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收账款周转率与存货周转率的结合分析.
关于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分析的思考

关于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分析的思考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是企业用来评估和分析财务健康状况和经营效益的两个重要指标。
下面从几个方面对这两个指标进行思考和分析。
1.应收账款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是指企业在一定期间内,应收账款的收回情况。
这个指标能够反映出企业的资金回收速度,也能够反映出企业与客户之间的信用关系。
通常来说,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说明企业的资金回收速度越快,客户的付款速度越快,公司的资金利用率也越高。
然而,应收账款周转率过高也可能意味着公司过于严格的信用政策,可能会导致客户的转向其他竞争对手。
2.存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是指企业在一定期间内,存货的销售情况。
这个指标能够反映出企业经营活动的效率和运营风险。
通常来说,存货周转率越高,说明企业的销售速度越快,存货资金占用时间越短,公司的资金利用率也越高。
然而,存货周转率过高也可能意味着公司销售渠道过于紧张或者库存管理不善,可能会导致缺货和错失商机。
以上是两个指标的基本意义和含义,接下来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两个指标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和分析。
1.跨行业比较不同行业的企业可能会有不同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
例如,对于批发和零售业来说,应收账款周转率可能相对较高,因为客户大多是通过赊销来购买商品,但存货周转率可能相对较低,因为需要保持一定的库存量以满足客户的需求。
而对于制造业来说,应收账款周转率可能相对较低,因为客户一般需要在订单交付后才进行付款,但存货周转率可能相对较高,因为需要保持较低的库存水平以减少资金占用。
2.时间序列分析通过比较不同期间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可以观察到企业经营活动的变化趋势。
如果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呈现上升趋势,说明企业的经营活动效率逐步提高;如果呈现下降趋势,可能说明企业的经营活动效率出现问题或者经营手段发生了变化。
通过时间序列分析,企业可以针对问题进行调整和改进。
3.与行业平均水平比较将企业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与同行业的平均水平进行比较,可以了解到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和竞争力。
企业经营指标分析报告

企业经营指标分析报告一、引言本报告是对企业的经营指标进行分析和评估的综合报告。
通过对企业的财务报表和相关经营数据进行分析,我们将全面评估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运营能力和发展潜力,为企业提供合理的经营建议。
二、盈利能力分析1.营业收入分析根据财务报表数据,企业的营业收入呈现了持续增长的趋势。
在过去三年中,营业收入分别增长了10%、15%和12%,显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销售能力的提升。
2.利润率分析企业的净利润率在过去三年中保持了稳定增长的趋势。
从2024年的6%增长到2024年的8%,再到2024年的10%,表明企业能有效地控制成本和提高销售利润空间。
3.ROE分析根据财务数据,企业的ROE在过去三年中一直保持在15%以上的水平。
这表明企业的资本使用效率很高,能够有效地为股东创造价值。
三、偿债能力分析1.有息负债率分析企业的有息负债率稳定在40%左右,在合理范围内。
这表明企业的债务规模适度,能够有效地控制债务风险。
2.资产负债率分析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在过去三年中保持稳定,约为60%左右。
这表明企业的资产配置合理,并且通过债务融资实现了成长。
3.偿债能力分析企业的速动比率在过去三年中保持稳定在2以上的水平,显示了企业对短期债务具备较强的偿还能力。
此外,企业的现金流量也保持稳定,能够满足正常的营运和偿债需求。
四、运营能力分析1.应收账款周转率分析企业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在过去三年中保持稳定,显示企业对应收账款的管理较为有效。
然而,与同行业相比,企业的周转率仍有提升的空间。
2.存货周转率分析企业的存货周转率相对较低,表明企业的库存周期较长。
建议企业进一步优化供应链管理,减少库存存留时间,提高资金利用率。
3.总资产周转率分析企业的总资产周转率在过去三年中保持稳定,达到行业标准的水平。
这表明企业的资产运营效率良好,能够有效利用资产创造收益。
