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的正常变异及异常
合集下载
脑电图判读异常脑电图

广泛性多棘慢复合波
6 尖波
与棘波类似,但时限比棘波长,而又在 1/5s以下者,称为尖波。以1/14s作为棘 波与尖波得分界线,就是为了方便起见,两 者得意义无大得差异。
负相尖波得出现与负相棘波同样,其部 位近于癫痫源病灶。
尖波
癫痫样波(异常快波)
1 限局性癫痫样波; 2 广泛性癫痫样波; 3 特殊癫痫样波。
见于—化脓性脑炎和病毒性脑炎急性期、严重缺氧、 外伤、脑水肿等;
慢波程度、数量反映了弥漫性脑病得严重程度; δ频带为主得持续性高波幅慢波提示损伤严重伴意识 障碍。
背景活动异常 慢波性异常
广泛间断性慢波活动 表现为间断、节律性得
δ活动(IRDA),频率为2、5-3Hz,波形正弦或锯齿样。 波幅逐渐增高后逐渐降低。
• 病灶中心部分得慢波通常比病灶周围得慢波更 持续,频率更慢,但波幅不一定就是最高得。一 般不被睁眼抑制。
• δ波病灶周围常为θ波,此种θ波可能对睁眼有 反应。
1 局灶慢波异常
意义—皮层、皮层下白质有局限性病 灶(功能障碍或结构异常)。
1 局灶慢波异常
疾病 幕上肿瘤;部分性癫痫—发作后数 日;脑脓肿;偏头痛;单纯疱疹脑炎—颞 区;脑出血或梗塞急性期;一过性全面遗 忘症。
3 广泛性棘慢复合波(爆发性异常)
按照频率、波形和有无规律性分为: 1)典型3赫兹棘慢复合波 2)有频率变动得3赫兹棘慢波
广泛性棘慢复合波
广泛性棘慢复合波
4 不规则性棘慢复合波(爆发性异常)
棘慢复合波爆发,频率不一定在3赫兹 附近而就是不规则地变化,称之为不规则 得棘慢复合波。这种波与癫痫失神发作 无直接得关系。
一侧前额病变常扩散到对侧。
背景活动异常 慢波性异常
脑部正常、基本病变

神经影像教研室
均匀强化 斑状强化 环状强化 不规则强化 脑回样强化
3、脑水肿(brain edema) 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无强化
4、占位效应(space occuping effect)
脑室、脑池扩大
脑沟改变
5、脑积水(hydrocephalus)
6、脑萎缩(brain atrophy)
➢血容量 ( Blood Volume, BV ) ml/100g ➢血流速 ( Blood Flow, BF ) ml/ 100g /min ➢平均通过时间 ( Mean Transit Time, MTT ) s ➢达峰时间(Time To Peak, TTP)s ➢表面通透性 (Permeability Surface, PS)
1.灰质:32 ~ 40Hu 2.白质:28 ~ 32Hu 两者平均相差7.0Hu
脑叶的界标 border of brain lobe
• 小脑幕:小脑与大脑半球 • 中央沟:额叶与顶叶 • 侧脑室顶:颞叶与顶叶 • 外侧裂:额叶与颞叶 • 侧脑室后角:颞叶与枕叶
脑脊液系统
(一)脑室
1.侧脑室:左右各一 体部 前角 下角 后角 三角区
• DCE-MRA( Dynamic Contrast Enhancement MRA) DCE-MRV
3D TOF MRA
DCE MRA
颅神经成像
4 Functional imaging
• 弥散加权成像 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 DWI
• 弥散张量成像 Diffusion-tensor imaging, DTI
(1)原因:外伤、炎症、肿瘤、血管性疾病等 (2)表现:
低密度区,无强化,分界不清
脑血管畸形

附:正常灌注压突破综合征
