尔原理。
科⽬代码:912科⽬名称:材料⼒学 考核范围 ⼀、材料⼒学概述:(熟练掌握) 材料⼒学的任务和研究对象、基本假设,应⼒、应变等概念,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
⼆、轴向拉伸与压缩:(熟练掌握) 轴向拉压杆的内⼒、轴⼒图,横截⾯和斜截⾯上的应⼒,轴向拉压的应⼒、变形,轴向拉压的强度计算,轴向拉压的超静定问题,装配应⼒和热应⼒问题;轴向拉压时材料的⼒学性质;剪切和挤压的实⽤计算。
《汽车理论》考试必备资料

《汽车理论》考试必备资料《汽车理论》知识点全总结第一部分:填空题第一章.汽车的动力性1.从获得尽可能高的平均行驶速度的观点出发,汽车的动力性指标主要是:(1)汽车的最高车速Umax(2)汽车的加速时间t(3)汽车的最大爬坡度imax。
2.常用原地起步加速时间和超车加速时间来表明汽车的加速性能。
3.汽车在良好路面的行驶阻力有:滚动阻力,空气阻力,坡道阻力,加速阻力。
4.汽车的驱动力系数是驱动力与径向载荷之比。
5.汽车动力因数D=Ψ+δdu/g dt。
6.汽车行驶的总阻力可表示为:∑F=Ff+Fw+Fj+Fi 。
其中,主要由轮胎变形所产生的阻力称:滚动阻力。
7.汽车加速时产生的惯性阻力是由:平移质量和旋转质量对应的惯性力组成。
8.附着率是指:汽车直线行驶状况下,充分发挥驱动力作用时要求的最低地面附着系数。
9.汽车行驶时,地面对驱动轮的切向反作用力不应小于滚动阻力、加速阻力与坡道阻力之和,同时也不可能大于驱动轮法向反作用力与附着系数的乘积。
第二章.汽车的燃油经济性1.国际上常用的燃油经济性评价方法主要有两种:即以欧洲为代表的百公里燃油消耗量和以美国为代表的每加仑燃油所行驶的距离。
2.评价汽车燃油经济性的循环工况一般包括:等速行驶,加速、减速和怠速停车多种情况。
3.货车采用拖挂运输可以降低燃油消耗量,主要原因有两个:(1)带挂车后阻力增加,发动机的负荷率增加,使燃油消耗率b下降(2)汽车列车的质量利用系数(即装载质量与整车整备质量之比)较大。
4.从结构方面提高汽车的燃油经济性的措施有:缩减轿车尺寸和减轻质量、提高发动机经济性、适当增加传动系传动比和改善汽车外形与轮胎。
5.发动机的燃油消耗率,一方面取决于发动机的种类、设计制造水品;另一方面又与汽车行驶时发动机的负荷率有关。
6.等速百公里油耗正比于等速行驶时的行驶阻力与燃油消耗率,反比于传动效率。
7.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有:串联式,并联式和混联式三种结构形式。
武汉科技大学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试题汽车理论B及答案

姓名:报考专业: 准考证号码:密封线内不要写题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自命题试题科目名称:汽车理论( A 卷 B 卷)科目代码:823考试时间: 3小时 满分 150分可使用的常用工具:□无 计算器 □直尺 □圆规(请在使用工具前打√)注意:所有答题内容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或草稿纸上的一律无效;考完后试题随答题纸交回。
一、解释下列术语(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1. 汽车动力性2. 制动器制动力分配系数3. 临界减速度4. 静态储备系数5. 中性转向特性二、填空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1. 道路阻力系数指 ( )。
2. 汽车直线行驶状况下,充分发挥驱动力所要求的最低附着系数称为( )。
3. 评价汽车燃油经济性的百公里油耗有等速百公里油耗与( )百公里油耗。
4. 对挡位较少的变速器,通常高挡位相邻两挡的传动比间隔比低挡位的( )。
5. 在道路上实测的制动距离比理论计算的制动距离( )。
6. 车轮抱死后的利用附着系数等于( )。
7. 当侧偏角为零时,轮胎受到的地面侧向反力为( )。
8. 汽车在转向盘角阶跃输入下的稳态响应是( )行驶状态。
9. 汽车平顺性主要研究由( )引起的汽车振动问题。
10. 评价汽车平顺性的车身振动加速度要进行轴加权和( )加权。
三、判断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 汽车制动过程中,车轮的滚动半径是变化的。
