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组织学绪论.doc
第1章 组织学绪论-推荐下载

第1章组织学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以下表述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组织学的研究内容包括组织、细胞、亚细胞和分子水平B.细胞是机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C.细胞外基质是非细胞的产物,它构成了细胞生活的微环境D.细胞群和细胞外基质(细胞间质)构成组织E.多种组织构成器官2、以下对组织学染色的表述中,哪一项是正确的?A.有的生物样品是无色透明,难以在镜下观察,故要对组织切片染色B.最常用的是酸性苏木精和碱性伊红染色法,简称HE染色C.酸性苏木精可将细胞核染为蓝色,碱性伊红可将细胞质染成粉红色D.碱性苏木精可将细胞质染为红色,酸性伊红可将细胞核染为蓝色E.碱性苏木精可将细胞核染为蓝色,酸性伊红可将细胞质染成粉红色3、以下表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A.组织细胞成分若被碱性染料所染,称为嗜碱性B.组织细胞成分若被碱性染料所染,称为嗜酸性C.组织细胞成分若对两种染料均缺乏亲和力,则为嗜中性D.组织细胞成分若被酸性染料所染,称为嗜酸性E.组织细胞成分伊红所染呈红色4、对透射电镜样品制备的表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A.透射电镜样品制备经过取材、固定、包埋、切片、电子染色等B.取材要新鲜,一般是经戊二醛、四氧化锇双重固定,石蜡包埋C.取材要新鲜,一般是经戊二醛、四氧化锇双重固定,树脂包埋D.用超薄切片机切成超薄切片,用重金属盐醋酸铀、枸橼酸铅进行电子染色E.电子染色与光镜染色不同,它不产生颜色差别,只产生明暗反差5、被苏木素染色的细胞器是:A.线粒体B.粗面内质网C.滑面内质网D.高尔基复合体E.微体6、关于组织的构成,下列叙述哪项正确?A.细胞和细胞外基质(细胞间质)B.纤维和基质C.细胞和纤维D.细胞外基质(细胞间质)和体液E.细胞和组织液7、酶组织化学的显色原理主要是:A.酶直接显色B.酶底物直接显色C.酶与底物结合而显色D.酶与捕获剂结合后显色E.酶底物的分解产物与捕获剂结合而显色8、显示组织及细胞内多肽和蛋白质的最佳方法是:A.免疫细胞化学术B.同位素示踪术C.PAS反应D.Feulgen反应E.HE染色法9、光镜分辨率约为:A.0.2μmB.0.2nmC.2nmD.2μmE.以上都不是10、关于组织培养术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取胚胎的某器官原基或器官的一部分进行培养,称器官培养B.对细胞的首次培养,称原代培养C.细胞增殖后,对新增殖的细胞进行的培养,称传代培养D.经长期培养而成的细胞群体,称杂交瘤E.用单细胞培养而建成的某种纯细胞群体,称细胞株11、关于冷冻蚀刻复型术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组织块用液氮快速冷冻B.在低温下用钢刀将样品劈开C.在凹凸不平的断裂面上喷镀合金膜和炭膜D.用次氯酸等将组织腐蚀掉E.将凹凸不平的金属复型膜压平后置于电镜下观察12、电子显微镜术的染色剂通常用:A.苏木精和伊红B.异硫氰酸和吖啶橙C.醋酸铀和柠檬酸铅D.生物素和卵白素E.苏丹和油红13、关于扫描电镜术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用于观察组织表面的立体结构B.组织不需要固定C.要将组织置于真空镀膜仪内干燥D.在标本表面喷镀碳膜和合金膜E.可在荧光屏上扫描成像14、下列那种方法可用石蜡包埋切片作为实验材料?A.冷冻割断术B.流式细胞术C.细胞融合术D.免疫细胞化学术E.细胞培养术15、对细胞内某种酶进行定量分析,宜选用下列那种方法?A.扫描电镜术B.原位杂交术C.HE染色法D.显微分光光度定量术E.细胞培养术16.