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这片土地是神圣的导学案(学生版)
15这片土地是神圣的(2)导学案

三个方面来写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提醒人们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探究】 1、下面我们再来欣赏这句话“任何降临在大地上的事,终究会降临在大地的孩 子身上。”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个人评价:
组内评价:
教师评价:
1
王洼子中心小学 2013-2014 学年度第一学期师生共用导学稿
2、学生交流:为什么作者说要像善待兄弟一样善待河水?请在找出课文中相 关的句子谈谈自己的感受。
反思与策略
3、继续阅读 6 至 7 自然段。想想:如果家园遭到毁灭,人类又怎能独自生存?
4、有感情地朗读 6-7 自然段,体会体会。 5、自由读 8 自然段,交流我们怎样热爱、照管这片神圣的土地。
点拨理解:“大地不属于人类,而人类是属于大地的。” (谁也没有权利, 也不可能拥有对大地的控制权, 谁也不能凭自己的喜好、 善恶对待神圣的大地,来破坏大地。相反,人类属于大地,因为大地拥有
【达标检测】 1、为什么说“人类是属于大地的”?
者生命成长的物质,使人类的生命不断得以繁衍、延续。因此爱护大地的 一草一木、一山一石,才能确保人类生命成长需要的各种自然条件。)
2、文中多次提到土地是神圣的,可既然是神圣的,怎么能把土地卖了呢?
【拓展延伸】 联系家乡的土地,身边的资源是否得到了保人评价:
组内评价:
教师评价:
2
王洼子中心小学 2013-2014 学年度第一学期师生共用导学稿
科 班
目 级
语文
课
题 组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名 使用时间
课 姓
型 名
新授
六年级 张晓德 审核人
备课人
学稿编号
22 反思与策略
【学习目标】 1、学习课文,明白“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3、体会人类与大自然休戚相关、不可分离的关系,懂得珍惜资源,保护地球 的生态环境,爱护家园。 【重点难点】 体会人类与大自然休戚相关、不可分离的关系,懂得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的生 态环境,爱护家园。 【知识链接】 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印第安人的酋长认为自己的每一片土地都是神圣的, 酋长要把西雅图这片土地转让给美国白人,并对美国白人要求,要牢记这片土地是 神圣的,大地是人类的母亲,人类属于大地。要爱护动物植物。 【学法指导】 通过体会深刻的句子,揣摩优美的语句,来理解土地的神圣,体会人类与自然 休戚相关、不可分离的关系。 【预习导航】 1、 学生自由读课文 4 至 8 自然段,从文章中找出体现“神圣”的相关语句,并 做好旁批,写上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2、 4-8 自然段中有一个相同的句子,请找出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这样的 段落结构是 ————————————————————结构 3、这几个自然段从( )、 ( )、 ( )
15这片土地是神圣的导学案

编制人:边立凤编制时间:2015、9 审核人:使用人:授课时间:课题:15《这片土地是神圣的》六年级姓名:小组:家长签字:学习内容 15《这片土地是神圣的》学习目标1、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嗡嗡、圣洁、骏马、雄鹰、潺潺、回荡、滋润、善待、松脂、宝贵、滋养、婴儿、眷恋、麋鹿、闪闪发光”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感受最深的部分。
3、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
4、体会人类与大自然休戚相关、不可分离的密切关系,懂得应该保护环境、爱护家园。
学习重点难点1、通过诵读,感悟文章优美的语言,感受人与自然息息相关的情感。
2、通过学习,获得对自己生存的土地、家园的深刻认识,激发环保意识。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学习过程学案导案阅读链接【背景知识】19世纪50年代,“华盛顿特区”的白人领袖想购买美国西北部的印第安人领地。
本文是根据当时印第安人酋长西雅图的回信编译的。
这篇文章被誉为有史以来在环境保护方面最动人心弦的演说。
西雅图对白人很友好,为了纪念他,美国西北最大的海岸城市命名为西雅图。
白人居民还在他的墓地上建立了纪念碑。
【课文简说】在西雅图的土地上,回荡着印第安酋长西雅图的著名演说。
文章以饱含深情的语言,向我们表达了印第安人对这片土地的留恋和眷顾,表达了人们对土地的爱。