由于脑动静脉畸形盗血,造成畸形周 围的正常脑供血不足,使脑组织慢性 缺血。因而这部分血管处于扩张状态, 丧失了自动调节能力。一旦动静脉畸 形被切除,或其主要输入动脉被闭塞, 原来被动静脉畸形盗血的血液重新流 入慢性扩张的血管,一高流量注入微 循环,是病理性扩张的血管不能耐受 这种改变,导致血管源性水肿,毛细 血管破裂,脑实质出血 ❤
护 理 措 施
术前护理
心理护理
术前准备 病情观察及护理(血压、癫痫、头痛)等
护 理 措 施
术后护理: • 体位:全麻未清醒患者取侧卧位,意识清醒者抬 高床头15-30度,以利颅内静脉回流 • 病情观察及护理:神外术后常规护理 • 血压控制:术后估计有可能出现正常灌注压突破 现象危险者,可维持全身适度低血压4-7天 • 管道护理:引流管、尿管、cvc等 • 基础护理:口腔、会阴、皮肤等 • 营养和补液:流质--半流质--普食并静脉补液 • 用药护理:脑血管痉挛、抗生素、脱水药等 • 并发症的护理
脑动静脉畸形 (AVM)
神经外一科 汪亭
脑动静脉畸形定义
• 脑动静脉畸形是一种先天性局部脑血
管发生的变异,在病变部位脑动脉与脑静 脉之间缺乏毛细血管,致使动脉直接与静 脉相接,形成了脑动、静脉之间的短路, 产生一系列脑血流动力学上的紊乱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发病年龄多在20~30岁 男性稍多于女性
脑AVM临床表现
AVM临床表现
出 血
癫 痫
头 痛
神经功能障 碍及其他症状
脑AVM临床表现
• 出血 最常见的首发症状
畸形血管破裂可致脑内、脑室内和蛛网膜 下腔出血,病人出现意识障碍、头痛、呕 吐等症状:少量出血时症状不明显
• 发生率:68% 死亡率第一次10%.第二次13%.第三次 20%
脑血管病变—脑内常见的出血性病变-冯逢

血红蛋白及其崩解产物
• 含铁血黄素
– 由正铁血红蛋白演变而来 – 巨噬细胞吞噬 – 为重的载铁蛋白,具有高顺磁性
血肿演变的MRI特点(1)
• 超急性期(mins)
– 未凝固血液 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
• 急性期(48hr)
– 去氧Hb磁敏感性T2WI低信号
• 亚急性早期(3~5d) (正铁HB细胞内期)
女/39岁,双眼视力模糊,听力减退1年,胡言乱语1月,颅压升高
T1WI
GRE
14
2012/6/5
T2Cor fs
M/27岁,双耳听力下 降、行走困难4年, 双侧眼球水平眼震, 双侧肌张力增高, 病理征阳性
梯度回波
小结
• 颅内出血性病变的影像学诊断意义重大
– 血肿的部位、大小、时期等
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
Loevner LA. Brain Imaging, Mosby, 2009
男,6岁,发作性神志恍惚4年,怀疑颞叶癫痫
55883
55883
海绵状血管瘤
女/12岁,阵发性右侧肢体麻木多年
• Haemangioma • 占颅内血管畸形的10~15% • 由增大的血窦间隙构成,缺乏正常内皮紧 密连接,其间无正常结构,低压、慢流速 • 有家族倾向,多偶然发现 • MRI是其检出最佳的影像学检查手段
女/26岁,三脑室占位,偶然发现右侧小脑静脉异常
产后静脉瘤血栓
脑淀粉样血管病
• Cerebral Amyloid Angiopathy,CAA • 随年龄增大发病率增高(多见于60~70岁), 血压正常的老年患者反复脑出血时应考虑 本病 • 病理:脑皮层表面和软脑膜的小血管或中 等大小血管的中层和外层出现淀粉样沉积, 形成微小动脉瘤及纤维样变性,血管丧失 弹性,增加脆性,易再发出血 • 影像学特点为皮髓交界区多发性、不同时 期的出血,常不发生在基底节区或脑干
脑电图正常变异

脑电良性变异
正常成人变异脑电
• 健康成人可以记录到一些偏离前述正常 范围的脑电图,但是没有任何症状,所以 虽然有脑电图的异常,不能够做出任何疾 病的诊断。 • 包括:低电压脑电图; 慢活动; 爆发性活动。
