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无处不在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 《修辞无处不在》教学设计1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 《修辞无处不在》教学设计1

《修辞无处不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积累整合: 学会对文章进行系统化梳理的方法;积累教材上介绍的修辞手法,并能够辨识、归类;使学生树立"大修辞"观念。

二、发现创新:发现生活中成功的修辞现象;引导学生体会选择、锤炼词句的妙处;体会到修辞在生活中的运用无处不在,并能尝试着在语言实践中有所创新。

三、应用拓展:体会中国语言的奇妙,在广泛的语言实践中应用所学修辞手法,并努力使之达到更好的表达效果。

【教学重点】1.修辞“无所不在”,建立“大修辞”观念。

2.重点把握“词语修辞”。

【教学形式】多媒体演示;教师点拨;学生讨论、交流。

【教学过程】:一、导入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凤凰传奇《荷塘月色》,并与朱自清《荷塘月色》做对比。

找出歌词与散文运用手法的相同之处。

荷塘月色-----------凤凰传奇剪一段时光缓缓流淌流进了月色中微微荡漾弹一首小荷淡淡的香美丽的琴音就落在我身旁萤火虫点亮夜的星光谁为我添一件梦的衣裳推开那扇心窗远远的望谁采下那一段昨日的忧伤我像只鱼儿在你的荷塘只为和你守护那晈白月光你觉得这首散文诗美吗?美在哪里?歌词与散文运用手法的相同之处是什么?(让学生讨论,然后给予讲解)答:老师:对,我们说它美,读起来轻快流利,文辞唯美,更重要的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

那么它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呢?预设答案:拟人、对偶、对比、比喻、引用等。

2、问:大家看,一段优美的散文,用了这么多修辞,可见修辞确实是无处不在啊!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梳理与探究中的修辞无处不在-----(板书)大家再回忆回忆,除了刚才说到的外,你还记得哪些修辞手段?(引导学生谈谈他们所了解到的修辞现象)预设答案:双关、排比、夸张、比拟、通感、顶真、反复、回环、互文、仿词、引用等。

很好!美的语言,一定是经过作者精心选择、调整和组合的。

而对语言进行选择、调整和组合的过程就是“修辞”。

在大家的眼里,修辞可能只是我们平常接触的比喻、拟人、夸张、反问、对偶等等,是吗?。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修辞无处不在》《修辞无处不在》公开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修辞无处不在》《修辞无处不在》公开课教学设计

《修辞无处不在》公开课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明确修辞的内容,能从语音、词语、语句三个方面对词语进行分析,引导学生树立大修辞的观念。

(2)通过对三种修辞的引导和学习,引导学生把学过的修辞知识串联起来,进行系统复习。

2、教学重难点:重点:明确修辞的内容,掌握修辞三个方面的内容。

难点:能够从语音、词语、语句三个方面对一段文字进行修辞分析。

3、教学与学法:教法: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探究法学法:自主探究、小组讨论4、课时安排:一课时5、教学过程:一、导入:天冷了,大树发抖了,小草打冷颤了,小强冬眠了,老牛烧炭取暖了,小白兔穿羽绒服了,蚂蚁买暖水袋了。

你还不多穿件衣服?要问我是谁?当然是这世上最关心你的人!二、早梅初识春风面——了解修辞(梳理)定义:修辞是对语言材料进行选择、调整和组合的过程,目的是为了使语言表达鲜明、生动。

从这个角度讲,修辞在语言表达中无处不在。

(狭义与广义之分,确定今日主要讲广义上的修辞)1、语音修辞(1)品味下列句子,体会其中语言的韵味:①俗谚: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歌曲:我送你离开,千里之外,你无声黑白。

②名篇佳句: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③广告: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

歌曲:雨纷飞,飞在天空里是我的眼泪,泪低垂,垂在手心里是你的余味。

(顶针)(2)找找,以上这些修辞手法有什么共同点呢?共同点:富于节奏语音和谐语音修辞的定义:一切使语句富于节奏、优美动听的修辞方法。

通过对语音的调配,使语音整齐和谐、富有节奏感和旋律美。

特征:修辞格如对偶、排比、反复、顶真等;2、词语修辞(1)走近词语修辞①定义:对所使用的词语加以选择和锤炼.②特征:类似于古人的“炼字”;词语超常搭配;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双关等修辞格的运用。