这篇文章被誉为是有史以来在环境保护方面最动人心弦的演说,它生动形象地描述了人类与大地上河水、空气、动植物等的血肉关系,强烈地表达了印第安人对土地无比眷恋的真三分钟口语训练:展示搜集描写家乡的小诗、保护环境标语。
一、自主学习、组内交流;课堂展示、相互点拨(一)我能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学法提示:反复朗读课文,可以边读边把读不准的、不理解的生字词圈画出来,然后借助工具书解决。
还可以把比较绕口的词句多读几遍。
同时思考:课文中的作者写了家乡那些景物?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二)我能学会本课的生字和词语。
1. 我能利用多种方法记住这些字,还能用他们组词说话。
15-这片土地是神圣的导学案(学生版)

2015学年上学期六年级语文科第四单元导学案15、这片土地是神圣的班级______姓名________家长签名_______日期_______【学习目标】1、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圣洁、骏马、雄鹰、潺潺、回荡、滋润、善待、松脂、宝贵、滋养、婴儿、眷恋、、和蔼可亲、闪闪发光”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感受最深的部分。
3、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
4、体会人类与大自然休戚相关、不可分离的密切关系,懂得应该保护环境、爱护家园。
【学习重点】通过诵读,感悟文章优美的语言,感受人与自然息息相关的情感。
【学习难点】通过学习,获得对自己生存的土地、家园的深刻认识,激发环保意识。
【背景知识】19世纪50年代,“华盛顿特区”的白人领袖想购买美国西北部的印第安人领地。
本文是根据当时印第安人酋长西雅图的回信编译的。
这篇文章被誉为有史以来在环境保护方面最动人心弦的演说。
西雅图对白人很友好,为了纪念他,美国西北最大的海岸城市命名为西雅图。
白人居民还在他的墓地上建立了纪念碑。
【课文简说】在西雅图的土地上,回荡着印第安酋长西雅图的著名演说。
文章以饱含深情的语言,向表达了印第安人对这片土地的留恋和眷顾,表达了人们对土地的热爱。
【学法提示】本文被誉为是有史以来在环境保护方面最动人心弦的演说,语言优美、内涵丰富、情感充沛,只有在诵读中才能感悟文章优美的语言,感受人与自然息息相关的情感。
要以读为主,采用多种形式,充分地读,在读中感悟理解,在读中训练语感,在读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在读中受到感情的熏陶。
另外,本文的背景与我们的生活有一定距离,课外资料的收集与运用对文章本身是有利的充实,可以促进对文章的领悟,激发保护环境、爱护自然的情感。
【学习准备】收集关于美国印第安人和首领西雅图的知识,了解印第安酋长西雅图发表演讲的时代背景。
【学习过程】一、预习导航1、读文深思:“这片土地”指的是哪片土地?为什么用“神圣”来形容土地?2、课文主要讲了哪些内容?给课文分段,想想作者在文中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强烈愿望。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导学案

课题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授课日期
课型
年级
六
主备教师
余付勇
学生
学习
目标
知识与
技能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ຫໍສະໝຸດ 文主要内容,了解土地与人类生存的关系。
过程与
方法
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深入思考,体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爱护土地的情感,懂得必须用全部的力量和情感来保护自己的家园。
走进学生,了解学情
合作探究
1.面对这片神圣的土地,西雅图认为我们应该怎么做?
请在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写上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2.为什么“如果我们放弃这片土地,转让给你们,你们一定要记住: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这句话在课文中反复出现了三次呢?
深入小组。点拨指导
展示深化
西雅图带着对土地的恋恋不舍和浓厚的深爱之情对白人的领袖说了这些话,但这还不够,他还有话要对白人的后代们说了些什么?
学习重点
通过朗读,感悟文章优美的语言,感受人与自然息息相关的情感。
学习难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语言;通过学习,引导学生获得对自己生存的土地、家园的深刻理解,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
1、诵读演说词,奠定学习基调
2、导入新课
自主学习
1、这片土地指的是哪片土地?
