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好中医,就是一座三甲医院

合集下载

这家中医院的中医DRG模式,让多方受益,值得推广!

这家中医院的中医DRG模式,让多方受益,值得推广!

这家中医院的中医DRG模式,让多⽅受益,值得推⼴!昨天新华社报道了柳州市在实施DRG付费改⾰(医保⽀付⽅式——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过程中,积极试点“中医疗效价值付费”的情况。

从⼏年试点运⾏的结果来看,柳州市中医院成绩出⾊,实现了“患者少花钱、医院增收⼊、医保减⽀出、中医特⾊得体现”的多⽅共赢结果。

DRG就是把我们常见的疾病按照严重程度、治疗的复杂程度加上诊治的成本,把所有疾病分成若⼲组,把疾病严重程度相近,治疗⽅法相似,成本相近的这些疾病归在⼀组,以组为单位去确定其相对值(即点数),再根据点数去定价。

其原理是从按项⽬定价⾛向了按疾病(有相关分组)的打包定价,使得药品、耗材、检查和检验成为治疗的成本和⼿段,从⽽把医院从销售药品耗材和开展检查获得收⼊的模式,转变成控制成本使医院获得收益的模式。

我国有两套医疗体系,我们常说在很多疾病⽅⾯,中医药具有简便验廉的效果,⽽DRG最主要的⽬的就是减少医疗资源浪费,控制成本,但同时⼜能让医院患者都受益。

所以从理论上来讲,中医药应该适合DRG模式。

但实际上并没有那么简单。

柳州市医保中⼼主任蓝志成介绍:DRG付费模式来源于欧美发达国家,主要适⽤于西医领域,在具有中国特⾊的中医领域较难推⼴,同时对长期住院治疗的DRG付费效果不理想。

柳州市破解这个难题是采⽤了“中医按疗效价值付费”的⽅式,即,对使⽤中医诊断、特⾊技术和中医优势病种,以治疗结果作为评价标准,突出诊疗价值。

具体是怎么实现的呢?报道中列举了⼀个病例。

75岁的陈阿姨,去河州探亲时不⼩⼼摔了⼀跤导致桡⾻远端⾻折,在当地⼀家医院拍⽚后医⽣觉得⾻折挺严重,加上陈阿姨年纪⼤了所以不敢收治。

于是陈阿姨便赶紧到柳州市中医院就医了。

柳州市总医院的杨医⽣通过中医⼿法复位,不开⼑、不上钢板,治好了陈阿姨的桡⾻远端⾻折。

⼀个星期,患者的⼿就可以抓东西了,住院12天即出院了。

从治疗效果上来讲:恢复⽐较快,同时中医复位⼿法治疗让陈阿姨避免了两次住院开⼑上钢板取钢板的疼痛。

三甲中医医院管理制度

三甲中医医院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医院管理,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院全体医护人员、职工及医患双方。

第三条我院坚持“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弘扬中医药文化,传承中医特色,不断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努力创建人民群众满意的三甲中医医院。

第二章医疗质量管理第四条医疗质量管理是医院管理的核心,医院必须严格执行医疗质量管理规定。

第五条医院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管理体系,明确医疗质量管理的职责和任务,加强医疗质量管理组织建设。

第六条医院定期开展医疗质量检查、评估和考核,及时发现和纠正医疗质量缺陷,持续改进医疗质量。

第七条医院严格执行各项医疗操作规程和规范,确保医疗安全。

第八条医院加强医务人员培训,提高医务人员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

第三章医疗安全与患者权益保障第九条医院建立健全医疗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医疗安全风险防控。

第十条医院严格执行各项医疗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患者安全。

第十一条医院加强患者权益保障工作,尊重患者知情同意权、隐私权等合法权益。

第十二条医院建立健全患者投诉处理机制,及时处理患者投诉,保障患者合法权益。

第四章医疗服务与医疗收费第十三条医院加强医疗服务管理,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第十四条医院严格执行医疗收费标准,确保医疗服务收费的公开、透明。

第十五条医院加强医疗费用结算管理,确保医疗费用结算的准确、及时。

第五章医院管理第十六条医院建立健全医院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职责,加强医院内部管理。

