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第二节.pdf

合集下载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极圈之间
纬 66.5°
北极圈以北
北纬 66.5°~北
纬 90°
无阳光直射现象,有极昼、极夜现象, 获得
南极圈以南
南纬 66.5°~南 的太阳热量最少,终年 寒冷 纬 90°
【例题 2】如图:当地球公转至①位置时,南半球是______(季节),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发生______ 现象。公转至②位置时,北半球的节气是______日;南半球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
点拨:本题综合考查了地球公转的特点和产生的地理意义。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为夏 季,南半球为冬季,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北半球昼短夜长;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南、北半球昼夜等长。①位置为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②位置时太阳直射赤道。
答案:冬季 极昼 春分 昼夜等长
二十四节气的由来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我国战国时期的黄河流域,以后不断改进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 确立。公元前 104 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阳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定为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 天文位置。 有人误认为二十四节气与阴历有 关。其实,二十四节气是根据阳历划定的。它根据太阳在黄道(地 球绕日公转轨道,也就是太阳周年运动的路线)上的位置及引起地面气候演变的次序,将全年划分为 24 个段落,每段相隔约半个月(15 天),每一段叫一个节气。 每月月首者称“节气”,包括立春、惊蛰、 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小寒十二节气;在月中者称“中气”,包 括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大寒十二中气。二十四节 气就是 12 个节气和 12 个中气的总称。在全年 24 个节气中,最重要的是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合称 二分二至。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因而纯属阳历,只是形式上不同于通常所说的阳历。 由于二十四节气是按照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来确定的,而太阳通过每等分的时间大致相等,因而在公 历中,每年各节气的日期基本上变化不大,最多相差一两天,但在农历中的日期却不固定。

化工原理第一章第二节

化工原理第一章第二节

第一章流体流动第一章流体流动第三节流体流动的基本方程一、流量与流速二、稳态流动与非稳态流动三、连续性方程式四、柏努利方程式五、柏努利方程式的应用1.3.1 流量与流速1、流量流量: 单位时间内流过管道任一截面的流体量。

体积流量V S:若流量用体积来计量,单位为:m 3/s 质量流量W S:若流量用质量来计量,单位:kg/s 。

体积流量和质量流量的关系是:ρS S V W =2、流速流速u : 单位时间内流体在流动方向上流过的距离,单位为:m/s数学表达式为:AV u S =流量与流速的关系为:uAV S=ρuA W S =对于圆形管道,24dA π=24d V u S π=uV d S π4=——管道直径的计算式质量流速:单位时间内流体流过管道单位面积的质量流量用G 表示,单位为kg/(m 2.s)。

数学表达式为:A W G s =AV S ρ=ρu = 1.3.2 稳态流动与非稳态流动稳定流动:描述流动的物理量与时间无关的流动稳定流动u =f (x ,y ,z )非稳定流动u =f (x ,y ,z ,θ )1.3.2 稳态流动与非稳态流动流动系统稳态流动流动系统中流体的流速、压强、密度等有关物理量仅随位置而改变,而不随时间而改变非稳态流动上述物理量不仅随位置而且随时间变化的流动。

1.3.3 连续性方程在稳定流动系统中,对直径不同的管段做物料衡算衡算范围:取管内壁截面1-1’与截面2-2’间的管段。

衡算基准:1s对于连续稳定系统:21SSWW=ρuAWs=222111ρρAuAu=如果把这一关系推广到管路系统的任一截面,有:常数=====ρρρuAAuAuWS L222111若流体为不可压缩流体常数======uAAuAuWV SS L2211ρ——一维稳定流动的连续性方程对于圆形管道,22221144duduππ=21221⎟⎟⎠⎞⎜⎜⎝⎛=∴dduu表明:当体积流量VS一定时,管内流体的流速与管道直径的平方成反比。

天津市南开中学高中化学人教必修一学案:第一章第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pdf版,共4个课时)

天津市南开中学高中化学人教必修一学案:第一章第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pdf版,共4个课时)