(2)练习:说说下面的语句运用了什么修辞1、短信一:送你一件外套,前襟是平安,后襟是幸福,吉祥是领子,如意是袖子,快乐是扣子,口袋里满是温暖,穿上吧,让它相伴你的每天。

修辞无处不在欧阳烨

修辞无处不在欧阳烨
状语后置句
想一想,还有 哪些改法?
• 1·下面划线的句子是对黄河壶口瀑布的描写,适当调整划 线部分的语序,把它改写成格式协调一致、匀整对称的排比 句。(4分,可以根据题目要求改变个别词语。)

正当平缓似锦缎的黄河得意之时,她突然从数 里之阔的水面,跌入百尺之宽的峡谷。发出了震川 虎啸般的声响,悬垂的水流如张挂的天幕,黄色的 浊流如腾飞的巨龙,激起的水珠如钢花四溅,使每 一位风尘仆仆走近它的游客都受到了强烈的震撼。 • 发出的声响如震川的虎啸,奔涌的浊流如腾飞 的巨龙,悬垂的水流如张挂的天幕,激起的水珠如 四溅的钢花(一句1分,鼓励有创见的改写。)
• C、夫晋,何厌之有? D\少了文言虚词“之”,句义恰 D、夫晋,有何厌? 好相反,意谓秦国没有什么满足 ——《烛之武退秦师》 。
语音修辞 富于节奏,语音和谐
修 辞
对偶、排比、反复、顶真、回环等; 联绵词、叠音词、押韵、平仄变化; 词语修辞 词语的选择与锤炼 炼字;词语超常搭配;比喻、借代、比 拟、夸张、通感、双关、仿词、婉曲等
A.柳絮池塘淡淡风 √
B.榆荚临窗片片雪
C.带水芙渠点点雨 D.丁香初绽悠悠云
2、诗句配对 春山一路鸟空啼 锦江春色来天地 日暖神州万木荣 芳树无人花自落
春晖又红万朵花
芳草春来依旧绿
老梅到时自然红
玉垒浮云变古今
春回大地千峰秀
冬雪欲白千里草
练习三
依次填入下列两句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语意 连贯、音节和谐的一组是( D ) (1)每逢深秋时节, 丽,美景尽览。 (2)远眺群山环抱, 园葱绿,松竹并茂。 松竹山茶,色彩绚
什么是修辞?

• 狭义:运用修辞格(修辞手法)来增强语 言的表达效。 • 广义:在语言运用中,针对特定的表达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2 修辞无处不在教案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2 修辞无处不在教案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2 修辞无处不在教案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1梳理探究教案
 修辞无处不在
 【教学设想】
 长期以来,中学师生对修辞的教与学更多地停留在辞格学习的狭小圈子里,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忽略和遗憾。

其实,现实生活中的语言运用实践,为更好的达到我们的目的,我们都或有意或无意的对语言材料在进行选择、调整和组合,而这些都是在进行修辞活动。

所以说“修辞无处不在”。

 本课设计思路主要是就是以对大修辞概念的认识为纲,串起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使用修辞的各种场合,让学生了解语言运用其实可以更美的,更有效的。

 【教学目标】
 一、积累整合:学会对文章进行系统化梳理的方法;积累教材上介绍的修辞手法,并能够辨识、归类;使学生树立“大修辞”观念。

 二、发现创新:发现生活中成功的修辞现象;引导学生体会选择、锤炼词句的妙处;体会到修辞在生活中的运用无处不在,并能尝试着在语言实践中有所创新。

 三、应用拓展:体会中国语言的奇妙,在广泛的语言实践中应用所学修辞手法,并努力使之达到更好的表达效果。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从一幅对联的修辞运用引入课。