正常成人变异脑电:低电压脑电图
• 定义:无自发的高于20uv的脑电活动。 1 低电压不规则脑电 无α活动;少量α活动(<5%);成串α 活动( <25% ) 2 低电压快活动脑电 β活动为主
Hale Waihona Puke 尖样波脑电良性变异的基本概念
• 虽为一种痫式样表现,但可能为: 1 正常脑电; 2 正常变异(良性变异); 3 意义不能确定的脑电活动。 • 意义:不能够把所有良性变异都简单视为 正常(14/6Hz例外)。
脑电图良性变异分类
1 节律变异; 2 波形变异。
1 中央区节律
中央区节律
1
2 缺损节律
正常成人变异脑电:慢活动
部分健康人有后头部慢波。 1 后头部节律性慢波:出现率0.2-2% 与α活动并存,α节律(10Hz)的 1/2,呈节律性,50-100uv。 2 后头部复合慢波:出现率6-18% α节律的1/3或1/4,其上重叠低波 幅α波。 分布及生理反应与α波一致。
枕波慢
后头部复合慢波:出现率6-18%, α节律的1/3或1/4,其上重叠低波幅α波
6Hz和14Hz正相棘波
正常成人变异脑电:爆发性活动
2 其它爆发性活动
精神运动性变异型波 波幅50~70µV, 4~7Hz的带有切迹的节律性电活动。 此种带有切迹的慢波由二个负相波组 成,中间有1个正相偏转。呈短至长程 出现,多见于中颞区。
节律性颞区Theta暴发(精神运动变 异型)
14—6Hz现象
正常成人变异脑电
• 健康成人可以记录到一些偏离前述正常 范围的脑电图,但是没有任何症状,所以 虽然有脑电图的异常,不能够做出任何疾 病的诊断。 • 包括:低电压脑电图; 慢活动; 爆发性活动。
正常成人变异脑电:低电压脑电图
• 定义:无自发的高于20uv的脑电活动。 1 低电压不规则脑电 无α活动;少量α活动(<5%);成串α 活动( <25% ) 2 低电压快活动脑电 β活动为主
Hale Waihona Puke 尖样波脑电良性变异的基本概念
• 虽为一种痫式样表现,但可能为: 1 正常脑电; 2 正常变异(良性变异); 3 意义不能确定的脑电活动。 • 意义:不能够把所有良性变异都简单视为 正常(14/6Hz例外)。
脑电图良性变异分类
1 节律变异; 2 波形变异。
1 中央区节律
中央区节律
1
2 缺损节律
正常成人变异脑电:慢活动
部分健康人有后头部慢波。 1 后头部节律性慢波:出现率0.2-2% 与α活动并存,α节律(10Hz)的 1/2,呈节律性,50-100uv。 2 后头部复合慢波:出现率6-18% α节律的1/3或1/4,其上重叠低波 幅α波。 分布及生理反应与α波一致。
枕波慢
后头部复合慢波:出现率6-18%, α节律的1/3或1/4,其上重叠低波幅α波
6Hz和14Hz正相棘波
正常成人变异脑电:爆发性活动
2 其它爆发性活动
精神运动性变异型波 波幅50~70µV, 4~7Hz的带有切迹的节律性电活动。 此种带有切迹的慢波由二个负相波组 成,中间有1个正相偏转。呈短至长程 出现,多见于中颞区。
节律性颞区Theta暴发(精神运动变 异型)
14—6Hz现象
(完整版)脑动脉侧支循环

四:数字剪影血管造影(DSA)---金标准
➢ 脑血管造影在时间和空间分辨率上具有 明显优势。
➢ 造影图像可完整地反映代偿途径,动态 图像可反映解剖变异、血管结构调节、 血流方向和血流代偿速度及范围。
➢ ASIN/SIR侧支循环分级 Qureshi分级
数字剪影血管造影(DSA)---金标准
ASIN/SIR侧支循环分支系统
• 一旦某支颅内外动脉重度狭窄 或闭塞时,就会发生血流动力 学障碍,即病变血管内的血流 压力差明显增大。
侧支循环概述
此时,血管性侧支通路和吻合 血管增粗开放,血流由邻近正 常血管通过开放的侧支通路或 吻合血管灌注到病变血管的供 血区,使脑组织的缺血状态得 到不同程度的代偿,这种通过 侧支的血液循环称侧支循环 (collateral circulation).
