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地黄类药物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合集下载

慢性心力衰竭规范化诊疗新进展答案-2024年华医网继续教育临床内科学心血管病学

慢性心力衰竭规范化诊疗新进展答案-2024年华医网继续教育临床内科学心血管病学

慢性心力衰竭规范化诊疗新进展答案2024年华医网继续教育临床内科学心血管病学目录一、慢性心力衰竭疾病概述 (1)二、心力衰竭管理指南解读——国家心力衰竭指南2023 (3)三、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药物治疗进展 (5)四、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药物治疗进展 (7)五、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应用 (9)六、心力衰竭合并非心脑血管疾病的管理 (11)七、心力衰竭常见合并症的临床管理 (14)八、慢性心力衰竭人群运动处方的制定及实施 (16)九、晚期心力衰竭的机械循环支持治疗 (17)十、心衰患者容量管理策略 (19)十一、冠心病伴舒张性心力衰竭的诊断与治疗 (21)十二、正性肌力药物在晚期心力衰竭中的应用 (23)十三、心力衰竭的实验室诊断 (25)十四、心脏超声基础 (27)十五、急性右心衰竭的规范化治疗 (29)一、慢性心力衰竭疾病概述1.在心衰的分期中,哪一期患者表现为有心衰风险因素但无症状和体征?()A.A期B.B期C.C期D.D期E.以上都是参考答案:A2.基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将心衰分为哪几个类型?()A.急性心衰、慢性心衰B.左心衰、右心衰、全心衰C.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射血分数改善的心力衰竭、射血分数轻度降低的心力衰竭、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D.收缩性心衰、舒张性心衰E.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射血分数中度降低的心力衰竭、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参考答案:C3.以下属于纽约心功能分级(NYHA)II级的是()A.休息时也有症状B.活动明显受限C.活动轻度受限D.活动不受限E.不能下床并需静脉给药支持参考答案:C4.我国心衰的主要病因是()A.高血压和冠心病B.瓣膜病C.扩张性心肌病D.内分泌代谢性疾病E.肺部疾病参考答案:A5.慢性心衰的治疗目标是()A.预防住院B.改善临床状态C.降低死亡率D.提高生活质量和功能能力E.以上都是参考答案:E二、心力衰竭管理指南解读——国家心力衰竭指南20231.对心衰“易损期”以下哪项是错误的()A.指心衰住院患者在出院后3个月内B.发生心血管死亡或心衰再住院的风险较低C.推荐住院期间临床稳定后或出院前尽早启动GDMTD.出院前应该仔细评估容量负荷状态,优化减容治疗方案E.推荐在患者出院后 1-2 周内进行早期随访参考答案:B2.以下哪项措施不是心力衰竭A期患者一级预防的推荐?()A.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B.高血压患者,推荐积极降压治疗C.定期使用利尿剂D.2型糖尿病,推荐SGLT2iE.高心衰风险T2D患者使用沙格列汀参考答案:C3.以下哪个药物在HFrEF、HFmrEF、HFpEF治疗中均得到I类推荐A.SGLT2iB.β受体阻滞剂C.MRAD.ACEi/ARB/ARNIE.维立西呱参考答案:A4.对于HFrEF药物管理建议,不是I类推荐的是()A.维立西呱B.ACEI/ARB/ARNIC.MRAD.β受体阻滞E.SGLT2i参考答案:A5.以下对射血分数改善的心力衰竭管理错误的是()A.维持药物治疗B.可以停用改善疾病预后“新四联”药物C.定期随访D.继续生活方式管理E.避免大量饮水,过度输液、酗酒参考答案:B三、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药物治疗进展1.关于SGLT2i在HFrEF人群中开展的大型3期临床研究,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研究目的均为探索在标准治疗基础上加用SGLT2i对射血分数降低性HF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B.EMPEROR-Reduced研究及DAPA-HF研究的主要终点均达成C.EMPEROR-Reduced研究及DAPA-HF研究均纳入了LVEF小于40%的心衰人群D.EMPEROR-Reduced研究及DAPA-HF研究的研究对象均合并糖尿病E.EMPEROR-Reduced研究及DAPA-HF研究的研究对象包括不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参考答案:D2.以下对VICTORIA研究和对维立西呱相关推荐错误的是()A.研究纳入近期发生失代偿性心力衰竭,射血分数低于45%的患者B.研究证明维立西呱可降低高风险心衰患者心血管死亡和首次因心衰住院发生风险C.推荐近期发生过心衰加重事件、NYHA II - IV级,LVEF<45% 的心衰患者,在标准治疗基础上尽早加用维立西呱(IIa)D.低血压不是维立西呱的禁忌症E.妊娠期妇女是禁忌参考答案:D3.关于ARNi在HFrEF中的应用,描述错误的是()A.对于症状性 NYHA Il-Ill 级的 HFrEF 患者,建议使用 ARNi以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1A类推荐B.ARNi有ARB和脑啡肽酶抑制剂的作用,后者可升高利钠肽、缓激肽和肾上腺髓质素及其他内源性血管活性肽的水平。

