龈下超声联合龈下喷砂在慢性牙周炎治疗中的作用
赤藓糖醇喷砂辅助治疗慢性牙周炎临床效果及对牙龈卟啉单胞菌的影响

赤藓糖醇喷砂辅助治疗慢性牙周炎临床效果及对牙龈卟啉单胞菌的影响姚佳倩;吴月波;胡婷婷;叶芳【期刊名称】《实用口腔医学杂志》【年(卷),期】2022(38)5【摘要】目的:探讨赤藓糖醇龈下喷砂辅助治疗对中重度慢性牙周炎的临床疗效和对龈下菌斑中牙龈卟啉单胞菌(P.g)的影响。
方法:纳入18例患者441颗牙进行左右半口自身对照试验,对探诊深度≥4 mm的位点随机进行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术(SRP)联合赤藓糖醇龈下喷砂治疗(实验组218颗牙)或仅行SRP(对照组223颗牙)。
测量治疗前、后两组患牙探诊深度(PD)、出血指数(BI)、探诊出血(BOP)和临床附着丧失(CAL)及指数牙龈下菌斑中P.g相对表达量的改变。
结果:治疗1月后,对照组和实验组PD、BI、BOP、CAL和P.g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下降(P<0.05),且PD、CAL和P.g相对表达量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赤藓糖醇喷砂辅助治疗中重度慢性牙周炎短期内更有助于控制牙周炎症,且可以更为有效地减少P.g。
【总页数】5页(P623-627)【作者】姚佳倩;吴月波;胡婷婷;叶芳【作者单位】南昌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牙周病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81.4【相关文献】1.慢性牙周炎龈下菌斑中牙龈卟啉单胞菌外膜蛋白A的水平与牙周病变程度关系的研究2.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定量检测慢性牙周炎患者龈下菌斑中牙龈卟啉单胞菌3.慢性牙周炎伴冠心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牙龈卟啉单胞菌牙龈素基因片段与牙周临床指标的相关性4.牙龈卟啉单胞菌的感染与慢性牙周炎临床指标相关性分析5.亚甲基蓝-光动力辅助治疗种植体周围炎对牙龈卟啉单胞菌的影响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龈下喷砂在牙种植体维护中的作用

龈下喷砂在牙种植体维护中的作用龈下喷砂是一种牙周治疗方法,通过高压气流和细小磨粒喷射粉末,清除牙龈下的牙周袋内的细菌和牙周病斑。
在种植牙维护中,龈下喷砂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1. 清除牙周病斑牙周病斑是一种富含细菌的软骨质物,是牙周疾病的主要病因之一。
在种植牙周围,牙周病斑的存在会导致牙龈炎、牙周炎等牙周疾病的发生。
龈下喷砂可以通过高压气流和细小磨粒喷射粉末,清除牙周病斑,防止其对种植牙周围组织的损害,维护种植牙的稳定性。
2. 清除牙结石牙结石是由唾液中的无机盐和细菌产生的一种硬结石状物质,常常在牙齿表面和牙龈边缘形成。
在种植牙的牙周维护中,龈下喷砂可以有效清除牙结石,防止其对种植牙的周围组织和牙周健康的影响。
3. 促进牙周组织愈合龈下喷砂在清除牙周病斑和牙结石的还可以刺激牙龈下的组织,促进愈合。
种植牙手术后,良好的牙周组织愈合是种植牙长期成功的关键环节之一。
龈下喷砂的作用可以帮助牙周组织更快速地愈合,提高种植牙的成功率和长期稳定性。
4. 提高种植牙的美观牙周病斑和牙结石的存在会导致种植牙周围的组织发炎和肿胀,影响患者的口腔美观。
龈下喷砂可以有效清除这些病变组织,恢复种植牙周围组织的健康状态,提高患者的口腔美观度。
龈下喷砂的应用还可以帮助患者及时发现并处理牙周疾病。
种植牙患者一旦出现牙龈炎、牙周炎等牙周疾病的症状,就需要及时进行治疗,避免影响种植牙的稳定性和长期效果。
龈下喷砂可以帮助医生及时发现患者口腔内的病变情况,进行及时的口腔治疗,并且对患者的种植牙维护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龈下喷砂在牙种植体维护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清除牙周病斑和牙结石,促进牙周组织的愈合,提高口腔美观度,帮助种植牙患者维护口腔卫生和预防并发症。
在临床应用中,医生和患者应重视龈下喷砂的作用,定期进行牙周维护治疗,保障种植牙长期的成功和稳定。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龈下喷砂在牙种植体维护中的作用,对种植牙患者的牙周维护有所帮助。
龈下喷砂对慢性牙周炎临床指标的影响

( P D) 、 附着 丧 失 ( A L) 、 出血 指 数 ( B I ) 和 菌 斑 指 数 ( P L I ) 数据进 行 统 计 , 所得共 5 5 8颗 患 牙 , 采 用 重 复