光镜下观察组织石蜡包埋切片厚度一般是A.100umB.50umC.5-10umD.1um左右E.0.1-0.5um17.透射电镜下观察的组织切片厚度一般是A.50-80nmB.5-10nmC.1-2nmD.100-500nmE.1um左右18.观察体外培养细胞首选的显微镜是A.一般光镜B.倒置相差显微镜C.相差显微镜D.暗视野显微镜E.偏光显微镜19.PAS反应是检测组织内的A.核酸B.脂类C.蛋白水解酶D.糖类E.抗原20.光镜组织切片和电镜组织切片A.均为超薄切片B.均用化学染料染色C.均可制冷冻切片D.均为固定组织E.均可摄彩色照片21.扫描电镜是主要用于观察A.生物膜内部结构B.细胞器的内部结构C.组织和细胞的表面结构D.细胞内的多糖E.细胞核内的结构22.组织的分类是根据A.细胞的数量和密度B.细胞排列的型式C.细胞的代谢特点D.细胞外基质的组成E.以上均不对23.扫描电镜术不同于透射电镜术的一点是A.组织勿需固定B.勿需制备超薄切片C.是以激光扫描标本D.不在荧光屏上显像E.可观察活细胞24、不属于冷冻切片的特点是:A.用树脂快速包埋B.组织块可不固定C.制片较迅速D.细胞内酶活性保存较好E.可制厚0.1μm的切片25、HE染色细胞呈强嗜酸性,细胞内不可能丰富的是:A.线粒体B.粗面内质网C.溶酶体D.滑面内质网E.粘原颗粒26、欲原位检测细胞中某基因在转录水平的表达变化,可采用:A.组织培养术B.石蜡切片C.冷冻切片D.原位杂交术E.免疫组化术27、欲原位检测细胞中某基因翻译水平的表达变化,可采用:A.组织培养术B.石蜡切片C.冷冻切片D.原位杂交术E.免疫组化术28.透射电镜术中的组织块和组织切片A.组织块大小与光镜术的相近B.组织块用戊二醛,四氧化锇等固定C.组织块石蜡包埋D.切片用染料染色E.切片置在玻片上于电镜下观察。
第一章组织学绪论

第一章组织学绪论一、选择题[A/型/题]1。
光学显微镜的最高分辨率是()A.2nmB.0.2nmC.0. 2μm D。
2μm E.5nm2。
用于透射电镜观察的组织切片厚度一般是( )A。
1~2nm B。
5~10nm C.50 — 80nm D.100~500nm E.5~10μum 3。
下列关于细胞外基质,错误的是()A.是细胞产生的非细胞物质B。
血浆、淋巴液、组织液等体液不属于细胞间质C.不同组织的细胞外基质成分不同D。
具有支持、联系、保护和营养细胞的作用E。
参与构成细胞的微环境4。
电镜照片上显示深灰色或黑色的结构,我们习惯称该结构为()A。
嗜酸性 B.嗜碱性 C.异染性 D.高电子密度 E。
低电子密度5.细胞核在HE染色中常被苏木精染成()A.粉红色B.浅绿色 C。
红色 D。
橘黄色 E紫蓝色6。
过碘酸希夫反应(PAS反应)显示的成分是()A.核酸 B。
多糖 C。
蛋白质 D。
脂肪 E。
无机盐7.体外培养的未经染色的活细胞观察首选的是显微镜是( )A.一般光学显微镜B.例置相差显微镜C.相差显微镜D。
暗视野显微镜E.偏光显微镜8。
扫描电镜主要用于观察( )A。
生物膜内部结构B.细胞器的内部结构C。
组织和细胞的表面结构D.细胞内的多糖E.细胞核内的结构9.用透射电镜观察的组织细胞结构一般用()A。
HE染色B。
荧光染色C。
镀银染色D.重金属染色E.组织本色10.对苏木精亲和力强的结构是()A.细胞膜B.细胞质C.细胞核膜 D。
细胞核 E。
糖原11.观察细胞质内的核糖体的形态结构可用( )A.光镜技术B.扫描电镜技术C.透射电镜技术D.组织化学技术E。
细胞培养技术12.组成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A.分子B.细胞C.组织D.器官E.系统[B/型/题](13-17题共用备选答案)A.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术B.普通光学显微镜术C.透射电子显微镜术D.扫描电子显微镜术E.倒置相差显微镜术13。
可对组织进行多重荧光染色、检测在细胞pH等( )14。
组织学01绪论与上皮

上皮组织有极性
游离面
侧面
基底面
上皮组织结构特点
游离面 细胞核 基底面 结缔组织
二、被覆上皮(covering epithelium)
类型和结构:
按细胞层次和垂直切面上的形状进行分类。
1.单层扁平上皮:
(1)内皮(endothelium):
