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绪论
合集下载
生理学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生命的基本特征
阈强度 (阈值):把刺激作用的时间和刺激强度-时间变化率
固定,刚刚引起组织细胞产生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 阈刺激:相当于阈强度的刺激; 阈上刺激:大于阈强度的刺激; 阈下刺激:小于阈强度的刺激。
第一节
生命的基本特征
三、生殖(Reproduction)
指人体发育到一定阶段后,男性和女性发育成熟 的生殖细胞相互结合,产生子代个体的正常功能活动。 生殖是人类繁衍后代,种族延续的基本生命特征之一。
第一章 绪论 研究对象
活的生命个体(人体)以及组成人体 的各个系统、组织器官和细胞
研究水平
细胞和分子水平、器官和系统水平、 整体水平
任
务
研究它们的活动规律和内部活动机制。 研究不同系统、组织器官和细胞之间 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以及机体内外 环境变化对它们的影响。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生命的基本特征
第一节
生命的基本特征
二、兴奋性(excitability)
指机体感受刺激并产生反应的能力。
刺激:能够引起机体发生一定反应的内、外环境的变化。 反应:刺激引起机体的变化。 反 应 形 式 兴奋:组织和细胞由相对静止状态转化为活动状
态或活动状态加强。
抑制:组织和细胞由活动状态转化为相对静止状 态或活动状态减弱。
生理学
第一章 绪论
乌兰察布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张志鹏
第一章 绪论
生理学 (physiology)是生物科学的一个分支,是研 究机体的功能活动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
属于实验科学的范畴。
第一章 绪论 生理学发展简史 生理学真正成为一门实验性科学是从17世纪开始的 英 国 医 生 哈 维 (William Harvey , 1578-1657) 用 动 物 活体实验的方法,第一次科 学地阐明了血液循环的途径 和规律,被公认为近代生理 学的奠基人,为现代生理学 (modern physiology) 奠 定 了 基础。
现代汉语 第一章 绪论

•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在北方方言基础上形 成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在形成的过程中, 北京话占有特殊的地位。早在唐代,北京 已是北方军事重镇。北京是辽、金、元、 明、清各代的都城。近千年来,北京一直 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北京话 的影响越来越大。一方面,它作为历代官 府的通用语言传播到了全国各地,发展成 为“官话”;另一方面,白话文学作品更 多地接受了北京话的影响。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现代汉语概述
• 一、现代汉语 • 世界上的语言数以千计,各民族大都有自 己的语言。汉语是汉族的语言,是我国的 主要语言,分布在全国各地,同时也是中 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之间交际用语。我国 境内除了汉语之外,还有藏语、蒙语、维 吾尔语、壮语、苗语、彝语、布衣语等。
• 汉语的来源十分久远,从有文字算起已有 三千多年的历史。今天我们所能看到的记 录汉语的最古老的文字是殷商时期的甲骨 文,距今已有3500年的历史。汉语各方言 语音分歧严重,但书面语一直没有分化, 汉字有不可磨灭的功绩。它虽然没有古埃 及文字和巴比伦文字那么久远,但却一直 沿用至今。
• •
• •
2、方言差异的形成 人口的迁徙、自然地理的阻隔、语言发展的不 平衡、民族的融合、语言的接触。 3、现代汉语方言的分布和特点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方言有很大差别,其中语 音差别最现在以下 几个方面:有无浊声母;有无塞音韵尾;有无 鼻音韵尾;有无塞擦音、擦音声母;声调的数 目。
• 书面语形成于口语的基础上,而具有与口 语不同的语体风格。书面语趋于周密、严 实、结构完整,因而长句较多。这种风格 的形成,往往是由于书面语缺少不同语境 下当面会话所具备的种种辅助性信息,不 得不要求语句自身表达上的严谨与完备。 写出来的话,既允许有斟酌、加工,乃至 反复修改的余地。这就使书面语得以规范 化、标准化,进而成为文学语言,即标准 语的基础。
《生理学》第一章 绪论

生理性适应:是指身体内部的协调性反应,例如,在强光 照射下,瞳孔缩小以减少光线进入眼内,使视网膜免遭损 伤。 行为性适应:常有躯体活动的改变,例如,在低温环境中 机体会出现趋热活动;遇到伤害性刺激时会出现躲避活动。