倍他乐克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观察

倍他乐克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观察
为 f.4 _ .1) 成 组 设 计 两 均 数 比较 t83 , 00 4 0O 2 。经 + = .3 P<0O 观 .1
上的房室传导 阻滞 , 低血 压 . 肾功能 异常 。两组 患者 治疗 前后 均进 行心脏超 声等检 查 , 日观 察血压 、 吸 、 率等变 化 。 每 呼 心
例 扩张 型心肌 病 4例 , 湿性 心脏病 2例 , 风 甲亢心脏 病 2例 。
按 纽 约 心 脏 病 协 会 ( HA) 功 能 标 准 分 级 , 患 者 分 为 2 NY 心 将
组 。观察组 2 0例 , 1 , 6例 。平 均年龄 6 男 4例 女 6岁 。心 功 能 Ⅳ级 3例 , 心功能 Ⅲ级 1 例 , 功能 Ⅱ级 6例 。病程 4个 月 ~ 1 心 1 8年 , 平均 6 . 。对 照组 2 8年 0例 , 1 , 5例 , 男 5例 女 平均 年龄 6 5岁 。心 功能 Ⅳ级 4例 . 心功能 Ⅲ级 1 例 , 1 心功 能 Ⅱ级 5例 , 病 程 5个 月 ~ 6年 , 均 69年 。 组 在 性 别 、 龄 、 程 、 功 1 平 . 两 年 病 心
f 键词】 关 充血性 心 力衰竭 ; 倍他 乐克 【 中图分 类号】 4 .+ R5 16 1 【 献标 识码】 C 文
慢 性 充 血 性 心 力 衰 竭 ( H 是 临 床 常 见 的 心 血 管 病 综 C F)
【 文章 编 号】 1 7 — 2 0( 0 8)9( 一 5 - 2 6 3 7 1 2 0 0 b) 0 4 0
治 疗 后心 功 能改 善 Ⅱ级 为 显 效 , 改善 I级 为 有 效 , 变 无
化或 恶化为 无效 。
15统 计 方 法 .
采 用 t 验 、 验 两 种 方 法 。 检 x检

