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晚期直肠癌,奥沙利铂加氟尿嘧啶为基础的术前、术后化疗
奥沙利铂亚叶酸钙氟尿嘧啶化疗方案

奥沙利铂亚叶酸钙氟尿嘧啶化疗方案奥沙利铂亚叶酸钙氟尿嘧啶(SOX)化疗方案是一种常用于治疗结直肠癌的化疗方案。
它由奥沙利铂、叶酸钙和氟尿嘧啶三种药物组成,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本文将对SOX方案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综述,并介绍其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奥沙利铂奥沙利铂是一种白金类化合物,通过与DNA结合抑制肿瘤细胞的DNA合成和修复,从而达到抗癌的作用。
它常用于结直肠癌的治疗,并且在SOX方案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叶酸钙叶酸钙是一种维生素B族成分,它在体内参与DNA、RNA和蛋白质的合成,对细胞的生长和分裂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
在SOX方案中,叶酸钙主要用于增强氟尿嘧啶的疗效。
三、氟尿嘧啶氟尿嘧啶是一种嘧啶类化合物,能够抑制DNA合成,从而阻断肿瘤细胞的增殖和分裂。
它被广泛应用于消化系统肿瘤的化疗中,特别是结直肠癌的治疗。
奥沙利铂亚叶酸钙氟尿嘧啶化疗方案的疗效和安全性已经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验证。
临床研究表明,SOX方案在治疗结直肠癌方面具有较好的疗效。
它既可以作为一线治疗方案,也可以作为二线治疗方案,尤其适用于晚期结直肠癌患者。
SOX方案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如下:1. 剂量和给药途径:奥沙利铂根据患者的体重进行剂量计算,常用剂量为130 mg/m²,加入200 mL的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
叶酸钙常用剂量为400 mg/m²,以静脉滴注给药。
氟尿嘧啶的剂量为2,000 mg/m²,按体表面积静脉滴注,每日持续14天,随后休息7天。
2. 治疗周期:SOX方案通常采用三周一周期的治疗方案,即14天的化疗加上7天的休息,周期重复进行。
3. 不良反应:SOX方案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口腔溃疡等。
同时,奥沙利铂还可能导致末梢神经病变和肾脏损伤等副作用。
在使用SOX方案时,临床医生应密切关注患者的不良反应,及时进行干预和处理。
总结起来,奥沙利铂亚叶酸钙氟尿嘧啶(SOX)化疗方案是一种常用于治疗结直肠癌的化疗方案。
奥沙利铂亚叶酸钙氟尿嘧啶化疗方案

奥沙利铂亚叶酸钙氟尿嘧啶化疗方案化疗是目前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其中奥沙利铂、亚叶酸钙和氟尿嘧啶组合方案被广泛应用于多种癌症的治疗中。
本文将对奥沙利铂亚叶酸钙氟尿嘧啶化疗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1. 方案简介奥沙利铂亚叶酸钙氟尿嘧啶化疗方案,简称为OFP方案,是一种常用的肿瘤化疗方案。
此方案主要包含奥沙利铂、亚叶酸钙和氟尿嘧啶三种药物的联合应用,通过不同机制发挥抗肿瘤作用。
2. 药物成分及作用机制2.1 奥沙利铂奥沙利铂是一种铂类化合物,可通过与DNA结合抑制DNA合成和修复,从而阻断癌细胞的增殖。
奥沙利铂能够诱导DNA链损伤,干扰细胞的正常分裂,从而抑制癌细胞的增殖和生长。
2.2 亚叶酸钙亚叶酸钙是维生素B9的衍生物,能够与氟尿嘧啶发生代谢反应,增强氟尿嘧啶的抗癌作用。
亚叶酸钙还可阻断癌细胞DNA的合成与修复,促使癌细胞死亡。
2.3 氟尿嘧啶氟尿嘧啶是一种嘧啶类似物,能够抑制胸苷酸合成,干扰DNA和RNA的合成。
氟尿嘧啶还可以直接与DNA结合,导致DNA链断裂,从而影响癌细胞的生长和增殖。
3. 适应症奥沙利铂亚叶酸钙氟尿嘧啶化疗方案适用于多种恶性肿瘤的治疗,如结直肠癌、胃癌、食管癌、卵巢癌等。
经临床实践证明,此方案在这些癌症的治疗中具有良好的疗效。
4. 治疗周期与剂量具体的治疗周期和剂量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肿瘤类型和病情等因素进行个体化调整。
一般情况下,OFP化疗方案的治疗周期为21天,患者需要连续进行多个周期的化疗。
5. 不良反应及处理奥沙利铂亚叶酸钙氟尿嘧啶化疗方案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脱发、骨髓抑制等。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不良反应处理方案,以减轻不良反应的程度。
同时,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应积极配合医生的监护和指导。
6. 注意事项在接受奥沙利铂亚叶酸钙氟尿嘧啶化疗方案治疗期间,患者应注意休息和营养,加强身体的抵抗力。
肠癌一线化疗方案

肠癌一线化疗方案概述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是指起源于结肠或直肠的癌症。
