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学年高二化学(理)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02-03学年第一学期02611无机化学期中试卷(A)

02-03学年第一学期02611班无机化学期中考试卷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 共10题20分)1.(6609)为测定某一元弱酸的电离常数,将待测弱酸溶于水得50 cm3溶液,把此溶液分成两等份。
一份用NaOH中和,然后与另一份未被中和的弱酸混合,测得此溶液pH为4.00,则此弱酸的K a为…………………………………………()(A) 5.0 ⨯ 10-5(B) 2.0 ⨯ 10-4(C) 1.0 ⨯ 10-4(D) A, B, C均不对2.(0563)在一容器中,反应2SO2(g) + O2(g)2SO3(g),达到平衡,加一定量N2气体保持总压力不变,平衡将会……………………………………………()(A) 向正方向移动(B) 向逆方向移动(C) 无明显变化(D) 不能判断3.(3695)HX的电离常数K a = 6 ⨯ 10-7,在0.6 mol·dm-3 HX和0.9 mol·dm-3的盐NaX溶液中,其[H+] 近似为…………………………………………………()(A) 2 ⨯ 10-4 mol·dm-3(B) 4 ⨯ 10-8 mol·dm-3(C) 4 ⨯ 10-7 mol·dm-3(D) 9 ⨯ 10-7 mol·dm-34.(3548)将BaO2放在一个与U形压力管相连的抽空玻璃容器中,在固定温度下将容器加热,研究反应2BaO2(s)2BaO(s) + O2(g) 在体系达平衡时,下列论述中正确的是…………………………………………………………………()(A) 氧的压力与BaO2的质量成正比(B) 氧的压力等于K p(C) 氧的压力与生成的BaO 的质量成反比(D) 如果向该体系内导入氧,则氧与BaO 反应,最终O2的压力将增加5.(3680)下列试剂中能使PbSO4(s) 溶解度增大的是…………………………()(A) Pb(NO3)2(B) Na2SO4(C) H2O (D) NH4AcK= 0.498,则平衡6.(6508)若850℃时,反应CaCO3(s)CaO(s) + CO2(g)时CO2分压为…………………………………………………………………()(A) 50.5 kPa (B) 0.498 kPa(C) 71.5 kPa (D) 取决于CaCO3的量7.(3699)CaF2的K sp = 3.9 ⨯ 10-11,在F-离子浓度为3.0 mol·dm-3的溶夜中,Ca2+离子可能的最高浓度为………………………………………………………()(A) 1.3 ⨯ 10-11 mol·dm-3(B) 4.3 ⨯ 10-12 mol·dm-3(C) 2.0 ⨯ 10-6 mol·dm-3(D) 6.2 ⨯ 10-6 mol·dm-38.(3546)化合物A 有三种不同的水合物,它们的脱水反应的K p 分别为: A ·3H 2O(s) = A ·2H 2O(s) + H 2O(g) K p 1A ·2H 2O(s) = A ·H 2O(s) + H 2O(g) K p 2A ·H 2O(s) = A(s) + H 2O(g) K p 3为了使A ·2H 2O 晶体保持稳定(不发生风化与潮解) ,容器中水蒸气压力O H 2p 应为…………………………………………………………………………………( )(A) O H 2p > K p (B) O H 2p 必须恰好等于K p 1(C) O H 2p 必须恰好等于K p 2(D) K p 1>O H 2p >K p 29.(3690)应用式[H ][S ][H S]+222-= K a1K a2的条件是………………………………… ( ) (A) 只适用于饱和H 2S 溶液(B) 只适用于不饱和H 2S 溶液(C) 只适用于有其它酸共存时的H 2S 溶液(D) 上述3种情况都适用10.(3514)在合成氨反应达到平衡时,有a mol N 2(g),b mol H 2(g),c mol NH 3(g)。
浙江9+1高中联盟2024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答案

2024学年第一学期浙江省9+1高中联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化学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详解】C2H5OH为非电解质,HCl、Na2CO3为强电解质,NH3·H2O为弱电解质,故选D。
2.B【详解】A.石灰乳的主要成分为Ca(OH)2,具有碱性,能与酸性气体SO2反应生成CaSO3,A正确;B.铝可用于制作门窗框架与其具有强还原性无关,B错误;C.FeCl3具有氧化性,可与Cu发生反应:2Fe3++Cu=2Fe3++Cu2+,C正确;D.Br-具有还原性,工业上常利用反应2Br-+Cl2=2Cl-+Br2制溴单质,D 正确。
3.C【详解】A.Cl-的结构示意图为,A错误;B.乙酸的结构简式为CH3COOH,B错误;D.NaCl溶液中的水合离子正确表示为,D错误。
4.D【详解】A.必修一,P125;B.选择性必修1,P65;C,必修二,P15,铜与浓硝酸反应可生成NO2,可以用NaOH吸收。
D.选择性必修1,P5,缺少温度计。
5.B【详解】A.教材选择性必修1,P9,A正确;B.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叫做活化分子。
活化分子具有的平均能量与反应物分子具有的平均能量之差,叫做反应的活化能,B错误;C.升高温度,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百分含量增加,加入催化剂,改变反应历程,也可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C正确;D.反应N2+2CO2△H<0,△S<0,该反应低温自发,D正确。
2NO+2CO催化剂△6.A【详解】根据化学方程式配平,X为NaCl,C正确;浓盐酸体现出酸性与还原性,A错误,NaClO3转变为,ClO2化合价降低,因此ClO2是还原产物,B正确;根据化学方程式,每生成1molCl2,转移电子数为2mol,因此每生成0.l mol Cl2转移0.2mol电子,D正确。
7.D【详解】A.教材必修一,P46,A正确;B.Ag+与Cl-可发生反应:Ag++Cl-=AgCl↓,采用K2CrO4为指示剂,利用Ag+与CrO42-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指示滴定终点。
2020┄2021上期中高二化学试题及答案