联合用药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联合用药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1 . 研 究 对 象 与 方 法 1 . 1 对象 取 自2 0 0 7 年来在 我院治疗 的慢性充 血性心 力衰竭 ( C HF ) 患者 6 7
组别
观察组 ( 3 3 )
对照组 ( 3 4 )
例作 为观察对象 , 随机分为 2 组 。观察组 : 3 3 例, 男1 8 例, 女1 5 例, 平均 年龄 6 2岁 ; 其中心功能I I 级3 例, I I I 级l 3 例, I v级 l 7 例 。对照组 3 4 例, 男1 9 例, 女l 5 例, 平均年龄 6 l 岁; 其 中心功能 I I 级4 例, I I I 级l 2 例, I V 级1 8例。两组均无严重 的窦性心动过缓 、 I I 度 以上房 室传导 阻滞 、 低血 糖、 支气 管哮喘。全部病 例在 治疗前后 均进行 了肝 肾功能 、 血 清电解质 测定及 心电图、 X线 胸片 、 心脏超声等检查 。
与对 照组 比较 , P < 0 . 0 5 , △P < O . O 1
2 . 2 2 组治疗前后心率 ( H R ) 、 血压及心功能改变 观察组 治疗 后心率明显低于 同组治疗前 ( p < O . 0 1 ) , 对照组后 H R明 显 低于治疗 前 ( p < O . 0 5 ) 。观察 组治疗后 S B P低 于治疗前 ( p < O . 0 5 ) 。观 察组治疗后 D B P较治疗前 明显 下降 ( p < 0 . 0 5 ) , 观察组治疗后 D B P 较 治 疗后 D B P 显著下降 ( p < 0 . 0 1 ) , 对照组治疗后 D B P 下降但无统计学差异。 观察组每搏输 出量 ( S V ) 与同组治疗前 明显增加 ( P < 0 , 叭) , 观察 组 治疗后 s v与对 照组治疗 后 S V相 比明显 增加 ( P < 0 . O 1 ) , 对 照组治疗 后 X V与治疗前 相 比明显增 加 ( P < 0 . 0 5 ) 。观察组 治疗后 每分钟心输 出量 ( C O ) 较治疗前相 比明显 ( P < O . O 1 ) , 观察组治疗后 C O 较治疗前明显增加 ( P < O . 0 5 ) 。观察组治 疗后 E F 较同组治疗后 E F 相 比明显增高 ( P < O . O 1 ) , 对照组治疗 后E F 较治疗前明显增加 ( P < 0 . 0 5 , 见表 2 ) 。 2 . 3 2 组 不良反应发生率无 明显差异 , P > 0 . 0 5 , 见表 3 ( I 一 接第 4 6 1 页) 型和设 计型 , 目的是让 学生掌握系统开发 的方法 , 增强学生参与系统分析与 系统设计 的能力 。实验项 目包括了系统可行 性分析报 告的编写 、 详细调 查和系统设计 。实验设计难点在 于选择一 个合适 的全面的案例供 学生去分析 , 以及选择一个具体 的企 业供学生 进行详细调查 。实验设计 时, 尽量结合实验模块二 的内容 , 让学生从应 用 管理信息系统 的基 础上掌握 系统分 析和设计的方法 , 让 没有系统 开 发 经验的学 生能够更好地 掌握各 种图的绘制 , 如业务 流程 图 、 数据 流程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

2 2 血管舒缩 因子与围绝 经期综合症 : . 目前研究涉及到 的血管舒缩 因 子 主要包括 降钙 素基 因相关 肽 ( G P 、 C R ) 内皮 素 ( T) E 和一 氧化 氮 ( O) N 。 C RP的高分泌 和传导对潮 热的产生起直接作用 , G 被认 为是绝经后潮 热的主 要 因素 。E T对血管平 滑肌具有持久而强烈的收缩 作用 , 目前 已知 的最强 是 的缩 血管 活性多肽。研究 者认 为 E T对下丘脑 一垂体 一卵巢 轴有重要 的调 节作 用 , 重 要 的生殖 激 素 的调 节肽 。 围绝 经 期 雌 激 素水 平 降低 , 然 会 导 是 必
过早。 大多 数 绝 经后 妇 女 特 征 性 的 症 状 是 潮 热 。 症 状 出 现 的 时 间不 定 , 作 致 E 发 T浓 度发 生 变 化 。 时 非 常 苦恼 。症 状 随着 停 经 时 间 延 长 会 自然 消 失 。 围绝 经 期 妇 女 的 精 神 心 2 3 神 经 递 质与 围绝 经 期 综 合 症 : 年 来 , 多 研 究 发 现 围 绝 经 期 妇 . 近 许 理 状 态通 常 不 佳 , 多 人 产 生 抑 郁 的 心 理 或 焦 虑 症 状 , 其 以对 生 活 状 态 不 女单 胺 类 神 经 递 质 的 活性 及 含 量 和 下 丘 脑 的 肽 类 神 经 递 质 都 有 明显 改 变 。 很 尤
医学信 息