B.含硫原子个数比为 1:1 D.含氧元素质量比为 5:6
A.摩尔既是物质的数量单位又是物质的质量单位 B.1mol 任何物质都含有约 6.02×1023 个原子 C.在使用摩尔表示物质的量单位时,应指出粒子的种类 D.用“摩尔”(而不用“个”)计量微观粒子与用纳米(而不用“米”)计量原子的直径,计量 思路都是扩大单位 11、 .若使 50 个 H2O 分子中溶有 1 个 Na+, 需将 0.1molNa2CO3 溶解在一定的量的 H2O 分子中, 则须 H2O 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 【总结提升】 二个概念 物质的量_________________ 三个关系 m ( )× ÷( ) n ( )÷ 摩尔质量____________________ × ( ) N
14
第一课时 物质的量 摩尔质量 参考答案 12C 原子质量的 1/12 为标准 【知识回顾】 (1) 化学变化的最小 (2) (3) ① 56 ② 12 ③ 36.5 ④ 98 ⑤ 58.5 ⑥ 106 ⑦56 ⑧ 32 ⑨ 31 ⑩32 2. 1 : 8 : 9 2:1:2 【学一学 记一记】 一.1. n 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 摩尔 mol 摩 2 1mol 任何粒子数 粒子 粒子 0.012 12C 1 NA 6.02×1023 个/摩 3. 摩尔 粒子 4. n
N NA
【注意事项】 (1) 物理量 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 (2) 摩尔为单位 原子、分子、离子、原子 团、电子、质子、中子 (3) 符号 【学一学 想一想】 1.“物质的量”是否可用来表示宏观物质? 否 2. “1mol 某物质中含有准确的微粒数是多少 阿伏加德罗常数个(即 NA) 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分析原因。 (1)物质的量就是物质的质量。× (2)摩尔是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3)每摩尔物质均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的粒子。√ (4)1 mol 氢。×(5)1 mol Fe。√(6)1 mol 小米。× (7)1 mol H2O 含有 1molH2。× (8)1 mol NaCl 含有 1mol 钠原子。× 4、用 NA 表示下列数目 (1)1 mol H2O 含有个 NA H2O 分子, 2NA 个 H 原子。 (2)1 mol O 原子含有 8NA 个质子, 8NA 个电子, 8NA 个中子。 - 2- (3)1 mol SO4 可表示含有 NA 个 SO42 , 2NA 个电荷 。 5.试推论:两种微粒的物质的量之比与二者个数比有何关系? 物质的量之比=二者个数之比 。 6. 0.012kg 12C 所含的碳原子数为 1mol,你能计算出 1 mol 下列微粒的质量吗? 1molH2O 的质量 18g。1molAl 的质量 27g。1molFe 的质量 56g。1molCO2 的质量 44g。 通过上面的计算,你能发现一些规律吗 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的质量其数值即为相对原子质量 或相 对分子质量的数值 。 二.1.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 M g/mol 或 g﹒mol-1 2. 克 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 3. n

初级会计实务第一章第二节应收及预付款01

初级会计实务第一章第二节应收及预付款01

初级会计实务2018预科班(一)应收票据概述 应收票据是指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而收到的商业汇票,最近几年总喜欢考核他。

商业汇票的付款期限,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

根据承兑人不同,商业汇票分为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

(债权人:应收票据,债务人:应付票据)(二)应收票据的账务处理 1.取得应收票据和收回到期票款 (1)因债务人抵偿前欠货款而取得的应收票据。

借:应收票据 贷:应收账款 (2)因企业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而收到、开出承兑的商业汇票。

借:应收票据 贷:主营业务收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商业汇票到期收回款项时,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票据【★例题·计算题】甲公司2016年6月1日向乙公司销售一批产品,货款为1 500 000元,尚未收到,已办妥托收手续,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

则甲公司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应收账款 1 755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 50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55 0006月15日,甲公司收到乙公司寄来的一张3个月到期的商业承兑汇票,面值为1 755 000元,抵付产品货款。

甲公司应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应收票据 1 755 000 贷:应收账款 1 755 0009月15日,甲公司上述应收票据到期,收回票面金额1 755 000元存入银行。

甲公司应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 1 755 000 贷:应收票据 1 755 000如果没有收到怎么办?2.应收票据的转让借:材料采购、原材料、库存商品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收票据 银行存款3.商业汇票向银行贴现(应收票据贴现时的账务处理) 借:银行存款 (收到的金额) 财务费用★ (贴现利息) 贷:应收票据 (票面价值) 会计学堂有一张10万元的商业汇票,出票日期为2016年4月1日,到期日为2016年7月1日,我们学堂在6月1日时向银行进行贴现,贴现利率为月利率0.5%。