第十七条医院加强财务管理,确保医院财务收支合法、合规。

第十八条医院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提高员工素质,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第十九条医院加强医疗设备管理,确保医疗设备安全、有效。

第六章医院文化建设第二十条医院加强医院文化建设,弘扬中医药文化,培育医院精神。

第二十一条医院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提高医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

有病不治,常得中医

有病不治,常得中医

有病不治,常得中医赵岩,主治医师,医学硕士,曾在三甲医院工作,十余年野生中医,每日坚持诊病读书,不拘一格追求实效,半日临证半日读,半是文章半自语。

《汉书·艺文志》中说:“有病不治,常得中医”。

这里的“中医”不是中西医的“中医”,“中”是一个多音字,在这里应念“zhòng”,即相当于“击中、中的”,这句话意思很明确,就是说有些疾病不治疗也可以痊愈,或者说不治疗就是最好的治疗。

许多的疾病,人体是有自愈功能的,不通过治疗也能够痊愈,这与个人的体质有很大关系。

比如普通感冒,一个年轻力壮小伙子可能发热几天,然后自己痊愈,但若是一位奄奄一息的卧床病人,可能就因为这一场普通感冒而丧生。

同样一个手指小伤口,正常人手指自己就会自己凝血止血,但若是受伤者是血友病患者,那就麻烦了,流血不止,也是这个道理。

所以脱离开具体病人来谈需不需要治疗是很片面的,尤其是一些小毛病,有些需要治疗,而有些让身体自愈可能会更好。

这就相当于孩子遇到一个小挫折,有时候帮他一把会很快克服,但是有时候放开手脚让他自己慢慢解决,我们在暗中观察,这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笔者以前也写过,久治不愈的小毛病,如果现代设备查不出具体问题,倒不如不治。

这些小毛病很多都与人的情绪心理、生活习惯、周围环境、个人体质、遗传基因有关,它们对身体影响比药物还明显,只要对生活没有大的影响,不如放手不治,然后从自己的心理、习惯、环境等入手,做一些改变,有时会更有效,但若只是靠药物,别的不改变,经常会失望,甚至发出良医难寻的感慨。

许多人说有些小毛病并不好治,这是有一定道理的,看看上面这些影响因素一切就明白了。

中医经常能遇到这样的“患者”,这类病人没有明确疾病,但对疗效的期望值很高,永不满足,并且还喜欢较真,喜欢话疗,喜欢更换医生,并且翻脸的速度很快,当面说你是神医,出门就骂你是庸医。

给这类病人最好的处方就是,“有病不治常得中医”这几个字。

可是现代这个社会仿佛病了,有的病人虽然是大病,但是却因为对自己健康不关注、经济条件差、对医生不够信任等,却不去治疗。

承担社会责任,一位脑科专家的“好医生”标准——访河南省中医院脑病一区、脑病三区主任刘志华教授

承担社会责任,一位脑科专家的“好医生”标准——访河南省中医院脑病一区、脑病三区主任刘志华教授

承担社会责任,一位脑科专家的“好医生”标准——访河南省中医院脑病一区、脑病三区主任刘志华教授刘志学【期刊名称】《中国医药导报》【年(卷),期】2017(014)007【总页数】3页(P1-3)【作者】刘志学【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与刘志华教授相识,缘于记者偶然看到的一篇微信推文。

那篇文章的标题是《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莫让生命去等候》。

因为职业的缘故,记者对于出自医生手下的各类文章历来特别关注。

于是,看到标题之后,点进去、读完,便立即对这位专家有了采访的期望。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一种十分凶险的脑科急症,很多人对这种疾病的常识不了解;但刘志华教授却在这篇1200余字的文章中,用最通俗的语言,通过两位同患此病病人的不同命运,把这种疾病的相关常识简明扼要、文采斐然地讲得清清楚楚;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他借助一首流行歌曲的歌词,让读者隐隐约约品味到了一位医者的拳拳爱心和坚实的责任……于是,在掌握了大量的案头资料之后,便有了如下的采访内容……河南省中医院脑病一区、脑病三区主任刘志华教授的个人微信公众号是“好大夫刘志华”的拼音缩写,而在他的多篇生活、工作随笔以及科普文章中,也时不时地透露出他渴望做一名“好医生”的夙愿。

