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SPE标准划分石油储量级别
美国SPE和SEC有关油气储量评估规则和技术1PRMS[1]
![美国SPE和SEC有关油气储量评估规则和技术1PRMS[1]](https://img.taocdn.com/s3/m/19afce76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f2.png)
UNDISCOVERED PIIP
SUB-COMMERCIAL
COMMERCIAL
PRODUCTION
RESERVES
1P
2P
3P
Proved
Probable
Possible
CONTINGENT RESOURCES
1C
2C
3C
Low Estimate
UNRECOVERABLE
PROSPECTIVE RESOURCES
Best Estimate
UNRECOVERABLE
Range of Uncertainty
High Estimate
Not to scale
Separate Classification, Categorization
Increasing Chance of Commerciality
n Classifications
Probabilistic Estimates
n Based on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s of
parameters in computational method,
including allowance for correlation
between parameters
¡ reserves ¡ contingent resources ¡ prospective resources
n Categories
¡ Low estimate (1P,1C) ¡ Best estimate (2P,2C) ¡ High estimate (3P,3C)
TOTAL PETROLEUM INITIALLY-IN-PLACE (PIIP)
海外岩性油气藏储量分类分级方法

第35卷第6期2023年11月岩性油气藏LITHOLOGIC RESERVOIRSV ol.35No.6Nov.2023收稿日期:2023-03-27;修回日期:2023-07-07;网络发表日期:2023-08-08基金项目:中国石油上游领域前瞻性基础性技术攻关项目“SEC 准则增储技术、方法及政策研究”(编号:2022DJ79)及中国石油国际勘探开发有限公司研发项目“海外油气储量管理稳储增效策略技术优化及应用”(编号:2023-YF-01-01)联合资助。
第一作者:夏明军(1975—),男,博士后,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海外储量管理和储量评估工作。
地址:(100083)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开发战略规划所。
Email :*********************.cn 。
通信作者:王忠生(1970—),男,博士,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海外储量管理和储量评估工作。
Email :*****************************.cn 。
文章编号:1673-8926(2023)06-0037-08DOI :10.12108/yxyqc.20230605引用:夏明军,邵新军,杨桦,等.海外岩性油气藏储量分类分级方法[J ].岩性油气藏,2023,35(6):37-44.Cite :XIA Mingjun ,SHAO Xinjun ,YANG Hua ,et al.Classification and categorization method of overseas lithologic reservoir re ‐serves [J ].Lithologic Reservoirs ,2023,35(6):37-44.海外岩性油气藏储量分类分级方法夏明军,邵新军,杨桦,王忠生,李之宇,张超前,原瑞娥,法贵方(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摘要:为规范海外石油储量评估,提出海外岩性油气藏储量分类分级、岩性边界、含油面积及有效厚度确定的方法。
SPE油气资源管理体系