( )2. 在水平道路上,当驱动力大于滚动阻力与空气阻力之和时,汽车加速行驶。
( )汽车理论试卷(B)参考答案一、解释下列术语(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1.汽车动力性:汽车在良好路面上直线行驶时由汽车受到的纵向外力决定的、所能达到的平均行驶速度。
2.制动器制动力分配系数:前轮制动器制动力与总的制动器制动力之比。
3.临界减速度:前后轮同时抱死时的制动减速度。
201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汽车理论考试大纲

201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汽车理论》考试大纲
参考教材:《汽车理论》(第五版),清华大学余志生,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年
一、基本概念:汽车动力性及其评价指标,驱动力图,滚动阻力系数,车轮半径,空气阻力,道路阻力系数,汽车动力因数,附着力,附着率,等效坡度,汽车燃油经济性及其评价指标,汽车制动性及其评价指标,滑动(移)率,I曲线,同步附着系数,侧偏力,侧偏角,轮胎的侧偏现象,回正力矩,汽车的稳态转向特性,汽车的通过性几何参数。
二、基本原理:滚动阻力系数的影响因素,附着系数的影响因素,附着率与附着系数的关系,驱动力与地面切向反作用力的关系,汽车行驶方程式及各部分的含义,汽车驱动与附着条件,功率平衡方程式及各部分的含义,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及动力性分析,功率平衡图及动力性分析,动力特性图及动力性分析,行驶速度对汽车动力性、燃油经济性的影响,燃料消耗方程式及各部分的含义,档位对燃油经济性的影响,地面制动力、制动器制动力、附着力三者之间的关系及图示,制动力系数与滑动率关系曲线及分析,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理想分配关系,同步附着系数的大小与制动稳定性的关系,汽车的质心纵向位置与汽车性能的关系,三种稳态转向特性及其条件。
三、基本计算:根据行驶方程式计算各力,根据汽车相关结构参数计算动力因素,根据动力因数计算爬坡能力,根据功率平衡方程式计算驱动功率,根据驱动附着条件判断滑转,分析制动过程并计算制动距离,根据汽车相关结构参数计算同步附着系数、制动效率、制动减速度、制动力分配比和制动强度,根据同步附着系数与制动稳定性的关系确定稳定性或路面附着系数,特征车速,稳态横摆角速度增益,静态储备系数,前、后轮侧偏角差。
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

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考试科目名称:普通物理(力学、电磁学各占50%)考试科目代码:[613]力学部分一、考试要求1.基本概念质点,位矢,运动学方程,轨道方程,速度,加速度,位移,伽利略时空观;惯性质量,动量,主动力,被动力,非惯性系和惯性力,冲量,质点系,质心系;能量,机械能,动能,势能,功和功率,保守力,非保守力;质点和质点系对参考点或轴的角动量,力矩,守恒量和对称性,经典力学的适用范围;万有引力,引力质量,引力常数;刚体,平动和转动,角速度和角加速度,质心和重心,转动惯量,刚体的动量,转动动能,平面运动,刚体的平衡;简谐振动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简谐振动的运动学方程,简谐振动的合成,阻尼振动,受迫振动,位移共振;波的基本概念,平面简谐波方程,波动方程和波速,平均能流密度,半波损失,波的叠加和干涉,驻波,多普勒效应。
2.基本定理、定律牛顿运动定律,动量定理,动能定理,角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角动量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质心运动定理,功能原理,克尼希定理,开普勒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刚体的质心运动定理,刚体定轴转动的角动量定理和转动定理,刚体定轴转动的动能定理。