该疾病在全球范围内有着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早期诊断和综合治疗是肠癌治疗中的关键。
一线化疗方案是指在切除手术后的首次化疗计划,主要目的是阻止肿瘤再生和转移,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本文将介绍常用的肠癌一线化疗方案。
方案一:FOLFOX方案FOLFOX方案是一种常用的肠癌一线化疗方案,由氟尿嘧啶(5-FU)、奥沙利铂(Oxaliplatin)和亚叶酸(Leucovorin)组成。
该方案的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DNA 复制和修复,从而阻止癌细胞的增殖。
一般情况下,FOLFOX方案的疗程为6个周期,每个周期为两周,患者通常在医院接受化疗。
方案二:XELOX方案XELOX方案也是一种常用的肠癌一线化疗方案,由卡培他滨(Capecitabine)和奥沙利铂组成。
卡培他滨是一种口服化疗药物,通过在体内转化为5-FU,起到抑制癌细胞增殖的作用。
XELOX方案与FOLFOX方案相比,具有更方便的用药方式,患者可以在家中自行服药。
一般情况下,XELOX方案的疗程也为6个周期。
方案三:CAPEOX方案CAPEOX方案是一种常用的肠癌一线化疗方案,由卡培他滨和奥沙利铂组成。
该方案的主要特点是通过静脉输液给予卡培他滨,而不是口服服药。
静脉输液可以确保药物的准确剂量和吸收,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与XELOX方案相比,CAPEOX方案可能会产生更多的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和腹泻等。
方案四:FOLFIRI方案FOLFIRI方案是一种常用的肠癌一线化疗方案,由氟尿嘧啶、亚叶酸和伊立替康(Irinotecan)组成。
伊立替康是一种静脉化疗药物,通过抑制DNA的复制和修复,从而阻止癌细胞的增殖。
FOLFIRI方案与FOLFOX方案相比,对某些情况下不适合使用奥沙利铂的患者具有一定的优势。
个体化化疗方案选择选择适合的一线化疗方案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决策。
一般情况下,需要考虑患者的年龄、健康状况、病变部位、肿瘤分期、基因突变等因素。
奥沙利铂亚叶酸钙氟尿嘧啶化疗方案

奥沙利铂亚叶酸钙氟尿嘧啶化疗方案奥沙利铂亚叶酸钙氟尿嘧啶(SOX)化疗方案是一种用于治疗结直肠癌的常见疗法。
本文将介绍SOX方案的具体内容、疗效以及应注意的事项。
1. 简介SOX方案是一种多药物联合治疗方案,常用于晚期结直肠癌的化疗。
该方案采用了三种药物,包括奥沙利铂、亚叶酸钙和氟尿嘧啶,以提高治疗效果。
2. 奥沙利铂奥沙利铂是一种铂类化合物,可通过干扰肿瘤细胞的DNA复制和修复来抑制癌细胞生长。
它常与其他化疗药物联合使用,以增强疗效。
3. 亚叶酸钙亚叶酸钙是一种抗代谢药物,能够阻断细胞核苷酸的生物合成。
它可以增加奥沙利铂对癌细胞的杀伤作用,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4. 氟尿嘧啶氟尿嘧啶是一种抗代谢药物,属于胸苷类似物,通过干扰DNA和RNA的合成来阻碍癌细胞的增殖。
与奥沙利铂和亚叶酸钙联合使用,可形成强力的“三联药”治疗方案。
5. 方案应用SOX方案通常通过静脉注射的形式进行,每个疗程一般持续2周。
具体剂量会根据患者的情况而定,常见的剂量方案是:奥沙利铂每米格身体表面积80mg,亚叶酸钙每米格身体表面积400mg,氟尿嘧啶每米格身体表面积2400mg。
一般来说,连续进行6-8个周期的化疗,以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6. 疗效评估根据临床研究,SOX方案在晚期结直肠癌治疗中显示出良好的疗效。
该方案可有效缓解症状、控制疾病进展,并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7. 注意事项在接受SOX化疗期间,患者需要密切监测血常规、肝功能和肾功能等指标的变化。
化疗会对造血系统、肝脏和肾脏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及时调整药物剂量,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支持治疗。
总结:奥沙利铂亚叶酸钙氟尿嘧啶(SOX)化疗方案是一种用于晚期结直肠癌治疗的常见方案。
通过联合应用奥沙利铂、亚叶酸钙和氟尿嘧啶等药物,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并有效缓解症状、控制疾病进展。
在接受该方案治疗期间,患者需密切监测指标变化,并进行相应的支持治疗。
SOX方案为结直肠癌患者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化疗选择。
肠癌的化疗方案

肠癌的化疗方案概述肠癌是一种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增加,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
化疗是肠癌治疗的重要方式之一,通过应用化学药物来破坏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达到抑制肿瘤发展和缓解症状的目的。
