胺碘酮结合倍他乐克用于房颤的疗效观察

合集下载

胺碘酮联合倍他乐克治疗阵发性房颤远期疗效观察

胺碘酮联合倍他乐克治疗阵发性房颤远期疗效观察

例薪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胰岛紊泵短期强化治疔, 结果 参考文献 1 “ 概念及其 在糖尿病 防治 中的应用 [] 国外 J. 有5 例患者仅通过饮食控制就获得了至少 2 的良好血糖控 [ ] 纪立农. B细胞 休息 ” 年
医学 ・ 内分泌分册 , 0 。23 :8 2 33 () 1 0 0 制, 首次在临床上证实对早期 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积极的胰 岛 2 胰岛素短期强化治疗 对初诊 2 型糖尿 病 患者胰岛 B细胞 索治疗, 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逆转病情发展。许光玲等 H 对 2 [ ] 曹 辉. 4
胞功能损害是可逆的 , 过减轻 p细胞 分泌负荷 , 通 施行 “ p细胞 常好 的血糖控制 , 于改善患 者病 情 , 对 降低发 生并 发症 的危 险 , 休息” 有可能诱导其功能的恢复【 。17 2 97年,tao 1 ] S f 等口 对 3 提高生存质量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an
例新诊断的 2 型糖尿病患者采用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 结果显 示, 其降糖作用迅速, 效果确切, 可改善胰岛 B 细胞功能, 较长时 间的缓解病情, 其良好的血糖控制对并发症的防治有积极意义。 最近几年市场上出现的许多新型胰岛素制荆、 胰岛素类似物 以 及模拟生理需要准确释放胰岛素的给药系统, 大大方便 了患者, 降低了低血糖事件发生率, 2 使 型糖尿病患者从胰岛素治疗 中
下。 两缀 2年随访期 间房颤年发次 数及 持续时间 比较 ( s 互± )
【 中圈分类号 】 R517 【 .5 文献标识码 ] B 4
[ 文章编 号] 10 - 6 3 20 ) 1 05 0 0 8 6 3 (0 7 0 — 0 3— 2
停止观察。统计服药后每年房颤的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观察 组心率 < 5 mn或 Q 5  ̄/ i, T问期904s .5 者药物减量 , 心率 < 0 5 心房颤动( 房颤) 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 严重影响心 次/ i 或 Q 间期 ≥ . s mn T O5 者停药 患 者 自觉房颤 发作 时 , 即 0 立 血管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明显增加患者致残率和病死率。为控 作 心电图检查 , 录发作及停止 时间 , 12月复诊 1 , 并记 每 、 次 询 制心脏病患者房颤的复发 , 9 年 1 一 03年 1 1 8 9 月 20 2月, 我们试 问并记录房颤发作时间及持续时间, 检查心电图及胸片。 用胺碘酮和倍他乐克进行远期临床观察 , 取得较好疗效, 报告如 13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 t .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x 检

观察小剂量胺碘酮与倍他乐克治疗老年性房颤的效果

观察小剂量胺碘酮与倍他乐克治疗老年性房颤的效果

观察小剂量胺碘酮与倍他乐克治疗老年性房颤的效果
老年性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疾病,特别容易在老年人群体中发生。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不断加剧,老年性房颤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

治疗老年性房颤的目标是维持心律稳定、防止血栓形成、缓解症状、减少并发症,并提高生活质量。

胺碘酮和倍他乐克是常用于治疗房颤的药物,它们的疗效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

本文将通过观察小剂量胺碘酮和倍他乐克治疗老年性房颤的效果来探讨这两种药物在老年性房颤治疗中的应用。

胺碘酮是一种抗心律失常药物,被广泛用于治疗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包括房颤。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胺碘酮一直被用作治疗房颤的一线药物之一。

