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册历史第1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同步练习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第1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同步练习(含答案)

第 15 课第二次世界大战一、填空题1.1937 年七七事变后,中国开始全民族抗战,开拓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东方主战场。
1939 年 9 月 1 日清晨,德国以“闪电战”方式突袭波兰,英、法被迫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迸发。
2.1941年 6月,德国向苏联发动忽然攻击。
10 月,苏联军民博得了莫斯科捍卫战的成功,粉碎了德军不行战胜的神话。
1941 年 12 月 7 日,日军袭击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
第二天,美、英对日宣战,德、意也对美宣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
3.1942年 1月,美、英、苏、中等 26 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国都华盛顿签订《结合国家宣言》。
它的发布,标记着世界反法西斯结盟的正式形成。
4. 斯大林格勒捍卫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1944 年 6 月,美、英盟军成功登岸法国诺曼底,开拓了欧洲第二战场。
5.1945年 7月,美、英、苏三国领袖在波茨坦会见,发布了督促日本投诚的《波茨坦通告》 ,通告重申《开罗宣言》的条件一定实行。
6.1945年 8月上旬,美国在日本投下两枚原子弹,苏联也参加对日作战。
8 月 15 日,日本法西斯宣告无条件投诚。
9 月 2 日,日本正式签订投诚书。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二、选择题7.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力量巨大的灾害。
下边对于两次世界大战的史实,搭配不正确的选项是( B )A. 萨拉热窝事件--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引火线B. 日军袭击珍珠港--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迸发C. 签订《结合国家宣言》-- 国际反法西斯结盟成立D.攻克柏林 --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结束8.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法、美等战胜国经过两次国际会议成立的帝国主义统治新次序崩溃的标记是( C )A.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的召开B.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C.德军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D.国际反法西斯结盟成立9.中国人常用“杀鸡取卵”来劝告人们,不要只顾眼前利益,而不管未来的祸害。
世界上英法把“杀鸡取卵”的绥靖政策推向巅峰的会议是( C )A.巴黎和会 B .华盛顿会议 C .慕尼黑会议 D .雅尔塔会议10. 1941 年 12 月 7 日,日本袭击美国的海军基地珍珠港,使美军遭到重要损失,美国于12月 8 日对日本宣言,由此(C)1A. 第一次世界大战迸发B. 苏德战争全面迸发C. 太平洋战争全面迸发D.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迸发11.历时 200 天的会战,是苏德战争中最为强烈的战斗。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练习题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1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练习题一、选择题1.中国人常用“饮鸩止渴”来告诫人们,不要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将来之祸患。
世界史上英法把“饮鸩止渴”的绥靖政策推向顶峰,加速了二战爆发的会议是()A.巴黎和会B.慕尼黑会议C.华盛顿会议D.雅尔塔会议2.“那个臭名昭著的慕尼黑会议想牺牲一个弱小国家的利益来换取他们所谓的大国的永久和平,结果那个叫希特勒的纳粹分子给他们上了很好的一课。
”这里“一个弱小国家”是指()A.波兰B.捷克斯洛伐克C.匈牙利D.中国3.此次战役最终以苏联红军的胜利而告终,宣告了希特勒闪电战战无不胜的神话的破灭,极大地鼓舞了世界反法西斯人民抗击侵略的决心。
