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设计流程图
文稿:维恩图的使用(大树和小草)

微课:维恩图的使用(大树和小草)一、背景说明维恩图是一种选择、分类和比较信息的非常有用的工具。
利用维恩图可以帮助我们记录和整理观察结果、学习结果等,从而让我们对物体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一目了然。
使用方便、信息明了,使它成为一种必不可少的工具。
而对于刚接触科学的三年级的学生,他们更喜欢观察,而不是在有限时间内的“说课”。
因此,制作本微课,让学生通过“看”进行自学,让学生在巩固常见大树和小草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后,习得维恩图的使用、知道维恩图的意义等,同时感受到利用工具整理学习结果的方便、有效性,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策划设计微课的一个特性就是“趣味性”,能抓住学生“观看”的兴趣,在不知不觉中达到学习的效果是最好的。
因此我在设计时,创设了两个卡通人物:小林和小雯。
在他们比试“谁更聪明”的背景下,在回忆常见的大树和小草的基础上,提出:大树和小草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又在小雯的“阐述”下,由小林引出维恩图。
整节微课围绕二人的对话展开,在对话的情景中让学生“再现”大树和小草的相同点与不同点,知道维恩图的意义和操作方法,同时深刻感悟到利用维恩图所带来的作用:对比明确、方便阐述。
其中小雯虽然“讲”得精彩,但是容易遗忘,指出记录是很有必要的,而此时使用维恩图这一工具是合适的。
1.内容分析维恩图相关内容的学习在浙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植物”单元《大树和小草》一课内。
在本课的教学中往往存在以下几点问题:(1)三年级的学生刚接触科学,对观察特别感兴趣,因此在课堂上往往存在前期观察所花时间偏多(特别是去校园内观察),而后面的维恩图的整理就显得仓促(2)维恩图的出示过于单调、枯燥,相对于观察学生的兴趣很低。
但它又显得尤其重要:(1)维恩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且以后一直将使用,因此意义重大(2)看懂维恩图的表达方式,且记录是本课的难点,通过借助维恩图的分析达到本课的重点:找大树和小草的相同点,体会陆生植物生命体的特征。
因此,我确定本微课的重点:理解维恩图的使用方法;难点是:知道操作方法,并会利用维恩图表达物体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微课制作六步曲

微课制作六步曲作者:张良华来源:《广东教育·职教版》2020年第03期一、微课含义微课是指在几分钟内将一个碎片化的知识点讲清楚、说明白的一种微视频。
微课主要是为了突出课堂教学中某个学科知识点(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疑点)的教与学活动。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专业课强调实际操作能力,专业课大部分内容都比较适合微课呈现操作过程,提升学习效率。
二、微课制作过程根据实践,笔者认为微课制作过程应该包括:选题、教学设计、制作课件、教学实施与拍摄、后期制作、教学反思这几部分。
下面将以配置.asp网页运行环境为例讲述微课制作过程。
首先是选题,并非所有的知识点都适合用微课这种教学形式。
好的选题应该是适合多媒体表达,在教学中是典型、重点或难点的问题,是传统教学不能很好解决或是解决得不是很好的问题。
笔者选择《配置.asp网页运行环境》制作微课是因为这个教学内容是重点,教学目标清楚,教学内容明晰,也是学习动态网页制作的前提,涉及的操作步骤多,思路容易乱,传统的纯书面操作指示不够直观,也略显枯燥,老师的操作演示只能面对全体,而不能给学困生提供自主学习的便利。
微课呈现的操作过程则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并且对于视觉型、听觉型学生也大有裨益。
第二步是微课的教学设计。
微课制作效果看似简单,实际涉及微课外的知识点很多,包括对教学内容的合理布局、教学的设计、教学内容先后顺序的安排,与操作演示同步的讲解用语,要做到思路清晰,心中有数,胸有成竹。
以.asp运行环境配置为例,这是几个知识点的一个微课系列,由四个微视频组成,所以教案的编写更要细致完善。
第三步,制作课件。
课件制作的意义在于把知识点梳理清楚,用于微课最后的小结,这部分不需要多详细,最好用脉络式展示出来,不要超过一页PPT,整个PPT当中,应当是50%文字,20%图片,30%空白。
整个PPT文字颜色不要超过3种,最好只使用2种。
PPT上下一致,左右协调,PPT的上半页与下半页内容数量差不多,不出现头重脚轻,或者一边重一边轻的现象,左半页与右半页协调。
“栓剂直肠给药途径”微课在《中药药剂学》互动式教学模式中的设计与应用

