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术后引流管
乳腺癌术后引流管

乳腺癌术后引流管
引言:
乳腺癌手术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手术,一般需要在术后进行引流管的放置。
引流管的目的是排除手术创面产生的血液、淋巴液和其他体液,保持手术创面的干燥和清洁,防止感染和积液的发生。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乳腺癌术后引流管的放置和护理,以及相关的注意事项。
1:引流管的选择:
1.1 引流管的类型:乳腺癌术后引流管一般可选择负压引流管或引流负荷引流管。
1.2 引流管的长度:根据患者手术部位的距离,选择合适长度的引流管。
2:引流管的放置:
2.1 术前准备:确认患者无禁忌症,明确手术部位和引流管放置位置。
2.2 无菌操作:术前手消毒,穿戴洁净手术衣、手套和口罩,采用无菌操作。
2.3 引流管的放置位置:根据手术切口的位置和术后引流部位,选择合适的引流管放置位置。
2.4 高效排液:确保引流管通畅,并根据引流情况调整引流管
的负压。
3:引流管的护理:
3.1 引流观察: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和性质,并记录相关数据。
3.2 引流管固定:采取适当方法固定引流管,确保引流管不会
意外脱落或引起不适。
3.3 引流口皮肤护理:定期清洁引流口,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预防感染。
3.4 引流管的拔除:根据引流情况和医生建议,及时拔除引流管。
附件:
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术后引流管观察记录表、引流管固定
方法示意图。
法律名词及注释:
1:引流管:一种医疗器械,用于排除手术创面产生的血液、
淋巴液和其他体液,保持手术创面的干燥和清洁。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两种负压引流效果的观察及护理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两种负压引流效果的观察及护理王丽芬【摘要】目的比较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一次性负压吸引球和中心负压吸引器的引流效果.方法将120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60例使用一次性负压吸引球,负压值为2.6 kPa,容量为200 ml,进行负压吸引引流;实验组60例使用YF-X2型中心负压吸引器,负压值为0.02~0.04 mPa,容量为1 100ml,进行中心负压吸引引流,观察两组的吸引效果.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置管天数缩短,平均住院日缩短(P均<0.01),且并发症减少,治疗效果好.结论 0.02~0.04 mPa的中心负压吸引器可缩短置管天数,缩短平均住院天数,有效的预防皮下积液,皮瓣坏死的发生.【期刊名称】《海南医学》【年(卷),期】2012(023)012【总页数】2页(P140-141)【关键词】乳腺癌;一次性负压吸引球;中心负压吸引器;护理【作者】王丽芬【作者单位】海南省人民医院乳腺外科,海南海口 5703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7.9乳腺癌是妇女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有上升趋势,仅次于宫颈癌,占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二位。
手术切除是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手段之一,目前国内大多数采用乳腺癌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因手术需切除全部乳腺组织,同时广泛切除腋窝淋巴结,导致创面大、渗血多,腋窝及锁骨下区有较大间隙,故术后需留置引流管,以排出积液、积血,促进切口的愈合。
若引流不畅,易发生皮下积液、感染、皮瓣坏死,不仅给患者生理上带来极大的痛苦,而且还会导致伤口延期愈合[1],影响术后放疗、化疗,因此观察术后两种负压引流的效果,加强相关护理具有重要意义。
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我院自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120例,均为女性,随机分成两组,即对照组60例,实验组60例,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见表1,患者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乳腺癌根治术后引流量的观察及处理