然而,如今的“好医生刘志华”却缘于当年高考时的“8分之差”;不然,这个世界上可能就会多了一名优秀的地质学家,而少了一名好医生。

刘志华教授回忆起当年决定他未来命运的趣事时介绍说:“我父亲是教师,母亲是儿科医生。

我从小熟悉的职业只有医生和教师。

以父母的职业为参照,我还是喜欢当医生。

此外,我小时候就是一只‘病猫’,后来身体也一直不太好,我就更坚定了学医的决心。

”他接着坦率地剖析说:“这样的理想,在今天看来,既有为‘小我’的私心,也有‘济世救人’的宏愿;所以在填报高考志愿时,我清一色地填上了医学院校:‘中山医科大学’‘河南医科大学’‘洛阳医专’;可见我当年学医的愿望是多么强烈!但在临交志愿表的前一天,父亲突然改变了主意,他说按我的成绩,考取中山医科大学有一定难度,强制让我改成了‘长春地质学院’。

看了12个中医后,我对中医失望透顶

看了12个中医后,我对中医失望透顶

看了12个中医后, 我对中医失望透顶来源于网络的真实故事:“从17年3月份到现在, 看了整整12个中医, 从诊所到市医院再到北京三甲中医科, 其中最多的是脾虚湿重, 然后有的脾胃不和, 有的肾不纳气, 有的心肾不交, 有的肾精不足, 有的肺肾两虚, 有的肝肾不足加肾阳虚, 有的气血不足, 有的肝气郁结, 最后那个连症状都没有就开了方子!”“最起码的辩证都五花八门, 煎服汤药方法也是各执一词, 实践告诉我, 这些草药没有一点疗效, 我不是质疑中医, 可能是现代没有真正的中医吧, 可能我没遇到好中医吧, 失望极了。

我提醒广大朋友, 补充营养, 锻炼尽量别得病, 因为病是治不好的!”以上原话来源于一个真实患者, 该患者表示自己有“喜怒哀乐几乎消失”的症状, 到处求医治病。

从2017年到2019年, 3年时间内, 该患者总共看了12个中医, 其中包括小诊所以及国内有名的医院医生。

据他反映, 几乎每个医生辩证的结果都不相同, 治疗方法也是各种各样, 但是效果却一点都没有。

因此, 这名患者对中医产生了不信任以及失望的态度。

让我们看看网友通过这件事是怎么看待中医的:网友1: 真正的中医没牌照, 不能行医, 有的在乡村土郎中, 根本不可能进那种国营大医院, 国营大医院里面的中医都是科班出身的, 懂了么, 一个科室的!你换个高级的有用么?高级的也是这个科的, 别费钱了, 好好做人, 好好做事, 钱多可以考虑捐点, 别被骗了。

网友2: 现代中医对患者要求极高, 你要吃过很多亏才能了解一二网友3: 是不是感觉每个医生的说法都不一样?最厉害的是每个医生的说法都很对, 理论说的很好, 疗效无!中国军队好几百万, 开国元帅只有10个。

网友4: 这个病我会治, 还是专门研究这方面的, 但是我不治, 没有证, 才看了10几个医生?不够不够, 看中医就是碰运气。

网友5:医者, 诡道也, 学医理如学兵法, 诡道, 没几个人能真正学懂的, 正如古代士兵那么多, 将军相使却没几个, 懂了吧。

二级中医专科医院评审自评报告范文

二级中医专科医院评审自评报告范文

二级中医专科医院评审自评报告范文尊敬的评审团,各位领导、同仁:
大家好!今天,我代表二级中医专科医院,向大家汇报我们的工作情况,并接受大家的检阅。

我们这所医院,虽然不是三甲医院,但也算是个“老资格”了。

在这里,我要说一声感谢,感谢大家对我们医院的关注和支持,也感谢那些辛勤工作在一线的医护人员,没有你们,就没有我们今天的成绩。

我想说的是,我们医院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在这里,每一位患者都能感受到家的温暖。