测 量数 据 的方 差分 析 。
2 结 果
出血性疾病 ; ②妇女处于妊娠或哺乳期 ; ③ 吸烟和嗜 酒 等不 良嗜好 ; ④ 参 加 本试 验前 6个 月 内 曾行 牙 周
1 . 3 分 组
本试 验 采用 自身 交 叉 对 照 , 随机 选 择 l 、 3象 限 或2 、 4象 限 的患 牙 作 为试 验 组 , 其余 两 象 限患 牙 作
对 照组 。
1 . 4 研 究指 标
均无 显 著性 差 异 , 即 2组 间各 指 标 的变 化无 统计 学 意义 : 牙周基 础 治疗后 , 2组 P D均减 小 , 试 验 组 和 对 照组 之 间 的 差 异 无 统 计 学 意 义 ( F =0 .1 7 8 , P=
P= 0 . 2 2 6 ) ; 不论 是 喷砂组 还 是 对 照组 , B I 均 明 显 减 轻, 试 验 组 和 对 照 组 之 间 变 化 差 异 无 统 计 学 意 义 ( F= 0 . 3 1 3 , P= 0 . 8 3 3 ) ; P L I 经过 牙 周 治疗 后 也 是 呈
1个月 、 3个 月 时 复 诊 , 每次复查 时重复 P D、 A L 、 B I 等 临床 指 标 的检 查 , 不 进行 龈 上 下 洁 刮 治 或 龈 下 喷
纳入标 准 : ① 身体 健 康 , 无 全身 系 统性 疾 病 ; ② 口腔内余 留牙多于或等于 2 0颗 , 至少有 4颗磨牙 ( 不 含第 三磨牙 ) ; ③ 牙 体 无 牙 颈部 以下 龋 坏 或充 填 体, 全冠修复的牙不纳入统计 ; ④ 中度或重度慢性牙 周炎 _ 1 J , 牙周 袋 > 4 m m, 附着 丧 失 >3 mm, X线 片显
喷砂技术临床应用(二)2024

喷砂技术临床应用(二)引言概述:喷砂技术是一种通过高速喷射流动的砂粒对物体表面进行喷射,从而实现表面清洁、去除污染物和增加粗糙度的技术。
在医疗临床领域,喷砂技术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进行论述,包括喷砂技术在植入物表面处理、皮肤病治疗、牙科修复、皮肤美容和手术准备方面的应用。
正文:一、喷砂技术在植入物表面处理的应用1. 植入物表面清洁:喷砂技术可以有效清洁植入物表面的污垢和细菌,保证植入物的卫生和安全。
2. 增加植入物表面粗糙度:喷砂技术可提高植入物表面的粗糙度,增加植入物与周围组织的黏附力,有助于植入物的稳定性。
二、喷砂技术在皮肤病治疗中的应用1. 疣的治疗:喷砂技术可以去除皮肤上的疣,快速而有效地治疗疣病。
2. 痤疮治疗:喷砂技术可以清除皮肤表面的角质和油脂,减少痤疮的形成和发展。
三、喷砂技术在牙科修复中的应用1. 牙釉质去除:喷砂技术可以去除牙齿表面的牙釉质,为牙齿修复提供更好的黏附力和适配性。
2. 牙面清洁:喷砂技术可以清洁牙面上的污染物和牙石,保持牙齿的洁净和健康。
四、喷砂技术在皮肤美容中的应用1. 毛孔清洁:喷砂技术可以深入清洁皮肤毛孔,减少黑头和粉刺的形成。
2. 皮肤再生:喷砂技术可以促进皮肤的再生,改善皮肤质地和光泽。
五、喷砂技术在手术准备中的应用1. 手术场地清洁:喷砂技术可以对手术场地进行清洁,减少手术感染的风险。
2. 手术器械清洁:喷砂技术可以对手术器械进行清洁和去除氧化物,保证手术器械的卫生和安全。
总结:喷砂技术在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应用于植入物表面处理和皮肤病治疗,还可用于牙科修复、皮肤美容和手术准备等方面。
喷砂技术具有高效、便捷且安全的特点,为临床医疗工作提供了更多的选项和可能性。
超声龈下刮治同步药物冲洗方式对牙周炎治疗效果分析

【 关 键词】超 声龈 下刮 治 ; 同步 药 物 冲洗 ; 传 统 冲洗 ; 牙周 炎 ; 牙周指 数
【 中图分 类 号】 R 7 8 1 . 4
【 文献 标 识码】 A
【 文章 编号】1 6 7 4 — 4 7 2 1 ( 2 0 1 3) 0 8( a ) 一 0 0 4 3 — 0 3
f e c t i v e t r e a t m e n t m e a s u r e s . Me t h o d s T w e n t y - f o u r p a t i e n t s( 4 8 t e e t h ) w i t h c h r o n i c p e r i o d o n t i t i s a d m i t t e d t o o u r h o s p i -
wa s h i n g i n t h e t r e a t me n t o f p e r i o d o n t i t i s a n d t o p r o v i d e r e f e r e n c e f o r t h e c l i n i c a l i mp l e me n t a t i o n o f s c i e n t i ic f a n d e f -
