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混合能量供电的TWDM-PON与C-RAN联合架构资源分配
C-RANPPT课件

载波资源调度开 载波资源调度关
试点效果4:通过RRU共小区实现协同,提升网络性能
通过RRU共小区提升潮汐话务、高速覆盖等场景的切换 多RRU共小区替换直放站优势明显
性能和上行质量:通过共小区组网可减少切换和频点使 用、RRU间上行信号合并
RRU共小区原理简述
避免网络底噪抬升,确保整网质量
干扰带与直放站个数的变化关系 (广东梅州2011年6月现网统计)
射频 单元
基带 处理
射频 单元
基带 处理
射频 单元
基带 处理
射频 单元
射频 单元
射频 单元
F
电源
A
主控板
N
F
基带扩展板 基带扩展板
A N
基带扩展板
基带扩展板
主控板
电源
现网华为RRU均支持基带下移,演进时仅需在BBU中增加基带板
昭通
改造前 改造后
上行接收质量0~3
切换
MOS分
等级的比例
次数
96.57%
3.25 115
98.12%
3.4
81
切换成功 率
98.49% 98.59%
云南试点将C-RAN环2中的“昭通交警CRAN-1”、 “昭通交警CRAN-2” 两个小区改造为一个共小区,改造前后小区的覆盖区域不变,载波 数从两小区合计10个载波降至单个共小区的6载波。
DUP DUP DUP DUP
TSC 1
Downlink
TS 0
TS 1
TS 2
AQPSK modulation
TSC 1’
TS 0
Uplink
TS 1
TS 2
GMSK
GMSK
VAMOS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C-RAN组网方式的5G网络智能传输系统分析特性

输系统应用过程中,与之相关的架构设置是否有效,关系着系 统的应用效果。因此,在提升5G网络智能传输系统应用水平的 过程中,需要技术人员给予C-RAN组网方式的高效利用足够的 重视,充分发挥其在集中化处理、系统架构合理设置等方面的 应用优势,避免影响5G网络时代的数据传输效果。
2.2 完善组网方案 C-RAN组网方式在系统架构搭建、数据信息高效处理等方 面的应用优势显著。因此,为了增强5G网络智能传输系统运行 中的承载效果,满足信号高效传输要求,提高频谱资源利用效 率,则需要技术人员对组网方案的不断完善进行充分考虑。在 此期间,应做到:①提高对 C-RAN组网方式科学应用的关注 度,从成本经济性、可行性及适用性等方面入手,确保5G网络 智能传输系统形成中所需的组网方案,确保该系统在实践应用 中能够取得良好的成效;②将完善后的 C-RAN组网方案实施到 位,为5G网络智能传输系统中的数据信息传递及处理效率提高 提供技术支持,保持带宽资源良好的利用状况,给予系统运行 质量提高及承载网性能的不断优化更多保障;③通过对光纤直 连方案、彩光+无源波分复用(WDM)方案、有源WDM方案 合理选择及高效利用的综合考虑,能够使5G网络智能传输系统 应用中的组网效果更加明显,全面提高收发信号的传输效率, 确保通信领域发展后的业务活动开展有效性。
2 C-RAN组网方式支持下的5G网络智能传输系统研究 2.1 考虑5G网络的承载需求 在构建5G网络智能传输系统的过程中,技术人员可借助
C-RAN组网方式的应用优势,设置好性能可靠的系统架构,实 现对数据信息的高效处理。同时,应充分考虑5G网络在带宽、 智能化及低时延等方面的实际需求,并从设备合理设置、科学 规划及性能评估等方面入手,高效地完成5G网络智能传输系统 构建工作,为信号传输效果增强提供专业支持,实现对这类系 统的科学应用。同时,通过对5G承载网实际需求的分析及考 虑,也能从智能控制、极低的传送时延提供及用户体验效果增 强等方面入手,为功能强大的5G网络智能传输系统形成提供参 考依据,并在C-RAN组网方式的作用下,优化系统架构的使用 功能,扩大信号覆盖范围,更好地应对5G时代的形势变化。
PON系统组成介绍

光线路终端(OLT)
OLT是PON系统的核心设备,负责控制和管理整个PON网络。
OLT连接多个ONU(光网络单元),实现数据传输和交换。
OLT支持多种PON技术,如EPON、GPON、10G-EPON等。
OLT具有多种功能,如带宽分配、QoS控制、安全控制等。
02
节省成本:PON技术可以节省光纤资源,降低网络建设成本。
04
绿色环保:PON技术可以降低能耗,减少碳排放,符合绿色环保的要求。
PON系统的应用场景
STEP4
STEP3
STEP2
STEP1
家庭宽带接入:提供高速稳定的家庭网络连接
企业网络连接:为企业提供高速稳定的网络连接,支持远程办公和协同工作
校园网络建设:为学校提供高速稳定的网络连接,支持远程教学和科研
5
智能环保:利用PON系统实现环境监测和污染预警
3
智能医疗:利用PON系统实现远程医疗和医疗资源共享
6
智能政务:利用PON系统实现政务信息共享和政务服务优化
1
智能交通:利用PON系统实现实时交通信息监控和调度
4
智能教育:利用PON系统实现远程教育和教育资源共享
01
企业内部网络:连接企业各部门,实现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
02
企业外部网络:连接合作伙伴、客户和供应商,实现业务协同和资源共享
03
远程办公:连接员工和家庭,实现远程办公和移动办公
04
云计算:连接数据中心和云计算平台,实现数据存储和计算资源共享
智慧城市建设
2
智能安防:利用PON系统实现高清视频监控和实时报警
读懂C-RAN