兖州市2007--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化学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注意事项:1.回答I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和答题纸姓名栏内写上自己的姓名、考试科目、准考证号等,并用2B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正确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号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考试结束,将答题卡和II卷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Cl-35.5 Zn-65 Sn-119 Ag-108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题3分,共4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2021年北京奥运会奥运火炬“祥云”所用的环保型燃料为丙烷(C3H8),悉尼奥运会火炬所用燃料为65%的丁烷(C4H10)和35%的丙烷。
已知丙烷的燃烧热为2221.5 kJ/mol,正丁烷的燃烧热为2878kJ/mol,异丁烷的燃烧热为2869.6 kJ /mol。
下列的说法正确的是A.奥运火炬的燃料燃烧时主要是将化学能转变为热能B.相同质量的正丁烷和丙烷分别完全燃烧,前者需要的氧气多,产生的热量也多C.正丁烷比异丁烷稳定D.丙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3H8+5O2→3C O2+4H2O △H=-2221.5 kJ/mol阅读下列材料,做2、3两题把0.6 mol X气体和0.4 mol Y气体混合于2L容器中,使它们发生如下反应3X(g)+Y(g) nZ(g)+2W(g)5 min末已生成0.2 mol W,若测知以Z浓度变化来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1 mol·L-1·min-1,则2. 上述反应中Z气体的计量系数n的值是A.1 B.2 C.3 D.43. 上述反应在5 min末时,已消耗的Y值占原来的百分比是A.20% B.25% C.33% D.50%4. 将一定量的固体Ag2SO4置于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某温度下发生反应:Ag2SO4(s)Ag 2O(s)+SO3(g),2SO3(g)2SO2(g)+O2(g),反应经过10 min 达到平衡,测得c (SO 3)=O.4mol/L ,c (SO 2)=O.1mol/L ,则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容器里气体的密度为1L g 40-⋅ B .SO 3的分解率为20%C .在这10 min 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 (O 2)=0.005mol/L·minD .化学反应速率v (Ag 2SO 4)=v (SO 3) 化 学 键H —H Cl —Cl H —Cl 生成1mol 化学键时放出的能量 436kJ·mol —1 243kJ·mol —1 431kJ·mol —1A .mol 91.5kJ HCl(g)(g)Cl 2(g)H 222/=-;Δ=+H B .mol 91.5kJ HCl(g)(g)Cl 21(g)H 2122/=+;Δ=+H C .m ol 183kJ 2HCl(g)(g)Cl (g)H 22/=-;Δ=+HD .m ol 183kJ (g)Cl (g)H 2HCl(g)22/=+;Δ=H +6.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多方面,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改变压强能改变气体反应的速率由于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活化分子有效碰撞次数增多B .增大浓度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原因是增大浓度就增加了反应体系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数C .温度升高使化学反应速率加快的主要原因是参加反应的分子的能量普遍增高增加了反应体系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数D .有些时候光辐照、超声波都可以改变化学反应速率7. 一定条件下,在体积为10 L 的密闭容器中,1 mol X 和1 mol Y 进行反应:2X (g )+Y (g )Z (g ),经60s 达到平衡,生成0.3 mol Z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以X 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01 mol/(L·s)B .将容器体积变为20 L ,Z 的平衡浓度变为原来的1/2C .若增大压强,则物质Y 的转化率减小D .若升高温度,X 的体积分数增大,则该反应的H >08. 下列各图中,表示正反应是吸热反应的是9. 灰锡(以粉末状存在)和白锡是锡的两种同素异形体。
江西省部分高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2024-2025学年度上期高中2023级期中考试化学考试时间75 分钟,满分 10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准考证号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填写清楚,考生考试条形码由监考老师粘贴在答题卡上的“贴条形码区”。
2.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填涂其它答案;非选择题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的对应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答题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上、试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由监考老师将答题卡收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 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仪器在中和热测定实验中不会用到的是A. 温度计B. 玻璃搅拌器C. 秒表D. 量筒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化学反应总是伴随着能量的变化B. 所有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均可通过量热计直接测定C. 物质的内能与温度和压强无关D. 所有的分解反应都是吸热反应3. 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的说法错误的是A. 铁与盐酸反应的能量变化可用图1表示B. 图1 表示反应物的总键能小于生成物的总键能C. 