四、生殖(Reproduction)
生殖是生物体繁殖后代、延续种系的一种特 征性活动。成熟的个体通过无性或有性繁殖方式产
刺激引起组织发生反应具备的条件:
(1) 强度 1)阈强度或阈值:引起组织发生反应的最小刺 激强度。
2)阈刺激:引起组织发生反应的最小刺激。
3)阈上刺激: 4)阈下刺激: (2) 时间 (3) 刺激强度变化率
三、适应性(Adaptability)
适应(adaption):机体按环境变化调整自身生理功能的过 程。 适应性(adaptability):机体能根据内外环境的变化调整 体内各种活动,以适应变化的能力。
第一节 生理学的任务、研究内容及方法
一、生理学的概念及任务
(一)概念:生理学(physiology)是研究生物机 体的生命活动现象、规律和功能的一门科学。
(二)任务:研究机体各系统、器官和细胞的正常活动过程,
特别是各器官、细胞的功能表现的内部机制,不同细胞、器官、 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从而理解机体作为一个整体。 在各种疾病情况下,身体某个或某些部分发生的变化,器官在 疾病时发生的功能变化、功能变化与形态变化之间的关系及对
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
当组织、细胞受到一次刺激发生兴奋时,组织、细胞的兴奋性将产生 一系列有规律的周期性变化。组织、细胞兴奋过程中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 ,依次分别为绝对不应期(absolute refractory period, ARP)、相对不应 期(relative refractory period, RRP)、超常期(supernormal period, SNP )和低常期(subnormal period)。 绝对不应期是指组织细胞在一次兴奋初期很短的时间内,对于任何强
第一章 绪论 心理学概论课件

• 目的:正在研究脑波外形和振幅与情绪认知的 相关关系,这是许多想理解大脑的思维及情绪电 化基础的步骤之一。如果妇女的名字闪过,引起 脑电波的激烈变化,则表明她对这个名字有一些 惊讶。
2020/6/30
• 一位身着白色工作服的工作人虽握住一只怏 怏不乐的实验老鼠的头,同时,—位助手灵巧地 翻开老鼠左眼皮,在里面放上一块不透明的隐形 镜头。
• 5、与两个陌生人在一起
30%
• ······
• 他人在场,责任分散
2020/6/30
3、调查法
就是以被调查者所了解或关系的问题为范 围,预先拟就问题,让被调查者自由表达其态 度或意见的一种方法。调查法可采用两种不同 方式进行,一种是问卷法,另一种是访谈法。
盖洛普的民意测验 1936年成功预测罗斯 福的当选,误差不到1%
基本原理 矛盾论 中和论
西方:古希腊的传统,以逻辑和分析思维为主 同一律
基本原理 矛盾律 排中律
2020/6/30
孔子的观察人的道理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 ,察其所安,人焉瘦哉?人焉瘦哉 ?”
2020/6/30
二、心理学研究什么
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认知(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 )
个体心理
2020/6/30
•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 (1)彭聃龄:《普通心理学》,北京师
范大学出版社。 • (2)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
:《心理学基础》,科学教育出版社。 • (3)格里格、津巴多 著,王垒、王苏 等
译:《心理学与生活》,人民邮电出版社 。 • (4)戴维 . 迈尔斯 著,侯玉波等译:《 社会心理学》,人民邮电出版社。
2020/6/30
(二)应用心理学
(6)管理心理学 (7)教育心理学 (8)法律心理学 (9)医学心理学 (10)临床与咨询心理学 (11)工程心理学 (12)体育运动心理学 (13)航空航天心理学 (14)政治心理学 (15)经济心理学
2020/6/30
• 一位身着白色工作服的工作人虽握住一只怏 怏不乐的实验老鼠的头,同时,—位助手灵巧地 翻开老鼠左眼皮,在里面放上一块不透明的隐形 镜头。
• 5、与两个陌生人在一起
30%
• ······
• 他人在场,责任分散
2020/6/30
3、调查法
就是以被调查者所了解或关系的问题为范 围,预先拟就问题,让被调查者自由表达其态 度或意见的一种方法。调查法可采用两种不同 方式进行,一种是问卷法,另一种是访谈法。
盖洛普的民意测验 1936年成功预测罗斯 福的当选,误差不到1%
基本原理 矛盾论 中和论
西方:古希腊的传统,以逻辑和分析思维为主 同一律
基本原理 矛盾律 排中律
2020/6/30
孔子的观察人的道理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 ,察其所安,人焉瘦哉?人焉瘦哉 ?”