分布在心、血管和淋巴管内表面的单层扁平上皮。
(2)间皮(mesothelium):
外分泌腺上皮模式图
混合 腺泡 分泌管
浆液 腺泡 粘液 腺泡
(1) 浆液性细胞:
LM: 核: 形态;位置: 胞质:基部;顶部:
EM: 粗面内质网 高尔基复合体 膜包分泌颗粒
具有蛋白质分泌细胞的典型超微结构特点。
浆液性细胞透射电镜图
(2)粘液性细胞:
LM: 核: 形态;位置: 胞质:基部;顶部:
膜蛋白
2.中间连接/粘着小带
电镜下 细胞间有间隙, 内含丝状物, 细胞膜胞质面 附有致密物和 细丝
功能 粘着作用
紧密连接 中间连接
桥粒
中间连接透射电镜图 ——中间连接
中间连接示意图
3. 桥粒/粘着斑(desmosome)
位于: 中间连接深部 电镜下:
细胞间有间隙, 内含丝状物, 中间有致密中间线, 细胞膜胞质面有 张力细丝附于附着板
缝隙连接
缝隙连接结构模式图
相邻两细胞间间隙
连接点
柱状颗粒
6个亚单位
细胞连接透射电镜图
连接复合体
—————紧密连接
—————中间连接
————桥粒 ———缝隙连接
(三)基底面:
1.基膜(basement membrane):
上皮基底面与深部结缔组织间的薄膜。
组织学与胚胎学(绪论)

4. 理论联系实际,重视标本观察 理论来源于实践,科学的理论能指导实践。
组织学的实验,是在理论的指导下,借助显微镜 观察切片标本。学习正常的组织结构是为进一步 学习病理组织改变打基础的,要认真观察各种微 细结构及其比邻关系。
⑶ 涂片:将游离的细胞直接涂在玻片上染色,
如血液涂片。
⑷ 铺片:将疏松结缔组织、肠系膜等撕成薄
片,铺在载玻片上。
⑸ 磨片:将骨、牙等硬组织切割成片后再磨成
薄片。
3. 其它常用特殊染色法
⑴ 镀银染色:如将神经组织切片标本浸泡在硝酸银 溶液中,可将神经元染成棕黑色或棕黄色。
若将网状组织切片标本浸泡在氢氧胺银溶液中, 再经5%甲醛液还原,能将网状纤维染成黑色,胶原纤 维呈褐色。
(hematoxylin –eosin staining),简称H-E染色法。
苏木精为碱性染料,它的盐溶液带阳电荷, 能将细胞核内的染色质和胞质中的核糖体染成紫 兰色。伊红为酸性染料,它的盐溶液带阴电荷, 能使细胞质和细胞外基质的成分染成红色。
※何谓嗜碱性和嗜酸性? 组织中的某些结构,易于被碱性染料着色的性
图10 免疫组织化学原理模式图
⑶呈色情况与
观察: ① 常用的荧
光素是异硫氰酸荧 光素发出黄绿色荧 光,四甲基异硫 氰酸罗丹明发出橙 红色荧光。 (见图1—4)
② 辣根过氧化物酶(horseradish peroxidase, HRP),它的底物是3,3′-二氨基联苯胺(DAB) 和H2O2。HRP能使DAB氧化形成棕黄色产物。
图:原位杂交(地高辛标记) 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表达弹性蛋白mRNA,胞质呈综黄色。
组织学-绪论与上皮

(一)上皮细胞的游离面
1. 微绒毛
• 上皮细胞游离面胞膜和胞质伸出的细 小指状突起。直径0.1 um
• 内为纵行微丝。 • 它们构成光镜下的纹状缘或刷状缘。 • 具活跃吸收功能的上皮细胞有许多较
长的微绒毛,如小肠上皮细胞。 • 增加功能表面。
(一)上皮细胞的游离面
2. 纤毛
• 上皮细胞游离面胞膜和胞质 伸出的较粗长的能摆动的指 状突起。
欢迎同学们参加 组织学与胚胎学的学习
省级精品课程
第1章 组织学绪论
introduction
重点
1. P1 组织学研究内容和意义 2. P2 普通光学显微镜术
绪论
本次课主要内容:
1.组织学与胚胎学的概念 2.组织学的内容 3.为什么学习组织学 4.组织学的研究方法 5.怎样学好组织学
一、组织学与胚胎学的概念
四大基本组织* :
上皮组织 结缔组织 肌组织 神经组织
器官
四大基本组织按照不同的比例和不同的构 筑方式构成相应的器官。如心、肝、肾、 胃、小肠等。
系统
功能相关的器官组合成系统。
如:口腔、食道、胃、肠均由不同的组织发育、分化和结 合而成,具有不同的形态结构特点,但却执行着共同的功 能--消化食物、吸收营养、排除糟粕。
由柱状细胞、梭形细胞、锥体形细胞和杯状细胞构成
游离面常见有纤毛
基细胞 一种腺细胞
分布:呼吸道 功能:分泌、保护
假复层
复层 单层
假复层
B.M.