图1、图2中化学反应的焓变△H=(E₂―E₁)kJ⋅mol⁻¹=(b―a)kJ⋅mol⁻¹D. 图2可以表示反应2N₂O₅(g)=4NO₂(g)+O₂(g)△H>0的能量变化4.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的反应热表示燃烧热的是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自发进行的反应均是熵增反应B. 蔗糖在水中溶解是一个自发过程C. NaHCO₃受热分解过程: △S<0D. 吸热反应一定不能自发进行6. 下列事实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A. 反应NO(g)+O₃(g)⇌O₂(g)+NO₂(g)ΔH<0,达到化学平衡后,升高温度,体系的颜色变浅B. 新制氯水应放在阴暗低温处保存C. 合成氨的过程中及时分离出氨气D. 反应CO(g)+NO₂(g)⇌CO₂(g)+NO(g)△H<0,达到化学平衡后,减小容器体积,体系的颜色加深7. 在一定温度下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4NH₃(g)+5O₂(g)⇌4NO(g)+6H₂O(g)已知NH₃(g)、O₂(g)、NO(g)、H₂O(g)的初始浓度分别为0.4mol⋅L⁻¹、0.8mol⋅L⁻¹、0.2mol⋅L⁻¹,0.8mol⋅L⁻¹,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不可能为A.c(NH₃)=0.5mol⋅L⁻¹B.c(H₂O)=1.3mol⋅L⁻¹C.c(NH₃)+c(NO)=0.6mol⋅L⁻¹D.c(O₂)=1.05mol⋅L⁻¹8. 下列措施能增大氨水中NH₃·H₂O 电离程度的是A. 加入NH₄Cl固体B. 通入一定量的NH₃C. 加入少量冰醋酸D. 加入少量NaOH固体9. 在SO₂的饱和溶液中H₂SO₃达到电离平衡的标志是A.c(HSO―3)=c(SO2―3)B. 溶液中无H₂SO₃分子C. c(HSO₃)不再变化D. 溶液中H2SO3、HSO―3=SO2―3共存10. 已知H₂与ICl的反应分两步完成:H₂(g)+ICl(g)⇌HCl(g)+HI(g) ΔH₁<0HI(g)+ICl(g)⇌I₂(g)+HCl(g)△H₂<0且△H₁>△H₂,下列图像最符合上述反应历程的是11. 下列装置不能达到对应实验目的的是A. 探究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 Fe³⁺ + 3SCN⁻⇌ Fe(SCN)₃)(浅黄色) (无色) (红色)B. 探究温度对碳酸氢钠和碳酸钠分解速率的影响C. 探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 2NO₂(g)(红棕色)═N₂O₄(g)(无色))D. 探究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2NO₂(g)(红棕色)═N₂O₄(g)(无色))12. 向绝热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CO(g) 和H₂O(g),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g)+H2O(g)⇐CO2(g)+H2(g)ΔH。
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兰州一中2022-2023-2学期期中考试试题高二化学说明:本试卷分为第I 卷(选择题)和第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交卷时只交答题卡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i -28 Cl -35.5 Ti -48第I 卷(选择题,共48分)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6题每题2分,7-18题每题3分)1.对基态碳原子核外两个未成对电子的描述,错误的是( )A .电子云形状相同B .自旋方向相同C .能量相同D .原子轨道取向相同 2.“类推”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但有时会产生错误的结论.下列类推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3NH 分子中N 的杂化方式为3sp ,则3PH 分子中P 的杂化方式也为3sp B .甲烷的键角是10982'︒,白磷4(P )的键角也是10982'︒ C .离子晶体中都含有离子键,所以分子晶体中也一定含有共价键 D .干冰2(CO )是分子晶体,则2SiO 也是分子晶体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乙醇分子和水分子间只存在范德华力B .X HY —三原子不在一条直线上时,也能形成氢键C .2H O 比2H S 稳定是因为水分子间存在氢键D .可燃冰42(CH 8H O)⋅中甲烷分子与水分子间形成了氢键 4.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 .2CS 的熔沸点比2CO 高,与分子间的范德华力大小有关系B .2I 易溶于2CS ,可用相似相溶原理解释C .乙醛酸(HOCCOOH)分子中σ键与π键个数比为3:1D .3AB 型的分子空间结构都是平面三角形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互为手性异构体的分子互为镜像,且分子组成相同,性质也相同B .由酸性23FCH COOH CH COOH >,可知酸性23ClCH COOH CH COOH >C .由AgCl 和AgBr 都能溶于氨水中,而AgI 不能溶解在氨水中,可知AgI 在水中的溶解度最大D .干冰采取分子非密堆积,冰采取分子密堆积6.下表所列物质的晶体类型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原子晶体 离子晶体 分子晶体 A 四氯化硅 磷酸 单质硫 B 单晶硅 碳酸氢铵 白磷 C 金刚石 尿素 冰 D铁烧碱冰醋酸A .AB .BC .CD .D7.2023年春节期间,国产科幻电影《流浪地球》火遍全网,电影中涉及很多有趣的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影片幻想了太阳氦闪,地球将被摧毁.氦气属于稀有气体、是空气的成分之一B .电影中由硅、碳、氧、硫等元素经过一系列变化能变成铁,该过程属于化学变化C .固定太空电梯的缆绳材料最有可能是碳纳米管(如图),碳纳米管与60C 互为同素异形体D .建造行星发动机需要耐高温材料,这种材料很可能是一种共价晶体 8.设A N 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mol 基态2Fe +中未成对电子数为A 6N B .常温常压下,32.24L NH 中含有A N 个电子 C .12g 金刚石中含有A 2N 个C C —键D .0.1mol 硫酸铝铵[]442NH Al(O )S 中,正四面体形的离子共有A 0.1N 个 9.