2020/6/30
二、心理学研究什么
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认知(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 )
个体心理
2020/6/30
•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 (1)彭聃龄:《普通心理学》,北京师
范大学出版社。 • (2)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
:《心理学基础》,科学教育出版社。 • (3)格里格、津巴多 著,王垒、王苏 等
译:《心理学与生活》,人民邮电出版社 。 • (4)戴维 . 迈尔斯 著,侯玉波等译:《 社会心理学》,人民邮电出版社。
2020/6/30
(二)应用心理学
(6)管理心理学 (7)教育心理学 (8)法律心理学 (9)医学心理学 (10)临床与咨询心理学 (11)工程心理学 (12)体育运动心理学 (13)航空航天心理学 (14)政治心理学 (15)经济心理学
生理学 第八版 第一章 绪论

(三)细胞和分子水平:离体细胞、分子实验法
研究组成机体的细胞及分子的功能,机制 及相互关系
三、生理学的研究方法
1、慢性实验 2、急性实验
离体实验 在体实验
学习生理学的方法:
●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机体的某种结构,必然有相应
的功能,,功能建立在结构之上,•所以应对相关组织结 构内容进行必要的复习。
●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机体以其整体适应于自然界,
如:呼吸、消化、循环、肌肉运动等
研究的任务就是要弄清这些生命活动的 发生机制、相互关系以及内外环境的各种变 化对这些功能的影响。
在各种疾病情况下,身体某个或某些部 分发生的变化,器官在疾病时发生的功能变 化、功能变化与形态变化之间的关系及对其 他器官的影响等等。
研究的意义是要为临床服务,促进医学 事业的发展
调节方式:反射(指机体在中枢神经系统的 参与下,对内、外环境刺激做出的规律性应答。) 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感受器 传入神经
神经 传出神经 中枢
效应器
(二)体液调节
体液调节:某些特殊的化学物质通过体液途径影响生理功能的一种调节方式 调节特点:相对缓慢、持久而弥散 调节方式:激素(有的是神经调节的一个延长部分)
第二节 生命的基本表现
新陈代谢 兴奋性 适应性 生殖
一、新陈代谢
物质、能量
机体
环境
合成代谢 分解代谢
二、兴奋性
(一)刺激与反应 刺激:能引起细胞或组织发生反应的内外环境的变化。 反应:可兴奋性组织对刺激作出的相应反应。
兴奋:组织受刺激后由静息→活动
活动弱→强的过程。
抑制:组织受刺激后由活动→静息
第三节 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
一、机体的环境
1.外环境: 机体整体直接接触和生活的环境。 (外界、大气环境)
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 绪论
主要内容: 机器的作用,组成机器的基本要素,零 件的概括分类;零件与机器的关系;本课程的内容、 性质与任务。 基本要求: 明确机械设计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 用;明白零件设计在机械设计中的地位;了解课程的 内容、性质与特点、与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的关系。 重 点: 组成机器的基本要素和机械零件的分 类,零件与机器的关系;本课程的内容、性质与任务。
第一章 绪论
八、参考资料
《机械设计》 孔志礼、马星国主编 科学出版社
《机械设计习题与解析》 修世超、李庆林主编 科学出版社 《机械设计》 邱宣怀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手册》 吴宗泽主编
第一章 绪论
三、本课程的任务
1)培养学生掌握通用零件的设计原理、方法 和机械设计的一般规律; 2)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了解国家当前的有 关技术经济政策; 3)具有使用标准、规范、手册、图册及查阅 资料的能力; 4)掌握典型零件的实验方法,获得实验技能 的基本训练; 5)了解机械设计的新发展。培养创新能力。
情 报 学
工 程 力 学
数学
机 构 学
流
方 辩 体 法 证 力 论 法 学
化学
电 磁 学
热 力 学
基 础 工 程 学
物理学
泉水
基 础 科 学
第一章 绪论
第二节 机器的基本组成要素
一、机器的基本组成要素
静联结 动联结 与动力 源组合
零件
构件
机构
机器
机器的基本组成要素就是机械零件 。
第一章 绪论
