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土类描述编录样板
地质勘探土样描述

耕土(Q4pd):黄褐色,可塑,成份以粉质粘土为主,含较多植物根系,含少量生活垃圾、碎砖屑及煤渣素填土(Q4ml):黄褐色,可塑,成份以粉质粘土为主,含较多植物根系,含少量生活垃圾、碎砖屑及煤渣素填土(Q4ml):黄褐色,可塑,成份以粉质粘土为主,含少量碎砖屑及煤渣。
该层土堆积时间超过10年,场地北部该层分布厚度小于1.4m,南部分布厚度2.0~2.3m。
杂填土(Q4ml):杂色,稍湿,松散,含大量炉渣及碎砖块及建筑垃圾。
有少量粉质粘土充填。
该层土堆积时间超过10年,分布厚度1.0~2.2m。
杂填土(Q4ml):杂色,稍湿,松散,含大量炉渣及碎砖块。
有少量粉质粘土充填残积土:杂色,可塑,成份以粉质粘土为主,含较多植物叶及根系,含少量卵石、圆砾及灰岩碎块粘土(Q4al+pl):黄褐色、浅棕红色,坚硬,个别硬塑,含少量姜石及蜗牛壳碎片,具白色钙质条纹。
无摇振反应,切面光滑,干强度及韧性高粉质粘土:黄褐色,可塑,个别地段硬塑,含少量钙质条纹、姜石及蜗牛壳碎片。
姜石粒径1—2厘米。
无摇振反应,切面稍光滑,干强度及韧性中等粉土:黄褐色,湿,密实。
含少量姜石及蜗牛壳碎片。
无摇振反应,切面无光泽,干强度及韧性低粉砂:黄褐色、饱和,中密。
矿物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云母、角闪石次之。
偶含砾石及蜗牛壳碎片,颗粒呈星点状,粒径>0.075mm的粒组含量为83.3%粉细砂:黄褐色,饱和,中密。
矿物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云母、角闪石次之。
偶含砾石及蜗牛壳碎片, 粒径>0.075mm的粒组含量为83.3%细砂:黄褐色,很湿,密实,成分主要为石英、长石、云母及角闪石。
偶含砾石及蜗牛壳碎片,颗粒形状呈小星点状,粒径>0.075mm粒组含量为85.0-85.9%中砂:黄褐色,很湿,密实,矿物成分主要为石英、长石、云母及角闪石。
偶含砾石及蜗牛壳碎片,颗粒形状呈星点状,粒径>0.25mm粒组含量为61.4-79.7%卵石:灰色,密实,卵石含量>50%,母岩成分以灰岩为主,微风化。
地质编录综合描述卡

检测手段
及结果
地质巡视,地层出露均匀,未见异常情况。
建基面缺陷
及处理
建基面有浮土,建议清除后采用砂垫层回填处理。
边坡稳定性
边坡坡度不满足要求,部分坡顶已有变形裂缝。
边坡处理措施
及实施
建议放缓坡或采取钢板桩支护,施工时加强监测,确保施工安全。
工程地质评价
1、基坑出露地层与地质报告吻合;
2、地下水位埋较深,与建基面基本持平。
3、建议放缓坡或采取钢板桩支护,施工时加强监测,确保施工安全。
摄影、录像说明
照片附后
编录人员
记录
年月日
施工地质编录综合描述卡
建筑物名称
井室
坐标或桩号
1+200
编录段编号
1#井室基槽开挖
高程
41.12~41.13
建基面形态
及岩性
建基面较平整,出露岩性为②层壤土(Q3al+pl)。
坡面形态
及岩性
边坡坡度较陡,岩性自上而下为:岩性自上而下为:①层素填土(Q4ml)、②层壤土(Q3al+pl)。
水文地质特征
地质勘察土层描述【范本模板】

