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天然气储量计算(二)容积法(4-1)
油气储量计算

4 探明储量: 继发觉井后,经评价钻探阶段后计算出旳可靠 旳工业储量 。
n已开发探明储量 n未开发探明储量
开发方案是否实施
表7-1 各级地质储量旳勘探程度
级别
探明储量
类别 已开发探明储量 未开发探明储量
控制储量 预测储量 基本探明储量
地震
补作必要旳 地震工作
1.按产能大小
2.按储量丰度
3.按地质储量
4.按埋藏深度
<
体积为:Ahφ。
3.地下油
气体积AhφSoi
4.油气地面体积 与质量
AhφSoi/Boi
油层平均旳原始含油饱和度Soi,油层孔隙
空间体积Ahφ 之乘积:AhφSoi
石油旳地下体积与地面体积之比,称原 油体积系数。原油旳体积系数一般都不小 于1,高者常达以上
地下油气体积 AhφSoi 除以原油旳原始体 积系数Boi,得到油气旳地面体积N,为:
油层
干层
(三)油层有效孔隙度(取2位小数)
1.岩心分析孔隙度
(覆压校正)地层孔隙度
2.测井解释孔隙度 (1)声波测井孔隙度 (2)密度测井孔隙度
t tma t f tma
b ma f ma
(四)原始含油饱和度(取2位小数)
1.岩心测定 条件:油基泥浆取心、密闭取心 2.测井解释 3.毛管压力曲线计算 室内平均毛管压力曲线换算为油藏毛管压力曲线
油层段
已完毕 预探井 ,间断 取心。
第二节 容积法计算油气储量
一、容积法计算油气储量旳思绪
容积法计算石油储量旳基本思绪,是将整个油藏看成一种有统一 压力系统和彼此连通旳容器,在此基础上首先拟定含工业储量旳油、 气层旳体积,然后逐次计算油层孔隙空间体积和油气旳地下体积,最 终将油气旳地下体积折算成地面体积或质量。
油气储量计算

I类(TZ62、44)
7
塔中82试油点
塔中242试油点
塔中621试油点
6
塔中62-1试油点
塔中62-2试油点
5
4
工业产层
有效孔隙度(%)
3
2 1.8
1
干层
0
0.001
0.01
0.04
0.1
1
裂缝孔隙度(%)
塔中62-塔中82井区奥陶系测试层段的有效孔隙度和裂缝孔隙度 交会图。以测试干层(三角形符号)可以得到有效孔隙度下限约 1.8%,裂缝孔隙度下限约0.04%
石油的地面体积乘以原油密度ρo,得到石油的 质量N: AhφSoiρo/Boi 。
5.油气储量计算公式
石油储量 计算公式
N 100 AhSoi
Boi
或 N ' 100 AhSoi o
Boi
质量 体积
式中 N ——石油地质储量(体积量),单位104m3;
N ' ——石油地质储量(质量),单位104t; A ——含油面积,km2;
油水边界示意图
1. 油水界面的确定
⑴ 利用岩心、测井及试油资料确定单井油水界面—油底、 水顶分布图
⑵ 应用毛管压力曲线确定油气水界面
⑶ 利用压力资料确定油水界面
Pw
Po
(HOW HO ) 100
O
H
(HOW 100
HO )
W
H OW
HO
O H
100 (W W O
O )
2.岩性边界的确定
二、储量参数的确定
容积法计算油气储量总共涉及6个参数:含油面积、有 效厚度、有效孔隙度、原始含油饱和度、原油体积系数、 原油密度。
石油天然气储量计算(二)容积法(4-2)

石油天然气储量计算(二)容积法(4-2)2.油层有效厚度(1)基本概念概念:油层中具有产油能力部分的厚度,概念:油层中具有产油能力部分的厚度,即工业油井中具有可动油的储集层厚度。
工业油井中具有可动油的储集层厚度。
两个条件油层内具有可动油现有工艺技术条件下可供开采一类有效厚度:油层中达到有效厚度标准的厚度二类有效厚度:油层中含油情况稍低于有效厚度下限的厚度。