本文将介绍肠癌化疗的方案和药物选择。
化疗方案肠癌的化疗方案包括多种不同的药物及其组合使用。
具体方案的选择根据患者的病情、肿瘤类型、分期和个体差异进行个体化定制。
下面是几种常用的肠癌化疗方案:FOLFOX方案FOLFOX方案由氟尿嘧啶(5-FU)、奥沙利铂(Oxaliplatin)和亚叶酸钙(Leucovorin)组成。
这一方案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线治疗方案,适用于早期和晚期结直肠癌患者。
具体用药方案: - 氟尿嘧啶(5-FU):静脉注射或输液给药,剂量根据患者体重和肾功能调整。
- 奥沙利铂(Oxaliplatin):静脉注射给药,剂量根据患者体重和肾功能调整。
- 亚叶酸钙(Leucovorin):静脉注射给药,剂量根据患者体重调整。
FOLFOX方案通常在每两周进行一次,连续多个周期的治疗。
XELOX方案XELOX方案由氟尿嘧啶(5-FU)、奥沙利铂(Oxaliplatin)和口服的柏美蓝(Capecitabine)组成。
这一方案适用于早期和晚期结直肠癌患者。
具体用药方案: - 氟尿嘧啶(5-FU):静脉注射或输液给药,剂量根据患者体重和肾功能调整。
- 奥沙利铂(Oxaliplatin):静脉注射给药,剂量根据患者体重和肾功能调整。
- 柏美蓝(Capecitabine):口服给药,剂量根据患者体重调整。
XELOX方案通常在每三周进行一次,连续多个周期的治疗。
FOLFIRI方案FOLFIRI方案由氟尿嘧啶(5-FU)、伊立替康(Irinotecan)和亚叶酸钙(Leucovorin)组成。
这一方案适用于晚期结直肠癌患者。
具体用药方案: - 氟尿嘧啶(5-FU):静脉泵入给药,剂量根据患者体表面积和肝功能调整。
奥沙利铂氟尿嘧啶化疗方案

奥沙利铂氟尿嘧啶化疗方案
奥沙利铂氟尿嘧啶化疗方案是一种常用于消化道肿瘤治疗的化疗方案,它的疗效显著,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首先,奥沙利铂是一种铂类抗肿瘤药物,它通过干扰肿瘤细胞的DNA复制和修复,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增殖。
氟尿嘧啶是一种嘌呤类抗肿瘤药物,它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DNA和RNA的合成,从而导致肿瘤细胞的凋亡和死亡。
奥沙利铂和氟尿嘧啶的联合应用,可以相辅相成,增强彼此的抗肿瘤效果,提高治疗的疗效。
其次,奥沙利铂氟尿嘧啶化疗方案通常用于胃癌、结肠癌、直肠癌等消化道肿瘤的治疗。
临床研究表明,奥沙利铂氟尿嘧啶化疗方案在消化道肿瘤的治疗中具有较高的有效率和较好的耐受性,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
此外,奥沙利铂氟尿嘧啶化疗方案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骨髓抑制、恶心呕吐、腹泻、口腔黏膜炎等,但一般来说,这些不良反应都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的。
临床医生在应用奥沙利铂氟尿嘧啶化疗方案时,通常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以减轻不良反应对患者的影响。
总的来说,奥沙利铂氟尿嘧啶化疗方案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化疗方案,对消化道肿瘤具有显著的疗效。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疗效和不良反应,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希望通过不断的临床研究和实践经验的积累,能够进一步完善奥沙利铂氟尿嘧啶化疗方案,为消化道肿瘤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
直肠癌术后化疗(奥沙利铂+氟尿嘧啶)临床路径说明

C20.xOO直肠恶性肿瘤行Z51.102手术后恶性肿瘤化学治疗(奥沙利集1+氟尿喀唬)临床路径一、C20.x00直肠恶性肿瘤行Z51.102手术后恶性肿瘤化学治疗(奥沙利箱+氟尿喀咤)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C20.x00直肠恶性肿瘤行Z51.102手术后恶性肿瘤化学治疗(奥沙利箱+氟尿咯咤)。
需要术后辅助性化疗者:术后分期为11期含有以下高危因素:T4肿瘤,组织学分级差(3/4级的病灶),脉管或神经浸润,肿瘤周围淋巴结受累,肠梗阻,局部穿孔,手术切缘阳性或不确定,切除的淋巴结数量小于12枚,微卫星稳定。
术后分期为111期。
(二)诊断依据。
根据卫生部《结直肠诊疗规范》和NCCN《结直肠癌临床实践指南中国版》1.症状:血便为主要症状,可出现腹痛和腹泻。
2.体格检查:腹部检查,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情况,直肠指诊。
3.一般情况评估:体力状态评估。
4.实验室检查:粪便隐血试验、结肠镜检查;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查如CEA、CA志9等。
5.病理证实直肠癌腺癌。