而倍他乐克则是一种β受体阻滞剂,它通过减慢心率、减轻心脏负荷来治疗心律失常。

在老年性房颤的治疗中,这两种药物往往被用于控制心率和维持心律稳定。

小剂量胺碘酮与倍他乐克在老年性房颤治疗中的效果一直备受关注。

一些临床研究表明,小剂量胺碘酮与倍他乐克对于老年性房颤的治疗具有显著的疗效,能够有效地控制心率、维持心律稳定,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在欧美地区,小剂量胺碘酮与倍他乐克联合用药已经成为老年性房颤治疗的常规方案之一。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小剂量胺碘酮与倍他乐克联合用药在老年性房颤治疗中显示出了一定的疗效和安全性,但在实际应用中仍需谨慎对待。

无论是小剂量胺碘酮还是倍他乐克,都存在一定的毒副作用和禁忌症,对于老年人群体来说尤其需要审慎选择药物和控制剂量。

在实际应用中,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药物特性进行个体化治疗,以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胺碘酮注射液治疗心力衰竭伴心房颤动疗效观察论文

胺碘酮注射液治疗心力衰竭伴心房颤动疗效观察论文

胺碘酮注射液治疗心力衰竭伴心房颤动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临床应用胺碘酮注射液对心力衰竭并发房颤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我院2009年5月——2011年5月我科收治的84例心力衰竭并发房颤患者临床资料。

对84例患者应用常规的抗心衰治疗。

同时给予胺碘酮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的心功能情况、房颤的转复情况、心率情况,q—t间期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 84例心力衰竭并发房颤经治疗后对房颤的治疗总有效率是85.7%,显效患者34例(40.5%),有效患者38例(45.2%),患者心率明显降低(p<0.01),q—t间期延长(p<0.05),4例出现窦性心动过缓,经减量及停药,恢复良好。

结论积极进行抗心衰治疗的同时,应用胺碘酮注射液治疗心力衰竭并发房颤安全有效。

【关键词】胺碘酮;心力衰竭;心房颤动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6.468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3244-01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发生率随着年龄增大而呈大幅度提高,且主要发生在心力衰竭的病人。

房颤容易使心房内形成血栓引起诸多脏器栓塞性并发症,有很高的致残率和病死率。

房颤亦是心力衰竭的主要死亡原因,因此,治疗心力衰竭并发房颤的药物选择应当小心谨慎,我科收治心力衰竭伴房颤的临床资料,目的在于观察胺碘酮注射液治疗心力衰伴房颤的临床疗效。

现报导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09年5月——2011年5月我科收治的84例各种心力衰竭并发房颤患者的临床资料,除外病态窦房结综合征,ii 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完全性束枝传导阻滞,预激综合征,对于甲状腺功能亢进、感染、电解质紊乱等病因未纠正者不易复律,其中男性患者46例,女性患者38例,年龄最大76岁,最小42岁,上述患者在性别、年龄上其差异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胺碘酮治疗不同病因房颤患者疗效观察护理体会

胺碘酮治疗不同病因房颤患者疗效观察护理体会

胺碘酮治疗不同病因房颤患者的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探讨静脉注射盐酸胺碘酮对不同病因房颤患者转复的疗效及转复期间护理的技巧和安全对策。

方法:对104例房颤患者给予胺碘酮转律治疗,先静脉匀速注射,后静脉微量泵注射。

结果:胺碘酮可有效转复房颤,不同病因房颤患者转复率不同。

结论:静脉注射盐酸胺碘酮对不同病因房颤患者转复率不同,有基础心脏疾病患者转复率低于无基础心脏疾病患者。

加强护理更有利于转复期间降低不良反应和提高转复疗效。

【关键词】房颤;转复;胺碘酮【中图分类号】r541.7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8-0296-01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简称房颤,是一种十分常用的心律失常,可见于正常人,更多见于有心血管疾病患者,各种心血管疾病可引起房颤,表现为心慌、气短、头晕、乏力等症状,还可诱发心绞痛、心力衰竭甚至血栓栓塞,故对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早成严重威胁。

胺碘酮(amiodarone)作为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兼有ⅰ、ⅱ、ⅳ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作用,可阻滞心脏多种离子通道,因此,是目前最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之一[1]。

