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动力学复习过程

合集下载

系统动力学第3讲-系统流图n

系统动力学第3讲-系统流图n
确定系统边界
明确系统的范围和要素,将系 统与其他外部环境区分开来。
确定因果关系
分析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的相互 影响和作用,明确因果关系的 方向和强度。
绘制反馈回路
根据因果关系,绘制出系统中 的反馈回路,包括正反馈和负 反馈。
完善系统流图
在初步绘制出系统流图后,需 要经过多次修改和完善,确保 系统流图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感谢您的观看
VS
详细描述
供应链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动力学问题 ,涉及到供应商的选择、采购过程的控制 、物流配送的优化等环节。通过系统流图 可以清晰地表示出这些环节之间的相互影 响和反馈关系,例如供应商的供货能力会 影响采购计划的实施,物流配送的效率又 会影响产品的交付时间和成本等。
THANKS FOR WATCHING
特性
流位变化率是时间的函数, 其值取决于流入速率和流 出速率的变化。
流率变量
01
定义
流率变量表示某一时间内流位变 量的变化量,通常用小写字母表 示。
02
03
例子
特性
库存变化量、人口增长率、货币 增量等。
流率变量是时间的函数,其值取 决于流入速率和流出速率的变化。
辅助变量
定义
辅助变量是用来描述系统其他特性的变量,通常用小写字母表示。
详细描述
销售系统是一个典型的系统动力学问题,涉及到市场需求的分析、销售计划的制定、销 售渠道的管理等环节。通过系统流图可以清晰地表示出这些环节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反馈 关系,例如市场需求的变化会影响销售计划的调整,销售渠道的管理又会影响产品的销
售量和市场份额等。
实例四:供应链系统
总结词
描述了供应链系统的动态变化过程,包 括供应商的选择、采购过程的控制、物 流配送的优化等环节。

(完整word版)系统动力学步骤

(完整word版)系统动力学步骤

系统动力学分析步骤(1)系统分析(分析问题,剖析要因)1)调查收集有关系统的情况与统计数据2)了解用户提出的要求、目的与明确所要解决的问题3)分析系统的基本问题与主要问题、基本矛盾与主要矛盾、变量与主要变量4)初步划分系统的界限,并确定内生变量、外生变量和输入量5)确定系统行为的参考模式(2)系统的结构分析(处理系统信息,分析系统的反馈机制)1)分析系统总体的与局部的反馈机制2)划分系统的层次与子块3)分析系统的变量、变量之间的关系,定义变量(包括常数),确定变量的种类及主要变量。

4)确定回路及回路间的反馈耦合关系,初步确定系统的主回路及它们的性质,分析主回路随时间转移的可能性(3)确定定量的规范模型1)确定系统中的状态、速率、辅助变量和建立主要变量之间的关系;2)设计各非线性表函数和确定、估计各类参数;3)给所有N方程、C方程与表函数赋值;(4)模型模拟与政策分析1)以系统动力学的理论为指导进行模型模拟与政策分析,进而更深入地剖析系统的问题;2)寻找解决问题的决策,并尽可能付诸实施,取得实践结果,获取更丰富的信息,发现新的矛盾与问题;3)修改模型,包括结构与参数的修改;(5)模型的检验和评估这一步骤的任务不是放在最后一起来做的,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在上述过程中分散进行的。

参考模式:用图形表示重要变量,并推论和绘出与这些最有关的其他重要的两,从而突出、集中的勾画出有待研究的问题的发展趋势和轮廓,我们称这类随时间变化的变量图形为行为参考模式。

