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的装饰人美版二年级美术上册教案精修订

合集下载

【教案】人美版二年级上册第18课《节日的装饰》

【教案】人美版二年级上册第18课《节日的装饰》

【教案+PPT】人美版二年级上册第18课《节日的装饰》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是“欣赏评述”领域的学习内容,是继本册第11课《绘画中的节日》后,有一节与生活紧密联系的“欣赏评述”课。

本课主要是是要让学生通过欣赏节日氛围,感受不同节日,不同地区,有多种多样的节日活动和丰富的节日装饰。

节日的装饰不仅美化了生活,更能给节日增添欢乐喜庆的气氛。

引导学生尝试用美术的视角去欣赏,评述节日的装饰。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识:简单了解各个地区,民族有着自己独特的节日活动,人们会根据各自的文化传统,施以各具特色的节日装饰。

学生初步了解节日的装饰能够烘托节日的气氛。

技能:学习观察节日装饰的造型,色彩特点。

能用语言表达节日装饰给自己带来的感受。

过程与方法:通过绘画作品与纪实照片的对比观察,认识美术作品中表现的节日景象与现实生活中节日场景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通过小组学习,让学生从自己感兴趣的角度观察生活中的美术,记忆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从自己熟知的或喜爱的方面表达内心感受,练习简单的评述。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体验。

感受节日带给人的快乐,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学习从美术角度观察节日装饰的方法,尝试描述节日装饰的造型、色彩、并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学难点:从造型。

色彩方面描述节日的装饰。

四、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导入联系生活实际,多媒体展示“万圣节”图片,简单介绍西方传统节日万圣节。

从而导入课题。

学生观看图片,了解西方节日。

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新课探究:一、节日活动丰富性。

1、展示不同地区的节日活动,请学生介绍并谈感受。

2、提问:你喜欢哪个节日?回忆人们是怎么装饰这个节日的?二、节日装饰优美性。

(一)环境1、展示我国传统节日的环境图片。

提问:他们是怎样装饰的?给你什么样的感受?2、引导学生分析色彩。

(我国传统节日的色彩以红、黄为主要装饰色彩)3、引导学生分析造型。

节日的装饰(教案)人美版(2012)美术二年级上册

节日的装饰(教案)人美版(2012)美术二年级上册

教案标题:节日的装饰教材版本:人美版(2012)美术二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不同节日的装饰特点和寓意。

2. 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敏感度和搭配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4.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教学内容:1. 不同节日的装饰特点和寓意。

2. 色彩的搭配原则。

3. 装饰材料的制作方法。

4. 节日装饰的制作过程。

教学重点:1. 节日装饰的特点和寓意。

2. 色彩的搭配原则。

3. 装饰材料的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1. 色彩的搭配原则。

2. 装饰材料的制作方法。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装饰材料、制作工具、参考资料等。

2. 学生准备:彩色笔、剪刀、胶水、卡纸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PPT展示不同节日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讨论节日的装饰特点。

2. 学生分享自己过节的经历和感受,教师总结节日的装饰寓意。

二、课堂讲解(10分钟)1. 教师讲解不同节日的装饰特点和寓意,如春节的红色灯笼、鞭炮,端午节的龙舟、粽子等。

2. 教师讲解色彩的搭配原则,如对比色、邻近色等,并展示一些色彩搭配的例子。

3. 教师讲解装饰材料的制作方法,如剪纸、折纸、泥塑等。

三、学生实践(15分钟)1. 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节日,选择相应的装饰材料进行制作。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提供帮助。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5分钟)1. 学生将完成的节日装饰作品展示给大家,并分享自己的创作思路和感受。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节日的装饰特点和寓意,以及色彩的搭配原则。

2. 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为家人制作一个节日装饰品,并与家人分享节日的意义。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不同节日的装饰特点和寓意,培养了学生对色彩的敏感度和搭配能力。