任何机械设计都是由若干个零件组成,机器的 性能好坏就取决于它的主要零件和关键零 件的性能好坏。要想设计出好 的机器,必须首先设计好它的 零件。因此,机械零件的设计 是机械设计的基础,是机械设 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内容: 机器的作用,组成机器的基本要素,零 件的概括分类;零件与机器的关系;本课程的内容、 性质与任务。 基本要求: 明确机械设计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 用;明白零件设计在机械设计中的地位;了解课程的 内容、性质与特点、与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的关系。 重 点: 组成机器的基本要素和机械零件的分 类,零件与机器的关系;本课程的内容、性质与任务。
第一章 绪论
八、参考资料
《机械设计》 孔志礼、马星国主编 科学出版社
《机械设计习题与解析》 修世超、李庆林主编 科学出版社 《机械设计》 邱宣怀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手册》 吴宗泽主编
第一章 绪论
三、本课程的任务
1)培养学生掌握通用零件的设计原理、方法 和机械设计的一般规律; 2)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了解国家当前的有 关技术经济政策; 3)具有使用标准、规范、手册、图册及查阅 资料的能力; 4)掌握典型零件的实验方法,获得实验技能 的基本训练; 5)了解机械设计的新发展。培养创新能力。
情 报 学
工 程 力 学
数学
机 构 学
流
方 辩 体 法 证 力 论 法 学
化学
电 磁 学
热 力 学
基 础 工 程 学
物理学
泉水
基 础 科 学
第一章 绪论
第二节 机器的基本组成要素
一、机器的基本组成要素
静联结 动联结 与动力 源组合
零件
构件
机构
机器
机器的基本组成要素就是机械零件 。
第一章 绪论
任何机械设计都是由若干个零件组成,机器的 性能好坏就取决于它的主要零件和关键零 件的性能好坏。要想设计出好 的机器,必须首先设计好它的 零件。因此,机械零件的设计 是机械设计的基础,是机械设 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心理学导论第一章:绪论

(二)主客观资料科学整合的原则 主客观资料科学整合原则定义:是指对人的心理研 究中必须考虑到把收集到的客观资料和主管资料科 学的整合起来。 我们把作为参与试验研究的有机体称为被试者或被 试。 被试:研究对象 主试:研究人员
首先,要周密考虑到对人的心理现象进行客观量化 变量(variable):是指在质和量上可以有变异的因 素或特征 刺激变量:是指能够引起机体反应的刺激特征。 机体变量:是指个体自身的特征。 反应变量:是指刺激引起在行为上发生变化的反映 种类和特征。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三)系统性 系统性(systematization)定义:是指心理学的科 学知识是通过系统的实证研究而获得的。 心理学家对心理现象进行系统实证研究的范围很广, 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描述心理事件。每一种心理事件都有质和量上的特点。 (2)揭示心理规律。例如艾宾浩斯用系统的实验发现了一条心理
(三)个体心理与行为 心理学通过研究行为来研究有机体的心理。 行为(behavior)定义:是一个包含动作、活动、 应答、反应、运动等含义的很广的术语,指有机 体的任何可测量的反应。 心理学研究的行为可分为两类:1、可观察到的行为 和反应,称为外显行为;2、心理的活动,称为内 隐行为。
行为和心理的联系 引起行为的刺激通常是以人的心理为中介而起作用 的。同样的刺激在不同人的身上的行为反应并不同。及使
经典片段之 肖申克的救赎.flv 第一次 坐下来,你因被判终身监禁已在此20年? 是的,先生 你有感到悔过么? 是的,绝对有,先生。我是说,我得到了教训。我 敢说我已经完全 改变了,不会再为害社会了,这是神的真理。 第二次 坐下,你因终身监禁在此30年,觉得自己改变了么? 是的,先生,毫无疑问,老实说我已改过,我已不 会为害社会。上 帝可以作证,真的改变了。
第一章—绪论

8
• 数字通信系统模型
数字通信系统就是利用数字信号来传递信息的通 信系统,如图
同步
信 息 源
编 码 器
加 密 器
调 制 器
信 道
解 调 器
解 密 器
译 码 器
受 信 者
噪声源 数字通信系统模型
9
•数字通信系统模型(续)
各部分功能
信源编码与译码:信源编码有两个作用,其一:进行模/数 变换;其二,设法降低数字信号的数码率,即数据压缩。信 源译码是信源编码的逆过程 。 信道编码与译码:数字信号在信道中传输时,由于噪声, 干扰等的影响,会造成差错。信道编码是在原来的数字序列 中引入某些作为差错控制的码字,以实现自动检错和纠错, 当然这时会降低信息传输速,使数字信号适应信道所进行的 变换称为信道编码。信道编码的目的就是提高通信系统抗干 扰能力,尽可能的控制差错,实现可靠通信 加密与解密(例如交织):为了保证所传信息的安全,可 有效的对基带信号进行人为扰乱,即加上密码,这叫加密。 在接收端就需要对收到的信号进行解密