(三)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C20.XOO直肠恶性肿瘤行Z51.102手术后恶性肿瘤化学治疗(奥沙利铛+氟尿啥唳)。
2.符合化疗适应证,无化疗禁忌。
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四)标准住院日为5天。
(五)住院期间的检查项目。
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潜血;(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肿瘤标记物;(3)心电图、胸部正位片和腹部超声检查。
(六)化疗前准备。
1.体格检查、体能状况评分。
2.排除化疗禁忌。
3.患者、监护人或被授权人签署相关同意书。
(七)治疗方案的选择。
化疗方案Fo1.FOX6(八)化疗后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建议每周复查「2次。
根据具体化疗方案及血像变化,复查时间间隔可酌情增减。
2.肝肾功能:每化疗周期复查1次。
奥沙利铂氟尿嘧啶化疗方案

奥沙利铂氟尿嘧啶化疗方案是一种常用于治疗消化道肿瘤的方案。
它结合了奥沙利铂和氟尿嘧啶两种药物的疗效,以期提高肿瘤治疗的成功率。
本文将对奥沙利铂氟尿嘧啶化疗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奥沙利铂氟尿嘧啶化疗方案主要用于消化道肿瘤的治疗,包括胃癌、结直肠癌等。
它是一种综合性的治疗方案,主要通过药物的作用,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达到治疗的效果。
奥沙利铂是一种重金属化合物,通过干扰DNA的复制和修复,使癌细胞无法继续增殖,从而起到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
氟尿嘧啶是一种抗癌药物,通过抑制肿瘤DNA的合成,破坏癌细胞的正常功能,达到杀死肿瘤细胞的效果。
奥沙利铂氟尿嘧啶化疗方案通常采用静脉注射的方式给药。
治疗周期一般为21天,每个周期内进行两次化疗。
具体的剂量和用药频率会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奥沙利铂氟尿嘧啶化疗方案的副作用主要包括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神经毒性等。
骨髓抑制会导致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的数量减少,易出现感染和出血等情况。
消化道反应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等。
神经毒性主要表现为手脚麻木、感觉异常等症状。
在化疗期间,患者需要密切观察自己的身体状况,及时与医生沟通并调整治疗方案。
除了副作用外,奥沙利铂氟尿嘧啶化疗方案还具有一定的注意事项。
首先,患者需要选择专科医院进行治疗,以确保医生有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的技术。
其次,患者在接受化疗期间需要注意饮食的调理,保证营养的摄入,增强抵抗力。
此外,患者还需要定期进行复查,评估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总的来说,奥沙利铂氟尿嘧啶化疗方案是一种有效的消化道肿瘤治疗方案。
它通过综合应用奥沙利铂和氟尿嘧啶两种药物,抑制肿瘤生长和扩散,达到治疗效果。
然而,在接受化疗期间患者需要密切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及时沟通与医生并调整治疗方案。
通过合理的治疗和细心的护理,相信每个患者都能够度过这个艰难的时期,早日康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于局部晚期直肠癌,奥沙利铂加氟尿嘧啶为基础的术前化疗和术后化疗(德国CAO/ ARO/ AIO-04研究):一项来自多中心、开放标签、随机的3期临床试验的最终结果背景德国CAO/ ARO/ AIO-94试验设立了术前滴注氟尿嘧啶化疗,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术后行氟尿嘧啶化疗作为局部晚期直肠癌一个标准的综合治疗模式。
在这里,我们比较先前的方案和一项研究性方案,在这项(研究性)方案中将奥沙利铂加入到了术前化疗和术后化疗中。
方法在这个多中心、开放标签、随机的3期研究中,我们将临床分期为cT3-4或淋巴结阳性的直肠腺癌患者随机分配为两组:一组接受标准氟尿嘧啶为基础的综合治疗模式,即术前放疗50.4Gy/28次加输注氟尿嘧啶(第1-5天、第29-33天,1000mg/m2),然后是手术和四个周期的氟尿嘧啶化疗(第1-5天和第29天,500mg/m2);一组接受研究性方案,即术前放疗50.4Gy/28次加输注氟尿嘧啶(第1-14天、第22-35天,250mg/m2)和奥沙利铂(第1、8、22、29天,50mg/m2),然后是手术和八个周期奥沙利铂(第1、15天,100mg/m2)、亚叶酸(第1、15天,400mg/m2)和氟尿嘧啶(第1-2天、第15-16天,2400mg/m2)。
随机化是由计算机生成的数据块随机码完成的,按临床T分期(cT1-3 对比cT4)和临床N 分期(cN0对比cN1-2)进行分层。