高中语文《修辞无处不在八种常见修辞方法的辨别和使用》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语文《修辞无处不在八种常见修辞方法的辨别和使用》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如可以说“共产党像太阳”,不能说“少先队 员像“红领巾”。
七、设问、反问
• 设问:先提出问题,接着说出自己的看法。 (自问自答)
• 反问:即反诘。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确定 的意思。(问而不答,让读者从话中找到答 案)
• 例:是谁创造了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 • 例:克服困难不也是一种享受吗?
反问句和设问句的区别
的特征,对于所借代的事物一般应在一定 的语言环境中有所交待。另外,借代的借 体和本体不能同时出现。
掌握借代的几种形式
①特征代本体。例如:壁角的驼背忽然高兴起来。
②具体代抽象。例如: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③部分代整体。例如: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④专名代泛称。例如:我们的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
⑤形象代本体。例如:一队红领巾唱着山歌走下来了。
A、根据上下句的形式,又可把对偶分成严式对偶和 宽式对偶。严式对偶要求上下句结构相同,字数相等 ,相对应的词词性相同,平仄相对,不用重复的字。 例如例句b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宽式 对偶只要具备字数相等,结构相同即可。
B、对偶句的上下联,一般是两个句子,如以上各例 ;也可以是句子的成分,例如:我的坏处,是在论时 事不留面子,砭固弊常取类型,而后者尤与时宜不合 。
尾巴的,这里把帝国主义写成兽类了)
A.注意拟人和拟物的区别
■比拟的修辞方法包括拟人和拟物两种。 ■不少同学能准确地辨析并灵活地运用拟人的修辞 方法,但对拟物却往往辨析不出来,有时甚至把 两种修辞手法混淆了。 ■其实,拟人是把物当作人来写,而拟物则是把人 当作物来写,或把甲事物当作乙物来写。例如:
■ ①天上的星星快活地眨着眼睛。 (拟人) ■②指导员讲得真来劲,嘎子竖起耳朵听。(拟物) ■③他骄傲自满,尾巴都翘上天了。 (拟物)

修辞无处不在公开课的教案

修辞无处不在公开课的教案

修辞无处不在公开课的教案修辞无处不在公开课的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明确修辞的内容及作用,能从语音、词语、语句方面对修辞进行分析。

2.引导学生树立“大修辞”的观念。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三种修辞的理解和练习,引导学生把学过的修辞知识串联起来,进行系统的巩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积累部分优美语句,学会修饰自己的文句。

教学重点:建立大修辞观念,重点掌握词语修辞。

教学难点:熟练掌握并运用几种修辞方法。

教学方法:讨论法,探究法。

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语言,是我们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我们表达思想、情感的重要载体。

同样的文字,同样的说话,这个人说出来,是那么的苍白,那么的无趣,而那个人说出来,却是这样的生动,这样的新鲜。

为什么呢?因为啊,他掌握了修辞这把变化万端、化腐朽为神奇的魔杖。

一说到修辞,同学们最先想到的是什么(提问若干个学生)答:比喻,排比,拟人,夸张,反复,等等。

[明确]:其实刚才同学们说的这些都只是修辞格,修辞格只是众多修辞方式中的一种远不是修辞的全部。

那么,究竟什么是修辞呢?语言学家、修辞学家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解释。

而我们书上是这样说的,请大家翻开书本70页。

二.修辞简介。

1.修辞的定义:狭义:运用修辞格来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

广义:对语言材料进行加工、整理、组织,使语言表达更加鲜明生动。

2.修辞的分类:从语言层面来看,修辞可分语音修辞、词语修辞和语句修辞三类。

三.修辞分类探究1.语音修辞。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如果把修辞比作一座宏伟的建筑,那么语音修辞就是它必不可少的基石。

语音修辞包括:1·对偶、叠音词;2·平仄变化;3·押韵;4·排比、反复、顶真、回环等。

语音修辞有点儿像作曲家给一首歌词“谱曲”,主要是为了使语句富于节奏,优美动听。

中国的古典诗词,千百年来代代相传,许多篇章为人们熟读成诵,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语音和谐优美,念起来琅琅上口,能给人以美的享受。

优质课高中语文必修二《修辞无处不在》

优质课高中语文必修二《修辞无处不在》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听到走廊的脚步声,他立刻竖起了耳朵
词语修辞-------句工只在一字之间
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都看着他笑,有 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疤了!”
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 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
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 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不 一会,他喝完修辞包括哪些内容呢?
一、语音修辞 二、词语修辞 三、语句修辞
语音修辞
大声读一读, 看看以下这些 文字有什么语 言效果。
那山高不高, 顶上接青霄;这涧 深不深,底中见地 府。山前面,有骨 都都白云,屹嶝嶝 怪石,说不尽千丈 万丈挟魂崖。崖后 有弯弯曲曲藏龙洞, 洞中有叮叮当当滴 水岩。《西游记》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修改:听到九月底学校要开运动 会的消息,班级里马上沸腾起来。
语修 言辞 妙无 不处 可不 言在 。,
叠音:通过声音的复叠,加重形象的 摹拟,使繁复的感情与语气得以确切 表达。恰当地运用叠音词,不仅可以 增强语句的声律美,还能够增强语言 的描绘力和形象性。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文字匀称整齐,读来
朗朗上口。两个声母相 同的字放在一起,发音 部位一致,读来自然顺 口,流畅动听;两个韵 母相同的字放在一起, 声音特别响亮,铿锵悦 耳。这就是双声叠韵。 双声、叠韵的恰当运用, 可以形成声韵回环的音 律美,可以使语音本身 具有协调美和音乐美, 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
词语修辞
张俊民道:“胡子老官,
这事凭你作法便了。做成
了,少不得言身寸。” (儒林外史三十二回)

