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组织学绪论-推荐下载
组织学01绪论与上皮

上皮组织有极性
游离面
侧面
基底面
上皮组织结构特点
游离面 细胞核 基底面 结缔组织
二、被覆上皮(covering epithelium)
类型和结构:
按细胞层次和垂直切面上的形状进行分类。
1.单层扁平上皮:
(1)内皮(endothelium):
分布在心、血管和淋巴管内表面的单层扁平上皮。
(2)间皮(mesothelium):
外分泌腺上皮模式图
混合 腺泡 分泌管
浆液 腺泡 粘液 腺泡
(1) 浆液性细胞:
LM: 核: 形态;位置: 胞质:基部;顶部:
EM: 粗面内质网 高尔基复合体 膜包分泌颗粒
具有蛋白质分泌细胞的典型超微结构特点。
浆液性细胞透射电镜图
(2)粘液性细胞:
LM: 核: 形态;位置: 胞质:基部;顶部:
膜蛋白
2.中间连接/粘着小带
电镜下 细胞间有间隙, 内含丝状物, 细胞膜胞质面 附有致密物和 细丝
功能 粘着作用
紧密连接 中间连接
桥粒
中间连接透射电镜图 ——中间连接
中间连接示意图
3. 桥粒/粘着斑(desmosome)
位于: 中间连接深部 电镜下:
细胞间有间隙, 内含丝状物, 中间有致密中间线, 细胞膜胞质面有 张力细丝附于附着板
缝隙连接
缝隙连接结构模式图
相邻两细胞间间隙
连接点
柱状颗粒
6个亚单位
细胞连接透射电镜图
连接复合体
—————紧密连接
—————中间连接
————桥粒 ———缝隙连接
(三)基底面:
1.基膜(basement membrane):
上皮基底面与深部结缔组织间的薄膜。
B282-组胚实验-组织学实验-组胚学知识点

第1章组织学绪论名词解释:组织学,组织,四大基本组织,超微结构组织学的学习方法,组织学的研究技术:1光镜技术(细节),2电子显微镜技术(细节),3组织化学术(分类),4放射自显影技术,5图像分析术,6细胞培养术和组织工程重点掌握内容:1四大基本组织,2HE染色的基本原理第3章上皮组织名词解释:上皮组织,微绒毛,纤毛,紧密连接,半桥粒,缝隙连接,基膜,质膜内褶,连接复合体,腺上皮,内皮上皮组织的分类以及功能:1被覆上皮特点、上皮类型、主要分布、功能,2腺上皮的分类,外分泌部的一般结构(导管部,分泌部:腺泡类型),3上皮组织的特殊结构的特点以及功能游离面(微绒毛、纤毛、糖衣)、紧侧面(密连接、中间链接、桥粒,缝隙连接)、基底面(基膜、质膜内褶、半桥粒)重点掌握内容:1.上皮组织的一般特点,2.被覆上皮的分类依据及类型,3.上皮特殊结构的名称与功能。
第4章固有结缔组织名词解释:结缔组织、疏松结缔组织、组织液、分子筛、组织液、趋化性结缔组织特点、分类(狭义、广义)、来源(一)疏松结缔组织(LCT) 1.特点 2.(1)细胞(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浆细胞、肥大细胞、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白细胞)(2)纤维(胶原纤维、弹性纤维、网状纤维)(3)基质成分以及功能(二)疏松结缔组织1.分类,2.特点(弹性组织为主)(三)脂肪组织1.分类,2.特点(四)网状组织1.分布、2.分类、3.功能重点掌握内容:1.CT的分类;2.疏松结缔组织的细胞类型;3.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浆细胞光镜(LM)、电镜(EM)结构,肥大细胞的LM结构以及它们的功能;4.LCT纤维的种类以及特点;5.分子筛的结构以及功能问答题:1.被覆上皮根据什么分类?可分为多少种类型?2.上皮游离面、侧面、基地面分别有何特殊结构?有何作用?3.浆液性细胞胞质在HE染色中常嗜什么染色性?为什么?4.何为内分泌部、外分泌部,外分泌部由什么构成?5.试简述成纤维细胞的电镜结构以及功能6.试简述结缔组织的分类7..试简述浆细胞的光镜结构、超微结构以及功能第5章血液和淋巴名词解释:血液,中性粒细胞,血小板,同源细胞群,骨板重点内容:1.红细胞(RBC)的LM、EM的特点,结构和功能;2.网织红细胞(RET)的特点;3.白细胞(WBC)的分类依据和类型;4.五种白细胞的LM结构和功能;5.血小板(PLT)的功能。
