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压器铁芯片模具课程设计
电力变压器仿真模型设计方案

电力变压器仿真模型的设计目录绪论................................... - 6 -一.本课题意义....................................... - 6 -二.本文主要工作..................................... - 7 -三.使用工具介绍..................................... - 7 -第一章变压器的基本原理................. - 8 -§1.1 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 8 -§1.2 单相变压器的等效电路........................... - 10 -§1.3 三相变压器的等效电路及连接组问题............... - 11 -第二章变压器仿真的方法简介............ - 13 -§2.1 基于基本励磁曲线的静态模型..................... - 13 -§2.2 基于暂态磁化特性曲线的动态模型................. - 14 -§2.3非线性时域等效电路模型......................... - 15 -§2.4 基于ANN 的变斜率BP 算法 .................... - 16 -第三章单相变压器的仿真................ - 17 -§3. 1 单相变压器仿真的数学模型...................... - 18 -§3.1.1 单相变压器的等效电路分析........................ - 18 -§3.1.2 龙格-库塔法则的介绍............................ - 19 -§3.2 单相变压器仿真的程序流程及功能介绍.............. - 20 -§3.3 单相变压器仿真的实例计算及结果分析.............. - 21 -§3.3.1单相变压器仿真的波形分析........................ - 21 -§3.3.2单相变压器的励磁涌流的分析...................... - 23 -§3.3.3单相变压器励磁涌流的特征........................ - 26 -第四章三相变压器的仿真................ - 26 -§4. 1 三相变压器仿真的数学模型...................... - 27 -§4.1.1仿真的数学依据................................. - 27 -§4・1・1・1三相变压器Yd11连接组模式............. -27 -§4・1・1・2三相变压器Ynd11连接组模式 .......... -29 -§4・1・1・3三相变压器YnyO连接组模式............. -29 -§4・1・1・4三相变压器Yy0连接组模式.............. -30 -§4.1.2 电源电压的描述................................. - 31 -§4.1.3铁心动态磁化过程简述........................... - 31 -§4.1.3.1 极限磁滞回环的数学描述...................... - 31 -§4.1.3.2暂态局部磁滞回环的描述...................... - 32 -§4.1.3.3剩磁的处理.................................. - 34 -§4.2 三相变压器仿真的程序流程及功能介绍.............. - 34 -4.2.1 分段拟和加曲线压缩法方法一(两段修正的反正切函数)4.2.2 分段拟和加曲线压缩法方法二(两段修正的反正切函数加两段34 -直线)................................................ -. 36 -4.3 三相变压器仿真的计算实例及结果分析 ............. - 37 -§4.3.1励磁涌流的仿真.................................. - 37 -§4.3.1.1方法一:用两段修正的反正切函数拟和压缩..... - 37 -§4.3.1.2方法二:用两段修正的反正切函数加两段直线拟和压缩38 -§4.3.1.3两种方法的比较分析......................... - 39 -§4.3.2影响变压器励磁涌流的主要因素及结果分析.......... - 40 -§4.3.2.1剩磁对变压器励磁涌流的影响................. - 40 -§4.3.2.2合闸初相角对变压器励磁涌流的影响........... - 41 -§4.3.3三相变压器励磁涌流的特征....................... - 42 -第五章结论与展望...................... - 44 -参考文献............................... - 45 -附录Matlab 程序....................... - 46 -§1.