工程造价管理-1章-pdf

工程造价管理-1章-pdf

工程造价管理-1章-pdf课程介绍是工程管理、工程造价、土木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

是注册造价师考试主要科目之一。

项目管理的三大主要内容:质量管理、进度(时间)管理、费用管理(站的角度不同可称为投资管理、成本管理、造价管理)工程造价管理的主要内容:工程造价的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两个方面。

建设项目成本规划与控制。

目录第一篇第二篇课程介绍内容:以最新的规范、标准、规程为指导,系统地介绍工程造价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以工程项目建设程序为主线,系统地讲解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实务等内容。

要求:1.了解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全寿命期造价管理、全面造价管理的基本思想、理论和方法;2.掌握工程建设各阶段工程造价确定与控制或成本规划与控制的基本方法和技术;3.具备对建设工程进行成本规划与控制的基本能力。

第一篇第一章概述第二章工程造价构成第三章工程计价依据第四章工程造价管理理论与方法介绍第二篇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项目决策阶段的造价管理项目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项目招投标阶段的造价管理项目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项目竣工验收、后评估阶段的造价管理第一章概述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工程造价构成工程计价依据工程造价管理理论与方法介绍第一章概述第一节建设项目与工程建设程序第二节工程造价概述第三节工程造价管理概述第四节工程造价控制原理第五节工程造价管理的组织第六节全过程工程造价咨询第一节建设项目与工程建设程序建设项目的概念建设项目的组成与分解建设项目的分类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与工程建设程序第一节建设项目与工程建设程序一、建设项目的概念建设项目(contructionproject)是指一个按总体规划或设计进行建设的各个单项工程所构成的总和,也可以称为基本建设项目。

如工业建设中的一座工厂、一个矿山,民用建设中的一所学校、一所医院、一个居民区等均为一个建设项目。

建设项目应满足下列要求:(1)技术上:满足在一个总体规划、总体设计或初步设计范围内;(2)构成上:由一个或几个相互关联的单项工程所组成;(3)每一个单项工程可由一个或几个单位工程所组成;(4)在建设过程中:经济上实行统一核算,行政上实行统一管理。

第1章⑵随机时间序列模型

第1章⑵随机时间序列模型

ϕ2
=

1 z1 z2
ϕ1
=
z1 + z2 z1 z2
由AR(2)的平稳性,|ϕ2|=1/|z1||z2|<1 ,则至少有一个根 的模大于1,不妨设|z1|>1,有
ϕ1 + ϕ2
=
z1 + z2 z1 z2

1 z1 z2
= 1 − (1 −
1 )(1 − z1
1 )<1 z2
(1 − 1 )(1 − 1 ) > 0
如果一个p阶自回归模型AR(p)生成的时间序列是平稳的, 就说该AR(p)模型是平稳的,
否则,就说该AR(p)模型是非平稳的。
12
考虑p阶自回归模型AR(p) Xt=ϕ1Xt-1+ ϕ2Xt-2 + … + ϕpXt-p +εt (*)
• 引入滞后算子(lag operator )L:
LXt=Xt-1, L2Xt=Xt-2, …, LpXt=Xt-p (*)式变换为
于是方差为
γ0
=
(1

ϕ
2

2 ε
(1 + ϕ2 )(1 − ϕ1 − ϕ2 )(1 + ϕ1
− ϕ2 )
16
由平稳性的定义,该方差必须是一不变的正数,于是有 ϕ1+ϕ2<1, ϕ2-ϕ1<1, |ϕ2|<1
这就是AR(2)的平稳性条件,或称为平稳域。它是一顶点 分别为(-2,-1),(2,-1),(0,1)的三角形。
第二节 随机时间序列分析模型
一、时间序列模型的基本概念及其适用性 二、随机时间序列模型的平稳性条件 三、随机时间序列模型的识别 四、随机时间序列模型的估计 五、随机时间序列模型的检验