有线信道:如明线、电缆、光缆信道 无线信道:如短波电力层传播、微波视距传播、卫星中继 信道
按传输信号的复用方式分类
频分复用FDM、时分复用TDM、码分复用CDM
15
4 通信系统的分类(续)
按通信工作方式分类
单工通信:是指消息只能单方向传输的工作方式。例 如,广播、遥测、遥控 半双工通信:是指通信双方都能收发消息,但不能同 时进行收发的工作方式。例如,无线电对讲机 全双工通信:是指通信双方可同时进行收发消息的工 作方式。例如,普通电话
10
•数字通信系统模型(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章 绪 论
现代建筑装饰集建筑风格、材料功能、施工技术、环境学、美学、 生理学及心理学多种科学技术于一体,已成为一种新兴行业。
现代建筑装饰离不开装饰材料,近二十年来,我国新型建材工业有 了很大的发展,其中装饰材料更为迅速,集中体现在建造三星级宾馆所 用的材料全部由国内生产供应,北京亚运会工程所用材料国产化率达 95%以上,从而结束了我国建筑用高档装饰材料依靠进口的历史。
目前,我国十分注意墙体改革,即墙体少用或不用实心粘土烧结砖 (红砖)。作者认为应该把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拓宽,不要拘泥于用新 型砌筑材料替代红砖,而更要着眼于从建筑设计开始采用新型建筑板 材。因为墙体改革的最大出路在于实现建筑业的现代化,在这方面板材 要比砌筑材料材高一筹。采用板材可使建筑结构轻型化、合理化,可以
(3) 密切联系工程实际。
无机材料基复 装饰砂浆 合材料:
有机材料基复 人造石材、胶合板、保丽板 合材料:
其它基复合材 塑钢等 料:
新型建材产品门类多品种也多,但一个时期里总有它的主导产品, 主导产品是指那些能够使建筑业的进步或现代化进程发生很大作用的新 型建材产品。
目前有人提出当前新型建材主导产品应为新型建筑板材,所谓新型 建筑板材,既包括各种单板也包括各类复合板,既包括墙体板也包括楼 板、屋面板、天花板及其它板材。
指导思想之一:既要全面发展,又要重点突出。建材工业的特点之 一是地区性强,新型建材除具有建材工业的共同特性外,其另一特点是 某些产品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质量轻,可以辐射的范围广,能较多 的出口创汇。在建材行业中把新型建材视为“朝阳工业”已成为共识。例 如:塑料地板,美、日、德、法等工业发达国家,主要集中在几家大公 司生产。玻纤薄毡全世界能生产的国家不多,出名的只有几家,这是因 为既需要玻璃纤维和树脂为原料,而且对原料的质量要求很高,生产技 术也相当复杂。纸面石膏板每个国家也只是集中在一个或数个大的集团 公司生产,从开采石膏矿,制造护面纸到石膏板的生产都在一个公司的 管辖下,效率高、成本低、质量好、竞争力强。所以,各地区在新型建 材的第二次飞跃阶段,除了抓地区配套外,应研究制定本地区的优势产 品。
指导思想之二:建筑是龙头,建材是基础,两者必须密切结合。没 有建筑的需要,何必生产建材;但没有新型建材的不断出现,建筑也难 以有新的发展。特别是墙体材料,两者关系尤不可分。比如,国外住宅 通用轻质复合墙体,但如果建筑结构上不把墙体承重改为框架承重或大 开间,就无法推广。
指导思想之三:既要对看准的项目抓早、抓紧,又不可一轰而上。 看准的项目,就是国际上已经盛行,但国内还没有,或虽然已有生产, 但质量不高或产量还满足不了需要的。这种项目建成后,有的会有一个 推广阶段,但到了一定的时期,就会产生巨大的效益。 今后我国新型建材的发展进入第二次飞跃阶段,以下六个问题需要我 们认真研究探索。
按化学成分分:
无机装 饰材料
建
筑
装
饰
材
有机装
料பைடு நூலகம்
饰材料
复合装 饰材料
金属装 饰材料
黑色金属:钢、不锈钢、彩色 涂层钢板
有色金属:铝及铝合金,铜及 合金等
天然石材:花岗岩、大理石等
非金属装 饰材料
烧结与熔融制品:砖、陶瓷、 玻璃等
胶凝材料:石膏、(白)水泥 等
混凝土及砂浆
植物材料
木、竹材
合成高分子材 塑料、涂料、密封材料 料:
4. 远景
中央指出:“要大力开发新型建材和制品”。并强调“要不断提高人民 物质文化生活水平”,“重点解决住和行的问题”。这就明确提出了建材 工业今后发展的重点。
面对今后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要,特别是重点解决提高全国人民的 居住条件使之达到小康水平,新型建材的担子很重。各方的迫切需要, 促使我国新型建材必须进行第二次飞跃。为使我国新型建材能够健康地 迅速发展,有必要对第二次飞跃的指导思想和方针政策进行探索。