在建模的过程中,要反复地参考这些模式。

当系统的模型建成后,检验其有效性标准之一就是看模型产生的行为模式与参考模式是否大体一致。

第五章系统动力学--系统仿真

第五章系统动力学--系统仿真

可持续发展系统仿真
四、系统动力学模型
• (一)、因果关联图
• 1.因果箭:要素直接关系 • (1)正极性 总人口POP与年出生人口BRTH • (2)负极性 年死亡人数DTH与总人口POP • 2、因果链:因果箭的推移 • 3、反馈回路:互为因果关系 • (1)正反馈回路:因果链均正,或负极性关系数为偶数 • (2)负反馈回路:负极性关系数为奇数
• L G.K=G.J+DT (R1.JK-R2.JK) • N GO=V • C V=10000 • R R1.KL=D.K/AT • A D.K=Y-I.K • C Z=5/Y=6000 • R R2.KL=G.K/DO • C DO=10 • L I.K=I.J+DT (R2.JK-0) • N I=X • C X=1000
与到或说需时间C成反比: • 出库速率方程: R XOUT.JK=Z.J/C Z.J:辅助变量
• 销售商JK期间订货量: 期间销售量RSR与期间补足库存不足量的和
• 订货速率方程:R PSR.JK=RSR.JK+(IDR.J-IAR.J)/DIR
• IDR.J、 IAR.J:J时刻期望与实际库存,辅助变量DIR:库存调整时间,常量
• (4)模型行为分析评价
• 完善模型。解释模型行为,推断各种条件下行为模式变化,在 确定行为模式情况下控制途径。
• 方式一:改变模型结构和参数,比较模型行为变化情况。
• 二:对模型施加各种测试输入信号,如阶跃、斜坡、脉冲、正 弦等信号,以检验模型跟踪和复现能力。
• (5)模型使用与执行
• 模型用于管理、咨询和决策工作,将政策方案在实际 系统中执行。
遵循“系统有结构,结构决定功能”思想,根据要素互为因果 反馈持点,从系统内部结构来寻找问题发生根源,而不是用外部干 扰或随机事件来说明系统行为性质。

系统动力学讲稿

系统动力学讲稿

系统动力学讲稿第一篇:系统动力学讲稿a.水准(L)变量是积累变量,可定义在任何时点;速率(R)变量只在一个时段才有意义。

b.决策者最为关注和需要输出的要素一般被处理成L变量。

c.在反馈控制回路中,两个L变量或两个R变量不能直接相连。

d.为降低系统的阶次,应尽可能减少回路中L变量的个数。

故在实际系统描述中,辅助(A)变量在数量上一般是较多的。

P1 我们在上次课共同学习了系统动力学方法特点和基本原理,了解了系统动力学方法首先通过建立系统的因果关系图,将因果关系图转化为其结构模型——流(程)图,进而使用DYNAMO仿真语言对真实系统进行仿真。

所以我们说它是一种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

P2 上节课我们讲到商店库存模型的分析,系统要素界定为商店和工厂,又由于我们要研究的库存量是一个与时间有关的要素(随时间的变化关系),所以我们还必须把商店销售、商店订货,工厂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考虑在我们的系统中。

P3 如图所示,是商品库存问题的因果关系图。

图中有两个反馈回路:第一个,我们要考察的商品库存量,它的多少对商店订货产生影响,商店订货到了工厂以后,工厂会根据自己的“未供订货量”来预定自己的产量、调整它的生产能力、进行产品生产,产品生产出来后送到商店仓库,使得商店库存增加(也即库存量发生变化),库存量的变化又会引起商店订货量变化……,这是一个负的反馈回路;第二个,工厂生产出产品,供货给商店的同时,又会引起“工厂未供订货”的减少,也是一个负的反馈回路。

还有一个关系要说明,商店的销售会对商店的库存和商店的订货量产生作用。

P4 下面我们进行将这个因果关系图转化为我们的结构模型——流(程)图。

从刚才的分析,显然商店库存是我们最关注和要考察的量,我们将它定为水准变量,记为L2;商店订货是人们的决策过程,它在一个时间段内订货量的多少,决定了工厂未供订货的大小,即它为一个速率变量,记为R1;工厂未供订货量是一个可以定义在任意时刻的量,我们把它定义为水准变量,记为L1;预定产量和生产能力都对工厂生产产品速率产生影响,很容易理解工厂生产是个速率变量,即为R2;对于预定产量和生产能力,我们可以将它定义为辅助变量,分别即为A1、A2;商品销售过程,是引起商店库存量变化的量,我们把它定义为速率变量,记为R3。

