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文件及作业指导书控制程序解析
程序文件及作业指导书控制程序解析

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控制程序1. 0 目的本程序说明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的编制、修订、更改、审批和发行的处理方法, 以确保各部门使用有效版本,防止作废文件被使用。
2. 0 范围适用于本公司质量体系中所有的动作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 其中作业指导书包括但不局限于下列各项:——图纸。
如产品图纸、检验图纸、概念图纸(草图。
——工艺文件类。
如装配工艺、物料明细表、产品使用说明书。
——程序文件运作细则。
——部门组织结构及岗位职责。
——管理制度。
——检查作业指导书。
——检定规范。
——设备操作规程。
3. 0 定义3. 1 受控文件:受更改控制的文件,盖有红色圆形“受控文件”印章标识,发放时应作登记及签收,正本更改生效后,应回收过时正本进行作废处理。
3. 2 非受控文件:不受更改控制的文件,发放后正本如更改,可以不回收过进副本。
4. 0 相关文件不适用5. 0 职责5. 1 总经理或副总经理负责程序文件与作业指导员书的审批。
5. 2 各部门主管负责监督其运作。
5. 3 管理者代表负责程序文件的组织编制和会签,发行及监督其运作,并管理作业指导书的发行,维持质量体系文件清单,负责受控文件正本的维持管理。
5. 4 开发科负责工艺文件(指图纸、零件表的发放及控制。
5. 5 受控文件持有人负责保证受控文件副本在其责任范围内的人员均可参阅及交回过时之程序文件。
6. 0 相关记录6. 1 程序文件会议记录。
6. 2 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清单。
6. 3 文件发放(领用控制表。
6. 4 文件更改申请表。
7. 0 程序内容7.1 新增或修订程序文件的提出、会签及审批。
7.1.1 视工作需要, 各部门均可提出增加新的程序文件或对现行程序提出修订要求,由部门主管与管理者代表商议。
7.1.2 管理者代表同意后,将新增或修改程序连同“程序文件会签记录”交相关部门主管会签, 会签意见记录在“程序文件会签记录”内,程序文件会签完成,交回管理才代表审阅,呈报总经理或副总经理审批后,正本须由管理者代表存档。
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

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一、引言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是企业管理质量体系的重要文件之一,旨在规范作业流程,确保产品或服务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本文将深入探讨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的定义、编制过程、内容要点以及实施与监控等关键内容。
二、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的定义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是根据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要求编制的一种文件,用于规范企业的作业流程,明确各项作业的要求、方法和步骤,并向员工传达相关指导,以确保产品或服务的质量符合预期。
三、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的编制过程1. 确定编制目的和范围:明确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的编制目的和适用范围,即确定需要编写的具体作业。
2. 收集相关资料:从各个相关部门收集与作业流程相关的资料和文件,包括标准操作规程、工艺流程图等。
3. 制定作业流程:根据收集到的资料和文件,制定清晰明确的作业流程,包括作业的步骤、要求、方法和标准等。
4. 审核和修订:将制定的作业流程进行内部审核和修订,并经过相关部门的反馈意见进行修改和完善。
5. 定稿和发布:最终定稿后,将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进行发布,并向相关员工进行培训和传达。
四、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的内容要点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的内容要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建立标准操作程序:明确各项作业的操作步骤、要求和方法,确保作业的一致性和规范性。