主要终点是无病生存期,定义为随机化和非根治的原发肿瘤(R2切除)、R0 / 1切除之后局部复发、转移性疾病或恶化或任何原因的死亡之间的时间,不论哪个先出现。
生存率和复发累计发生率的分析在意向性治疗人群中完成;毒性分析包括所有治疗的患者。
患者在该试验的登记已完成,后续工作正在进行。
这项研究在上注册,注册号为NCT00349076。
发现最初入选了1265例患者,1236例可评估(研究组613例和对照组623例)。
中位随访50个月(IQR 38-61),3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研究组75.9%(95%CI 72.4-79.5)和对照组71.2%(95%CI 67.6-74.9)(危险比[HR] 0.79,95%CI 0.64-0.98,P = 0.03)。
接受氟尿嘧啶和奥沙利铂的607例患者中有144例(24%)在化疗过程中发生术前3〜4级毒性作用,接受氟尿嘧啶化疗的625例患者中则有128例(20%)。
接受术后辅助氟尿嘧啶、亚叶酸钙和奥沙利铂的445例患者中有158例(36%)发生3-4级毒性作用,接受辅助氟尿嘧啶的470例患者中则有170例(36%)发生。
接受协议指定的术前和术后治疗的患者发生后期3〜4级不良事件,在研究组的445例中有112例(25%),在对照组的470例中100例(21%)。
解释与先前氟尿嘧啶为基础的综合治疗模式(基于CAO/ ARO/ AIO-94)相比,奥沙利铂加入氟尿嘧啶为基础的新辅助化疗和术后辅助化疗显著提高了临床分期为cT3-4或cN1-2直肠癌患者的无病生存率。
由CAO/ ARO/ AIO-04建立的方案可被视为治疗局部晚期直肠癌新的治疗选择。
桓兴医讯编译组田立霞2015年7月17日星期五ArticlesOxaliplatin added to fluorouracil-based preoperative chemoradiot herapy and postoperative chemotherapy of locally advanced rect al cancer (the German CAO/ARO/AIO-04 study): final results of the multicentre, open-label, randomised, phase 3 trialSummaryBackgroundPreoperative chemoradiotherapy with infusional fluorouracil, tot al mesorectal excision surgery, and postoperative chemotherapy with fluorouracil was established by the German CAO/ARO/AIO-94 trial as a standard combined modality treatment for local ly advanced rectal cancer. Here we compare the previously es tablished regimen with an investigational regimen in which ox aliplatin was added to both preoperative chemoradiotherapy and postoperative chemotherapy.MethodsIn this multicentre, open-label, randomised, phase 3 study we randomly assigned patients with rectal adenocarcinoma, clinic ally staged as cT3–4 or any node-positive disease, to two groups: a control group receiving standard fluorouracil-based combined modality treatment, consisting of preoperative radioth erapy of 50·4Gy in 28 fractions plus infusional fluorourac il (1000 mg/m2 on days 1–5 and 29–33), followed by surger y and four cycles of bolus fluorouracil (500 mg/m2 on days 1–5 and 29); or to an investigational group receiving pre operative radiotherapy of 50·4Gy in 28 fractions plus infu sional fluorouracil (250 mg/m2 on days 1–14 and 22–35) and oxaliplatin (50 mg/m2 on days 1, 8, 22, and 29), followed by surgery and eight cycles of oxaliplatin (100 mg/m2 on days 1 and 15), leucovorin (400 mg/m2 on days 1 and 15), and infusional fluorouracil (2400 mg/m2on days 1–2 and 15–1 6). Randomisation was