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 .二氧化碳的电子式:O C O ∶∶∶∶B .2H O 分子间的氢键表示为:O H O ——C .基态2Mn +的价电子轨道表示式:D .P 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10.短周期主族元素X 、Y 、Z 、W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 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Y 核外有13种运动状态不同的电子,基态时Z 原子3p 原子轨道上成对电子与不成对电子数目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3XW 的VSEPR 模型为平面三角形B .2ZW 是含有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C .Z 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比W 的弱D .元素Y 、W 形成的化合物属于离子晶体11.我国科学家合成一种比硫酸酸性更强的超强酸M ,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M 的结构式如图所示.其中R 、X 、Y 、Z 、W 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Y 和W 位于同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X Z Y Y ZR Y ZW ||————A .化合物2WY 是一种直线形分子B .不考虑端位原子,M 中Y 、W 、X 三种原子采用的杂化方式均不相同C .M 中含有极性键、非极性键、σ键和π键D .将M 中Z 元素替换为短周期同主族其他元素,M 酸性减弱 1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某物质熔融状态能导电,可以证明该物质内一定存在离子键B .单质分子中含有共价键一定是非极性共价键C .离子键就是使阴阳离子结合成化合物的静电引力D .共价化合物中,一定存在极性共价键,可能存在非极性共价键,一定不存在离子键 13.维生素C 可参与机体的代谢过程,俗称抗坏血酸,结构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维生素C 的分子式为646C H OB .维生素C 分子中含有3个手性碳原子C .维生素C 分子中C 原子有2sp 、3sp 两种杂化方式 D .维生素C 含碳原子较多,故难溶于水14.以下关于物质状态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等离子体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是一种特殊的液态物质B .晶体具有各向异性,所以用红热的铁针刺中涂有石蜡的水晶柱面,熔化的石蜡呈椭圆形C .X 射线衍射实验是鉴别晶体与非晶体最可靠的方法D .新型材料石墨烯可作为电源的电极材料15.下列有关物质结构叙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差异在于其是否具有自范性B .金属材料具有良好导电性、导热性及延展性都可以用电子气理论来解释 C.某晶体可能不属于四种典型类型中的任何一种D .液晶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在某些物理性质方面具有类似晶体的各向异性16.干冰晶胞结构如图所示,8个2CO 分子占据立方体的顶点,且在6个面的中心又各有一个2CO 分子.若立方体棱长为a ,则干冰晶体中每个2CO 分子周围距离为2a 2的2CO 分子有( )A .4个B .8个C .12个D .6个17.铜金合金可作为2CO 转化为碳氢化合物的催化剂,如图是一种铜金合金的晶胞结构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晶胞的体积为3363a 10cm -⨯B .Au 和Cu 原子数之比为3:1C .晶胞中相邻Cu 原子可以围成正八面体D .Au 和Cu 之间的最短距离为1apm 218.抗癌药阿霉素与环糊精在水溶液中形成超分子包合物,增大了阿霉素的水溶性,控制了阿霉素的释放速度,从而提高其药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阿霉素分子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为2sp 、3sp B .红外光谱法可推测阿霉素分子中的官能团 C .阿霉素与环糊精通过共价键结合形成超分子包合物 D .阿霉素分子中,基态原子的第一电离能最大的元素为N第II 卷(非选择,共52分)19.(14分)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根据元素①~⑧所处的位置回答下列问题:族周期ⅠA 0 1 ①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2 ② ③ ④ 3⑤⑥⑦⑧(1)元素⑧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其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 (2)34号元素Se 与④同主族,则Se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3)元素④⑤能够组成原子个数比为1:1的化合物,其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该化合物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包括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键类型)(4)由③④⑥可形成一种高硬度、耐高温的防弹材料,这三种元素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5)元素②、③、④分别形成的气态氢化物的沸点由高到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填分子式) 20.(15分)钒(V )是一种重要的金属,有金属“维生素”之称,用途涵盖了航空航天、电池、光学、医药等众多领域,主要由五氧化二钒冶炼得到.某种由钒精矿(含25V O 及少量MgO 、2SiO 等杂质)提取五氧化二钒的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1)钒精矿磨细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浸出液中含有钒酸钠34(Na VO ),34VO -与34PO -的空间构型相同,均为________________形.