2. 设定质量控制点:在作业流程中确定关键环节和质量监控点,对关键参数进行控制和监测,确保产品或服务的质量稳定。
3. 制定风险评估和控制措施:对潜在风险进行评估,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以防范和降低风险对质量的影响。
4. 建立记录和档案管理:明确记录和档案的管理要求,确保相关数据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
5. 培训与培养人才:明确对员工进行培训和技能提升的要求,以保证作业的质量稳定和人员的专业素质提升。
五、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的实施与监控1. 实施:将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的内容落实到具体的作业中,确保作业按照规定的方法和要求进行。
文件控制程序作业指导书

文件控制程序
第一章:前言
对公司文件的编制、审批、发放、使用、更改、作废、回收、控制管理等做出明确的规范。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各种文件的控制和管理。
第二章:定义
第一条:公文:包括报告、通知、通告、方案、会议纪要等常用文件。
第二条:管理标准:指为实现管理职能,规范与公司管理有关的重复事物、概念和需要协调统一的管理事项而制定的标准。
第三条:外来文件:来自公司外部,为公司所引用的文件,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国家、行业的各种标准和各项政策、法律法规等。
第三章:职责
第一条:行政人事部是一级管理标准的管理部门,负责一级管理标准的管理和控制。
第二条:各部门负责部门二三级管理标准和与本部门工作相关的外来文件的管理和控制。
第四章:文件的编写和审批
第一条:一级管理标准
1. 各部门根据生产经营管理需要起草相应的管理标准,经部门负责人审核后提交行政人事部,行政人事部对文件的合理性、符合性、可操作性进行审核和标准化审核,起草人根据行政人事部的审核意见进行适当修改。
修改完成后由行政人事部以邮件等形式发相关的部门人员充分征求意见两个工作日,并将意见反馈给标准起草人。
2. 标准起草人对各部门反馈意见进行汇总,并将处理意见以邮件形式发相关人员进行答复说明,必要时(有重大影响或。
作业指导书控制程序

修订内容纪要
修订者
A0
1.目的
为使公司内各作业工程,检查工程在作业时规范化,确保作业标准,保证产品品质。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生产工程及检查工程所使用的作业指导书管理。
3.职责
3.1 工程部工程师负责编制生产工程作业手顺、工程主管审批;品管部工程师负责编制检查工程作业指导书,品管经理审批。
3.2 各部门主管负责实施作业指导书上要求的事项。
4.定义
无
5.工作程序
5.1作业内容
5.1.1 工程部的工程师在编制生产作业指导书时,必须将该工程所必需的管理项目记入,如工程名称,工程号、客户名称、客户料号、适用范围、包装规格、使用工模治具、版本变更记录等记入,其中作业内容必须详细记入,重点管理项目需以醒目颜色记入。
5.1.2 品管部工程师在编制检查作业指导书时,必须将该工程所必需的管理项目记入,如工程名称客户料号、 颜色、参考样板、外观抽样标准、判定标准及使用的相关测量仪器等,并将产品检查重点和参数记入。
5.1.3 作业指导书和检验指导书随着产品工艺要求及检验要求变更而做出修改。
5.1.4 当有严重客诉产生时,作业指导书或者检验指导书要追加客诉内容,以便作跟踪。
5.1.5 以上部门编制的指导书,需要使用时必须张贴在工位现场,以方便员工阅读管理。
6.参考文件
6.1 文件管理程序
6.2 记录控制程序
7.程序表单
7.1 作业指导书
7.2 制程管制表
7.3 发行变更记录表
iso00 程序文件 文件与资料控制程序

5.7当文件不作为活动依据,只作参考时,执行单位可向文控中心申请并经管理者代表批准后,复印原稿按管理外文件发行,发行同时须加盖“非受控文件”章,管理外文件不再随版本或版次更新而更换。
5.8发往外部的文件(图纸或技术资料)需要更改为pdf格式,且防止打印、复制。
A.质量体系文件类别编码
质量手册:QM(QAULITY MANUAL)
程序文件:QP(QAULITY PROCEDURE)
控制计划:CP(CONTROL PLAN)
设计类文件:D(DESIGN DUCUMENTS)
标准类(包括原材料技术标准、工艺技术标准、检验标准、设备参数等):S(SPECIFICATION)
3.3文件和记录的保存
3.3.1文控中心负责保存体系文件原件,并编写《质量记录汇总表》,备案各类记录的样本。
3.3.2各部门文件资料管理员负责对本部门的记录进行整理、归档。
3.3.3品质部负责保存管理评审报告,质量审核报告,不合格报告,纠正措施报告、预防措施报告。
3.3.4客服科负责保存客户投诉处理报告。