第1章 组织学绪论

1. 根据样本数目的多少 低密度芯片(< 200点) 中密度芯片(200~600点) 高密度芯片(> 600点)
2. 根据研究目的不同 肿瘤组织芯片 正常组织芯片 单一或复合组织芯片 特定病理类型组织芯片
本章小结
组织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微细结构及其功能的学科,研究内容包括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 四部分。细胞是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组织和器官的结构基础。细胞之间非细胞形态 的物质,称为细胞外基质。细胞外基质由细胞产生,参与构成细胞生存的微环境,起支持、联 系、营养和保护细胞的作用。许多形态相似、功能相关的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结合而形成的细 胞群,称为组织。每种组织都具有某些共同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相关的功能。组织分为上皮组织、 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称为基本组织。器官是从几种不同组织发育分化和相互结合形 成,许多功能相关的器官联合在一起构成系统,如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心血管系统等。
小肠HE染色光镜图
组织学与胚胎学(第9版)
其他染色方法与特殊显微镜观察法
小脑浦肯野细胞镀银染色光镜图
免疫细胞化学、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图
组织学与胚胎学(第9版)
(二)电镜技术
透射电镜术(TEM):电子束穿透样品产生物像,观察细胞内外平面超微结构,如线粒体、溶酶体、纤毛、 微绒毛等。分辨率约为0.2nm。
扫描电镜术(SEM):电子束在标本表面扫描产生物像,观察细胞、组织和器官表面的立体细微结构, 如红细胞形状、神经元突起等。分辨率约为2nm。
纤 毛
子宫内膜柱状细胞纤毛透射电镜图
人血细胞扫描电镜图 E.红细胞;G.粒细胞;M.单核细胞;L.淋巴细胞;P.血小板
组织学与胚胎学(第9版)
(三)组织化学术
HeLa细胞相差显微镜图(周莉 图)
第1章组织学绪论word精品

第 1 章组织学绪论、选择题(一) A 型题1.不属于人体基本组织的是A. 上皮组织B. 结缔组织C. 脂肪组织D. 肌组织E. 神经组织2.下列关于组织的构成的叙述哪项是正确的?A. 细胞和无定形基质B. 细胞和细胞外基质C. 细胞和组织液D. 基质和纤维E. 基质、纤维和组织液3.组织学中最常用的制片技术是A. 石蜡切片B. 火棉胶切片C. 冰冻切片D. 涂片E. 铺片4.涂片一般适用于A. 上皮组织B. 骨组织C. 肌组织D. 神经组织E. 血液5.冰冻切片A. 是将组织块冷冻后用普通切片机进行切片的技术B. 最常用于骨组织C. 主要应用于血液D. 能较好地保存酶的活性E. 能较好地保存微细结构6.用于光镜观察的石蜡切片厚度一般是A. 1〜2卩mB. 5 〜10 mC. 50〜80mD. 5〜10 nmE. 50〜80 nm7.在还原剂存在时被硝酸银染成黑色的结构具有A. 嗜银性B. 亲银性C. 嗜酸性D. 嗜碱性E. 中性8.普通光镜所能分辨的两点之间的最小距离是A. 