第五章系统动力学方法

第五章系统动力学方法

第三节 基本反馈回路的DYNAMO的仿真分析
一、基本DYNAMO方程
DYNAMO(Dynamic Models)是采用差分方程式描述有反馈回路的社会系统 的宏观动态行 为,并通过对差分及代数方程式的求解进行计算机仿真的专用语言。其最大特点是简单明了,容易 使用
SD的对象系统是随时间变化的动态系统,在DYNAMO方程中变量一般带有时间标号。规定如 下图所示:
因果箭,则整条因果链是负的因果链,否则,该条因果链为极性正。 因果反馈回路:原因和结果的相互作用形成因果关系回路(因果反馈回
路)。是一种封闭的、首位相接的因果链,其极性判别如因果链。
反馈
❖ “反馈”是指信息的传送和返回。“反馈” 一词的重点是在“返回”上。
❖ 反馈的概念是普遍存在的。以取暖系统产生 热量温暖房间为例,屋内一个和它相连的探测器 将室温的信息返回给取暖系统,以此来控制系统 的开关,因此也控制了屋内的温度。室温探测器 是反馈装置,它和炉子、管道、抽风机一起组成 了一个反馈系统。
决策
信息
行动
系统状态 图1
信息
决策函数 速率变量
水准变量 (系统状态)
图2
可以归纳出SD的四个基本要素、两个基本变量和一个基本核心思想。
四个基本要素——状态或水准、信息、决策或速路、 行动或实物流
两个基本变量——水准变量、速率变量 一个基本思想——反馈控制
说明:信息流源于对象系统的内部,实物流源于系统外部; 信息是决策的基础,通过信息流形成反馈回路是构造
负反馈
❖ 室温高,则热风量应减小,可在室温对热风调节影响的箭 头上加一个负号。反之,热风量大,则室温增加,可在热 风调节对室温影响的箭头上加一个正号。从整体上看,室 温影响热风量,热风量又影响了室温。从室温回到了室温 ,这就是一个反馈关系。另一方面,这些互相影响是相互 制约的。因为温度高,则热风量减小,使室温降低。反之 ,室温低,则增大热风量,使室温升高。这种关系称为负 反馈。图中用一个带负号的环来表示,这个环称为负反馈 环,此处,负反馈环的目的_ 是使室温接近恒定的温度。

系统动力学复习过程

系统动力学复习过程

系统动力学青少年上网成瘾的原因及对策的基模分析摘要: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青少年上网成症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从生理和社会心理两方面来分析上网成瘾症的成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和对策,是网络现象研究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系统动力学青少年上网成瘾基模一引言随着科技的发展,电脑的普及,网络离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近,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很多途径上网。

网络在给人们带来丰富信息资源的同时,也对一些上网者、尤其是青少年产生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出现了不同种类、不同程度的网络迷恋(网瘾)。

如:网络游戏迷恋、网络恋情迷恋、网络制作迷恋、网络交际迷恋、网络色情迷恋等。

所谓上网成瘾就是指伴随着现代信息技术高度发展而产生的一种对网络过分依赖的行为。

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统计,目前我国网民总数已逾7950万,居世界第二,其中56%的互联网用户年龄在24岁以下。

由此可见,青少年是网络重要使用群体。

正如赌博、酗酒、吸毒一样,上网成瘾已逐渐成为一种社会问题,严重危害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尤其是毒害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二青少年上网成瘾的原因及对策流率基本入树模型2.1建立流位流率系流位:家庭学校教育程度L1(t);流率:家庭学校教育程度改变量R1(t)。

流位:上网玩游戏时间L2(t);流率:上网玩游戏时间改变量R2(t)。

流位:学习成绩L3(t);流率:学习成绩改变量R3(t)。

流位:户外活动时间L4(t);流率:户外活动时间改变量R4(t)。

流位:生活压抑程度L5(t);流率:生活压抑程度改变量R5(t)。

主导结构流位流率系:{(L1(t),R1(t)),(L2(t),R2(t)),(L3(t),R3(t)),(L4(t),R4(t)),(L5(t),R5(t))}2.2确定流位控制流率的定性分析二部图1.L1(t)不仅受到国家政策和社会因素影响,同时受到L4(t)及L2(t)和L3(t)的影响。

上网时间越长,那么学生在虚拟世界中的获得的愉悦和成就感就越多,学生在现实中产生的负面情绪就越多,而L3(t)提高和L4(t)的增多以及L2(t)所支配的时间,能够有效通过人际关系和学习成就感影响R1(t)的变化。

汽车系统动力学复习资料5

汽车系统动力学复习资料5

5车辆操纵稳定性汽车操纵稳定性的定义:在驾驶员不感觉过分紧张、疲劳的条件下,汽车能按照驾驶员通过转向系及转向车轮给定的方向行驶,且当受到外界干扰时,汽车能抵抗干扰而保持稳定行驶的能力。