五、发展潜力分析1.市场前景分析根据市场调研数据和行业分析,所在行业的市场前景良好,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资金周转率的计算与分析

资金周转率的计算与分析资金周转率是用来衡量企业经营活动中资金利用效率的重要指标,它能够反映企业资金使用情况以及经营管理能力的好坏。
本文将解释资金周转率的概念、计算方法及其分析意义,以帮助读者对企业运营状况有更全面的了解。
一、资金周转率的概念资金周转率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完成一次资金周转所需的时间。
它可以反映企业在运营过程中是否合理利用资金、高效运作,对企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资金周转率的计算方法资金周转率的计算方法主要有两种,分别是存货周转率和应收账款周转率。
1. 存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是指企业存货用于生产和销售的频率。
它的计算公式为:存货周转率 = 营业成本 / ((期初存货 + 期末存货) / 2)。
其中,营业成本指的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和销售产品所发生的成本。
2. 应收账款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是指企业从销售产品到收回账款所需的时间。
它的计算公式为:应收账款周转率 = 营业收入 / ((期初应收账款 + 期末应收账款) / 2)。
其中,营业收入指的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通过销售产品所获得的收入。
三、资金周转率的分析意义资金周转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盈利能力,高资金周转率意味着企业能够迅速回收投入的资金,利润循环较快,有助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降低资金占用成本。
而低资金周转率则意味着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资金占用较高,可能面临流动性风险和运营压力。
资金周转率的分析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对比行业水平与同行业其他企业相比较,资金周转率的高低能够反映企业在同样经营环境下的经营能力。
如果企业的资金周转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可能需要关注企业的运营管理是否规范,是否存在流动资金紧张等问题。
2. 资金周转率与资产负债表的综合分析资产负债表包含了企业的资产负债情况,通过分析资金周转率与资产负债表的关系,可以了解企业是否存在资金占用过多或者流动资金不足的问题。
例如,如果资金周转率较低,但是企业的存货和应收账款水平较高,可能说明企业的资金被过度占用或者存在资金回收困难的情况。
使用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指标应注意的问题

使用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指标应注意的问题1. 在计算应收账款周转率时,如果使用资产负债表中“应收账款净值”而不是“应收账款总值”项目的金额,则所计算的应收账款周转率的数值就受企业对坏账损失核算方法选择结果的影响。
如果选择直接转销法来核算坏账损失,则所计算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就小于按备抵法核算坏账损失所计算的数值。
而如果企业在不同年度选择了不同的坏账核算方法,或者是,对坏账核算方法发生了变更,则实际使用应收账款周转率指标时,就应当剔除坏账核算方法变更的影响,否则就会高估或低估企业应收账款的营运效率。
2. 在使用存货周转率时,应注意存货计价方法变更的影响。
存货流出或发出的计价方法有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和个别计价法等多种,按不同计价方法计算的存货销售成本和期末存货的余额是不同的。
在通货紧缩的情况下,先进先出法计算与后进先出计算比较,前者的销售成本大于后者,前者的存货余额小于后者,因此,如果企业将后进先出法改为先进先出法对存货进行计价,就有可能减少存货的周转次数,但这并不反映企业存货管理效率的变化,也就不能据此变化来判断企业存货营运能力下降。
3. 资产的周转率指标有时会掩盖资产的结构性矛盾,如存货周转率就是如此。
因为,存货的结构是复杂的,有供应环节的存货如原材料,有生产环节的存货如在产品,有销售环节的存货如产成品等,按全部存货计算周转率指标,其指标数值的高低及其变化有时很难分清是采购过量还是销售不足造成的。
例如,设甲、乙两企业l999年的销售成本均为700000元。
甲企业l998年和1999年的存货中,材料存货分别是1800000元和2000000元,商品存货分别是300000元和280000元;乙企业1998年和1999年的存货结构是,材料存货分别是300000元和280000元,商品存货分别是1800000元和2000000元。
甲、乙两企业1999年的全部存货和商品存货周转率的计算结果如下表所示:从表1看出,存货结构的变化,并不影响全部存货的周转率;存货周转率相同,可以反映不同的问题。