教材P282教材有效厚度----生产层净厚度美国有效厚度生产层净厚度一级:一级:标准界限前苏联三级标准二级:下限二级:三级:三级:绝对界限标准界限:具可动油,开采时经济上盈利;标准界限:具可动油,开采时经济上盈利;具可动油,开采时经济上不合算;下限:具可动油,开采时经济上不合算;绝对界限:界限之上,存在石油,但不流动;绝对界限:界限之上,存在石油,但不流动;界限之下,界限之下,不存在石油教材P282教材教材P282教材方法:测试法经验统计法1)有效厚度物性标准)含油产状法钻井液侵入法(孔隙度、渗透率的下限值cutoff)(3)有效厚度的标准储层----有效储层储层有效储层油层----有效油层油层有效油层A.测试法米采油指数法单层测试试油物性法教材P283教材每米采油指数法概念:每米、每天、每兆帕压力下的采油量每米采油指数为零时所对应的渗透率单位厚度采油指数与渗透率关系曲线教材P283教材试油物性法确定产层与干层的孔、确定产层与干层的孔、渗下限值试油与物性关系图教材P283教材气10.00藏储层下限值研究1.00Equation:log(Y)=0.739457某某+-7.08154R=0.812188图气例层层层K干水0.106.008.0010.0012.0014.00PORE丘东气田试油物性法图K(某10-3µm2)(10000.00油藏储层下限值研究10.0016.00100.001000.00Equation:log(Y)=0.260056某某+-0.672979R=0.837122图例油层点层点层点层点20.0024.0028.00油(φ)φ(%)32.00(K))图B.经验统计法中低渗油田:渗透率下限为全油田平均渗透率乘于5%。
石油天然气储量计算(二)容积法(4-4)

基于三维网格
(15)
1. 基于平均值的储量计算
N = 100A ·h ·(1-Swi)o/Boi 油层有效厚度平均方法
A. 算术平均法
h
n
= (
hi)/ n
i1
式中;
h
----平均有效厚度,m;
hi ----单井油层有效厚度,m; n ----井数。
(已开发油田,开发井网较均匀,油层厚度变化大) 教材P297
教材P296
2. 天然气可采储量计算
(1)通过类比法确定气藏采收率以确定可采储量
对于尚未投入开发的气藏和采出程度很低的气藏, 通过类比法确定采收率。
计算储量的气藏
储层物性
边底水活跃程度
开采枯竭的气藏
采收率×地质储量= 可采储量
教材P302
(2)根据废弃条件计算可采储量
经济极限产量(废弃产量)
废弃条件
B. 井点面积权衡法
n
h=(
hiA i)/
n
Ai
i1
i1
式中, A i----各井点的
单井控制面积, km2
•邻井连接成三角网 •用中垂线划分单井控制面积 •计算纯含油区平均有效厚度 •油水过渡带若无井,取邻井有效厚度之半
教材P297
油层平均孔隙度计算方法
(只应用油层有效厚度范围内的分析样品或测井解释值)
0.55 0.9 0.19 0.5
0.48 2.2 0.189 0.547
0.05 2.4 0.18 0.5
0.05 2.4 0.18 0.5
0.05
2 0.18 0.5
0.05 1.5 0.17 0.5
0.24 3.2 0.168 0.544
气藏储量计算方法

精选ppt
2
(2)未开发探明储量(简称2类,相当其它矿种B级) 已完成评价钻探,并取得可靠的储量参数后所计算的储量。它是编制开发
在评价勘探或详探和以后的开发阶段中,井点越来越多,完全能够绘制出气藏 有效厚度、有效孔隙度 (有时绘制有效厚度与孔隙度乘积)、含气饱和度、压力和温 度等值线图,此时借助求积仪和各类等值线图,按下列公式分别计算:
平均有效厚度
n
hiAi
h
i1 n
Ai
i1
精选ppt
(6-2)
6
有效孔隙度
n
iAi
i1 n Ai i1
3、网格离散化方法
(1)手工离散
为了方便计算,将各类等值线图进行等网格划分,见图6—1,然后再把各等值线
数用手工法离散到网格的各个结点上。气藏容积法储量便是各个离散面积上容积
储量的总和,即
n
G0.01 Aihi iSgi/Bgi i1
(6-7)
式中n为离散点数。
精选ppt
8
离散网络图
(2)计算机自动离散 这种方法是采用曲面回归方式,将井点参数以相应的趋势形成曲面,再由
Z Zi
pTsc
WpBw
pscZT
精选ppt
14
p Z
pi Zi
1
Gp G
1We
1 Wp Bw
Vpi
令 We WpBw 为气藏水侵体积系数
Vpi
油气储量计算方法