在Yd11 接线方式下两段反正切函数拟和极限磁滞回环的程序............................................................................................... - 46 -§2.在Ynd11 接线方式下两段反正切函数拟和极限磁滞回环的程序............................................................................................... - 49 -§3.在Yny0 接线方式下两段反正切函数拟和极限磁滞回环的程序 ............................................................................................... - 51 -§4.在Yy0 接线方式下两段反正切函数拟和极限磁滞回环的程序52 -§5.在Yd11 接线方式下两段反正切函数加两段直线拟和极限磁滞回环的程序............................................. - 53 -§6.在Ynd11 接线方式下两段反正切函数加两段直线拟和极限磁滞回环................................................. - 56 -§7.在Yny0 接线方式下两段反正切函数加两段直线拟和极限磁滞回环的程序............................................. - 57 -§8.在Yy0 接线方式下两段反正切函数加两段直线拟和极限磁滞回环的程序............................................. - 58 -摘要随着电力系统的飞速发展,对变压器的保护要求也越来越高。
铁芯冲片冲压复合模设计)

编号:0417成人高等教育毕业设计(论文)题目铁心冲片复合模设计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模具设计与制造)4班年级姓名姚赞彬指导教师罗方河老师(年月)广东工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制模具生产的工艺水平及科技含量的高低,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技与产品制造水平的重要标志,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产品的质量、效益、新产品的开发能力,决定着一个国家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因此这次我们的毕业设计要求设计一个模具以便检验自己所学模具有关方面的知识是否牢固。
由于产品的材料和工艺特性不同,生产用的设备也各异,模具种类繁多,但用的最为广泛的大约有以下几种:冷冲压模、塑料成型模、锻造模、精密铸造模、粉末冶金模、橡胶成型模、玻璃成型模、窑业制品模、食品糖果模、建材用模等。
其中以冷冲压模、塑料模的技术要求和复杂程度较高。
据不完全统计,飞机、汽车、拖拉机、电机电器、仪器仪表等产品的零件,有60%左右是用模具加工完成的;自行车、手表、洗衣机、电冰箱、电风扇等轻工业产品,有80%的零件需由模具来制造。
至于标准件中的紧固件、轴承、日用五金、餐具、塑料制品、玻璃制品、玻璃器皿、皮胶鞋等的大批量生产,完全靠模具来保证。
例如生产海鸥牌照相机,其占总数的92%的零件就需500套模具,又如解放牌汽车改型后约需400套模具,其总重量达2500t。
即使一个自动玩具的生产也需要近90套模具。
显而易见,模具作为一种专用的工艺装备,在生产中的决定性作用和重要地位越来越被人们所共认。
实践证明,只有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广泛地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加强科学管理,才能促进生产的持续发展。
而要完成上述新课题和新项目就离不开精密、复杂、大型、长寿命模具的及时工艺。
从接到设计任务到完成,短短的三个月来,从刚开始朦胧的学习模具设计与制造,到可以独立完成一套小型的模具,这是一个量的积累到质的变化.在设计方面,用CAD软件协助进行绘图,大大的提高工作效率.设计过程是充实而又快乐的,每当一次又一次的通过查数据,攻破一个小难关,到最后完成有点小成就感,从进学校学习模具这个专业,就以模助为中心,以后要好好朝模助设计师这个目标好好努力!这次设计能顺利完成,还得感谢罗方河等老师的精心指导。
课程设计 任务书1 《小型单相变压器设计》

题目:小型单相变压器设计
1.设计任务:
设计一个小型单相变压器,能够满足不同小型设备的电源要求。
小型变压器的一次侧/二次侧电压为220V/24V(或48V)。
2.设计要求:
1)根据变压器的基本原理,设计出变压器的基本结构
2)选定铁芯尺寸、绕组匝数以及导线规格
3)完成单相变压器的参数测定,并分析运行特性
4)撰写设计报告、总结以及心得
3.设计用设备和器件:
功率表、万用表、交流电流表、交流电压表
4.设计计划安排:
5.主要参考文献:
