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横峰中学、铅山一中、德兴一中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江西省德兴一中、横峰中学、铅山一中、弋阳一中四校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pdf

第Ⅰ卷 (选择题 共36分) 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敕造(chì) 惫懒 (bèi) 便宜行事(pián) 盥洗(guàn) B.干涸(hé) 两靥(yè) 桌帏(wéi) 执拗(niù) C.蹙缩(cù) 歆享(xīn) 榫头(sǔn) 吮吸(yǔn) D 商贾(jiǎ)páo) 幽咽(yàn) 阜盛(fù) 2、下列各组词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名副其实分到扬镳融汇贯通集腋成裘 B.泱泱大国锱铢必较世外桃园投机取巧 C.掉以轻心并行不备相提并论嘘寒问暖 D.绿草如茵一筹莫展邪门歪道明察秋毫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国画研究院的画家竞相观摩,艺术爱好者也趋之若鹜 B. 人们使用所有这些药品消灭的目标或许仅仅是屈指可数的几种杂草或昆虫。
C. 炙手可热的名校遭到冷遇,“天之骄子”受到社会指责,人们不禁要问:“大学生到底怎么了?” D.张择端创作的《清明上河图》把清明池豪华建筑、华美景物和水上争标时的热闹场面描绘的淋漓尽致。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互联网不仅能浏览信息、收发电子邮件,还可以提供网上视频点播和远程教学等智能化、个性化。
C.人们一走进教学楼就会看到,所有关于澳门历史的图片和宣传画都被挂在走廊两边的墙壁上。
D.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电脑已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工具,在人们的学习和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了。
5.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禹贡》主要以山脉、河流和海洋为自然分界,把所描述的地区分为九州,不受当时诸侯割据形势的局限,把广大地区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分别阐述九州的山川、湖泽、土壤、物产等,是自然区划思想的萌芽。
江西省上饶市横峰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pdf

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横峰中学第一次月考 高一年级语文试题 命题学校:横峰中学 命题人:郑荣金 考试时间:10月8日 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
2.请将答案填写到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一律无效。
第I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画是一个庞大的艺术体系,水墨画在其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简单地说水墨就是水与墨的融合,从物理的角度来看,水墨画就是用毛笔蘸着墨和水的合成物,描绘在宣纸上的一种绘画形式。
据考证,唐以来,水墨画从诞生到不断地发展、提高、完善,经历了一千多年的漫长岁月。
尤其是文人画的形成和兴盛,使中国水墨画备受时代的推崇,以致成为衡量东方绘画艺术水平的标准。
传统水墨画即传统文人画,属于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一支,传统文人画是在封建社会走向衰落、社会矛盾日益尖锐、文人士大夫为了逃避现实而寻求艺术寄托的社会背景下产生的;现代水墨画是举着反传统、反美学的旗帜出现的,它的根本出发点是打破传统。
现代水墨在吸取西方的笔墨、色彩、造型等形式,在立足传统又改变传统的表现方式中应运而生,现代水墨画家吸收借鉴西方艺术,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艺术道路。
中国画受宗教影响深远,无论画家是不是士大夫身份,从盛唐开始,文人士大夫无不为脱离宗教与帝王的约束而奋斗,追求自由自在的发展。
“悦人”和“足以为乐”是苏轼在《苏东坡集》中所说的绘画价值所在,绘画是画家用来寄托情感、抒发意气的,作为个人的爱好存在。
明代书画家董其昌在以禅论画时也说:绘画的目的是自娱以及表达情感,是纯粹的艺术表达,它的原则不是为他人服务,也不是为宫廷士大夫服务,它的主要阵营以文人士大夫、高人选士以及虽身居高位但心存隐逸、又不是贵族的画家为主。
艺术是纯粹的,以纯粹的艺术创作为目的,艺术就是艺术本身,是艺术家个体的事情,不再受到种种因素的制约,这一观点与现代水墨画“为了艺术而艺术”的观点是一致的。
江西省横峰中学、铅山一中、德兴一中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文)试题