这场战役是() A.斯大林格勒战役B.诺曼底登陆C.莫斯科保卫战D.凡尔登战役4.九年级(3)班的同学通过学习,对绥靖政策有了更深层的认识,并归纳了以下几个观点,你认为与事实相符合的有( )①英法是绥靖政策的主要推行者②慕尼黑会议将绥靖政策推向了顶峰③绥靖政策纵容了德、意法西斯的侵略扩张④绥靖政策加速了二战的爆发⑤绥靖政策的目的是想把法西斯德国这股祸水引向中国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D.①②④⑤5.如图所示军事行动产生的直接影响是()A.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B.第二次也界大战全面爆发C.太平洋战争爆发D.苏联出兵中国东北6.下图所示历史事件发生在1945年5月,其作用是()A.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B.成为二战的转折点C.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D.加速了德国无条件投降7.《虎!虎!虎!》是一部有关二战中一场令美国蒙羞的战争的影片,它描述的主要内容有助于我们了解下列哪一战场的战况( )A.苏德战场B.太平洋战场C.北非战场D.欧洲第二战场8.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是()A.《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B.雅尔塔会议的召开C.斯大林格勒战役D.诺曼底登陆战的胜利9.习近平主席在俄罗斯发表演讲时说:“越是面临全球性挑战,越要合作应对。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第1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同步训练及答案解析

第1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一、选择题1.制作年代尺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
对下列年代尺提供的时间,解读最准确的是()A. 两次世界大战B.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C. 20世纪世界格局的演变D. 两极格局的形成2.下列历史事件中,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是( )A. 德军闪击波兰B. 德军突袭苏联C. 日军偷袭珍珠港D. 《联合国家宣言》签署3.表格中二战的进程表明( )时间概况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爆发, 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
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欧洲战争规模进一步扩大。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 美国卷入战争。
1942年1月《联合国家宣言》发表,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
A.C. 二战达到了真正的世界规模D. 二战真正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4.苏德战争爆发的当天,英国首相丘吉尔发表广播演说,宣布对苏联给予力所能及的援助,齐心协力打击敌人。
美国政府也发表了愿意援苏的声明。
斯大林发表广播演说,表明苏联卫国战争“将同各国人民争取他们的独立、民主自由的斗争汇合在一起”,结成“统一战线”。
上述材料可以用来探究()A. 二战爆发的原因B. 二战胜利的根本原因C. 雅尔塔会议召开的背景D. 二战的巨大影响5.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
下列史实与结论不能成立的是()史实结论A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帝国主义重新分割世界、维护战后和平的体系B 希特勒上台扩军备战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C 罗斯福新政维护了美国资产阶级民主制度D 雅尔塔会议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6.1941年6月,英国首相丘吉尔说:“过去25年来,没有谁比我更彻底地反对共产主义......进攻苏联,只不过是企图进攻不列颠岛的前奏。
因此, 苏联的危难就是我们的危难, 也是美国的危难。
”这反映出()A. 丘吉尔不再反对共产主义了B. 英美已结成反法西斯同盟C. 苏联存亡事关英美的命运D. 苏联欲拉拢英美抵御德国7.下图呈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进程。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 练习题(含答案)

B.1940年,德军对英国实施轰炸
C.1937年,卢沟桥事变
D.1944年,诺曼底登陆,盟军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答案】D
2.学习“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成立”“诺曼底登陆”“德日法西斯投降”等内容后,王刚同学有些新的认识。其之一就是
A.大规模登陆作战是未来战争的主要形式
①雅尔塔会议召开②德军突袭波兰
③诺曼底登陆成功④莫斯科保卫战
A.①④②③B.②④③①C.③②①④D.④①③②
【答案】B
6.下图是1942年的海报《绞死希特勒》,海报中的三只手代表着当时对德作战的三个主要国家,它们是
A.美国、英国、法国
B.英国、法国、苏联
C.美国、英国、苏联
D.美国、法国、苏联
【答案】C
(2)世界人民联合起来对付共同的敌人,试各举一例反法西斯国家在政治、军事上进行合作的史实。二战后的世界格局形式是怎样的?
材料三 冷战后,美国为了称霸世界,成为“世界领袖”,重新制定了全球战略。另一方面,欧盟、日本、中国、俄罗斯等国家的实力不断增强,成为牵制美国称霸世界的重要力量。
(3)美国实行冷战在军事上的表现是什么? 请分析美国实行冷战的目的达到了吗?