第31卷第3期Vol.31No.3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Journal of Nanhua University(Medical Edition)2003年9月Sep.2003 252例乳腺癌根治术后引流量的观察及处理谭 小 玲(南华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湖南衡阳421001)关键词:乳腺癌; 引流; 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0-2510(2003)03-0366-01 乳腺癌的治疗仍以根治性手术为主。
根治术后创面护理极为重要。
因创面大、渗出多、引流不畅,易发生皮肤坏死及感染,导致延期愈合而影响术后继续放、化疗。
我院自1990年至2002年施行乳腺癌根治术共252例。
现将乳腺癌根治术后对引流量的观察及护理简述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252例均为女性,年龄24~66岁。
252例手术均系标准根治术,不包括扩大根治及改良根治术。
术后腋下均放置直径0.6~0.8cm的乳胶引流管1,并接负压为2.67kPa、容量为500 m L的负压引流盒吸引引流。
对肥胖病人锁骨下放置沙袋压迫。
252例均无感染及皮肤坏死。
本组术后拔管时间及引流量见表1。
表1 术后不同时间的引流量及拔管例数手术后(d)拔管例数引流量(m L)平均引流量(m L) 1030~2007324220~1003431505~50174340~3013526<2<22 护 理乳腺癌根治术,手术创面大,渗血、渗液难以避免,腋窝及锁骨下区有较大间隙。
手术后放置引流管引流积血、积液极为重要。
护理人员应注意保持引流管通畅,观察引流量性状及引流量。
2.1 引流方式 主动引流是通过负压作用将体内液体吸出,可使死腔迅速缩小。
闭式负压引流有防止逆行感染的优点2。
通过负压作用及时吸出积血、积液,并能迅速缩小死腔、防止皮下血肿,预防逆行感染及皮肤坏死。
本组252例术后均采用连接压力为2.67kPa、容量为500m L的闭式负压引流盒吸引引流,无1例感染、皮肤坏死及血肿。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两种负压引流方法的效果比较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两种负压引流方法的效果比较摘要】本文通过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两种不同引流方法对皮下积液、置管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等的影响。
得出结论对乳腺癌术后患者采用一次性负压引流球进行双负压引流,能有效的促进创面愈合,减少术后并发症,有利于患者的功能恢复。
【关键词】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引流方法并发症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是目前国内传统乳腺癌的最常用方法。
术后充分的引流、有效的功能锻炼是预防乳腺癌根治术后并发症的关键,我科室原来应用双管连接低压吸引瓶引流,自2008年1月-2011年12月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110例病人,对其中55例应用双管接一次性负压吸引球引流,取得更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2008年1月-2011年12月进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110例病人,均为女性。
将110例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55例,对照组55例,两组年龄、一般情况、疾病分期、肿物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对照组采用双管接低压吸引瓶引流, 实验组采用双管接一次性负压吸引球引流。
1.2方法两组术中均放置2根带侧孔硅胶扁平管,第一根置于腋窝顶腋中线,第2根置于锁骨下,沿胸廓内缘胸骨旁向下行走,于切口下端引出。
手术切口及引流管的皮肤戳孔处均严密缝合以不漏气,用弹性绷带加压包扎创面。
对照组胸壁和腋窝引流管通过Y形接头连接负压吸引器将皮下积液、积血吸除后反折包裹至病房;至病房后将引流管连接上海医疗器械工业公司医用吸引器厂生产的DY-1A 型低压吸引器,吸引瓶容量为1000ml,调节负压为8kPa~12kPa,密切观察引流瓶内引流液色、质、量,及时调整吸引压力以保持引流通畅;实验组在手术室手术结束时即将胸壁和腋窝两根引流管分别连接扬州市新星硅胶厂生产的一次性硅胶负压引流球(容量为100ml),反折引流管将引流球排泄口口盖打开排尽空气后盖紧,妥善放置于身体旁,护送至病房。
保乳根治术后腋区引流管的护理

结
果
两 组 患 者 术 后 8d拆 除 皮 肤 缝 线 , 肤 无 坏 死 。 A 组 患 者 皮 术 后 引 流 量 平 均 6 / , 般 3 0mL d 一 ~4d左 右 引 流 量 明 显 减 少 ,
胁 女 性 健 康 。早 期 手 术 是 重 要 的 治疗 手 段 近 年 来 国 际 多 中
于 1 0C t术 中 快 速 冷 冻 切 片 病 理 检 查 保 证 切 缘 阴性 。 . I, T
3 1 保 乳 根 治 术 后 , 区局 部 加压 包 扎 , 流管 接 负 压 引 流 球 . 腋 引
临 床效 果欠 佳 。 引 流 管 接 中 心 负 压 吸 引 临 床 效 果 优 越 , 理 想 是
文 章 编 号 :6 29 5 (0 9 0 —2 60 1 7—4 5 2 0 ) 40 7 -2