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数学(文科)试卷命题人:宋争丁(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已知集合A=,B=,则A. A B=B. A BC. A BD. A B=R【答案】A【解析】由得,所以,选A.点睛:对于集合的交、并、补运算问题,应先把集合化简再计算,常常借助数轴或韦恩图处理.2. 设为虚数单位,复数满足,则复数等于()A. B. C. D.【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可知,.考点:复数的运算.3. 设,则“”是“”的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答案】B【解析】【答案】,则,,则,据此可知:“”是“”的必要二不充分条件.本题选择B选项.【考点】充要条件【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充要条件的判断,若,则是的充分条件,若,则是的必要条件,若,则是的充要条件;从集合的角度看,若,则是的充分条件,若,则是的必要条件,若,则是的充要条件,若是的真子集,则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若是的真子集,则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4. 设向量,,则等于()A. 2B. -2C. -12D. 12【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考点:平面向量的数量积.5. 设,函数若,则等于()A. 8B. 4C. 2D. 1【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解得,所以,选.考点:分段函数.6. 若,,则()A. log a c<log b cB. log c a<log c bC. a c<b cD. c a>c b【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对于选项A,,,,而,所以,但不能确定的正负,所以它们的大小不能确定;对于选项B,,,两边同乘以一个负数改变不等号方向,所以选项B正确;对于选项C,利用在第一象限内是增函数即可得到,所以C错误;对于选项D,利用在上为减函数易得,所以D错误.所以本题选B.【考点】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性质【名师点睛】比较幂或对数值的大小,若幂的底数相同或对数的底数相同,通常利用指数函数或对数函数的单调性进行比较;若底数不同,可考虑利用中间量进行比较.7. 已知是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为的前n项和,若,则()A. B. C. D.【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由得,解得.考点:等差数列.8. 已知命题p:;命题q:若,则a<b.下列命题为真命题的是()A. B. C. D.【答案】D【解析】由于,所以命题p:为真命题,命题q:若,则a<b为假命题,则真命题.选D.9. 已知函数,则()A. 在(0,2)单调递增B. 在(0,2)单调递减C. y=的图像关于直线x=1对称D. y=的图像关于点(1,0)对称【答案】C【解析】由题意知,,所以的图像关于直线对称,故C 正确,D错误;又(),由复合函数的单调性可知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所以A,B错误,故选C.点睛:如果函数,,满足,恒有,那么函数的图像有对称轴;如果函数,,满足,恒有,那么函数的图像有对称中心.10. 在函数①y=cos|2x|,②,③,④y=|cos x|中,最小正周期为π的所有函数为( ).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②④D. ①③【答案】B【解析】函数的最小正周期为为,的最小正周期为,的最小正周期为,的最小正周期为,所以最小正周期为的函数有①③④,选B.11. 函数的部分图像大致为()A. B.C. D.【答案】C【解析】当时,,排除A、D;当时,,当时,,排除B,选C.【点睛】判断函数图像可以从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奇偶性、对称性、单调性等不同角度去取舍,特别是特殊点、特殊值作用更佳.12. 已知函数f(x)=ax3-3x2+1,若f(x)存在唯一的零点x0,且x0>0,则a的取值范围是( ).A. (-∞,-2)B. (1,+∞)C. (2,+∞)D. (-∞,-1)【答案】A【解析】,(1)时,,函数有两个零点,不合题意.当时,函数有两个极值点,,当时,取极大值,可见函数存在一个零点为负数,不合题意.当时,函数有两个极值点,,当当时,取极大值,当时,取得极小值,二、填空题(每题5分,满分20分,将答案填在答题纸上)13. 已知函数是定义在上的奇函数,当时,,则____.【答案】12【解析】函数是定义在上的奇函数,,则,.14. 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是________.