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直肠癌术前局部同步放化疗与术后同步放化疗的临床研究
卡培他滨单药或联合奥沙利铂同步放化疗对晚期直肠癌临床疗效研究

卡培他滨单药或联合奥沙利铂同步放化疗对晚期直肠癌临床疗效研究摘要:晚期直肠癌是一种严重威胁患者生命的恶性肿瘤,目前放化疗是治疗晚期直肠癌的主要方法之一。
本研究旨在探讨卡培他滨单药或联合奥沙利铂同步放化疗对晚期直肠癌的临床疗效。
通过对120例晚期直肠癌患者的随机分组,其中60例接受卡培他滨单药同步放化疗,60例接受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同步放化疗,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得出了结论。
引言方法选取了符合入组标准的120例晚期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
实验组接受卡培他滨单药同步放化疗,对照组接受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同步放化疗。
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相似,包括年龄、性别、病情分期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
观察指标包括:治疗效果评价、生存期观察、不良反应观察等。
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5%,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3.3%,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实验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12个月,对照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14个月,两组患者的生存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发生,主要包括恶心、呕吐、脱发、骨髓抑制等,但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程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
讨论本研究结果显示,卡培他滨单药或联合奥沙利铂同步放化疗对晚期直肠癌的疗效和生存期无显著差异,但均存在一定的治疗效果。
由于样本量的限制以及研究设计上的局限性,研究结果还需要更大规模的临床实验来验证。
本研究对于不良反应的统计分析过于简单,下一步研究可以进一步深入分析不良反应的发生时间、持续时间和程度等参数。
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卡培他滨单药或联合奥沙利铂同步放化疗对晚期直肠癌疗效相似,均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在临床应用时,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以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需要更大规模的临床试验来验证本研究结果,并进一步完善治疗方案。
直肠癌术前同步放化疗治疗研究进展

直肠癌术前同步放化疗治疗研究进展摘要】术前放疗和单纯手术比较,降低了局部复发率,并提高了生存率。
基于术前放疗可以提高总生存率的基础,此后,开展了系列术前放疗和术前放化疗的随机对照研究,结果显示,术前放化疗进一步降低了局部区域复发率,提高了病理完全缓解率。
术前同步放化疗和术后放化疗比较,进一步降低了局部区域复发率,毒副作用更少。
【中图分类号】R15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2-0372-02 一直以来,外科手术切除是治疗直肠癌的首要手段。
但由于解剖条件的限制以及临床所见绝大部分病例属中晚期病变,根治性切除率低,保肛率低,局部复发率高,单纯手术效果不尽人意。
随着术前辅助放、化疔(新辅助治疗)的引入,直肠癌的治疗得到了很大改善。
本研究通过观察肿瘤退缩、TNM分期、手术切除率、保肛率等情况,探讨直肠癌术前同步放化疗治疗研究进展。
1可手术切除直肠癌术前放疗和单纯手术比较20世纪70~90年代开展了一系列术前放疗和单纯手术疗效的随机研究,术前放疗采用了不同的分割照射剂量,如单次500cGy、2000cGy/10次、5Gyx5次或3150~3450cGy/15~18次,并应用旧的前后野对穿或三野照射技术。
13项随机对照研究的荟萃分析结果显示[Lancet2001],术前放疗显著降低了局部复发率,5年局部复发率从22.2%下降至12.5%,10年局部复发率从25.8%下降至16.7%;5年总复发率从52.9%降低至45.9%,10年总复发率从60.8%降低至55.1%(P<0.00001)。
如果有效生物剂量≥3000cGy,则同时提高了总生存率(P=0.04)。
在另一项荟萃分析证明[Camma2000],术前放疗和单纯手术比较,术前放疗显著降低了总死亡率(P=0.03)、癌症相关死亡率和局部复发率(P<0.001)。
在瑞典和荷兰进行了两项大的相似的随机对照研究中(表1),比较术前5x5Gy照射和单纯手术的疗效,两项研究均显示术前5x5Gy照射显著降低了局部复发率,对于进行经典手术的患者,提高了10%的5年生存率,而荷兰的研究则随诊时间较短。
直肠癌术前和术后放化疗局部晚期直肠癌术前放化疗-107页精选文档

直肠癌术前放疗随机分组
— Swedish and Dutch Trials