但不同疾病房颤发生情况不同治疗效果亦不同,本研究对胺碘酮转复104例不同病因房颤患者进行护理和疗效观察,现将护理体会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06年1月至2010年1月在我院心内二科共收房颤患者104例,其中男54例,女50例;年龄22~72岁,平均51.4岁;其中风温性心脏病患者24例,冠心病患者21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18例,缩窄性心包炎患者11例,心肌病患者9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9例,其它原因患者12例。

所有患者血压≥90/60mmhg,心室率≥100次/分。

1.2 方法:所有患者均同时进行病因治疗及转复前后的抗凝治疗,转复均在心电监护下进行。

应用胺碘酮(可达龙)150mg加入生理盐水20ml中缓慢静脉注射,30min内推完,观察10min;若仍为房颤,且心室率>100次/分,可按原方法再静脉注射150mg;如仍无效可予胺碘酮150mg加入生理盐水250ml缓慢静滴0.5~1.0mg /min,持续24h,转复为窦性心律时立即停止静脉滴注,或出现心室率<60次/min或bp≤90/60mrnhg亦要停止静脉滴注。

胺碘酮与倍他乐克联用治疗顽固性快速房颤28例

胺碘酮与倍他乐克联用治疗顽固性快速房颤28例
22 两 组 患 者 治 疗 前 后 血 脂 ( 油 三 酯 ) 化 . 甘 变 治 疗 组 1 4
1 资 料 与 方 法
11 一 般 资料 . 选 择 我 院 20 00年 1 ~20 月 0 1年 3月 收 治
例: 治疗 前 为 38±18 o L 治疗 后 为 20±0 7 m lL . .mm l , / . .m o 。 / 对照 组 1 0例 : 疗 前 为 3 8±2 O mo L 治 疗 后 为 33± 治 . .m l , / . 10 m lL .m o 。治 疗组 较对 照 组有 显 著性 降 低 (P <0 0 ) 提 / .5 , 示凯 西 莱有 明显 降低 血 脂作 用 。
本 组 病 例 资料 说 明凯 西 莱 可 以 改善 慢 性 乙 型 肝 炎 患
2 U L, S 0 / A T为 4 0±1U L 对 照 组 : 疗 前 A T为 3 1± 8/ ; 治 L 6
1 伊川 县人 民医院
者 的症状 和 肝功 能指 标 , 期疗 效 确 切 , 伴 有 脂 肪 肝 、 早 对 高
维普资讯
第 1 0卷 第 1 7期 (0 2年 9月 ) 20
河 南 医 药 信 息
凯 西 莱 治疗 慢性 乙型 肝 炎 3 2例
尚勤 学 叶 新 水
伊川 县 4 10 ) 7 30
( 南省 伊川 县 卫校 医 院 河 凯西 莱 ( 普 罗宁 ) 带 有 活性 巯 基 的甘 氨 酸衍 生物 , 硫 是 20 00年 1 ~20 年 3月 , 们 采 用 凯 西 莱 注射 液治 疗 慢 月 01 我
24 治 疗前 后 肾功 能 ( U C)血 常 规 、 常 规及 乙肝 五 . B N、 r、 尿 项指标 均无 显 著性 变 化 。

倍他乐克联合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疗效观察

倍他乐克联合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疗效观察

倍他乐克联合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疗效观察李东;赖晓惠【摘要】目的观察倍他乐克联合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疗效.方法选择160例阵发性心房颤动病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加服胺碘酮,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倍他乐克,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差异,比较治疗前、治疗后第3、6个月两组患者间房颤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的差异.结果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间房颤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和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房颤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倍他乐克联合胺碘酮能有效提高基础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疗效,降低其发作次数并缩短发病持续时间.【期刊名称】《海南医学》【年(卷),期】2013(024)019【总页数】2页(P2896-2897)【关键词】阵发性心房颤动;倍他乐克;胺碘酮【作者】李东;赖晓惠【作者单位】内江市中区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四川内江641000;内江市中区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四川内江64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7+5心房颤动又称房颤,表现为心房无序激动和无效收缩的房性节律,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可导致心悸、眩晕、胸部不适、气短等症状。

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发病率呈显著增长趋势,75岁以上的老年人的发病率可达10%[1]。