4 2 ・ 34
N .9 2 1 o0 0 1
M DC L玎 I A IN E IA o TO
临床 研 究
也有很大关系, 欢吃海产品、 喜 豆类 和 牛 奶 的 , 经 晚 。 绝 绝 经 年龄 提 前 的 原 因 很 多 , 育 年 龄 较 晚 , 乳 期 较 短 会 导 致 绝 经 提 首 哺 前 。香 烟 烟雾 中 的尼 古 丁 和 安 纳 息 松 可 致 体 内雌 激 素 减 少 , 致 雌 激 素 的 导 代谢 异 常 , 其是 被 动 吸 烟 越 多 , 经 越 早 。妇 女 情 绪 跟 绝 经早 也有 一 定 的 尤 绝 关 系 : 神 心 理 受 到 过 伤 害 会 导 致 神 经 内 分 泌 免 疫 网 络 失 调 , 使 绝 经 精 促

中医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分析

中医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分析

物伍用 , 或单独应用 。本 组 3 6例单 独应用 中药 治疗 , 结果 显效 2 , 0例 有效 1 ; 6例 其余病例 配伍洋地黄治疗 , 洋地黄类药用量只 是常规用量的 12 即取得 了良好 疗效 , 无 1 发生洋 地黄 中 /, 亦 例
参)0 , 1 g丹参 1g 川芎 1 g赤芍 1 g红花 1g甘 草 1g 兼阳虚 2, 0, 0, 0, 0, 型 , 以滋阴养心 , 佐 去党参 、 太子参 , 加西洋参 、 麦冬 、 生地 、 玉竹 。 兼痰浊 型: 佐以澡湿化痰 、 加陈皮 、 夏 、 半 厚朴 、 茯苓 、 白术 、 瓜蒌 ; 咯痰加 鱼腥草 、 杏仁 , 日一 剂水煎服 , 功能 Ⅱ 一Ⅳ级者 配合 一 心 应用西 药强 心 利尿 治疗 , 西地 兰 0 2 g或毒 K 0 15毫 克 加 .m .2
强心作用 , 二者 同用使益心气功效增 强。丹参 、 川芎 、 赤芍 、 红花 能扩 张冠状动 脉 , 善心肌缺 血和代谢异 常 ; 改 抑制血小板 聚集 , 降低血粘度 , 而改善血液 的“ 、 、 、 ” 从 黏 凝 聚 瘀 状态 , 能扩张外 并
周血管 , 减轻心脏 的前后负荷 , 利于改善心功能 。 有 减少强心利尿药物 的用量 , 防止 洋地黄 中毒及 电解 质紊乱 。
中医辨证分型 。本文中医辨证分 型参考全 国中医高等 院校 《 内科学》 中有关心悸 、 喘证 、 肿的辨证 分型 , 水 结合本 组病 例的 具体临床特征分为 ( ) 1 基本证 型 : 虚心瘀 型 : 气 病见 心慌 、 气短 、 胸闷乏力 , 声低懒言 , 面青 唇紫 , 自汗 , 舌质 紫暗或有 瘀 斑 , 体 舌
5 4例 (4 , 5 %) 肺心病 1 5例( 5 ) 心肌病 1 (0 ) 风心病 1% , O例 1% , 1 例 ( 1 ) 其他心脏病 1 (0 ) 1 1% , 0例 1% 。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摘要】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128例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总结其临床治疗的的经验;结果本组患者经强心、利尿、扩血管、低流量吸氧和对症治疗原发病等治疗,128例中显效64例,有效58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3.8%,其中死亡5例,占3.9%,死亡原因为泵衰竭3例(60% ),猝死1例(20%),心律失常1例(20% );结论充血性心力衰竭经系统和合理的治疗可降低患者病死率,能延缓心室重构,防止心室扩大的发展,改善预后。