(2) 支持已经形成规模的新型建材企业第二次创业 (3) 加强科学研究,重视人才培养 新型建材是新的事业,人才问题更显重要。 (4) 把质量作为新型建材的生命来看待 新型建材的质量问题来自生产和施工两个方面。以建筑物渗水为 例,这是社会上普遍反映的严重问题,据调查,确有一批不合格产品流 入市场,如何确保进入市场的防水材料符合质量标准,应建立一套规 定。防水材料的施工应有专门的队伍,但很多地方大量使用未经培训的 民工,施工不符合规范,好的材料铺上去也会漏水。目前国际上对防水 工程采用保证期制度,就是合同中规定,在交付使用后的10年或15年内 如发生渗水问题,所造成的损失,由承包单位负责赔偿,而且还应有保 险公司参与,以保证合同的真正能够执行。 (5) 继续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加强国际贸易 由于我国新型建材起步晚,企业的科技力量在开发新技术方面还赶 不上需要,因此决不能放松对国际上先进技术和装备的引进,与此同 时,还应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经营管理思想和方法,要管理与技术并重,
决不能只重技术而轻管理。 (6)重视新型建材在节能、节地、节运上的作用。
5. 新型建材的特点
(1) 投资省,建设周期短; (2) 减少烧砖制瓦,节约土地资源; (3) 发展新型建材,节约大量能源; (4) 减轻建筑物自重,减少社会运输量。(砖混结构建筑面
积自重约1500~1800kg/m2,采用新型建材框架轻板建筑 面积自重约560~710 kg/m2); (5) 新型建材盖房,增加有效使用面积(大约增加 6~15%); (6) 加快建设速度,早日竣工投入使用; (7) 采用新型建材,防火性能好(如石膏板隔墙比铝合金窗 耐烧); (8) 应用新型建材建房,抗震性能好; (9) 平面布置灵活,便于房屋改造; (10) 利于发展高层建筑,节约城市用地; (11) 改善居住条件,提高装饰效果; (12) 有利于推行文明施工,提高劳动效率; (13) 综合利用工农业废料,变废为宝; (14) 工程造价经济合理,有利于推广发展。
解决泥水砌抹、千军万马齐上阵的落后施工状态,可以大大加快营建速 度。
3. 回顾
我国新型建筑材料是在改革开放方针下迅速发展起来的。1978年, 我国第一座大型的新型建材企业——北京新型建筑材料总厂的破土动工 就是标致。20多年来,我国新型建材行业实现了第一次飞跃。这次飞跃 是我国新型建材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一个行业的 过程。其标志是:在全国建造了成万座工厂,相应地形成了全国新型建 材流通网;大部分国外产品,我国已有生产;三星级宾馆所需要的新型 建材国内已能供应;不同档次、不同花色品种装饰装修材料的发展为我 国城乡人民改善居住水平提供了条件;各种新型建筑结构不断涌现,逐 步替代多年来一统天下的砖混结构住宅体系;新型建材能够节能、节 地、输运的显著效果已被越来越多的地区和部门所认可。
(1) 研究哪些是需要重点发展的产品 在第一次飞跃阶段,存在不少问题,特别是项目上的一窝风现象走 了一些弯路。例如,在外墙装饰材料上,第一个高潮是玻璃马赛克,第 二个高潮是长方形黄色瓷砖,第三个高潮是全国一片白色的小块长条外 墙砖。显然,千篇一律决不是装饰材料的特点。再如内墙装饰材料,先 是全国都是压延法塑料壁纸,再就是从同一国家引进了几十条发泡塑料 壁纸生产线,以后又盛行多彩涂料,现在又有新的变化,几起几落。
6. 本课程的目的与学习方法
目的:是使学生获得有关建筑装饰材料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为 今后从事材料设计与施工打下一定的基础(选用及使用)。
新型建材内容庞杂、品种多,涉及领域多、名词概念多、术语多, 且各材料相对独立。学习新型建材时应从材料科学的观点和方法及实践 的观点来进行,否则就会感到无味,就掌握不了它们的组成、性质、应 用以及相互联系。
人们通常称建筑为凝固的音乐,而建筑材料则是凝固乐章的音符。
1. 定义
“新型建筑材料”的英文译词即New Building Materials,在国外它是一 个泛指的名词,意思是新的建筑材料。在中国“新型建筑材料”是一个专 业名词,因而尤为必要有一个定义来规范“新型”的含义。经与多方研究 后,把“新型建筑材料”的词意拟定为:除传统的砖、瓦、灰、砂、石之 外,其品种和功能处于增加、更新、完善状态的建筑材料。这就是说 把“新型”的概念规范为既不是传统材料,也不是在花色品种和性能方面 大致已经处于很少变化的材料。举例来说,水泥和平板玻璃当然只能包 括在传统材料之中,因为水泥和钢材、木材一起并列为基本建筑三大材 料,而玻璃实际上应是第四大材料,但新型的砖、瓦、石材以及水泥和 玻璃为原材料的制品,如水泥制品和中空玻璃等制品则应包括在新型建 材之内。按这一概念虽然难以绝对地分清“新”、“老”,但能相对地较好 勾画出新型建材的范畴,尽可能使所指范畴的认识一致起来。
2. 分类
中国新型建材(集团)公司和中国建材工业技术经济研究会新型建 材专业委员会编著的《新型建筑材料实用手册》(第二版)是采用“用 途原则”分类的好典型。(材料的分类方法一般采用按材质分类,按性 能分类和按用途等三种分类方法)。该书把新型建材分为以下十六类: 墙体板材;墙体块材(即砌筑材料);屋面和楼板构件;混凝土外加 剂;建筑防水材料;建筑密封材料;节热、吸声材料;墙面装饰材料; 顶棚装饰材料;地面装饰材料;卫生洁具;门窗、玻璃及配件;给排水 管道、工业管道及其配件;胶结剂(即粘结材料);灯饰和灯具(即采 光、照明器材和电工器材);其它。
应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 (1) 以新型建材的性质和应用为主线,掌握其性质与应用是学习的目