初创公司的财务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创新创业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众多初创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它们在各自领域内积极探索,不断创新。
然而,初创公司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尤其是财务风险。
为了帮助初创公司更好地了解自身财务状况,制定合理的财务策略,本报告将对一家初创公司的财务状况进行分析。
二、公司概况本报告所分析的初创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成立于20XX年,主要从事XX行业的产品研发与销售。
公司注册资本为XX万元,员工人数为XX人。
公司自成立以来,凭借其创新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在市场上取得了一定的知名度。
三、财务报表分析1. 资产负债表分析(1)资产结构分析截至20XX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为XX万元,其中流动资产XX万元,非流动资产XX万元。
流动资产占比为XX%,非流动资产占比为XX%。
从资产结构来看,公司流动资产占比相对较高,说明公司具有较强的短期偿债能力。
(2)负债结构分析截至20XX年12月31日,公司总负债为XX万元,其中流动负债XX万元,非流动负债XX万元。
流动负债占比为XX%,非流动负债占比为XX%。
从负债结构来看,公司流动负债占比相对较高,说明公司短期偿债压力较大。
(3)所有者权益分析截至20XX年12月31日,公司所有者权益为XX万元,占公司总资产的XX%。
从所有者权益来看,公司资本实力较弱,需要进一步加大融资力度。
2. 利润表分析(1)营业收入分析截至20XX年,公司营业收入为XX万元,同比增长XX%。
从营业收入来看,公司业务发展势头良好,市场竞争力较强。
(2)营业成本分析截至20XX年,公司营业成本为XX万元,同比增长XX%。
从营业成本来看,公司成本控制能力较好。
(3)期间费用分析截至20XX年,公司期间费用为XX万元,同比增长XX%。
从期间费用来看,公司费用控制能力有待提高。
(4)净利润分析截至20XX年,公司净利润为XX万元,同比增长XX%。
从净利润来看,公司盈利能力较好。
周转率(turnover ratio)的评价标准

周转率是衡量公司资产利用效率的重要指标,它可以反映出公司资产在一定时期内的周转速度。
一个公司的周转率越高,说明它的资产利用效率越高,管理水平越好。
评价一个公司的周转率,对于投资者、管理者和分析师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来介绍周转率的评价标准。
一、资产周转率资产周转率是衡量公司资产利用效率的核心指标,它是公司销售收入与总资产的比值。
资产周转率越高,说明公司的资产周转速度越快,资产利用效率越高。
一般来说,资产周转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公司,可以被视为是资产利用效率较好的公司。
二、存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是衡量公司存货资产利用效率的指标,它是公司销售成本与平均存货的比值。
存货周转率高,说明公司的存货周转速度快,存货利用效率高。
而存货周转率低,则可能意味着公司库存过多,资金被占用过多。
三、应收账款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是衡量公司应收账款管理效率的指标,它是公司销售收入与平均应收账款的比值。
应收账款周转率高,说明公司收账速度快,资金变现能力强。
而应收账款周转率低,则可能意味着公司的应收账款管理不善。
四、总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是衡量公司总体资产利用效率的指标,它是公司销售收入与平均总资产的比值。
总资产周转率高,则说明公司的整体资产利用效率较高。
五、固定资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是衡量公司固定资产利用效率的指标,它是公司销售收入与平均固定资产的比值。
固定资产周转率高,则说明公司的固定资产得到了有效利用。
通过以上介绍,我们可以看出,周转率的评价标准主要包括资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和固定资产周转率。
当评价一个公司的周转率时,应当综合考虑以上指标,对公司整体资产利用情况进行分析,从而为投资和管理决策提供参考。
我们也要注意,周转率高并不代表就一定好,还需要结合具体的行业特点和公司经营状况来进行综合评估。
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
周转率是衡量公司资产利用效率的重要指标,它反映了公司在一定时期内资产的周转速度。
关于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分析的思考

关于财务报告比率分析应用的思考(一)应收账款周转率1.计算方法应收账款周转率是销售收入与应收账款的比率。
它有三种表示形式:应收账款周转次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和应收账款与收入比。
