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第二节
线性代数第一章第二节

四、作业 P35 1(3) 2(4) 4 8(3) 12(1)(3)
思考题[*]
x
已知
1
1
2
1 f x 3 1
3
x 1 1 2 x 1 1 2x 1
求 x 的系数.
思考题解答
解 含 x 3 的项有两项,即
x 1 f x 3 1
对应于
t
1
1
2
x 1 1 2 x 1 1 2x 1
2. a14 a21a33 a44不是四阶行列式中的项 ,a12 a43a31a24是四阶 行列式中的项. a12 a43a31a24 a12 a24 a31a43
1t 2413 a12a24 a31a43a 13 a12a24 a31a43 a12a24 a31a43
t(53412) = 0+1+1+3+3=8 定理 2 n个自然数共有n!个n元排列,其中奇偶排 列各占一半。
二、n 阶行列式的定义
三阶行列式定义为
a 11 a 21 a 31
a 12 a 22 a 32
a 13 a 23 a 33
123 231 312 132 213 321 t(123)=0 t(231)=2 t(312)=2 t(132)=1 t(213)=1 t(321)=3
例 3 三阶行列式
例4 四阶行列式
1 2 3
12 3
3 4
例5 n 阶行列式
1 2
12 34
1 2
(1)
n( n 1 ) 2
12 n
n
a 11 a 21 an1
a 12 a 22 an 2
... a 1 n ... a 2 n t ( j1 j2 ......jn ) a1 j1 a2 j2 ......anj n (1) ... a nn
第一章 第二节离子反应 第1课时 电解质的电离 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知识点三 电解质导电的原因
(1)电解质的水溶液导电(以NaCl为例)
当将NaCl固体加入水中时,在水分子的作用下Na+与Cl-脱离NaCl固体的表面,进入水中,形成能够 自由移动的水合钠离子和水合氯离子
知识点三 电解质导电的原因
(1)电解质的水溶液导电(以NaCNa+与Cl-脱离NaCl固体的表面,进入水中,形成能够 自由移动的水合钠离子和水合氯离子
知识点四 电离方程式
(1)电离方程式的概念:
用化学符号来表示电解质电离过程的式子叫做电离方程式。
(2)电离方程式书写注意事项:
①阴阳离子拆开写,但原子团不能拆, 如:NO3-、SO42-、OH-、NH4+、CO32-等
②阴、阳离子的个数由化学式决定, 带电荷数由化合价决定。
③强酸的酸式根(HSO4-)要拆开写,而弱酸的酸式根(HCO3-、HSO3-等)不能拆。
酸,如H2SO4、H2CO3等 碱,如NaOH、NH3·H2O等
盐,如NaCl、CaCO3等 活泼金属氧化物,如Na2O等
非金属氧化物,如CO2、CO等 非酸性气态氢化物,如NH3等 绝大多数有机物,如蔗糖、酒精、CH4等
疑问:怎么样看待是否能自身电离?
自身发何时能电离是指物质溶于水后是物质自身发生电离,而不是与水反应后的生成物发生电离。
补充:几种“特殊电解质”在水中的电离
1.NaHCO3 NaHCO3的组成是Na+和HCO3-, HCO3-在水中很难再发生电离,故NaHCO3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 应写为 NaHCO3== Na++HCO3不写为 NaHCO3== Na++H++CO322.NaHSO4 NaHSO4的组成是Na+和HSO4-, HSO4-在水中易电离为H+和SO42-,故NaHSO4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 应写为 NaHSO4== Na++H++SO42 -3.CH3COOH 每个CH3COOH有4个H,但CH3COOH是一元酸,在水中电离为H+的H只有OH中的这1个。 CH3COOH在水中的电离是可逆的。综合上述, CH3COOH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应写为 CH3COOH ==CH3COO-+H+
教师语言艺术课件:第一章第二节 字音准确的基础之生母