Swedish 例数 5年局部复发率 5年总生存率
Dutch (TME)
例数 3年局部复发率 2年总生存率
R+S
553 11% 58%
924 3.4% 82%
S
557 27% 48%
937 10.1% 81.8%
P
<0.001 0.004
Camma et al, JAMA, 2000
循证放射肿瘤学
Evidence -Based Radiation Oncology
直肠癌术前放化疗 vs术前放疗
循证医学
直肠癌同步化放疗vs术前放疗
EORTC 22921: 45 Gy vs 45 Gy + 5-FU 同步化放疗 vs 辅助化疗
FFCD 92-3: 45 Gy vs 45 Gy + 5-FU 波兰研究: 25 Gy/5f vs 50.4 Gy+5-FU
Bujko K, et al. Radiother Oncol, 72:15-24, 2019
术前短分割和常规分割放化疗RCT
Poland: 术后病理结果
病理完全缓解率 T1-2比例 N0比例 切缘阴性率
5 x 5 Gy (n=155), %
1 4 52 87
50 Gy+CT
(n=157), %
P
5年生存率 90%
60-85%
25-65% 5-7%
直肠癌根治术后局部复发率
T1-2N0M0: <10% T3-4N0M0, T1N1M0: 15-30% T3-4N1-2M0: 40-50%
TME的局部区域复发率
局部晚期直肠癌术前与术后放化疗对比研究

局部晚期直肠癌术前与术后放化疗对比研究程婵;金珊;彭雯;蒋莹;思雪莹;罗旻;倪婷婷;谭诗生【摘要】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preoperative chemoradiotherapy or postoperative adjutant chemoradiotherapy for locally advanced rectal cancer.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76 patients with locally advanced rectal cancer from 2011 to 2016 in Guizhou Provincial People's Hospital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sed.A total of 30 cases received preoperative chemoradiotherapy (group A),5 of them received concurrent chemoradiotherapy combined with bevacizumab target treatment.The other 46 cases (group B) were given post-operative adjutant chemoradiotherapy.Both group A and group B were treated with intensity-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 (IMRT).The chemoradiotherapy regime was as follows:the median of target volume dose was 50.4 Gy (45.0-55.8 Gy);the median of chemotherapy sessions was 26 times (24-28 times).Capecitabine tablets (825 mg/m2,twice a day) were also given on the date of chemotherapy.The clinical data and follow-up results of all patient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 The five-year disease free survival rates of group A and group B were 66.7% and57.7%,respectively;and the five-year overall survival rates of group A and group B were 81.8% and 73.0%,respectively,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foun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599,0.489).The anus-preserving rates of patients with tumor below peritoneal reflection in group A and group B were 56.52% and 25.00%,there was statistically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45).In the group A,86.6 % patients resulted in down-staging,including 3 cases with complete pathologicresponse.Conclusion Preoperative chemotherapy could down tumor stage and improve rates of anal preservation and local control without increasing possibility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Preoperative chemotherapy in combination with bevacizumab target treatment may be more effective in lowering tumor stage.