【关键词】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又称为慢性心衰,是不同病因的心血管病导致的心肌收缩力损伤引起的心脏不能搏出同静脉回流及身体组织代谢所需相称的血液供应。

近年来,随着人口的老年化,该病的发病率也呈升高趋势。

随着对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发生机制的深入研究和重新认识,其治疗措施也在不断改进。

本文旨在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

1 治疗和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研究对象为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128例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其中男78例,女50例,年龄56-89岁,平均年龄58.9岁,病程平均5年,心功能Ⅱ级者24例、Ⅲ级65例、Ⅳ级39例;其中高血压44例,冠心病37例,扩张型心肌病23例,肺心病22例,风湿性心脏病2例。

患者入选标准:所有入选患者均根据病史、体格检查、X线、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等检查确诊为充血性心力衰竭,患有恶性肿瘤或自身免疫性疾病、窦性心动过缓、Ⅱ度及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和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除外。

1.2 治疗方法1.2.1 一般治疗控制体力活动,低流量吸氧,调畅情志,避免精神刺激,保持二便通通畅,限盐,限水,积极控制合并疾病,包括调整血糖和血压,控制感染和纠正心律失常等。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的重点在于扩张血管、强心、利尿,同时对发病诱因以及可能的病因进行对症治疗。

心血管内科专业知识:心力衰竭考试题(三)

心血管内科专业知识:心力衰竭考试题(三)

心血管内科专业知识:心力衰竭考试题(三)1、单选洋地黄中毒可引起下列临床表现中,错误的是()A.食欲不振,恶心、呕吐B.头痛、忧郁、无力、视力模糊、黄视或绿视C.心房颤动合并加速性交界区心律失常D.窦性心(江南博哥)动过速伴QRS增宽E.房性心动过速伴房室阻滞正确答案:D2、单选?男性,12岁。

出生时即可闻及心脏杂音,但无紫绀。

近2年来活动以后气急、心悸而来诊。

体检:有紫绀和杵状指,心脏扩大,除在肺动脉瓣区闻及Craham-Steel杂音,P2亢进以外,在三尖瓣区可闻及Ⅱ级吹风样收缩期杂音()A.Ⅰ孔型房间隔缺损伴肺动脉高压B.原发性肺动脉高压C.中度肺动脉瓣狭窄D.风心病,二尖瓣关闭不全伴肺动脉高压E.室间隔缺损伴重度肺动脉高压正确答案:E3、单选患者男性,36岁,患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关闭不全10年。

2天前"感冒"后发热、咽痛伴少许黄痰,遂去单位医务室静脉注射抗生素治疗,输液1小时后突然出现呼吸困难,咳粉红色泡沫痰诊断考虑()A.风湿性心脏病合并肺部感染B.风湿性心脏病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C.风湿性心脏病合并上呼吸道感染D.风显性心脏病合并上呼吸道感染、急性肺水肿E.风湿性心脏病合并上呼吸道感染、输液反应正确答案:D4、单选患者,男性,28岁,近2年时有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入院前一天出现气促,咯粉红色泡沫痰。

体检:心率130次/min,心尖部可闻及舒张期隆隆样杂音。

心电图示窦速,下列哪项治疗措施不宜使用()A.经酒精湿化吸氧B.皮下注射吗啡C.静脉注射速尿D.静脉注射硝酸甘油E.静脉注射西地兰正确答案:E5、单选左心衰最早出现的体征是()A.发绀B.奔马律C.肺底湿啰音D.肝脏肿大E.二尖瓣区收缩期杂音正确答案:B6、单选男,62岁,高血压病10年,160~179/90~100mmHg,5年前行冠脉旁路移植术。