油气储量计算方法西南石油大学学生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油气储量的计算方法专业年级:油气开采技术2011级学生姓名:李桥学号:11105030105指导老师:刘柏峰职称:讲师指导单位:西南石油大学西南石油大学自考本科论文完成时间2013年3月23日摘要油气储量是石油工业和国民经济的物质基础,是国家安全的战略资源。
它是油气勘探开发的成果的综合反映。
油田地质工作能否准确、及时地提供油、气储量数据,这关系到国家经济计划安排、油田建设投资的重大问题。
在油气勘探开发的不同阶段都需要计算储量,这是油田地质工作的一项重要问题。
正因为油气储量计算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所以本文就油气储量的各种计算方法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储量,方法,容积法,物质平衡,水驱曲线,产量递减······目录第一章前言 (1)1.1当代中国油气储量的发展 (1)1.2中国油气储量管理的发展 (1)1.3中国油气储量工作的新进展 (1)1.4油气田储量计算的发展现状 (2)1.5油气储量计算的研究意义 (2)1.6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2)1.7本文研究的思路 (2)第二章概述及储量分类 (3)2.1油气储量的概念 (3)1.油气储量 (3)2.地质储量 (3)3.可采储量 (4)4.远景资源量 (4)2.2工业油气流标准 (4)2.3 储量分类 (4)1.探明储量(也称为证实储量) (4)2.控制储量(也称为概算储量) (4)3.预测储量(也称为估算储量) (5)第三章油气储量计算方法 (5)3.1静态法 (5)3.2动态法 (5)第四章容积法油气储量计算 (6)4.1容积法计算油气储量的思路及公示 (6)1.油层岩石总体积 (6)2.油层孔隙空间体积 (6)3.地下油气体积 (6)4.油气地面体积与质量 (7)4.2油藏地质储量计算 (7)1.石油储量计算公式: (7)2.溶解气储量 (8)4.3气藏和凝析气藏的地质储量 (8)第五章物质平衡法计算油气藏地质储量 (9) 5.1物质平衡法概念 (10)5.2建立物质平衡方程式的假设条件 (10) 5.3油田的物质平衡方程式 (11)1.未饱和油藏的物质平衡方程式 (12)2.饱和油藏的物质平衡方程式 (13)3.气藏和凝析气藏的物质平衡方程式 (14)第六章水区特性曲线法计算油气储量 (14)6.1水驱曲线的基本关系式 (15)6.2确定可采储量和采收率的关系式 (16)第七章产量递减法计算油气储量 (17)7.1油气田开发模式图及开发阶段的划分 (17)7.2产量递减的类型 (18)1.指数递减 (18)2.调和递减 (18)3.双曲线递减 (18)7.3产量递减法的基本关系式 (18)第八章矿场不稳定试井法计算油气储量 (20)8.1不稳定试井基本公式 (20)8.2确定油气地质储量 (22)参考文献 (23)致谢 (24)第一章前言1.1当代中国油气储量的发展新中国成立的1949年,我国陆上只有玉门、延长、独山子三个小油田,石油探明储量只有4102900? ,石油年产量仅t 41012?。
石油储量计算方法及概念

埕北302井古生界核磁孔隙度与补偿中子关系图
25
y = 0.0323x 2 - 0.0739x + 1.8482 R 2 = 0.4954
20
15
MPHI%
10
5
0
0
5
10
15
20
25
CNL%
核磁孔隙度φm与声波孔隙度φs 和密度孔隙度φD关系图
Φm=0.004+0.9655φD-1.094φD2 R=0.8403
• 可动油法 • 泥浆侵入法 • 试油法 • 含油产状法 • 毛管压力法 • 最小孔喉半径法 • 束缚水饱和度法
饱和度 %Βιβλιοθήκη 残余油饱和度与空气渗透率关系图
0 20 40 60 80 100
0.1
油
1
10
100
1000
空气渗透率
饱和度 %
残余油饱和度与有效孔隙度关系图
0 20 40 60 80 100