【答案】【解析】设,或为增函数,在为增函数,根据复合函数单调性“同增异减”可知: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是.15. 数列中为的前n项和,若,则________.【答案】6【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得,因为,即,所以数列构成首项,公比为的等比数列,则,解得.考点:等比数列的概念及等比数列求和.16. 若函数在单调递增,则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答案】【解析】在上恒成立,即:,,令只需,则,则a的取值范围是.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 (本小题满分12分)在某化学反应的中间阶段,压力保持不变,温度从1°变化到5°,反应结果如下表所示(代表温度,代表结果):(1)求化学反应的结果对温度的线性回归方程;(2)判断变量与之间是正相关还是负相关,并预测当温度达到10°时反应结果为多少?附:线性回归方程中,,.【答案】(1) (2)与之间是正相关.当时,. 【解析】试题分析:(1)由题意:,,,又,试题解析:解:(1)由题意:,,,又,∴,,故所求的回归方程为(2)由于变量的值随温度的值增加而增加,故与之间是正相关.当时,考点:线性回归方程.18. (本小题满分10分)已知函数.(1)当时,求的图象在处的切线方程;(2)若函数在上有两个零点,求实数的取值范围.【答案】(1) (2)【解析】试题分析:(1)∵,,∴,.由点斜式即可求出结果;(2)∵,∴,当时,,在上单调递增;当时,,在上单调递减.因在上有两个零点,所以,由此即可求出结果. 试题解析:解:(1)∵,,∴,∴切线方程为,即(2)∵,∴,当时,,在上单调递增;当时,,在上单调递减.因在上有两个零点,所以,即.∵,∴,即.考点:1.导数的几何意义;2.导数在函数单调性中的应用.【方法点睛】用导数求切线方程的关键在于求出切点及斜率,其求法为:设是曲线上的一点,则以的切点的切线方程为:.若曲线在点的切线平行于轴(即导数不存在)时,由切线定义知,切线方程为.19. (12分)在中,内角,,所对的边分别为,,.已知,,.(1)求边长和的面积;(2)求的值.【答案】(1) (2)【解析】试题分析:(1)由余弦定理得,可得,进而求出三角形的面积;(2)由正弦定理得,则,因为,所以为锐角,则,由二倍角公式即可求出结果.试题解析:解:(1)由余弦定理得,∴,.(2)由正弦定理得,则,因为,所以为锐角,则,所以考点:1.正弦定理;2.余弦定理;3.二倍角公式.20. (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AB//CD,且.(1)证明:平面PAB⊥平面PAD;(2)若PA=PD=AB=DC,,且四棱锥P-ABCD的体积为,求该四棱锥的侧面积.【答案】(1)详见解析(2)【解析】试题分析:(1)由,,得平面即可证得结果;(2)设,则四棱锥的体积,解得,可得所求侧面积.试题解析:(1)由已知,得,.由于,故,从而平面.又平面,所以平面平面.(2)在平面内作,垂足为.由(1)知,平面,故,可得平面.设,则由已知可得,.故四棱锥的体积.由题设得,故.从而,,.可得四棱锥的侧面积为.点睛:证明面面垂直,先由线线垂直证明线面垂直,再由线面垂直证明面面垂直;计算点面距离时,如直接求不方便,应首先想到转化,如平行转化、对称转化、比例转化等,找到方便求值时再计算,可以减少运算量,提高准确度,求点面距离有时能直接作出就直接求出,不方便直接求出的看成三棱锥的高,利用等体积法求出.21. (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过点且斜率为k的直线l与圆C:交于M,N 两点.(I)求k的取值范围;(II),其中O为坐标原点,求.【答案】(I)(II)2【解析】试题分析:(1)由题意可得,直线l的斜率存在,用点斜式求得直线l的方程,根据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等于半径求得k的值,可得满足条件的k的范围.(2)由题意可得,经过点M、N、A的直线方程为y=kx+1,根据直线和圆相交的弦长公式进行求解试题解析:(1)由题意可得,直线l的斜率存在,设过点A(0,1)的直线方程:y=kx+1,即:kx-y+1=0.由已知可得圆C的圆心C的坐标(2,3),半径R=1.故由,解得:.故当,过点A(0,1)的直线与圆C:相交于M,N两点.(2)设M;N,由题意可得,经过点M、N、A的直线方程为y=kx+1,代入圆C的方程,可得,∴,∴,由,解得k=1,故直线l的方程为y=x+1,即x-y+1=0.圆心C在直线l上,MN长即为圆的直径.所以|MN|=2考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22. (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函数=e x(e x﹣a)﹣a2x.(1)讨论的单调性;(2)若,求a的取值范围.【答案】(1)详见解析(2)的取值范围为.【解析】试题分析:(1)先求函数导数,再按导函数零点讨论:若,无零点,单调;若,一个零点,先减后增;若,一个零点,先减后增;(2)由单调性确定函数最小值:若,满足;若,最小值为,即;若,最小值为,即,综合可得的取值范围为.试题解析:(1)函数的定义域为,,①若,则,在单调递增.②若,则由得.当时,;当时,,所以在单调递减,在单调递增.③若,则由得.当时,;当时,,故在单调递减,在单调递增.(2)①若,则,所以.②若,则由(1)得,当时,取得最小值,最小值为.从而当且仅当,即时,.③若,则由(1)得,当时,取得最小值,最小值为.从而当且仅当,即时.综上,的取值范围为.点睛:对于求不等式成立时的参数范围问题,在可能的情况下把参数分离出来,使不等式一端是含有参数的不等式,另一端是一个区间上具体的函数,这样就把问题转化为一端是函数,另一端是参数的不等式,便于问题的解决.但要注意分离参数法不是万能的,如果分离参数后,得出的函数解析式较为复杂,性质很难研究,就不要使用分离参数法.。