(2)净化液中加入氯化铵溶液进行氨化沉钒,过滤得到固体43NH VO ,经煅烧后得到25V O ,煅烧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3)五氧化二钒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该结构中σ键与π键个数之比是________.(4)催化剂25V O 溶于NaOH 溶液中,可得到偏钒酸钠,偏钒酸钠的阴离子呈如图所示的无限链状结构,写出偏钒酸钠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5)钒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单质钒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若晶胞的棱长为a nm ,密度为3g cm ρ-⋅,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A N ,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列出计算式即可).21.(13分)全球首次在350公里时速的奥运版复兴号高铁列车上依托5G 技术打造的超高清直播演播室,实现了超高清信号的长时间稳定传输.请回答下列问题:(1)5G 芯片主要材质是高纯硅.基态Si 原子价层电子的运动状态有________种.高纯硅制备过程中会生成3SiHCl 、4SiCl 等中间产物.这两种物质的沸点:3SiHCl ________4SiCl (填“>”或“<”).(2)已知电负性:H Si >,则3SiHCl 充分水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3)复兴号高铁车体材质用到Mn 、Co 等元素.Mn 的一种配合物化学式为[]53Mn(CO)(CH C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标号).A .3CH CN 与Mn 原子配位时,提供孤电子对的是C 原子B .Mn 原子的配位数为6C .3CH CN 中C 原子的杂化类型为2sp 、3sp D .3CH CN 中σ键与π键数目之比为5:2(4)时速600公里的磁浮列车需用到超导材料.超导材料TiN 具有NaCl 型结构(如图),晶胞参数(晶胞边长)为10a 10m -⨯,则最近的两个3Ti +间的距离为________m ;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为A N ,则该氮化钛的密度________________3g cm -⋅(列出计算式即可).22.(10分)某同学设计如下制备铜的配合物的实验,并对铜的化合物进行研究.已知铜离子的配位数通常为4.(1)X 试剂为________________;(2)写出c 试管中浑浊液溶解成深蓝色溶液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3)目前,印刷电路板的腐蚀多采用碱氨蚀刻液(氯化铵和氨水的混合液),使电路板露出的铜以二氯四氨合铜的形式溶解下来,写出腐蚀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4)由上述实验能说明3NH 、OH -与2Cu +形成蓝色配离子的稳定性强弱为: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兰州一中2022-2023-2期期中考试高二化学参考答案单选题(1-6题每题2分,7-18题每题3分)1 D2 A3 B4 D5 B6 B7 B8 C9 D 10 C 11 D 12 D 13 C 14 A 15 A 16C17C18C19.(每空2分,共14分)(18)253s 3p(2)第四周期ⅥA 族(3)2Na O O Na -+⎡⎤⎢⎥⎣⎦∶∶∶ 离子键,(非极性)共价键 (4)323NO Al --+>> (5)234H O NH CH >>20.(方程式3分,其余每空2分,共13分)(1)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和提高V 的浸出率 正四面体(2)4325322NH VO V O 2NH H O +↑+煅烧(3)3:2(4)第四周期第ⅤB 族 322A 5a N 10ρ-⋅⋅⨯(或321A 1/2a N 10ρ-⋅⋅⋅⨯)(5)3NaVO21.(方程式3分,其余每空2分,共15分) (1)4 <(2)32232SiHCl 3H O H SiO 3HCl H +=++ (3)BD (4)102a 102-⨯ 83A (4(4814)N a )10-⨯+⨯(或324A 462N a 10-⨯⨯⨯,或243A 24810N a ⨯⨯) 22.(方程式3分,其余每空2分,共10分) (1)无水乙醇(2)[]22334Cu(OH)4NH Cu(H 2)N OH +-+=+(3)43234222Cu 4NH Cl 4NH O 2Cu(NH C )l 2H O +++=+ (4)[][]22344Cu(NH Cu )(OH)+->。
2007-2008学年第1学期化学系化学专业《物理化学(2)》期末考试试卷(A)及答案评分标准

考生承诺:我知道并遵守学院有关考试的规章制度,且承担因考试违纪、作弊引起的一切后果――――――――――――――――――――――――――○―――――――――――――――――――――――――――――○―――――――――――――――――――――――――――――――――○―――――――――――――――――――――――――――――――――――2007-2008学年第1学期化学系化学专业《物理化学(2)》期末考试试卷(A )一、填空题(共10分,每空1分)1.298K 时,当H 2SO 4溶液的浓度从0.01 mol·kg -1增加到0.1 mol·kg -1时,其电导率κ将 ,摩尔电导率Λm _ 。
(填增加、减少或不变)2.固体能被液体润湿时,则 。
3.某化合物与水相作用时,该化合物初浓度为1 mol •dm -3,1 h 后其浓度为0.8 mol •dm -3,2 h 后其浓度为0.6 mol •dm -3,则此反应的反应级数为 ,此反应的反应速率系(常)数k =。
4.电导率κ的物理意义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298 K 时,已知φθ(Fe 3+,Fe 2+)=0.77 V, φθ(Sn 4+,Sn 2+)=0.15 V,当这两个电极组成自发电池时, E ϑ为 V 。
6.在KI 溶液中加入稍过量AgNO 3溶液,得到溶胶的胶团结构可表示为:。
7.丁达尔现象是光的 所引起的,其强度I 与入射光波长λ 。