(3)影响:战争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战争引发丧失人性的暴行;战争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等。(言之成理即可)
(4)措施:积极维护世界和平,反对战争;加强交流合作,促进共同发展;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建立公平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等。(答出任意两点、言之成理即可)
12.忘记战争,就意味着背叛和平。一直以来,人们不断反思世界大战的灾难,不断探索防止和消除战争的途径,并作出了不懈努力。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 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 测试题(含答案)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测试题一、选择题1.感天动地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把全世界正义的力量团结在一起,在最黑暗的岁月里坚守和平的希望。
下列事件,按发生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②苏军攻克柏林③英美盟军在诺曼底登陆④雅尔塔会议的召开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①③④②D.③④②①2.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规模进一步扩大的事件是()A.德国闪击波兰B.诺曼底登陆C.日本偷袭珍珠港D.德国突袭苏联3.1943年,罗斯福在致斯大林的贺信中说;“此役制止了侵略浪潮,成了盟军反侵略战争的转折点。
”贺信中的“此役”是指()A.莫斯科保卫战B.斯大林格勒战役C.中途岛海战D.诺曼底登陆4.2015年5月9日,俄罗斯在莫斯科红场举行了盛大的阅兵仪式。
之所以选择5月9日举行阅兵仪式,是为了纪念()A.斯大林格勒战役B.诺曼底登陆C.欧洲反法西斯战争胜利D.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5.“在联盟内部,各国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并不一致,作战目的也不尽相同,虽然不时产生各种矛盾和斗争,但……是他们共同的目标”。
这里说的“联盟”是()A.三国同盟B.反法西斯同盟C.轴心国集团D.联合国6.下列属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雅尔塔会议内容的是()A.签署《联合国家宣言》B.成立国际联盟C.决定成立联合国D.建立北约组织7.法西斯的大肆侵略,激起了全世界人民的愤怒,为打败法西斯,中、美、英、苏等26国代表共同签署了()A.《大西洋宪章》B.《联合国家宣言》C.《开罗宣言》D.《波茨坦公告》8.二战中迫使德国最后战败投降的战役是()A.柏林战役B.诺曼底登陆C.莫斯科保卫战D.中途岛战役9.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性战役是()A.斯大林格勒会战B.凡尔登战役C.莫斯科保卫战D.柏林战役10.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一场空前的浩劫。
战争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也给人类留下了深刻的启迪。
其中,二战给我们留下的启示是()①只有加强国际合作,才能战胜共同敌人②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始终难以合作③世界各国都应和平共处,互不侵犯④珍惜和平,反对战争。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 同步练习试题(无答案)

第1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一、选择题1.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英法等欧洲列强采取绥靖政策,其中典型的代表就是“慕尼黑阴谋”这个阴谋体现了( )A.允许法西斯国家参加B.推行种族歧视政策C.大国推行强权政治D.禁止当事国出席会议2. 以下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著名战役与其影响搭配正确的是( )A.百团大战--取得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极大地鼓舞了中国军民的抗敌斗志B.不列颠之战--德国陆军在二战中的第一次重大失败,宣告希特勒闪电战的破产C.斯大林格勒战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使德国损失了大批主力部队D.诺曼底登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两栖登陆战役,极大打击了意大利的军事力量3. 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力量巨大的灾难。
下面关于两次世界大战的史实,搭配不正确的是()A.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B.日军偷袭珍珠港--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C.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D.攻占柏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结束4. “1939年9月3日,上午九时,英国向德国发出最后通告,要求德国在上午11时之前,提供停战的保证,否则英国向德国宣战:正午时,法国也向德国发出类似的最后通告,其期限为下午五时,”英法对德发出“最后通告”的原因是( )A.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B.德国突然袭击波兰C.德意入侵埃塞俄比亚D.德国迫害犹太人5. 中国人常用“饮鸩止渴”来告诫人们,不要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将来的祸患。
世界上英法把“饮鸩止渴”的绥靖政策推向顶峰的会议是( )A.巴黎和会B.华盛顿会议C.慕尼黑会议D.雅尔塔会议6. “战役进行的约两百天里 ,损失的德军及其仆从国军队总数有一百五十多万,德军的有生力量遭到极大的消耗。
对苏德战场,乃至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进程产生了转折性质的巨大影响。
”罗斯福在该战役结束后致斯大林的一封贺信中写道:”是你们制止了侵略浪潮,成为盟军反侵略战争的转折点。