“栓剂直肠给药途径”微课在《中药药剂学》互动式教学模式中的设计与应用【摘要】微课是一种支持碎片化学习、翻转学习、个性化学习等多种新型的学习方式,而中药药剂学是中药学专业的主干课程,具有综合性,应用性,实践性强,涉及面广等特点。
在中药药剂学教学过程中将微课运用到互动式教学模式中,激发学生的开放性思维,探索更好的掌握中药药剂学知识的方法。
【关键词】微课,中药药剂学;互动式教学模式;栓剂中药药剂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技技术、研究中药药剂的配置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等内容的一门综合性应用技术学科。
该学科是中药学专业的主干课程,具有综合性,应用性,实践性强,涉及面广等特点。
传统的中药药剂学教学是以教为主,以学为辅的理念,在教学过程通常是以教师为主体,以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存在填鸭式教学,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不高,参与性不强,对学生的学习过程无法做到个性评价,学习效果差。
互动式教学模式是利用各种信息技术,将“学”这件事动起来,老师与学生互动,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从而将中药药剂学这门实践应用性学科活学活用,激发学生的开放性思维,探索更好的掌握中药药剂学知识的方法。
1 教学设计微课,统称为“微视频课程”,或可称为“课例片段”或“微课例”,是一种支持碎片化学习、翻转学习、个性化学习等多种新型的学习方式,通常针对某个学科中某个教学环节或某个知识点而精心设计和制作开发的一种可视化、情景化、趣味性的数字化学习资源[1]。
此外,除微课的视频外还包含与教学主题相关的素材、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练习测试、教师和学生互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具有主题鲜明、结构紧凑的以自主学习为主的“学习小环境”[2]。
以《栓剂的直肠给药途径》微课为例,微课的设计流程如图1 所示,具体的教学流程图如图2 所示。
图2 教学流程图2 教学应用(1)引趣导思,设疑导学。
栓剂是常见的药物剂型,生活中用的比较多,栓剂的直肠给药途径是理论和实践的难点,也是考试的重点,但由于学生生活常识和理论知识不够,面对理论和实践的难点,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
信息技术教学流程图

学生演示并阐 述操作要点 教师补充总结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否
结束
学生演示 教师总结归纳 要点
学生是否完 成任务
否
是 完成作品上传 作品 教辅平台,展 示作品 学生自评,互 评 教师点评
是 自动拼接照 片
开始
课件,欣赏宽幅照 片导入新课
欣赏 讨论
教师合理引导 提出本节课的 任务 统一照片色彩
微课,参考视频先行 尝试完成“统一照片 色彩”任务 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和集体辅导 学生是否 完成任务 微课,参考视频先行 尝试完成“自动拼接 照片”任务 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和集体辅导
提问:本节课 学会了什么? 学生思考并回 答 教师补充总结 归纳
《单元1 构成物质的微粒》教学设计(部级优课)

授课题目:构成物质的微粒(第一课时)授课教师:
学校:
科普2011课标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专题三物质的构成
单元1 构成物质的微粒(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1.本课题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科普2011版初中化学教材专题三单元一是初中化学课程标准一级主题“物质的构成”中的课程内容。
本主题旨在帮助学生用微粒的观念去学习化学,通过观察、想象、类比、模型化的方法使学生初步理解化学现象的本质。
《构成物质的微粒》是从五彩缤纷的宏观世界步入充满神奇色彩的微观世界的起始课,对于学生认识宏观物质的微观构成有着重要的作用,是化学学习由形象到抽象,从宏观向微观认识的开始。
因此,本节课的内容对学生认识宏观物质的微观构成,了解微观世界,形成微观想象能力至关重要。
本课内容则是从微观的角度出发,学习内容比较抽象,需要通过生活经验、实验、图像、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微粒的基本性质,将宏观和微观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能从学科的微粒观来认识变化,建立微粒的概念,即“微粒观”。
为以后学习化学,掌握化学变化的本质、化学用语的书写和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2.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知道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理解微粒的基本性质。
②过程与方法:通过运用归纳、想象、类比、推理等方法形成微粒的概念,并学会用微粒基本性质的观点解释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现象;通过对实验现象的描述和分析,提高学生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
微课讲解PPT