土层描述①杂填土(Q4ml):褐灰、灰黄等杂色,松散,稍湿。
主要由黏性土及碎块石等组成,不均匀含有5-20%的碎块石(块径多为2—10cm),均匀性差,堆积年限约1年.②、坡积粉质粘土(Qdl):褐黄、灰黄色,可塑~硬塑,稍湿。
主要由粘、粉粒组成,局部含少量的碎石,粒径在2—4cm左右,稍有光泽,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无摇震反应,坡积成因。
②粉质黏土(Q4dl+pl):灰黄、浅灰、褐红色,可塑状态,稍湿—湿。
主要由黏粉粒组成,切面较光滑,含砂约5—15%,干强度、韧性较高,无摇震反应。
③卵石(Q4al+pl):灰黄色,中密~密实,饱和,卵石含量约48~65%,粒径以20-120mm为主,少量达200mm以上的漂石,砾石含量15%,以亚圆状为主,成份以凝灰熔岩、花岗岩为主,上部以中粗砂充填,下部以粘性土充填,级配一般。
④凝灰熔岩残积黏性土(Q el):灰黄色,可塑-硬塑状态,稍湿-湿。
主要由黏粉粒及石英砂组成,含砂20—40%(多为粉细砂,砾砂含量约0—2%),干强度、韧性较低,无摇震反应,岩芯易散成砂土状,泡水易软化崩解,由凝灰熔岩风化残积而成。
⑤全风化凝灰熔岩(J3n):灰黄色,凝灰结构,散体状构造,标贯试验实测击数30≤N<50击,原岩主要矿物成分为长石、石英等,风化剧烈,原岩结构已基本破坏,长石已全部风化成高岭土,岩芯呈砂土状,岩体完整程度为极破碎,属极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
⑥砂土状强风化凝灰熔岩(J3n):灰黄色,凝灰结构,散体状构造,标贯试验实测击数N≥50击,岩芯合金钻进较容易,主要矿物成分为长石、石英等,风化强烈,原岩结构已基本破坏,长石已基本风化成高岭土,岩芯呈砂土—碎屑状,手捏易散,岩体完整程度为极破碎,属极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⑦碎块状强风化凝灰熔岩(J3n):灰黄色,凝灰结构,碎裂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岩芯多呈碎块状,局部表层呈碎屑状,岩芯锤击易碎,岩石风化强烈,裂隙发育,岩体极破碎~破碎,为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
工程地质编录【范本模板】

搞地质需掌握的基本知识一、杂填土:杂色,松散,大孔隙,上部为砼地坪,含较多的碎石。
二、淤泥质粉质粘土:灰色~灰黑色,流塑,部分夹有机质;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低,韧性低,有腐味。
三、粘土:灰黄色,可塑,无摇振反应、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局部分布。
四、粘土:灰黄~褐黄色,硬塑,含少量的铁,锰质结核,可塑,无摇振反应,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五、粉质粘土:青灰色,软~可塑状,为后期沉积,摇振反应无,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六、粉质粘土:灰黄~褐黄色,硬塑,含青灰色粘土团块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七、粉质粘土:灰黄~褐黄色,可塑,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八、粉质粘土:灰黄色,可塑,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局部含团块状密实粉土.九、粉质粘土:灰黄~褐黄色,钙质结核,硬塑,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十、粉质粘土:灰黄~灰色,软~可塑,粉粒含量高,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中等,韧性中等。
十一、粉质粘土:上部浅灰色,中下部褐黄色,硬塑,含少量铁锰质结核,无摇振反应,切面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
十二、粉质粘土夹粉土:灰黄~青灰色,可塑,含少量云母片,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十三、粉砂:黄色,含云母片,中密。
主要由石英等矿物组成,饱和状态。
十四、粉砂:上部灰黄色,底部浅灰色,含云母片,饱和状态,密实。
十五、粉质粘土夹粉土:灰黄色,软~可塑,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局部夹薄层粉土。
十六、粉土:灰黄,含云母片,很湿,稍密.摇振反应中等,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
十七、粉砂:灰黄,含云母片,饱和,密实,主要成分由长石、石英、云母等组成,磨园度好、分、选性好。
十八、粉土:浅灰色,含云母片,摇振反应中等,无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
十九、粘土夹粉砂:灰黄色,褐黄色,可塑,含少量钙质结核核径为3cm。
常见地层编录模板(钻探必备)

杂填土:杂色,稍湿-饱和,松散-稍密,由混凝土、碎石组成,硬杂质含量小于25%,局部混淤泥质土,土质不均,混少量粘性土。
堆填时间为5年。
粉质粘土:黄褐-灰黄色,饱和,可塑,含氧化铁,含少量植物根系,粘手,切面光滑,有光泽,无摇振反应,干强度高,韧性高。
淤泥:深灰色,饱和,流塑,含少量腐烂植物根系,污手,具腥臭味,切面光滑,略有光泽,摇振反应弱,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下部夹粉砂薄层,单层厚度0.5-2cm。
淤泥质土:海积,深灰色,饱和,可-软塑,污手,切面较光滑,稍有光泽度,摇振反应中等,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
粉砂夹淤泥:深灰色,饱和,松散-中密,粉砂分选中等,粒径大于0.075mm 达到50%以上,以长石为主,里次圆状,含大量粘粒。
具水平层理,单层厚度0.5-1.1mm,稍密,饱和;淤泥单层厚3-10cm,局部可达20cm。
淤泥质粉质粘土:深灰色,饱和,软塑,切面光滑,有光泽,弱摇振反应,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具水平层理,夹有多层0.5-3cm厚的粉砂薄层淤泥质土夹粉砂:深灰色,饱和,软-流塑,切面较光滑,稍有光泽,摇振反应弱,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
粉砂单层厚度一般为0.3-0.60m,局部最大可达1m,稍密,饱和。
底部多为互层状。
中砂夹淤泥质土:深灰色,中密,饱和,粒径大于0.25mm 达到50%以上,砂粒成分以长石、石英为主,分选中等,磨圆一般,夹多层2-25cm厚淤泥质土。
中砂:灰白色,中密-密实,饱和,粒径大于0.25mm 达到50%以土,成分以长石、石英为主,分选磨圆较好。
级配稍好,颗呈次棱角状,粘粒5-10%。
卵石:灰黄色,饱和,密实,粒径一般为2-5cm,颗粒形状多为亚圆形,级配较差,母岩成分以花岗斑岩、细粒花岗岩为主,风化程度中等,充填中粗砂及少量粘性土。
粉土:灰白色,饱和,中密,手搓较细腻,切面稍粗糙,稍具粘滞感,<0.005mm 颗粒占总26.5-32.7%,无光泽反应。
地质编录描述卡