意义:操纵方便性、高速安全性行驶方向:直线、转弯干扰:路不平、侧风、货物或乘客偏载汽车系统坐标系及运动形式汽车操纵稳定性输入、输出输入:转向盘角度输入。

响应:时域响应、频域响应。

汽车时域响应分为稳态响应和瞬态响应。

1、转向盘角阶跃输入下进入的稳态响应:等速直线行驶,急剧转动转向盘,然后维持转角不变,即对汽车施以转向盘角阶跃输入,汽车经短暂的过渡过程后进入等速圆周行驶工况。

2、转向盘角阶跃输入下的瞬态响应:等速直线行驶和等速圆周行驶两个稳态运动之间的过渡过程所对应的瞬间运动响应。

稳态响应特性分类:不足转向、中性转向、过度转向。

转向盘保持一个固定转角不变,缓慢加速或以不同车速等速行驶时,不足转向的汽车转向半径逐渐增大,中性转向的汽车转向半径不变,而过度转向的汽车转向半径逐渐减小。

驾驶员---汽车闭环系统汽车时域响应:把汽车作为开环控制系统的控制特性。

驾驶员-汽车系统闭环控制系统:在汽车行驶过程中,驾驶员根据需要,操纵转向盘使汽车做转向运动。

路面的凹凸不平、侧风、偏载等干扰因素会影响汽车的行驶。

驾驶员则根据道路、交通等情况,通过眼、手及身体感知的汽车运动状况(输出参数),经过头脑的分析、判断(反馈),修正其对转向盘的操纵。

如此不断地反复循环,使汽车能稳定行驶。

汽车操纵稳定性的评价方法1、客观评价法:通过道路试验,用测试仪器测量转向时的汽车系统的物理参数。

试验项目:(1)、蛇形试验:评价汽车的随动性、收敛性、方向操纵轻便性和事故可避性等。

(2)、响应试验(转向盘转角阶跃输入)转向瞬态:评价汽车的动态特性。

(3)、转向瞬态响应试验(转向盘转角脉冲输入):评价汽车的动态特性。

(4)、转向回正性能试验:评价汽车从曲线行驶自行回复到直线行驶的过渡过程和能力。

12.1 系统动力学的基本原理

12.1  系统动力学的基本原理

③ 初步划定系统的边界,确定内生变量、 外生变量和输入变量。 ④ 确定系统行为的参考模式。 ⑤ 调查、收集有关资料。
(二)构建模型 ① 分析系统结构。
首先要分析系统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然后分析变量与变量之间的关系(正关系、
负关系、无关系),
最后把这些关系转绘成反映系统结构的
因果关系图和流图。
分析因果关系,绘制因果关系图 因果关系图,是反映变量与变量之间因果 关系的示意图。其中,变量之间相互影响作用 的性质用因果关系键来表示。因果关系键中的
如人口数量(状态变量)的输入速率(出生率)方
程可以写成:
BIRTHS.KL BRF POP.K
式中,BIRTHS代表出生率(人/a),BRF代 表出生率系数(人/a· 人),POP代表人口数(人)。
C)辅助方程 A 。附加的代数运算方程称为辅
助方程。“辅助”即帮助建立速率方程。一 般而言,辅助方程没有统一的标准格式,但 其下标总是K。辅助变量的值可由现在时刻的 其它变量和常量求得。如土地占用率LFO的辅 助方程式可以写成:
② 模型行为适合性检验 A) 结构灵敏度检验。模型行为对结构的合理变 动过于敏感,则模型不宜作仿真分析之用。 B) 参数灵敏度检验。系统动力学模型对参数变 化是不敏感的。
③ 模型结构与真实系统一致性检验。判定模 型结构是否与真实系统相象。 ④ 模型行为与真实系统一致性检验。
③ 参数的确定与赋值 DYNAMO模型中的参数,主要有表函数、 初始值、常数、转换系数、调节时间与参考 数值等。 在运用 DYNAMO 模型对真实系统进行
模拟之前,首先应对以上参数赋值。
(三)模型的模拟与评估 当模型调试运行通过后,根据研究目的,
设计不同的方案,运用模型进行模拟运算,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系统动力学
青少年上网成瘾的原因及对策的基模分析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青少年上网成症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从生理和社会心理两方面来分析上网成瘾症的成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和对策,是网络现象研究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系统动力学青少年上网成瘾基模
一引言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脑的普及,网络离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近,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很多途径上网。