5.14.5电子文档受控文件的控制
A.公司的文件受控主要采用纸张形式,对于无法用纸张进行受控的文件如工程图纸、软件等,可采用电子文档文件(如PDF文件等)形式进行受控。
B.由文件制定部门以软盘或电子邮件的形式将文件传送至文控中心,并注明文件名称、文件编号、版号、修改号及生效日期等。软件受控时需提交的文件包括源程序、编译后的可执行文件以及相应软件的流程图,其中源程序及可执行文件为电子文档,流程图为纸张文档。
各种质量记录使用公司规定的格式。质量记录表格由各使用部门自行编制,经部门负责人审核,交格式样本到文控中心备案并登记在《质量记录汇总表》中,各项质量记录及图表须可清楚识别,并且易于阅读﹑执行及评核。
PM-QMD-01 文件和记录控制程序

文件和记录控制程序Procedure for Control of Documents and Records程序 ProcedureDATE mm/dd/yy DESCRIPTION WRITTEN BYName and SignatureAUDIT BYName and SignatureAPPROVED BYName and SignatureA 06/26/2007楼德俊B 11/21/2007 修改稿 刘泳C 08/01/2008 修改稿 苗丁卉 D08/18/2009修改稿尹文华文件文件和记录和记录和记录控制程序控制程序Procedure for Control of Documents and Records1、目的通过对公司的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包括综合管理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及表格的规范化管理,确保公司的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和记录的充分性和有效性。
1. PurposeThe purpose of this procedure is to specify the formal management of QEO documents (including Integrated Manual, Procedures and WorkingInstructions) as well as tables/sheet,, to ensure the validity and sufficiency of the QEO systems documents and relative records.2、范围本文件适用于公司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和记录的分类、编制、审批、标识、发放、修改、保管、检索和回收等。
2. ScopeThis procedure shall be applied to the classify, draft, approve, dispatch, code, revise, keep, index, and return of the QEO system documents and records. 3、术语3.1受控文件:与公司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相关的,按规范进行管理并得到有效控制的文件和资料。
软件开发控制程序文件

【标题】软件开发控制程序文件
【正文】
一、引言
软件开发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众多的工具、技术和流程。
为了确保软件开发项目的顺利进行和高质量的交付,控制程序文件
成为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介绍软件开发控制程序文件的重
要性以及如何编写和管理这些文件。
二、控制程序文件的定义
控制程序文件是一系列记录和指导软件开发过程的文档。
这些
文件通常包括项目计划、需求分析、设计文档、测试策略、变更管
理文档等。
控制程序文件的目的在于记录开发过程中的决策、变更
和进展,并提供指导和参考,以确保开发过程的顺利进行。
三、控制程序文件的重要性
1. 保证项目的可管理性:控制程序文件提供了一个结构化的框架,使得软件开发项目易于管理。
通过这些文件,项目经理和开发
团队可以了解项目的当前状态、进度和风险,并及时采取措施来解决问题。
2. 提高开发效率和减少错误:控制程序文件提供了一份清晰的指导,使得开发人员可以按照统一的流程和标准进行开发工作。
这有助于减少开发人员之间的沟通成本,提高开发效率,并降低出现错误的概率。
3. 促进团队合作和知识共享:控制程序文件是一个团队内部共享知识的平台。
通过编写和管理这些文件,团队成员可以互相学习和借鉴,促进团队合作和知识共享,提高整个团队的绩效。
4. 改进软件质量和可维护性:控制程序文件还包含了对软件质量和可维护性的要求和检查,例如定义了测试策略、代码审查和变更管理流程等。
这些文件的存在可以确保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经过了充分的考虑和验证,从而提高软件的质量和可维护性。
