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百强校】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末热身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题解析(
【全国百强校】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综化学试题解析(解析版)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3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5.以下数据可提供解题时参考: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P:31S:32Cl:35.5 Ni:59Cu:64Ba:137Pd:106第I卷(共126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高氯酸与碳酸钙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可证明氯元素非金属性大于碳元素B.糖类、油脂、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水解反应C.硅单质在电子工业上应用广泛,可做光导纤维D.石油的裂化产生气体、植物油以及苯甲酸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答案】A考点:考查有机物结构和性质、物质用途、非金属性强弱比较等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ClO2→ClO2+Cl2+H2O(未配平),1mol HClO2分解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B.标准状况下,28g CO、C2H4混合气体与22.4L N2所含有的分子数都是N AC.与金属Cu常温下反应放出气体的溶液可以存在的离子有:Fe2+、Al3+、SO42-、K+D.在燃煤时加入适量石灰石,可减少SO2的排放,其中发生的反应为2CaCO3 +O2+2SO2高温2CaSO3 +2CO2【答案】B考点: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共存,燃煤的综合利用等知识。
9.下列有关有机化合物结构和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乙酸的酯化、丙烯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的反应都属于取代反应B.C8H10含苯环的烃的同分异构体有3种C.分子中的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D.莽草酸()能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而褪色【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丙烯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属于氧化反应,A错误;B、C8H10含苯环的有机物有乙苯和邻、间、对二甲苯,共4种同分异构体,B错误;C、乙烯是平面形分子,苯是平面正六边形分子,但与饱和碳原子相连的四个原子构成四面体,不可能位于同一个平面上,所以该有机物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在同一平面上,C错误;D、该分子含有碳碳双键,能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使之褪色,D错误,答案选C。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末热身模拟数学(理)试题

≤≥12016届高三期末热身训练数学(理)试题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的) 1.设集合{}{}{}=⋂===)(,8,4,2,8,2,1,8,4,2,1,0B A C B A U U 则( )A. 、{}0 B 、{}2,0 C 、 {}4,1,0 D 、 φ 2、设复数z 满足i zi +-=3(i 为虚数单位),则z 的虚部是( )A 、 -3B 、 -3iC 、 3D 、 3i 3、命题"02,"1>∈∀-x R x 的否定是( ) A 、 02,1≤∈∀-x R x B 、 02,1≤∈∃-x R x C 、 02,1>∈∃-x R x D 、02,1<∈∀-x R x4、已知向量a 与向量b)(,2-⊥ ,则a 与b 的夹角是( ) A 、 6πB 、4πC 、2πD 、3π5、如图是某高三学生进入高中三年来的数学考试成绩茎叶图,第1次到14次的考试成绩依次记为1214,,,.A A A 右图是统计茎叶图中成绩在一定范围内考试次数的一个算法流程图.那么算法流程图输出的结果是( )7 98 6 3 89 3 9 8 8 4 1 5 10 3 1 11 4 A 、7 B .8 C .9 D .106、若{}n a 是等差数列,公差632,,,0a a a d ≠成等比数列,则该等比数列的公比为( )A. 1B. 2C. 3D. 47、如果方程11222=+++m y m x 表示双曲线,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 ) A 、()1,2-- B 、()()+∞-⋃-∞-,12, C 、()1,1- D 、()2,3--8、已知函数()sin cos f x a x b x =-,在4x π=时取得极值,则函数3()4y f x π=-是A .