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一数学2013年秋季全国版教案 三年级-8 乘法(一)
8的乘法口诀教案

8的乘法口诀教案教案主题:8的乘法口诀教案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8的乘法口诀表。
2. 学生能够运用8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和复习之前学过的乘法口诀,并提问学生是否记得8的乘法口诀。
2. 引导学生联想8就是两个4,提示学生从两个4的角度来学习8的乘法口诀。
探究(15分钟):1. 打开电子白板,展示8的乘法口诀表,并逐个教授给学生。
帮助学生理解8是如何乘以其他数字的。
2. 通过问答的方式,帮助学生记忆8的乘法口诀。
- “8乘以1等于多少?”- “8乘以2等于多少?”- 依此类推,直到乘以9。
实践(25分钟):1. 让学生用笔和纸记下8的乘法口诀表。
2. 分发练习题,让学生运用8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3. 让学生互相帮助和验证答案。
总结(5分钟):1. 请几名学生报告他们在练习中的收获和问题。
2. 引导学生总结8的乘法口诀的特点和记忆方法。
3. 鼓励学生继续加强记忆和练习,使8的乘法口诀变得更加熟练。
拓展活动(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简洁地表达8的乘法口诀。
例如,“8的乘法口诀是:8,16,24,32,40,48,56,64,72。
”2. 鼓励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记录8的乘法口诀,并与其他同学分享。
教学资源:1. 电子白板2. 笔和纸3. 8的乘法口诀表4. 练习题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探究和实践环节的表现,看是否掌握了8的乘法口诀和运用能力。
2. 收集学生练习题的答案,评价学生的正确率和方法是否正确。
3. 听取学生的总结和拓展活动的表现,评价学生对8的乘法口诀的理解程度和创造力。
教学反思:1. 教师可以适当增加复习和巩固的时间,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8的乘法口诀。
2. 在实践环节,可以设计一些游戏和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3. 教师可以提供更多的拓展活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8的乘法口诀的规律和应用。
佳一数学2013年秋季全国版教案 3年级-1 认识常见的长度单位

第1讲巧量长度——认识常见的长度单位[教学内容]:《佳一数学思维训练教程》秋季版,三年级第1讲——认识常见的长度单位。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从日常生活中理解常见长度单位,运用所学的长度单位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2.能够学会根据题意画出简单的示意图进行解题。
数学思考:1. 在运用长度单位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简单现象,以及对运算结果进行估计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数感以及思维能力。
2. 在观察和操作的过程中,能提出一些简单的猜想和问题,并会独立思考问题,表达自己的想法。
问题解决:1. 在学习和讨论下,能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问题,并尝试解答。
2. 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巩固解决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1、通过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等活动,学生能够应用所学的长度单位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精神和争论意识及探索数学的兴趣和感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和难点]:应用所学的长度单位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准备]:动画多媒体语音课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师:这道题目比较复杂,我们先用运算符号来简化第二课时教学过程:补充练习1、用下面的这把尺量一次,可以量出哪些不同的长度?答案:1厘米、3厘米、4厘米、5厘米、6厘米、8厘米、9厘米2、将三段50厘米长的绳子打结接成一根长绳,已知接头处长5厘米。
那么现在这根长绳的长是多少厘米?答案:50×3=150(厘米)5×4=20(厘米)150-20=130(厘米)3、丽丽、强强、刚刚三人测身高,她们三人的身高总和是407厘米。
其中丽丽和强强的身高总和是264厘米,丽丽和刚刚的身高总和是273厘米。