式中: N:石油地质储量, 104t; A: 含油面积,km2; h: 平均有效厚度,m; φ: 平均有效孔隙度; Swi:平均油层原始含水饱和度; ρο :平均地面原油密度,t/m3; B ο :平均原始原油体积系数。
三、计算单元
储量计算单元划分得正确与否影响储量计算的精度。同一 油水系统是确定计算单元的主要依据。岩性油藏中,单个储集 体可作为一个计算单元。
Φm=-0.0064+1.0994φs+0.1266φs2 R=0.844
不同裂缝类型在裂缝识别测井的响应 网状缝
高角度缝 水平缝
岩心刻度法求取裂缝孔隙度解释流程图
根据ELANPLUS程序 用岩心刻度后解释 总孔隙度ΦT
容积法储量计算公式

容积法储量计算公式容积法储量计算公式1. 原始油储量计算公式原始油储量是指油田中可采储量的总和。
根据容积法,原始油储量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原始油储量(OOIP) = 面积× 厚度× 孔隙度× 饱和度× 体积系数其中, - 面积:指油藏的地面范围面积,通常以平方米(m²)为单位; - 厚度:指油藏的有效厚度,通常以米(m)为单位; - 孔隙度:指油藏中的孔隙空间所占的百分比,常用百分比表示; - 饱和度:指孔隙空间中被油填充的百分比,常用百分比表示; - 体积系数:指原油的体积增加系数,常用表示。
例如,某个油田的面积为1000平方米,厚度为15米,孔隙度为10%,饱和度为80%,体积系数为,则该油田的原始油储量可计算为:原始油储量= 1000m² × 15m × 10% × 80% × = 120,000立方米2. 可采油储量计算公式可采油储量是指在当前技术条件下可以提取出的原始油储量。
可采油储量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可采油储量(OIIP) = 储量导数× 原始油储量其中, - 储量导数:指对原始油储量进行调整,考虑开采效率、油藏压力等因素得到的调整系数,通常为~之间。
例如,某个油田的原始油储量为100,000立方米,储量导数为,则该油田的可采油储量可计算为:可采油储量= × 100,000立方米 = 30,000立方米3. 采收率计算公式采收率是指油藏中可采集的油与原始油储量的比例。
采收率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采收率 = 可采油储量 / 原始油储量例如,某个油田的原始油储量为200,000立方米,可采油储量为60,000立方米,则该油田的采收率可计算为:采收率 = 60,000立方米 / 200,000立方米 =总结容积法是一种常用的储量计算方法,通过考虑油藏的面积、厚度、孔隙度、饱和度和体积系数等因素来估算油田的原始油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材P276 教材
N = 100A · h ·φ(1-Swi)ρo/Boi
(第五章) 教材P277-278
1. 含油面积
----具有工业性油流地区的面积。 具有工业性油流地区的面积。 具有工业性油流地区的面积
通过圈定含油边界, 通过圈定含油边界,确定含油范围
油水边界 含油边界 岩性边界 断层边界
基本概念 油水边界的确定 岩性边界的确定
凝析油的原始地质储量: 凝析油的原始地质储量:
Nc = 10-4Gc/GOR 式中 Nc ----凝析油的原始地质储量, 104m3 Gc ----天然气的原始地质储量, 108m3 GOR ----凝析气井的生产气油比, m3/ m3
教材P302 教材
二、 储量参数的确定
N = 100A · h ·φ(1-Swi)ρo/Boi 含油面积 有效厚度 有效孔隙度 含油饱和度 原油密度 原油体积系数 天然气体积系数
100%含水饱和度
教材P277 教材
•背斜油藏: 背斜油藏:
根据油水边界确定含油范围 根据油水边界确定含油范围 油水边界
•断层油藏
根据油水边界、 根据油水边界、断层 油水边界 圈定含油面积
教材P282 教材
•岩性油藏 岩性边界 油水边界