偶函数且图象关于点(π,0)对称B .偶函数且图象关于点(32π,0)对称C .奇函数且图象关于点(32π,0)对称D .奇函数且图象关于点(π,0)对称9、设()()=+-95231x x ()++1401x a () (113)1++x a ()14131a x a ++,则=++++13210...a a a a ( )A 、93 B 、9532- C 、52D 、5923-10、已知函数()()⎪⎩⎪⎨⎧>-+-≤--=)2(32412112x x x x x x f ,如在区间()+∞,1上存在()2≥n n 个不同的数n x x x x ,...,,,321,使得比值()=11x x f ()......22=x x f =()nn x x f 成立,则n 的取值集合是( )A 、{}5,4,3,2B 、{}3,2C 、{}5,3,2D 、{}4,3,2 11、沿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 的对角线AC 进行折叠,使折后两部分所在的平面互相垂直,则折后形成的空间四边形ABCD ,则它所构成的四面体ABCD 内切球的半径为( ) A 、262-B 、261-C 、221-D 、112、设函数()x f 是连续函数,若函数()x f 及其导函数()x f /满足()()xx f x x x f -=∙ln /,则函数()x f ( )A 既有极大值,又有极小值B 有极大值,无极小值C 、有极小值,无极大值D 无极大值,无极小值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末热身模拟理科综合试卷 Word版含答案.pdf

D. I、II分别是淡水、浓海水出口
13. ①pH=2的CH3COOH溶液;②pH=2的HCl溶液;③pH=12的氨水;④pH=12的NaOH溶液。相同条件下,有关上述溶液
的比较中,不正确的是
A.若将②、③溶液混合后,pH=7,则消耗溶液的体积:②=③
B.水电离的c(H+):①=②=③=④
AB上O点的场强最大 D.带正电的试探电荷在O处的电势能小于在B处的电势能18.汽车在水平路面上从静止开始做匀加
速直线运动,t1秒末关闭发动机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到t2秒末静止,动摩擦因数不变.其vt图象如图所示,图中
β<θ,若汽车牵引力做功为W,t1秒内做功的平均功率为P,汽车加速和减速过程中克服地面摩擦力做功分别为W1和
A.X、Y、Z一定都是非金属单质
B.X、Y、Z一定都是金属单质
C.X、Y、Z中至少有一种是非金属单质
D.X、Y、Z中至少有一种是金属单质
10.己知: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若CO的燃烧热为,则H2的燃烧热为
B.反应
C.若反应②的反应物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总能量,则
D.若等物质的量的CO和H2完全燃烧生成气态产物时前者放热更多,则
C.等体积的①、②、④溶液分别与足量铝粉反应,生成H2的量:①最大
D.向溶液中加入100mL水后,溶液的pH:③>④>②>①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其中第14~1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第1~21小题有多个
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不全的得3分,有错选或不选的得0分。
11. 分类法在化学学科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分类依据合理的是
①根据氧化物的性质将氧化物分成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和两性氧化物等
【全国百强校】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解析版)

一、选择题(共40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30每小题1 分,31-40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各项中,不具有细胞结构的是A.细菌和变形虫 B.HIV和噬菌体 C.真菌和草履虫D.蓝藻和乳酸菌【答案】B【考点定位】细胞的多样性【名师点睛】生物界的生物包括病毒与细胞结构的生物两大类;细胞结构的生物包括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两大类,其中原核生物包括细菌、蓝藻、支原体、衣原体和立克次氏体等类群,细菌的形状有杆形、球形、螺旋形等形状。
2.细胞学说揭示了A.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B.细胞的多样性C.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D.人们对细胞的认识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答案】C【解析】细胞学说认为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揭示了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所以C正确,A、B、D 错误。