铁道车辆工程1章.pdf

铁道车辆工程1章.pdf

2、车辆全长及换长 车辆全长为该车两端钩舌内侧面间的距离�
以m为单位。 换长又称为计算长度�说明折合成11m长
的车辆时�相当于它的多少倍�以便在运营中 计算列车的总长度。
3、车辆定位标记 以数字1或2标记�货车涂在车体两端下脚�
客车涂在脚蹬外侧面及车内两端墙上部。
4、表示车辆设备、用途及结构特点的各种标记
主要内容�
� 铁道车辆的特点 � 铁道车辆的组成 � 铁道车辆的分类
一、铁道车辆
广义的说�铁道车辆是指那种必须沿着专 设的轨道运行的车辆�包括常见的轻轨车辆、 有轨电车、地铁车辆等。本课程主要论述在铁 路干线上运行的铁道车辆�简称车辆。
二、铁道车辆的特点
铁道车辆的车轮必须在专设的钢轨上运行� 这种特殊的轮轨关系是其最大的特征。并由此 产生如下特点�
二、我国铁路发展概况
解放前�车辆种类杂�不能互换�性能差� 检修不方便。解放后非常重视车辆专业的发展 和人才培养。
• 1949年唐山铁道学院开始培养车辆技术人才 • 1950年筹建铁道科学研究院 • 1959年成立四方车辆研究所 • 改造、扩建原有修理厂开始制造�逐步形成车
辆制造、修理和养护的完整体系
1. 新造车在空载状态下按机车车辆上部限界� 即车限-1A校核垂直面内的最大尺寸
• 车型代码必须与车种代码连用�为区分同一种 车中因结构、载重等的不同�一般用1~2个数 字�必要时还可再加大写拼音字母
• 车号代码为数字�按车种、车型不同�区分了 车号范围
例如�
C62B C�车种
62�顺序系列
B�结构区别
YZ25G345388 YZ�车种 25�车长系列 G�结构区别
车号自动识别系统�AEI�
表1-1常见车辆车种编码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一章第二节 细胞的统一性和多样性(框架图)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一章第二节 细胞的统一性和多样性(框架图)
( 5) 显微镜的成像特点 倒立 、 放大的虚像 ( 上下颠T倒 、 左右相反)
)
[ 污物移动 → 在目镜上
→ 转动目镜污物不动 →在物镜上
玻片移动规律 : 编哪移哪
细胞质流动方向 : 显微镜下看到的细胞质流动方向与实际方向相同
( u ) 分类依据 : 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有真核细胞 ,
, 真核生物

第 细胞
志近
镜筒 镜臂 镜柱 镜座



{ 机械部分载物台 、 压德转器 调节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焦距
i 遮光器 ( 大 、 小光圈 >
> 结构照明部分反光通镜平面镜凹面镜
一, 暗 换大光圈时 或: 凹面镜
i 视野较亮时 , 换小光圈或换年面镜 ;
1 观调察暗物观像察颜物色像轻颜浅色: :较调深亮
1
支原体
:
最小
最简单的原核生物
.



细胞壁
真 核细胞 : 含有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 有成形的细胞核 )

β>
动物产高等动物低等动物弹细胞 多细胞
: :
草履虫变形虫眼虫等水螅
π
球羹海 衣藻 、水+困藻 、
:
红藻 : 紫菜等
: 曲霉菌、 ⻘霉菌 。 根霉菌毛霉菌等
胞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多样性统一性形态细, 结胞一构种般大类都小繁差具多别有后,细组胞成不膜同、细细胞胞的化质学核元素糖和体化合和物D种N类A基本相同
物像清晰为止
C 高倍镜下不动粗 >
a 、视野中细胞呈一行排布 Nhomakorabea视野中细胞数量
幻 放大倍数与的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知识与能力
⚫第一章教育学基础知识

⚫第二节教育的基本规律
⚫主讲:韩南南
教育知识与能力
⚫一、教育与社会
⚫——相互关系:即从促进和制约两方面理解
⚫(一)教育与社会生产力
⚫(二)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三)教育与社会文化
⚫二、教育与人
教育知识与能力
⚫(一)教育与社会生产力
⚫1、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生产力水平决定着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2)生产力水平制约教育的结构变化
⚫(3)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2、教育对社会生产力的促进作用(经济功能)
⚫(1)促进劳动力的生产与再生产
⚫(2)促进科学知识和技术的生产与再生产
教育知识与能力
⚫在当代,教育被人们视为一种投资,一种人力资本,这是因为教育具有()
⚫A政治功能 B经济功能 C文化功能 D人口功能
⚫解析:B
⚫教育能够促进劳动力扩大再生产,对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这是教育的经济功能。