房颤会导致心房收缩功能的丧失,至使血液流动减慢而容易在心房内淤滞形成血栓,血栓脱落后可随着血液至全身各处,导致脑栓塞(中风)、肢体动脉栓塞(严重者甚至需要截肢)等,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

此外,阵发性心房颤动会发展成持续性心房颤动,最终引发心力衰竭,因此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

笔者采用他倍乐克联合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疗效良好,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将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60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

胺碘酮治疗心房颤动的疗效观察

胺碘酮治疗心房颤动的疗效观察

药学研究至至蟊嚣歪至臻至至未臻东臻Ⅲ乐墨婪曼璧熬i黧黧篓董曼黧乏W至。

至rl爱d黧鍪黧黧M e东di象ca至l P东ed系,一象i c未a未i强蟊;验研究U-I.贵阳医学院学报,2005,30(5):406.社,1993:366,360[3]李世林.牡丹皮镇痛抗炎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6,12(1):40.[4]陈奇主编.中药药理研究方法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作者单位:430000湖北省江汉大学医学院1430000湖北省武汉炎黄中医药疑难病研究所。

胺碘酮治疗心房颤动的疗效观察张俊芳贾海燕程洁庞眷强【中围分类号]R749.9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08)04--0212--01【摘要】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心房颤动转复为窦性心律的疗效.方法:对30例心房颤动患者应用胺碘酮针150m g静推,然后以1.O m g~1.5r ag/rai n速度静脉泵入,6小时后改为0.5m g/分持续24小时。

同时口服胺碘酮片0.293:K/d连用1用,改为o.29 2次/d,连用1用后改为0.1~O.291次/d维持.结果:转复成功率83.3%,随访1年未复发率84%.结论:胺碘酮用于心房颤动转复为类性心率,防止心房颤动复发是安全有效的.【关键词】胺碘酮;心房颤动;治疗;疗效观察2004年3月~2006年6月我院对30例心房颠动患者,应用胺碘酮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l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30例,男20例,女10例,年龄45~76岁,平均59.5岁.经体格检查,心电图确诊为心房颤动.其中阵发性房颤25例.每次发作持续30分钟~24小时,持续性房颤5例,持续时间不超过3个月。

有孤立性房颤或合并器质性心脏病,合并高血压10例,风湿性心脏病6例,其他14例,左室射血分数>40%,排除病人有W PW综合、11度或11I度房室传导阻滞,心动过缓及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用药前查肝功能,甲状腺功能,肺功能正常。

胺碘酮转复急性心房颤动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胺碘酮转复急性心房颤动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21 0 2年 l 第 3 0月 9卷 第 2 O期
C ieeJ un l fP at a dc eO t 0 2 V 13 N .o.9, o2 i

1 01 ・
胺 碘 酮 转 复 急 性 心 房 颤 动 疗 效 及 安 全 性 观 察
性 快 速 心 房 颤 动 有 效 , 良反 应 小 , 不 临床 应 用 安 全 。
【 关键词 】 胺碘酮 ; 心房颤动 ; 转律
心房颤动 ( 以下简称房颤 ) 是常见的心律失常 , 近年来其发
病 率 逐 渐 增 高 , 器 质 性 心 脏 病 患 者 心 房 颤 动 发 生 率 明 显 上 有 升 。房 颤 可 降低 心 输 出量 而 导 致 患 者 生 活质 量 下 降 , 重 者 甚 严
22 用药后心率变化 :6例患者 用药后心 室率 明显下降 , . 5 用药
前 平 均 心 率 ( 4 ±1 次/ i, 药 后 3 i 10 6) rn 用 a 0 r n平 均 心 室 率 a
(2 16±1 ) r n 较用药 前心 室率有显 著下 降 ( <0 0 ) 0 次/ i, a P .1 。 用药后 1 2 2 . 8h平 均 心 室率 分 别 为 ( 1 、 、4 4 15±1 ) ( 0 0 、 10±
中 首次 发 生 房颤 1 9例 , 性房 颤发作 问期 有 较长 时 间的窦性 心 阵发 律患 者 3 例 。女 2 例 , 3 , 7 2 男 4例 年龄3 — 8岁 , 均 (4± ) 。 17 平 6 6岁
心房颤动是 临床上最常见 的室上性心 律失常 , 心房颤动急
性 发 作 是 导致 患者 急 诊 就 诊 的 主 要 原 因 。 急 性 房 颤 包 括 新 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胺碘酮结合倍他乐克用于房颤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胺碘酮结合倍他乐克用于房颤的疗效。