你知道丽丽的身高是多少厘米吗?答案:(本题方法多样,此处仅列出两种供参考)方法一:264+273=537(厘米)……丽丽+强强+丽丽+刚刚537-407=130(厘米)……丽丽方法二:407-264=143(厘米)……刚刚273-143=130(厘米)……丽丽4、小明离开家走了280米后发现忘记带家庭作业本了,于是又原路返回家中取家庭作业本,结果今天上学一共走了2160米,小明家离学校多远?答案:280+280=560(米) 2160-560=1600(米)5、把两块一样长的木板订在一起,订成一块长35厘米的心木板,中间重叠部分长11厘米,这两块木板原来长多少厘米?答案:35+11=46(厘米) 46÷2=23(厘米)6、乐乐星期六早上打算去图书馆借书,乐乐出门走了一段路程之后发现忘带借书证了,于是又返回家去取借书证,然后去图书馆借书。
《8的乘法口诀》数学教案设计

《8的乘法口诀》數學教案設計标题:《8的乘法口诀》數學教案設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并应用8的乘法口诀,理解乘法的意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数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8的乘法口诀,并能灵活运用。
2. 教学难点:理解乘法口诀的内在规律和逻辑关系。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游戏的方式引入“8的乘法口诀”,例如:让学生计算8个苹果,两个一组,可以分成多少组?以此引发学生对乘法口诀的兴趣。
2. 新授:(1)介绍8的乘法口诀:“一一得八,二二十六,三三二十四,四四三十二,五六四十,六六三十六,七八五十六,八八六十四。
”(2)讲解每个口诀的意思,并引导学生自己尝试理解。
(3)通过举例和实际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并记忆乘法口诀。
3. 巩固练习:设计一系列的练习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等,以巩固学生对8的乘法口诀的理解和记忆。
4. 实践活动:分小组进行比赛,每组抽取一个8的乘法口诀题目,看哪一组能最快准确地答出结果。
5. 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强调8的乘法口诀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四、作业布置:设计一些相关的习题作为家庭作业,以便学生在家中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学生的反应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理解和掌握8的乘法口诀。
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8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8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熟练地背诵和运用8的乘法口诀。
2.学生能够运用8的乘法口诀来完成相关的数学题目。
教学准备:1.粉笔、黑板、教学PPT和多媒体设备。
2.玩具或卡片等教具,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8的乘法口诀。
3.一些练习题和活动,以加深学生对8的乘法口诀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过程:Step 1:引入1.教师向学生简单介绍乘法口诀的概念和作用,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需要记忆乘法口诀。
2.教师出示一些简单的乘法题目,要求学生使用手算的方法解决,并引导学生发现乘法口诀对计算速度的提升有多大的帮助。
Step 2:学习8的乘法口诀1.教师出示一张卡片,上面写有8的乘法口诀,例如“8乘以1等于8,8乘以2等于16”。
教师向学生解释这个口诀的意义,并要求学生跟读。
2.教师使用多媒体设备或黑板,向学生展示8的乘法口诀的全貌,并通过示例讲解每个部分的背诵方法。
3.教师将8的乘法口诀分成若干部分,逐步教授给学生,每学完一部分,就进行相应的练习。
Step 3:练习和巩固1.教师出示一些与8的乘法有关的数学题目,要求学生使用8的乘法口诀来解决。
2.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口算比赛,要求学生根据听到的乘法题目,使用8的乘法口诀来计算并回答。
3.教师出示一些口算题目,要求学生快速计算并回答,以提高他们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Step 4:拓展和应用1.教师出示一些与8的乘法有关的实际问题,要求学生运用8的乘法口诀解决,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思考口诀的实际应用。
2.教师给学生分发一些练习题和活动,让学生自主完成,以进一步巩固和应用8的乘法口诀。