0.2 mmB. 0.2mC. 0.2 nmD. 2.0mE. 2.0 nm9.光镜观察时,低倍镜下结构清楚,但高倍镜下看不见或看不清楚,其原因常是A. 虹彩未打开B. 对光不好C. 载玻片太厚D. 盖玻片太厚E. 切片放反,盖玻片朝下10.观察活细胞的形态和生长时应该用A. 荧光显微镜B. 普通光学显微镜C. 暗视野显微镜D. 倒置相差显微镜E. 电子显微镜11.荧光显微镜技术中常使用的光源为A. 紫外线B. 红外线C. 荧光D. 激光E. 电子束12.透射电镜的最大分辨率约为A. 0.2 mmB. 0.2mC. 0.2 nmD. 2.0mE. 2.0 nm13.透射电镜术中常用的染色剂是A. 苏木精和伊红B. 甲基绿和派若宁C. 柠檬酸铅和醋酸铀D. 溴乙啶和吖啶橙E. 锇酸和油红O 14.对于透射电镜术来说哪一点是错误的?A. 取材要新鲜B. 组织块不需要固定C. 需制备超薄切片D. 用重金属染色E. 在荧光屏上观察15.扫描电镜术主要用于观察A. 组织和细胞内部的微细结构B. 器官和细胞表面的立体微细结构C. 细胞断裂面的微细结构D. 各种细胞器的微细结构E. 细胞膜内蛋白质颗粒的分布16.PAS 反应显示的是组织和细胞内的A. 蛋白质B. 脂类C. 多糖D. 核糖核酸E. 脱氧核糖核酸17.显示组织和细胞内特殊的多肽或蛋白质时应选用A. H-E 染色法B. PAS 反应C. 孚尔根(Feulgen)反应D. 免疫组织化学术E. 原位杂交术3H 标记的18.应用放射自显影研究细胞DNA 合成及增殖时,注入体内的物质常是A. 胸腺嘧啶核苷B. 亮氨酸C. 胆固醇D. 抗体E. 抗原19.在体外长期保存活细胞时应选用A. 冷冻干燥B. 福尔马林固定C. 干冰内保存D. 甘油内保存E. 液氮内保存20.细胞株是A. 原代培养的细胞B. 传代培养的细胞C. 长期培养的细胞D. 贴壁培养的细胞E. 用某种单细胞或细胞克隆培养成的纯细胞群体(二) B 型题A. 嗜酸性B. 嗜碱性C. 异染性D. 嗜银性E. 亲银性21.组织结构与碱性染料亲和力强22.组织结构被伊红染成红色23.组织结构与银离子结合且直接使其还原成银颗粒而被染成黑色24.组织结构被甲苯胺蓝染成紫红色A. 石蜡切片B. 冰冻切片C. 涂片D. 铺片E. 磨片25.检测酶活性常用26.观察骨和牙等硬组织常用27.检查液体材料如血液、胸水等常用A. 组织化学术B. 原位杂交术C. 流式细胞术D. 细胞培养术E. 扫描电镜术28.检测细胞内的DNA 或mRNA29.研究各种理化因子对活细胞的影响30.对细胞的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特性进行快速定量测定(三)X 型题31.与苏木精亲和力强的结构或化学成分有A. 细胞核B. 细胞质C. 细胞膜D. DNAE. RNA32.PAS 反应中使用的试剂是A. 稀盐酸B. 过碘酸C. 甲醛D. 乙二醛E. 希夫(Schiff )试剂33.细胞质嗜碱性常是因为其中含有丰富的A. 粗面内质网B. 滑面内质网C. 游离核糖体D. 溶酶体E. 高尔基复合体34.酶组织化学的特点是A. 属于酶催化其特异性底物的反应B. 直接或间接生成不溶性的有色终产物C. 可反映酶在细胞内的定位D. 反应产物越多,表示酶的含量越多E. 既可用于光镜研究,也可用于电镜研究35.透射电镜术中通常使用的固定剂有A. 甲醛B. 多聚甲醛C. 戊二醛D. 酒精E. 锇酸36.能够显示DNA 的方法或试剂有A. PAS 反应B. 孚尔根(Feulgen)反应C. 吖啶橙D. 甲基绿E. 派若宁37.免疫组织化学术中可用于标记抗体的物质有A. 荧光物质(如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 )B. 酶(如辣根过氧化物酶HRP)C. 金属(如胶体金)D. 放射性核素(如3H 和35S)E. 硝酸银38.应用原位杂交术可显示A. 