( 1 . 1 8 + 0 . 3 7 ) 度、 ( 3 . 9 8 + _ 1 . 1 0 ) m m、 ( 2  ̄ 7 5  ̄ 0 . 8 8 ) m m, 对照组 分别为 ( 1 . 6 4 + _ 0 . 5 1 ) 度、 ( 2 . 1 6 + _ 0 . 6 9 ) 度、 ( 5 . 5 1 ± 0 . 9 2 ) m m、
超声龈下洁治和手工龈下刮治在慢性牙周炎治疗中的效果对比

超声龈下洁治和手工龈下刮治在慢性牙周炎治疗中的效果对比慢性牙周炎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主要由于牙菌斑引起的口腔炎症所致,临床上常见牙龈红肿、出血、牙齿松动等症状。
治疗慢性牙周炎的关键在于有效清除龈下菌斑和牙石,以恢复口腔健康。
在牙周治疗中,超声龈下洁治和手工龈下刮治是常用的治疗手段,今天我们将就这两种治疗方法进行比较,并探讨它们在慢性牙周炎治疗中的效果。
1. 治疗原理超声龈下洁治是通过超声振动器产生高频振荡,引起水流振动和涡流,借助超声波和机械振动,对牙周袋内的牙菌斑和牙石进行清除。
这种治疗方法能够有效地清除牙周袋内的病理菌斑和牙石,减少对牙周组织的损伤,是一种较为温和的治疗方式。
手工龈下刮治是通过手工操作牙周刮治器,对牙周组织进行机械清洁和光滑处理,以清除龈下牙石和牙菌斑,促进牙周袋的愈合。
虽然手工龈下刮治能够直观地进行治疗,但其操作依赖于医生的手工技巧和经验,操作过程中容易造成牙周组织的创伤。
2. 治疗效果超声龈下洁治相对于手工龈下刮治在治疗效果上具有明显的优势。
研究表明,超声龈下洁治能够更彻底地清除龈下牙石和牙菌斑,减少对牙周组织的损伤,有助于牙周袋的收缩和愈合。
而手工龈下刮治则在清除效果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特别是对于深度较大的牙周袋和狭窄的龈下间隙,手工操作难以达到充分的清洁和光滑效果。
超声龈下洁治还能够通过超声波的微振动作用,促进牙周袋内的微循环和激活组织修复,有助于提高牙周组织的愈合能力。
而手工龈下刮治在此方面则不具备相应的作用。
3. 治疗安全性超声龈下洁治由于采用超声波和水流进行治疗,减少了传统手工刮治时产生的飞溅和噪音,提高了患者的治疗舒适度。
而手工龈下刮治由于操作需要较长的时间,并且容易引起牙齿的敏感和不适感。
4. 治疗适应症超声龈下洁治和手工龈下刮治各有其优势和不足,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牙周袋的深度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无论是哪种方法,都需要患者在治疗后进行定期的牙周保健和口腔清洁,以保持牙周组织的健康和稳定。
超声龈下洁治和手工龈下刮治在慢性牙周炎治疗中的效果对比

超声龈下洁治和手工龈下刮治在慢性牙周炎治疗中的效果对比慢性牙周炎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其病因复杂,治疗难度大。
超声龈下洁治和手工龈下刮治是目前常用的两种治疗方法,它们分别以超声振动和手工操作清除牙龈下的牙石和菌斑,以达到治疗慢性牙周炎的效果。
本文将对这两种治疗方法的效果进行对比,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超声龈下洁治是通过超声振动,在洁治器的作用下,可以将牙龈下的牙石和菌斑有效地清除,而且对牙齿和牙龈组织的损伤较小。
它不仅可以强化牙齿表面,增强牙齿的抗腐蚀作用,还可以促进牙齿周围软组织的愈合。
而手工龈下刮治则是通过手工操作使用医用手工刮器,将牙周袋内的牙菌斑和牙石清除。
这种方法有着较长的历史,是传统的治疗方法之一。
针对慢性牙周炎患者,超声龈下洁治和手工龈下刮治有着各自的优势和劣势。
超声龈下洁治操作简便、快速,且可以减少牙齿和牙龈的损伤,是一种较为安全的治疗方法。
而手工龈下刮治需要经过长时间的手工操作,对医生的手部技能要求较高,而且操作过程中容易造成牙齿和牙龈的损伤。
因此在临床实践中,选择治疗方法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和医生的技术水平来决定。
在治疗效果方面,研究表明超声龈下洁治和手工龈下刮治在慢性牙周炎的治疗中均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超声龈下洁治能有效地清除牙龈下的牙石和菌斑,减少了患者的疼痛感和出血现象,有效地改善了患者的口腔健康状况。
而手工龈下刮治在清除牙石和菌斑的过程中,可以更加精细地操作,清除更为彻底,有利于愈合。
在慢性牙周炎的治疗中,无论是超声龈下洁治还是手工龈下刮治都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需要指出的是,超声龈下洁治和手工龈下刮治作为治疗慢性牙周炎的手段,其效果受到医生技术水平、患者情况、治疗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在选择治疗方法的过程中,需要全面考虑各方面因素,选择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