油气资源管理体系(Petroleum Resources Management System)美国石油工程师协会(SPE)美国石油地质家协会(AAPG)世界石油大会(WPC)美国石油评估工程师协会(SPEE)目录序言11.0 基本原则和定义21.1石油资源分类框架3 1.2基于项目的资源评估62.0 分级和分类指南82.1资源分级9 2.1.1已发现状态确定9 2.1.2商业性确定9 2.1.3项目状态和商业风险 10 2.1.3.1 项目成熟度次级分类 11 2.1.3.2 储量状态 13 2.1.3.3 经济状态 14 2.2资源类别 15 2.2.1不确定性范围 15 2.2.2类别定义和指南 16 2.3增产作业项目 18 2.3.1修井、措施和设备更换 19 2.3.2压缩机 19 2.3.3加密井 19 2.3.4提高采收率 20 2.4非常规资源 203.0 评估和报告指南 223.1商业评估 22 3.1.1基于现金流的资源评估 22 3.1.2经济标准 23 3.1.3经济极限 24 3.2产量计量 25 3.2.1计量点 25 3.2.2自用燃料 26 3.2.3湿、干天然气 27 3.2.4伴生非烃组分 27 3.2.5天然气回注 27 3.2.6地下天然气储存 28 3.2.7产量平衡 293.3资源权益和认定 29 3.3.1矿区使用费 30 3.3.2产品分成合同储量 30 3.3.3合同延期和更新 314.0 可采量评估 324.1评估方法 32 4.1.1类比法 33 4.1.2容积法 34 4.1.3物质平衡法 35 4.1.4动态法 35 4.2确定性法和概率法 36 4.2.1累加方法 37 4.2.1.1 分类累加 39附表1:可采资源级别和次级分类附表2:储量状态定义和指南附表3:储量类别定义和指南附录A:资源评价中使用的术语表序言油气资源是天然赋存于地表或地下的烃类估计量。
SEC和SPE储量的相关介绍7

SEC和SPE储量的相关介绍一、现状目前,全球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油气储量定义和评估规范,各个国家、组织都有各自的油气储量评估规范。
由石油工程师学会(SPE)、世界石油大会(WPC)、美国石油地质家协会(AAPG)等多个行业组织共同起草并批准的SPE/WPC/AAPG 储量定义和评估规范是目前国际石油公司之间进行储量资产买卖和储量评估的主要依据。
同时,对于在美国上市的石油公司来说,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储量定义和评估规范是公司年度报表中储量数据披露的基础。
随着油气并购交易的不断活跃和在美国上市的石油公司数量的不断增加,这两个规范在国际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二、定义SEC储量:在SEC评估准则下的剩余经济可采储量评估结果称为SEC储量。
SPE储量:在SPE评估准则下的剩余经济可采储量评估结果称为SPE储量。
两种定义的剩余经济可采储量评估计算原理相同,指在现有技术、经济和法规条件下,预计可采出的油气产量。
采用现金流法计算,即完成投资后区块(或单元)的年净现金流为0之前的油气采储量之和。
三、区别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评价中经济参数的确定,SEC准则相对保守,其成本、油价等参数采用当前水平作为未来生产的预测数据,而SPE准则可根据未来的经济形势预测与当前水平不同的成本和原油价格。
SEC储量定义中的经济生产能力(Economic producibility)强调公司的最低收益,即将要开发或开采储量所花的费用大于或等于销售油气的总收入,或者可解释为内部收益率大于或等于零。
与SPE储量定义中“商业价值(commerciality)”的区别,商业价值侧重于公司的投资回报,不同公司要求的目标内部收益率不同,甚至对折现率也有不同的要求。
同时,两者对地质储量、井控距离的确定标准有细微的差别,对地质、油藏工程等专业人员的要求不同。
如果强调商业价值,将降低油公司批露储量的可对比性。
SPE和SEC油气储量评估规范的更新及对比

目前,全球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油气储量定义和评估规范,各个国家、组织都有各自的油气储量评估规范。
由石油工程师学会(SPE)、世界石油大会(WPC)、美国石油地质家协会(AAPG)等多个行业组织共同起草并批准的SPE/WPC/AAPG储量定义和评估规范是目前国际石油公司之间进行储量资产买卖和储量评估的主要依据。
同时,对于在美国上市的石油公司来说,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储量定义和评估规范是公司年度报表中储量数据披露的基础。
随着油气并购交易的不断活跃和在美国上市的石油公司数量的不断增加,这两个规范在国际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2007年以来,这两个规范都进行了重要的更新。
SPE油气储量委员会(OGRC)主席John在2007年撰文宣布,由SPE、WPC、AAPG以及石油评价工程师协会(SPEE)共同起草的“石油资源管理系统(PRMS)”已经得到SPE的批准[1,2]。
2008年12月,SEC也批准了更新的《财务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条例》(“Regulation S-X”)4-10(a)条,该条主要规范了油气储量定义和评估规范[3]。
中国的石油公司应该密切关注SPE储量规范和SEC披露要求的变化,制定相应的披露政策,建立不同规范下的储量数据库,未来在符合SEC新条例要求的情况下披露油气信息,这样既能更好地反映公司现状和发展前景,又不至于影响公司的竞争性[4]。