其计算公式如下:应收账款周转次数=销售收入/应收账款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5/(销售收入/应收账款)应收账款与收入比=应收账款/销售收人应收账款周转次数,表明一年中应收账款周转的次数,或者说明每1元应收账款投资支持的销售收入。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也称为应收账款收现期,表明从销售开始到收回现金平均需要的天数。
应收账款与收入比,则表明每1元销售收入需要的应收账款投资。
当使用的收入是半年收入时,计算的周转率是半年的周转次数,计算周转天数应该使用180天。
在计算和使用应收账款周转率时应注意的问题(1)销售收入的赊销比例问题。
从理论上讲,应收账款是赊销引起的,其对应的流量是赊销额,而非全部销售收人。
因此,计算应使用赊销额而非销售收入。
但是,外部分析人员无法取得赊销数据,只好直接使用销收入比性,只是一贯高估了周转次数。
但问题是与其他企业比较时,不知道可比企业的赊销比例,也就无从知道应收账款周转率是否可比。
(2)应收账款年末余额的可靠性问题。
应收账款是特定时点的存量,容易受季节性、偶然性和人为因素影响。
在用应收账款周转率进行业绩评价时,可以使用年初和年末的平均数,或者使用多个时点时平均数,以减少这些因素的影响。
(3)应收账款的减值准问题。
财务报表上列示的应收账款是已经计提坏账准备后的净额,而销售收入并未相应减少。
其结果是,计提的坏账准备越多,应收账款周转次数越多、天数越少。
这种周转次数增加、天数减少不是业绩改善的结果,反而说明应收账款管理欠佳。
如果坏账准备的金额较大,就应进行调整,使用未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进行计算。
报表附注中披露的应收账款坏账准备信息,可作为调整的依据。
(4)应收票据是否计入应收账款周转率。
将其纳入应收账款周转率的计算,并叫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周转率。
周转率最简单的计算方法

周转率最简单的计算方法
周转率是一个用于衡量企业运营效率的重要指标,不同领域的周转率计算方式略有不同。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周转率的计算方法。
1.存货周转率:这是衡量企业销售能力及存货管理水平的综合性指标。
计算公式为:存货周转率=销售成本/平均存货。
其中,销售成本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销售的商品或产品的成本,平均存货则是指企业在同一时期内的存货平均值。
2.应收账款周转率:这是反映企业应收账款变现速度的快慢及管理效率高低的重要指标。
计算公式为:应收账款周转率=赊销收入净额/应收账款平均余额。
其中,赊销收入净额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销售收入减去现销收入后的净额,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则是指企业在同一时期内的应收账款平均值。
3.固定资产周转率:这是衡量企业固定资产利用效率的指标。
计算公式为:固定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平均固定资产净值。
其中,营业收入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总收入,平均固定资产净值则是指企业在同一时期内的固定资产净值的平均值。
以上周转率计算方式都比较简单,只需要将相应的数据代入公式中进行计算即可。
但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周转率指标有不同的适用范围和限制条件,具体使用时应结合实际
情况进行选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阴财会月刊 ·全国优秀经济期刊阴窑窑援中旬企业的资产营运体现了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资本保值增值的过程,其对于企业的意义好比血液之于身体。
一般而言,资产运营效率越高, 获利能力越强, 资本增值就快; 而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作为衡量资产营运能力的两个主要指标,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单一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在反映企业资产营运能力方面虽具有较大作用,然而人们往往是根据所需单独分析某一周转率的,忽视了两者“ 光鲜亮丽” 的背后可能隐藏着的巨大隐患。
本文以伊利股份为例,重点研究如何将应收账款周转率与存货周转率两者结合起来进行分析,以对企业资产运营能力进行更真实的评估。
一、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结合分析的必要性 1. 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指标含义。
应收账款周转率反映企业应收账款收回速度的快慢及其管理效率的高低。
其一般计算公式为:应收账款周转率(次数 =年销售收入 /应收账款平均余额。