手段及结果
用钢尺对建基面尺寸等进行量测,对建基面岩性进行描述。
建基面
缺陷及处理
无
防地基工程地质条件与勘察报告一致,未发现填土、软土、坑洞、古河道等特殊类土和物理地质现象,未发现超挖和橡皮土等施工不良现象,地基地质条件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编录负责人:参加人:记录:2021年6月30日
施工地质编录综合描述卡
建筑物
名称
堤防
坐标或
桩号
(YY247+160~YY247+430)
编录段
(块)编号
001
高程
(m)
114.272m
建基面形态
及岩性
建基面形态为矩形,基本平整。岩性:轻粉质壤土,褐黄色,稍湿~湿,稍密~中密。
水文地质
特征
地下水主要类型为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潜水,编录期间地下水水位位于建基面以下。
地质勘探土样描述

耕土(Q4pd):黄褐色,可塑,成份以粉质粘土为主,含较多植物根系,含少量生活垃圾、碎砖屑及煤渣素填土(Q4ml):黄褐色,可塑,成份以粉质粘土为主,含较多植物根系,含少量生活垃圾、碎砖屑及煤渣素填土(Q4ml):黄褐色,可塑,成份以粉质粘土为主,含少量碎砖屑及煤渣。
该层土堆积时间超过10年,场地北部该层分布厚度小于1.4m,南部分布厚度2.0~2.3m。
杂填土(Q4ml):杂色,稍湿,松散,含大量炉渣及碎砖块及建筑垃圾。
有少量粉质粘土充填。
该层土堆积时间超过10年,分布厚度1.0~2.2m。
杂填土(Q4ml):杂色,稍湿,松散,含大量炉渣及碎砖块。
有少量粉质粘土充填残积土:杂色,可塑,成份以粉质粘土为主,含较多植物叶及根系,含少量卵石、圆砾及灰岩碎块粘土(Q4al+pl):黄褐色、浅棕红色,坚硬,个别硬塑,含少量姜石及蜗牛壳碎片,具白色钙质条纹。
无摇振反应,切面光滑,干强度及韧性高粉质粘土:黄褐色,可塑,个别地段硬塑,含少量钙质条纹、姜石及蜗牛壳碎片。
姜石粒径1—2厘米。
无摇振反应,切面稍光滑,干强度及韧性中等粉土:黄褐色,湿,密实。
含少量姜石及蜗牛壳碎片。
无摇振反应,切面无光泽,干强度及韧性低粉砂:黄褐色、饱和,中密。
矿物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云母、角闪石次之。
偶含砾石及蜗牛壳碎片,颗粒呈星点状,粒径>0.075mm的粒组含量为83.3%粉细砂:黄褐色,饱和,中密。
矿物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云母、角闪石次之。
偶含砾石及蜗牛壳碎片, 粒径>0.075mm的粒组含量为83.3%细砂:黄褐色,很湿,密实,成分主要为石英、长石、云母及角闪石。
偶含砾石及蜗牛壳碎片,颗粒形状呈小星点状,粒径>0.075mm粒组含量为85.0-85.9%中砂:黄褐色,很湿,密实,矿物成分主要为石英、长石、云母及角闪石。
偶含砾石及蜗牛壳碎片,颗粒形状呈星点状,粒径>0.25mm粒组含量为61.4-79.7%卵石:灰色,密实,卵石含量>50%,母岩成分以灰岩为主,微风化。
地质野外勘察编录样板