同时,通过动手操作,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18节日的装饰-人美版(2023秋)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18节日的装饰-人美版(2023秋)
此外,我也注意到,在总结回顾环节,部分学生还存在疑问。这说明我在教学过程中可能没有将某些知识点讲解得足够清晰。为此,我将在课后对这部分学生进行个别辅导,确保他们能够完全掌握。
2.教学难点
-创意与实践的结合:学生可能在学习了基本知识后,仍然难以将创意与实践相结合,设计出独特的装饰图案。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将想象力转化为具体的设计方案。
-色彩运用的熟练度:学生对色彩的敏感度和运用熟练度不同,如何搭配出和谐且具有节日特色的颜色组合,对于部分学生来说是一大挑战。
-文化理解的深度:对于节日文化的理解,学生可能停留在表面,难以深入挖掘其背后的文化内涵,需要教师通过具体案例和故事进行深入讲解。
-团队协作的技巧:在小组合作完成装饰画的过程中,如何分配任务、协调意见、整合设计元素,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
举例说明:
-重点示例:在教授装饰图案设计方法时,教师可以展示具体的图案案例,如将三角形组合成一颗圣诞树,方形和圆形搭配成月饼等,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如何运用基本形状进行设计。
-难点示例:针对色彩搭配的难点,教师可以通过实际操作,如现场示范如何从鲜艳的颜色中挑选出互补色,或者提供色彩搭配的模板,让学生模仿和实践,逐步提升色彩运用能力。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节日的装饰》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节日的时候,有没有注意过家里的装饰?”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节日装饰的奥秘。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节日装饰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节日装饰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小学美术人美版二年级上册第18课《节日的装饰》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小学美术人美版二年级上册第18课《节日的装饰》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小学美术人美版二年级上册第18课《节日的装饰》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省级名师教案】
1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范例灯笼,了解灯笼的组成部分。

2、通过小组讨论探究灯笼的做法。

3、在制作过程中,体验变化中的快乐。

2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二年级的学生,这一学龄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极为活跃的时期,根据这一学情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我确定了本堂课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是:1、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灯笼的文化背景。

尝试运用不同的表现形式设计和制作灯笼。

2、体会制作的意义,培养学生对生活情感的表达能力,发展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灯笼并动手设计出立体的灯笼
教学难点:扩展学生的思维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生活中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导入】出示PPT
1、以猜谜语的形式导入课题,激发学生兴趣
一个南瓜两头空,肚里开花放光明,有枝没叶高高挂,照得面前一片红。

-----灯笼
2【讲授】出示灯笼图片,欣赏
教师:孩子们,灯笼有个小名叫做灯彩,是我国汉族传统的工艺品,出现在18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

每年过年过节的时候挂上灯笼。

象征着和谐喜庆。

教师出示图片:孩子们这些灯笼你们见过吗?。

第18课 节日的装饰(教案)2022-2023学年美术二年级上册 人美版

第18课 节日的装饰(教案)2022-2023学年美术二年级上册 人美版

第18课节日的装饰(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不同节日的特点以及不同民族文化的传统装饰;2.了解装饰的材料、方式、色彩等相关知识;3.培养学生对节日的重视和文化品味;4.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1.节日的特点及装饰知识的掌握;2.合作创作过程中的交流与合作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方法1.节日装饰知识的学习通过 PPT 的呈现,让学生了解国内外一些有代表性的节日,以及各个民族文化的传统装饰。

2.装饰的材料及制作教师选用一些简单易得的材料(如纸、彩带等),介绍装饰的方式、手法、色彩搭配等。

3.团队合作与创作让学生自由分组,通过讨论与协商确定节日装饰创作的主题、构思和设计,然后按照设计要求,分工合作完成作品。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老师通过相关 PPT、图片等方式导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介绍节日装饰的意义和重要性,引导学生对节日的重视和文化品位。