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定位B. 细胞内特定的mRNAC. 蛋白质的含量D. 蛋白质的降解速率E. 基因的转录活性39.进行体外细胞培养时应注意A. 严防微生物污染B. 培养液的pH 和渗透压C. 培养液含适宜的营养D. 温度E. 02和C02的浓度40.可用于形态学定量分析的仪器有A. 透射电子显微镜B. 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C. 显微分光光度计D. 图像分析仪E. 流式细胞仪二、名词解释1.组织2.H-E 染色法3.组织化学术4.PAS 反应5.原位杂交术6.细胞培养术三、问答题1.在进行H-E 染色之前,一般还需对所取材的新鲜组织做哪些处理?2.组织结构和细胞对不同染料的结合特性有哪几种?3.与光镜术比较,透射电镜技术的主要特点有哪些?4.说明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组织和细胞内蛋白质抗原的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
01组织学绪论

常用的特殊光学显微镜技术:
⒈荧光显微镜技术 荧光显微镜 (fluorescence microscope)以紫外线 为光源,能够激发细胞、 内的荧光物质或者荧光 染料发出荧光。适用于 观察细胞、组织内各种 自发荧光物质,也可以 观察光素或者荧光染料 标记的细胞、组织结构。 常用的荧光素有异硫氰 酸荧光素(FITC)、碘化 丙啶(PI)等。
⒉细胞学说的提出及组织学的建立 施万(Schwann 1838 )、施莱登(1839)提出“细 胞学说” :细胞是一切动、植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 位;细胞内进行着复杂的化学反应;新细胞由原有细胞产 生。 1858年,德国人(virshow)提出了细胞病理学说, 认为细胞损害是一切疾病的基础,使得细胞学说愈加完善。 由于显微镜制造技术的提高、组织切片机的发明、生 物标本的固定和染色方法的出现,19世纪下半叶成为组织 学和细胞学发展的黄金时代,人们已能较正确地描述细胞 结构,在细胞水平对机体标本进行全面而详细的观察和研 究。
⒊电子显微镜(electro卡、科诺尔发明了电子显微镜,使 显微镜的分辨率从光镜的0.2μm提高到电镜的 0.2nm。 1nm(纳米)=10-3μm(微米)=10-6mm(毫米) 电镜观察到的结构,称超微结构:即细胞膜、细胞 器、染色体等亚细胞结构及细胞外基质中的纤维等。 ⒋当代组织学 由于新仪器、新技术的发明和应用,特别是免疫组 织化学技术、原位杂交技术将组织学引入分子水平。
其他染色方法,如: 有的细胞经重铬酸盐处理后呈棕褐色,称嗜铬 性(chromaffinity); 有的细胞或组织成分经硝酸银处理后呈黑色, 称亲银性(argentaffin); 若经硝酸银处理后,尚需添加还原剂才能显色 的现象称嗜银性(argyrophilia); 肥大细胞中的颗粒经甲苯胺蓝等碱性染料染色 后,呈紫红色,该现象称异染性(metachromasia。
组织学 第1章 绪论

三、组织学与胚胎学研究进展
(一)干细胞研究与前景 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潜能的 细胞。
特点: 在一定条件下,能发育分化成各种功能的 细胞 ;在细胞形态上、生长特征、细胞表面 标记、细胞核型等方面都具有一些特性。
目前已证实成体中有多种干细胞: 生殖干细胞、间充质干细胞、造血干细胞、 神经干细胞、皮肤干细胞、肠干细胞等; 从胚胎分离的干细胞—胚胎干细胞(全能)。 干细胞工程在医药领域的应用: 1、生物学研究 培养干细胞进行分化调控等 研究 2、干细胞治疗 骨髓移植 3、胚胎干细胞 → 器官雏形 → 移植 (治疗性克隆)