轻轻气球轻擎起,擎起气球心欢喜。
七巷一个漆匠,西巷一个锡匠,七巷漆匠用了西巷锡匠的锡,
发音要领: ★唇部收紧
★气流集中在双唇中部
发音练习:
音素——b b ︱p p ︱m m︱bb bb ︱pp pp︱mm mm︱ bpm bpm ∣ b – ︱p- ︱m- ‖
字音—— b 白班 板报 标兵 宝贝 辨别 奔波 p 批判 乒乓 品牌 偏旁 批判 瓢泼 m 明媚 买卖 埋没 梦寐 渺茫 密码
咬字主要是指声母的发音,声母是一个音节开头的 部分,一般是一个音节自然顿歇起首的因素,在音节与 音节之间起隔音与过度的作用。
(二)声母的发音与训练
1.双唇音 b p m
b(双唇不送气清塞音) 双唇闭合,阻塞气流;软腭上升,堵塞鼻腔通道;然
后双唇突然打开,迸发而成声。气流比较微弱,声带不 颤动。 P(双唇送气清塞音)与b大致相同,只是气流较强。 m (双唇浊鼻音)气流从鼻腔透出,声带颤动。
发音要领: ★上唇轻触下门齿背
★ 嘴角微咧
发音练习:
音素—— f f ︱ ff ff ︱ f f ︱ f — ‖
字音—— 反复 发奋 方法 丰富 芬芳 防范
绕口令——
粪肥肥,肥粪肥, 发了粪肥去肥田,费了粪肥田难肥。 粉红墙上画凤凰,凤凰画在粉红墙。 红凤凰、绿凤凰、粉红凤凰,花凤凰。
歌词—— (注意旋律变化时声母的力度变化) “任思绪在晚风中飞扬” 《乡间小路》 “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花非花》
j(舌面不送气清塞擦音)
舌尖抵住下门齿背,舌面前部上抬抵住硬腭前部,堵塞气流; 软腭上升,堵塞鼻腔通道;然后舌面前部稍稍离开硬腭前部,让 气流从中间挤出,声带不颤动。
初二物理 第一章 第二节 比较运动快慢

例题:我国运动员刘翔在2004年的雅典奥 运会上以12.91s的成绩平了110m跨栏的世 界记录。他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一、单位换算 5m/s=___km/h 18 二、计算
72km/h=____m/s 20
1.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1min内通过了1200m 的路程,汽车的速度是多少? 已知:t=1min=60s,s=1200m 求:v=? 解:
观察与思考:
观察书上4页图1-4,飞机、飞鸟、 汽车、动物等都在运动,你知道谁 快,谁慢吗?你是怎么比较的呢?
方法:
控制变量法
取相同的路程比较时间的长短
取相同的时间比较路程的长短
问题:
猎豹是动物界的短跑冠军, 半分钟可跑840米,一只鸽子 一小时可飞80.5公里,如何比 较它们运动的快慢?是不是没 办法了呢?
多选题 关于平均速度,有以下几种说法,正确的 是( BC ) A.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 B.平均速度是用来大致描写做变速直线运动 快慢的 C.平均速度等于物体通过一段路程跟通过 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比值 D.平均速度是几个物体运动速度的平均值
小明在班上给同学们讲了新的“龟兔赛跑”故事: 乌 龟 和 兔 子 由 起 点 出 发 后 , 兔 子 很 快 把 乌 龟 落 在后 面.它看到乌龟跑的太慢了,就在半途的一棵树下睡了 一觉,醒来时发现乌龟离终点很近了,兔子急忙去追, 结果他们同时到达终点.在小明讲的这个故事中,关于 乌龟和兔子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乌龟和兔子的平均速度相等 B.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兔子的平均速度要大于乌龟 的平均速度 C.兔子始终比乌龟跑得快 D.在兔子睡醒之后追赶乌龟的那一段时间里,兔子 的平均速度肯定要大于乌龟的平均速度
3第一章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导学案

第一章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导学案一、太阳辐射为地球提供能量1.太阳能量来源: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2.对地球的影响(1)能量来源{直接提供光、热资源为人类生活、生产提供能源(2)动力来源: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
二、太阳活动影响地球2.主要影响(1)扰动地球大气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
(2)扰乱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3)高能带电粒子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产生“极光”现象。
(4)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如地震、水旱灾害等。
太阳活动及其对地球的影响可用下表说明:太阳大气结构太阳活动形式黑子:周期约为11年耀斑:激烈的显示,周期约为11年太阳风活动规律①高速旋转的气体漩涡,温度相对较低;②带电荷,能产生磁场;③存在太阳活动高峰年与低峰年的交替①激烈的能量爆发;②以射电爆发和高能带电粒子等形式放出辐射能带电粒子脱离太阳飞向宇宙空间对地球的影响①对气候的影响:不同纬度的年降水量与黑子多少有一定的相关性;②太阳活动高峰年剧烈天气现象出现的几率增加耀斑爆发时产生的强烈射电扰乱地球大气层,使地球上无线电短波通信衰减或中断在地球的两极地区产生极光高能带电粒子使地球上的磁场受到扰动,产生“磁暴”现象,使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补充:1.影响太阳辐射分布的因素影响因素原因日照时数纬度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极夜现象,极圈以外地区夏季日照时数多于冬季地势一般地势高的高原日照时数多于地势低的盆地天气多阴雨天气的地区,日照时数少;多晴朗天气的地区,日照时数多年太阳辐射总量纬度纬度低,正午太阳高度角大,获得太阳辐射多地势地势高,大气稀薄,透明度高,固体杂质、水汽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天气晴天多,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
由此可知,山地背风坡太阳辐射强2.太阳辐射分布规律(1)全球的太阳辐射分布全球年太阳辐射总量大体从低纬向高纬递减,南、北半球纬度值相同的地区太阳辐射量随月份变化的规律相反,且不同季节表现出的结果并不相同。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一章第二节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教案(附说课教案)