%目的比较术前及术后放化疗在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贵州省人民医院2011-2016年收治的76例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术前放化疗加手术治疗共30例(A组),5例同步放化疗期间联合贝伐单抗靶向治疗;术后辅助放化疗46例(B组).A、B两组患者均采用适形调强放疗技术(IMRT),靶区中位剂量50.4 Gy(45.0~55.8 Gy),中位放疗次数26次(24~28次),放疗日口服卡培他滨片825 mg/m2,每天2次.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结果 A、B两组患者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66.7%、57.7%,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1.8%、73.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599、0.489).肿瘤位于腹膜反折以下保肛率分别为56.52%、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5).A组患者术前临床分期与术后病理分期比较,总降期率86.6%,病理学完全缓解3例.结论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行术前放化疗可使肿瘤降期,一定程度上提高保肛率及局控率,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未增加.术前放化疗联合贝伐单抗靶向治疗可能提高患者降期效果.【期刊名称】《重庆医学》【年(卷),期】2018(047)016【总页数】5页(P2173-2176,2180)【关键词】局部晚期直肠肿瘤;术前放化疗;术后放化疗;贝伐单抗【作者】程婵;金珊;彭雯;蒋莹;思雪莹;罗旻;倪婷婷;谭诗生【作者单位】贵州医科大学,贵阳550001;贵州省人民医院肿瘤科,贵阳550002;贵州省人民医院肿瘤科,贵阳550002;贵州省人民医院肿瘤科,贵阳550002;贵州省人民医院肿瘤科,贵阳550002;贵州省人民医院肿瘤科,贵阳550002;贵州省人民医院肿瘤科,贵阳550002;贵州省人民医院肿瘤科,贵阳550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3结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据最新统计资料显示,结直肠癌的男女性发病率分别位居第3、2位,病死率分别为第4、5位[1]。
局部晚期低位直肠癌术前放化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结果
全部 患者均 完成 了治疗, 试验组 患者 总保 肛率 9 0 . 9 %, 对 照组为 5 1 . 5 %, 两组保 肛率 间差异有统 计 学意义
・ 临床 医学 ・
局部晚期低位 直肠癌术 前放化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贺赛奇 , 谭 曙光
( 衡 阳市 中心 医院 胃肠 外 科 , 湖南 衡 阳 4 2 1 0 0 1 )
摘 要: 目的 探 讨 术前 口服 卡培 他 滨联 合 放 疗 对低 位 Ⅱ/ Ⅲ期 直 肠 癌 患 者 的 治 疗 效 果 。 方 法 回 顾 性
7 4
Me d i c a l S c i e n c e J o u r n a l o f Ce n t r a l S o u t h C h i n a , J a n u a r y 2 0 1 4, Vo 1 . 4 2, N o . 1
文章编号: 2 0 9 5— 1 1 1 6 ( 2 0 1 4 ) O 1 — 0 0 7 4 — 0 3
对 Ⅱ/ Ⅲ期 低 位 直 肠 癌 是 一 种 安 全 、 有效的治疗方法。
关键 词 : 低 位 进 展 期 直肠 癌 ; 新辅助治疗 ; 保 肛 手 术
中图分类号 : R 7 3 5 . 3 7
பைடு நூலகம்
文献 标 识 码 : A
直肠 癌是 常见 的恶 性 肿瘤 之 一 , 近年 来 由于 生
2 。将 6 6例人选 病 例分 为对 照 组 和试 验 组 , 每组 3 3 例 。对 照组男 性 1 9例 , 女性 1 4例 , 年龄 2 7~ 7 6岁 ,
卡培他滨单药或联合奥沙利铂同步放化疗对晚期直肠癌临床疗效研究

卡培他滨单药或联合奥沙利铂同步放化疗对晚期直肠癌临床疗效研究【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卡培他滨单药或联合奥沙利铂同步放化疗对晚期直肠癌的临床疗效。
通过对患者特征的分析,我们发现在治疗方案中加入卡培他滨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疗效评价显示联合奥沙利铂的同步放化疗在提高患者生存率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不良反应方面,部分患者出现消化道反应和骨髓抑制现象。
生存分析结果表明,卡培他滨单药或联合奥沙利铂同步放化疗能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结论部分指出该治疗方案对晚期直肠癌患者的疗效显著,并展望了其在临床应用中的前景。