高中语文 常见修辞手法的运用——《修辞无处不在》课件(共57张ppt)

高中语文 常见修辞手法的运用——《修辞无处不在》课件(共57张ppt)
• 长句与短句、整句与散句、肯定句 与否定句、陈述句与反问句、主动 句与被动句、顺序句与倒装句。
语言表达中采用不同的句式,能 创造出不同的艺术效果。
如:水生笑了一下,女人看出他笑得不平常。 ____(孙犁·《荷花淀》)
• 你怎么了?
• 怎么了,你?
这句话用了一个倒装句,把谓语提到 了前边,表现了女人从丈夫的笑里感觉到 她所担心的事情可能要发生,因而急于问 个究竟的微妙心理。
设问是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或提出问题不需回 答的修辞方式。
如: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作用 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辞格的采用 词语的锤炼 句式的选择
符 合 语 境
不 落 俗套
独 抒 己 见
最 佳 表 达 效

你能把下列歌词中运用的最主要的 一种修辞手法写出来吗?
(1)“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对”偶
想一想,还有 哪些改法?
• 1·下面划线的句子是对黄河壶口瀑布的描写,适当调整划 线部分的语序,把它改写成格式协调一致、匀整对称的排比 句。(4分,可以根据题目要求改变个别词语。)
• 正当平缓似锦缎的黄河得意之时,她突然从数 里之阔的水面,跌入百尺之宽的峡谷。发出了震川 虎啸般的声响,悬垂的水流如张挂的天幕,黄色的 浊流如腾飞的巨龙,激起的水珠如钢花四溅,使每 一位风尘仆仆走近它的游客都受到了强烈的震撼。
修 辞
无 处 不 在
石蕴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
——[晋] 陆机·《文赋》
4、比喻的种类:
(1)明喻。典型形式是:甲像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 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相联结。
例如:叶子出水限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2)暗喻。典型形式是:甲是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没有比 喻词,常用“是”、“成了”、“变成”等联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修辞无处不在》导学案 【教学目标】 一、积累·整合:学会对文章进行系统化梳理的方法;积累教材上介绍的修辞手法,并能够辨识、归类;使学生树立“大修辞”观念。

二、发现·创新:发现生活中成功的修辞现象;引导学生体会选择、锤炼词句的妙处;体会到修辞在生活中的运用无处不在,并能尝试着在语言实践中有所创新。

三、应用·拓展:体会中国语言的奇妙,在广泛的语言实践中应用所学修辞手法,并努力使之达到更好的表达效果。

【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 我理解: 修辞的定义: 修辞格与修辞的区别: 修辞的分类: 二、梳理与探究 语音修辞 我理解: 语音修辞的定义: 语音修辞的手段: 我会析: ①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②晶晶亮,透心凉 (雪碧饮料广告) ③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 默默彳亍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 问:以上语言,运用了什么样的语音修辞?有什么妙处? 我会引:你还能举出运用了语音修辞的语言现象吗? 词语修辞。 我理解:(1) 词语修辞的定义:

词语修辞的手段: 我会说: 从学过的课文或生活中积累的语言运用举例说明之。 我会析: ①提着昨日种种千辛万苦,向明天换一些美满和幸福。 ——周华健《风雨无阻》

②假使这也算是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鲁迅) ③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

语句修辞。 我理解: 语句修辞的定义: 语句修辞的手段: 我会析: ①“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国歌》) ②比起北国的秋来,正象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③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 秦观《踏莎行》 三、拓展与应用 1、阅读下面文段,分析:各句分别运用了哪些修辞方式? ①张家界绝对有资格问鼎诺贝尔文学奖,假如有人把她的大美翻译成人类通用的语言。