二、单项选择题(共40分,每小题2分,选项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将其填入括号内)1.下列溶液中,摩尔电导率最大的是 ( ) (A) 0.001 mol·kg -1 KCl (B) 0.001 mol·kg -1 KOH (C) 0.001 mol·kg -1 HCl (D) 1.0 mol·kg -1 KCl2.某一反应在有限时间内可反应完全,所需时间为c 0/k ,该反应级数为:( )(A) 零级 (B) 一级 (C) 二级 (D) 三级3.一个化学体系吸收了光子之后,将引起下列哪种过程:( )(A) 引起化学反应 (B) 产生荧光 (C) 发生无辐射跃迁 (D) 过程不能确定4.在低于室温的温度下,在固体表面上的气体吸附一般是什么形式:( )(A) 形成表面化合物 (B) 化学吸附 (C) 液化 (D) 物理吸附 5.电极AgNO 3(m 1)|Ag(s)与ZnCl 2(m 2)|Zn(s)组成电池时,可作为盐桥的是: ( )(A) KCl (B) NaNO 3 (C) KNO 3 (D) NH 4Cl6.下图描述了原电池和电解池中电极的极化规律, 其中表示原电池阳极的是:( )(A) 曲线1 (B) 曲线2 (C) 曲线3 (D) 曲线47.雾属于分散体系,其分散相是:( )(A)液体 (B)气体 (C) 固体 (D) 气体或固体8.Tafel 公式 η =a+blg j 的适用范围是 : ( )(A) 仅限于氢超电势 (B) 仅限于j ≅ 0, 电极电势稍有偏差的情况(C) 仅限于阴极超电势, 可以是析出氢, 也可以是其他 (D) 可以是阴极超电势, 也可以是阳极超电势9.电解金属盐的水溶液时, 在阴极上 : ( )(A) 还原电势愈正的粒子愈容易析出 (B) 还原电势与其超电势之代数和愈正的粒子愈容易析出(C) 还原电势愈负的粒子愈容易析出(D) 还原电势与其超电势之和愈负的粒子愈容易析出10.有相同初始浓度的反应物在相同的温度下,经一级反应时,半衰期为t 1/2 ;若经二级反应,其半衰期为t 1/2',那么:( )(A) t 1/2 = t 1/2' (B) t 1/2 > t 1/2' (C) t 1/2 < t 1/2' (D) 两者大小无法确定考生承诺:我知道并遵守学院有关考试的规章制度,且承担因考试违纪、作弊引起的一切后果――――――――――――――――――――――――――○―――――――――――――――――――――――――――――○―――――――――――――――――――――――――――――――――○―――――――――――――――――――――――――――――――――――11.弯曲液面产生附加压力,凸面下的附加压力ΔP :( )(A) ΔP>0 (B) ΔP <0 (C) ΔP=0 (D) ΔP ≥012.纯液体温度升高时,表面张力 ( )(A) 随温度升高指数增大 (B) 随温度升高线性降低 (C) 随温度呈对数变化 (D) 不变13.憎液溶胶在热力学上是: ( )(A) 不稳定、可逆的体系 (B) 不稳定、不可逆体系 (C) 稳定、可逆体系 (D) 稳定、不可逆体系14.一贮水铁箱上被腐蚀了一个洞,今用一金属片焊接在洞外面以堵漏,为了延长铁箱的寿命,选用哪种金属片为好? ( )(A) 铜片 (B) 铁片 (C) 镀锡铁片 (D) 锌片15.已知298K 下,电极反应所对应的标准电极电势如下:Sn 4++4e==Sn,φϑ1 =a ;Sn 2++2e== Sn, φϑ2=b ;Sn 4+ +2e==Sn 2+,φϑ3=c, 则:( )(A) c =a-b (B)c =a -2b (C)c =2a-b (D) c=2b-a16. 按碰撞理论,气相双分子反应的温度升高能使反应速率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 )(A )碰撞频率增大 (B )活化分子数增加 (C )碰撞数增加 (D )活化能降低17.298 K 时, 0.005 mol ·kg -1 的 KCl 和 0.005 mol ·kg -1的 NaAc 溶液的离子平均活度系数分别为 γ ±,1和 γ ±,2,则有 ( )(A) γ ±,1= γ ±,2 (B) γ ±,1> γ ±,2 (C) γ ±,1< γ ±,2 (D) γ ±,1≥ γ ±,2 18.下列电池的电动势与氯离子活度无关的是:( )(A) Zn| ZnCl 2(aq)| Cl 2(p ),Pt (B) Zn| ZnCl 2(aq)| KCl (aq)| AgCl,Ag (C) Ag,AgCl| KCl(aq)| Cl 2(p ),Pt (D) Pt,H 2( p )| HCl (aq)| Cl 2(p ),Pt 19.铅蓄电池放电时,正极发生的电极反应是:( )(A) 2H + + 2e -→H 2 (B) Pb →Pb 2+ + 2e -(C) PbSO 4 + 2e -→Pb + SO 42- (D) PbO 2 + 4H + + SO 42- + 2e -→PbSO 4 + 2H 2O20. 科尔劳乌施(Kohlransch)从实验中总结出电解质溶液的摩尔电导率与其浓度成线性关系,c A m m -=∞ΛΛ,这一规律适用于:( )(A )弱电解质的稀溶液 (B )强电解质的稀溶液 (C )无限稀溶液 (D )浓度为1mol·dm -3的溶液三、多项选择题(共9分,每小题3分,选项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答案是正确的,将其填入括号内,多选、少选均不得分)1.下列哪些电池的电池反应不是2Cu += Cu 2++ Cu(s) ( )(A) Pt|Cu 2+,Cu +||Cu +|Cu(s) (B) Pt|Cu 2+,Cu +||Cu 2+|Cu(s) (C) Cu(s)|Cu +||Cu 2+,Cu +|Pt(D) Cu(s)|Cu +||Cu 2+|Cu(s) (E) Cu(s)|Cu 2+||Cu +|Cu(s)2.酶催化的主要优点是: ( )(A) 选择性不高 (B) 极易受酶杂质影响 (C) 催化活性低 (D) 对温度反应迟钝 3.要使A + 与 B +两种离子共同在阴极析出,形成合金镀层,其条件是:( )(A)φ析出(A) > φ析出(B) (B) φ析出(A) < φ析出(B) (C) φ平衡(A) =φ平衡(B) (D)φ析出(A)≈φ析出(B) (E) φ平衡(A) - η(A) =φ平衡(B) - η(B)四、推导题(共10分)设乙醛热分解CH 3CHO →CH 4 + CO 是按下列历程进行的:CH 3CHO −→−1k CH 3· + CHO; CH 3· + CH 3CHO −→−2k CH 4 + CH 3CO·(放热反应) CH 3CO·−→−3k CH 3· + CO ; CH 3· + CH 3·−→−4k C 2H 6 。
山西省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理)试题(原卷版)

A.2个B.3个C.4个D.5个
17.萤石是制作光学玻璃的原料之一,其主要成分氟化钙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Ca位于元素周期表s区
B.每个 周围距离最近且等距的 有4个
C. 位于 构成的四面体空隙
D.基态氟原子核外电子的原子轨道有四种伸展方向
(2)基态砷原子的价层电子的轨道表示式为___________。
(3)元素Mg的第一电离能大于Al的第一电离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
(4)硫化氢和水分子结构相似,硫化氢晶体中,一个硫化氢分子周围有12个紧邻分子,而冰中一个水分子周围只有4个紧邻分子,原因为:___________。
(5) 是离子晶体,其晶格能可通过图(a)的Born−Haber循环计算得到。
A. 中离子键的百分数为62%,则 不是纯粹的离子晶体,是离子晶体与共价晶体之间的过渡晶体
B. 通常当作离子晶体来处理,因为 是偏向离子晶体的过渡晶体,在许多性质上与纯粹的离子晶体接近
C. 是偏向离子晶体的过渡晶体,当作离子晶体来处理; 是偏向共价晶体的过渡晶体,当作共价晶体来处理
D.分子晶体、共价晶体、金属晶体和离子晶体都有过渡型
坐标原子
x
y
z
Cd
0
0
0
Sn
0
0