一、SPE PRMS的主要更新内容SPE储量规范在1997-2001年间逐渐建立起来。
2004年以来,随着技术的进步、石油工业的不断国际化和非常规资源比重的逐渐增加,修订这些定义和规范,使其成为一个高度统一的储量评估规范的要求越来越强烈。
2007年,SPE新的储量评估体系“石油资源管理系统”主要在以下方面进行了更新。
1)经过SPE油气储量委员会的调整、完善、扩充,修改了1997年发布的SPE/WPC油气储量定义、2000年发布的SPE/WPC/AAPG油气资源分级和定义,以及2001年发布的SPE/WPC/SPEE油气储量和资源评价指导原则。
石油储量评估标准

石油储量评估标准石油作为被广泛使用的能源资源之一,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和战略意义。
为了正确地评估石油储量,我们需要依据一些科学的标准和方法。
本文将就石油储量评估标准进行探讨,并对其中的一些关键问题进行分析。
首先,石油储量评估需要依靠地质勘探和数据分析。
地质勘探是通过地下地质结构和地质构造的研究,来确定地质脉络和油气藏的空间分布和规模。
通过这些勘探工作获取的地质数据和样本,结合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科学技术手段的分析,可以得出一定的储量评估结果。
其次,对于石油储量的评估,我们需要考虑地质勘探的局限性和数据不确定性。
地质勘探是基于有限的样本和数据进行推断,不能完全代表整个油田的情况。
此外,石油储量评估还受到地下储层的多样性、油气分布的非均质性以及地质构造和沉积过程等因素的影响。
因此,在进行石油储量评估时,我们需要对不确定性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处理。
对于石油储量评估标准,国际上一般采用了国际石油工程师协会(SPE)和美国石油协会(AAPG)等组织发布的《石油与天然气资源分类系统》。
该分类系统将石油储量划分为三类:证实储量、可能储量和猜测储量。
证实储量是指已经通过地质勘探证实存在的油气储量,并经济可开发。
可能储量是指确认油气存在的证据充足,但还需要进一步探明储量和技术确认是否经济开发的油气储量。
猜测储量是指基于地质理论、先进技术或推论而确定的,尚未通过直接观测得出的油气储量。
此外,石油储量评估还需要对资源量和储量量进行区分。
资源量是指地球上潜在存在的石油总量,包括已探明和未探明的石油。
储量量则是指已探明并且经济可开发的石油量。
评估储量量时需要综合考虑勘探区域的地质条件、技术可行性和市场需求等因素。
对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石油储量评估,还需要考虑各自的国情和资源条件。
一些发达国家常常依赖先进的勘探技术和设备,能够较为准确地评估石油储量。
而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技术和经费等方面的限制,可能会存在一定程度的储量低估问题。
总体来说,石油储量评估是一项复杂而且需要科学方法的工作。
2020新固体储量划分标准

- UNFC(联合国矿产资源和储量分类)分类:将煤炭储量划分为已探明储量(Proven Reserves)和潜在储量(Potential Reserves)。
2020新固体储量划分标准
3. 金属矿产储量划分标准: - JORC分类:将金属矿产储量划分为可采储量(Measure标准
新固体储量划分标准通常是指对于矿产资源(如石油、天然气、煤炭、金属矿产等)的储 量进行分类和划分的标准。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新固体储量划分标准:
1. 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划分标准: - SPE(美国石油工程师学会)/WPC(世界石油大会)分类:将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划分
为探明储量(Proven Reserves)、潜在储量(Probable Reserves)和可能储量(Possible Reserves)。
- SEC(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分类:将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划分为探明储量(Proved Reserves)和未探明储量(Unproved Reserves)。
2020新固体储量划分标准
2. 煤炭储量划分标准: - JORC(澳大利亚矿产资源和储量委员会)分类:将煤炭储量划分为可采储量(
Measured Resources)、推测储量(Indicated Resources)和推测储量(Inferred Resources)。
Indicated Resources)和推测储量(Inferred Resources)。 - NI 43-101(加拿大国家仪器43-101)分类:将金属矿产储量划分为探明储量(
SPE–PRMS标准油气储量分类体系与我国的差异性探讨及储量管理建议