1)《电机与拖动》,戴文进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电机与拖动基础》,杨文焕编著,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
3)《电机与拖动》,杨天明编著,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社,2008。
14-5 理想变压器的实现、铁芯变压器模型

同理:N3 = 30匝
U1 I1 - U2 I2 - U3 I3 = 0 I1 =
U2 I2 U1 U3 I3
=
36
24
220
= 0.227A (非关联)
对N2:P2 = - U2 I2 对N1:P1 = U1 I1 Zi =
U1 I1
对N3:P3 = - U3 I3 (关联)
=
2
220 0.227
§14-5 理想变压器的实现、铁 芯变压器模型
1.全耦合(K=1)变压器,L1→∞
i1
+ u1 N1
Φ11=Φ21 N1 Φ12=Φ22 + u2 -
i2
理想变压器 Φ11 = Φ21 Φ22 = Φ12
Φ11 —i1产生的全部磁通
Φ22 —i2产生的全部磁通
Φ21 —i1产生并与线圈Ⅱ相互交链的磁通 Φ12 —i2产生并与线圈Ⅰ相互交链的磁通 Φ=Φ11 +Φ22 (总磁通)(互磁通)(穿过两线圈总磁通)
1 2
. =0 去耦等效,令I
2
. U
oc =
j100 10 j90 j100
× 10∠ 0°
=70.7∠45°(V)
Zoc = j900 + (10-j90)‖j100=707∠45°(Ω)
. ②I
sc =
U oc Z oc
= 707 ∠ 45° =0.1∠0°(A)
jωM + _ 10Ω -j90Ω
u1 = N1
u1 u2
d dt
,u2 = N2 d
dt
=
N1 N2
=
1 n
N1 Φ11 =L1 i1 N1 Φ12 =M i2 N2 Φ21 =M i1 N2 Φ22 =L2 i2
课程设计变压器

课程设计变压器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学习目标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变压器的基本原理、构造和分类;技能目标要求学生能够运用变压器的原理进行简单的设计和计算;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要求学生培养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环保意识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变压器的基本原理、构造和分类,以及变压器的应用。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变压器的基本原理:介绍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包括电磁感应现象和变压器的等效电路。
2.变压器的构造和分类:介绍变压器的常见构造,如shell式、core式等,以及变压器的分类,如交流变压器、直流变压器等。
3.变压器的应用:介绍变压器在电力系统、电子设备等领域的应用,以及变压器的作用和重要性。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变压器的基本原理和知识。
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变压器的应用和实际效果。
4.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亲手体验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和性能。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需要准备多种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
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如《变压器原理与应用》等。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如《电力变压器技术参数》等。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课件,以及相关的视频、动画等多媒体资料。
4.实验设备:准备合适的实验设备,如变压器实验仪、示波器等,以支持实验教学。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等。
平时表现主要评估学生的出勤、课堂参与度和团队合作表现;作业主要评估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要求学生完成相关的练习题和案例分析;考试主要评估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包括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
评估方式应客观、公正,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课程设计---小型单相变压器的设计