0.5
As
0.25
0 25
0.125
(6)一个晶胞中有___________个Sn,找出距离Cd(0,0,0)最近的Sn___________(用分数坐标表示)。 晶体中与单个Sn键合的As有___________个。
24.完成下列问题
(1)基态硫原子核外电子的空间运动状态有___________种;其核外电子运动最高能级的电子云轮廓图的形状为___________。
高二化学---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化学自助餐(二)2007-8-10

化学自助餐(二)2007-8-10[化学名人堂]盖斯,化学家,热化学的奠基人。
1802年8月8日生于瑞士日内瓦市一位画家家庭,三岁时随父亲定居俄国莫斯科,因而在俄国上学和工作。
1825年毕业于多尔帕特大学医学系,并取得医学博士学位。
盖斯早年从事分析化学的研究,曾对巴库附近的矿物和天然气进行分析,做出了一定成绩,以后还曾发现蔗糖可氧化成糖二酸。
1830年专门从事化学热效应测定方法的改进,曾改进拉瓦锡和拉普拉斯的冰量热计,从而较准确地测定了化学反应中的热量。
1836年经过许多次实验,他总结出一条规律:在任何化学反应过程中的热量,不论该反应是一步完成的还是分步进行的,其总热量变化是相同的,1860年以热的加和性守恒定律形式发表。
这就是举世闻名的盖斯定律。
[一题多解]〖例题〗试利用298K 时下列反应焓变的实验数据,计算在此温度下 C(s)+21O 2 (g)=CO(g)的反应焓变? 反应3C(s)+ O 2 (g)=CO 2(g) △H 1=-393.5 K J ·mol -1反应1CO(g)+21O 2 (g)=CO 2(g) △H 2=-283.0 K J ·mol -1 反应2分析:计算反应热问题的一般方法:方法1:以盖斯定律原理求解,以要求的反应为基准(1)找起点C(s),(2)终点是CO(g),(3)总共经历了两个反应C→CO2→CO。
(4)也就说C→CO的焓变为C→CO2;CO2→CO之和。
注意:CO→CO2△H2=-283.0 K J·mol-1那CO2→CO 的焓变就是= —△H2=+283.0 K J·mol-1(5)求解:△H3=△H1—△H2=-393.5 K J·mol-1+283.0 K J·mol-1=-110.5 K J·mol-1方法2:以盖斯定律原理求解,以要求的反应为基准(1)找起点C(s),(2)终点是CO2(g),(3)总共经历了两个反应C→CO2;C→CO→CO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6—2007学年度四校联考第一学期 高二化学(理)期中考试试卷 (说明: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答案一律填在答题卡上..........) Ⅰ卷 选择题(共52分) 相对原子质量:N-14 O-16 H-1 C-12 S-32 Cu-64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题2分共52分) 1.下列气体不会造成大气污染的是( ) A. 二氧化硫 B. 氮气 C. 一氧化碳 D. 二氧化氮 2. 少量下列化学药品应保存在水里的是( ) A. 金属钠 B. 白磷 C. 硫磺 D. 溴 3. 通常状况下,氮气性质很不活泼,其原因是( ) A. 氮原子半径小 B. 氮分子是双原子分子 C. 氮元素非金属性强 D. 氮分子的键能很大 4. 下列气体能用碱石灰干燥的是 ( ) A.Cl 2 B.NH 3 C.HC1 D.CO 2 5. 鉴别二氧化氮和溴蒸气应选用的试剂是 ( ) A. NaOH 溶液 B. AgNO 3溶液. C. 淀粉碘化钾溶液 D. 石蕊试液 6. 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将装有氮气和二氧化氮混合气体的试管倒立于水中,经足够时间后,试管内气管内气体积缩小为原体积的53,则原混合气体中氮气和二氧化氮气体的体积比是 ( ) A. 2:3 B. 3:2 C. 3:5 D.5:3 7. 下列试剂的保存方法,错误的是 ( ) A. 把浓硝酸放在棕色瓶中,并置于冷暗处保存 B. 把AgNO 3放在棕色瓶中保存 C. 把NaOH 溶液放在带橡皮塞的玻璃瓶中 D. 把氢氟酸放在玻璃瓶中,把白磷保存在煤油中 8 .下列物质常被当食盐误用而中毒的是( ) A 、NaNO 3 B 、NaNO 2 C 、KNO 3 D 、Al (NO 3)3 9. 只用一种试剂就能把Na 2SO 4、NaCl 、(NH 4)2S04、NH 4Cl 四种溶液区分开来,这种试剂是( ) A 、AgNO 3 B 、NaOH C 、BaCl 2 D 、Ba (OH )2 10. 一定条件下,硝酸铵受热分解的未配平化学方程式为: NH 4NO 3 →HNO 3+N 2↑+H 2O ,在反应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氮原子数之比为 ( ) A .1∶1 B . 5∶4 C . 5∶3 D .3∶5 11. 反应 2A (g ) + B (g ) 2C (g );△H > 0 。
下列反应有利于生成C 的是( ) A. 低温、低压 B. 低温、高压 C. 高温、 压 D. 高温、低压 12. 将纯水加热至较高温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水的离子积变大、pH 变小、呈酸性B. 水的离子积不变、pH 不变、呈中性C. 水的离子积变小、pH 变大、呈碱性D. 水的离子积变大、pH 变小、呈中性13. 已知下列分子或离子在酸性条件下都能氧化KI ,自身发生如下变化:H 2O 2 → H 2O IO 3- → I 2 MnO 4- → Mn 2+HNO 3 → NO如果分别用等物质的量的这些物质氧化足量的KI ,得到I 2最多的是( )密封线内不得答题A. H 2O 2B. IO 3-C. MnO 4-D. HNO 314.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NH 3是极性分子,分子中N 原子处在3个H 原子所组成的三角形的中心B. CCl 4是非极性分子,分子中C 原子处在4个Cl 原子所组成的正方形的中心C. H 2O 是极性分子,分子中O 原子不处在2个H 原子所连成的直线的中央D. CO 2是非极性分子,分子中C 原子不处在2个O 原子所连成的直线的中央15. 由硫酸钾、硫酸铝和硫酸组成的混合溶液,其pH=1,c(Al 3+)=0.4 mol ·L -1,c(SO 42-)=0.8 mol ·L -1,则c(K +)为( )A .0.15 mol ·L -1B .0.2 mol ·L -1C .0.3 mol ·L -1D .0.4 mol ·L -116. 在H 2(g)+I 2(g) = 2HI(g)+Q kJ 中,要使反应速率增快,用下列何种方法不可行( )(A)加入I 2(g)增加其浓度 (B)加热升高反应温度(C)降低反应温度 (D)加入氢气增加其浓度17. 下列各组离子在酸性水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A .SO 42-、K +、NO 3-、Na +B .K +、I -、Cl -、NO 3-C .Na +、K +、SO 42-、NH 4+D .Na +、SO 42-、Cl -、H +18.“绿色化学”提倡在设计制备物质的方案时,要从经济、环保和技术等全方面考虑。