பைடு நூலகம்
Part 4
临床意义
评估脑动脉侧支循环的临床意义
1 临床评价和解释
缺血症状 及体征
脑血管储 备能力
侧支 循环
脑动工脉作狭
窄程度和 闭塞部位
缺血区
会议血流灌注
脑梗死部
位和网范络围
评估脑动脉侧支循环的临床意义
1 临床评价和解释 ➢侧支循环与缺血症状及体征的关系 颅内外动脉重度狭窄和闭塞的患者是否出现缺血症状和体征,与侧 支循环的代偿能力密切相关
性降低
影响侧支循环主要因素
8 纤维蛋白原
➢ 纤维蛋白原升高→高凝状态 ➢ 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动脉硬化、血栓形成 ➢ 纤维蛋白原→斑块破裂→狭窄及闭塞血管再通→促进侧支循环建立
Part 3
评估方法
评估侧支循环方法 目前,临床常用的脑动脉侧支循环评估方法主要有三 种方式:
头颈部动脉发生、解剖及变异

胚内血管的发生人胚第18~20天,胚体内各处间充质出现许多裂隙,裂隙周围的间充质细胞变扁,分化为内皮细胞,形成胚内毛细血管,相邻血管内皮以出芽方式连接,形成胚内原始血管网。第3周,胚体内和胚体外的毛细血管网经过体蒂相通,造血干细胞进入胚体内,形成了人胚早期原始血管通路。
原始心血管系统的发生
胚体早期血液循环第3周末,人胚形成一对心管,一对腹主动脉,一对背主动脉及连接腹主动脉及背主动脉的第一对弓动脉。不久,心管合二为一,两条腹主动脉融合为主动脉囊,两条背主动脉也同时合并。第4~6周,主动脉囊相继发生6对主动脉弓,分别走行于各对鳃弓内,与同侧的背主动脉相连。6对弓动脉并不同时存在,常是后1对出现时,前1对已退化或发生演变。
脑供血动脉系统解剖及变异
脑供血动脉解剖及变异
脑供血动脉系统的发生及演变
脑供血动脉发育及变异
脑供血动脉系统的变异
(弓动脉,颈内动脉及椎-基底动脉)
脑供血动脉系统的主要结构解剖
人胚早期以物质弥散方式获取营养,于第3周形成原始心血管系统。
胚外血管的发生人胚第3周,卵黄囊壁的胚外中胚层细胞密集成索或团状,称血岛( bloodisland),继而体蒂和绒毛膜等处的胚外中胚层细胞也形成血岛。不久血岛内间隙周围细胞分化成扁平的内皮细胞。随着管道不断向外出芽延伸,相邻血岛形成的内皮管道融合相连,逐渐形成胚外毛细血管网。
脑供血动脉系统解剖
脑供血动脉发育变异
根据脑供血动脉系统发生过程中的正常变异型可分为四组:
➤ 起源变异:包括共同起源、漏斗状起源、由于持续胚胎循环导致的异常起源;➤ 数量变异:包括血管增多或减少;➤ 形态变异:包括发育不良、增生、早期分叉、开窗;➤ 路径变异:包括永存颈总动脉-椎基底动脉吻合、永存颈内-颈外动脉吻合。
原始心血管系统的发生
胚体早期血液循环第3周末,人胚形成一对心管,一对腹主动脉,一对背主动脉及连接腹主动脉及背主动脉的第一对弓动脉。不久,心管合二为一,两条腹主动脉融合为主动脉囊,两条背主动脉也同时合并。第4~6周,主动脉囊相继发生6对主动脉弓,分别走行于各对鳃弓内,与同侧的背主动脉相连。6对弓动脉并不同时存在,常是后1对出现时,前1对已退化或发生演变。
脑供血动脉系统解剖及变异
脑供血动脉解剖及变异
脑供血动脉系统的发生及演变
脑供血动脉发育及变异
脑供血动脉系统的变异
(弓动脉,颈内动脉及椎-基底动脉)
脑供血动脉系统的主要结构解剖
人胚早期以物质弥散方式获取营养,于第3周形成原始心血管系统。