课程设计---小型单相变压器的设计课程设计名称:电机与拖动基础课程设计题目:小型单相变压器的设计专业:机电动力与信息工程系班级:姓名:学号: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小型单相变压器的设计。
二、设计任务:设计一个小型单相变压器。
三、设计计划:1.查阅相关资料。
2.确定设计方案。
3.进行设计并定稿。
4.进行可行性分析。
四、设计要求:安全可靠,技术领先,投资合理,标准统一,运行高效。
所以,本次设计应该体现统一性,适应性,先进性,可靠性和经济性。
指导教师:教研室主任:中国矿业大学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学期2012—2013年度第一学期姓名专业电气工程班级课程名称电机与拖动基础设计题目小型单相变压器的设计评评定指标分值得分知识创新性20理论正确性20内容难易15定标准性结合实际性10知识掌握程度15书写规范性10 工作量10 总成绩100 评语:任课教师徐建华时间年月日备注·摘要电,现今社会已经近乎于主导地位的洁净能源,还在继续提高着自己的位置。
围绕着它所展开的学术研究也一天天的多了起来,针对着世界能源紧缺这个不可回避的问题,人们把希望寄托到了电的身上。
它的产生方式很多,这就为它能多方式的产生打下了基础,如水能、风能等不好利用的能源,都能被合理的转化成电能,可见电的发展前景是很广阔的。
发电、变电、用电,很多课题都已经大规模的展开,变压器也是其中一门很重要的学科。
变压器是一种静止的电器,他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及测量、控制和一些特殊的用电设备上。
目录1铁心 (6)1.1铁心 (6)1.2铁心用硅钢片 (7)1.3铁心常见故障 (8)2线圈 (8)2.1变压器线圈的作用 (8)2.2线圈的绕组形式 (8)3其他部分 (9)3.1二次侧总容量 (9)3.2一次侧绕组的容量 (10)3.3变压器额定总量 (10)3.4一次电流的确定 (10)4心得体会 (16)5参考文献 (17)一:铁心1:铁心的作用和形式铁心是变压器的基本部件,由磁导体和夹紧装置组成,所以它有两个作用。
(E字形铁芯冲片模具设计)铁心冲片的冲压模具设计(含全套CAD图纸).pdf

毕业设计说明书题 目专 业班 级姓 名学 号指导教师20**年 5 月 15 日目 录一、设计任务书 (2)二、零件的工艺分析及工艺方案 (4)三、排样方案 (6)四、冲压力计算及设备选择 (10)五、压力中心计算 (12)六、模具结构草图 (15)七、工作零件设计 (16)八、卸料装置的设计 (28)九、标准件的选用 (30)十、 设备校核 (35)十一、设计总结 (37)十二、 凸凹模加工工艺规程编制 (38)十三、参考资料 (40)第 1 页设计任务书毕业设计(论文)内容及要求:一、 原始数据:1. 产品零件图:如下图2. 材料:DR510;厚:1.03. 生产批量:大批量二、 设计要求:1.在满足生产率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要求成本低,模具寿命长;2.模具的制造工艺性良好,装配方便;3.操作安全、方便;4.便于搬运、安装;5.外形美观。
三、 设计图纸:1. 模具总装图一张2. 全部模具零件图纸(其中至少有一张 A2 以上电脑绘图)四、设计说明书1. 资料数据充分,并标明数据出处。
2.计算过程详细、完全。
3.公式的字母含义应标明,有时还应标注公式的出处。
第 2 页4. 内容条理清楚,按步骤书写。
5. 说明书要求用计算机打印出来。
五、 自选一个重要模具零件编制加工工艺规程六、 参考资料第 3 页第二章 零件的工艺分析及工艺方案零件图如下所示:零件图1. 形状:铁心冲片形状如“山”字形,其长为 48mm,宽为 24.6mm, 两边距底边 21mm 和 5mm 处各有一个直径为 3mm 的孔,并与中心线对称。
因此其形状较简单。
第 4 页第 5页1) 本零件采用有较高精度的滑动导向进行冲裁, 模架为中间导柱模架;2) 本零件采用条料送进;3) 模具中采用导尺和挡料销定位。
第三章 排样方案1、毛坯尺寸的计算:1)、 排样图如下:参考《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P56第 6 页从工件的形状尺寸来看,为使模具制造更简单、方便,我们优先 选用直排。
铁芯片无废料跳步模设计

铁芯片无废料跳步模设计绪论模具是机械、汽车、电子、通讯、家电等工业产品的基础工艺装备,属于高新技术产品。
作为基础工业,模具的质量、精度、寿命对其他工业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国际上称为“工业之母”。
近十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作为工业品基础的模具行业,也得到了蓬勃发展,已成为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产业。
据统计,我国(未包括台湾、香港、澳门)现有模具厂已超过1700家,从业人员达60多万人。
模具分为冲压模具、热锻模具、塑料模具、铸造模具、橡胶模具和玻璃模具等。