过程
与
方法
初步培养学生演绎推理、归纳推理、逻辑推理和运用化学知识进行计算的能力。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通过对概念的透彻理解,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
物质的量及其单位。
教学难点
让学生理解物质的量及其单位的由来
教学方法
A.23 B.23g C.23mol D.23g/mol
8、在下列物质中,其物质的量为0.2mol的是[ ]
A.2.2g CO2B.3.6g H2O C.3.2g O2D.49g H2SO4
9、计算题
1.计算下列各物质的物质的量
(1)11gCO2
(2)56g CO
(3)250g BaCl2
10、计算下列物质的摩尔质量。
(3)1 molH2SO4中含有个H2SO4分子,个硫酸根离子。
(4)1 mol HCl溶于水,水中存在的溶质粒子是什么?它们的物质的量各是多少?
(5)1个水分子中有个电子,1molH2O中呢?
讲述:使用摩尔表示物质的量时,应用化学式指明粒子的种类,而不使用该粒子的中文名称。
[讨论]通过上述练习能否总结出物质的量(n),粒子数目(N)、阿伏加德罗常数(NA)三者之间的关系?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进入情境,思考问题。
学生看表格,并从中理解物质的量和其他物理量一样
学生学习理解
学生活动
让学生对物质的量有初步的认识
通过比较的方法认识物质的量
设计意图
强调:1、物质的量表示物质所含微粒的多少,这四个字是一个整体,不得简化或增添任何字,物质的量实际上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
第一章第二节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作用和意义

1.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2.学习幼儿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一、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一)理论作用:
①有助于了解、解释幼儿心理发展 的内在机制,前因后果。 ②有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观点。
(二)实践作用:
有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于幼儿教育实践中的有关问题的 解决。
二、学习幼儿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一)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树立正确的“育人观”) 遗传决定论 环境决定论 唯心主义 机械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
(二)提高幼儿教育工作效率 1.了解、利用幼儿心理形成规律,科学 选择教学内容与方法,合理组织教学活动。
2.针对幼儿心理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
(三)促进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
1.关键在与培养一批理论素质高、实践能力强的专业 幼教工作者。 2.幼教工作者要保持不断学习和创新的精神。 3.幼教老师应该掌握相关的幼儿教育 心理学知识,并将理论转化到工作 实践中去。
(三)观察的程序 1、对观察结果的记录、描述。 2、对观察结果的解释。
(四)有效观察的条件
1、做好观察的前期准备工作 (确定目的和对象、制定计、准备工具等) 2、做好观察记录 (描述性的文子、数字、等级记录、视听设备 等) 3、消除观察误差
(五)几种常见的观察方法
1、轶事记录 如:幼儿玩玩具——是单独玩/合群玩——(可 反映出)性格(孤僻还是开朗、合群) 2、时间取样 如:每隔几分钟进行对同一个幼儿的观察。
第三节 幼儿教育心理学的 研究原则与研究方法
教学目标:
1.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研究原则 2.幼儿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一、研究原则
1、客观性原则 3、实践性原则 5、教育性原则
第一章 第二节 物质的量浓度及相关计算

(2)实验步骤:以配置 100mL 1.0mol/L NaCl 溶液为例
。
用分析天平称量(5.8500±0.0001)g氯化
称量
钠纯固体;或用托盘天平称量5.9 g氯化 钠纯固体。
仪器:托盘天平、药匙
新型数显称电量时能将NaCl固体直接放置于托盘上吗? 子分析天平
要用称量纸,如果是NaOH等具有腐蚀性的 药品要用表面皿或者烧杯。
化学式中离子的数目 (下标) 之比。
例如:0.1mol/L H2SO4 溶液中 c(H+)=0.2mol/L,c(SO42-)=0.1mol/L。
课堂练习:
1.从100mL 5mol/L H2SO4溶液取出了10mL,所得硫酸根的物
√ 质的量为0.05mol。( )
(在浓度一定的溶液中,离子的浓度与溶液的体积无关。)
NaCl 1.0mol/L
9.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置
(3)实验仪器:
托盘天平 量筒
烧杯 玻璃棒 容量瓶 胶头滴管 药匙 ______
(浓溶液配稀溶液不用天平和药匙)
9.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置
(3)实验步骤:浓溶液配稀溶液
H2SO4
课堂练习
1、容量瓶上标有:①温度 ②浓度 ③容量 ④压强 ⑤刻度线 ⑥酸式或碱式 六项中的( A )
⑤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2~3次,每次洗涤的液体都小心转入
容量瓶,并不轻轻摇匀;
⑥继续向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液面距刻度线____1__~_2__c__m_________处, 改用__胶___头___滴____管___小心滴加蒸馏水至溶液凹液面底部与刻度线相切;
⑦把④所得溶液小心转入 __5__0__0_m___L___容___量____瓶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