胚外血管的发生人胚第3周,卵黄囊壁的胚外中胚层细胞密集成索或团状,称血岛( bloodisland),继而体蒂和绒毛膜等处的胚外中胚层细胞也形成血岛。不久血岛内间隙周围细胞分化成扁平的内皮细胞。随着管道不断向外出芽延伸,相邻血岛形成的内皮管道融合相连,逐渐形成胚外毛细血管网。
脑供血动脉系统解剖
脑供血动脉发育变异
根据脑供血动脉系统发生过程中的正常变异型可分为四组:
➤ 起源变异:包括共同起源、漏斗状起源、由于持续胚胎循环导致的异常起源;➤ 数量变异:包括血管增多或减少;➤ 形态变异:包括发育不良、增生、早期分叉、开窗;➤ 路径变异:包括永存颈总动脉-椎基底动脉吻合、永存颈内-颈外动脉吻合。
脑血管的正常变异及异常ppt课件

脑血管畸形是一种先天性 血管异常,通常在胚胎发 育过程中形成。
症状
头痛、恶心、呕吐、视觉 障碍等颅内压增高症状, 以及癫痫、偏瘫等神经功 能缺损症状。
治疗
手术切除是治疗脑血管畸 形的有效方法,但有些患 者可能需要接受介入治疗 或药物治疗。
04
脑血管异常的诊断与治疗
诊断方法
影像学检查
通过CT、MRI等影像学检查, 可以观察脑血管的形态、结构 和血流情况,有助于发现异常
脑血管的正常变异 及异常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 录
• 引言 • 脑血管的正常变异 • 脑血管的异常表现 • 脑血管异常的诊断与治疗 • 案例分析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01
脑血管的正常变异和异常是医学 影像学中的重要概念,对于诊断 和治疗脑血管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
02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 对脑血管正常变异和异常的认识 也在不断深入,有助于提高诊断 的准确性和治疗效果。
脑出血 由于脑血管破裂导致脑实质内出 血,引起颅内压增高、头痛、呕 吐等症状。
脑血栓形成 由于脑血管内血栓形成导致脑组 织缺血、缺氧,引起脑组织坏死 ,出现偏瘫、失语等症状。
脑血管狭窄或阻塞
动脉粥样硬化
由于动脉管壁内脂质沉积导致血 管狭窄或阻塞,引起脑供血不足 ,出现头痛、头晕等症状。
烟雾病
由于脑血管狭窄或闭塞导致脑供 血不足,引起头痛、头晕等症状 ,严重时可导致脑梗塞或脑出血 。
为先天性、获得性和遗传性正常变异和异常等。
02
脑血管的正常变异
形态变异
形态变异是指脑血管在形态上存在的 差异,例如血管的弯曲度、粗细、分 叉角度等。这些变异通常是正常的生 理现象,不会对健康产生影响。
症状
头痛、恶心、呕吐、视觉 障碍等颅内压增高症状, 以及癫痫、偏瘫等神经功 能缺损症状。
治疗
手术切除是治疗脑血管畸 形的有效方法,但有些患 者可能需要接受介入治疗 或药物治疗。
04
脑血管异常的诊断与治疗
诊断方法
影像学检查
通过CT、MRI等影像学检查, 可以观察脑血管的形态、结构 和血流情况,有助于发现异常
脑血管的正常变异 及异常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 录
• 引言 • 脑血管的正常变异 • 脑血管的异常表现 • 脑血管异常的诊断与治疗 • 案例分析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01
