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复习学案

合集下载

《劝学》复习学案

《劝学》复习学案

• (3)、解释下例句中加点词的古义。 • 1、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 古义: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今义:人格高尚的人 • 2、輮以为轮 • 古义:介词“以”+动词“为”,把……做成 • 今义:认为 • 3、故木受绳则直 • 古义:墨线 今义:泛指绳索 • 4、金就砺则利 • 古义:文中指金属制成的刀剑等 今义:黄金
用“者……也”表示判断 • (3)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用“者……也”表示判断 • 2、省略句 • (1)輮(之)以(之)为轮 • (2)假(于)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 3、倒装句 • ①介词结构后置句 •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②定语后置句 • (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就获得了,圣人的思想就具备了。 而,表承接,
就。焉,句末语气词)。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
里(不积累每一小步,没有到达千里的办法。);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马拉车一 天所走的路为一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 朽木不折 (雕刻一下就放弃,腐朽的木头也
不能刻断。而,表假设,不译);锲而(表 假设,不译)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 利,筋骨之强(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健 的筋骨), 上(向上)食埃土,下(向下)
者远;顺风而(表修饰)呼,声非加疾(强,
大)也,而闻者彰。假(借助)舆马者,非利
足(脚步快)也,而致(到达)千里;假舟楫
者,非能水(游泳)也, 而绝(横渡)江河,
君子生(通“性”,资质、禀赋)非异也,善假
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起)焉(兼词);积
水成渊,蛟龙生焉(兼词);积善成德,而神明
自得,圣心备焉(积累善行养成品德,智慧自然

《劝学》复习学案

《劝学》复习学案

《劝学》复习学案《<劝学>复习学案》一、文学常识1、荀子(约公元前 313 年-公元前 238 年),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荀子主张“性恶论”,强调后天学习和环境对人的影响。

2、《劝学》是《荀子》一书的首篇,较系统地论述了学习的目的、意义、态度和方法。

二、重点字词1、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已:停止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于:从;比3、木直中绳中:合乎4、輮以为轮輮:通“煣”,使……弯曲5、虽有槁暴有:通“又”;暴:通“曝”,晒6、金就砺则利就:靠近;砺:磨刀石7、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参:验,检查;省:省察8、吾尝跂而望矣跂:踮起脚后跟9、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疾:强,这里指声音宏大10、假舆马者假:借助,利用11、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致:到达12、非能水也,而绝江河绝:横渡13、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资质,禀赋14、善假于物也物:外物,指各种客观条件15、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焉:兼词,于此16、积水成渊,蛟龙生焉渊:深水17、故不积跬步跬步:跨出一脚为“跬”,跨两脚为“步”18、无以至千里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19、骐骥一跃骐骥:骏马20、驽马十驾驽马:劣马21、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锲:刻;镂:雕刻2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之:定语后置的标志23、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上、下: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24、用心一也一:专一三、通假字1、輮以为轮“輮”通“煣”2、虽有槁暴“有”通“又”;“暴”通“曝”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4、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四、古今异义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古义:广博地学习今义:学问广博精深2、假舆马者古义:借助今义:与“真”相对3、金就砺则利古义:金属制的刀剑等今义:金子4、蚓无爪牙之利古义:爪子和牙齿今义:坏人的党羽、帮凶5、用心一也古义:因为心思今义:读书用功或对某事肯动脑筋五、词类活用1、木直中绳,輮以为轮輮: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弯曲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名词作状语,每天3、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上、下: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4、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名词用作动词,游泳5、用心一也一:数词用作形容词,专一六、特殊句式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状语后置句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句3、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判断句4、用心一也判断句5、无以至千里固定句式,“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七、重点句子翻译1、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劝学复习学案

劝学复习学案

《劝学》复习学案复习目标:1.掌握文言知识点《劝学》假、绝、过、于、而、无以、定语后置句2.准确默写全文,并把文章内化为写作素材。

3.复习并掌握比喻论证方法。

课前自主复习:解释文中的加点词,翻译下划线的句子。

劝学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

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课上练习以下为必做部分:一、注音:跂.而望矣()假舆.马者()假舟楫.者()锲.而舍之()二、文言实词木直中.绳 ( )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知.明而行无过矣( ) 跂.而望矣 ( ) 声非加疾.也 ( ) 而致.千里( )非能水.也 ( ) 而绝.江河 ( )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 用.心一也( )三、一词多义假 (1)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2)以是人多以书假余(3)大臣犯法,无所宽假 (4)汉人未可假大兵权(5)乃以吴叔为假王绝 (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2)佛印绝类弥勒(3)而绝江河 (4)扶尺一下,群响毕绝(5)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6)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过 (1)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雷霆乍惊,宫车过也(3)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4)闻大王有意督过之(5)一日,大母过余(6)愿枉车驾过之于 (1)青,取之于蓝 (2)苛政猛于虎(3)告之于帝 (4)不拘于时而 (1)知明而行无过矣 (2)吾尝终日而思矣(3)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4)锲而舍之四、判断特殊句式并翻译句子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高二语文下册《劝学》复习学案