我们不仅提供传统的针灸、推拿、中药等治疗方法,还引进了先进的医疗设备和技术,让治疗更加精准有效。

比如,我们有一套完整的康复体系,针对不同的病症,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让患者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健康。

我们也有自己的特色。

比如说,我们的针灸科,在全国都是有名的。

我们的针灸师都是经过严格培训和考核的,手法娴熟,疗效显著。

还有我们的推拿科,推拿师们手法独特,能够深入肌肉骨骼,缓解各种疼痛。

这些都是我们医院的骄傲,也是我们吸引患者的地方。

但是,我们也知道,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比如,我们的服务态度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我们要让每一位患者都能感到宾至如归。

我们的设施也需要进一步完善,比如增加一些现代化的诊疗设备,提高诊疗效率。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服务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我们相信,只要我们齐心协力,一定能够把医院建设得更好,让更多的人享受到中医的魅力。

我想说的是,感谢大家的支持和帮助。

我们将继续努力,不负众望,为人民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

谢利民:中医为骨病患者带来希望

谢利民:中医为骨病患者带来希望

谢利民:中医为骨病患者带来希望作者:暂无来源:《中国名牌》 2018年第11期当记者来到谢利民的诊室时,一位年轻的医者告知谢大夫已经连续坐诊了 4个小时。

察觉到有人前来诊室,靠着椅子闭目休息的谢大夫猛然坐了起来。

尔后戴上眼睛略带愧疚地向来访者询问道:“怎么了?哪里不舒服?”得知是来采访的记者而不是患者,谢利民赶忙道歉:“不好意思,让你见笑了。

”这位谦和内敛的大夫便是中国医学院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谢利民,湖南邵阳人。

1986年6月至今,他一直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骨科从事骨伤科医疗、科研、教学工作,现任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骨科主任、世界中医药联合会疗效评价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中医药促进会骨坏死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分会委员、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骨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并担任北京市卫生局“骨坏死与关节病”诊疗专家组特聘专家。

弃工学医缘起自己母亲很少有人知道谢利民在 1979年考入湖南医科大学医疗系之前,他其实想成为工程师;也很少有人知道,谢利民弃工从医是为了自己的母亲。

谢利民回忆说,自己上高中时,母亲突染顽疾,四处求医问药,期间经历了无数冷暖苦楚的求医过程,母亲的病情却不见好转,此间辛酸难以忘怀,谢利民遂决心投身医疗事业,旨在减少人们遭遇像母亲一样的痛楚。

谢利民说:“我是从病人家属角色走过来的,所以我非常理解患者的心情,尽我最大的努力帮助他们。

”在以西医为教学主线的大学中,谢利民并没有太多机会从权威渠道得到中医理论的学习和临床实践的机会。

“西医有很多优势,但也有很多局限性。

他们的机理往往一清二楚,但在具体临床应用中却并不尽如人意。

”谢利民说,“中医在临床中非常有效果,尽管许多原理我们至今都不清楚,但实实在在能起到作用。

”谢利民在大学时迷上了《中医入门》的小册子,这本小册子打开了谢利民治病救人的医学思路,而实习中临床应用的高恢复率更加激发了他钻研中医病例的兴趣。

1984年毕业之后,谢利民因成绩优异被分配到了卫生部中医研究院(后更名为中国中医科学院)。

中医三甲

中医三甲

1.3.3.2有院内、外和院内各部门、各科室间的协调机制,有明确的协调部门和协调人。

支撑材料:1.多部门质量管理协调机制2.科室间协调机制附件1:多部门质量管理协调机制多部门质量管理协调机制为了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本着加强各部门间在部署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时的统筹运作和协调联动,促进医院正常运转和工作全面发展,结合医院工实际制定本机制。

一、协调工作的重要性在医院管理过程中,由于权责划分不清,政出多门,工作互相不协调,甚至不团结,有时一项工作按职责应由两个或以上部门共同完成,同时在工作运转过程中出现的新任务、新项目,而现有职能又不能完全涵盖等现象经常发生,往往导致工作相互推诿、扯皮,影响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如果不及时排除这些矛盾和理顺各方面的关系,组织机构的协调运转和计划目标就不可能实现,医院的发展将会受到严重影响。