拍摄下来。尽量保证语音清晰、画面稳定、演算
过程逻辑性强,解答或讲授过程明了易懂。
3.可以进行必要的编辑和美化。
微课录制课例
微课1 微课2 微课3 微课4 微课5 微课6 ……
prezi
关于录制与剪修
录制要点
1)录制背景最好是白色或是浅色, 不要出现其它杂物。
关于录制与剪修
录制要点
2)声音大小合理,摄像头不朦胧, 摄像角度最好从正面。
微课
的
设计 制作 应用
老凹坝小学 龙晓熙
控告现代教育制度
微课
的
定义
微课的来源
萨尔曼· 可汗是一位数学天才,家里的小表妹遇 到数学上的难题就来问远在外地的表哥,可汗通过 电子邮件、互动写字板和电话帮助小表妹解决了数 学难题,后来他的侄子、外甥、外甥女都来向他讨 教,可汗觉得视乎时间有点忙不过来了,就把关键 的知识点录制成视频资料,上传点
3)如果不习惯,可以让一个学生坐 在对面,就好像是给他辅导一样。
关于录制与剪修
录制要点
4)不要录制课堂教学。
关于录制与剪修
录制要点
5)小学低年级可以与学生一起录制 视频放入PPT。
关于录制与剪修
录制要点
颜色位数为16位。
6)录制时调整电脑分辩率1024*768,
微课的制作标准
评价的主体,应该是 学生
微课
设计流程
微课的设计流程
1
确 定 知 识 点
2
编 写 微 教 案
3
设 计 训 练 题
4
制 作 微 课
微课的选题技巧
不选: ► 不是重点的内容不选; ► 大家都会的内容不选; ► 无法确定的问题不选; ► 通过教材,一读即懂的内容不选; ► 借助粉笔和黑板,即讲即会的不选;
微课学习任务单设计【模板】

微课主题
学生姓名
班 级
一、微课简介
二、学习目标
三、学习方法建议(为学生学习本微课提供可行的多样化的学习方法,并指出微课学习中的注意事项等)
四、拓展资源链接(为本微课的深入学习提供相关的网络资源链接地址、重要的图表表格(如概念图、流程图、评价量表等)等。建议以超链接方式或图形二维码方式呈现,以方便学生学习)
2.参与活动。积极思考并完成微课视频中教师提出或布置的学习活动与任务,并作适当记录如下:
3.完成练习。完成本微课相关的若干自我评测或练习思考题,一般为3-5题,要体现层次与进阶性(每一题要留出学生作答的空间)。
练习一:
练习二:
练习三:
练习四:
思考题:
八、反思与建议(学生在微课学习过程中的疑问、困惑、收获、建议等,利于教师对学情的收集)
1.学习疑问与困惑:
2、中要完成的学习任务(如进阶练习、测试题及思考题、课后探究任务等).最好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进阶式、可选择的练习,以满足个性性化学习需求)
1.微课自学。结合课本、教参及本微课学习指南等学习材料,按照自己的方式和进度,交互性地使用微课进行自主性个性化地学习(可以暂停、快进、回看、重看微课视频),并作适当记录如下:
微课讲解PPT课件

1. 摄像机拍摄
1.针对微课主题,进行设计,形成微教案,完成 课件,准备好其他媒体素材;; 2.利用黑板(电子白板)展开教学过程,利用录 像机将整个过程拍摄下来; 3.对视频进行简单的后期制作、编辑和美化。
在摄像机前的一些经验
形象
34
视线
声音
动作
.
形象 形象
保证最好的精神状 态与形象状态
不要穿与背景颜色一 致的衣服(绿色或黑 色)
10
微课
类型
.
11 微课的类型
1、按照课堂教学方法来分类
①讲授型 ③解题型 ⑤其它类型
②答疑型 ④实验型
.
12 微课的类型
2 、按录制方式来分类
①摄制型微课
②录屏型微课
③软件合成式
④混合式微课
.
13 微课的类型
4、按适用对象来分类。
教师专业发展 学生自主学习 社会大众学习
.
14 社会大众学习型微课
2. 在 电 脑 屏 幕 上 同 时 打 开 视 频 录 像 软 件 、 教 学 PPT,带好耳麦,调整好话筒的位置和音量,并调整 好PPT界面和录屏界面的位置,单击“录制桌面”按 钮,开始录制,一边演示一边讲解,可以配合标记工 具或其他多媒体软件,尽量使教学过程生动有趣。
3.对录制后的视频进行处理和美化。
(2)有效
要求教师讲解要深入浅出,容易理解,容易记忆。这 是最重要也是最难做到的。
(3)有趣
我们经常采用的方式之一是幽默吸引;方式之二是情 景吸引;方.式之三是问题吸引。
25
传统
.
创新
创新
26
微课
制作流程
.
PPT设计原则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