高二语文下册《劝学》复习学案

高二语文下册《劝学》复习学案【原文欣赏】《劝学》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

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诗曰:“嗟尔君子,无恒安息。

靖共尔位,好是正直。

神之听之,介尔景福。

”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

(此段教材无)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唿,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

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

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

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

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物类之起,必有所始。

荣辱之来,必象其德。

肉腐出虫,鱼枯生蠹。

怠慢忘身,祸灾乃作。

强自取柱,柔自取束。

邪秽在身,怨之所构。

施薪若一,火就燥也,平地若一,水就湿也。

草木畴生,禽兽群焉,物各从其类也。

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树成荫,而众鸟息焉。

醯酸,而蚋聚焉。

故言有招祸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此段教材无)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劝学》学案

《劝学》学案

《劝学》复习学案复习目标:1.准确背诵并默写全文。

2.熟练掌握“绝、强、假、望”等词的词义,准确翻译重点句子。

3.积累作文方法与素材。

一、检查二、三、四段的默写。

(3分钟快速读记遗忘句段,然后抽查默写。

)二、沙场点兵(一)、【真题在线】(1)(2022新高考I卷)《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劣马的执着为喻,强调为学必须持之以恒。

(2)(2020·全国卷Ⅱ)《荀子·劝学》中举例说,笔直的木材如果“__________________”,就会弯曲到符合圆规的标准;即使再经曝晒也不会挺直,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

(3)(2018·全国卷Ⅲ)《荀子·劝学》中举例论证借助外物的重要性时说,终日殚精竭虑思考,却“_______________________”,踮起脚极目远望,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017·全国卷Ⅲ)《荀子·劝学》中强调了积累的重要。

以积土成山、积水成渊可以兴风雨、生蛟龙设喻,引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

(5)(2016·全国卷Ⅰ)《荀子·劝学》指出,蚯蚓虽然身体柔弱,却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用心专一的缘故。

(6)(2014·大纲卷)《荀子·劝学》以蚯蚓为例,论证了为学必须锲而不舍,坚持不懈;同篇中与之相反的例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积累与翻译(依据课本,结合资料书,10分钟时间独立完成下面练习。

)(一)完成课本梳理P20一词多义 1、2、3、4题(二)尝试独立翻译下面句子。

劝学学案

劝学学案

《劝学》复习学案一、原文背诵默写及重点字词积累而行无过矣。

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二、情景默写1、孔子曰:“学而时习之”,又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

”荀子在《劝学》中提出的观点,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对学习的认识。

2、《荀子·劝学》强调人要广泛学习而且经常反省自己才会智慧明达的名句是:,。

3、在荀子的《劝学》中用“金石”为喻体阐明学习贵在坚持的句子是:,。

4、在《荀子•劝学》中以蚯蚓为例,论证了为学必须锲而不舍,坚持不懈;同篇中与之相反的例证是:,,。

5、《荀子·劝学》中与王之涣《登鹳雀楼》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表达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6、《荀子·劝学》中,。

表明人与人的天资差异本不大,关键在于后天的学习,君子要善于利用学习来弥补自己的不足。

7、《荀子·劝学》中指出人要积累善行养成好的品德,就会达到“,。

”的境界。

8、《劝学》中作者连用“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揖”四个比喻,最后由此得出结论:,。

9、在文中强调学习应当专一,如果不专一,便会像螃蟹一样,一无所成的句子是:,,。

10、《论语》中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述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在荀子的《劝学》中,也有一句直接提到了学与思的关系的句子是:,。

11、以雕刻为喻,强调学习应当坚持,从正面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的句子是:,。

12、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

《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荀子在《劝学》中说“,。

”13、“君子生非异也”是说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最终却超过一般人,是因为“”。