读懂C-RAN一C-RAN是什么?C-RAN是根据现网条件和技术进步的趋势,提出的新型无线接入网构架。
C-RAN是基于集中化处理(Centralized Processing),协作式无线电(Collaborative Radio)和实时云计算构架(Real-time Cloud Infrastructure)的绿色无线接入网构架(Clean system)。
其本质是通过实现减少基站机房数量,减少能耗,采用协作化、虚拟化技术,实现资源共享和动态调度,提高频谱效率,以达到低成本,高带宽和灵活度的运营。
C-RAN的总目标是为解决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给运营商所带来的多方面挑战(能耗,建设和运维成本,频谱资源),追求未来可持续的业务和利润增长。
二C-RAN网络演进步骤第一步射频拉远,RRH无限接近天线名词解释BBU (Building Base band Unit) : 室内基带处理单元。
RRU :远端机即射频拉远单元。
D-RoF:数字光载无线通信,利用光纤/CPRI/OBSAI传输无线信号。
CPRI(Common Public Radio Interface):通用公共无线电接口。
无线基站内部无线设备控制中心(简称REC)及无线设备(简称RE)之间主要接口规范。
第二步BBU集中化前传(FrontHaul),主要是从天线的BBU(Building Base band Unit:基带处理单元)到基站控制器RRH(Radio Remote Unit:射频拉远单元)或RRH(Remote Radio Head:射频拉远头)之间的连接。
下一代的BBU产品将支持多站点且具备专用接口以支持CoMP。
多点协作传输(CoMP:Coordinated Multiple Points Transmission/Reception)是指地理位置上分离的多个传输点,协同参与为一个终端的数据(PDSCH)传输或者联合接收一个终端发送的数据(PUSCH)。
C—RAN试点潜行中移动绿色新平台剑指未来

C— N, 时发 布了 详述 其组 织 架构 、 键 技 木及 实施 方 案 的 白皮书 。 RA 同 关
移 动 研 究 院 副 院 长 王 晓 云 深 谙 新 形 势 下 中移 动 面 临 的 重 重 压 力 , 些 压 力 这 直 接 导 致 了C AN的诞 生 。 —R
中移动绿色新平台剑指未来
随着绿色节能、降本增效成为迫切所需,中移动C RN - 横空出世 , -A * a  ̄ 4 产业链更显示了浓
厚兴趣 。
一 ~ — — — — 一 ~
些 省份 有序 开 展 , 并取 得 了 显著成 效 , 用 他 的 话 来 说 ,“ 月 的试 点证 明 , 几个
出 ( E 包 括 电 力 、 工 维 护 、站 OP X, 人 点 租 金 、 输 费 用 ) 1 % 的投 资 支 出 传 和 5
( AP X, 括 勘 站 及 网 络 规 划 、 C E 包 配 套 设 备 、 站 设 备 、 络 建 设 费 用 ) 基 网 。
施 , B 目前 正 从 未 来 R IM AN的 新 架 构
角 度 考 虑 无 线 网 络 云 产 品 的 规 划 和 部
署 , 明 性 、高 使 用 率 、 可 扩 展 性 、 透 高 快 速 资 源 服 务 是 lM 研 究 的重 点 。《 B 孓
在 层 层 重 压 下 , 移 动 研 究 院 力 中 图从 三 个 方 面优 化 R AN架 构 , 决 解
以 上 问题 即 减 少 基 站 设 备 所 需 的 机 房 、 用 协 作 式 无 线 接 入 技 术 、采 采 用 资 源 聚 合 以 及 动 态 资 源 分 配 , 是 于 C—R AN的 三 个 要 义一 集 中处 理 、
一种基于RAN架构无线接入网系统容量最大化的功率分配算法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1 - 3 6 9 5 . 2 0 1 3 . 0 5 . 0 5 2
第3 0卷 第 5期 2 0 1 3年 5月
计 、 算 机 应 用 研 究
Ap p l i c a i f o n Re s e a r c h o f Co5 Ma y 2 0 1 3
一
种基 于 R A N架构 无 线接 入 网 系统 容量 最 大 化 的功 率分 配算法 水
t o ma x i mi z a t i o n o f s y s t e m c a p a c i t y b a s e d o n t h e R AN a r c h i t e c t u r e o f t h e ir w e l e s s a c c e s s n e t wo r k , lS a O a p p l i e d t h e a r t i i f c i a l i f s h
刘 占军 , 朱 志超 ,邓 欢 ,刘 翔
( 重庆 邮 电大学 重庆 市移 动通 信技术 重点 实验 室 ,重庆 4 0 0 0 6 5 )
摘
要 :针对新型 R A N架构无线接入网中功率分配问题进行研究, 建立 系统容量最大化的最优化数 学模型, 提
出了一种基于 R A N架构无线接入 网的系统容量最大化的功率分配算法, 并且应用人工鱼群算法求解了算法中 目标函数的全局最优解, 即一组使 系统容量最大化的发射功率。仿真结果表 明, 与现有的分布式网络架构 中非 合作的功率控制博弈算法相 比, 新算法可以显著提 高系统容量 , 即证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C-RAN成下一代无线接入网新潮流中国移动全球首发C-RAN白皮书