2、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升华主题
总结归纳
训练检测
小练笔:联系家乡的土地、身边的资源是否得到了保护,写写自己的发现和感受。
学习收获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导学案

15.这片土地是神圣的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通过体会深刻的句子,揣摩优美的语句,来理解土地的神圣。
2.体会人类与自然休戚相关、不可分离的关系,懂得应该保护环境,爱护家园。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理解我们的土地是神圣的。
2.难点:理解深刻句子的含义。
三、链接:19世纪50年代,“华盛顿特区”的白人领袖想购买美国西北部的印第安人领地。
本文是根据当时印第安人酋长西雅图的回信编译的。
西雅图的信感动了白人,他们决定把这片土地命名为“西雅图”,居住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都牢记着西雅图的这句话: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为了纪念他,美国西北最大的海岸城市命名为西雅图。
白人居民还在他的墓地上建立了纪念碑。
本文被誉为是有史以来在环境保护方面最动人心弦的演说,语言优美、内涵丰富、情感充沛,只有在诵读中才能感悟文章优美的语言,感受人与自然息息相关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学能闯关情境导入,目标导向学法引领,学能闯关(一)读出好口才1、读课文,标注自然段和生字词;2、读生字,抓字音、偏旁、笔画、字形;方法:利用查字典、联系课文注解或者联系上下文,自学生字、新词,理解词语意思;温馨提醒:字音:血(yīnɡ)液运载(zài) 松脂(zhī) 婴(yīnɡ)儿(二)写出好字。
写字训练(括号里注音,田字格里书写)( ) ( )( )( )( )( )( )( )嗡鹿骏鹰潺脂婴眷(三)理解词语:查字典,结合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含义:滋润遗灰眷念善待(四)说:采用默读的方式再读课文。
(1)、试着概括课文主要内容,(2)、课文围绕“神圣”讲了哪些内容?试着给课文分段,理清文章脉络。
二、小组合作探究:1. 从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这片土地的神圣?2.可是这片神圣的土地要被华盛顿白人买走了,印第安人的首领西雅图对购买这片土地的白人嘱托些什么?三、深入探究:1、提出不懂的问题和同学讨论,重点理解为什么要“善待河水、善待空气、善待动物?”你能通过你的朗读打动我吗?2、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①我们是大地的一部分,大地也是我们的一部分。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 15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优质课导学案_1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梳理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内容层层推进,指向观点。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背诵一至三自然段。
3、了解宣言这种文体,体会宣言主张明确,语气肯定的特点及反复的表达效果。
4、书写婴、眷、廘、鹰、潺四个字,进一步巩固抓主笔,左上包围结构上紧下松,内收外放的书写原则。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板块一:检查预习、识字写字1、分组出示词串,检查认读。
2、指导书写生字。
板块二:介绍宣言、了解特点1、出示“西雅图宣言”,介绍什么是宣言。
2、介绍西雅图其人。
3、阅读资料,了解西雅图宣言说给谁?板块三:梳理内容、体会特点1、读文,了解西雅图的立场和观点。
2、梳理宣言围绕观点写了那几个方面的内容。
3、发现内容从不同角度层层推进。
板块四:聚焦第一部分,感受神圣。
1、默读,划出这片土地的什么是神圣的。
2、发现排比特点,去掉“每一”感受排比表达效果。
3、介绍印第安人“万物有灵、敬畏自然”的信仰。
4、背诵一至三自然段。
第二课时板块一:回顾内容,引入新课1、再次介绍宣言这种文体,回顾宣言主张(态度、观点)鲜明的特点。
2、回忆这篇宣言主要说了哪几方面的内容,再次使学生感受内容从印第安人自身、告诫白人、白人子孙的角度,层层推进,表明自己的立场。
板块二:抓肯定句,感受语言第一层:感受印第安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和情谊1、ppt出示第三自然段,齐读,发现其把自然当做亲人及身体的一部分来写。
2、默读4——11自然段,划出类似句子。
3、自由读这些句子,说说自己的感受。
4、用四字词语形容印第安人和大自然的关系,你能想到哪些词语?5、出示词语,积累下来。
6、男女生分组有感情朗读这些句子。
第二层:感受肯定句式语气肯定的特点1、出示ppt,自由朗读。
2、把句子中的“是...也是...”变为“像...也像...”,自由读,感受不同。
3、师生对读,师读“...像...”,生读“...是...”。
15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导学案

杨柳学校六年级1 班语文科导学案执教人李儒崇课题15《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课类新授主备人李儒崇审定人语文教研组授课时间2017年10月31日教学目标1、自学目标(基础知识)正确读写本课生字以及新词。
2、合作目标(重点知识)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揣摩优美语句,体会文章表达上的特点。
3、探究目标(难点知识)引导学生潜心默读,圈圈点点,组织交流。
4、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主要方法教师的教法:引导、点拨、讲解。
学生的学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教师主导步骤(要点问题化)学生学习步骤(求解活动化)时间组织教学组织学生合作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跟随老师进入到课文中4︱5展示目标1、学会生字,掌握新词2、把握课文内容,感悟优美语句找划相关字词句,再读读写写2︱3导学达标学习过程1.自学指导(1)读文时,用心,边读边想像。