一定期间内,企业的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周转次数越多,表明企业应收账款收回速度越快, 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效率越高, 资产流动性越强。
存货周转率是反映企业存货运用效率的指标。
其一般计算公式为:存货周转率 (次数 =年销售收入 /存货平均余额。
一定期间内,企业的存货周转率越高,周转天数越少,表明企业存货变现速度越快,其运用效率越高,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
2. 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结合分析的必要性。
现行单一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仅反映企业某一方面 (应收账款或存货的周转情况。
目前,报表使用者往往将两者孤立计算,之后简单地查看数值的大小,却并未深究两个指标之间是否存在勾稽关系。
孤立的指标分析,在一定程度上无法真实反映企业的资产运营状况,其原因如下:(1应收账款周转率高, 并不必然意味着企业资金营运能力强。
在企业实行紧缩的信用政策下,由于销售回款快,应收账款数额必然大大缩小,短期内应收账款周转率可以达到较高水平。
但紧张的付款期限对经常客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优质客户数量有限,最终结果可能是自己原有的客户被竞争对手夺去, 导致市场占有率下降。
因此,在现实的经营运作中, 赊销有可能比现金销售更有利,它虽然会使应收账款周转率下降,但换来的却是存货周转率的提升。
(2存货周转率指标中未将收回现金这段时间包括在指标含义之中。
目前, 对存货周转的理解主要有两种具代表性的观点:第一种观点是“ 实物流” , 认为存货周转是指存货入库、投入生产直至销售发出,即存货在企业内的库存过程,存货周转率应反映企业的销货能力; 第二种观点是“ 资金流” , 认为存货周转是指购入存货支付货款、投入生产、存货销售并且收回货款的资金周转过程,存货周转率应反映存货的变现能力。
两种观点虽然存在着差异,但其计算公式却相同,且现有存货周转率中的“ 周转” 主要是指存货的库存时间, 产品销售后应收账款的变现天数被分割给了应收账款周转率来反映。
为了更准确地分析存货周转率指标,应将其与应收账款周转率的分析配合起来,至少要参考应收账款周转率指标。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到,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之间存在一定关联, 因此有必要将两者结合起来进行分析, 并以此重新审视企业的资产运营情况。
二、应收账款周转率与存货周转率的结合分析:以伊利股份为例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之间的关系会受到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和所采取的营销策略的影响。
若应收账款周转率与存货周转率同步上升,表明企业的市场环境优越,前景看好;若应收账款周转率上升,而存货周转率下降,可能表明企业因预期市场看好而扩大产销规模或信用政策,或两者兼而有之; 若存货周转率上升,而应收账款周转率下降,可能表明企业放宽了信用政策,扩大了赊销规模,这种情况可能隐含着企业对市场前景的预期不容乐观,应予以警觉。
一般来说, 应收账款和存货之间大致是此消彼长的关系。
具体来讲, 宽松的信用政策下,应收账款增加,销售渠道变广, 存货周转加快, 库存减少。
而当信用政策收紧后存货会增多, 为促进销售, 释放库存压力, 企业会通过放宽赊销额度、延长应收账款周转率与存货周转率的结合分析钱晓怡渊上海大学管理学院上海 200444冤【摘要】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是衡量企业资产营运能力的两个重要指标,研究两者的关系对企业意义重大。
本文论述了将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结合分析的必要性,且以伊利股份(600887 为例,分析两者之间此消彼长的关系,探求实现两者均衡的最佳结合点。
【关键词】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伊利股份 80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财会月刊阴援中旬窑窑阴收账期等优惠条件,把存货转化为应收账款。
由此可见,在销售收入一定的前提下,应收账款周转率与存货周转率之间也是此消彼长的关系。
本文通过对伊利股份(600887近五年的年报分析,具体阐述应收账款周转率与存货周转率的关系, 并解析两者形成这种关系的原因。
1. 伊利股份应收账款周转率与存货周转率的关系分析。
2008~2010 年, 伊利股份的应收账款周转率从 107.77 提高至 124.85, 存货周转率从 11.53 提高至 13.43,如图 1 所示。
由图 1 可以看出,二者均呈趋高走势。
从市场环境和营销策略上来看, 随着全球金融危机以及三聚氰胺事件影响的逐渐消失,乳制品行业复苏,市场环境回暖,大投入的市场宣传使伊利股份的销售收入不断攀升,而应收账款额却不升反降 (见图 2 , 造成应收账款周转率的节节攀升。