本研究也指出了一些研究不足之处,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晚期直肠癌、卡培他滨、奥沙利铂、放化疗、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生存分析、治疗方案1. 引言1.1 研究背景晚期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其病情严重且易复发,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带来显著威胁。
当前,放化疗是晚期直肠癌治疗的主要手段,但传统治疗方案存在一定局限性和不良反应。
迫切需要寻找更有效且安全的治疗方案来改善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卡培他滨是一种新型脱氧胸苷类抗癌药物,已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
有研究表明,卡培他滨单药或联合奥沙利铂同步放化疗在晚期直肠癌的治疗中具有潜在的疗效和较低的毒副作用,但相关临床疗效尚需进一步验证和评估。
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旨在探讨卡培他滨单药或联合奥沙利铂同步放化疗对晚期直肠癌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提供更可靠的治疗方案和临床决策依据。
通过对患者特征分析、治疗方案、疗效评价、不良反应和生存分析的综合研究,希望为晚期直肠癌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带来实际的益处和改善。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卡培他滨单药或联合奥沙利铂同步放化疗对晚期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并评估其在临床应用中的潜力。
通过对患者的治疗方案、疗效评价、不良反应和生存分析等方面的综合研究,为临床医生提供科学依据,进一步提高晚期直肠癌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新辅助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低位直肠癌的疗效观察

肿瘤分期 、 高保肛率的同时改善 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 提
【 关t词】 直肠肿瘤; 辅助治疗; 同步放化疗 【 中圈分类号】 753 7 R 3.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0451(00 0- 5- 10. 12 1)5 44 2 5 0 0 ( C 和进展 ( D 。毒性反应分为 0~Ⅳ级 。临床和 N ) P) 病理分期标准 以第 6版( J C癌症分期手册》 AC 为准。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 S S 1. . P S3 0统计学软 件, 计数 资料采用 x 检验 。P< .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00
发生率为 7 . % ,I I级为 2 .% 。同步放化疗后 T分期下 降率 3 . % , 2O H、 V 80 8 1 N分期下降率 为 3 .% 。保肛率 81
为 4 . % 。 手术 并 发 症 发 生 率 为 2 % 。结 论 52 0 新 辅 助 同步 放 化 疗 治疗 局 部 晚 期 低 位 直 肠 癌 安 全 有 效 , 低 降
2 结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如何提高低位直肠癌 的切除率 、 保肛率及控制 术 后复发 , 成为现今研究 的热 点之 一。 目前 , 前辅 助 术 放化疗 , 即新辅助同步放化疗被越来越 多地应用于直 肠癌治疗 中, 并取得显著疗效。现就我院 20 06年 2月 以来开展 的局部晚期低位直肠癌 4 2例术 前放化疗 的 疗效进行分析 , 旨在探讨新 辅助 同步放化疗 治疗 局部 晚期低位直肠癌 的疗效及 安全性 。
切 除术 ( i s ) 低 位 或 超 低 位 前 切 除 术 ( i n Ml 术 、 e Dx o 术) 直肠全系膜切 除术 ( M ) 、 TE 。 13 评定疗效和毒性 反应标 准 按 WH . O实 体瘤疗
术前调强放疗联合同步替吉奥化疗治疗局部晚期直肠癌的效果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0年12月第5卷第36期临床医学DOI :10.19347/ki.2096-1413.202036017作者简介:容谦(1982-),男,汉族,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人,主治医师,硕士。
研究方向:消化系肿瘤,鼻咽癌。
直肠癌是临床上较常见的消化系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早期症状不明显,以排便习惯改变、便血、腹泻、局部腹痛症状为主,晚期则会出现贫血、体重减轻等全身症状,病死率较高,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1]。
临床上以根治性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但对于局部晚期患者,单纯行手术治疗较难彻底清除病灶,术后易出现复发。