方法将我院2015年6月到2016年6月收治的房颤患者11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9例。

对照组采取胺碘酮治疗,研究组采取胺碘酮联合倍他乐克治疗。

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房颤发作次数及房颤持续时间。

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大于对照组,且房颤发作次数和发作持续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胺碘酮结合倍他乐克用于治疗房颤可以有效减少房颤发作频率及发作持续时间,提高疗效。

标签:房颤;胺碘酮;倍他乐克;疗效
房颤又称心房颤动,是常见的心律失常症状之一,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致残率,目前,临床上对于房颤的主要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介入治疗、手术治疗等[1-2]。

考虑到该病多发人群的身体健康状况问题、手术接受能力,当前运用最普遍的治疗方式为药物治疗。

本研究就胺碘酮联合倍他乐克治疗房颤的治疗效果展开分析。

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6月到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房颤患者118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組,各59例。

对照组男31例,女28例;年龄65~83岁,平均年龄(74.05±3.31)岁,病程1~12年,平均病程(6.33±2.83)岁。

研究组男32例,女27例;年龄64~84岁,平均年龄(74.69±3.84)岁;病程1~11年,平均病程(5.91±2.46)年。

对比两组患者基础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盐酸胺碘酮(江苏恩华赛德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1922),3次/d,0.2 g/次,1周后根据实际情况减少服药次数。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研究组患者加服倍他乐克新基药(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5391),2次/d,6 mg/次,1周后根据实际情况逐渐增加剂量,最高不超过25 mg。

连续服药6个月,门诊复查1次/月。

1.3 评价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效:临床症状改善>75%,房颤次数明显降低;有效:临床症状改善30%~75%,房颤次数有所减少;无效:临床症状改善<30%,房颤情况无变化;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的房颤发作次数和每次的持续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以“x±s”表示计量资料,以百分数(%)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473,P <0.05)。

见表1。

2.2 房颤发作和持续时间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房颤发作次数和发作持续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3 讨论
胺碘酮属于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能够降低窦房结自律性,对冠状动脉及周围血管有直接扩张作用,可用于持续房颤、房扑时室率的控制[3]。

倍他乐克的主要成分是一种β1受体选择性阻滞剂,能够减慢心率、减弱心肌收缩力、降低窦房结自律性和延缓房室传导时间,对快速心律失常有着很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4]。

本研究对研究组患者进行胺碘酮联合倍他乐克治疗,结果显示,研究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及治疗后的房颤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分析其原因在于房颤的疾病机理为心脏的纤维化病变和左心房的扩大,导致心脏不应期的不均衡以及交感神经活动的增强,从而增加心房的自律性。

而胺碘酮和倍他乐克均具有降低窦房结自律性的作用。

胺碘酮还可以延长心肌各部组织的动作电位和有效不应期,消除折返激动。

虽然两种药物具有不同的作用机制,但是两者的联合作用在提高房颤的治疗效果方面均有着积极的作用。

综上所述,胺碘酮联合倍他乐克治疗房颤,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房颤发作次数及发作的持续时间,提高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贺嘉,方丕华.亚临床心房颤动与隐源性卒中[J].中国心血管杂志,2015,20(04):310-312.
[2] 张玮艺,余萍,张潇潇,等.2016年欧洲心脏病学会心房颤动管理指南
(节选)(一)[J].中国卒中杂志,2017,12(04):355-363.
[3] 刘英,高辉,李红,等.伊布利特与胺碘酮在心房颤动患者中的疗效比较[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6,8(01):54-56.
[4] 田立群,郑琼莉,赵波.β受体阻滞剂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疗效及其与患者精神状态的关系[J].临床内科杂志,2014,31(01):
43-4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