网络在给人们带来丰富信息资源的同时,也对一些上网者、尤其是青少年产生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出现了不同种类、不同程度的网络迷恋(网瘾)。

如:网络游戏迷恋、网络恋情迷恋、网络制作迷恋、网络交际迷恋、网络色情迷恋等。

所谓上网成瘾就是指伴随着现代信息技术高度发展而产生的一种对网络过分依赖的行为。

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统计,目前我国网民总数已逾7950万,居世界第二,其中56%的互联网用户年龄在24岁以下。

由此可见,青少年是网络重要使用群体。

正如赌博、酗酒、吸毒一样,上网成瘾已逐渐成为一种社会问题,严重危害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尤其是毒害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二青少年上网成瘾的原因及对策流率基本入树模型
2.1建立流位流率系
流位:家庭学校教育程度L1(t);流率:家庭学校教育程度改变量R1(t)。

流位:上网玩游戏时间L2(t);流率:上网玩游戏时间改变量R2(t)。

流位:学习成绩L3(t);流率:学习成绩改变量R3(t)。

流位:户外活动时间L4(t);流率:户外活动时间改变量R4(t)。

流位:生活压抑程度L5(t);流率:生活压抑程度改变量R5(t)。

主导结构流位流率系:{(L1(t),R1(t)),(L2(t),R2(t)),(L3(t),R3(t)),(L4(t),R4(t)),(L5(t),R5(t))}
2.2确定流位控制流率的定性分析二部图
1.L1(t)不仅受到国家政策和社会因素影响,同时受到L4(t)及L2(t)和L3(t)的影
响。

上网时间越长,那么学生在虚拟世界中的获得的愉悦和成就感就越多,学生在现实中产生的负面情绪就越多,而L3(t)提高和L4(t)的增多以及L2(t)所支配的时间,能够有效通过人际关系和学习成就感影响R1(t)的变化。

2.L2(t)增多必然能够在虚拟世界中得到更多的愉悦感和现实中不能得到的
成就感使生活压抑程度降低,并间接的影响学习时间和L3(t)及L4(t)的安排以及L5,L1(t)的教育能够提高学生对人生价值认识,促进学生间的交流,因此R2(t)受到L1(t)、L3(t)、L4(t)、L5的共同影响
3.L1(t)能够提高学生对知识和人生的认知和感悟,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渴求,主
动增加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成绩,并通过出上网之外的L2(t)来加强人际关系,并从中得到认可得到尊重,因此R3(t)受到L1(t)、L2(t)、L4(t)、L5(t)的共同影响。

4.L1(t)能够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和性格,从而间接的影响学生的交际能力和为
人处事能力,为了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必要的户外活动必须参加增进彼此关系,L3(t)的好坏则直接影响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和对成就感的渴求程度,L2(t)的多少则影响其与其他人的交流时间和时间分配,因此不难看出R4(t)同时受到L1(t)、L2(t)、L3(t)、L5(t)的共同影响。

5.L1(t)加强能够培养孩子的自觉性,以及对学习的态度,主动增加学习时间,
从而减少上网玩游戏时间,提高学习成绩,使生活情绪提高,因此R5(t)受到L1(t)、L2(t)、L3(t)的影响。

2.3各子系统流率基本入树
根据系统动力学流率基本入树建模法, 通过对流位变控制流率变量路径的分析, 得到各子系统的流率基本入树模型。

(1)家庭学校教育流率基本入树T1(t) (2)上网玩游戏时间流率基本入树T2(t)
(3)学习成绩流率基本入树T3(t) (4)户外活动时间流率基本入树T4(t)
(5)生活压抑程度流率基本入树T5(t)
三青少年上网成瘾的反馈基模分析
在研究青少年上网成瘾问题时,基模建立时主要考虑从T2出发建立的二阶极小基模。

由于T2主要受到家庭学校教育程度L1(t)、其他业余活动时间
L2(t)、学习成绩L3(t)、生活压抑程度T4(t)四个流位控制,则存在四个二元入树向量,{(T1,T2),(T2,T3),(T2,T4)(T2,T5)}。