地质野外勘察编录样板
粘性土
粘性土分为粉质粘土和粘土
一、粉质粘土定义:塑性指数大于10且小于或等于17的土应定名为粉质粘土,肉眼观察,细土中有砂粒,干时不坚硬,用锤可打成细土粒,湿时有塑性有粘结力,能搓成0.5-2mm的土条,长度较小,用手搓、捻感觉有少量细颗粒,稍有粘滞感觉。
二、粘土定义:塑性指数大于17的土定为粘土,肉眼观察较细腻,一般无砂粒,干时很坚硬,用锤可打成碎块,湿时塑性粘性大,土团压成饼时,边部不裂,能搓成=0.5mm的土条,长度不少于手掌,用手搓捻有滑润感觉,当水分较大时,极为粘手,感觉不到有颗粒存在。
三、描述内容:颜色、状态、包含物、光泽反应、摇震反应、结构及层理特征#=6E\NC
1、颜色:主色在后,次色在前。
2、状态:
①坚硬:干而坚硬,很难掰成块。
②硬塑:用力捏先裂成块后显柔性,手捏感觉干,不易变形,手按无指印。
③可塑:手捏似橡皮有柔性,手按有指印。
④软塑:手捏很软,易变形,土块掰时似橡皮,用力不大就能按成坑。
⑤流塑:土柱不能直立,自行变形。
3、包含物:贝壳、铁锰结核、高岭土姜结石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质土类描述样板:
一、杂填土:杂色,松散,大孔隙,上部为砼地坪,含较多的碎石。
二、淤泥质粉质粘土:灰色~灰黑色,流塑,部分夹有机质;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低,韧性低,有腐味
三、粘土:灰黄色,可塑,无摇振反应、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局部分布。
四、粘土:灰黄~褐黄色,硬塑,含少量的铁,锰质结核,可塑,无摇振反应,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
五、粉质粘土:青灰色,软~可塑状,为后期沉积,摇振反应无,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六、粉质粘土:灰黄~褐黄色,硬塑,含青灰色粘土团块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
七、粉质粘土:灰黄~褐黄色,可塑,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八、粉质粘土:灰黄色,可塑,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局部含团块状密实粉土。
九、粉质粘土:灰黄~褐黄色,钙质结核,硬塑,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十、粉质粘土:灰黄~灰色,软~可塑,粉粒含量高,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中等,韧性中等。
十一、粉质粘土:上部浅灰色,中下部褐黄色,硬塑,含少量铁锰质结核,无摇振反应,切面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
十二、粉质粘土夹粉土:灰黄~青灰色,可塑,含少量云母片,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十三、粉砂:黄色,含云母片,中密。
主要由石英等矿物组成,饱和状态。
十四、粉砂:上部灰黄色,底部浅灰色,含云母片,饱和状态,密实。
十五、粉质粘土夹粉土:灰黄色,软~可塑,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局部夹薄层粉土。
十六、粉土:灰黄,含云母片,很湿,稍密。
摇振反应中等,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
十七、粉砂:灰黄,含云母片,饱和,密实,主要成分由长石、石英、云母等组成,磨园度好、分、选性好。
十八、粉土:浅灰色,含云母片,摇振反应中等,无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
十九、粘土夹粉砂:灰黄色,褐黄色,可塑,含少量钙质结核核径为3cm。
夹薄层壮中密粉砂,具水平层理,无摇振反应,切面稍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
二十、粘土:灰黄,褐黄色,含少量铁,锰质结核,无摇振反应,切面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
二十一、粉质粘土:褐黄色,硬塑,含白色高龄土条带用钙质结核,(核径为0.3~2cm),无摇振反应,切面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
二十二、粉质粘土夹粉土:浅灰色,可塑,粉粒含量高,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局部夹30cm厚薄层粉土,湿,中密~密实。
.
二十三、碎石土:浅黄色,灰黄色,中密~密实,碎石含量50%~70%棱角形,次棱角形,一般直径20~40mm最大粒径120mm
成份以灰岩为主,少量为砂岩,由老黄土、新黄土,中粗砂,砾石充填。
二十四、中风化灰岩:灰~深灰色,隐晶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岩石结构致密坚硬,裂隙发育大部分闭合,由方解石充填,岩芯多呈短柱状,长柱,少量呈碎石块状,碎粒状,土状,
长度20~40cm局部溶蚀现像严重,岩芯表面呈峰窝状,溶径5~20mm,最大50mm.
二十五、全风化粘土岩:褐灰色,黄褐色,棕红色。
结构构造完全破坏岩芯呈土状,含风化碎屑,碎块,手捏易碎,遇水易分解。
二十六、强风化粘土岩:褐灰色,黄褐色。
棕红色,结构构造大部分破坏,岩芯呈碎块状,节理裂隙较发育。
二十七、页岩:灰黄色,薄层状,手捏易散,遇水易崩解。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