说明了利用学习可以弥补自己不足的道理。

14、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借助描写“风雨”来抒发情感的的名句。

而《劝学》中则用“,。

”来形象论述积累的重要性。

三、断句练习夫骥一日而千里驾马十驾则亦及之矣将以穷无穷逐无极与其折骨绝筋终身不可以相及也将有所止之则千里虽远亦或迟或速或先或后胡为乎其不可以相及也。

《劝学》复习学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劝学》复习学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劝学》复习学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劝学》复习学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1《劝学》复习学案(教师中心稿)教案教学设计《劝学》是中国古代著名哲学家陈寿所著的一篇文章,是一篇关于教育与修养的论述。

通过对《劝学》的深入学习和理解,可以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有更深刻的认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力。

本文旨在针对高中语文课程中《劝学》的教学与教案设计进行探讨,旨在通过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劝学》,并在学习中得到有效的提升。

一. 教学目标本节课程将重点突出学生跟据文本内容对于《劝学》的解读,从而培养学生的文章解读能力和思维能力,启发学生从中领悟到对于学习的态度和方法。

学生通过深入思考,学习陈寿对于学习和生活的看法,从而引领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追求卓越,并铭记着“怀道、塑性、求实、创新的人生价值观”。

二. 教学内容1.《劝学》内容概述。

2.内容大意。

了解陈寿的生平及其思想背景,进一步理解《劝学》的文化内涵。

3.文学鉴赏。

学习《劝学》中的意象、情感、意义构成等,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4.修养教育。

通过讲解陈寿的学习态度,引领学生培养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学习方法。

三. 教学设计1. 准备工作教学前,教师应提前阅读《劝学》全文,了解陈寿对学习和生活的态度,对于文章中的重点语句和思想进行梳理,挖掘出授课的重点和难点。

教师应提前准备PPT、制定教案、准备习题,以此调动课堂教学的氛围,保证授课顺利进行。

2.课堂展开第一节:1.引入用文学细节情节引导学生进入文章的场景:“日行访友,道路阻隔,要过荧荧灯影,有白发者,以手持灯,前照路上,后防身子。

有蹒跚者,假何为者,拄杖扶身者,皆挂眼于他,讹谤无已。

胡闹之流,不觉乃绕路,彻夜是劳顿。

知己者,应随足而行。

”2.讲解《劝学》内容,阐述文章主题及文化内涵、重要语句等。

3.简介陈寿:生平、人格、思想等方面,介绍他的学术成就,引领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背景。

《劝学》复习(全文5篇)

《劝学》复习(全文5篇)

《劝学》复习(全文5篇)第一篇:《劝学》复习《劝学》复习12·17(一)通假字1.輮以为轮,其曲中规知明而行无过2.君子生非异也3.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二)古今异义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3.蚓无爪牙之利。

4.用心一也(三)活用现象1..木直中绳,輮以为轮(輮: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弯曲)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名作状,每天)3.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名词用作动词,游水)4.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上、下:名作状,向上、向下)5.其曲中规(曲:形作名,曲度,弧度)6.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高:形作名,高处)7.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利: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快,走得快)(四)特殊句式与固定格式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用心一也用心躁也无以至千里字义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五)重点实虚词1、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2、青于蓝:3、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4、虽有槁暴5、金就砺则利6、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7、不如须臾之所学也8、吾尝跂而望矣9、不如登高之博见也10、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11、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12、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13、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14、积土成山,风雨兴焉15、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16、故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17、驽马十驾:18、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19、用心一也:20、用心躁也(六)一词多义1.绝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口技》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以为妙绝《口技》佛印绝类弥勒《核舟记》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于之地六百里《屈原列传》2.强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杜甫《前出塞》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木兰诗》乃自强步,日三四里《触龙说赵太后》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赤壁之战》3.假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劝学》乃吾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假假有人焉,举我言复于我,亦必疑其诳4.望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鸿门宴》先达德隆望尊《送东阳马生序》予犹记周公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五人墓碑记》5.闻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劝学》博闻强志《屈原列传》见闻初闻涕泪满衣裳《闻军官收河南河北》况草野之无闻者欤《五人墓碑记》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扫后更闻香《和张秀才落花有感》第二篇:劝学复习案高三一轮复习——《劝学》复习学案14.6【内容要点】荀子从人性恶的观点出发,说明人的知识、道德不是先天赋予的,而是后天经过学习、教育,逐步培养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劝学(节选)》复习学案
荀子
要求:
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将意思写在括号里。

2、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3、分析文中划浪线句子的句式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句
式:);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以为
..()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
子博学
..()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
..()而行无过.()矣。

(翻译:)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
..()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翻译:
)。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翻译:)。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
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
..()
..(),无以
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
..()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翻译:)。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翻译:),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用.()心一.()也。


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
..()者,用心躁.()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