因此,通过嵌运算我们可以得到二阶极小基模G12、G23、G24、G25四个基模图形。

3.1反馈基模G12
因为T1的树尾中含有L2(t)并且T2的树尾中也含有L2(t),因此可以运用嵌运算得到二阶极小基模G12。

由基模G12得学校家庭教育加强能够提高人生价值,从而自觉的学习,上网玩游戏时间就减少,网瘾降低。

而户外活动能够加强人际交往,提高身心健康,降低网瘾。

根据对基模的分析我们得到以下解决方案:
(1) 家长学校加大对青少年上网时间的限制力度,使较少青少年使用非学习的上网时间;
(2) 开展各项团体活动,吸引学生参与活动中促进同学友谊;
(3) 积极引导有网瘾或者网瘾倾向的同学参与到活动中;
(4) 定期开展学习心得交流会,促进学习交流;
(5)不定期的对学生的学习生活进行检查,严防自律能力低的学生沉迷于网络。

(6)呼吁各有关部门切实加强改善青少年上网环境的力度,建立健全的有关青少年和网络的专项法律法规。

反馈基模G12
3.2反馈基模G23
因为T2的树尾中含有L3(t),并且T3的树尾中也含有L2(t),因此可以运用嵌运算得到二阶极小基模G32。

通过对基模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情感满足度对于学生摆脱网络成瘾可以起到很大作用,因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行动:
(1)加强家庭学校教育工作中对成绩不好的学生多进行鼓励,使他们感受到家庭和学校的关注;
(2)多组织活动尽量是学生走出宿舍参与到团体活动中,使他们感受到团体的温暖,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和疑惑;
(3)督促学生努力学习使他们不会因为空闲时间过多而不知道如何利用,积极引导学生学习使他们能够在现实中得到成就感。

反馈基模G23
3.3反馈基模G24
因为T2的树尾中含有L4(t)并且T4的树尾中也含有L2(t),因此可以运用嵌运算得到二阶极小基模G24。

由反馈基模G24分析得到,此反馈基模是由2个子系统得到的二阶基模,对此我们不难发现除上网之外的其他业余活动时间对于大学生网络成瘾的解决有着一定的影响。

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几个解决方法:
(1)加强家庭和学校对学生的教育工作,提高学生对知识在当代的作用;(2)开展网络教育工作,教会学生如何正确的利用网络查找信息;
(3)适当安排业余团体活动促进学生间进行交流合作;
(4)对情绪存在问题的学生积极开导。

以此来避免学生因为现实的补得意而在网络中寻求满足感使得沉迷于网络而不能自拔。

反馈基模G24
3.4反馈基模G25
T2中的数尾有L5(t),T5的数尾有L(t),因此可以运用嵌运算得到二阶极小基模G25。

此反馈基模是由2个子系统得到的二阶基模,对此我们不难发现除上网之外的其他业余活动时间对于大学生网络成瘾的解决有着一定的影响。

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几个解决方法:
(1) 加强学校家庭教育,提高青少年的自觉性,能更好的追求人生价值,身心提高,生活压抑程度降低。

(2) 增加户外活动,放松身心,同时加强人际交往,加深同学间的友谊,学习态度变好,就能减少上网时间,降低网瘾。

反馈基模G25
四结束语
青少年上网成瘾问题不仅使青少年的个人问题,更是影响国家能否发展强大的问题。

因此面对青少年上网成瘾问题,我们必须给与足够多的关注。

利用系统反馈基模分析可以知道网络是把双刃剑,如何教会大学生运用这把剑,不能仅靠学校的教育工作,家庭的思想教育,更需要国家和社会的帮助和关注,只有当学生学会正确的使用这把剑才能为国家培育更多的人才,才能加快国家的发展和富强。

参考文献
[1]喻兰芳,邓红霞.青少年上网成瘾症的原因及对策.传媒与教育2004年4月第4卷第2期
[2]张志松,李福华.大学生网络成瘾现状调查. 教师教育研究2011年3月第23卷第2期
[3]蒋艳菊.青少年上网成瘾心里探析,万方数据库,2003年第6期
[4] 陈新,李凤华,龙斌,赵英龙理良,蔡练功. 大学生网络成瘾对学习的影响.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 年第15卷第4期
[5]张平、林红. 青少年上网心理分析及引导. 万方数据库.2001年7月第8期
[6]贾伟强、贾仁安.公司与农户双重违约行为的系统反馈基模分析.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6年2月第22卷第一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