纤毛
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锥形细胞
二、复层上皮(stratified epithelium)
1、复层扁平上皮* (stratified squamous epithelium)
01-组织学绪论

(七)放射自显影术
放射自显影术(Autoradiography)可通过研究机体对放射性核 素标记物的摄取和代谢过程来检测机体、细胞和组织的生
物学特性及功能状况。
(八)活体组织和活细胞研究方法
1.组织(细胞)培养术
将组织或细胞放置在体外适当的条件下培养的技术统称组 织培养术。利用机械分散法或酶(如胰酶和胶原酶等)消 化法分离组织中某种细胞,使其成为单细胞悬液,然后接 种于培养瓶或培养板,使之贴壁生长或悬浮生长,称为细 胞培养(图1-10)。细胞培养一般在二氧化碳培养箱中进 行,严防微生物污染,同时要有合适的温度、O2和CO2浓 度、湿度等。培养细胞的营养来自培养基,可根据培养细 胞的种类选用不同的培养基。
2.流式细胞术
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 是近年建立的细胞定量 和分类技术,可对细胞进行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特性的快 速定量测定。流式细胞仪由液流系统、激发光器件、信号 检测系统和控制系统、细胞分选系统等组成。其工作原理 是分离被检细胞,制成单细胞悬液,并进行荧光染色或标 记,然后使单细胞液流快速通过该仪器的激光照射分析区, 被检细胞产生不同的荧光信号转变为电脉冲,分别输入计 算机内贮存,并显示于示波器屏幕上,即可获得该细胞群 体中不同类型细胞的有关数据。流式细胞术广泛应用于细 胞生物学、免疫学、血液学、肿瘤学等的研究。
(六)原位杂交
原位杂交是一种在组织细胞原位进行的核酸分子杂交技术, 敏感度高,特异性强,是当前分子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手段。 原位杂交的原理是两条单核苷酸链通过碱基互补原则紧密 结合,形成稳定的杂交体。根据这一原理,用一条碱基序 列已知、经特定标记的核苷酸链为探针,与组织切片、细 胞制备或染色体标本中的待检DNA或mRNA片段进行杂交, 然后显示标记物,从而获得待检核酸的分布和含量等信息 (图1-9) 。按照探针分子的性质,可将其分为cDNA探针、 cRNA探针和寡核苷酸探针。
第1章组织学绪论word精品

第 1 章组织学绪论、选择题(一) A 型题1.不属于人体基本组织的是A. 上皮组织B. 结缔组织C. 脂肪组织D. 肌组织E. 神经组织2.下列关于组织的构成的叙述哪项是正确的?A. 细胞和无定形基质B. 细胞和细胞外基质C. 细胞和组织液D. 基质和纤维E. 基质、纤维和组织液3.组织学中最常用的制片技术是A. 石蜡切片B. 火棉胶切片C. 冰冻切片D. 涂片E. 铺片4.涂片一般适用于A. 上皮组织B. 骨组织C. 肌组织D. 神经组织E. 血液5.冰冻切片A. 是将组织块冷冻后用普通切片机进行切片的技术B. 最常用于骨组织C. 主要应用于血液D. 能较好地保存酶的活性E. 能较好地保存微细结构6.用于光镜观察的石蜡切片厚度一般是A. 1〜2卩mB. 5 〜10 mC. 50〜80mD. 5〜10 nmE. 50〜80 nm7.在还原剂存在时被硝酸银染成黑色的结构具有A. 嗜银性B. 亲银性C. 嗜酸性D. 嗜碱性E. 中性8.普通光镜所能分辨的两点之间的最小距离是A. 0.2 mmB. 0.2mC. 0.2 nmD. 2.0mE. 2.0 nm9.光镜观察时,低倍镜下结构清楚,但高倍镜下看不见或看不清楚,其原因常是A. 虹彩未打开B. 对光不好C. 载玻片太厚D. 盖玻片太厚E. 切片放反,盖玻片朝下10.观察活细胞的形态和生长时应该用A. 荧光显微镜B. 普通光学显微镜C. 暗视野显微镜D. 倒置相差显微镜E. 电子显微镜11.荧光显微镜技术中常使用的光源为A. 紫外线B. 红外线C. 荧光D. 激光E. 电子束12.透射电镜的最大分辨率约为A. 0.2 mmB. 0.2mC. 0.2 nmD. 2.0mE. 2.0 nm13.透射电镜术中常用的染色剂是A. 苏木精和伊红B. 甲基绿和派若宁C. 柠檬酸铅和醋酸铀D. 溴乙啶和吖啶橙E. 锇酸和油红O 14.对于透射电镜术来说哪一点是错误的?A. 取材要新鲜B. 组织块不需要固定C. 需制备超薄切片D. 用重金属染色E. 在荧光屏上观察15.扫描电镜术主要用于观察A. 组织和细胞内部的微细结构B. 器官和细胞表面的立体微细结构C. 细胞断裂面的微细结构D. 各种细胞器的微细结构E. 细胞膜内蛋白质颗粒的分布16.PAS 反应显示的是组织和细胞内的A. 蛋白质B. 脂类C. 多糖D. 核糖核酸E. 脱氧核糖核酸17.显示组织和细胞内特殊的多肽或蛋白质时应选用A. H-E 染色法B. PAS 反应C. 