上皮组织 结缔组织 肌肉组织 神经组织
器官和系统
人体
二、组织学研究方法: (一)一般光镜技术
1. 光学显微镜 (Light microscope,LM): 微米( µm )。 (1µm =0.001 mm) 。 2. 电子显微镜 (Electron microscope,EM): 纳米(nm )。 (1 nm =0.001µm ) 。
⒈ ⒉ ⒊
⒍
⒎
⒌
⒋
分辨率:能够区分物体相近两点的最小距离。 肉眼分辨率: 光镜(LM): 0.2 mm(毫米) 0.2 µ m(微米)
电镜(EM):
0.2 nm(纳米)
1、石蜡切片方法: (1) 取材:
取新鲜的组织块 3 — 5mm3
(2) 固定:
使蛋白质凝固, 防止组织细胞 自溶和腐败。
(3)脱水与包埋:
肌细胞
神经细胞
组成人体的细胞有1×1015个,形态各异约210余种
2、组织(Tissue): 细胞群 + 细胞外基质(细胞分泌)
四大基本组织 :
●
● ● ●
组织学与胚胎学:第1章 组织学绪论

• 随着光镜技术的发展,人们看到了动物细 胞。
• 1801年,德国学者比沙首次提出了“组织” 一词。
2、细胞学说
施万、施莱登提出了细胞学说,该学说认 为:细胞是一切动、植物体的基本结构和 功能单位;细胞内进行着复杂的化学反应; 新细胞由原有细胞产生。
3.电子显微镜(简称电镜)
使分辨率从光学显微镜的0.2μm提高
假复层 纤毛柱 状上皮 模式图
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气管)
5、复层扁平上皮又称复层鳞状上皮 •特点:表层细胞呈扁平状;中层细胞呈梭形或多角形; 基底细胞矮柱状,有增殖能力;基底面凹凸不平。
复 层 扁 平 上 皮 和肛管-未角化
未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食管) 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表皮)
透射电镜像,浆细胞
扫描电镜像,血细胞
两种类型电镜比较 透射电镜 平面 分辨率高 内部结构 扫描电镜 立体 分辨率低 表面形态
第2章 上皮组织
Epithelial tissue
概述
蒙娜丽莎看着 你,她看到的 只是你的上皮 组织。
(一) 特点:
构成:排列紧密的上皮 细胞和极少量细胞外基质。
复层柱状上皮模式图
(二)、学习组织学的意义
1. 促进了生理学的进步,是病理学 的 基础,因此,医学生学好组织 学是学好生理学和病理学的基础
2. 洞察人体自身的微观世界,极大 满足我们求知和视觉欣赏的欲望
二、发展史
1. 光学显微镜(简称光镜)
•1665年英国人虎 克用光学显微镜首 次看到植物细胞, 并命名“细胞”。
吞 噬 中 的 巨 噬 细 胞 扫 描 电 镜
组织 (1)构成:细胞群和细胞外基质 (2)类型:上皮组织、结缔组织、
肌组织和神经组织
《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大纲(第七版)(一)

《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大纲(第七版)(一)第一章组织学绪论【目的要求】掌握:石蜡切片技术及HE染色基本原理。
熟悉:其他组织学常用研究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了解:组织学研究内容和学习这门课程的目的。
【教学难点】组织化学与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原位杂交和组织培养技术。
【教学内容】一、组织学的研究内容 (一般讲授) 1.组织学的研究内容及简史。
2.组织的组成(细胞与细胞间质)及四大基本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