(2)边读边画,并在印象深刻句子旁写出感受。
2.教师设问(1)说说文章主要介绍了什么?课文时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2)课文哪些地方体现了这片土地是神圣的?3.小组讨论1、在课文中标注、记录。
2、对疑难问题组内进行讨论交流,做笔记。
17︱20检测矫正随堂练习1、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
解除()善待()滋润()满载()一()幽香一()耕地一()沙滩一()叹息2、给加点字注正确的读音。
满载.()血.液()松脂.()清澈.()课文哪些局段能够然人感受到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请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
认真完成前面的练习8总结提升师生共同总结本课节的知识点、重、难点。
学生在课文中标注、记录。
7布置作业学习了本文,在结合你身边的实际情况写一写你的感想。
课后独立完成 21、自主学习打基础(训练检测题)2、合作交流抓重点(训练检测题)3、小组探究破难点(训练检测题)。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第15课《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六年级语文导学案学号:班级:姓名:15、《这片土地是神圣的》导学案【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写“嗡、鹿、骏”等8个生字,正确读写“麋鹿、滋润、松脂、眷恋”等词语,并理解词意。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感受最深的部分。
3.揣摩优美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读、掌握生字、新词。
2、通过读书,讨论和交流,理解文章的内容,感受作者的情感。
3、引导品味重点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的情感,懂得保护环境、爱护家园。
【预习案】一、语言知识。
1、看拼音写汉字。
jùn yīnɡyīnɡ juàn zhī lù()马雄()()儿()恋松()麋()2、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
薄.(báo bó)雾树干.(gān gàn)血.(xuè xiě)液运载.(zǎi zài)转.(zhuǎn zhuàn)让降.临(jiàng xiáng)3、比一比,组词。
骏()脂()眷()翁()恋()俊()旨()券()嗡()峦()4、在括号中填上恰当的词语()的丛林()的湖水()的怀抱潺潺的()()的味道亲切的()神圣的()嗡嗡的()二、内容梳理。
文章生动形象地描述了人类与大地上、、等的血肉关系,强烈地表达了印第安人对土地无比的真挚情感。
用跳跃式的笔触描述了充满灵性的万物,并对即将统治这片土地的提出了如果把土地转让了,希望他们能“、、”的要求。
三、我的疑问(至少提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探究案】西雅图酋长告诫白人应该怎样对待这片神圣的土地?15、《这片土地是神圣地》作业1学号:班级:姓名:评分:一、填空。
1.“眷”音序是__________,部首是__________,和它字形相近的字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它读音相同的字有________、__________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学年上学期六年级语文科第四单元导学案
15、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班级______姓名________家长签名_______日期_______
【学习目标】
1、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圣洁、骏马、雄鹰、潺潺、回荡、滋润、善待、松脂、宝贵、滋养、婴儿、眷恋、、和蔼可亲、闪闪发光”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感受最深的部分。
3、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
4、体会人类与大自然休戚相关、不可分离的密切关系,懂得应该保护环境、爱护家园。
【学习重点】
通过诵读,感悟文章优美的语言,感受人与自然息息相关的情感。
【学习难点】
通过学习,获得对自己生存的土地、家园的深刻认识,激发环保意识。
【背景知识】
19世纪50年代,“华盛顿特区”的白人领袖想购买美国西北部的印第安人领地。
本文是根据当时印第安人酋长西雅图的回信编译的。
这篇文章被誉为有史以来在环境保护方面最动人心弦的演说。
西雅图对白人很友好,为了纪念他,美国西北最大的海岸城市命名为西雅图。
白人居民还在他的墓地上建立了纪念碑。
【课文简说】
在西雅图的土地上,回荡着印第安酋长西雅图的著名演说。
文章以饱含深情的语言,向我们表达了印第安人对这片土地的留恋和眷顾,表达了人们对土地的热爱。
【学法提示】
本文被誉为是有史以来在环境保护方面最动人心弦的演说,语言优美、内涵丰富、情感充沛,只有在诵读中才能感悟文章优美的语言,感受人与自然息息相关的情感。
要以读为主,采用多种形式,充分地读,在读中感悟理解,在读中训练语感,在读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在读中受到感情的熏陶。
另外,本文的背景与我们的生活有一定距离,课外资料的收集与运用对文章本身是有利的充实,可以促进对文章的领悟,激发保护环境、爱护自然的情感。
【学习准备】
收集关于美国印第安人和首领西雅图的知识,了解印第安酋长西雅图发表演讲的时代背景。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航
1、读文深思:“这片土地”指的是哪片土地?为什么用“神圣”来形容土地?
2、课文主要讲了哪些内容?给课文分段,想想作者在文中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
强烈愿望。
3、你对文中的哪些地方感受特别深,多读一读并在书上做批注。
4、预习课文后,你还有哪些疑问?