孚尔根(Feulgen)反应D. 免疫组织化学术E. 原位杂交术3H 标记的18.应用放射自显影研究细胞DNA 合成及增殖时,注入体内的物质常是A. 胸腺嘧啶核苷B. 亮氨酸C. 胆固醇D. 抗体E. 抗原19.在体外长期保存活细胞时应选用A. 冷冻干燥B. 福尔马林固定C. 干冰内保存D. 甘油内保存E. 液氮内保存20.细胞株是A. 原代培养的细胞B. 传代培养的细胞C. 长期培养的细胞D. 贴壁培养的细胞E. 用某种单细胞或细胞克隆培养成的纯细胞群体(二) B 型题A. 嗜酸性B. 嗜碱性C. 异染性D. 嗜银性E. 亲银性21.组织结构与碱性染料亲和力强22.组织结构被伊红染成红色23.组织结构与银离子结合且直接使其还原成银颗粒而被染成黑色24.组织结构被甲苯胺蓝染成紫红色A. 石蜡切片B. 冰冻切片C. 涂片D. 铺片E. 磨片25.检测酶活性常用26.观察骨和牙等硬组织常用27.检查液体材料如血液、胸水等常用A. 组织化学术B. 原位杂交术C. 流式细胞术D. 细胞培养术E. 扫描电镜术28.检测细胞内的DNA 或mRNA29.研究各种理化因子对活细胞的影响30.对细胞的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特性进行快速定量测定(三)X 型题31.与苏木精亲和力强的结构或化学成分有A. 细胞核B. 细胞质C. 细胞膜D. DNAE. RNA32.PAS 反应中使用的试剂是A. 稀盐酸B. 过碘酸C. 甲醛D. 乙二醛E. 希夫(Schiff )试剂33.细胞质嗜碱性常是因为其中含有丰富的A. 粗面内质网B. 滑面内质网C. 游离核糖体D. 溶酶体E. 高尔基复合体34.酶组织化学的特点是A. 属于酶催化其特异性底物的反应B. 直接或间接生成不溶性的有色终产物C. 可反映酶在细胞内的定位D. 反应产物越多,表示酶的含量越多E. 既可用于光镜研究,也可用于电镜研究35.透射电镜术中通常使用的固定剂有A. 甲醛B. 多聚甲醛C. 戊二醛D. 酒精E. 锇酸36.能够显示DNA 的方法或试剂有A. PAS 反应B. 孚尔根(Feulgen)反应C. 吖啶橙D. 甲基绿E. 派若宁37.免疫组织化学术中可用于标记抗体的物质有A. 荧光物质(如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 )B. 酶(如辣根过氧化物酶HRP)C. 金属(如胶体金)D. 放射性核素(如3H 和35S)E. 硝酸银38.应用原位杂交术可显示A. 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定位B. 细胞内特定的mRNAC. 蛋白质的含量D. 蛋白质的降解速率E. 基因的转录活性39.进行体外细胞培养时应注意A. 严防微生物污染B. 培养液的pH 和渗透压C. 培养液含适宜的营养D. 温度E. 02和C02的浓度40.可用于形态学定量分析的仪器有A. 透射电子显微镜B. 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C. 显微分光光度计D. 图像分析仪E. 流式细胞仪二、名词解释1.组织2.H-E 染色法3.组织化学术4.PAS 反应5.原位杂交术6.细胞培养术三、问答题1.在进行H-E 染色之前,一般还需对所取材的新鲜组织做哪些处理?2.组织结构和细胞对不同染料的结合特性有哪几种?3.与光镜术比较,透射电镜技术的主要特点有哪些?4.说明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组织和细胞内蛋白质抗原的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
组织学与胚胎学习题及答案

组织学与胚胎学习题及答案word文档可编辑第1章组织学绪论是非题1、Light microscope最高分辨率0.2μm。
()2、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ipy最高分辨是0.2nm比光镜高*****倍。
()3、显示细胞衣的常用方法是Fenlgen reaction。
()4、Hematoxylin为碱性染料,eosin为酸性染料。
()填空题5、Electron microscope下所见的结构,称___________。
6、Tissue section最常用的染色方法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染色。
7、观察细胞和组织表面的立体形态,应使用___________技术。
8、PAS反应阳性,证明该处有___________存在。
9.1μm is equal to___________mm。
1 nm is equal to___________μm。
10、The four kinds of primary tissue ar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nd___________。