•复合油藏 岩性边界 油水边界 断层边界
教材P282 教材
a--透镜状油藏;b--地层尖灭油藏; 1--构造等高线;2--内油水边界; 3--外油水边界;4--含油边界线; 5--含油面积;6--试油结果。
•外含油边界: 外含油边界: ----油层顶面与油水接触面 油层顶面与油水接触面 的交线。 的交线。 内含油边界: •内含油边界: ----油层底面与油水接触面 油层底面与油水接触面 的交线。 的交线。 含油部分的纯含油区) (含油部分的纯含油区)
教材P277 教材
垂向油水过渡带 •实际的油水界面不是一个整齐的、油水截然 实际的油水界面不是一个整齐的、 分开的界面。 分开的界面。 界面处储层质量的差异, •界面处储层质量的差异, 可形成凹凸不平的油水 束缚水饱和度 界面。 界面。
教材P277 教材
(1)基本概念 )
油水边界:油层顶( 油水边界:油层顶(底)面与油水接触面的交线。 面与油水接触面的交线。 油水接触面的交线 油水接触面:油藏在垂直方向油与水的分界面。 油水接触面:油藏在垂直方向油与水的分界面。
界面以上产纯油, 或产纯水。 界面以上产纯油,界面以下油水同出 或产纯水。
Pw = po + (How -Ho)gρo /1000 + [∆H - (How - Ho)]gρw/1000
油水界面的海拔高度:
How = Ho + [ρw ∆H – 1000(pw - po )/g] / (ρw - ρo)
式中
Ho ----油井井底海拔高度,m; Hw ----水井井底海拔高度, m; How ----油水界面海拔高度,m; ∆H ----油井与水井海拔高度差,m; ρo ----油的密度,g/cm3; ρw ----水的密度,g/cm3; po ----油井地层压力,Mpa; Pw ----水井地层压力,Mpa
•地层原油中的原始溶解气地质储量: 地层原油中的原始溶解气地质储量:
Gs = 10-4 N · Rsi 式中,Gs ----溶解气的地质储量,108m3; Rsi ----原始溶解气油比,m3/t。
教材P276 教材
2. 容积法计算天然气储量
(1)纯气藏天然气地质储量计算 )
G = 0.01A · h ·φ(1-Swi) / Bgi = 0.01A · h ·φ(1-Swi)Tsc ·pi / (T · Psc ·Zi) 式中,G----气藏的原始地质储量,108m3; A----含气面积, km2; h----平均有效厚度, m; φ ----平均有效孔隙度,小数; Swi ----平均原始含水饱和度,小数; Bgi ----平均天然气体积系数 Tsc ----地面标准温度,K;(Tsc = 20ºC) Psc ----地面标准压力, MPa; (Psc = 0.101 Mpa) T ----气层温度,K; pi ----气藏的原始地层压力, MPa; Zi ----原始气体偏差系数,无因次量。 教材 教材P300
20529200
20529350
20529500
20529650
4279400
4279550
4279700
4279850
漫 溢
西6-6-3
4280000
4280150
100
50
0
50
100
4280150 4280000 4279850 4279700 4279550 4279400
3)地震储层横向预测 )
第二节 油、气储量计算的容积法
静 态 法 容积法 法 法
动 态 法 法 量
法 法 法 法
P275
一、容积法储量计算公式 1. 容积法计算石油储量
原始石油地质储量计算公式
N = 100A · h ·φ(1-Swi)ρo/Boi 式中,N ----石油地质储量,104t; A----含油面积, km2; h----平均有效厚度, m; φ ----平均有效孔隙度,小数; Swi ----平均油层原始含水饱和度,小数; ρo ----平均地面原油密度,t/m3; Boi ----平均原始原油体积系数。 地面原油脱气体积变小 教材P276 教材 (地下原油体积与地面标准条件下原油体积之比)
教材P277-278 教材