3.基本方法利用加速度(或速度)和初始条件求解的质点的运动规律,利用运动学方程求解平面直角坐标系、自然坐标及极坐标系中质点的速度和加速度问题;利用牛顿运动定律求解基本的动力学问题,利用动量和动量守恒定律求解动力学基本问题;利用元功求解变力做功问题,利用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求解动力学问题,求解碰撞的问题;利用角动量和力矩的定义计算质点对轴和参考点的角动量和力矩,利用角动量定理和守恒定律解决基本的动力学问题;利用转动惯量定义计算刚体的转动惯量,利用刚体的运动学方程求解刚体的运动学问题,利用转动定理和角量与线量的关系求解刚体的动力学问题,利用刚体的动能定理求解刚体的动力学问题;根据简谐振动知识求解简谐振动方程、振动速度和振动加速度,利用简谐振动的运动学特征和动力学特征判断一个振动是否是简谐振动,会求解振动的合成问题;由振动方程求解平面简谐波波方程。
工程硕士研究生入学复试汽车理论试题参考答案[]
![工程硕士研究生入学复试汽车理论试题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481c321844769eae009ed85.png)
一、概念解释、汽车使用性能:汽车应该有高运输生产率、低运输成本、安全可靠和舒适方便的工作条件。
汽车为了适应这种工作条件,而发挥最大工作效益的能力叫做汽车的使用性能。
汽车的主要使用性能通常有:汽车动力性、汽车燃料经济性能、汽车制动性、汽车操纵稳定性、汽车平顺性和汽车通过性能。
2、滚动阻力系数:滚动阻力系数可视为车轮在一定条件下滚动时所需的推力与车轮负荷之比,或单位汽车重力所需之推力。
也就是说,滚动阻力等于汽车滚动阻力系数与车轮负荷的乘积,即r T fW F ff ==。
其中:f 是滚动阻力系数,f F 是滚动阻力,W 是车轮负荷,r 是车轮滚动半径,f T 地面对车轮的滚动阻力偶矩。
3、驱动力与(车轮)制动力: 汽车驱动力t F 是发动机曲轴输出转矩经离合器、变速器(包括分动器)、传动轴、主减速器、差速器、半轴(及轮边减速器)传递至车轮作用于路面的力0F ,而由路面产生作用于车轮圆周上切向反作用力t F 。
习惯将t F 称为汽车驱动力。
如果忽略轮胎和地面的变形,则r T F tt =,T g tq t i i T T η0=。
式中,t T 为传输至驱动轮圆周的转矩;为车轮半径;tq T 为汽车发动机输出转矩;g i 为变速器传动比;0i 主减速器传动比;T η为汽车传动系机械效率。
制动力习惯上是指汽车制动时地面作用于车轮上的与汽车行驶方向相反的地面切向反作用力b F 。
制动器制动力μF 等于为了克服制动器摩擦力矩而在轮胎轮缘作用的力r T F /μμ=。
式中:μT 是车轮制动器摩擦副的摩擦力矩。
从力矩平衡可得地面制动力b F 为ϕμ≤F r T F b /=。
地面制动力b F 是使汽车减速的外力。
它不但与制动器制动力μF 有关,而且还受地面附着力ϕF 的制约4、汽车驱动与附着条件:汽车动力性分析是从汽车最大发挥其驱动能力出发,要求汽车有足够的驱动力,以便汽车能够充分地加速、爬坡和实现最高车速。
实际上,轮胎传递的轮缘切向力受到接触面的制约。
汽车理论08580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汽车理论课程代码:08580Ⅰ课程的性质与设置目的一、课程性质、特点与设置目的本课程是汽车维修与检测专业本科段考试计划规定必考的一门专业课。
它是培养汽车工程专业人才的一门重要专业课。
在学完该课程的各个环节后,学生应具有初步分析汽车各主要性能的理论基础;能从理论上对汽车的主要性能参数进行预估;从试验方法上来验证汽车性能参数。
在教学内容方面着重讲授分析方法,并为后续专业课程提供理论依据。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是:1.掌握一般汽车动力学的分析方法和步骤;2.从理论上对汽车主要性能进行设计初期阶段的预估;3.了解影响汽车主要性能的结构参数;4.如何通过试验手段对汽车性能进行验证、分析和评估。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系在学习本课前,应先修“高等数学”、“机械制图”、“工程力学”、“汽车构造”、“车用内燃机”等方面的知识。
本课程为汽车维修与检测专业重要的专业课,将在毕业设计中得到应用。
本课程的重点是:汽车的动力性、汽车的燃油经济性、汽车动力装置参数的选定、汽车的制动性。