②鬼斧神工,天机独运。③别处的山,都是亲亲热热地手拉着手,臂挽着臂,惟有张家界,是彼此保持头角峥嵘的独立,谁也不待见谁。④别处的峰,是再陡再险也能踩在脚下,惟有张家界,以她的危崖崩壁,拒绝从猿到人的一切趾印。⑤每柱岩峰,都青筋裸露、血性十足地直插霄汉。⑥而峰巅的每处缝隙,每尺瘠土,又必定有苍松,或翠柏,亭亭如盖地笑傲尘寰。⑦银崖翠冠,站远了看,犹如放大的苏州盆景。⑧曲壑蟠涧,更增添无限空蒙幽翠。⑨风吹过,一啸百吟;云漫开,万千气韵。

预设答案:①句倒装句。②文中大量四字句,节奏短促而鲜明,很整齐。③④⑤⑥句运用了整句、拟人、对比等手法。有情趣,很生动,给人特征鲜明印象深刻。⑦句比喻。以小喻大,联想奇特,比喻新颖。⑨对偶,也是整句。有气势。

语音修辞: 词语修辞: 语句修辞: 2、任选其一,完成下面练习: (1)元旦将至,请你以祝福新年为主题,充分运用修辞方式,为你的亲朋好友写一则短信或贺卡。

(2)如果你是某粉笔产品的代言人,请你为粉笔设计两句广告词。

一、导入 二、修辞引出两个解释: 修辞是一个选择过程。 ——张志公 修辞原是传情达意的手段,主要是为着情和意。修辞不过是调整语辞使传情达意能够适切的一种努力。 ——陈望道《修辞学发凡》

看来,修辞的概念内涵明显要大于修辞格啊! 二、梳理与探究. 1、修辞格和修辞的概念有何区别?教材如何给修辞下定义的? 预设学生答案:修辞是对语言材料进行选择、调整和组合的过程,目的是为了使语言表达鲜明、生动。修辞格是修辞方式中的一种。

2、问:修辞分哪几类? 教师提示梳理的方法:读书有很多种,对于知识性较强的文章,要学会高屋建瓴的读书法。我告诉大家一个方法——纲举目张的梳理法。首先找出文章的大纲,把大纲提起来,再去梳理纲下面的孔目。比如说本文的大纲是什么?

预设答案:即文章中的黑体字。修辞可分三大类:语音修辞,词语修辞,语句修辞。 3、请看第一纲:语音修辞。 语言表达是人们传递信息的主要方式,与书面表达相比,它具有信息量大的特点。老师的上课就是一种通过语言表达传递信息的方式。我也可以选择把我要说的都写到黑板上,这样大家接受信息可以更明确,但是很显然,这样一堂课的信息量就少了。毕竟写字没有说话快。因此,语音修辞说白了就是怎么让话说得更好听。人们总是喜欢听好听的话,为什么歌曲大家爱听,就是因为歌曲在语言表达上选择了人们乐于接受的方式。这种方式的选择就是语音修辞。

(1)学生梳理:什么样的修辞可以叫语音修辞? 提示:寻找关键词语进行概括。预设答案:富于节奏,语音和谐。 (2)学生梳理:语音修辞有哪些手段?你能否进行概括归类? 提示:寻找文章中的并列性句子或段落。预设答案:①音节组合如对偶、联绵词、叠音词等;②平仄变化;③押韵;④修辞格如排比、反复、顶真、回环等。

杭州西湖联:山山水水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这是运用叠音词。反复,大量叠音词的运用不但传神描摹出眼前的景象,而且加强语气,舒展文气,增加音韵美,深化物态情貌,给人音韵和谐的美感。) 古诗之所以容易朗朗上口,就是因为他们巧妙地运用了押运和对偶。 对偶、押韵、排比、反复都比较好理解,那么什么叫做顶针呢?顶针是用前一句结尾来做后一句的起头,使邻接的句子头尾蝉联而有上递下接趣味的一种修辞格。

如: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佚名题北京潭柘寺弥勒殿联)

马蹄声咽, 秦娥梦断秦楼月。 秦楼月,年年柳色, 灞陵伤别。乐游原上清秋节, 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李白《忆秦娥》)

赏花归去马如飞, 去马如飞酒力微; 酒力微醒时已暮,醒时已暮赏花归。(秦观)