37SPE–PRMS 标准油气储量分类体系与我国的差异性探讨及储量管理建议肖玉茹,黄学斌,李 姝,刘丽琼,卢泉杰(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摘 要:目前中国石油公司应用的储量标准主要有3套,分别为国家标准、SPE–PRMS(Petroleum Resources Management System 石油资源管理系统)标准和SEC 标准。
为了促进我国油气资源储量分类体系完善和推进储量管理国际化,通过详细解读最新的2018年SPE–PRMS 的修订版,对比分析我国和SPE–PRMS 标准下的油气储量分类体系的发展阶段和分类原则,明确了4个方面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储量评估的服务目的和服务对象不同、储量定义的差异、不确定性的认识和储–产量的转化过程等。
提出了石油公司储量管理4项建议,即建立SPE–PRMS 标准下油公司内部的详细储量分类标准,用于储量管理和战略规划制定;深化储量的商业性和不确定性的研究,制定SPE–PRMS 标准储量评估技术细则;建立SPE–PRMS 标准下的储量价值评估体系,为项目优选和投资优化提供依据;完善勘探项目考核机制,建立SPE–PRMS 标准下以储量价值为导向的考核指标体系。
关键词:我国储量标准 SPE–PRMS 标准 储量管理 储量商业性和不确定性储量价值评估体系 考核机制收稿日期:2019–07–08。
作者简介:肖玉茹,博士,高级工程师,1992年硕士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03年博士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长期从事国内外油气战略规划与储量评估研究,曾多次荣获省部级和局级科技进步奖,合作出版专著1本,发表论文 35篇。
油气储量是石油公司的核心资产,是衡量石油公司价值和成长的重要标准,也是国家制定能源战略和发展规划的重要依据。
因此,世界各国和组织都制定了一系列油气储量分类体系和评估规则。
目前,中国石油公司应用的储量标准主要有3套,分别为国家标准、石油资源管理系统(Petroleum Resources Management System 即SPE–PRMS 标准)和SEC 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至少90%可能性(P90):实际可采量等于或大于低估值。
至少50%可能性(P50):实际可采量将等于或大于最佳估值。 至少10%可能性(P10):实际可采量将等于或大于高估值。
当采用确定性分析方法时,应该也存在低估值、最佳估值和高估值,这些估值是基于相同 的解释方法对不确定性做出的定性评估。 描述不确定性的这些方法同样也可以用于储量、潜在资源量和远景资源量。 虽然对无商 业价值和未发现的油气藏将有不能获得商业性生产的重大风险,但是在这一风险下独立考虑潜 在可采量的范围是有用的,可以对具体地分类资源。
划分原则-类别
储量:已发现的可开采部分(潜在资源量) 具有商业开采价值时,就称之为储量。如果一个 项目已满足商业性开发要求,要进入开发实施阶 段,必须满足以下所有标准: • • 有合理的开发时间表。 开发项目具有合理的未来经济评估,且 经过钻一口或几口探井, 进行地层测试、取样、测井证 实的一个或多个聚集体中,具 有足够的数量和潜力的可动烃 类,被称为发现。
能性低,但是又比可能储量开采的确定性高。实际剩余的可采量可能高于或低于证实储
量与概算储量之和(2P)。 可能储量是通过地质和工程数据分析指出比概算储量的开采可能性低的那部分附加 储量。从项目中最终可采的总量具有低的可能性超过证实储量、概算储量和可能储量之 和(3P) 。
划分原则
对于已知含油边界,钻井数较多的油气藏而言,井控为储量分级的主要控制标准。
划分原则-级别
对于储量,一般的概率累积术语—低/最佳/高估值分别表示为1P/2P/3P,相应的储量 增量表示为证实储量,概算储量,可能储量。既然对储量的分类标准被明确提出来,在 大多数情况下,当有条件地满足已发现和开发的标准时,同样也可以应用于潜在资源量 和远景资源量。 对于潜在资源量,常用术语是低/最佳/高估值分别表示为1C/2C/3C。对于远景资源 量,这个术语同样适用。在潜在资源量和远景资源量中的增量没有特殊的术语。
联合开发了一个针对所有石油资源的分类系统,简称为“ SPE-PRMS”储量
体系。 这些定义和相关的分类系统现已在全球范围内的石油工业领域得到广泛
的应用。他们提供了一种可以比较的计算方法,降低了资源评价的主观性。
目录
序言 概念介绍 划分原则 划分实例
概念介绍
“石油资源”是指地壳表层和内部自然生成的所有石油数量,包括已发现和 未发现(可开采和不可开采)部分,再加上已经采出的石油产量。 “储量”是指在指定评估日给定的条件下,未来通过对已知石油聚集体实施
哈萨克斯某油田含油 面积圈定图 P1
如图,此小层油流井较多 ,以油流井控制的范围为 P1级别,P2级别的界限中 下部由四口测井解释油井 和油水同层井(4、2、15 、 3 号井)进行控制,中 上部无井控制,故由 P1 界 限外延一个井距来作为 P2 的界限,含油边界内剩余 的级别为P3,原始图P1界 限。
目录
序言 概念介绍 划分原则 划分实例