四、控制程序文件的编写和管理。
程序文件---文件控制程序

1 目的对与组织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文件进行控制,确保相关场所使用文件为有效版本。
2 适用范围适用于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文件控制。
3 职责3.1 总经理负责批准发布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及作业指导书。
3.2 管理者代表负责审核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及作业指导书。
3.3技术质量部负责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技术文件及外来文件的归口管理。
3.4总经办负责公司行政文件的归口管理。
3.5 各部门负责本部门有关文件的管理。
4 程序4.1 文件分类及保管4.1.1 本公司文件分为质量体系文件、技术文件、行政文件三类,质量体系文件及技术文件及外来文件由技术质量部管理,行政类文件由总经办管理。
4.2 文件的编号4.2.1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号4.2.1.1质量手册编号:ND/QM-XXND—表示公司名称的拼音大写QM—表示质量手册XX—顺序号。
4.2.1.2程序文件编号:ND/QP-XXXXND--表示公司名称的拼音大写QP—表示程序文件XXXX—程序文件的顺序号:前两位表示标准条文编号,后两位表示顺序号如:ND/QP-0401 ,04表示标准第4章的内容,01表示标准第4章的第1个程序文件。
4.2.1.3作业指导书编号:ND/WI-XXXX-YYND--表示公司名称的拼音大写WI—表示作业指导书XXXX-对应程序文件的编号YY—顺序号,依次从01开始。
4.2.1.4质量记录表格:ND/QR-XXXX-YYND--表示公司名称的拼音大写QR—表示质量记录/表格XXXX-对应程序文件的编号或作业指导书的编号。
YY—顺序号,依次从01开始。
4.2.1.5行政管理文件的编号办法:ND/GL-XXND--表示公司名称的拼音大写GL--表示管理类文件XX-表示流水号,依次从01开始编号。
4.2.2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版本4.2.2.1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行政管理文件:用X/Y表示,其中,X表示版本号,用大写的英文字母A、B、C……表示,Y表示修订号,用0,1,2,3 ……表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控制程序
1. 0 目的
本程序说明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的编制、修订、更改、审批和发行的处理方法, 以确保各部门使用有效版本,防止作废文件被使用。
2. 0 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质量体系中所有的动作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 其中作业指导书
包括但不局限于下列各项:
——图纸。
如产品图纸、检验图纸、概念图纸(草图。
——工艺文件类。
如装配工艺、物料明细表、产品使用说明书。
——程序文件运作细则。
——部门组织结构及岗位职责。
——管理制度。
——检查作业指导书。
——检定规范。
——设备操作规程。
3. 0 定义
3. 1 受控文件:受更改控制的文件,盖有红色圆形“受控文件”印章标识,发放时应作登记及签收,正本更改生效后,应回收过时正本进行作废处理。
3. 2 非受控文件:不受更改控制的文件,发放后正本如更改,可以不回收过进副本。
4. 0 相关文件
不适用
5. 0 职责
5. 1 总经理或副总经理负责程序文件与作业指导员书的审批。
5. 2 各部门主管负责监督其运作。
5. 3 管理者代表负责程序文件的组织编制和会签,发行及监督其运作,并管理作业指导书的发行,维持质量体系文件清单,负责受控文件正本的维持管理。
5. 4 开发科负责工艺文件(指图纸、零件表的发放及控制。
5. 5 受控文件持有人负责保证受控文件副本在其责任范围内的人员均可参阅及交回过时之程序文件。
6. 0 相关记录
6. 1 程序文件会议记录。
6. 2 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清单。
6. 3 文件发放(领用控制表。
6. 4 文件更改申请表。
7. 0 程序内容
7.1 新增或修订程序文件的提出、会签及审批。
7.1.1 视工作需要, 各部门均可提出增加新的程序文件或对现行程序提出修订
要求,由部门主管与管理者代表商议。