江西省横峰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十八周周练语文试题 含答案

横峰中学2018—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语文第18周周练卷本试卷考试时间45分钟,满分50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1-3题吉祥瑞兽龙是国家祥瑞。
古人认为,大凡统治者能够顺天应时,天下就会风调雨顺,人寿年丰,政治清明,社会安定,此时便会有祥瑞出现,以彰显上天的满意和鼓励。
这种祥瑞,种类繁多,大体分为嘉瑞、大瑞、上瑞、中瑞、下瑞5个等级。
其中“麟凤五灵,王者之“嘉瑞也”,龙和麒麟、凤凰、龟、白虎同为五灵之一,是最高等级的祥瑞。
在这里,龙又一次与国家政治有了关联。
不过,龙的吉祥意义并非仅与国家政治相关,它也显现在普通百姓的民俗生活中。
许多人喜欢用“龙”作为孩子的名字,更有些人将生儿育女的时间选择在龙年,以为龙年出生的孩子活泼可爱,生命力格外旺盛。
此外,民众们还在陶瓷、竹木、建筑、玉石、剪纸、刺绣等各种工艺美术和实用设计中,创造出数不胜数的精美的龙图像艺术造型,而龙风呈祥、龙腾虎跃、龙飞凤舞、二龙戏珠、鲤鱼跳龙门等吉祥图案,都鲜明地表达出人们对吉祥如意、美满健康生活的向往和祝福。
每当春节、元宵节来临,许多地方的人们还会舞起长龙,点亮龙灯;端午节期问则又开展龙舟竞渡的盛大活动。
至于在农历二月二龙抬头的日子,人们更愿意从事一些约定俗成的活动,以取得好兆头。
比如人们会选择在这天理发,俗称“剃龙头”,预示着新的一年里能够像龙一样精神饱满,生机无限。
闻一多先生曾将端午节称为“龙的节日”。
赛龙舟是端午节最重要的活动。
古时皇家龙舟的制作极为奢华,如南宋画院待诏李嵩所画《中天戏水册》中的大龙舟,头、尾、鳞、鬣皆雕镂金饰,舟上建层楼台观,槛曲安设御座,两舷各三桨,气势雄伟,金碧辉煌。
龙舟竞渡规模亦宏大壮观,官员、百姓以至深闺少女都要临水观看。
唐代诗人张建封有《竟渡歌》描绘其精彩场面:“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翰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端午节的真正起因应是辟邪消灾。
“五”(午)是天干中中间的数字,因而被古人认为具有极盛的含义,盛极而衰,因而它又包含着不祥的因素,因此古人认为五月是“恶月”,汉代的很多古籍都有“不举五月子”的记载。
【解析】江西省横峰中学、铅山一中、德兴一中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含解析

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1. 化学与生活皆有着密切联系。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用纯碱和用清洁剂都能洗涤玻璃仪器表面油污,但去污原理不同。
B. 制作烟花的过程中常加入金属发光剂和发色剂使烟花放出五彩缤纷的颜色C. 草莓棚中使用的“吊袋式二氧化碳气肥”的主要成分可以是碳酸钙D. 芒硝晶体(Na2SO4·10H2O)白天在阳光下曝晒后失水、溶解吸热,晚上重新结晶放热,实现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继而转化为热能【答案】C【解析】A.纯碱水解后溶液显碱性,能促进油污水解,达到去污目的;而清洁剂对油污具有乳化作用,用清洁剂除去衣服上的油污,两者去污原理不同,故A正确;B.烟花放出五彩缤纷的颜色和元素的颜色反应、烟花中的加入金属发光剂和发色剂有关系,故B正确;C.碳酸钙需要在高温下煅烧分解得到二氧化碳,草莓棚中不能使用碳酸钙来产生二氧化碳,故C错误;D.Na2SO4•10H2O失水和结晶属于化学变化,能量转换形式为化学能和热能的转化,白天在阳光下曝晒后失水,转换形式为太阳能和化学能的转化,故D正确;答案为C。
2. 某合作学习小组讨论辨析:①花生油属于混合物,液氯、冰醋酸均属于纯净物②碳酸钠、氢氧化钡、氯化铵都属于离子化合物③醋酸、烧碱和过氧化钠分别属于酸、碱和碱性氧化物④氨气、水和硫酸钡分别属于非电解质、弱电解质和强电解质⑤煤的气化与液化均属于化学变化,煤的干馏属于物理变化⑥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⑦氢氧化铁、有色玻璃和果冻都是胶体上述说法正确..