Ⅱ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章汽车的动力性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汽车动力性评价指标,掌握汽车行驶过程中受力的分析方法,能分析汽车行驶过程中所受到的驱动力、阻力,会列汽车行驶方程式;领会汽车行驶的驱动—附着条件;会画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动力特性图,并进行动力性分析;理解汽车功率平衡的意义;了解影响汽车驱动力、阻力的主要因素;对装有液力变矩器汽车的动力性的计算有一般的认识。
本章要求结合上机完成一辆汽车的动力性计算才能更好地完成本章的学习。
二、课程内容第一节汽车的动力性指标1.汽车的最高车速2.加速时间3.最大爬坡度第二节汽车的驱动力与行驶阻力(一)汽车的驱动力1.发动机的转速特性2.传动系的传动效率3.车轮半径4.汽车的驱动力图(二)汽车的行驶阻力1.滚动阻力2.空气阻力3.坡度阻力4.加速阻力(三)汽车行驶方程式第三节汽车的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与动力特性图(一)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二)动力特性图第四节汽车行驶的附着条件与汽车的附着率(一)汽车行驶的附着条件(二)汽车的附着力与地面法向反作用力(三)作用在驱动轮上的地面切向反作用力(四)汽车附着率1.加速、上坡行驶时的附着率2.高速行驶时的附着率第五节汽车的功率平衡第六节装有液力变矩器汽车的动力性三、考核知识点(一)汽车的动力性指标、各指标的概念1. 汽车的最高车速2. 加速时间3. 最大爬坡度(二)汽车的驱动力与行驶阻力分析1. 汽车驱动力(1)发动机的转速特性(2)传动系的传动效率(3)车轮半径2. 行驶阻力(1)从动轮和驱动轮的受力分析(2)滚动阻力的影响因素(3)空气阻力的组成及影响因素(4)坡度阻力和加速阻力的概念3. 汽车的驱动力图(1)驱动力计算公式(2)车速计算公式(3)发动机的转速特性到汽车的驱动力图的转换(三)汽车的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与动力特性图1. 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1)汽车行驶加速度曲线(2)汽车加速时间曲线(3)汽车的爬坡度图(4)汽车各项动力性指标求解2.动力特性图(1)动力因数概念(2)动力特性图(3)汽车各项动力性指标求解(四)汽车行驶的附着条件与汽车的附着率1.汽车行驶的附着条件(1)附着力(2)附着系数(3)附着率2.汽车的附着力与地面法向反作用力3.作用在驱动轮上的地面切向反作用力4.汽车附着率(1)加速、上坡行驶时的附着率(2)高速行驶时的附着率(五)汽车的功率平衡1. 汽车功率平衡图(1)发动机功率与行驶车速的关系曲线(2)阻力功率与行驶车速的关系曲线2.后备功率(1)定义(2)后备功率与行驶车速的关系曲线(六)装有液力变矩器汽车的动力性四. 考核要求(一)识记1.汽车的动力性指标2.汽车的最高车速、加速时间、最大爬坡度的概念3.滚动阻力、空气阻力、坡度阻力、加速阻力的概念4.发动机的转速特性、发动机的使用特性和外特性5.道路阻力系数、汽车旋转质量换算系数6.动力因数7.附着力、附着系数、附着率概念8.后备功率(二)领会1.驱动力的计算公式2. 滚动阻力形成的原因、影响因素3.空气阻力的组成和减少空气阻力的措施4.加速阻力的意义及组成5.动力因数引入的原因6.利用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求解动力性指标的方法7.汽车行驶—附着条件8.汽车功率平衡图的物理意义9.理想的发动机曲线、变速器的作用10.液力变矩器的特性(三)简单应用1.对汽车从动轮和驱动轮进行受力分析2.对整车进行受力分析3.根据发动机和整车参数画出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和动力特性图4.根据发动机和整车参数画出功率平衡图5.对空载和满载车辆进行定性动力性分析6.改善动力性的措施(四)综合应用1.根据发动机和整车参数求整车动力性评价指标2.根据发动机和整车参数、道路条件求附着率、极限爬坡度和极限加速度五、重点内容1.本章重点为动力性计算方法、驱动力图、动力特性图、功率平衡图、汽车行驶的附着条件。