的,但孤立地看待和学习,就难免不了要死记硬背,所以了解或 掌握材料的组成、结构和性质间的关系,同时还应注意外界因素 对材料结构与性质的影响。
(2) 运用对比的方法,通过对比各材料的组成和结构来掌握它们的性 质和应用,特别是通过对比来掌握它们的共性和特性。
现代建筑装饰集建筑风格、材料功能、施工技术、环境学、美学、 生理学及心理学多种科学技术于一体,已成为一种新兴行业。
现代建筑装饰离不开装饰材料,近二十年来,我国新型建材工业有 了很大的发展,其中装饰材料更为迅速,集中体现在建造三星级宾馆所 用的材料全部由国内生产供应,北京亚运会工程所用材料国产化率达 95%以上,从而结束了我国建筑用高档装饰材料依靠进口的历史。
目前,我国十分注意墙体改革,即墙体少用或不用实心粘土烧结砖 (红砖)。作者认为应该把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拓宽,不要拘泥于用新 型砌筑材料替代红砖,而更要着眼于从建筑设计开始采用新型建筑板 材。因为墙体改革的最大出路在于实现建筑业的现代化,在这方面板材 要比砌筑材料材高一筹。采用板材可使建筑结构轻型化、合理化,可以
(3) 密切联系工程实际。
无机材料基复 装饰砂浆 合材料:
有机材料基复 人造石材、胶合板、保丽板 合材料:
其它基复合材 塑钢等 料:
新型建材产品门类多品种也多,但一个时期里总有它的主导产品, 主导产品是指那些能够使建筑业的进步或现代化进程发生很大作用的新 型建材产品。
目前有人提出当前新型建材主导产品应为新型建筑板材,所谓新型 建筑板材,既包括各种单板也包括各类复合板,既包括墙体板也包括楼 板、屋面板、天花板及其它板材。
指导思想之一:既要全面发展,又要重点突出。建材工业的特点之 一是地区性强,新型建材除具有建材工业的共同特性外,其另一特点是 某些产品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质量轻,可以辐射的范围广,能较多 的出口创汇。在建材行业中把新型建材视为“朝阳工业”已成为共识。例 如:塑料地板,美、日、德、法等工业发达国家,主要集中在几家大公 司生产。玻纤薄毡全世界能生产的国家不多,出名的只有几家,这是因 为既需要玻璃纤维和树脂为原料,而且对原料的质量要求很高,生产技 术也相当复杂。纸面石膏板每个国家也只是集中在一个或数个大的集团 公司生产,从开采石膏矿,制造护面纸到石膏板的生产都在一个公司的 管辖下,效率高、成本低、质量好、竞争力强。所以,各地区在新型建 材的第二次飞跃阶段,除了抓地区配套外,应研究制定本地区的优势产 品。
指导思想之二:建筑是龙头,建材是基础,两者必须密切结合。没 有建筑的需要,何必生产建材;但没有新型建材的不断出现,建筑也难 以有新的发展。特别是墙体材料,两者关系尤不可分。比如,国外住宅 通用轻质复合墙体,但如果建筑结构上不把墙体承重改为框架承重或大 开间,就无法推广。
指导思想之三:既要对看准的项目抓早、抓紧,又不可一轰而上。 看准的项目,就是国际上已经盛行,但国内还没有,或虽然已有生产, 但质量不高或产量还满足不了需要的。这种项目建成后,有的会有一个 推广阶段,但到了一定的时期,就会产生巨大的效益。 今后我国新型建材的发展进入第二次飞跃阶段,以下六个问题需要我 们认真研究探索。
按化学成分分:
无机装 饰材料
建
筑
装
饰
材
有机装
料பைடு நூலகம்
饰材料
复合装 饰材料
金属装 饰材料
黑色金属:钢、不锈钢、彩色 涂层钢板
有色金属:铝及铝合金,铜及 合金等
天然石材:花岗岩、大理石等
非金属装 饰材料
烧结与熔融制品:砖、陶瓷、 玻璃等
胶凝材料:石膏、(白)水泥 等
混凝土及砂浆
植物材料
木、竹材
合成高分子材 塑料、涂料、密封材料 料:
4. 远景
中央指出:“要大力开发新型建材和制品”。并强调“要不断提高人民 物质文化生活水平”,“重点解决住和行的问题”。这就明确提出了建材 工业今后发展的重点。
面对今后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要,特别是重点解决提高全国人民的 居住条件使之达到小康水平,新型建材的担子很重。各方的迫切需要, 促使我国新型建材必须进行第二次飞跃。为使我国新型建材能够健康地 迅速发展,有必要对第二次飞跃的指导思想和方针政策进行探索。
(2) 支持已经形成规模的新型建材企业第二次创业 (3) 加强科学研究,重视人才培养 新型建材是新的事业,人才问题更显重要。 (4) 把质量作为新型建材的生命来看待 新型建材的质量问题来自生产和施工两个方面。以建筑物渗水为 例,这是社会上普遍反映的严重问题,据调查,确有一批不合格产品流 入市场,如何确保进入市场的防水材料符合质量标准,应建立一套规 定。防水材料的施工应有专门的队伍,但很多地方大量使用未经培训的 民工,施工不符合规范,好的材料铺上去也会漏水。目前国际上对防水 工程采用保证期制度,就是合同中规定,在交付使用后的10年或15年内 如发生渗水问题,所造成的损失,由承包单位负责赔偿,而且还应有保 险公司参与,以保证合同的真正能够执行。 (5) 继续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加强国际贸易 由于我国新型建材起步晚,企业的科技力量在开发新技术方面还赶 不上需要,因此决不能放松对国际上先进技术和装备的引进,与此同 时,还应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经营管理思想和方法,要管理与技术并重,