done with computer-generated block-random isation codes stratified by centre, clinical T category (cT1–3 vs cT4), and clinical N category (cN0 vs cN1–2) withou t masking. The primary endpoint was disease-free survival, de fined as the time between randomisation and non-radical surge ry of the primary tumour (R2 resection), locoregional recurre nce after R0/1 resection, metastatic disease or progression, or death from any cause, whichever occurred first. Survival and cumulative incidence of recurrence analyses followed theintention-to-treat principle; toxicity analyses included all pa tients treated. Enrolment of patients in this trial is compl eted and follow-up is ongoing. This study is registered with , number NCT00349076.FindingsOf the 1265 patients initially enrolled, 1236 were assessable (613 in the investigational group and 623 in the control group). With a median follow-up of 50 months (IQR 38–61), disease-free survival at 3 years was 75·9%(95% CI 72·4–7 9·5)in the investigational group and 71·2%(95% CI 67·6–74·9)in the control group (hazard ratio [HR] 0·79,95% CI 0·64–0·98;p=0·03).Preoperative grade 3–4 toxic eff ects occurred in 144 (24%) of 607 patients who actually rec eived fluorouracil and oxaliplatin during chemoradiotherapy and in 128 (20%) of 625 patients who actually received fluorou racil chemoradiotherapy. Of 445 patients who actually received adjuvant fluorouracil and leucovorin and oxaliplatin, 158 (3 6%) had grade 3–4 toxic effects, as did 170 (36%) of 470 patients who actually received adjuvant fluorouracil. Late g rade 3–4 adverse events in patients who received protocol-sp ecified pre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treatment occurred in 1 12 (25%) of 445 patients in the investigational group, and in 100 (21%) of 470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InterpretationAdding oxaliplatin to fluorouracil-based neoadjuvant chemoradiot herapy and adjuvant chemotherapy (at the doses and intensitie s used in this trial) significantly improved disease-free sur vival of patients with clinically staged cT3–4 or cN1–2 re ctal cancer compared with our former fluorouracil-based combin ed modality regimen (based on CAO/ARO/AIO-94). The regimen es tablished by CAO/ARO/AIO-04 can be deemed a new treatment op tion for patients with locally advanced rectal cancer. FundingGerman Cancer Aid (Deutsche Krebshil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