除了治疗效果之外,超声龈下洁治和手工龈下刮治在患者的舒适度和治疗过程中的感受也有所不同。
超声龈下洁治在治疗过程中产生的震动声和水流声可能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不适感,而手工龈下刮治则需要医生通过手工操作对患者的牙龈进行刮治,对患者来说可能会更为痛苦。
慢性牙周炎超声龈下洁治和手工龈下刮治的疗效比较

慢性牙周炎超声龈下洁治和手工龈下刮治的疗效比较筒永平【摘要】目的:比较超声龈下洁治和手工龈下刮治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32例慢性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使用超声龈下洁治和手工龈下刮治的方法进行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术,分别在术后1个月和3 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菌斑指数、牙龈出血指数、牙周袋深度和牙周附着水平等牙周指数的变化.结果:在牙周治疗术后1个月和3个月时,两组患者的菌斑指数、牙龈出血指数、牙周袋深度和牙周附着水平等牙周指数较基线均显著下降(P<0.05),各项牙周指数在两组患者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超声龈下洁治和手工龈下刮治一样能够有效地治疗慢性牙周炎.【期刊名称】《中国临床医学》【年(卷),期】2010(017)004【总页数】2页(P582-583)【关键词】超声洁治;慢性牙周炎;龈下刮治【作者】筒永平【作者单位】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口腔科,上海,2012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81.4牙周基础治疗是指使用机械力的方法去除牙齿菌斑和牙石(包括龈上洁治术、龈下刮治术和根面平整术等),主要目的是消除微生物和菌斑。
临床上常用的根面平整器械主要为Gracey匙形刮治器,长时间的操作后操作者易于产生疲劳,工作效率较低。
近年来,龈下超声洁治工作尖在牙周病的治疗中愈来愈受到重视。
龈下超声洁治工作尖的尖端直径仅0.5 mm,便于探及多根牙的根面和分叉区,能够较彻底地清除多根牙根面的龈下菌斑和牙石[1-2]。
本研究比较使用超声龈下洁治工作尖和手工匙形刮器进行根面平整术的临床效果,为超声龈下洁治工作尖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2008年7月—2009年12月间在患者知情同意的情况下选择32例接受牙周治疗的慢性中度牙周炎患者参加本研究,患者均来自上海浦东新区人民医院口腔科,年龄30~70岁,平均(44±15)岁;其中男性19例,女性13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龈下超声联合龈下喷砂在慢性牙周炎治疗中的作用魏志伟 曾汉林 姚旖旎 邱素群广东省东莞市茶山医院口腔科,广东东莞 523000[摘要] 目的 观察探讨龈下超声联合龈下喷砂在慢性牙周炎治疗中的效果。
方法 选择2016年1月~12月在我院口腔科接受治疗的3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牙采用超声治疗仪进行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治疗,其中观察组患牙联合龈下喷砂治疗,对照组患牙在喷砂时仅喷气和水。
比较两组患牙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的牙周临床指标(牙菌斑指数PLI、探诊深度PD、出血指数BI、附着丧失AL)和治疗过程中患牙疼痛程度。
结果 治疗后3个月两组患牙的牙周临床指标均明显改善,PLI、AL、PD、BI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治疗时VAS疼痛评分及治疗后的VAS敏感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PD≥6mm位点的对照组和观察组PD差值明显大于PD4 ~ 5mm 位点和根分叉位点(P<0.05)。
结论 在龈下超声治疗的基础上对慢性牙周炎患者联合龈下喷砂治疗可显著提高超声龈下洁治疗的效果,更有利于改善患者牙周临床指标,且能有效降低患者的不适感,可作为一种有效的维护治疗手段推广应用。