禁用的药物是()A.利尿剂B.吗啡C.β受体阻滞剂D.ACEIE.多巴酚丁胺正确答案:E7、单选患者,男性,32岁,风心病心衰用洋地黄和利尿剂治疗,出现恶心、食欲不振,心电图为室性期前收缩二联律,下列哪种情况最可能()A.心衰加重B.低钾C.风湿活跃D.洋地黄中毒E.洋地黄剂不足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洋地黄中毒是由于洋地黄类药物使用过量导致的一系列症状。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分析
程均为1 ,在用药前及用药 4d 后均做心 电图检查。
1 疗 效评 价标 准 :显效 :心功 能改 善I 或以上 ,或 心功 能恢 . 3 I 级 复为 I ;有 效 :心 功 能改 善I 但 未达 到 I 级 级 I 平 ;无 效 :心功 级水
能改善 不足I 或心力 衰竭 加重甚 至死 亡 。 级
分 级标 准 进行 分 级 :治 疗 组 中2 1 例 ,3 2 例 ,4 7 ;对 级 8 级 9 级 例
衰竭者牦床上更为多见【。 3 】
目前 对于该 病 的治疗 原则是 尽可 能保 证足 够 的休 息 ,通过 多 方面 的注 意 以减 轻心 脏 的负担 。西 药治 疗方 面多 采用 利尿剂 、血 管扩 张剂 、洋地 黄 类 药物 及 8. 阻滞 剂 等 。在 饮食 上 ,有 水 肿 的 患者 ,要 限制盐 的摄 入量 ,应 给予 患者 易于 消化 的食 物 ,一 次不 宜 食 的太多 ,应 少量 多餐 。慢性 心 力衰 竭属 于祖 国医学 中胸 痹 、 心 悸 、水肿 等范 畴 ,疾病 的根本 是 阴 阳气血不 足 ,导致 痰淤 气毒 等 阻塞 心脉 ,不通 则痛 ,则 心痛 不 已 ;心气 阳虚不 能运 化水 液 , 则肢 体 浮肿 ;水 汽上凌 心肺 则心 悸 、咳 嗽 、咯痰 。方 中以党参 、 太子 参 、黄芪 、当归等 补气 益血 以治 疾病 之本 ,桃 仁 、红花 、川 芎 、水蛭 等 以除痰 淤之 标 ,麦冬 、玄 参 以益 阴滋液 ,甘 草 、桂 枝 以调 和气血 ,故 收效 显著 。 综上 所述 ,根 据患 者具体 症状 辨证 施治联 用 中药和 西药治 疗 要优 于单纯 西药疗 法 ,值得 临床 推广使 用 。
疗 ,对比临床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 般 资 料 :随 机 选 取 本 院 2 0 年 一2 0 年 慢 性 充 血 性 心 . 06 09 力 衰 竭 患 者 1 8 ,分 为 治疗 组 和 对 照 组 各 5 例 ,治 疗 组 采 用 0例 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Electronic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Literature 2019年第6卷第39期2019Vol.6No.39
92
洋地黄类药物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赵莉
(黑龙江省农垦红兴隆管理局中心医院药剂科,黑龙江双鸭山 155811)
【摘要】目的 探讨观察洋地黄类药物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

方法 将48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30例采用洋地黄类药物的临床方法及效果进行分析。

结果 3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显效19例(63%),有效8例(24%),无效3例(10%),总有效率90%。

结论 正确合理在应用洋地黄类药物提高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洋地黄类药物;疗效
【中图分类号】R5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9.39.92.01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的最终归宿,是主要的死亡原因。

洋地黄强心苷类药物有良好的强作用,是心衰竭疾病的主要临床用药[1]。

现对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30例采用洋地黄类药物治疗的临床方法效果进行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收治的3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同,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最小33岁,最大年龄72岁,平均年龄(50±3.5)岁;体重42~84 kg,平均体重(63±1.5)kg。