2. 学习知识(15分钟)老师通过 PPT 的呈现,带领学生了解国内外一些有代表性的节日,以及各个民族文化的传统装饰。

同时介绍装饰的材料、方式、手法、色彩搭配等相关知识。

3. 合作创作(30分钟)老师提供装饰材料并分组,让学生自主选择团队成员,并讨论确定节日主题、构思、设计方案等,最后按照设计要求,分工合作完成装饰作品。

4. 展示作品(10分钟)每个小组在班内进行作品展示,并进行讲解。

其他同学通过欣赏、评论和提问等方式,积极参与互动。

5. 总结(5分钟)老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回答关于节日装饰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反思。

五、教学评价本课通过学习节日装饰知识,培养了学生的文化品味和审美素养,同时通过团队合作创作,提高了学生的交流和合作能力。

教学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丰富了学生的精神生活。

节日的装饰 教案2022-2023学年美术二年级上册 人美版

节日的装饰 教案2022-2023学年美术二年级上册 人美版

节日的装饰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节日的装饰,了解不同节日所使用的装饰物和含义;通过手工制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节日的装饰:学生了解不同节日所使用的装饰物和含义;2.手工制作:学生通过手工制作,制作不同节日的装饰物。

三、教学流程1. 导入(5分钟)老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入本节课的主题:“你们都喜欢过节吗?过节的时候你们家会布置什么装饰吗?”2. 学习(30分钟)1.节日的装饰:学生了解不同节日所使用的装饰物和含义;–老师通过图片展示和讲解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不同节日所使用的装饰物和含义,如春节的春联、福字、红灯笼,圣诞节的圣诞树、圣诞袜等。

–学生根据老师所讲的内容,回答相关问题,加深对不同节日装饰物的认识。

2.手工制作:学生通过手工制作,制作不同节日的装饰物。

–老师讲解制作不同节日装饰物的方法,并给学生提供相关的材料和工具。

–学生自己动手制作,老师帮助指导和纠正。

3. 总结(5分钟)老师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加深对节日装饰的认识。

同时鼓励学生把所制作的装饰物带回家,为家里的节日增添喜庆气氛。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不同节日所使用的装饰物和含义;•培养学生制作节日装饰物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不同节日装饰物的文化内涵;•帮助学生掌握手工制作技巧。

五、教学评价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可以进行如下评价方式:•通过学生制作的装饰物的完成度来评价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学生作品的创意和设计来评价学生的创造力;•通过学生对节日装饰物文化内涵的理解来评价学生的知识水平。

六、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回家后,根据所学内容制作一件节日装饰物,用自己的话,向家人介绍所制作的装饰物,并讲述它所代表的含义。

七、教学资料教学资料包括:•图片资料:春节的春联、福字、红灯笼;圣诞节的圣诞树、圣诞袜等;•材料和工具:不同节日所需的纸张、彩纸、剪刀、胶水、颜料等。

二年级美术上册教学设计 《第18课 节日的装饰》 人美版

二年级美术上册教学设计 《第18课 节日的装饰》 人美版

二年级美术上册教学设计 - 第18课节日的装饰教学目标•认识节日的涵义,培养情感体验能力;•了解节日装饰的基本形式和表现方式;•能够运用各种颜色和形状进行创作表现;•提升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感知和认知能力。

教学内容知识点节日装饰的基本形式和表现方式技能点运用各种颜色和形状进行创作表现教学重点掌握节日装饰的基本形式和表现方式教学难点合理运用各种颜色和形状进行创作表现教学准备•画笔、颜料、画布等绘画工具;•一些节日装饰的图片和实物。

导入1.引入节日和节日装饰的话题,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节日场景和节日装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学生回忆一些自己经历过的节日,谈谈自己在节日中所收到的礼物或得到的快乐,培养情感体验能力。

讲解教师通过图片和实物讲解节日装饰的基本形式和表现方式,让学生了解节日装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实践操作考虑到二年级学生的绘画基础不够扎实,我们给予了足够的锻炼时间与机会:1.教师给学生展示一些节日装饰的画作,让学生模仿绘画,加深对节日装饰基本形式和表现方式的理解。