脑血管的正常变异和异常是医学 影像学中的重要概念,对于诊断 和治疗脑血管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
02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 对脑血管正常变异和异常的认识 也在不断深入,有助于提高诊断 的准确性和治疗效果。
脑出血 由于脑血管破裂导致脑实质内出 血,引起颅内压增高、头痛、呕 吐等症状。
脑血栓形成 由于脑血管内血栓形成导致脑组 织缺血、缺氧,引起脑组织坏死 ,出现偏瘫、失语等症状。
脑血管狭窄或阻塞
动脉粥样硬化
由于动脉管壁内脂质沉积导致血 管狭窄或阻塞,引起脑供血不足 ,出现头痛、头晕等症状。
烟雾病
由于脑血管狭窄或闭塞导致脑供 血不足,引起头痛、头晕等症状 ,严重时可导致脑梗塞或脑出血 。
为先天性、获得性和遗传性正常变异和异常等。
02
脑血管的正常变异
形态变异
形态变异是指脑血管在形态上存在的 差异,例如血管的弯曲度、粗细、分 叉角度等。这些变异通常是正常的生 理现象,不会对健康产生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组成:前交通动 脉、双侧大脑前 动脉、双侧颈内 动脉、双侧后交 通动脉、双侧大 脑后动脉、基底 动脉
精品课件
• 正常变异
多位于Willis环的后部
后交通动脉缺如、发育低下
起始部“漏斗”
后动脉
胚胎起源的大脑
孤立的颈内动脉
精品课件
胚胎起源的大脑 后动脉,伴P1 段发育低下
精品课件
孤立的颈内动脉
精品课件
大脑前动脉
分段及分支
精品课件
常见变异
大脑前动脉优势血流征
精品课件
大脑中动脉
• 分段及分支
精品课件
• 常见变异 水平段早分叉
• 先天异常 大脑中动脉重复症 有孔型大脑中动脉
精品课件
早分叉
精品课件
重复症
椎-基底动脉
• 起自锁骨下动脉,向 上后行走,进入横突 孔经枕大孔入颅
• 分段:骨外段、横突 孔段、椎外段、硬膜 内段
脑血管的常见变异及先天异常
介入病房
精品课件
主动脉弓
• 起自左心室底部,在胸骨 后方斜行上升至第二胸肋 关节水平,后向左后弯曲 下行,接于降主动脉
• 从右到左分支为:头臂干、 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 脉
精品课件
• 常见变异 头臂干与左颈总动脉共干 左椎动脉起自主动脉弓
• 先天异常 双干主动脉弓 右位主动脉弓 双主动脉弓
• 原始颈内动脉与椎-基 底动脉吻合异常
• 颈内动脉发育低下伴 小的骨性颈动脉管
• 迷行岩段颈内动脉
精品课件
颈内动脉发育低下伴小的骨性颈动脉管
精品课件
颈段异常
永存舌下动脉 精品课件
颈段异常
永存寰前精品课节件 间动脉
岩段异常
迷行岩段颈内动脉 精品课件
海绵窦段异常
原始三叉动脉 精品课件
Willis环
• 分支:小脑上动脉、 小脑下前动脉、小动脉“两袢”
精品课件
先天异常
有孔型椎动脉及基底动脉
精品课件
充分认识的意义
• 指导神经介入中,导管的选择(脑管、猎 人头管、西蒙管、胃左管)
• 提高认识和诊断水平 • 加深对疾病更加系统的认识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常见变异
头臂干与左颈总动脉共干
精品课件
常见变异
左椎动脉起自主动脉弓,左颈总与左锁骨下之间 精品课件