以下由Cu 制取Cu (NO 3)2的四种方案中,符合“绿色化学”的概念且可行的方案是( )A. Cu → Cu (NO 3)2B. Cu →CuO → Cu (NO 3)2C .Cu →CuCl 2→Cu (NO 3)2D .Cu →CuSO 4→Cu (NO 3)219. 可逆反应,2A(g) + 3B(g) 4C(g) +D(g),已知起始浓度c (A )=2mol/L ,c (B )=3mol/L ,c (C )、c (D )均为0,反应开始2min 时达到平衡状态,此时D 的 平衡浓度为0.5mol/L ,则下列表示中不正确的是( )A. 反应速率v(C)=1mol/(L.min)B. C 的平衡为浓度为1mol/LC. A 的转化率为50%D. B 的平衡浓度为1.5mol/L20. 下列试剂:①浓氨水,②氯水,③硝酸银,④浓硝酸,⑤浓盐酸,⑥溴化银,其中必须用棕色试剂瓶装的是( )A 、①②③④⑤⑥B 、②③④⑥C 、②③⑤⑥D 、①③④⑥21. 哈伯法合成氨的平衡反应,其方程式如下:3H 2(g)+N 2(g) 2NH 3(g)下列叙述何者正确( )A. 当上述反应达到平衡时,氨气的生成速率与氨气的分解速率均趋近于零B. 在定温定压下平衡时,氢气、氮气、氨气的体积比是3:1:2C. 3克的氢气与1克的氮气正好完全反应,生成2克的氨气D. 反应系统的压力加大时,可促进氨的合成22. 在一个1L 的密闭容器中,通入3L 的x (g)和2L 的Y (g ),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下列反应:4x (g)+3Y(g)2Q(g) +nR (g)达到平衡后,容器内温度不变,混合气体的压强比原来增加5%,x 的浓度减小31,则该反应方程式中的n 的值是( ) A. 3 B. 4 C.5 D.6 23. 体积相同、PH 相同的的HCI 溶液和CH 3COOH 溶液,与NaOH 溶液中和时两者消耗NaOH 的物质的量( )A .相同 B. HCI 多 C . CH 3COOH 多 D . 无法比较24.下列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属于水解反应的是( )A. H 2O+H 2O H 3O ++OH -B.HCO 3-+OH -H 2O+CO 32-C. CO 2+H 20H 2CO 3D.CO 32-+H 20 HCO 3-+OH -25. 在Na 2S 溶液中C (Na +)与C (S 2-)的关系( )催化剂 △A. C (Na +)= C (S 2-)B. C (Na +):C (S 2-)=2:1C .C (Na +):C (S 2-)﹥2:1 C (Na +):C (S 2-)﹤2:126.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 (H +)=1.0×10-12mol.L -1,则该溶液的PH 值可能是( )Ⅱ卷 非选择题共(68分)二、填空题 (10题 共53分)27. (6分)氮族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 族;氮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氮族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写化学式) ;氮族元素氢化物中稳定性最强的是(写化学式) ,其分子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分子空间结构呈 形。
28. (6分)在某温度下一密闭容器中,A B+C +Q 反应达到化学平衡.(1)若其他条件不变,体系升高温度,C 的物质的量浓度增加,平衡向 移动,则正反应是 反应。
(2)若B 为气态,减小压强平衡不发生移动,则A 是 态,C 是 态,且正反应速率将 逆反应速率将 (填加快或减慢)29. (15分)如下图所示:是A E 五种含氮物质相互转化的关系图,其中A 、B 、C 、D 常温下都是气体,D 为红棕色,写出A 、B 、C 、D 、E 的分子式和各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 各物质的化学式为:A B C D , E 。
(2) 各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①② ③④ ⑤30. (4分) 实验室制取氨气,所用装置与制________气的装置相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如氨气已充满容器,这时将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接近,可观察到___________现象。
31.(1分)除去NO 中混有的NO 2,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2.(2分) 1 L 密闭容器中,使气体A 分解,达到平衡后,A 的分解率为20%,A 的平衡浓度为2mol/L ,则A 的起始浓度为______________mol/L 。
33.(4分)配制FeSO 4溶液时,有时会稍有些浑浊,防止的方法可向溶液中滴入几滴 _________,这是为了_____________。
时间长了,溶液由浅绿色变为略带浅黄色,防止的方法可向溶液中加入少量_____________,这是为了_____________。
C AD BE ①② ③ ④ ⑤34.(5分) 如下图所示,气体B 和C 都具有刺有激性气味,B 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C 与AgNO 3溶液作用能产生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B 与C 相遇会产生白烟。
试推断A 的化学式__________,B 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 C 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写出B 与C 反应生成A 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35.(7分) (1)反应mA+nB PC 在某温度下达到平衡。
①若A 、B 、C 都是气体,减压后正反应速率小于逆反应速率,则m 、n 、p 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②若C 为气体,且m+n=p,在加压时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则平衡必定向_____________方向移动;③如果在体系中增加或减少B 的量,平衡不发生移动,则B 肯定不能为_____________态;④若升高温度,A 的转化率降低,此反应的逆反应是_____________热反应。
(2)有可逆反应A (g )+B(g) 3C(g),下图分别表示在不同条件下,生成物C 在反应混和物中的百分含量(C%)和反应时间(t )的关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