的是()A. ①②④⑥B. ①②④⑦C. ②③④⑤D. ①②③⑤【答案】A【解析】①天然油脂是混甘油脂,则花生油属于混合物,而液氯、冰醋酸均为一种成分组成,均属于纯净物,故正①确;②离子化合物包括两大类:一是由金属和非金属元素共同构成的化合物绝大多数是离子化合物;二是所有的铵盐;故碳酸钠、氢氧化钡、氯化铵都属于离子化合物,故②正确;③酸: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为氢离子的化合物;碱: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为氢氧根的化合物;碱性氧化物: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碱性氧化物有强氧化性,与酸反应时可考虑碱性氧化物先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氧气,NaOH再与酸发生中和反应,故③错误;④根据常见的电解质:酸、碱、盐、金属氧化物、水;非电解质:蔗糖、酒精、非金属氧化物和氨气;强电解质:强酸、强碱、绝大多数的盐、金属氧化物;可知,硫酸钡为强电解质,水为弱电解质,而氨气为非电解质,故④正确;⑤煤的气化与液化及煤的干馏均属于化学变化,故⑤错误;⑥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但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故⑥正确;⑦氢氧化铁是纯净物,而有色玻璃和果冻都是胶体,故⑦错误;答案为A。
江西省横峰中学、铅山一中、德兴一中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英语试题含答案

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英语试卷命题人:杨进考试时间:120分钟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
5分)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 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at will the man probably do next?A。
Buy something。
B。
Look for the key.C. Wait for the woman.2。
When will the speakers need to be in their seats?A。
No later than 7:15 p。
m。
B。
No later than 7:25 p.m。
C. Anytime before 7:30 p.m。
3. What does the man like to play now?A。
Basketball.B. Baseball.C. Tennis。
4。
What does the woman imply about Uncle Jim?A。
He eats too much.B。
His manners are just fine。
C. He has a good sense of humor。
5. What did the man pay the most for?A。
The bed。
B. The fridge。
C. The washing machine。
第二节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
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题。
江西省德兴一中、横峰中学、铅山一中、弋阳一中四校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pdf

一 基础积累(18分) 1 下列注音全都正确的是( ) A 澹 澹(dàn) 长 嗟(chà) 江 皋 (gāo) 鸟萃中 (píng)捣衣砧(zhēn) 岩 扉(fěi))流水潺 (chn) C 霓 裳 (cháng) 渌 水 (lù) 燎沉香 (liáo) 渔阳鼙鼓 (p) D 耆 旧(qí) 神 妪yú) 殷岩泉 (yǐn)玉盘珍馐 (xi) 2 下列选项 中,没有错别字的是( ) A 寂廖渌水荡漾葺虚无缥渺 钟鼓撰玉 B.红丝带——艾滋病防治的宣传标识象征着我们对艾滋病患者、感染者的关心,象征着我们对生命的热爱,象征着我们要用“心”来参与预防艾滋病的工作。
C.上海电影译制片厂最有代表性的作品。
如:《音乐之声》、《王子复仇记》等等,为什么令人百看不厌?这首先还是归功于本子做得精彩。
D.古语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管子·牧民》)”政治的清明和文化的复兴必须具备一定的经济基础 。
4下列各句中,划横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司机张师傅冒着生命危险解救乘客的事迹,一经新闻媒体报道,就被传得满城风雨,感动了无数市民。
B.近年来,在种种灾害面前,各级政府防患未然,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力争把人民的生命财产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C.“生命的价值在于厚度而不在于长度,在于奉献而不在于获取……”院士的一番话入木三分,让我们深受教育。
D.这些“环保老人”利用晨练的机会,将游客丢弃在景点的垃圾信手拈来,集中带到山下,分类处理。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数据表明,人类68%的疾病的原因是由空气污染引起的,空气中的细菌、病毒是感冒的主要根源。