3.细胞、基本组织、器官、系统之间的关系。
二、组织学的常用研究技术1.光镜技术(H.E染色石蜡切片技术与超薄切片技术基本原理,冰冻切片)。
2.电镜技术(透射电镜与扫描电镜)。
3.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技术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4.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5.原位杂交和组织培养技术。
6.形态学定量研究技术。
三、组织学学习方法思考题:见组织胚胎学《实验教程》第二章上皮组织【目的要求】掌握:各种被覆上皮的结构特点、分布和功能。
熟悉:细胞表面的特化结构;基膜的位置、光镜、电镜结构和功能。
了解:腺细胞、腺上皮和腺的概念。
【教学难点】上皮细胞侧面连接结构:紧密连接、桥粒和缝隙连接的结构特点与功能【教学内容】一、上皮组织的一般特征上皮组织的组成、分布、结构特点、功能及分类。
二、被覆上皮的类型和结构1.被覆上皮的特征和分类原则。
2.几种被覆上皮的形态、分布与主要功能单层上皮:单层扁平上层、单层立方上皮、单层柱状上皮、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复层上皮:复层扁平上皮、移行上皮。
三、上皮组织的特殊结构1.上皮细胞游离面:细胞衣、微绒毛、纤毛的光镜结构和超微结构的特点和功能。
2.细胞侧面连接结构:紧密连接、中间连接、桥粒和缝隙连接结构特点与功能。
3.上皮细胞基层面的结构:基膜、质膜内褶和半桥粒。
四、腺上皮和腺1.腺细胞、腺上皮和腺的概念。
2.外分泌腺和内分泌腺的一般特点。
3.外分泌腺的分类:单细胞腺和多细胞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章组织学绪论
一、单项选择题
1、以下表述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组织学的研究内容包括组织、细胞、亚细胞和分子水平
B.细胞是机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C.细胞外基质是非细胞的产物,它构成了细胞生活的微环境
D.细胞群和细胞外基质(细胞间质)构成组织
E.多种组织构成器官
2、以下对组织学染色的表述中,哪一项是正确的?
A.有的生物样品是无色透明,难以在镜下观察,故要对组织切片染色B.最常用的是酸性苏木精和碱性伊红染色法,简称HE染色
C.酸性苏木精可将细胞核染为蓝色,碱性伊红可将细胞质染成粉红色D.碱性苏木精可将细胞质染为红色,酸性伊红可将细胞核染为蓝色
E.碱性苏木精可将细胞核染为蓝色,酸性伊红可将细胞质染成粉红色
3、以下表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A.组织细胞成分若被碱性染料所染,称为嗜碱性
B.组织细胞成分若被碱性染料所染,称为嗜酸性
C.组织细胞成分若对两种染料均缺乏亲和力,则为嗜中性
D.组织细胞成分若被酸性染料所染,称为嗜酸性
E.组织细胞成分伊红所染呈红色
4、对透射电镜样品制备的表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A.透射电镜样品制备经过取材、固定、包埋、切片、电子染色等
B.取材要新鲜,一般是经戊二醛、四氧化锇双重固定,石蜡包埋
C.取材要新鲜,一般是经戊二醛、四氧化锇双重固定,树脂包埋
D.用超薄切片机切成超薄切片,用重金属盐醋酸铀、枸橼酸铅进行电子染色E.电子染色与光镜染色不同,它不产生颜色差别,只产生明暗反差
5、被苏木素染色的细胞器是:
A.线粒体
B.粗面内质网
C.滑面内质网
D.高尔基复合体
E.微体
6、关于组织的构成,下列叙述哪项正确?