回环是把前后语句组织成穿梭一样的循环往复的形式,以表达不同事物间的有机联系。

如:在调整中前进,在前进中调整

(3)语音修辞的探究: ①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②晶晶亮,透心凉 (雪碧饮料广告) ③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 默默彳亍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 问:以上语言,运用了什么样的语音修辞?有什么妙处? 预设答案:①叠音词“轻轻的”三次反复使用,感觉到作者那种小心翼翼的生怕惊扰了康桥的心理;押韵:来和彩,读来流畅上口;节奏整齐中有变化。指名朗读这几句诗。②叠音词,押韵,平仄变化:——| , |——。 ③联绵词:补充解释,双声或叠韵的词叫做联绵词。有种音乐的美感。

(4)你还能举出运用了语音修辞的语言现象吗? 4、请看第二纲:词语修辞。 一句普通的话要让人印象深刻,就得通过雕琢。这种雕琢在古人来说就是“炼字”,到了现在,就是修辞。

(1)学生梳理:什么样的修辞可以叫词语修辞? 预设答案:词语的选择与锤炼。 (2)学生梳理:词语修辞有哪些手段?你能否进行概括归类? 预设答案:①炼字;②词语超常搭配;③比喻、借代、比拟、夸张、通感、双关、仿词、婉曲等修辞格

1、借代。说话或写文章时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有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这种修辞方法叫借代。它和比喻是有区别的。

如: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去„„(《故乡》)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短歌行》) 2、双关。利用词的多义及同音 (或音近) 条件,有意使语句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就是双关。

如:某电扇广告:好名声就是“吹”出来的。 杰拉尔德·R·福特是美国第38任总统,他说话喜欢用双关语。有一次,他回答记者提问时说:“我是一辆福待,不是林肯。众所周知,林肯既是美国很伟大的总统,又是一种最高级的名牌小汽车;福特则是当时普通、廉价而大众化的汽车。福特说这句话,一是表示谦虚,一是为了标榜自己是大众喜欢的总统。

好面子洁面乳,只许痘留5天。“ 3、仿拟。有意仿照人们熟知的现成的语言材料,根据表达的需要临时创造出新的语、句、篇来,以使语言生动活泼,或讽刺嘲弄,或幽默诙谐,妙趣昂然。

如: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开车无难事,只怕有新人。 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妹妹你慢慢地往“钱”走。(《光明日报》) 广告:默默无蚊、衣衣不舍、闲妻良母 4、婉曲。不直截了当的表达本意,只用委婉曲折的方式含蓄闪烁的言辞,流露或暗示想要表达的本意,称为“婉曲”。

如:该君人地不宜。(公文书里罢黜官员) Xx先走了一步。(去世) (3)学生从学过的课文或生活中积累的语言运用举例说明之。预设答案:“春风又绿江南岸”的“岸”是炼字;“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的“泻”字是词语的超常组合。

(4)词语修辞的探究: ①提着昨日种种千辛万苦,向明天换一些美满和幸福。 ——周华健《风雨无阻》

②假使这也算是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鲁迅) ③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

预设答案:①“提着”“千辛万苦”,词语的超常组合,也是炼字。千辛万苦而用提,不用背,不用负,也不用拖,可见一中举重若轻、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而后句的“换”字用得好,有付出才有回报,幸福的前提是付出千辛万苦。这种人生态度比“我拿青春赌明天”就要积极的多。②仿词。何谓仿词?就是在现成词语的比照之下,更换词语中某些词或词素,临时仿造出新词语。如:如今一些搞家教的人,往往因财施教。又:忆当年中央杀刘张二犯,令人谈腐色变,杀一儆万,真是大快人心!③婉曲。和病酒无关,又和悲秋无关,那和什么有关呢?联系前面的词句可知,原来和离别相思有关。把真实意图遮盖起来,欲说还休,使表达的意境别开生面,饶有意趣。

5、请看第三纲:语句修辞。 (1)学生梳理:什么样的修辞可以叫语句修辞? 预设答案:句子的选择、组合与锤炼。 比如长句和短句、肯定句和否定句、整句和散句、顺序句和倒装句、主动句和被动句、陈述句和反问句等,各有不同的表达效果,各有不同的适用场合。

1、长句和短句。长句表义严密,精确细致;短句简洁、明快有力。 长句: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政论文)

短句:他确乎有点象一棵树,强壮、沉默,而又有生气。(文艺作品) 2、整句与散句。整句形式齐整,声音和谐,气势贯通。多见于散文、诗歌,适合表达丰富的感情。散句较灵活,不呆板,较生动。

整句: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