【考点定位】细胞学说3.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生物组织装片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将物镜对准通光孔 B.先用高倍镜,后用低倍镜观察C.移动装片可确定污物是否在物镜上 D.使用高倍镜时,用粗准焦螺旋进行调节【答案】A【考点定位】高倍显微镜的使用【名师点睛】视野中出现污点时,可通过下列操作确定污点来源:1.移动装片,若污点跟着移动则污点来源于装片,否则可能来自于物镜或目镜上;2.转动转换器,若污点消失,则污点来源于物镜上,否则来源于目镜上。
4.为了确定某种矿质元素是否是植物的必需元素,应采用的方法是A.检测正常叶片中该矿质元素的含量 B.分析根系对该矿质元素的吸收过程C.分析环境条件对该矿质元素吸收的影响D.观察含全部营养的培养液中去掉该矿质元素前、后植株生长发育状况的影响【答案】D【解析】植物体内必需元素的功能是不可替代的,非必需元素的功能可被其他元素替代,所以要确定某种矿质元素是否是植物的必需元素,应采用的方法是观察含全部营养的培养液中去掉该矿质元素前、后植株生长发育状况的影响,若两次实验结果相同,则去掉的元素属于非必需元素;否则属于必需元素,因此D 正确,A、B、C错误。
【语文】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末热身模拟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末热身模拟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围棋与国家林建超围棋起源于中国,是黄河文明的产物,其形制弈法等都饱含着文明母体的基因和特征。
围棋极可能源自上古时期的结绳而治、河图洛书和周易八卦,因为其形制、内涵与中华文明的源头相符。
围棋的产生和发展,始终与弈者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思考感悟联系在一起。
围棋不仅对个人修身养性,而且对民族社会的群体心理产生深刻影响。
围棋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象征,民族文化的瑰宝、高度智慧的结晶,这种地位不是任何人封赐的,也不是带有感情色彩的主观结论,而是人们在反复实践和比较中认识到的,是随着社会和文明的进步而不断深化和升华的。
围棋的价值和地位是在与各种掷彩博累活动的比较中确立起来的。
最早有文献记载的围棋活动是在春秋时期。
从春秋到西汉,社会风气浮躁、趋利,具有运气性和刺激性、宜于赌博的博累棋流行甚广,围棋处于受挤压的位置,但始终保持着顽强的生命力。
东汉中期后,社会风气转变,文明程度提高,思想更为自由,人们不满足于掷彩行棋的非公平的竞智斗巧,围棋更加受到人们的喜爱和重视,而曾经盛极一时的博累棋逐步走向衰弱,到唐代时完全消亡了。
博累棋消亡的原因从根本上说是他们不符合我们民族的思想特征,不能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真正需求,而围棋在与它们的比较中表现出了本质上的优势。
围棋的价值和地位在与传统礼教观念斗争中确立起来的。
围棋作为反映和体现人们心灵自由的智力博弈活动,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认为不符合传统伦理观念。
后来,人们逐步认识到这些观念都是不对的。
从东汉中后期到魏晋时期,人们开始从生命意义上认识围棋的价值,就把围棋作为自觉的艺术追求和精神宣寄的工具,并把它纳入儒士必备的艺技。
围棋的价值和地位是从正反两方面的社会实践对比中确立起来的。
【百强校】2016届黑龙江牡丹江第一高级中学高三上期末考语文试卷(带解析)

绝密★启用前【百强校】2016届黑龙江牡丹江第一高级中学高三上期末考语文试卷(带解析)试卷副标题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116分钟;命题人:xxx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题型注释)1、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辣,我们都不陌生,很多人无辣不欢甚至吃辣上瘾,这是因为辣椒素等辣味物质刺激舌头、口腔的神经末梢时,会在大脑中形成类似灼烧的感觉,机体就反射性地出现心跳加速、唾液及汗液分泌增多等现象, ,内啡肽又促进多巴胺的分泌,多巴胺能在短时间内令人高度兴奋,带来“辣椒素快感”,慢慢地我们吃辣就上瘾了。
A .大脑在这些兴奋性的刺激下把内啡肽释放出来 B .这些兴奋性的刺激使大脑释放出内啡肽 C .内啡肽因这些兴奋性的刺激而被大脑释放出来 D .这些兴奋性的刺激使大脑把内啡肽释放出来2、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尼泊尔灾难管理高级官员丹格尔称,目前救援行动仍在进行中,在许多地方,倒塌的建筑物里可能有被困的人员,这将会增加遇难的人数。
试卷第2页,共13页B .事实上,中国网速的问题早已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业界就此已探讨多年。
根据网络民调显示,多数消费者对于网速及网价的体验并不满意。