乳 腺 癌 是 全 球 范 围 内 女 性 最 常 见 的 恶 性 肿 瘤 。我 国乳 腺 癌 的发 病 率 逐 年 增 加 , 目前 已接 近 西 方 发 达 国 家 水 平 , 重 威 严
2
女性 , 龄 3 ̄5 年 0 8岁 , 均 ( 2 1 士3 2 ) , 经 前 2 平 4.5 .0岁 绝 3例 , 绝
经 后 9 。按 2 0 例 0 2年 美 国 癌 症 研 究 联 合 会 乳 腺 癌 TNM 分 期: I期 2 0例 , ⅡA 期 8例 , ⅡB期 4例 , 国家 “ 五 ” 题 组 按 十 课 界定标准均有保乳手术适应证 E 。 1 2 方 法 保 乳 根 治 术 手 术 方 式 采 用 美 国 国立 外 科 辅 助 乳 腺 . 和 大 肠 疾 病 预 防 计 划 推 荐 的 两 切 口方 案 。术 前 无 病 理 证 实 恶
乳腺癌术后拔管标准

乳腺癌术后拔管标准
乳腺癌术后拔管标准通常为每日引流量少于20ml,且引流液质地清亮,无杂物。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大多数乳房肿块是单一的,边缘不规则,表面不光滑。
治疗以手术为主,术后放疗和化疗相结合。
乳腺癌患者在术后需要留置引流管,主要是因为乳腺癌手术后,手术区域会有积液且伤口表面会有渗出物,组织液需要通过引流管持续排出,因此需要放置引流管引流积液。
一般在引流管每日引流量小于20ml,同时引流液质地相对清晰,内部没有血液物质时。
或者是积液连续几天逐渐减少,引流液为淡黄色血清样液体,此时说明伤口基本愈合,无明显残留空洞。
在这种情况下,已达到乳腺癌引流管拔管指征,可以考虑拔管。
此外,一些研究表明,乳腺癌引流管需要在放置5-7天后取出,以避免因引流管放置时间过长而刺激伤口表面,不利于伤口愈合。
但是,需要注意如果引流管过早拔出或意外脱落,可能会造成皮下残余积液,不利于伤口愈合。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三种负压引流效果对比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三种负压引流效果对比刘辉 唐丽春 王杨 刘如南(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上海200092) 摘 要 目的比较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三种负压引流方法的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乳腺外科2002年9月~2010年3月期间住院接受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治疗,术后分别采用墙式负压吸引、胃肠减压器或硅胶负压引流球的乳腺癌患者共180例。
结果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使用墙式负压吸引的患者拔管较早,且皮下积液的并发症发生率最低,使用负压球引流的患者拔管最晚,皮下积液的发生率最高。
体重指数小于22.5的患者,术后采用胃肠减压器或硅胶负压引流球负压引流效果相似;体重指数大于22.5的患者,术后采用胃肠减压器负压引流效果优于硅胶负压引流球。
结论墙式负压吸引使用效果好,积液并发症少,但装置复杂,限制患者活动。
胃肠减压器临床使用效果略优于硅胶负压引流球,对于BMl>22.5的患者,术后应尽量采用一次性胃肠减压器引流,以缩短引流管置管时间,减少皮下积液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 乳腺癌 负压引流 护理ComparisonofthreekindsofnegativepressuredrainageeffectAftermodifiedradicalmastectomyforbreastcancerLiuHui,TangLichun,WangYang,etc(HospitalAffiliatedYangpuHospitalofTongjiUniversityinShanghaiShanghai200092)Abstract ObjectiveTocomparethethreekindsofnegativepressuredrainageeffectaftermodifiedradicalmas‐tectomyforbreastcancer.Method180patientswithmastectomyfromSeptember2002toMarch2010inYangpuhospitalwassurveyedbyretrospectiveanalysismethod.Thepatientswasgivendifferentdrainagemethodincludingwallnegativepressuresuction,gastrointestinaldeviceandsiliconnegativepressuredrainageball.ResultThepatientsusedwallnegativepressuresuctionaftermastectomyhadshortesttimeofindwellingdrainageandtheleastcomplica‐tion.Thepatientsusedsiliconnegativepressuredrainageball,onthecontraryhadthemostcomplication.Gastroin‐testinaldecompressiondeviceismosteffectivethansiliconnegativepressureballforpatientswhoseBMIlessthan22.5.TherewasnosignificantdifferenceforpatientswhoseBMImorethan22.5.ConclusionWallnegativepressuresuctionisthemosteffectivemethodforpatients.Butitwouldrestrictpatientsactivity.Gastrointestinaldecompres‐siondevicesisbetterthansiliconnegativepressuredrainageball.forpatientwhoseBMImorethan22.5,weshouldusegastrointestinaldecompressiondevicesinordertoshortenthetimeofdrainageandreducetheincidenceofsubcu‐taneousfluid. Keywords Breastcancer Negativepressuredrainage Nursing 中图分类号:R472,R473.73,R73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75(2014)21‐1929‐04 基金项目:上海市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院级课题(编号:Sel201238) 作者简介:刘辉(1978-),女,本科,护师,从事临床护理工作 通信作者:刘如南 乳腺癌是危害妇女健康的最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占所有女性恶性肿瘤的20%,是女性因肿瘤导致死亡的首要原因。
乳腺癌术后的注意事项

乳腺癌术后的注意事项女性的乳腺通常情况下都是直接由皮肤、纤维组织以及乳腺腺体、脂肪相互组合而成。
乳腺癌则是指在乳腺腺上皮组织呈现出的一种恶性肿瘤现象。
在与相关数据统计结果进行结合分析的时候,发现女性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占比非常高,达到了99%,而男性在其中的占比则只有1%。
1.术后饮食的注意事项乳腺其实对人体而言并不是非常重要的器官,也就是乳腺并不会对人体的生命构成任何的威胁和影响。
通常情况下,原位的乳腺癌其实并不会致死,但是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由于患者在患有乳腺癌之后,其自身的乳腺癌细胞就已经丧失了作为正常细胞的特性,同时细胞相互之间在连接时,很容易就会呈现出一种松散的状态,很容易脱落。
癌细胞一旦脱落,那么在人体内的随处游离,很有可能会跟随血液或者是淋巴散播至全身,如果形成癌细胞的转移,那么很有可能会直接威胁到生命。
所以在对乳腺癌患者进行治疗的时候,通常情况下都是直接利用手术的方式来进行,这样不仅可以起到良好的治愈效果,而且还可以尽可能避免复发。
乳腺癌患者在接受手术之后,一定要注意密切的观察,一旦出现任何情况,要立即找医生进行调整。
一般在患者接受完乳腺癌根治手术之后,由于手术本身的创面比较大,渗血渗液也比较多,同时体液在其中的消耗也比较大。
所以对于患者而言,在术后要尽可能对饮食多加注意和小心。
患者在手术之后尽可能食用一些具有高蛋白特征的事物,同时还要及时补充维生素,这些食物尽可能要方便消化,比如鸽子、蔬菜、水果等。
这样不仅可以帮助患者尽可能早期的恢复自己的身体机能,而且还可以帮助患者实现创面的快速愈合,对后期的辅助治疗也可以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
2.术后装置引流管的意义一般乳腺癌患者在接受手术之后,在患者的胸部以及腋下都会分别放置一根引流管,放置引流管的主要原因就是由于乳腺癌根治手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该手术是直接将腋部的淋巴结进行大范围的清扫。
在此时,由于受到严重的处理影响,大量的淋巴管就会呈现出断裂的现象,这样就会直接导致淋巴液全部都聚集在皮下,同时在手术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渗血也会集中在皮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胸外科 贾翠轻
乳腺癌术后引流管的目的
有效地引流出残腔的积液及积血,使皮 肤紧贴胸壁,从而有利于皮瓣的愈合
引流的种类
1.腋下引流
2.胸壁引流
3.腋下及胸壁两个引流管
护理措施
1.保持有效地负压吸引 负压吸引的压力要大小适宜。负压过高可 致引流管腔的瘪陷,引流不畅;过低则不 能达到有效地引流,容易造成皮下积液、 积血。
护理措施
5.拔管 每日引流液转为淡黄色、量少于10— 15ml、创面与皮肤紧贴,手指按压伤口周 围皮肤无空虚感、波动感,可考虑拔管。
护理措施
2.妥善固定引流管 引流管长度要适宜,病人卧床时可将其 固定床旁,起床活动时固定在衣服上,但 引流袋的位置要低于刀口的位置。
护理措施
3.保持引流通畅 防止引流管受压扭曲。引流过程中若有 皮下积液,皮瓣不能紧贴胸壁,有波动感 及时报告医师。
护理措施
4.观察引流液的颜色和量 术后第1—2天,每日引流血性液约50— 100ml.以后颜色及量逐渐的变淡、变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