身高150~185 cm,平均身高(163±0.4)cm。

1.2 方法
地高辛可给予静脉注射或口服,在室上性快速和快速心室率的心律失常患者,静脉注射为首选。

最初的静脉注射剂量为0.5 mg,缓慢注射(10~20 min)。

如果需要加额外的剂量,可在4 h后缓慢注射0.25或0.125 mg。

年轻的病人,为达到全效应,总剂量一般需要约1 mg;老人和体重轻的患者建议用小剂量。

虽然,口服洋地黄治疗,需要一个相对长的间期,但它不太可能发生过量和中毒[2]。

为了实现口服后更快速的效果,应用地高辛1.0~1.25 mg/24h或以上。

最好是缓慢的起效,给予维持剂量(0.125~0.25 mg/d)。

因为药物主要是由肾排泄,在肾功能不全的病人,地高辛每日的用量可能较小,其半衰期为36~48 h。

抗生素和考来烯胺可能会减少地高辛的水平,但是,奎尼丁、维拉帕米和胺碘酮可能会增加血清中地高辛的浓度,因此,地高辛的剂量需要做相应的调整[3]。

1.3 疗效评定标准
临床治愈:心功能Ⅰ级,症状、体征基本消失;显效:心功能Ⅱ级,症状、体征明显好转;好转:心功能Ⅲ级,症状、体征部分好转;无效: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无明显变化[4]。

2结果
3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显效19例(63%),有效8例(24%),无效3例(10%),总有效率90%。

发生不良反应,头痛1例,恶心1例,呕吐1例,不良反应率为10%。

3讨论
洋地黄苷类用于治疗心力衰竭,已长达200年,是最常用的强心药,只有口服的正性肌力药,被批准用于治疗心力衰竭。

洋地黄苷类,其中地高辛是最常用的制剂,通过增加心肌收缩力,改善左心室功能,并增加心排血量和肾灌注,缓解症状,改善心脏功能。

已有关于神经内分泌调节作用的报道[5]。

同时,对心力衰竭并发心房颤动的患者,洋地黄苷的有益作用已有详细记录,并且普遍为大多数临床医师所接受[6]。

若干研究结果表明,在心力衰竭的病人,洋地黄有持续改善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并可改善临床状况和运动能力。

在因心力衰竭住院治疗的患者中,洋地黄中毒可能发生在多达30%的病人。

常见的表现是恶心、呕吐、厌食、乏力、嗜睡、头痛、失眠、色觉改变或心律失常[7]。

几乎所有已知的心脏心律失常都可能由洋地黄中毒引起,常由低钾血症诱发,常常是与使用利尿药有关。

最常见的是室性期前收缩、交界性心动过速、二度或三度心脏传导阻滞,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伴有传导阻滞[8]。

已证实,地高辛中毒所致心律失常的症状,在停用地高辛治疗48 h后可逆转。

严重的地高辛中毒可用地高辛免疫抗原结合分段迅速逆转。

随机对照试验的结果已表明,地高辛不能降低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死率,但可减少因心力衰竭恶化的住院率。

参考文献
[1] 温保堂.充血性心力衰竭应用洋地黄强心苷类药的治疗分析[J].
数理医药学杂志,2015(8):1192-1193.
[2] 胡大一.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药物治疗的现代观点与最新进展
[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0,20(1):6-8.
[3] 张天元,王海洪.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药物治疗的新进展[J].临
床荟萃,2001,16(2):90-91.
[4] 杨红斌.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J].中国社区
医师:医学专业,2013,15(5):10-10.
[5] 陈才顺.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J].中国医学
文摘:内科学,2006(4):331-333.
[6] 卢翔.充血性心力衰竭应用洋地黄强心苷类药的治疗研究[J].
中国保健营养旬刊,2012,22(1):108.
[7] 韩长恒.洋地黄强心苷类药物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分析
[J].现代仪器与医疗,2012(A02):27-27.
[8] 台庆阳,高东安,周鸣辉.洋地黄中毒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学创
新,2009,6(16):150-151.
本文编辑:吴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