[关键词] 慢性牙周炎;龈下超声;龈下喷砂;联合治疗[中图分类号] R781.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8)06-234-04Effect of subgingival ultrasound combined with subgingival sandblasting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periodontitisWEI Zhiwei ZENG Hanlin YAO Yi'ni QIU SuqunDepartment of Stomatology,Chashan Hospital of Dongguan City,Dongguan 523000,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subgingival ultrasound combined with subgingival sandblasting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periodontitis. Methods Thirty patients with chronic periodontitis treated in stomatology department of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7 to December 2016 were investigated,all affected teeth were treated with an ultrasonic apparatus for subgingival scaling and root planning.The patients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the treatment of subgingival sandblasting,while the 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suffered only jet and water during sandblasting.The periodontal clinical indexes (dental plaque index,depth of diagnosis,bleeding index,attachment loss) before and after 3 months of treatment and the pain degree of the affected teeth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ree months after treatment,the clinical periodontal indexes of two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PLI,AL,PD,BI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before treatment,and the indexes of observation group after treatment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 (P<0.05).The VAS pain score during treatment and the VAS sensitive score after treatmen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 <0.05).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the PD difference of PD≥6mm site was significantly greater than that of PD which was 4-5mm site and root furcation site (P<0.05). Conclusion On the basis of subgingival ultrasound therapy,combined with subgingival sandblasting therapy for patients with chronic periodontitis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effect of subgingival cleaning,which is more conducive to improving the periodontal clinical indicators of patients,and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discomfort of the patients,and can be used as an effective maintenance and treatment method to promote the application.[Key words] Chronic periodontitis;Subgingival ultrasound;Subgingival sandblasting;Combined therapy牙周炎是临床最常见的口腔疾病之一,是由各种局部因素引发的牙周支持组织慢性炎症。