Step 5:总结和反思1.教师带领学生总结8的乘法口诀的内容和应用,并询问学生掌握和理解的情况。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8的乘法口诀对他们的数学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有什么帮助。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可以掌握和熟练地运用8的乘法口诀,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8的乘法口诀教案

8的乘法口诀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8的乘法口诀。
2.培养学生运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的能力。
3.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1.8的乘法口诀的记忆和应用。
2.8的乘法口诀与之前学习的乘法口诀的关联。
三、教学难点1.8的乘法口诀的记忆。
2.口诀在实际计算中的应用。
四、教学准备1.课件或黑板。
2.8的乘法口诀卡片。
3.小组活动材料。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1到7的乘法口诀,今天我们来学习8的乘法口诀,你们觉得8乘以1等于多少呢?(二)学习8的乘法口诀1.先让学生自己尝试计算8乘以2到9,并说出每个结果。
(三)巩固练习1.出示8的乘法口诀卡片,让学生抢答。
2.教师随机抽取学生回答,并给予鼓励。
(四)8的乘法口诀闯关游戏1.学生分成小组,依次回答8乘以2到9的结果。
2.教师记录每个小组的回答,给予评分。
(五)课堂小结1.让学生回顾今天学习的8的乘法口诀。
(六)作业布置1.让学生完成8的乘法口诀练习题。
2.要求学生在家里与家长一起练习8的乘法。
(七)课堂互动1.学生分成小组,相互提问8的乘法口诀。
2.教师随机抽取小组,让学生回答。
(八)拓展活动1.学生自由组成小组,用8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比赛。
2.教师观察并指导学生的计算过程。
(九)课堂小结1.教师检查学生作业,指导纠正错误。
2.学生展示作业,教师点评。
1.学生共同回顾今天学习的8的乘法口诀。
(十二)家庭作业1.让学生家长参与,共同完成8的乘法口诀练习。
2.教师与家长沟通,确保学生能够熟练掌握。
2.鼓励学生在家里与家长一起练习。
(十四)课堂延伸1.学生自发组成小组,互相测试8的乘法口诀。
2.教师观察学生的测试过程,给予指导。
(十五)课堂结束1.学生互相拥抱,庆祝成功掌握8的乘法口诀。
2.教师宣布下节课学习内容,提醒学生预习。
六、教学反思2.学生反馈学习感受,提出建议。
七、教学评价1.学生评价本节课的教学效果。
2.家长评价学生对8的乘法口诀的掌握程度。
小学数学8乘法口诀教案

小学数学8乘法口诀教案教案标题:小学数学8乘法口诀教案教案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数学乘法口诀中的8乘法口诀。
2. 学生能够应用8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数学计算问题。
3. 学生能够理解乘法口诀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
教材准备:1. 数学乘法口诀表。
2. 黑板/白板和粉笔/白板笔。
3. 学生练习纸。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向学生展示数学乘法口诀表,并解释乘法口诀的作用和重要性。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学习乘法口诀对他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有帮助。
主体活动:3. 将数学乘法口诀表的第一行写在黑板/白板上,然后读出口诀并解释每个数字的意义。
例如:“1个8是8”,“2个8是16”等等。
4. 请学生跟随你一起读出口诀,并指导他们记住每个数字的意义。
5. 将数学乘法口诀表的第二行写在黑板/白板上,然后重复步骤4。
6. 继续将数学乘法口诀表的剩余行写在黑板/白板上,并重复步骤4和5,直到所有口诀都被学生记住。
巩固活动:7. 分发学生练习纸,并给予他们一些简单的乘法计算问题,要求他们利用所学的8乘法口诀解决。
8. 监督学生的练习过程,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总结活动:9. 鼓励学生分享他们解决乘法计算问题的经验和方法。
10. 强调乘法口诀的实际应用和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练习和应用。
拓展活动:11. 提供更多复杂的乘法计算问题,挑战学生运用8乘法口诀解决。
教案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和合作情况。
2. 检查学生完成的练习纸,评估他们对8乘法口诀的掌握程度。
3. 监督学生在拓展活动中的表现,评估他们能否灵活运用8乘法口诀解决复杂的乘法计算问题。
教案扩展:1. 可以设计互动游戏,帮助学生巩固和复习8乘法口诀。