2019年研究生入学考试《823汽车理论》自命题试题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自命题试题科目名称:汽车理论科目代码:823考试时间:3小时满分 150 分可使用的常用工具:□无□√计算器□√直尺□√圆规(请在使用工具前打√)一、解释下列术语(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1. 使用外特性曲线:带上全部附件设备时的发动机特性曲线称为使用外特性曲线。
2. f线组:当前轮抱死,而后轮还未抱死时,前后轮地面制动力的关系曲线。
3. 中性转向点:使前后轮具有相同侧偏角的车身侧向力的作用点。
4. 悬架弹簧动挠度:车身振动时,车轮与车架的相对垂直位移。
5. C曲线:指燃油经济性—加速时间曲线。
二、填空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1.滚动阻力和空气阻力2.低挡3.市郊运转循环4.制动距离5.抗热衰退性6.滑动率7.制动跑偏8.减小9.不足10.增大三、判断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1—5 ×√×√√; 6—10 √××√×四、问答与分析题(共 6 小题,共 80 分)1.(15分)什么是汽车的驱动力图?简要说明绘制驱动力图的方法。
要点:①各挡的驱动力与车速间的关系曲线称为驱动力图。
②依据发动机的使用外特性曲线③驱动力计算公式车速计算公式2. (10分)在评价汽车制动性能时,常用所有车轮都不抱死的最大制动减速度,而不用制动过程中的最大减速度,试分析其原因。
要点:①评价汽车制动性能时不仅要看制动减速度,还要看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
②制动过程中的最大减速度为,只与路面有关。
③车轮都不抱死,制动方向稳定性好,最大制动减速度大,制动距离短。
3. (10分)试比较货车空载与满载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的差异。
要点:①后轮先抱死,汽车出现危险的后轴侧滑;②货车空载比满载时的同步附着系数小;③货车空载比满载时更容易出现危险的后轴侧滑。
4. (15分)如何用转向盘角阶跃输入下的稳态响应来定义汽车的转向特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个人整理精品文档,仅供个人学习使用
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汽车理论》考试大纲参考教材:《汽车理论》(第五版),清华大学余志生,机械工业出版社,年
一、基本概念:汽车动力性及其评价指标,驱动力图,滚动阻力系数,车轮半径,空气阻力,道路阻力系数,汽车动力因数,附着力,附着率,等效坡度,汽车燃油经济性及其评价指标,汽车制动性及其评价指标,滑动(移)率,曲线,同步附着系数,侧偏力,侧偏角,轮胎的侧偏现象,回正力矩,汽车的稳态转向特性,汽车的通过性几何参数。
二、基本原理:滚动阻力系数的影响因素,附着系数的影响因素,附着率与附着系数的关系,驱动力与地面切向反作用力的关系,汽车行驶方程式及各部分的含义,汽车驱动与附着条件,功率平衡方程式及各部分的含义,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及动力性分析,功率平衡图及动力性分析,动力特性图及动力性分析,行驶速度对汽车动力性、燃油经济性的影响,燃料消耗方程式及各部分的含义,档位对燃油经济性的影响,地面制动力、制动器制动力、附着力三者之间的关系及图示,制动力系数与滑动率关系曲线及分析,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理想分配关系,同步附着系数的大小与制动稳定性的关系,汽车的质心纵向位置与汽车性能的关系,三种稳态转向特性及其条件。
三、基本计算:根据行驶方程式计算各力,根据汽车相关结构参数计算动力因素,根据动力因数计算爬坡能力,根据功率平衡方程式计算驱动功率,根据驱动附着条件判断滑转,分析制动过程并计算制动距离,根据汽车相关结构参数计算同步附着系数、制动效率、制动减速度、制动力分配比和制动强度,根据同步附着系数与制动稳定性的关系确定稳定性或路面附着系数,特征车速,稳态横摆角速度增益,静态储备系数,前、后轮侧偏角差。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