二、预习检测
1、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表示。
薄雾(bóbáo)骏马(zún jùn)运载(zǎi zài)血液(xiěxu è)
2、看拼音,写词语。
shèng jiéchán chán juàn liàn sōng zhī
()()()( )
wēng wēng shàn dài yīng ér huídàng
()()()()
xióng yīng méi huālùjùn mǎzīrùn
( ) ( ) ( ) ( )
héǎi kěqīn shǎn shǎn fāguāng fēng yǔtóng zhōu ( ) ( ) ( )
2、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1增添水份,使不干燥。
文中不仅指河流解决了我们的喝水问题,更重要的是让我们得到心灵的滋养,能够健康的成长,快乐的生活。
()
○2松树的树干上渗出的胶状液体,主要由松香和松节油组成。
()
○3遗留下来的痕迹。
()
○4(对自己喜欢的人或地方)深切的留恋。
文中用婴儿对母亲的留恋来表明印第安人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与眷顾。
()
3、写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
(1)青草、绿叶、花朵是我们的姐妹,麋鹿、骏马、雄鹰是我们的兄弟。
()(2)清风给了我们的祖先第一口呼吸,也送走了祖先的最后一声叹息。
()(3)每一处沙滩,每一片耕地,每一座山脉,每一条河流,每一根闪闪发光的松针,……都是圣洁的……都是圣洁的。
()
第一课时
一、汇报交流预习情况
二、交流美国印第安人和首领西雅图的知识
三、小组合作,感知课文内容
1、默读思考,理清文脉:课文围绕“神圣”讲了哪些内容?
这篇文章属于总分总的结构。
第一部分:()~()自然段总写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第二部分:()~()自然段表达了西雅图酋长对白人的强烈要求,分别从善待河水、善待空气、善待动物三个层面来写。
第三部分:()~()自然段进一步阐述对人类和大地的关系,指出大地是人类的母亲,人类属于大地。
2、《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文章作者是________,被誊为有史以来在__________方面最动人心弦的演说。
“这片土地”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课文中提到的“你们”是指______。
课文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个方面来写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表达了对白人的强烈要求,希望白人能牢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章以饱含深情的语言,向我们表达了对这片土地的,表达了。
3、合作探究我最棒
学法提示:以朗读为主,合作学习,通过多种方式的读,品味语言,还要联系实际,深入思考,理解文章内容,在文中空白处留下自己读书后的感受。
研读1~3自然段,思考:文章哪些地方体现了这片土地是神圣的?画出相关语句,多读几遍并批注下自己的感受,交流自己的体会。
①我们是大地的一部分,大地也是我们的一部分。
赏析:()滋养着世上万物,()只是万物中的一个群体;同样,人类的生命成长离不开()的给予。
这句话充分地表明了()与()不可分割的关系,也预
示着这片神圣的土地对于()有多么重要。
②我们和大地上的山峦河流、动物植物共同属于一个家园。
赏析:起伏的群山蕴藏着宝贵的(),流淌的河水养育着();动物与植物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的生活和生存,是()不可或缺的朋友。
这句话告诉我们:不应该(),而应该用()去保护自己的家园。
第二课时
一、合作探究,感知“神圣”
1、研读4~8自然段,思考:面对这片神圣的土地,我们应该怎么做?读后你有何感受?
○1溪流河川中闪闪发光的不仅仅是水,也是我们祖先的血液。
水是生命的源泉。
正是祖辈的辛勤呵护,水源才不至于被破坏、被污染。
他们保护家园、捍卫纯洁的精神,将在时间长河中熠熠闪光,不断提醒人们应该爱护水源,就像尊重人类的祖先一样。
○2任何降临在大地上的事,终究会降临在大地的孩子身上。
赏析:()是人类的家园,()在大地母亲的怀抱里成长。
如果()受到破坏,而()不能及时醒悟,不懂得及时补救挽回,那么任何对()的影响,对()的伤害都将演变成对()自身的伤害。
这句话直接将()的生存与()的保护联系起来,指出了两者()、()的密切关系。
○3大地不属于人类,而人类是属于大地的。
赏析:谁也没有权利拥有对()的控制权,谁也没有权利破坏、损伤()的完整和庄严;相反,()属于大地,因为()使()的生命不断得以繁衍、延续。
因此,只有爱护()上的一草一木、一山一石,才能维持生命的延续。
这也正是文章的中心所在。
2、“如果我们放弃这片土地,转让给你们,你们一定要记住: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这句话在课文中反复出现了几次?这种写法有什么好处?
这句话是体现课文主旨的语句。
这句话反复出现,产生了一咏三叹的表达效果,不仅使主题深化,而且强化了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