.推行有偿使用塑料袋,主要是通过经济手段培养人们尽量减少使用塑料袋,这无疑会对减少白色污染、净化环境产生积极作用。
.许多地方以较低的价格征用耕地盖起高楼大厦,这给国家不但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也给老百姓造成极大的利益伤害。
江西省横峰中学、铅山一中、德兴一中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

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读下图世界某区域图,完成下题。
图中四点,年降水量最多的是A. P点B. Q点C. L点D. H点【答案】A【解析】由陆地轮廓可知,该图所示为南半球。
P点位于南美洲西海岸,属西风带的迎风坡,多地形雨。
故A正确。
气候舒适度是为了从气象学角度评价不同天气/气候条件下人体的舒适状态而制定的生物气象指标,是人类活动和人居环境的重要影响因素。
气候舒适度的影响因素包括气温 (l6-24℃,是人体感觉舒适的范围)、风速、温度、日照时数、昼长等。
下表表示1961-2010年中国大陆部分省份全年和四季的气候舒适期(单位:天)排名情况。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 甲、乙、丙、丁表示的省区依次是A. 云南省、海南省、黑龙江省、西藏自治区B. 海南省、云南省、黑龙江省、西藏自治区C. 云南省、海南省、西藏自治区、黑龙江省D. 海南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黑龙江3. 气候变暖使夏季舒适期变得接近的省份是A. 甲和乙B. 乙和丁C. 甲和丙D. 丙和丁4. 乙省份冬季舒适期最长的主要原因是A. 海洋性强,昼夜温差小B. 降水量丰富,空气湿度大C. 纬度低,气温高D. 昼长夜短,日照时数长【答案】2. A 3. C 4. C【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气候类型的判定及特征。
2. 答案所给四省中云南省纬度低,冬季较温暖;海拔高,夏季较凉爽,在四省中全年舒适度最高,对应甲。
海南省纬度最低,夏季炎热,舒适度较差,冬季温暖,舒适度最高,对应乙。
黑龙江纬度高,冬季寒冷而漫长,因此全年舒适度集中在夏季,对应丙。
西藏自治区因位于青藏高原,气温低,太阳辐射强,舒适度最差,对应丁。
故A正确。
3. 甲乙纬度低,气候变暖使夏季舒适期均缩短。
丙纬度高,夏季短促;丁海拔高,夏季气温低,气候变暖使夏季舒适期均延长。
故排除A、D。
夏季甲的舒适度长于丙,乙的舒适度短于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西省横峰中学、铅山一中、德兴一中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 中国古代的礼乐文明 早在夏商周时期,古代先贤就通过制礼作乐,形成了一套颇为完善的礼乐制度,并推广为道德伦理上的礼乐教化,用以维护社会秩序上的人伦和谐。 中国古代的“礼”和“乐”起源于远古的原始崇拜。《礼记》曰:“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其燔黍捭豚,污尊而抔饮,蒉桴而土鼓。”其贡献礼品、击土鼓而作乐,便是最早的礼乐仪式。到了传说中的五帝时期,虽然帝王的领袖地位和递相禅让产生了“礼”的意识,但是礼的制度还未产生。到了夏朝,由于“天下为家,各亲其亲”,于是“礼义以为纪”,礼仪制度才逐渐建立起来。但夏礼因文字记载和考古材料的缺乏,已难知其详。商礼由于殷墟考古的大量发现,以及《史记》有较多的记载,则已彰彰可考。到了周代,礼制集前代之大成,逐渐完备和成熟起来,因为这时不仅形成了系统的礼乐制度,而且赋予礼乐以丰富的人文内涵。“乐”在周之前也已有不少歌舞产生。到了周代,“乐”的内容不断丰富,形成了相应制度,设置了专门的机构来规范和管理乐舞。 在礼乐文明形成的过程中,周公是一个重要的人物。他制礼作乐,不仅将远古至殷商的礼乐加以改造和发展,形成系统化的典章制度和行为规范,而且注入“德”的因素,使其具有道德伦理的深刻内涵。孔子是发展中国古代礼乐文明的另一个重要人物。他继承、推广和宣扬礼乐文明,整理、传播了记载古代礼乐文明的儒家经典“六经”,并且,他以礼乐为解说对象,着力彰显礼乐文明的精义,强调礼乐文明的人伦教化和治世功能。 “礼”是人性的基础。《礼记》曰:“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礼” 是人类文明社会最主要的特征之一,是区别人与动物、文明与野蛮的标准。礼使人明确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懂得尊敬和谦让;使人区别事物或行为的是非,懂得什么是该做和不该做的。“礼”也是一种道德规范,引导人们向善和自律。孔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因此,礼乐文明更强调通过礼教,使社会规则内化为人的内心尺度,通过让他们知礼、守礼,达到社会和谐的境界。 “乐”的社会作用重在和谐精神。《礼记》曰:“故乐者,审一以定和,以和合父子君臣、附亲万民也。是先王立乐之方也。”“乐”是协调世间万物的纲纪,它的作用是使人们各安其位,和谐相处。“乐”也有陶冶情操,移风易俗的功用。《孝经》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即乐教有陶冶心性,使人快乐安宁,生命长久之功。