2.学生们自己创造性的使用各种颜色和形状进行节日装饰的绘画表现,让学生好好体验节日的氛围。

总结教师对于学生的绘画作品作出点评,对于重点和难点的掌握情况给出评价,落实课程内容。

课后作业对于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梳理学习到的知识点,分析自己的不足之处,思考如何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绘画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们了解了节日装饰的基本形式和表现方式,掌握了运用颜色和形状进行创作表现的技能,大大提升了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感知和认知能力,同时也在锻炼学生的基本绘画技能和创意表现能力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

二年级美术上册教学设计《第18课节日的装饰》人美版

二年级美术上册教学设计《第18课节日的装饰》人美版

《节日的装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节日装饰风格,能够运用剪、贴、画等手段创作出富有特色的节日装饰作品。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欣赏、分析、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传统节日的热爱和尊重,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团结协作、积极参与的精神风貌。

教学内容1. 节日装饰的起源和发展2. 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节日装饰风格3. 剪、贴、画等创作手法4. 作品欣赏和分析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节日装饰的起源和发展,掌握剪、贴、画等创作手法。

难点:创作出富有特色的节日装饰作品。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脑、投影仪、课件、彩纸、剪刀、胶水、画纸等。

学具:彩纸、剪刀、胶水、画笔、画纸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欣赏各种节日装饰作品,引导学生关注作品的主题、形式、色彩等要素。

2. 学生分享自己对节日装饰的了解和感受。

二、课堂讲解与示范(15分钟)1. 教师讲解节日装饰的起源和发展,引导学生了解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节日装饰风格。

2. 教师示范运用剪、贴、画等手段创作节日装饰作品的过程,讲解创作技巧。

三、学生创作实践(15分钟)1. 学生按照教师的示范,动手创作节日装饰作品。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创作中遇到的问题。

四、作品欣赏与评价(5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板书设计1. 节日装饰的起源和发展2. 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节日装饰风格3. 剪、贴、画等创作手法作业设计1. 学生回家后,搜集有关节日装饰的资料,了解更多的节日装饰风格。

2. 学生根据所学的创作手法,在家中尝试创作一幅节日装饰作品,下节课分享。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欣赏、分析、实践等环节,使学生了解了节日装饰的起源和发展,掌握了剪、贴、画等创作手法。

在创作实践中,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节日的装饰人美版二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第18课节日的装饰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通过学习,了解运用美术方法可以将我们的生活装扮得更美。

应会:学习描述节日不同的装饰,谈自己的感受。

学习发现身边的装饰,并能从色彩、线条运用等方面有目的地学习。

2.隐性内容与目标
了解不同地区的文化传统,包容多元文化,欣赏现代、传统的装饰,体验人们热爱生活的情感,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各地区不同的节日装饰,以及各种类型、形式的装饰方法。

描述自己对各种装饰的印象,体验其美感。

初步了解节日装饰的色彩、造型特点。

难点:学习描绘节日装饰的造型、色彩。

教学准备:
彩色笔、彩纸、彩泥等。

教学过程:
1.检查用具,安定学生情绪。

出示多张身着少数民族盛装的载歌载舞的人物图片(彝族、维吾尔族、白族、藏族、满族、蒙古族……)
问:你知道他们为什么打扮得这么漂亮、看上去那么高兴吗 2.新课教学。

(1)教师让学生实际操作电脑上教师备好的课件,引导学生从服装、物品、环境、食品方面了解在节日里人们是怎样进行装饰的。

(2)让学生到网上去查找,教师提供网址。

(3)展示教师在节日里拍的照片。

教师:刚才我们一直在关注别人的节日,老师给你们带来了我所经历过的节日的照片(哈尔滨的冰灯;王府井文化街的节日装饰景象;节日中的霓虹)。

3.节日中我们身边有什么变化
教师可引导学生从以下节日入手:春节、国庆节、儿童节。

4.布置作业:
画一幅你记忆中的节日。

5.学生互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