序言
全球致力于在规范石油资源的定义和怎样预测其储量方面的工作始于 30 年代,早期的定义集中于证实储量。石油评价工程师学会 (SPEE)最早发起的 这项工作,在此基础上,SPE学会于1987年出版了对所有储量类别的定义。 同年,世界石油理事会 (WPC ,后以世界石油大会著名 )出版了储量的定义, 二者出人意料的相似。1997年,两个组织联合发布了唯一一套可以在全球范 围内使用的储量定义。 2000年,美国石油地质家(AAPG)协会,SPE和WPC
已 发 现 的 石 油 石 资 油 源 资 量 源 量
未发 现的 石油 资源 量
图1-2:基于项目成熟度的分类
目录
序言 概念介绍 划分原则 划分实例
划分原则-类别
潜在资源量:在确定的时间内,通过采用开发方案从已知的储集体中可能产出 的石油,但由于一种或多种不可预见性费用,还不能进行商业化开采性。 潜在资源指项目当前没有可行的销售环境,或者商业性开发依赖于开发技术水 平、或对储集体的评价尚不足以做出清晰的商业性评价。根据储量评估的确定性水 平,可以将潜在资源进一步分类,并按照实施方案的成熟程度将储量分成不同级别 ,或根据开发和生产状况对储量进行描述。
划分原则
含油边界
P2 P3
P1
测井或其他解释油井
工业油流井
划分原则
对于未能钻遇油水界面的油藏而言,可以用推测油边界来确定储量计算的范围 及相应的储量级别。 (1)一个油藏含油边界未被钻井及其他资料证实,从钻遇的油层顶界至油层底 界的区域可确定为证储量( P1);从钻井揭示的油层底界向下推一个砂层度的区域 作为概算储量(P2),继续向下推一个砂层度的区域可作为可能储量(P3)。
(2)对于断块油气藏,钻井证实的含油断块的区域可确定为证实储量(P1)
,其下降盘可作为可能储量(P3),推测的储量估算范围以钻遇的油底深度为界;上 升盘可作概算储量(P2),推测的储量估算范围在一个开发井距以内。 (3)以上两种阐述中,当油藏含油面积较大时,即其面积超过1.5倍开发井距
范围,储量级别仍按井控确定。
(1)证实储量(P1)以工业油流井控制的一个井距范围内的区域。
(2)概算储量(P2)为以测井及其他资料解释油气井控制的一个井距的区域。如 果P1区域外,无井控制,则将P1区域外推一个井距,划分为P2。 (3)可能储量(P3)为含油边界内的除了P1和P2以外的其他区域。 (4)在以上3种储量级别划分和确定的基础上,如果该油藏内有两口油流井,并 且资料证明这两口井具有较好的连通性,即具有近似统一的油水界面,那么这两口井之 间原来可以划分为概算(可能)的区域也可以确定为证实储量的区域。
划分原则-级别
证实储量是指在指定评估日,通过地质和工程数据分析,在确定的经济条件、操作 方式和政府规章制度下,具有合理的确定性、将来可以从已知油气藏中经济采出的石油 的数量。如果采用确定性方法,合理的确定性术语意味着具有高置信度可采量。如果采 用概率方法,至少有90%的概率实际可采量等于或大于估计值。 概算储量是通过地质和工程数据分析指出的那部分附加储量,比证实储量的开采可
划分原则 井1 井2
概算(气)
证实气 可能油 概算油 证实油
划分原则
C1
C2
目录
序言 概念介绍 划分原则 划分实例
P1 哈萨克斯某油田含油 面积圈定图 P2 如图,本区块,属于商业 开发阶段 ,已有 4 口工业 油流井(黑色的井),根 据前面的讲的规则,以这 四口井控制的一个井距区 域 为 P1( 图 示 红 色 ) , 在 含有边界内,其它地区, 均有其他测井解释油井进 行控制,圈定为 P2 级别, 无P3。
P2
P3
小结
意义:SPE储量体系经济效益为出发点,强调在目前的条件下可以从地下 经济开采出的石油量,相对于国内的储量体系,对于投资活动可以给予更好 的指导作用。 特点:国内的储量是地质概念,而SPE储量更注重的是经济效益。 简单一点说: 国内储量,强调的是“有”。
SPE储量,强调的是“值”。
这就是两者在划分方向上的最大区别。
的石油地质储量或未发现石油地质储量。不可采量的一部分可能由于将来经济环 境的改变或技术的发展而变为可采。
石 油 资 源 量
已 发 现 的 石 油 资 源 量
未发 现的 石油 资源 量
图1-1:资源分类框架
根据项目成 熟程度可将项目 推进到商业开发
(商业决策)的
要求,对开发项 目 (即可采量)进 行细分类。
符合规定的投资和运营标准。
•
• •
证明已对产量有合理的市场销售预期。
证明已具备生产和运输能力,或能够及 证明法律、合同、环境和其它社会经济 为了将其包含于储量级别中,项目必须充分
时准备到位。 因素允许实施所评估的开发项目。 论证说明其可商业开发的能力。
划分原则-级别
级别划分: 可采量和潜在可采量的不确定性范围可以用确定性或概率分布来表示。 当用概率方法来表示不确定性范围时,可以给出低估值、最佳估值和高估值:
开发项目能够被经济采出的石油估算数量。
“潜在资源量”是指在指定评估日,从已知石油聚集体中可能被开采的石油 估算量,由于存在一个或多个偶然因素而使可供实施的项目还没有达到经济开采
的程度。
“远景资源量”是指在指定评估日,通过将来对未发现的石油聚集体实施开 发方案可能采出的石油估算量。
“不可采量 ”是指在指定评估日,已发现通过未来开发项目不能被采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