因此,孔子要求人们要听雅乐,远淫音。 “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秩序也。”秩序与和谐是礼乐文明的主旨。“乐者为同,礼者为异。”是说乐的作用在于协调上下,礼的作用在于区别次序。然而,礼和乐虽有形式、功用上的不同,但却是相辅相成的。在远古传统中,礼即人文,是涵盖一切,包括乐在内的。到了周代,礼、乐虽各有制度,但是乐毕竟仍是礼制的一个方面,乐的“和”也是为实现礼而辅助、服从于礼的。乐之“和”能够弥合礼之“分”所造成的心理差距。孔子等儒家常将“礼”、“乐”相提并论,就是因二者之结合,能起到平衡与调和的作用。 先秦礼乐文明经历代沿革,具体内容有变而主旨不变。摒弃旧礼中的贵贱之分,汲取礼乐文明的秩序、和谐理念,对于中国,对于世界,都具有现实意义。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下列有关“礼乐文明”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古代先贤为了维护社会秩序上的人伦和谐制礼作乐,逐步形成了一套礼乐制度,并推广为道德伦理上的礼乐教化。 B.中国古代的礼乐文明是在周代完备、成熟起来的,原因是当时就产生了大量的礼乐歌舞形式。 C.周公是礼乐文明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人物,他继承了殷商的礼乐形式,并注入了“德”的因素,使其有较大的发展。 D.先秦的礼乐文明经历代继承发扬和变革发展,其内容不断丰富,主旨却变化不大。 2. 下列对于“礼”与“乐”的相关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礼”是人性的基础,能够引导人们向善和自律;“乐”是协调世间万物的纲纪,能陶冶人们的情操。 B.“礼”的作用在于使人明确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关系;“乐”的作用在于使人们各安其位,和谐相处。 C.远古时期,“礼”“乐”并存,涵盖一切;周代以后,“乐”成为礼制的一个重要方面。 D.由于“礼”、“乐”的结合,能够起到平衡与调和的作用,所以孔子常常将其相提并论。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我国的礼乐文明源远流长,早在远古时期就已经有了礼乐仪式。 B.后世许多文字材料都记载着夏朝时期的礼仪,表明礼仪制度在那时就已初步建立。 C.孔子不仅整理、传播了儒家经典“六经”,还强调礼乐文明的人伦教化和治世功能。 D.礼乐文明强调通过礼教,让人们知礼、守礼,达到社会和谐的境界。 (二)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4~6题。(14分) 鉴 宝 聂鑫森 在夕阳西下时,五十岁出头的阳欣走出了他下榻的北城宾馆。他的鼻翼有力地翕动了几下,分明嗅到有饭菜的芬香自西边的一条小街飘来,心中一喜:那儿该有个好吃处! 阳欣是个著名的文物鉴定家,供职于南方的一家省级博物馆。他的强项是古瓷鉴定,已有十几本专著问世。他之所以来到这北地小县,是该县博物馆邀请他来看一看历年库存的一批古瓷器,帮忙“掌掌眼”,以便向公众开放展览。 阳欣还是个美食家,不但会吃,而且会做,没事时喜欢琢磨各种菜品的制作。家中小院种着许多花草,芙蓉花、晚香玉、马齿苋、荠菜、小青竹„„随手采来便可成为菜肴的原料。比如用芙蓉花和豆腐做成“雪霁羹”,洁白的豆腐上飘着淡红的花瓣,真如雪后飞霞;小笋子出土时,拔几根洗净去皮,切成细段,下油烹炒后,再打两个鸡蛋,煎出黄中泛翠的“金镶玉”。至于各种禽兽之肉,他都有妙法烹饪。朋友称他是“儒厨”,因为他做的菜既有书卷气,也有诗的想象,调和五味,管领水火,一般的烹饪师难以比肩。 他七弯八拐走进了这条小街,从油烟味中知道这些小饭馆多以牛羊肉为主要菜料。北地多牛羊,取之方便,但不知烹饪的怎样。他喜欢清静,便走进了街尾的一家门脸很小厅堂很小且没有一个客人的“刀均羊肉馆”。刚到门前,一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迎了上来,殷勤地说:“先生,里面请。” 阳欣看了看小伙子,眉清目秀,周身上下也干干净净,就点了点头,跟着走进了厅堂,挑一张桌子,坐下来。小伙子手脚麻利地泡上茶,然后递上单薄的菜单。阳欣猜测,这小饭馆的名字应该是小伙子的名字,这冷清劲说明生意不好,只好老板、厨师、跑堂一肩挑。 阳欣扫了一眼菜单,说:“我先点个焦酥羊肉,来二两酒,好吗?”习均喊声“好咧”,进厨房去了。随即,厨房里的刀、砧、锅、勺也响了起来。过了一阵,一大盘焦酥羊肉端了上来,还有一把小酒壶和一只小酒杯。阳欣斟上酒,不忙着喝,先举筷夹了一块焦酥羊肉放进口中,细细品嚼,嚼着嚼着,他眉头皱起来了,然后把筷子重重一搁,叫道:“小习,你来!” 小习慌忙跑出来,毕恭毕敬地站着。 “这不行,焦过头了,有糊味;却又不酥,咬着粘牙,你得重炒!” 小习和气地说:“先生,对不起,我重炒,您稍候。”焦酥羊肉再次端上来时,阳欣又尝了尝,依旧说:“难以下咽,谁教你的活?” “一个乡下厨师,还花了两千元拜师钱哩。先生,我再炒一次试试。” 阳欣叹口气,说:“你是个老实厚道人,就别浪费材料了。你到街上去买几个小秋梨来,今儿我反正也没事,教你几招。” 习均飞快地去买了梨来。 阳欣系上围腰,走进了厨房。厨房很洁净,各种菜料、配料、调料摆放得井井有条,这让有了一种“技痒”的感觉。 先炒焦酥羊肉。阳欣取一块肚条羊肉,去骨,烙取残存的毛后用温水浸泡一阵,再刮洗一净,升起猛火,放入锅里烹煮。