对伊利股份而言, 提高应收账款周转率,实质上是在缩短运营渠道的付款期限,单从应收账款方面来说,假设其他条件不变,伊利股份继续缩短收账期,必然会损害下游企业利益, 不利于存货周转。
因此, 即使伊利股份维持 2010 年的收账期, 在偏高的应收账款周转率下,想要继续提高存货周转率有较大的难度。
2010 年,伊利股份的存货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为 25.84 亿元, 同比增长 40.75%(详见表 1 。
这意味着在 2010 年以及以后的一两年内,伊利股份所面临的不仅是新产能的继续释放所带来的存货需求量减少而库存增加的压力, 又面临着消化原有存货的压力。
所以,在存货周转和应收账款周转之间找到平衡点对于伊利股份来说至关重要。
2. 伊利股份应收账款与存货形成良性互动的原因。
从伊利股份对待上下游渠道的运营策略中,我们可以发现其应收账款与存货形成良性互动的原因。
我国各大乳业巨头纷纷建立了现代化的奶源基地以获得优质的奶源,而作为我国政府一直倡导的、乳制品企业和奶农之间“ 公司 +农户” 的准市场契约型模式仍然占据主流地位。
伊利股份更是首创“ 奶联社” 模式,将附近的散养奶牛整合到奶联社,由专家进行统一饲养、统一防疫、统一挤奶。
这种模式的最大意义是将奶农吸纳到企业,而奶农因为数量较多、分散、资金、技术力量薄弱,在与伊利股份进行契约谈判时往往处于不利地位。
处于优势地位的伊利股份不仅可以在生产与交易方面控制奶农,而且从自身成本降低的角度利用不平等的契约对奶农的利益形成“ 挤压” , 变相压缩了存货成本, 使得存货周转率加快。
由于伊利股份的销售并不依赖于大渠道商,使得其对下游企业在信用结算方式上拥有更多话语权。
通过对伊利股份年报的分析可见,自 2001 至2004 年,伊利股份前五家销售商的销售额合计基本占伊利股份销售收入总额的10%左右, 2005 年为 8.53%, 2010 年降为 3.51% (详见表 2)。
又由于伊利股份的销售渠道宽广,且单个渠道商对伊利股份的销售影响力极弱,因此其在与渠道商谈判时拥有更多的主动权。
加之伊利股份对客户的付款条件较严苛和较少实行优惠的信用政策,使得其应收账款质量大大提升,控制了应收账款的规模增长,加速了资金周转,保证了企业资金安全。
同时,伴随乳制品行业“春天”的到来,乳品销售状况良好,货款回笼及时,使得伊利股份应收账款周转率逐年大幅提升。
但是,也要看到伊利股份的应收账款政策有不利的一面,即谈判地位的不对等和较高的现金支付要求内在地限制了潜在客户的扩展,加之乳制品行业其他龙头企业的崛起,造成伊利股份现有存货积压现象日益严重,导致其存货周转率出现下降的趋势。
可见,在这个赊销、赊购已成为一种趋势的市场中,伊利股份的做法将越来越与当今的竞争环境格格不入。
表 1 2009 、 2010 年伊利股份存货项目的结构分析与趋势分析单位院万元项目存货资产合计 2010 年期末余额 258 365.44 1 536 232.41 2009 年期末余额 183 565.10 1 315 214.36 环比增(减) 40.75% 16.80% 结构(2010) 16.82% 100% 结构(2009) 13.96% 100% 注院数据来源于伊利股份 2009 和 2010 年年度财务报告遥 4 3 3 2 2 1 1 0 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奏亿元揍 350 300 250 200 150 100 50 0 销售收入奏亿元揍应收账款销售收入图 2 2006 耀 2010 年伊利股份应收账款和销售收入变化情况注院数据来源于伊利股份 2005 至 2010 年年度财务报告遥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表 2 公司前五名客户的营业收入情况单位院元注院数据来源于伊利股份 2010 年年度财务报告遥营业收入 298 625 987.94 238 486 935.47 203 290 702.19 156 520 601.02 142 430 473.51 1 039 354 700.13 占公司全部营业收入百分比 1.01% 0.80% 0.69% 0.53% 0.48% 3.51% 客户名称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第四名第五名合计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140 120 100 80 60 40 20 0 周转率奏次揍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图 1 2006 耀 2010 年伊利股份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变化情况 53.73 59.41 124.85 107.77 117.23 13.91 11.94 11.53 12.62 13.43 81 阴财会月刊·全国优秀经济期刊阴窑窑援中旬三、探求应收账款周转率与存货周转率关系的平衡点 1. 确立合理的信用政策。
在现金为王的时代,尽管企业更愿意通过现销来实现现金的快速回笼,但面对白热化的竞争,为了抢占市场,扩大销售渠道,争取消费者选票,向客户提供赊销业务已成为必然。
随着赊销政策的使用,应收账款额随之增加,而社会信任危机及诚信环境恶化,使得货款的回收难度加大,增加了企业风险。
因此,企业必须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合理评估赊销赊购风险,确定适当的信用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