C .尽管海马这个品牌在中国品牌中还并不算是第一梯队的热销车型,不过从他们近期推出的车型上来看,还算是很具有诚意的。
D .教育改革的成功,与一线教师水平和素质的高低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方案设得再完美,也需要由具体的操作者实现。
3、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如果我们今天的决定与当初坚持的宗旨 ,公司还有存在的意义吗? ②成功需要脚踏实地地努力,只靠烧香拜佛,这是 ,其结果可想而知。
【全国百强校】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数试题解析(解析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设集合{}216xy x A -==,⎭⎬⎫⎩⎨⎧≥-=0log 2log |22xxx B ,则A B = ( )A []4,1B [)4,1C []2,1D (]2,1 【答案】B考点:集合运算 【方法点睛】1.用描述法表示集合,首先要弄清集合中代表元素的含义,再看元素的限制条件,明确集合类型,是数集、点集还是其他的集合.2.求集合的交、并、补时,一般先化简集合,再由交、并、补的定义求解.3.在进行集合的运算时要尽可能地借助Venn 图和数轴使抽象问题直观化.一般地,集合元素离散时用Venn 图表示;集合元素连续时用数轴表示,用数轴表示时要注意端点值的取舍.2.复数iiz -=22所对应的点位于复平面内(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22(2+)242555i i i z i i -===+-对应的点为24(,)55-,位于第二象限,选B. 考点:复数几何意义3.定义在R 上的偶函数)(x f 满足:对任意的1212,(,0)()x x x x ∈-∞≠,都有1212()()0f x f x x x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5(log )2()3.0(23.02f f f <<B )3.0()2()5(log 23.02f f f <<C )2()3.0()5(log 3.022f f f << D )2()5(log )3.0(3.022f f f <<【答案】A考点:函数单调性及奇偶性 【思路点睛】1奇偶性与单调性综合时要注意奇函数在关于原点对称的区间上的单调性相同,偶函数在关于原点对称的区间上的单调性相反.2运用函数的单调性“去掉”函数的抽象符号“f”,转化成对应几个数大小比较 4.设等比数列}{n a 的公比21=q ,前n 项和为n S ,则=33a S ( )A 5B 7C 8D 15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33a S 212311123111124714a a a a a q a qa a q ++++++===,选B.考点:等比数列通项与和项5.过抛物线24y x =的焦点F 的直线交抛物线于,A B 两点,点O 是原点,若4=AF ,则AOF ∆的面积为( ) A23 B334 C 3 D 32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由抛物线定义得143||A A A x AF x y +==⇒=⇒=,因此AOF ∆的面积为1||12A y ⨯⨯=选C.考点:抛物线定义 【思路点睛】1.凡涉及抛物线上的点到焦点距离时,一般运用定义转化为到准线距离处理.题中充分运用抛物线定义实施转化,化曲为直求范围.2.若P (x 0,y 0)为抛物线y 2=2px (p >0)上一点,由定义易得|PF |=x 0+p2;若过焦点的弦AB 的端点坐标为A (x 1,y 1),B (x 2,y 2),则弦长为|AB |=x 1+x 2+p ,x 1+x 2可由根与系数的关系整体求出;若遇到其他标准方程,则焦半径或焦点弦长公式可由数形结合的方法类似地得到. 6.设命题:p 函数xy 1=在定义域上为减函数;命题:q ,(0,)a b ∃∈+∞,当1a b +=时,113a b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p ∨q 为真B p ∧q 为真C p 真q 假D p ,q 均假【答案】D考点:命题真假7.已知函数⎩⎨⎧>≤=0,0,0)(x e x x f x ,则使函数m x x f x g -+=)()(有零点的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 )A )1,0[B )1,(-∞C ),1(]0,(+∞⋃-∞D ),2(]1,(+∞⋃-∞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得,当0x ≤时,0y =与y x m =-+有交点,即0m ≤;或当0x >时,x y e =与y x m =-+有交点,即1m >;因此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1(]0,(+∞⋃-∞,选C. 考点:函数零点 【方法点睛】确定函数f(x)零点所在区间的常用方法(1)解方程法:当对应方程f(x)=0易解时,可先解方程,再看求得的根是否落在给定区间上;(2)利用函数零点的存在性定理:首先看函数y =f(x)在区间[a ,b]上的图象是否连续,再看是否有f(a)·f(b)<0.若有,则函数y =f(x)在区间(a ,b)内必有零点.(3)数形结合法:通过画函数图象,观察图象与x 轴在给定区间上是否有交点来判断. 8.下列四个命题:①样本相关系数r 越大,线性相关关系越强;②回归直线就是散点图中经过样本数据点最多的那条直线;③设n m ,是不同的直线,βα,是不同的平面,若n m ,=⋂βα∥m ,且βα⊄⊄n n ,, 则n ∥α且n ∥β;④若直线m 不垂直于平面α,则直线m 不可能垂直于平面α内的无数条直线。
【全国百强校】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综物理试题(原卷版)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综物理试题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其中第14~17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第18~21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不全的得3分,有错选或不选的得0分。
14.以下关于物理学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伽利略通过实验和论证说明了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匀变速直线运动B.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许用扭秤实验测出了引力常量的数值,从而使万有引力定律有了真正的使用价值C.法拉第最早引入了场的概念,并提出用电场线描述电场D. 奥斯特发现电流周围存在磁场,并提出分子电流假说解释磁现象15.如图所示,光滑的的半圆柱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在其圆心O l的正上方02处有一光滑小滑轮。
质量分别、m的A、B两小球通过两光滑的小滑轮用细线相连。
当O2A间细线的长度与圆柱半径相等时,两小球处于静止状态,且半圆柱对小球B的作用力恰好为零,则O2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为A.60°B.45°C.30°D.15°16.如图(甲)所示,一根粗绳AB的长度为l,其质量均匀分布,在水平外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绳上距B端x处的张力T与x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可以求出粗绳的质量B.粗绳一定不受摩擦力作用C.粗绳可能受到摩擦力作用D.可以求出粗绳运动的加速度17.如图所示,ab为竖直平面内的半圆环acb的水平直径,c为环上最低点,环半径为R。
将一个小球从a点以初速度v沿ab方向抛出。
设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力。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当小球的初速度vB.当小球的初速度v ac段C.当v取适当值,小球可以垂直撞击圆环D.无论v取何值,小球都不可能垂直撞击圆环18.空间站是科学家进行天文探测和科学实验的特殊而又重要的场所。
假设空间站正在地球赤道平面内的圆周轨道上运行,其离地球表面的高度为同步卫星离地球表面高度的十分之一,且运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一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3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5.以下数据可提供解题时参考: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l:35.5 Fe:56 Co:58.93 Cu:64 Zn:65第I卷(共126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米汤检验含碘盐中的碘元素B.古代的陶瓷、砖瓦、现代的玻璃、水泥等,都是硅酸盐产品C.乙酸乙酯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称为皂化反应D.甲烷会导致某些温泉有臭鸡蛋气味,塑料垃圾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答案】B考点:硅酸盐材料、皂化反应、环境污染的来源和治理8.紫苏醇的结构简式如右图所示。
下列有关紫苏醇的说法正确的是A.与乙醇互为同系物B.一定条件下能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C.存在属于芳香族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D.能与溴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生加成反应【答案】B【考点定位】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名师点睛】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为高考常考考点,注意把握有机物的结构特点和有机物官能团的性质,即可解答此类题。