煮熟后捞出来又清洗一遍,装入盆内(皮朝下),放入盐、糖、拍破的葱和姜,还有桂皮、料酒„„ 阳欣接着做梨丝爆羊肉。习均记住了,切条的羊肉爆炒到快出锅时,才将洗净切好的粗梨丝放入,铁铲搅拌几番,赶快入盘,又香又脆,这条街上没有这道菜。 习均特意寻出一瓶茅台,一老一少,坐在小厅堂里边吃边聊。 临走时,阳欣搁下五百元钱,说:“你不要推辞,先放下。庖厨虽小艺,却不可不读书明理。你先把这两道菜推出去,准火!明天傍晚我再来,再教你做两道菜。” 四天过去了。第五天的傍晚,阳欣没有来!习均想:只知道这个人叫阳欣,住在北城宾馆,是那里的大厨师吧?明天上午一定去找找他。 北城宾馆没有叫阳欣的厨师!习均却从住房登记册上看到订房间的单位是县博物馆,便又赶快去了那里。 年轻的馆长听了原委,哈哈大笑。 “习均,你遇到高人了。他是文物鉴定专家,不到一个星期,把馆里的古瓷都鉴定了一遍。还会鉴人,说你是个可以造就的厨师,所以要帮帮你。”习均楞了,然后问:“阳先生呢?”“他家里有事,匆匆回南方去了。他给你用宣纸写了个匾额,又用小楷字写了一叠菜谱,托我交给你,还嘱咐我们,如上馆子就到你那里去。制匾的钱,他也留下了。” 习均展开了一张四尺宣纸,上写六个隶字:一街香羊肉馆。落款是:湘人阳欣。 习均的手抖动起来,泪水涌出了眼眶。 (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 )(4分) A.小说开头写阳欣嗅到饭菜芬香时心中一 喜,这一细节既符合人物的社会身份,暗合人物的兴趣爱好,又推动了情节发展。 B.对阳欣作为美食家的介绍,生动而富有诗意,体现了他作为“儒厨”的文化修养,这样写表现了人文积淀与技艺之间的紧密联系。 C.“习均羊肉馆”地处街尾,且门脸和厅堂都很小,导致生意非常冷清,习均只好身兼数职,老板、厨师、跑堂一肩挑。 D.小说细致地描写了阳欣烹饪羊肉的过程,不仅展示了他高超的厨艺,也可以看出习均积极认真,潜心学艺的态度。 5.结合全文简要概括阳欣的形象特征。(4分) 6.小说以“鉴宝”为题,但大量篇幅似与“鉴宝”无关,这样安排有何用意?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6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12分) 徐僖:无私奉献的科学家楷模 徐僖,高分子材料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四川大学教授,我国高分子材料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50年代初,徐僖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塑料厂──重庆塑料厂和中国高校第一个塑料专业,所以被誉为“中国塑料之父”。 徐僖教授不仅严谨对待科学,为科学事业奉献自己的力量;更是对处在困境中的学子无私地奉献了自己的力量,用自己的酬劳和奖金资助贫困学子。徐僖教授无疑是一位无私奉献的科学家楷模。 在师从候教授研究染料过程中,他产生了从川黔地区丰富的土特产五棓子中获得的3、4、5-三羟基苯甲酸制备五棓子塑料的想法。1947年5月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中华教育基金董事会公费留学生,赴美国李海大学(Lehigh University)深造。学业告成后,他满怀对祖国的深情,经历种种艰难险阻回到了祖国。 1950年他在重庆大学化工系主持筹建了棓酸塑料研究小组,采用自己设计的设备和工艺流程,进行五棓子塑料研究,同时培养生产技术骨干。1953年5月1同重庆棓酸塑料厂正式投产,这是由我国工程技术人员自己设计、完全采用国产设备和原料,在西南建立的第一个塑料厂。经过8年的艰苦努力,徐僖先生用坚忍不拔的意志,实现了报效祖国的愿望,为创建我国塑料工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1953年春,高教部授命徐僖先生在四川化工学院(1955年并入成都工学院,后成为成都科技大学、四川大学)筹建我国高等学校第一个塑料工学专业。1961年出版了我国高等工科院校第一本高分子教科书《高分子化学原理》,60年代初,他和同志们一起创办高分子材料系,1964年创建了国内第一个高分子研究所。在徐僖教授的带领下,经过半世纪的艰苦努力,四川大学建成了我国高分子材料领域第一个拥有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四位一体的科研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最近该基地又被纳入了国家985工程。半世纪以来,这个基地为国家培养了上万名高分子材料专业人才,为我国高分子材料科学和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徐僖教授在国际交往中,十分重视维护祖国的尊严。他是国际聚合物加工学会(简称PPS)的国际代表。 PPS是由美国、加拿大、德国等国在该领域的学术权威联合发起成立的全球学会。当时国际上一些人认为中国高分子水平不高,年会没有必要在中国召开;还有人指责中国穷,想靠办会赚钱。强烈的爱国心和民族自尊感使徐僖教授毅然走上讲台,列举大量事实向代表们介绍了中国高分子科学迅速发展的状况;针对代表们提出的经费疑问做了详尽、合理的解答,消除了部分代表的误会。最后执委会通过决定,该会议仍按原计划在中国上海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