A.细胞和细胞外基质(细胞间质)
B.纤维和基质
C.细胞和纤维
D.细胞外基质(细胞间质)和体液
E.细胞和组织液
7、酶组织化学的显色原理主要是:
A.酶直接显色
B.酶底物直接显色
C.酶与底物结合而显色
D.酶与捕获剂结合后显色
E.酶底物的分解产物与捕获剂结合而显色
8、显示组织及细胞内多肽和蛋白质的最佳方法是:A.免疫细胞化学术
B.同位素示踪术
C.PAS反应
D.Feulgen反应
E.HE染色法
9、光镜分辨率约为:
A.0.2μm
B.0.2nm
C.2nm
D.2μm
E.以上都不是
10、关于组织培养术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取胚胎的某器官原基或器官的一部分进行培养,称器官培养B.对细胞的首次培养,称原代培养
C.细胞增殖后,对新增殖的细胞进行的培养,称传代培养D.经长期培养而成的细胞群体,称杂交瘤
E.用单细胞培养而建成的某种纯细胞群体,称细胞株
11、关于冷冻蚀刻复型术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组织块用液氮快速冷冻
B.在低温下用钢刀将样品劈开
C.在凹凸不平的断裂面上喷镀合金膜和炭膜
D.用次氯酸等将组织腐蚀掉
E.将凹凸不平的金属复型膜压平后置于电镜下观察
12、电子显微镜术的染色剂通常用:
A.苏木精和伊红
B.异硫氰酸和吖啶橙
C.醋酸铀和柠檬酸铅
D.生物素和卵白素
E.苏丹和油红
13、关于扫描电镜术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用于观察组织表面的立体结构
B.组织不需要固定
C.要将组织置于真空镀膜仪内干燥
D.在标本表面喷镀碳膜和合金膜
E.可在荧光屏上扫描成像
14、下列那种方法可用石蜡包埋切片作为实验材料?
A.冷冻割断术
B.流式细胞术
C.细胞融合术
D.免疫细胞化学术
E.细胞培养术
15、对细胞内某种酶进行定量分析,宜选用下列那种方法?A.扫描电镜术
B.原位杂交术
C.HE染色法
D.显微分光光度定量术
E.细胞培养术
16.光镜下观察组织石蜡包埋切片厚度一般是
A.100um
B.50um
C.5-10um
D.1um左右
E.0.1-0.5um
17.透射电镜下观察的组织切片厚度一般是
A.50-80nm
B.5-10nm
C.1-2nm
D.100-500nm
E.1um左右
18.观察体外培养细胞首选的显微镜是
A.一般光镜
B.倒置相差显微镜
C.相差显微镜
D.暗视野显微镜
E.偏光显微镜
19.PAS反应是检测组织内的
A.核酸
B.脂类
C.蛋白水解酶
D.糖类
E.抗原
20.光镜组织切片和电镜组织切片
A.均为超薄切片
B.均用化学染料染色
C.均可制冷冻切片
D.均为固定组织
E.均可摄彩色照片
21.扫描电镜是主要用于观察
A.生物膜内部结构
B.细胞器的内部结构
C.组织和细胞的表面结构
D.细胞内的多糖
E.细胞核内的结构
22.组织的分类是根据
A.细胞的数量和密度
B.细胞排列的型式
C.细胞的代谢特点
D.细胞外基质的组成
E.以上均不对
23.扫描电镜术不同于透射电镜术的一点是
A.组织勿需固定
B.勿需制备超薄切片
C.是以激光扫描标本
D.不在荧光屏上显像
E.可观察活细胞
24、不属于冷冻切片的特点是:
A.用树脂快速包埋
B.组织块可不固定
C.制片较迅速
D.细胞内酶活性保存较好
E.可制厚0.1μm的切片
25、HE染色细胞呈强嗜酸性,细胞内不可能丰富的是:
A.线粒体
B.粗面内质网
C.溶酶体
D.滑面内质网
E.粘原颗粒
26、欲原位检测细胞中某基因在转录水平的表达变化,可采用:A.组织培养术
B.石蜡切片
C.冷冻切片
D.原位杂交术
E.免疫组化术
27、欲原位检测细胞中某基因翻译水平的表达变化,可采用:A.组织培养术
B.石蜡切片
C.冷冻切片
D.原位杂交术
E.免疫组化术
28.透射电镜术中的组织块和组织切片
A.组织块大小与光镜术的相近
B.组织块用戊二醛,四氧化锇等固定
C.组织块石蜡包埋
D.切片用染料染色
E.切片置在玻片上于电镜下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