2. 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其他乘法口诀的规律和方法,拓展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数学教案-8 的乘法口诀-教学教案

数学教案-8 的乘法口诀-教学教案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8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意义.2.初步掌握8的乘法口诀,能运用8的乘法口诀求积.3.通过例题教学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教学重点初步掌握8的乘法口诀.教学难点指导学生独立写出8的乘法口诀.教具学具准备投影仪、例1图片,乘法口诀片等.教学步骤一、铺垫孕伏.1.背诵1-7的乘法口诀.2.说出得数,并说出所用的乘法口诀.3.出示准备题.每次加8,把得数填在空格里.8引导学生明确;第一格表示1个8,第二格表示2个8……,第八格表示8个8.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1.【演示课件“8的乘法口诀”】(1)学习第一句口诀:一八得八.出示一个正方体,引导学生讨论,它表示几个8,求1个8怎样列式,怎样编一句8的乘法口诀.使学生明确:表示1个8,列式口诀:一八得八学生读口诀,说出口诀所表示的意义.(2)启发学生学习第二句口诀1出示2个正方体,使学生明确所乘的数比第一个算式多1,表示2个8,列式,口诀二八十六,并填书.(3)分组讨论,学习第3~8句乘法口诀,并填书.①分组讨论,探究8的乘法口诀.②填书.2.反馈练习.(1)读→背诵8的乘法口诀.(2)做一做 1题.【继续演示课件“8的乘法口诀”】(3)做一做 2题.【继续演示课件“8的乘法口诀”】三、全课小结.略四、随堂练习.1.做一做3题.【继续演示课件“8的乘法口诀”】2.练习二十二 2题(1)6个8相加是多少?(2)8乘4是多少?分组练习,订正时说一说是怎样想的.五、布置作业.练习二十三 4题8×3 4×8 8×6 7×85×8 8×2 3×8 8×8板书设计8的乘法口诀准备题:每次加8,把得数填在空格里.1个8 2个8 3个8 4个8 5个8 6个8 7个8 8个8 探究活动数台阶假如你家住的是楼房,每上一层要走2阶,每阶楼梯都是8级.你家住八楼,那么你从一楼到八楼一共要上多少级台阶?活动一、说一说,算一算.21.分组讨论:可以通过计算得出结果吗?如果可以,又有几种方法?2.每个小组选派代表汇报本组讨论结果及计算结果.3.全班评选出最佳计算方法.活动二、走一走,数一数.学生在课后找一座高层楼房(要求与题中一致),从一楼走到八楼.数一数一共要上多少级台阶,看是否与活动一中的计算结果相符.数学教案-8 的乘法口诀谢谢浏览!3。
8的乘法口诀教案范文8的乘法口诀例3教案

8的乘法口诀教案范文8的乘法口诀例3教案课题:8的乘法口诀教学目标:1.熟练掌握8的乘法口诀。
2.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和计算速度。
3.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准确背诵和口算出8的乘法口诀。
2.学生能够综合运用8的乘法口诀进行快速计算。
教学难点:1.让学生掌握和运用8的乘法口诀。
2.培养学生计算速度和口算能力。
教学准备:1.复印8的乘法口诀表。
2.课堂展示板和白板。
3.计算器。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课(5分钟)说:同学们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8的乘法口诀。
你们从小就应该知道2的乘法口诀,3的乘法口诀,5的乘法口诀等等。
这些口诀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都非常有用。
如果你们掌握了这些口诀,以后做乘法运算会轻松得多。
今天我们要学习8的乘法口诀,大家准备好了吗?Step 2 学习8的乘法口诀(15分钟)1.讲解8的乘法口诀表。
教师展示8的乘法口诀表,向学生解释口诀的规律。
指导学生快速记忆8的乘法口诀。
2.让学生小组合作,练习口算。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相互考问,口算出所给的8的乘法口诀。
鼓励学生用心思考,快速计算。
3.学生随机上台口算。
教师随机点名学生上台口算8的乘法口诀,其他学生密切关注。
通过锻炼口算能力和计算速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Step 3 拓展运用(25分钟)1.给学生分发练习题,要求学生用8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教师发放练习题,让学生课堂完成。
鼓励学生相互协作,积极思考和讨论。
2.学生进行比赛,测试口算能力。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比赛,测试学生的口算能力和计算速度。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争取最好的成绩。