其中,冷冲压模具历史悠久、用途广、技术成熟,在各种模具中所占比重最多。
汽车、摩托车、家电行业是模具最大的市场,占整个市场的60%以上。
例如,一种车型的轿车共需模具4000套,价值达2亿元`到3亿元;单台电冰箱需要模具生产的零件约150个,共需模具约350套,价值约400万元;单台彩电大约有150个零件需用模具生产,共需具约140套,价值达700万元。
其中所需模具大部分为冷冲压模具。
冲压是在室温下。
利用安装在压力机上的模具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分离或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零件的一种压力加工方法。
也叫冷冲压.在冲压过程中,将材料加工成零件的一种特殊工艺装配,称为冲压模具。
冲模是在实现冲压加工中必不可少的工艺装配,与冲压件是“一模一样”的关系,若没有符合要求的冲模,就不能生产出合格的冲压件:没有先进的模具,先进的冲压成型工艺就无法实现。
在冲压零件的生产中,合理的成形工艺、先进的模具、高效的冲压设备是比不可少的三要素。
与切削加工相比,冷冲压靠模具和设备完成加工过程,所以具有生产效率高、加工成本低、材料利用率高、产品一致性好、操作简单、便于实现机械化与自动化等一系列优点。
一台普通冲压设备每分钟可生产零件好几十件,而高速冲床的生产率可大每分钟数百件甚至上千件。
因此,大批量生产的机械、电子、轻工等产品,都大量使用冷冲压零件。
在国防方面,飞机、导弹、各种枪支与炮弹等产品中,冷冲压加工的零件比例也是相当大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变压器铁芯片模具课程设计
江 苏 科 技 大 学 材料学院
塑性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设计 课题名称:冷冲压级进模具设计 姓 名: 沈 健 学 号: 0840601219 专业班级:08材料成型(2)班 系 (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指导老师: 石 凤 健 设计时间:2011年12月30日 十二.参考文献··········································13 十三.附录 ·········································14
一·冲裁工艺分析
该冲裁件属结构简单的板状制品,冲裁件在形状上为对称结构,材料为D310。属于电工用硅钢,具有良好的冲压性能。零件图上所有的尺寸均未标注公差,可按IT14确定冲裁件尺寸公差。查表可得各尺寸公差为48-0.62,36-0.62,6-0.3,12-0.43,3-0.25,30-0.52,24-0.52,Ø30.025冲裁件的孔的 尺寸为3mm大于冲孔的最小尺寸,该冲裁件表面质量无要求,断面粗糙度取6.3μm。
二、工艺方案制定。 1.该冲裁件分两步完成,工序为冲两圆孔-------落料。 根据1可以初步确定两个方案, (a) 第一步冲孔,第二步落料 (b) 第一步落料,第二步冲孔。 有三种常用的模具可供选择 根据该冲裁件的年产量为80万件,宜才采用高效多工序模具进行成型,由于(b)方案不适宜多工序模具成型,所以采用(a)种方案进行冲裁成型。 三、模具类型的选择 模具类型有三种常用的模具可供选择 (1) 采用两套模具,分别是冲孔模与落料模具。这种单工工序模制造方便,成本低,但无法达到本制件的精度要求。 (2) 级进模,把两道工序合并在一副模具中完成,可以减少模具和设备数量,提高生产效率并容易实现自动化。 (3) 复合模,能够在一套模具中同时完成两道工序,但是复合模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 根据上述条件可以采用级进模具或者复合模具进行成型。 单工序模具无法达到产品的精度要求。 本制件属于小型制件,一采用成本较低,安全,自动化较高的级进模进行生产。 四、冲裁排样 1、排样图 排样是指在条料、板料上的布置的方法,拍样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材料利用率冲模结构,冲裁件的质量和成产率。 搭边是指制件与制件之间,制件与毛刺坯侧边间的余料。起作用时补偿定位误差使条料在送进时有一定的刚度,以保证送料的顺利进行,从而提高制件的质量。搭边值查表3-13可知工件与工件之间的搭边值为a=1.8,工件与板料边的搭边值为a=2.0mm.
2、条料宽度与材料利用率 调料宽度与导料板间距,根据本制件采用的是级进模,为了保证其精度,应该选择有侧压装置的模具,还必须有侧刃装置。 (1)调料宽度:B0-Δ=(D+1.5a1+nb1)0-Δ=(48+1.5×2+2×1.5)=540-0.5 mm (2)导尺间距:S'=48+1.5×2+2×1.5+2×0.5=55 mm S'1=48+1.5×2+2×0.1=51.2 mm (3)进距:h=L+a=36+1.8=37.8 mm (4)材料利用率:η=bhnA×100%=49.4% 五、模具结构形式的选择 1、定位方式级定位零件 (1)导料板的选用 选用分离式的导料板,外形尺寸纵向长度有凹模长度决定。