选择题A型题11、在HE染色标本中,间期细胞核的嗜碱性物质是A.异染色质B.常染色质C.常染色体D.性染色体E.核基质12、PAS反应阳性显示A.核糖核酸B.脱氧核糖核酸C.多糖D.蛋白质E.脂肪13、The lenghth unit is used in light microscope A.cm B.mm C.μm D.nm E.μm and nm14、The lenghth unit is used in electron microscope A.μmword文档可编辑B.nm C. mm D. nm and μm B.μm an d mm15、用于Light microscope观察的组织切片的厚度一般为A.5~10μm B. 1~2μm C.1~2nm D. 5~8nm E. 50~80nm16、用于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观察的组织切片的厚度一般为A. 100~500nm B.50~80nm C.5~8nm D. 1~2μm E. 5~8μm17、低倍镜下结构清楚,但高倍镜下总是看不清楚,其可能原因是A.盖破片太厚B.对光不对C. 载玻片太厚D. 切片反置E.虹彩未开18、最常用的paraffin sectioning,基本程序为A.取材、固定、切片、染色、封片B.取材、包埋、固定、切片、染色、封片C.取材、固定、脱水、切片、染色、封片D.取材、固定、包埋、切片、染色、封片E.取材、固定、脱水、包埋、切片、染色、封片X型题19、调节显微镜的哪些装置,能使视野光线均匀而明亮? A.转动反光镜B. 升高聚光器C.开大虹彩D.调节物镜与切片间的距离E.使用高倍接目镜20、光镜所观察的组织学切片,除H.E染色法外,还有许多染色法,如A.镀银法word文档可编辑B.甲苯胺蓝法C.灌注法(台盼蓝,墨汁等)D.醛复红法E.Bowie法21、光镜所观察的组织学切片,除石蜡切片外,还有哪些方法A.涂片B.铺片C.磨片D.冰冻切片E.火棉胶包埋切片22、当代组织学技术最具特色的是A.免疫组织化学术B.原位杂交技术(核酸分子杂交技术)C.放射自显技术(同位素示踪法)D.图像分析术(形态计量术)E.细胞培养术和组织工程简答题23一张切片标本内,为什么同一种细胞或组织的形态结构可能不相同?24、什么叫acidophil和basophil?细胞内哪些结构呈acidophil和basophil?25、什么叫argyrophil和异染性?第1章答案是非题1、+2、-3、-4、+填空题5、超微结构6、苏木精,伊红7、扫描电镜8、多糖9、10,1010、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神经组织选择题11、A 12、C 13、C 14、B 15、A 16、B 17、D 18、E 19、A,B,C,D 20、A,B,C,D,E 21、A,B,C,D,E 22、A,B 简答题15、石蜡切片术制作的取材有随机性,切片厚度极薄,为5-10μm,而组织中的细胞或组织所处的位置和方向不同,在断面上有的小于或大于切片的厚度,在同一张切片中就可能看到-3-3word文档可编辑同一种细胞或组织的不同切面,从而观察到其看似不同的形态结构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1 章组织学绪论一、选择题(一) A 型题1.不属于人体基本组织的是A.上皮组织B.结缔组织C.脂肪组织D.肌组织E.神经组织2.下列关于组织的构成的叙述哪项是正确的A.细胞和无定形基质B.细胞和细胞外基质C.细胞和组织液D.基质和纤维E.基质、纤维和组织液3.组织学中最常用的制片技术是A.石蜡切片B.火棉胶切片C.冰冻切片D.涂片E.铺片4.涂片一般适用于A.上皮组织B.骨组织C.肌组织D.神经组织E.血液5.冰冻切片A.是将组织块冷冻后用普通切片机进行切片的技术B.最常用于骨组织C.主要应用于血液D.能较好地保存酶的活性E.能较好地保存微细结构6.用于光镜观察的石蜡切片厚度一般是A.1~ 2μmB.5~ 10μ mC.50~ 80μ mD.5~ 10 nmE.50~ 80 nm7.在还原剂存在时被硝酸银染成黑色的结构具有A.嗜银性B.亲银性C.嗜酸性D.嗜碱性E.中性8.普通光镜所能分辨的两点之间的最小距离是A.mmB.μ mC.nmD.μ mE.nm9.光镜观察时,低倍镜下结构清楚,但高倍镜下看不见或看不清楚,其原因常是A.虹彩未打开B.对光不好C.载玻片太厚D.盖玻片太厚E.切片放反,盖玻片朝下10.观察活细胞的形态和生长时应该用A.荧光显微镜B.普通光学显微镜C.暗视野显微镜D.倒置相差显微镜E.电子显微镜11.荧光显微镜技术中常使用的光源为A.紫外线B.红外线C.荧光D.激光E.电子束12.透射电镜的最大分辨率约为A.mmB.μ mC.nmD.μ mE.nm13.透射电镜术中常用的染色剂是A.