决不能只重技术而轻管理。 (6)重视新型建材在节能、节地、节运上的作用。
5. 新型建材的特点
(1) 投资省,建设周期短; (2) 减少烧砖制瓦,节约土地资源; (3) 发展新型建材,节约大量能源; (4) 减轻建筑物自重,减少社会运输量。(砖混结构建筑面
积自重约1500~1800kg/m2,采用新型建材框架轻板建筑 面积自重约560~710 kg/m2); (5) 新型建材盖房,增加有效使用面积(大约增加 6~15%); (6) 加快建设速度,早日竣工投入使用; (7) 采用新型建材,防火性能好(如石膏板隔墙比铝合金窗 耐烧); (8) 应用新型建材建房,抗震性能好; (9) 平面布置灵活,便于房屋改造; (10) 利于发展高层建筑,节约城市用地; (11) 改善居住条件,提高装饰效果; (12) 有利于推行文明施工,提高劳动效率; (13) 综合利用工农业废料,变废为宝; (14) 工程造价经济合理,有利于推广发展。
解决泥水砌抹、千军万马齐上阵的落后施工状态,可以大大加快营建速 度。
3. 回顾
我国新型建筑材料是在改革开放方针下迅速发展起来的。1978年, 我国第一座大型的新型建材企业——北京新型建筑材料总厂的破土动工 就是标致。20多年来,我国新型建材行业实现了第一次飞跃。这次飞跃 是我国新型建材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一个行业的 过程。其标志是:在全国建造了成万座工厂,相应地形成了全国新型建 材流通网;大部分国外产品,我国已有生产;三星级宾馆所需要的新型 建材国内已能供应;不同档次、不同花色品种装饰装修材料的发展为我 国城乡人民改善居住水平提供了条件;各种新型建筑结构不断涌现,逐 步替代多年来一统天下的砖混结构住宅体系;新型建材能够节能、节 地、输运的显著效果已被越来越多的地区和部门所认可。
(1) 研究哪些是需要重点发展的产品 在第一次飞跃阶段,存在不少问题,特别是项目上的一窝风现象走 了一些弯路。例如,在外墙装饰材料上,第一个高潮是玻璃马赛克,第 二个高潮是长方形黄色瓷砖,第三个高潮是全国一片白色的小块长条外 墙砖。显然,千篇一律决不是装饰材料的特点。再如内墙装饰材料,先 是全国都是压延法塑料壁纸,再就是从同一国家引进了几十条发泡塑料 壁纸生产线,以后又盛行多彩涂料,现在又有新的变化,几起几落。
6. 本课程的目的与学习方法
目的:是使学生获得有关建筑装饰材料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为 今后从事材料设计与施工打下一定的基础(选用及使用)。
新型建材内容庞杂、品种多,涉及领域多、名词概念多、术语多, 且各材料相对独立。学习新型建材时应从材料科学的观点和方法及实践 的观点来进行,否则就会感到无味,就掌握不了它们的组成、性质、应 用以及相互联系。
人们通常称建筑为凝固的音乐,而建筑材料则是凝固乐章的音符。
1. 定义
“新型建筑材料”的英文译词即New Building Materials,在国外它是一 个泛指的名词,意思是新的建筑材料。在中国“新型建筑材料”是一个专 业名词,因而尤为必要有一个定义来规范“新型”的含义。经与多方研究 后,把“新型建筑材料”的词意拟定为:除传统的砖、瓦、灰、砂、石之 外,其品种和功能处于增加、更新、完善状态的建筑材料。这就是说 把“新型”的概念规范为既不是传统材料,也不是在花色品种和性能方面 大致已经处于很少变化的材料。举例来说,水泥和平板玻璃当然只能包 括在传统材料之中,因为水泥和钢材、木材一起并列为基本建筑三大材 料,而玻璃实际上应是第四大材料,但新型的砖、瓦、石材以及水泥和 玻璃为原材料的制品,如水泥制品和中空玻璃等制品则应包括在新型建 材之内。按这一概念虽然难以绝对地分清“新”、“老”,但能相对地较好 勾画出新型建材的范畴,尽可能使所指范畴的认识一致起来。
2. 分类
中国新型建材(集团)公司和中国建材工业技术经济研究会新型建 材专业委员会编著的《新型建筑材料实用手册》(第二版)是采用“用 途原则”分类的好典型。(材料的分类方法一般采用按材质分类,按性 能分类和按用途等三种分类方法)。该书把新型建材分为以下十六类: 墙体板材;墙体块材(即砌筑材料);屋面和楼板构件;混凝土外加 剂;建筑防水材料;建筑密封材料;节热、吸声材料;墙面装饰材料; 顶棚装饰材料;地面装饰材料;卫生洁具;门窗、玻璃及配件;给排水 管道、工业管道及其配件;胶结剂(即粘结材料);灯饰和灯具(即采 光、照明器材和电工器材);其它。
应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 (1) 以新型建材的性质和应用为主线,掌握其性质与应用是学习的目
的,但孤立地看待和学习,就难免不了要死记硬背,所以了解或 掌握材料的组成、结构和性质间的关系,同时还应注意外界因素 对材料结构与性质的影响。
(2) 运用对比的方法,通过对比各材料的组成和结构来掌握它们的性 质和应用,特别是通过对比来掌握它们的共性和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