36C ommu nications World Wee k ly本刊记者|赵经纬融合了绿色、云计算、低成本等理念的C-RA N 一经推出便迅速走红,近期,中国移动在I T U 展览期间更首发了C -R A N 白皮书。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开启为用户带来了巨大福音,大大便利了人们的工作、娱乐和生活,但却使移动运营商遭受前所未有的压力——单用户A R PU 值增长放缓,甚至开始下滑,严重制约了运营商的盈利能力;同时,流量的飙升又使其不得不投入巨大的人财物力建设、运营、升级其无线接入网。
无线接入网的绿色、低成本、灵活部署及运营成为运营商迫切的需求,在此背景下,中国移动适时提出了C -R AN 的架构理念和建设模式,并迅速得到韩国电信、法国电信等国外运营商的相应。
中国移动正积极推动在NG M N (下一代移动网络组织)中成立C -RA N 工作组,加大C -R A N 的国际号召力和市场影响力,其国内试点工作也正有条不紊地运行。
在近期于瑞士日内瓦举行的I TU 展览上,中国移动携其C -RA N 亮相,并发布了C -R A N 白皮书。
O P E X 降一半C A P E X 降三成白皮书指出,中国移动提出C -RA N 的目标,是应对其面临的五大挑战:即大量基站导致高额能耗;网络的建设成本(C APEX )和运营成本(O PEX )逐年增高;无线接入网建设提出低成本高容量需求;用户流量的潮汐效应导致基站利用率低下;不断增长的互联网业务对移动核心网压力巨大。
按照中国移动的规划,R N 是基于集中化处理、协作式无线电和实时云计算构架的绿色无线接入网构架。
其本质是通过实现减少基站机房数量,减少在中国移动的设计框架下,C-RAN 正成为新一代无线接入网解决方案的核心。
C -R A N 成下一代无线接入网新潮流中国移动全球首发C -R A N 白皮书能耗,采用协作化、虚拟化技术,实现资源共享和动态调度,提高频谱效率,以达到低成本,高带宽和灵活度的运营。
读懂C-RAN

读懂C-RAN一C-RAN是什么?C-RAN是根据现网条件和技术进步的趋势,提出的新型无线接入网构架。
C-RAN是基于集中化处理(Centralized Processing),协作式无线电(Collaborative Radio)和实时云计算构架(Real-time Cloud Infrastructure)的绿色无线接入网构架(Clean system)。
其本质是通过实现减少基站机房数量,减少能耗,采用协作化、虚拟化技术,实现资源共享和动态调度,提高频谱效率,以达到低成本,高带宽和灵活度的运营。
C-RAN的总目标是为解决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给运营商所带来的多方面挑战(能耗,建设和运维成本,频谱资源),追求未来可持续的业务和利润增长。
二C-RAN网络演进步骤第一步射频拉远,RRH无限接近天线名词解释BBU (Building Base band Unit) : 室内基带处理单元。
RRU :远端机即射频拉远单元。
D-RoF:数字光载无线通信,利用光纤/CPRI/OBSAI传输无线信号。
CPRI(Common Public Radio Interface):通用公共无线电接口。
无线基站内部无线设备控制中心(简称REC)及无线设备(简称RE)之间主要接口规范。
第二步BBU集中化前传(FrontHaul),主要是从天线的BBU(Building Base band Unit:基带处理单元)到基站控制器RRH(Radio Remote Unit:射频拉远单元)或RRH(Remote Radio Head:射频拉远头)之间的连接。
下一代的BBU产品将支持多站点且具备专用接口以支持CoMP。
多点协作传输(CoMP:Coordinated Multiple Points Transmission/Reception)是指地理位置上分离的多个传输点,协同参与为一个终端的数据(PDSCH)传输或者联合接收一个终端发送的数据(PUS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