先天异常
双干主动脉弓 精品课件
先天异常
右位主动脉弓伴迷行左锁骨下动脉
精品课件
先天异常
双主动脉弓
精品课件
颈外动脉
• 于C4水平起自 颈总动脉,先 位于颈内动脉 的前内侧后转 向后外
• 主要分支
精品课件
颞浅动脉”发卡”、” 螺旋”
舌动脉“U型”弯 曲
精品课件
常见变异
枕动脉起自左椎动脉
精品课件
常见变异
脑膜中动脉起自眼动脉
精品课件
颈内动脉
• 于C4水平起自颈 总动脉,先位于 颈外动脉的后外 侧后转向其内侧
• 分段 • 分支
精品课件
• 常见变异 分叉变异 内侧颈内动
脉
精品课件
先天异常
精品课件
• 正常变异
多位于Willis环的后部
后交通动脉缺如、发育低下
起始部“漏斗”
后动脉
胚胎起源的大脑
孤立的颈内动脉
精品课件
胚胎起源的大脑 后动脉,伴P1 段发育低下
精品课件
孤立的颈内动脉
精品课件
大脑前动脉
分段及分支
精品课件
常见变异
大脑前动脉优势血流征
精品课件
大脑中动脉
• 分段及分支
精品课件
• 常见变异 水平段早分叉
• 先天异常 大脑中动脉重复症 有孔型大脑中动脉
精品课件
早分叉
精品课件
重复症
椎-基底动脉
• 起自锁骨下动脉,向 上后行走,进入横突 孔经枕大孔入颅
• 分段:骨外段、横突 孔段、椎外段、硬膜 内段
脑血管的常见变异及先天异常
介入病房
精品课件
主动脉弓
• 起自左心室底部,在胸骨 后方斜行上升至第二胸肋 关节水平,后向左后弯曲 下行,接于降主动脉
• 从右到左分支为:头臂干、 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 脉
精品课件
• 常见变异 头臂干与左颈总动脉共干 左椎动脉起自主动脉弓
• 先天异常 双干主动脉弓 右位主动脉弓 双主动脉弓
• 原始颈内动脉与椎-基 底动脉吻合异常
• 颈内动脉发育低下伴 小的骨性颈动脉管
• 迷行岩段颈内动脉
精品课件
颈内动脉发育低下伴小的骨性颈动脉管
精品课件
颈段异常
永存舌下动脉 精品课件
颈段异常
永存寰前精品课节件 间动脉
岩段异常
迷行岩段颈内动脉 精品课件
海绵窦段异常
原始三叉动脉 精品课件
Willis环
• 分支:小脑上动脉、 小脑下前动脉、小动脉“两袢”
精品课件
先天异常
有孔型椎动脉及基底动脉
精品课件
充分认识的意义
• 指导神经介入中,导管的选择(脑管、猎 人头管、西蒙管、胃左管)
• 提高认识和诊断水平 • 加深对疾病更加系统的认识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常见变异
头臂干与左颈总动脉共干
精品课件
常见变异
左椎动脉起自主动脉弓,左颈总与左锁骨下之间 精品课件
先天异常
双干主动脉弓 精品课件
先天异常
右位主动脉弓伴迷行左锁骨下动脉
精品课件
先天异常
双主动脉弓
精品课件
颈外动脉
• 于C4水平起自 颈总动脉,先 位于颈内动脉 的前内侧后转 向后外
• 主要分支
精品课件
颞浅动脉”发卡”、” 螺旋”
舌动脉“U型”弯 曲
精品课件
常见变异
枕动脉起自左椎动脉
精品课件
常见变异
脑膜中动脉起自眼动脉
精品课件
颈内动脉
• 于C4水平起自颈 总动脉,先位于 颈外动脉的后外 侧后转向其内侧
• 分段 • 分支
精品课件
• 常见变异 分叉变异 内侧颈内动
脉
精品课件
先天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