Step 4 总结反思(10分钟)1.让学生总结8的乘法口诀的特点和规律。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8的乘法口诀,总结并讨论口诀的特点和规律。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表达。
2.学生自主反思学习成果。
教师要求学生自主反思自己的学习成果,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想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8讲走进生活学数学---乘法(一)
[教学内容]:
《佳一数学思维训练教程》秋季版,三年级第8讲——乘法(一)。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 经历从日常生活中理解两个数之间或者其和差之间存在的倍数关系的过程,能正确解答这类两步计算应用题;
2. 通过合作学习,掌握用综合法思路分析推理的过程,初步提高分析推理能力。
数学思考:
1. 在运用数的乘法描述生活中的简单现象,以及解答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中,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数的乘法的计算和理解;
2.学生在讨论交流中,能提出一些简单的猜想,并能独立思考问题,表达自己的想法。
问题解决:
1、通过老师的指导以及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学生能够从我们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有关数的乘法的问题,并尝试解决;
2. 通过解答数的乘法问题,了解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情感态度:
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体验数学就在身边;
2.结合内容渗透思想教育。
[教学难点与重点]:
使学生掌握乘法当中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动画多媒体语音课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真棒,我们以后做题目的时候不仅要会做,
探究类型之二
点击答案出示:(按钮做在解析里面即可)点击答案出示:(按钮做在解析里面即可)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
补充练习:
1、甲数是25,乙数是甲数的4倍,丙数又是乙数的8倍,那么乙、丙各是多少?
答案:乙:25×4=100 丙:100×8=800
2、丁丁有210元钱,宁宁的钱比丁丁的5倍还多50元,宁宁比丁丁多多少钱?
答案:210×(5-1)=840(元) 840+50=890(元)
3、一列客车和一列货车分别从两座城市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客车每小时行45千米,货车每小时行35千米,经过8小时,两车在途中相遇,求两座城市相距多少千米?
答案:45+35=80(千米) 80×8=640(千米)
4、三、四年级同学一共收集树种65千克。
三年级同学收集6袋,每袋5千克,四年级同学收集了树种多少千克?
答案:5×6=30(千克) 65-30=35(千克)
5、食堂运来一批大米,吃掉了24袋,剩下的是吃掉的3倍,食堂一共运来大米多少袋?
答案:24×(3+1)=96(袋)
6、一把椅子的价格是35元,一张桌子的价格是一把椅子的4倍,买一把桌子和一把椅子一共要用多少元?
答案:35×(4+1)=175(元)
7、新星小学计划给三年级六个班每班配置一个保温桶和一个垃圾桶,保温桶每个65元,垃圾桶每个17元,一共要用多少元?
答案:(65+17)×6=492(元)
8、一个果园里一共栽了125棵苹果树,梨树的棵数比苹果树的4倍少20可,苹果树和梨树一共多少棵?
答案:125×4-20=480(棵) 125+480=605(棵)
教材及练习册答案:
教材:
探究类型之一:方法一:213×(3-1)=426(千克)
方法二:213×3-213=426(千克)
变式练习:方法一:350+350×4=1750(千克)
方法二:350×(4+1)=1750(千克)
探究类型之二:4×5×3=60(千克)
变式练习:9×6×2=108(元) 108元>100元不够
探究类型之三:方法一:72+49=121(人) 121×2=242(棵)
方法二:72×2=144(棵) 49×2=98(棵) 144+98=242(棵)大胆闯关:
1、410×(6+1)+200=3070(千克)
2、150×3×2=900(人)
3、8×5×12=480(户)
4、160×2×5×2=3200(米)
5、152×5=760(米) 248×5=1240(米)
同侧:1240-760=480(米)两侧:1240+760=2000(米)
练习册答案
1、本题问题具有开放性,答案略。
2、(110+48)×2=316(米)
3、240×2×5×2=4800(米)
4、160×8=1280(米) 1280-125×2=1030(米)
5、17+6-1=22(人) 4+6=10(人) 22×10=22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