”该“战役”是( )A.凡尔登战役B.莫斯科保卫战C.斯大林格勒战役D.诺曼底登陆7.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美国的海军基地珍珠港,使美军遭受重大损失,美国于12月8日对日本宣言,由此()A.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B.苏德战争全面爆发C.太平洋战争全面爆发D.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8. 两次世界大战对欧洲的影响中,相似点有( )①战后都出现了社会主义国家②都形成了欧洲主宰世界的格局③战后都分割或削弱了德国领土④客观上都促进了科技的发展A.①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9. 历时200天的会战,是苏德战争中最为激烈的战役。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练习题-自定义类型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练习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7小题)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法、美等战胜国通过两次国际会议建立的帝国主义统治新秩序崩溃的标志是()A. 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的召开B. 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C. 德军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D.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2.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是()A. 九一八事变B. 卢沟桥事变C. 德国突袭波兰D. 日本偷袭珍珠港3.下列与二战有关的重大历史事件,按其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德国入侵波兰②太平洋战争爆发③诺曼底登陆④反法西斯同盟形成A. ①②③④B. ②①③④C. ③①②④D. ①②④③4.李明正在准备手抄报的资料,其内容涉及“德国闪击波兰”“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日本偷袭珍珠港”,他手抄报的题目最有可能是A. 第一次世界大战B. 东西方冷战格局的结束C. 第二次世界大战D. 西方大国称霸世界的企图5.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几个标志性事件,下列连线错误的是()A. 德国突袭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B. 德进攻苏联—第二次世界大战达最大规模C. 日军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D. 斯大林格勒战役—第二次世界大战转折点6.“日本于1941年袭击了珍珠港,从而使第二次世界大战变成了全球性的战争。
”该事件()A. 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B. 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C. 使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D. 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7.1941年9月,德军进攻苏联首都,苏联军民在斯大林的领导下浴血奋战,最终取得了首都保卫战的胜利,打破了德军“天下无敌“的神话。
这场战役是()A. 莫斯科保卫战B. 斯大林格勒战没C. 诺曼底登陆D. 攻克柏林战役8.二十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最根本的区别在于()A. 战争所波及的范围B. 战争爆发的原因C. 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程度D. 战争的性质9.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签字国保证相互合作,决不单独同敌人停战议和。
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 同步练习

统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同步练习第四单元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第1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知识梳理教材感知要点1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及主要战场1.全面爆发:1939年9月1日凌晨,德军以“闪电战”方式突袭。
波兰的盟国英、法被迫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2.主要战场(1)随着战争的推进,出现了欧洲西线战场、北非战场、及等主要战场。
(2)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
3.二战概况(1)欧洲西线战场:1940年4月,德国进攻北欧的丹麦、挪威。
不久,荷兰、比利时投降。
5月,拥有数百万大军的,在6个星期内就被打败。
接着,德军对英国实施了猛烈的轰炸。
英国军民坚持战斗。
(2)欧洲东线战场:年6月,德国集结大军,向苏联发动突然进攻,占领了大片苏联领土。
10月,德军逼近莫斯科。
但是,苏联军民顽强抵抗,赢得了的胜利,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3)太平洋战场:1941年12月7日,偷袭位于的美国海军基地。
次日,美、英对日宣战。
德、意也对美宣战。
日本还向东南亚等地区发动了进攻。
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规模。
(4)亚洲战场:牵制着大部分日本陆军,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要点2 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及战争形势的转折1.反法西斯联盟(1)背景:法西斯国家的大肆侵略,激起世界各国人民的愤怒,全世界反法西斯国家开始逐渐走向联合。
(2)建立: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签署,这一宣言的签署,标志着的正式形成。
2.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1942年7月,德国集中兵力进攻苏联战略重镇。
苏联军民英勇抗敌。
次年2月,德军投降。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3.意大利投降:1943年7月,政府垮台,不久,意大利宣布无条件投降。
4.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1944年6月,成功登陆法国诺曼底,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陷入东西两个战场的夹击之中。
要点3 雅尔塔会议及战争结束1.雅尔塔会议(1)时间:年2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课时训练