教育知识与能力
⚫(二)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1、政治制度对教育的制约
⚫(1)决定教育的性质
⚫(2)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3)决定教育的受教育权
⚫(4)决定教育目的
⚫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促进(政治功能)
⚫(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
⚫(2)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舆论的力量
⚫(3)教育可以促进民主
教育知识与能力
⚫(三)教育与社会文化的关系
⚫1、文化对教育的制约
⚫(1)文化影响教育的价值取向
⚫(2)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最直接的方面)
⚫(3)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
⚫(4)文化影响教学方法的使用
⚫2、教育的文化功能
⚫(1)教育的文化传递-保存功能
⚫(2)教育的文化选择
⚫(3)教育的文化融合、传播、交流功能
⚫(4)教育的文化更新-创造功能
教育知识与能力
⚫1、小学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时,对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这说明教育对文化具有()
⚫A选择功能 B继承功能 C传递功能 D保护功能
⚫解析:A
⚫文化的选择功能,是对某种、某部分的文化的吸收和舍弃。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体现了文化的这种选择功能。

⚫2、我国在世界各地开设孔子学院,向各国人民介绍中国的文化,这说明文化具有()⚫A选择功能 B发展功能 C传播功能 D保护功能
⚫解析:C
⚫向世界其他国家人民介绍中国文化是一种文化传播,因此是文化的传播功能。

教育知识与能力
⚫二、教育与人的发展
⚫(一)人的身心发展概述
⚫人的身心发展是指个体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生理的发展,包括身高、体重的增加等,二是心理的发展,包括认知、个性等方面的发展。

⚫生理发展是基础,心理发展促进生理的发展。

教育知识与能力
⚫(二)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
⚫1、内发论
⚫主要观点:人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

⚫美国的霍尔:“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教育”。

⚫中国古代孟子:人性善,人生而有四端。

⚫美国的桑代克认为:“人性有种原本趋向,通过多中择一反应形成一切行为和道德品格,这一切是受精卵的遗传基因决定的。


⚫民间谚语:“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


⚫2、外铄论
⚫主要观点: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比如环境、教育
⚫中国古代的墨子从染丝推及的人的发展,认为素丝由染缸颜色决定其颜色,人由环境决定其发展。

⚫美国的心理学家华生曾说过,他可以用特殊的方法将一打健全的儿童任意加以改变,把他们培养成为医生、律师、乞丐、盗贼等。

⚫荀子认为人性本恶,必须经过后天改造才能完成。

教育知识与能力
⚫(三)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重点、难点、常考点)
⚫1、顺序性→
⚫教育要循序渐进,不能“拔苗助长”、“凌节而施”,
⚫阶段性→教育要遵循实际,防止搞“一刀切”、“一锅煮”
⚫不平衡性→教育要抓住关键期
⚫互补性→教育要长善救失
⚫差异性→教育要因材施教,“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教育知识与能力
⚫(五)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重点)
⚫1、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遗传:是指人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特征等,也称遗传素质。

⚫遗传在人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生理基础与可能性
⚫不能夸大遗传的作用
教育知识与能力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强调的是()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A遗传 B环境 C教育 D主观能动性
⚫解析:A
⚫“瓜”与“豆”的不同在于基因组成的不同,是遗传因素的决定作用。

教育知识与能力
2、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环境:是指围绕在个体周围的并对个体自发地发生影响的外部世界。

环境在人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环境是人发展的外部条件(现实基础),为人的发展提供对象、手段、机遇和资源等。

不能夸大环境的作用
教育知识与能力
3、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1)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做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价值和延时价值
(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4、个体发展中的主观能动性的巨大作用
个体在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来的主观能动性,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

教育知识与能力
个体身心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的是()
A遗传 B学校教育 C环境 D家庭教育
解析:B
主要考查学校教育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

教育知识与能力
⚫恭喜,你已经完成本节的学习!
⚫谢谢大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