测井法:解释油层、水层、油水同层 测井法:解释油层、水层、 油层 试油:油层、水层、 试油:油层、水层、油水同层 综合方法: 综合方法:
确定油水边界图 教材P278 教材
2) 应用毛管压力曲线确定油水界面 )
•测井解释不同深度的含水饱和度 •综合成一条油藏毛管压力曲线 •试油确定含油饱和度下限值 根据含油饱和度下限值确定油水界面 •根据含油饱和度下限值确定油水界面 教材P279 教材
溢
西6-5-2
支 河
西6-4
西6-5 西新6-5 西新8-8
间
西7-5-2 西7Βιβλιοθήκη 6 西8-7 西8-7-1图
例
停注井 停产井
道
采油井 西9-7-1 港164 注水井 工程报废
井号、井位 SP|Rt
相带界限 河道、复合河道 点坝、心滩
漫溢
20528600
20528750
20528900
20529050
长庆油田土豆状或条带状砂体平均宽度500~600米 岩性边界则为钻遇井外推200~300米。
物性边界: 物性边界:
•砂岩尖灭线距有效厚度井点的1/3处; 砂岩尖灭线距有效厚度井点的 处 或干层井点与有效厚度井点的一半。 •或干层井点与有效厚度井点的一半。
教材P281 教材
2)应用沉积微相预测 )
20528600 20528750 20528900 20529050 20529200
教材P279 教材
(3)岩性边界的确定 )
工业含油岩性边界 第一步: 第一步:确定砂岩尖灭线 第二步: 第二步:确定物性边界
砂体形状类型及分布规律: 砂体形状类型及分布规律: 席状砂体 条带状砂体 透镜状砂体
教材P280 教材
1)井控法 )
--探明储量要求
简单插值法 储层横向预测法 地质统计学方法
--控制储量计算
20529350 20529500
西4-7
20529650
港西开发区三区三四断块东部
明Ⅱ5-2沉积微相平面图 沉积微相平面图
西5-8
比 例 尺
西6-8
漫溢
西5-7-3
漫
西6-8-2
溢
西6-7-3 西6-7-2 西6-9 西新6-9 西5-7-1
河
西5-7-2
西7-9
西6-9-1 西6-7 西9-9-1 港新164 港164 西8-9 西7-8-3 西6-7-4
西5-7
西5-6-2
道
西7-8-2 西6-6-1 西7-8-1
西5-6-1
漫
西新8-9 西7-8 西5-6 西5-6-4
漫
港105
西8-9-1
溢
河
溢
西6-6-2 西7-7-1 西8-8-2 西5-6-3 西6-6 西8-8-1 西7-7 西新5-6
河 河
漫
西6-5-1
西6-6-4 西8-8
间 道
西7-5-1 西7-7-2 西9-8-1
--控制储量计算
教材P301 教材
凝析气藏中天然气的原始地质储量: 凝析气藏中天然气的原始地质储量:
Gc = Gfg fg = ng/(ng + no) = GOR / ( GOR + 24056γo/Mo) 式中 Gc ----天然气的原始地质储量, 108m3; G----凝析气藏的总原始地质储量, 108m3; fg----天然气的摩尔分数; ng ----天然气的摩尔数, kmol; no ----凝析油的摩尔数, kmpl; GOR ----凝析气井的生产气油比, m3/ m3; γo ----凝析油的相对密度; Mo ----凝析油的相对分子质量,可由经验关系式确定: Mo =44.29 γo /(1.03- γo) 教材P302 教材
(2)油水边界的确定 )
•利用岩心、测井及试油资料确定油水界面; 利用岩心、测井及试油资料确定油水界面; 应用毛管压力曲线确定油水界面; •应用毛管压力曲线确定油水界面; 利用压力资料确定油水界面。 •利用压力资料确定油水界面。
1) 利用岩心、测井及试油资料确定油水界面 ) 利用岩心、 岩心法(定性分析): 岩心法(定性分析): 含水部分:颜色浅,灰白色,不含油或微含油; 含水部分:颜色浅,灰白色,不含油或微含油; 油层部分:颜色深,黄褐色或棕褐色,含油饱满; 油层部分:颜色深,黄褐色或棕褐色,含油饱满; 气层岩心:颜色虽浅,但具浓厚的芳香味。 气层岩心:颜色虽浅,但具浓厚的芳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