9.X、Y、Z是三种常见的单质,甲、乙是两种常见的化合物,这些单质和化合物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Y、Z一定都是非金属单质B.X、Y、Z一定都是金属单质C.X、Y、Z中至少有一种是非金属单质D.X、Y、Z中至少有一种是金属单质【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X、Y、Z是单质,甲和乙是常见的化合物,x和甲反应会生成y和乙,反应是置换反应,X可能是氢气或者碳或者活泼金属,x和z会生成乙,y和z会生成甲,A、X、Y、Z不一定是非金属单质,如2Mg+CO2=C+2MgO,错误;B、X、Y、Z可以都是非金属单质,如C+H2O=CO+H2,错误;C、若X、Y为金属单质,是金属间的置换反应,所以化合物一定是金属的非金属化合物,所以Z必为非金属单质,若X、Y为非金属单质,则Z不一定是金属单质,可以是非金属单质:C+SiO2→Si+CO,Z为O2,正确;D、X、Y、Z可以都是非金属单质,如C+H2O=CO+H2,错误。
考点:物质转化关系10.己知: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若CO的燃烧热为,则H2的燃烧热为B.反应C.若反应②的反应物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总能量,则D.若等物质的量的CO和H2完全燃烧生成气态产物时前者放热更多,则【答案】考点:反应的热效应11. 分类法在化学学科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分类依据合理的是①根据氧化物的性质将氧化物分成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和两性氧化物等②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③根据分散系是否有丁达尔现象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④根据组成元素的种类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⑤根据电解质的水溶液导电能力的强弱将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A.②④B.①②④C.①③⑤D.②③④【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①根据氧化物的组成元素将氧化物分成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依据氧化物性质把氧化为分为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和两性氧化物,正确;②化学反应中元素化合价是否发生变化把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而电子转移是引起化合价变化的原因,正确;③根据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不同,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错误;④根据否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可以分为单质和化合物,正确;⑤根据电解质能否完全电离分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错误。
考点:考查物质分类的正误判断12.电渗析法是一种利用离子交换膜进行海水淡化的方法,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阳极可发生电极反应:B.a膜为阴离子交换膜,b膜为阳离子交换膜C.阴极附近溶液的pH减小D.I、II分别是淡水、浓海水出口【答案】C【考点定位】电解原理的应用【名师点睛】本题考查电解原理的应用,理解掌握电解池的构成条件和工作原理是解题关键。
阴极:本身不反应,溶液中阳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阳极:发生氧化反应,若是惰性中极,则是溶液中阴离子失电子;若是非惰性电极,则电极本身失电子。
13.①pH=2的CH3COOH溶液;②pH=2的HCl溶液;③pH=12的氨水;④pH=12的NaOH溶液。
相同条件下,有关上述溶液的比较中,不正..确.的是A.若将②、③溶液混合后,pH=7,则消耗溶液的体积:②=③B.水电离的c(H+):①=②=③=④C.等体积的①、②、④溶液分别与足量铝粉反应,生成H2的量:①最大D.向溶液中加入100mL水后,溶液的pH:③>④>②>①【答案】A【考点定位】弱电解质的电离、溶液酸碱性的判断【名师点睛】该题考查弱电解质的电离、溶液酸碱性的判断,综合性强,注意: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盐类的水解平衡和难溶物的溶液平衡均属于化学平衡。
主要考查对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溶液酸碱性的判断。
26.(15分)碱式碳酸钴[ Cox(OH)y(CO3)z ]常用作电子材料,磁性材料的添加剂,受热时可分解生成三种氧化物。
为了确定其组成,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1)请完成下列实验步骤:①称取3.65g样品置于硬质玻璃管内,称量乙、丙装置的质量;②按如图所示装置组装好仪器,并检验装置气密性;③加热甲中玻璃管,当乙装置中____________(填实验现象),停止加热;④打开活塞a,缓缓通入空气数分钟后,称量乙、丙装置的质量;⑤计算。