(2)侧刃的选择 由于制件两道工序之间的距离相对较大,步距与两个制件的距离一致,即为37.8mm.采用双侧刃,提高制件的精度。 侧刃的的结构如图所示,这种侧刃所产生的毛刺处在侧刃齿形冲出的宽缺口中,对定距精度没有影响,定距精度较高。 侧刃的制造公差按h6确定,带侧刃的模具,一般都在侧刃孔旁的导料板上装有挡块,以减轻导料板挡料台阶的磨损。 (3)卸料装置的选用 对于本冲裁,落料级进模,已选用最简单的卸料装置,即弹压卸料装置,弹压卸料板既起卸料作用也起压料作用,所以冲件直平 度较高,结构简便易于制造。节约成本。 在冲裁前将板料压平,防止冲裁件翘曲。 六、模架的结构形式和相关尺寸 1、模架的结构形式 模架是模具的主体结构,他是连接冷冲模具工作零件的部件,所以选用模架相当重要,根据落料模的要求,搜作用的冲裁力较大,故选用导柱在两侧的中间导柱的模座结构,次结构比较平稳。 冲模的主要零件都是通过螺钉、销钉连接到模架上,构成一幅完整的冲模结构方可使用。 2、模具的尺寸 根据凹凸模具的整体尺寸,查表可得到。 七、压力机的选择 1、各工序的压力计算 查附表知:σb=230mpa,τ=190mpa,kx=0.050,kt=0.063 冲裁力:F=Ltσb=(36×2+48×2+30×4+2×π×1.5×2)×0.3×230=21.17kN 冲孔:F1=kLtτ=1.3×2π×1.5×2×0.3×190=1.40kN 落料冲裁力:F2=F-F1=21.17-1.40=19.77kN 卸料力:Fx=kxF=0.05×21.17=1.06kN 推件力:Ft=nktF=14×0.063×21.17=18.67kN 其中n=14 总冲压力:F总=F+Ft+Fx=21.17+18.67+1.06=40.9kN 根据计算的总压力,查表可选用型号为J23-6.3的压力机。 2、模具压力中心的确定 x0=nilixi1=16.67 mm
y0=niliyi1=7.84 mm
八、模架及其他零部件的确定与选择 1.凸凹模间隙确定 根据经验法,查表得:Zmin=0.06mm 2.凸凹模刃口尺寸计算 查表确定所有尺寸的磨损系数为X=0.5,采用配合加工。 冲孔:以凸模诶基准,配做凹模。 凸模 A3p=(3×0.5×0.25)0-0.25×0.25=3.1250-0.063 mm Cp=24±0.25×0.52=24±0.13 mm 凹模:A3d=A3p+Zmin=3.180-0.063 mm 落料:以凹模为基准,配做凸模。 凹模 A36d=(36-0.5×0.62)0+0.25×0.62=35.690+0.155 mm A6d=(6-0.5×0.3)0+0.25×0.3=5.850+0.075 mm A12d=(12-0.5×0.43)0+0.25×0.43=11.7850+0.108 mm A48d=(48-0.5×0.62)0+0.25×0.62=47.690+0.155 mm A3d=(3-0.5×0.25)0+0.25×0.25=2.8750+0.063 mm B12=(12+0.5×0.43)0-0.108=12.2150-0.108 mm C30=30±0.13 mm 3.凸凹模外形尺寸计算 导料板厚度:h1=6mm 卸料板厚度:h2=8mm 凸模固定板厚度:h3=20mm 凸模长度:L=h1+h2+h3+h=20+8+6+33=67mm 凹模板尺寸:160×125×10mm 4.导柱导套模架 压力机闭合高度最大为:170mm 取上模座:160×125×35mm 下模座:160×125×40mm 导柱1:25×130mm 导套1:25×85×33mm 导柱2:28×130mm 导套2:28×85×33mm 校核:模具闭合高度H=35+40+20+50+15=155mm<170mm
九、固定结构的设计 1)上下模座上各采用4个直径为10mm的紧固螺钉,2个直径为8mm的销钉止转 2)卸料板上采用4个卸料螺钉(标准型)公称直径为10,尾部留有足够的行程空间 3)导料板通过4个直径为8的紧固螺钉固定 4)模柄上采用直径为8的圆柱销1个 防止模柄转动 十、凸模的结构形式及固定方法 1、冲孔的凸模,按照如图所示的国家标准院凸模结构及固定形式,凸模与固定板的配合h7/m6 的配合
2、凹模的外形结构及固定方式。 凹模的外形结构,根据工件的大小,形状的特点来选择凹模的形状,由于中小型模具通常采用整体式的凹模,只有大型凹模才采用镶拼式,本冲孔落料模系中小型,所以选取整体式凹模。 凹模的刃口形式,采用如下图所示的刃口形式。
这种刃口的凹模,刃口无斜度,,刃口强度较好,刃口尺寸不随 修磨刃口而增大。 它满足使制件顺冲压方向退下的要求,因此能够选用该刃口形式的凹模。 3、固定板与垫板 固定板按外形分为圆形和矩形两种,主要用于固定小型凸凹模等零件,其外型做成和凹模一样大小,厚度取凹模后的0.6—0.8。本课题中属于小型的制件模具,固定板与垫板无需校核。 十一、模具的安装、调整和安全措施 1、在压力机上安装、调整是一件很重要的工作,冲模安装和调整不好,轻则造成冲件报废,重则威胁人身级设备安全。 冲模安装的一般注意事项; (1) 调整工作台,准备工具,材料图纸,模具 (2) 关闭压力机电源开关。 (3) 给压力注油,和上让压力机空转,观察设备的运行状况。 (4) 检查压力机上的打料装置,应将打料螺钉调整到最高,以免调整压力机闭合高度是在折弯。 (5) 检查压力机和冲模的闭合高度。 (6) 冲模前,应将上下模座和滑块地卖弄的油污揩拭干净,并检查无异物。 2、冲压工作的安全措施 冲压工作必须特别重视安全技术,尤其是人身安全。 操作时严禁把手伸进危险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