慢性牙周炎是一类最常见的牙周炎,占牙周炎患者比例约95%,多是由未及时治疗的龈炎向深层扩散至牙周组织而引起,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待症状严重时会出现无法保留牙齿的后果[1-2]。
慢性牙周炎的治疗目标在于将菌斑、牙石等病因刺激物彻底清除,及时消除牙龈炎症,使牙周袋变浅,并争取牙周组织适当再生,其治疗追求的是长期功能、舒适和美观,且疗效可长期稳定保持[3]。
超声和手工器械结合是牙周炎菌斑控制治疗中常用的方式,效果确切,但因为无法直视,不能达到彻底去除牙石和菌斑的目的,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牙石残留[4]。
而喷砂治疗,则通过在牙周间隙喷入喷砂粉来彻底清洁超声及手工机械难以达到的部位,尤其是随着近年来新型材料和器械的出现,龈下喷砂在减少根面污物残留,使其更为平整和光滑方面效果越来越受到关注[5]。
因此,笔者则对龈下超声联合龈下喷砂在慢性牙周炎治疗中的作用进行探讨,以明确龈下喷砂能够进一步提高超声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相关牙周指标。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6年1~12月在我院口腔科接受治疗的30例中度牙周炎患者进行研究。
所有患者均被确诊为中度慢性牙周炎(牙周袋4~6mm,附着丧失超过3mm,X线片显示牙槽骨呈角型吸收或水平型吸收,达根长的1/3~2/3);无全身系统性疾病,身体健康;口腔内留存的牙齿数量至少为20颗;牙体无充填体,牙颈部以下无龋坏;牙龈有炎症及探针出血,有或无脓,每个象限至少有1个牙位的探诊深度为4~6mm。
排除患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及出血性疾病患者;处于妊娠或哺乳期妇女;治疗前6个月内曾服用过抗生素或行牙周治疗者。
30例患者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26~69岁,平均(43.7±10.6)岁。
采用自身交叉对照,随机选择1、3象限患牙作为观察组(136颗患牙),2、4象限患牙作为对照组(128颗患牙),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首诊时探测并记录患牙的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附着丧失(attachment loss,AL)、出血指数(bleeding index,BI)及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LI),每颗牙探测位点为6个。
所有位点均应用瑞士EMS公司的AIR-FLOW MASTER PIEZON超声治疗仪进行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基础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进行龈下喷砂治疗,应用AIR-FLOW MASTER喷砂系统进行,使用AIR-FLOW POWER PERIO砂粉,龈下喷嘴与牙面距离为3-5mm,每个位点操作5s;对照组喷砂治疗时进喷射气和水,位点操作时间、功率(70%最大功率)均相同,水量均为最大。
治疗过程中均未采取任何麻醉措施,治疗后应用生理盐水和体积分数为3%的双氧水进行冲洗。
治疗结束后即刻评价患者治疗过程中的疼痛程度。
治疗后3个月复诊,有同一名牙周医师再次进行牙周系统检查,探测并记录PD、BI、PLI和AL。
1.3 观察指标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牙PD、BI、PLI、AL四个牙周指标的变化,治疗后患者牙龈疼痛、水肿、糜烂、充血等症状完全消失或显著缓解,牙周袋深度减少超过2mm为治疗显效;治疗后疼痛、牙龈出血减轻,牙周袋深度减少超过1mm为有效;治疗后症状无改善为无效[4]。
同时分别比较两组在深牙周袋位点(PD≥6mm)、中等深度牙周袋位点(PD4-5mm)和根分叉位点(上颌磨牙颊侧正中位点、下颌磨牙颊舌侧正中位点、上颌磨牙腭侧近远中位点)的治疗效果;每次治疗结束后即刻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治疗过程中的疼痛情况,治疗后1周采用VAS评价术后敏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