因此,建立职能部门长效的协调机制十分重要。

这时就需要领导和相关部门做好协调工作,才能顺利完成任务。

二、协调工作的组织领导为了加强对协调机制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医院质量管理协调领导小组。

由院长任领导小组组长,副院级领导任副组长,各职能科室的主要负责人任成员。

办公室设在质控办。

领导小组工作职责:1、负责对各部门之间质量管理工作的协调。

2、负责院级领导、职能科室、业务科室之间的质量管理工作协调,做到统一认识、统一口径、统一目标、统一行动。

3、负责各项质量管理工作的领导与协调,督促监督检查,严格落实奖惩制度,确保医院完成计划、目标、任务。

三、协调的范围和内容针对医院质量管理工作中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及时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提出相应的对策,追踪协调事宜的落实情况并有记录,保证质量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在医院质量管理工作运行过程出现的各种矛盾和冲突,都在协调范围之内。

1、主要协调好两个方面的关系:一是上下级之间的质量工作关系,包括职能科室与院级领导、临床与医技各科室、与上级有关部门之间的工作关系;二是同级之间的质量关系,包括职能科室与各职能科室之间、临床科室与医技科室之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个好中医,就是一座三甲医院
如今,大家去医院
看病,除了挂号、排队的问题,恐怕就要属不知道该看哪个
科室了。医院的科室纷纷杂杂的,内科、外科、眼科、妇科、
儿科、男科……
琳琅满目的科室,对于极少去医院的我来说,太过陌生。
一个好中医,就是一座医院
去找中医看病,不必考虑太多,没有繁琐的各种检查(很多
检查都是不必要的),不必托关系挂号,不必花费昂贵的医
药费……

很多人有亚健康的问题,一身的毛病,比如女性朋友们头晕
眼花了,心悸多梦了,手足发麻了,月经量变少,或闭经了,
除此之外,还有一大堆的毛病,这些小毛病看似都好不相关,
要去医院看的话会怎样?内科、外科、妇科……一堆的科室
等你去“拜访”,杂七杂八的药下来,不花个千八百才怪。最
后呢,这些小毛病好了没?没好,但是以为钱花出去不少,
心疼的让这些毛病更加严重了几分。
找中医看呢?望闻问切,号脉、看舌头、问几句生活习惯,
老中医一句:“姑娘,你这是血虚啊”,简简单单一个体质问
题,OK了,开方拿药,不超过3百大洋,拿一大包药回去
煎吧。有效吗?不敢确定有效吧,看大夫实力了。
为什么说一个好中医,就是一座医院,一个顶尖中医,就是
一座三甲医院呢?
内、外、妇、儿……科,除了必须需要手术或者急救的病人
之外,一位好的中医都能看。
太原张建银老师、成都卢崇汉卢火神中医堂、化州董草原中
医堂、太原潘洪君潘老……
还有很多很多的中医高手,朱良春、彭重厦、邓铁涛、倪海
厦、李可……,他们,一个人就是一座医院,一个人就扛起
了千千万万患者的生命重任。

曾经的古中医,一个村,一个县,只一位老先生,就担起了
周围所有病人的各种疾病,一个人就是一座如今的医院,寻
常感冒找他,沉珂重疾找他,人人都害怕的传染病、霍乱、
鼠疫也找他,他只是一个人啊,却承担起了一所医院的责任。
这就是我们的中医,这就是现在越来越多年轻人嫌弃厌恶的
传承。相比于西医院豪华的样子,我更喜欢朴实的中医,更
喜欢这样简单的东西。与信仰无关,因为敬佩。
致敬,本文中提到的这几位中医高手:张建银、彭重善、李
可、邓铁涛、朱良春、董草原、潘洪君……。
过往千年,传承不失,继往开来,虽中医之火,犹如烛火忽
明忽暗,但愿这火光,能照亮这星空下的世界。
文/秋心居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