7.1.2 管理者代表同意后,将新增或修改程序连同“程序文件会签记录”交相关部门主管会签, 会签意见记录在“程序文件会签记录”内,程序文件会签完成,交回管理才代表审阅,呈报总经理或副总经理审批后,正本须由管理者代表存档。
7.2.1 视工作需要, 各部门均可向责任部门主管提出增加新的作业指导书对现行
作业指导书提出修订要求, 责任部门须安排人员编写修订作业指导书, 并给该
作业指导书一个文件编
号及版本。
7.2.2 该作业指导书须送交责任部门主管审批后, 正本须送交管理者代表存档,
如是图纸及零件表则送开发科主管存档。
7.2.3 如作业指导书未得到审批人同意,需退回编写或修改负责人。
7. 3 发行及维持
7.3.1 审批后的程序文件及作业指导书,由发出部门填写“文件发放(领用控制表”,
经管理者代表审批后分发受控文件副本; 如是图纸及零件表则由开发科主管审
批后分发受控文件副本。
7.3.2 每份受控副本发出前,须在首页加盖一个红色“受控文件”印章后发放。
7.3.3 收件人必须在“文件发放(领用控制表”上签收,并交回此文件之过时版本。
7.3.4 文件发放人将回收过时之版本文件予以销毁或盖上“作废文件”章。
7.3.5 管理者代表/开发科主管安排人员将新增或修订文件登记在“程序文件清单”、“作业指导书清单”或“图纸清单”内,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各项: ——文件编号
——文件名称
——生效日期
——分发名单及分发数量
7.3.6 新增文件分发后,其正本交由管理者代表/开发科主管保管及维持,过时的
正本则由管理者代表加盖“作废文件“印章后保存。
7.3.7 如需增发受控副本,申请人须向管理者代表/开发科主管提出,经同意后由
管理者代表/开发科主管安排取出正本复制,按7.3.2_7.3.5发行。
7.3.8 任何非受控制之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皆属无效。
7. 4 文件的更改
7.4.1 文件需更改时, 应由文件更改提出人或文件更改提出部门的负责人填写
“文件更改申请表”,说明更改原因,更改内容,对重要的更改还应附充分的证据。
7.4.2 文件更改的审核\批准由管理者代表进行,图纸及零件表更改的审核\批准
由开发科进行。
7.4.3 文件更改批准后, 由发出部门按7.3发行。
7. 5 文件版本及状态
7.5.1 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的版本均用数字表示,初版文件用“0”表示,改版按更改顺序递增,如1, 2, 3等。
7.5.2 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的状态均用数字表示,未更改时用“0”表示,更改后按更改顺序递增,如1, 2, 3等。
7.5.3 文件经9次以上修改或文件需进行大幅度修改时,应进行改版,原版文件作废,换发新版文件。
7. 6 程序文件的编号及内容结构。
7.6.1 程序文件编号之格式如下所示:
小学少先队组织机构少先队组织由少先队大队部及各中队组成,
其成员包括少先队辅导员、大长、中队长、小队长、少先队员,为了健全完善我校少先队组织,特制定以下方案:一、成员的确定、大队长由纪律部门、卫生部门、升旗手、鼓号队四个组织各推荐一名优秀1 学生担任(共四名),该部门就主要由大队长负责部门内的纪律。
11、中、小队长由各班中队公开、公平选举产生,中队长各班一名(共2名),一般由班长担任,也可以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另行选举。
小队长各班各小组名小队长)然后各班可以根据需要添加小队长几8先选举出一名(共8个小组,就名。
、在进行班级选举中、小队长时应注意,必须把卫生、纪律部门的检查学生3 先选举在中、小队长之内,剩余的中、小队长名额由班级其他优秀学生担任。
、在班级公开、公平选举出中、小队长之后,由班主任老师授予中、小队长4 标志,大队长由少先队大队部授予大队长标志。
二、成员的职责及任免、大、中、小队长属于学校少先队组织,各队长不管是遇见该班的、外班1的,不管是否在值勤,只要发现任何人在学校内出现说脏话、乱扔果皮纸屑、追逐打闹、攀爬栏杆、乱写乱画等等一些违纪现象,都可以站出来制止或者报告老师。
、班主任在各中队要对中、小队长提出具体的责任,如设置管卫生的小队2长,管纪律的小队长,管文明礼貌的、管服装整洁的等等,根据你班的需要自行定出若干相应职责,让各位队长清楚自己的职权,有具体可操作的事情去管理,让各位队长成为班主任真正的助手,让学生管理学生。
各中队长可以负责全班的任何违纪现象,并负责每天早上检查红领巾与校牌及各小队长标志的佩戴情况。
、大、中、小队长标志要求各队长必须每天佩戴,以身作则,不得违纪,如3有违纪现象,班主任可根据中、小队长的表现撤消该同学中、小队长的职务,另行选举,大队长由纪律、卫生部门及少先队大队部撤消,另行选举。
、各班中、小队长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负责,表现优秀,期末评为少先队部4 门优秀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