苏木精和伊红B.甲基绿和派若宁C.柠檬酸铅和醋酸铀D.溴乙啶和吖啶橙E.锇酸和油红 O14.对于透射电镜术来说哪一点是错误的A.取材要新鲜B.组织块不需要固定C.需制备超薄切片D.用重金属染色E.在荧光屏上观察15.扫描电镜术主要用于观察A.组织和细胞内部的微细结构B.器官和细胞表面的立体微细结构C.细胞断裂面的微细结构D.各种细胞器的微细结构E.细胞膜内蛋白质颗粒的分布16. PAS反应显示的是组织和细胞内的A.蛋白质B.脂类C.多糖D.核糖核酸E.脱氧核糖核酸17.显示组织和细胞内特殊的多肽或蛋白质时应选用A.H-E染色法B.PAS反应C.孚尔根( Feulgen)反应D.免疫组织化学术E.原位杂交术18.应用放射自显影研究细胞DNA 合成及增殖时,注入体内的物质常是3H标记的A.胸腺嘧啶核苷B.亮氨酸C.胆固醇D.抗体E.抗原19.在体外长期保存活细胞时应选用A.冷冻干燥B.福尔马林固定C.干冰内保存D.甘油内保存E.液氮内保存20.细胞株是A.原代培养的细胞B.传代培养的细胞C.长期培养的细胞D.贴壁培养的细胞E.用某种单细胞或细胞克隆培养成的纯细胞群体(二) B 型题A.嗜酸性B.嗜碱性C.异染性D.嗜银性E.亲银性21.组织结构与碱性染料亲和力强22.组织结构被伊红染成红色23.组织结构与银离子结合且直接使其还原成银颗粒而被染成黑色24.组织结构被甲苯胺蓝染成紫红色A.石蜡切片B.冰冻切片C.涂片D.铺片E.磨片25.检测酶活性常用26.观察骨和牙等硬组织常用27.检查液体材料如血液、胸水等常用A.组织化学术B.原位杂交术C.流式细胞术D.细胞培养术E.扫描电镜术28.检测细胞内的DNA 或 mRNA29.研究各种理化因子对活细胞的影响30.对细胞的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特性进行快速定量测定(三) X 型题31.与苏木精亲和力强的结构或化学成分有A.细胞核B.细胞质C.细胞膜D.DNAE. RNA32. PAS反应中使用的试剂是A.稀盐酸B.过碘酸C.甲醛D.乙二醛E.希夫( Schiff)试剂33.细胞质嗜碱性常是因为其中含有丰富的A.粗面内质网B.滑面内质网C.游离核糖体D.溶酶体E.高尔基复合体34.酶组织化学的特点是A.属于酶催化其特异性底物的反应B.直接或间接生成不溶性的有色终产物C.可反映酶在细胞内的定位D.反应产物越多,表示酶的含量越多E.既可用于光镜研究,也可用于电镜研究35.透射电镜术中通常使用的固定剂有A.甲醛B.多聚甲醛C.戊二醛D.酒精E.锇酸36.能够显示DNA 的方法或试剂有A.PAS反应B.孚尔根( Feulgen)反应C.吖啶橙D.甲基绿E.派若宁37.免疫组织化学术中可用于标记抗体的物质有A. 荧光物质(如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B. 酶(如辣根过氧化物酶HRP)C.金属(如胶体金)D.放射性核素(如3H 和35S)E.硝酸银38.应用原位杂交术可显示A.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定位B.细胞内特定的 mRNAC.蛋白质的含量D.蛋白质的降解速率E.基因的转录活性39.进行体外细胞培养时应注意A.严防微生物污染B.培养液的 pH 和渗透压C.培养液含适宜的营养D.温度E.O2和 CO2的浓度40.可用于形态学定量分析的仪器有A.透射电子显微镜B.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C.显微分光光度计D.图像分析仪E.流式细胞仪二、名词解释1.组织2. H-E 染色法3.组织化学术4. PAS反应5.原位杂交术6.细胞培养术三、问答题1.在进行H-E 染色之前,一般还需对所取材的新鲜组织做哪些处理2.组织结构和细胞对不同染料的结合特性有哪几种3.与光镜术比较,透射电镜技术的主要特点有哪些4.说明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组织和细胞内蛋白质抗原的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
5.常用的形态学定量分析方法有哪几种简述其原理。
附:参考答案一、选择题(一) A 型题1. C2. B3. A4. E5. D6. B7. A8. B9. E 10. D11. A 12. C 13. C 14. B 15. B 16. C 17. D 18. A 19. E 20. E(二) B 型题21. B 22. A 23. E 24. C 25. B 26. E 27. C 28. B 29. D 30. C(三) X 型题31. ADE 32. BE 33. AC 34. ABCE 35. BCE 36. BCD37. ABC38. ABE39. ABCDE40. BCDE二、名词解释1.组织是形态和功能相同或相似的细胞组成的细胞群体,细胞间可有或多或少的细胞间质(或称细胞外基质)。