(2)步骤④中缓缓通入空气数分钟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3)某同学认为上述实验装置中存在一个明显缺陷,为解决这一问题,可选用下列装置中的______(填字母)连接在_________(填装置连接位置)。
(4)若按正确装置进行实验,测得如下数据:则该碱式碳酸钴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
(5)含有Co(AlO2)2的玻璃常用作实验室观察钾元素的焰色反应,该玻璃的颜色为___________。
(6)CoCl2·6H2O常用作多彩水泥的添加剂,以含钴废料(含少量Fe、Al等杂质)制取CoCl2·6H2O的一种工艺如下:已知:①净除杂质时,加入H2O2 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②加入CoCO3调PH为5.2~7.6,则操作Ⅰ获得的滤渣成分为_____________。
③加盐酸调整PH为2~3的目的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操作Ⅱ过程为___________(填操作名称)、过滤。
【答案】(1)不再有气泡产生时(1分)(2)将装置中产生的CO2和H2O(g)全部排入乙、丙装置中(2分)(3)D (1分)活塞a前(或装置甲前)(1分)(4)Co2(OH)2CO3(3分)(5)蓝色(1分)(6)①2Fe2++H2O2+2H=2Fe3+ +2H2O; (2分)②Al(OH)3、Fe(OH)3 (2分)③抑制COCl2的水解(1分)④蒸发浓缩、冷却结晶(1分)【考点定位】物质分离和提纯的方法和基本操作综合应用【名师点睛】本题考查物质分离和提纯方法的基本操作,题目较为综合,问题设计更加灵活,更有化学趣味。
主要考查学生对实验原理理解、方案设计的评价、实验装置的理解、物质组成的测定等,需要具有扎实的基础与综合运用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7.(14分)CuCl2、CuCl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地用作有机合成催化剂。
实验室中以粗铜(含杂质Fe)为原料,一种制备铜的氯化物的流程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装置进行反应①,导管a通入氯气(夹持仪器和加热装置省略)。
观察到的现象是,写出铜与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上述流程中固体K溶于稀盐酸的目的是。
试剂X、固体J的物质最好分别为。
a.NaOH Fe(OH)3 b.NH3·H2O Fe(OH)2c.CuO Fe(OH)3d.CuSO4Cu(OH)2(3)反应②是向溶液2中通入一定量的SO2,加热一段时间后生成CuCl白色沉淀。
写出制备CuCl的离子方程式。
(4)反应后,如图盛有NaOH溶液的广口瓶中溶液具有漂白、消毒作用,若用钢铁(含Fe、C)制品盛装该溶液会发生电化学腐蚀,钢铁制品表面生成红褐色沉淀,溶液会失去漂白、杀菌消毒功效。
该红褐色沉淀的主要化学式是。
该腐蚀过程的正极反应式为。
(5)以石墨为电极,电解CuCl2溶液时发现阴极上也会有部分CuCl析出,写出此过程中阴极上的电极反应式。
【答案】(1)试管内有棕色烟产生(1分);Cu+Cl2点燃CuCl2(2分)(2)避免Cu2+水解(2分); c (2分)(3)2Cu2++2Cl-+SO2+2H2O=2CuCl↓+SO42-+4H+(2分)(4)Fe(OH)3(1分)ClO-+2e-+H2O=Cl-+2OH-(2分)(5)Cu2++e-+Cl-=CuCl(2分)考点:实验方案的设计、铜及其化合物的性质28.(14分)《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的文章《欧盟暂停征收航空碳排放税的法律思考》,该文章从欧盟暂停征收航空碳排放税的背景人手,分析了欧盟征收航空碳排放税的争议焦点所在,最后对欧盟暂停征收航空碳排放税进行了评析,并提出征收航空碳排放税是未来趋势的观点,希望在反对声中换一个视角来阐述征收航空碳排放税对于环境保护、技术革新和国际法的促进作用。
(1)用电弧法合成的储氢纳米碳管常伴有大量的碳纳米颗粒(杂质),这种颗粒可用如下氧化法提纯,请完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C+____KMnO4+____H2SO4→____CO2↑+____MnSO4+____K2SO4+____H2O(2)在2 L密闭容器中加入NO和活性炭(无杂质),生成气体E和F。
当温度分别在T1和T2时,测得各物质平衡时物质的量如下表:上述反应T1℃时的平衡常数为K1,T2℃时的平衡常数为K2。
①计算:K1=__________________。
②根据上述信息判断,温度T1和T2的关系是(填序号)。
A.T1大于T2B.T1小于T2C.无法比较(3)工业上利用CO和水蒸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制取氢气:CO(g)+H2O(g) CO2(g)+H2(g)△H=-41 kJ/mol已知:2H2O (g) == 2H2 (g) + O2 (g) ΔH=+484 kJ/mol,①写出CO完全燃烧生成CO2的热化学方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