一、选择题
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法、美等战胜国通过两次国际会议建立的帝国主义统治新秩序崩溃的标志是()
A.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的召开
B.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C.德军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
D.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
2.历时200天的会战,是苏德战争中最为激烈的战役。
它不仅使苏德战场发生了根本转折,而且使整个世界反法西斯战局发生了重要转折。
此次会战是()
A.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B.诺曼底战役
C.莫斯科保卫战
D.凡尔登战役
3.罗斯福在致斯大林的贺信中高度评价说:“(这次战役)制止了侵略浪潮,成了盟军反侵略战争的转折点。
”这次战役是()
A.珍珠港事件B.斯大林格勒战役
C.诺曼底战役D.柏林战役
4.《联合国家宣言》规定:“每一(签字国)政府各自保证对与各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
”其根本目的是()
A.开辟欧洲战场B.打败法西斯
C.粉碎日本侵略D.建立联合国
5.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的事件是()
A.德国突袭波兰
B.苏德战争的开始
C.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D.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
6.以下示意图呈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进程。
①应为()
A.莫斯科保卫战B.斯大林格勒战役
C.诺曼底登陆D.德国无条件投降
7.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是()
A.九一八事变B.卢沟桥事变
C.德国突袭波兰D.日本偷袭珍珠港
8.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开始时间,史学界有三种说法:1931年说、1937年说、1939年说。
提出“1931年说”的主要依据是()
A.1931年九一八事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B.1931年七七事变后中华民族开始全民族抗战
C.1931年国共两党开始第二次合作
D.1931年日军占领南京
9.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下列战场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①西欧战场②苏德战场③东方主战场④太平洋战场
A.①④②③B.②④③①
C.③①②④D.④①③②
10.1941年,罗斯福曾说:“你可以把它(战争)比作一场英式足球赛,我们就好像是预备队,闲坐在一旁的长凳上瞧人家的。
俄国和中国形成先上场的第一队……在球赛进行到我们的先锋队员快要疲乏的时候,我们就应该参加进去,做最后的一击,以决定全局的胜利。
”导致美国“参加进去”的是()
A.卢沟桥事变B.日本偷袭珍珠港
C.德军进攻苏联D.《联合国家宣言》签署
11.斯大林在评价一次战役时说,这是德国法西斯军队覆灭的起点,德国人在大激战以后,已经不能恢复自己的元气了。
这次战役是()
A.凡尔登战役B.诺曼底登陆
C.斯大林格勒战役D.柏林战役
12.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保证全力对法西斯国家作战,《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标志着()
A.法西斯轴心国集团的形成
B.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
C.雅尔塔体系的形成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13.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明确要求将日本所窃据的中国领土,如中国东北、台湾和澎湖列岛等必须归还中国的国际性文件是()
A.《开罗宣言》B.《九国公约》
C.《凡尔赛和约》D.《联合国家宣言》
14.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
珍爱和平,反对战争。
下列关于两次世界大战的叙述,正确的是()
A.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B.俄国十月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宣告结束
C.《联合国家宣言》签署——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
D.德国无条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宣告结束
二、非选择题
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1943年,战争中最艰难的日子已经过去,大反攻的日子终于来了。
英美盟军的战车抢滩登陆,苏联军队的进攻所向披靡,龟缩在柏林避弹室里的希特勒已成为瓮中之鳖。
随着日本法西斯发出“本土决战”的狂吠,苏联对日宣战,美军重拳出击,中国抗日武装展开了全国反击。
正义,终于又一次战胜了邪恶。
(1)第二次大战中“最艰难的日子已经过去”的重要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2)英美盟军抢滩登陆于何处?其作用是什么?
(3)“苏联对日宣战”是根据哪一次会议的决议?美国重拳出击又指何事?
(4)“正义,终于又一次战胜了邪恶”,二战留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14C A BBC BCACB CBAC
二、非选择题
15. 答.(1)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
(2)登陆处:法国诺曼底;作用: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德国陷入东西两个战场的夹击之中。
攻克柏林指日可待。
(3)会议:雅尔塔会议;美国重拳:美国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放了原子弹。
(4)启示:①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的悲剧不能重演;②人民是战胜法西斯的决定力量,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
③国与国之间应该和平共处。
④只有加强各国的交流与合作,反对霸权主义, 用和平方式解决各国的争端。
⑤发挥联合国的作用,才能避免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