根据形态结构和功能,人体的组织可分为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 4 种基本类型。
由这些组织按一定的方式有机组合形成器官。
2.H-E 染色法是组织学中最常用的染色方法。
染色时使用苏木精和伊红;苏木精是碱性染料,将细胞核染成蓝紫色;伊红是酸性染料,将细胞质和细胞外基质中的胶原纤维染成淡红色。
3.组织化学术是应用化学反应、物理反应或免疫学反应等原理,在组织、细胞原位检测组织或细胞内化学成分,并对其进行定位、定量及相关功能研究的实验技术。
凡是组织、细胞内的糖类、脂类、蛋白质、酶类和核酸等都可与相应试剂反应,最后形成有色反应终产物或电子致密物,应用光镜或电镜进行观察。
广义的组织化学术还包括免疫组织化学术、原位杂交术等。
4. PAS反应即过碘酸 -Schiff 反应,是显示多糖的一种组织化学反应。
其基本原理是过碘酸将糖分子中的乙二醇基氧化为乙二醛基,后者再与Schiff 试剂中的亚硫酸品红反应,形成紫红色不溶性反应产物,沉积于多糖存在的部位。
根据反应产物的多少或颜色的深浅(或光密度)可对多糖进行半定量。
5.原位杂交术是一种在组织、细胞原位进行核酸分子杂交的技术,用来研究某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定位,或编码某种蛋白质的DNA 或 mRNA 在细胞内的表达。
其原理是两条单核苷酸链通过碱基互补原则紧密结合,形成稳定的杂交体。
根据这一原理,应用一条碱基序列已知的、并经特定标记(地高辛,生物素,放射性核素等)的核苷酸链作为探针,与细胞内待检DNA 片段或 mRNA 进行杂交,然后显示标记物,从而分析待检核酸的分布和含量。
6.细胞培养术是指利用一定的方法分离和纯化组织中某种细胞,制成单细胞悬液,在适当条件下进行体外培养生长的技术。
细胞培养必须在无菌环境下进行,培养液要有适当的营养物质、生长因子、 pH、渗透压、 O2和 CO2浓度、温度等。
细胞培养术不仅可直接研究细胞的行为,如生长、分化、代谢、形态和功能变化,还可研究各种理化因子(如激素、生长因子、药物、毒物、辐射等)对细胞的影响,同时也是现代分子生物学和重组 DNA 技术的关键环节。
三、问答题1.①要对取材的新鲜组织进行固定,即使用一定的固定剂使蛋白质凝固,以防止组织自溶,保存组织的原有结构。
②要将组织块包埋在有一定硬度的物质内,以便将软的组织块切成薄片。
组织学中常用石蜡包埋。
但在石蜡包埋前,需用酒精等使组织块脱水,再用二甲苯置换组织块中的酒精(透明)。
③用切片机将组织蜡块切成适当厚薄的组织切片,使光线可以透过。
最后进行H-E 染色,使不同的组织、细胞结构具有不同的颜色,便于光镜观察。
2.组织结构对不同染料的结合特性有:①与碱性染料亲和力强、易被染色的称嗜碱性。
②与酸性染料亲和力强、易被染色的称嗜酸性。
③与酸性和碱性染料的亲和力都不强的称中性。
④某些结构成分如肥大细胞的胞质颗粒,当用蓝色染料甲苯胺蓝染色时呈紫红色,称为异染性。
⑤当用硝酸银染色时,有些组织结构可直接使银离子还原为银颗粒而呈黑色,称为亲银性;而有些组织结构需加入银盐和还原剂才能显色,称为嗜银性。
3.与光镜术比较,透射电镜术的特点有:①以电子发射器发射的电子束代替光线。
②以磁场代替玻璃透镜。
③组织取材需快,组织块需新鲜,常用双醛(多聚甲醛和戊二醛)固定,并经锇酸后固定。
④由于电子束穿透力弱,组织块需切成超薄切片(50~ 80 nm)。
⑤用重金属盐(柠檬酸铅和醋酸铀)代替普通化学染料进行电子染色。
⑥在荧光屏或照片上观察结果,以电子密度的高低分辨各种结构。
4.⑴免疫组织化学的基本原理是应用带有可见标记的特异性抗原-抗体反应,检测组织、细胞中的抗原物质。
⑵其关键技术是:①抗体的制备:分离纯化人或动物的某种蛋白质,作为抗原注入另一种动物体内,使该动物产生相应的多克隆抗体;或制备单克隆抗体;②抗体的标记:常用的标记物有荧光染料如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酶类如辣根过氧化物酶(HRP)、重金属如胶体金等;④组织或细胞制备:需保存尽量多的组织抗原及其抗原性。
5.常用的形态学定量分析方法有:①显微分光光度测量术,以各种物质分子对光的选择性吸收为基础,在显微镜下对样品中的化学物质进行定量分析。
②形态计量术,运用数学和统计学原理,对组织和细胞进行二维和三维的形态学测量;其中三维立体结构的研究又称体视学;目前多应用图像分析仪进行形态计量研究,方便、快速、准确。
③流式细胞术,其原理是分离被检细胞,制成悬液,并进行荧光染色或标记,然后使单细胞液流快速通过流式细胞仪的激光照射分析区,被检细胞产生不同的荧光信号并转变为电脉冲,分别输入计算机内贮存,同时显示于示波器屏幕上,即可获得该细胞群体中不同类型细胞的有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