而近年来多项相关研究显示,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术前同步放化疗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肿瘤进展,且有降期、提高手术效果、降低复发率的作用,对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有重要意义,已成为局部晚期直肠癌的标准治疗模式[2]。
但目前相关研究指标选择较为局限,多从近期疗效、放化疗副反应、及术后保肛率分析。
基于此,本研究分析术前调强放疗联合同步替吉奥化疗治疗局部晚期直肠癌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60例。
对照组男33例,女27例;年龄29~68岁,平均(51.96±6.68)岁;病理分型:低分化癌17例,中分化癌29例,高分化癌14例。
试验组男35例,女25例;年龄33~67岁,平均(52.75±6.53)岁;病理分型:低分化癌19例,中分化癌27例,高分化癌14例。
两组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 >0.05)。
本研究已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及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符合局部直肠癌的诊断标准[3],患者处于晚期,经临床病理及辅助检查证实;无远处转移;未合并其他恶性肿瘤;KPS 评分>70分;无盆腔放化疗病史。
排除标准:有放化疗禁忌证者;合并严重感染者;严重脏器损害者;预计生存期<6个月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晚期直肠癌术前局部同步放化疗与术后同步放化疗的临床研究目的:研究术前同步放化疗在晚期直肠癌治疗中的作用。
方法:100例晚期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
治疗方案分别为术前接受同步放化疗(46GY/23f/5W,PF方案第一周和第五周共2次)和直接手术并在术后视患者具体情况给予同步放化疗(50GY/25f/5W,PF方案每4周一次共4次)。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在接受术前同步放化疗后,疾病临床和病理分期降低,手术保肛率高,切除率亦高,而且试验组患者一年生存率升高,局部复发率降低。
结论:术前同步放化疗是临床上可行且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案。
标签:局部晚期直肠癌;同步放化疗近二十年来,我国直肠癌的发病率上升趋势较为明显[1]。
对于直肠癌的唯一根治方法是通过手术对癌肿进行早期的切除。
但经手术治疗后仍然有部分患者会发生局部的复发,而晚期局部直肠癌手术切除后复发率更高。
有研究报道手术前放射治疗可提高直肠癌手术切除率,降低术后复发率[2]。
同时也有报道指出直肠癌对于化学药物一般不很敏感,所以临床上将化疗作为对晚期直肠癌患者的一种辅助性疗法。
本研究旨在通过研究术前同步放化疗后肿瘤局部控制率,手术切除率和保肛率等情况,评价局部晚期直肠癌术前同步放化疗的近期疗效,探讨局部晚期直肠癌新辅助治疗的效果和临床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8年5月-2011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并经病理组织检查确诊的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100例,其中男62例,女38例,男女之比为1.63∶1,年龄24~73岁,中位年龄为45岁。
肿瘤下极距离肛门3~11cm,平均7cm。
所有患者经全面检查均无手术禁忌证,且KPS评分均≥70;根据2002年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制定的TNM标准,临床分期T3期62例(占62%),T4期38例(占38%)。
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各50位患者。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和病理结果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所有患者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治疗方法试验组患者在手术前均予放疗(46GY/23f/5W),放疗开始第一周和第五周给予PF方案全身化疗,共2次,放疗结束5周后行保留肛门括约肌的Dixon/Park 手术、腹会阴联合切除的Miles术或姑息术。
对照组患者在Dixon术、Park术、Miles术或姑息术后视患者具体病情选择性给予放射治疗(50GY/25f/5W)和化学治疗(PF方案每4周一次共4次)。
两组患者手术治疗的具体方式视肿瘤部位、大小、周围浸润情况决定;手术均遵循直肠癌全系膜切除(TME)原则,低位前切除术采用吻合器吻合。
所有患者放疗均采用三维适形(3D-CRT)放射治疗。
1.3观察方法及疗效评价标准使用直肠镜和指诊观察和评价试验组在放疗前后肿块大小的变化情况。
参照WHO实体瘤的疗效评价标准,CR:肿瘤完全消退,肿块检查不到;PR:肿瘤部分缓解,放疗后肿瘤最大径缩小50%以上;NC:肿瘤无变化;PD:肿瘤进展。
术后将病理切片进行对比分析,观察癌细胞对放疗的反应程度。
反应程度分为轻、中、重度和消失,轻度表示癌细胞呈现多边性、核分裂相、散在退化变性,而癌巢则处于增殖状态;中度为多数癌细胞呈肿胀状,胞浆有空泡形成,无核分裂相,癌组织有灶性坏死出现,癌巢以变性为主;重度表示大部分癌细胞被破坏溃解,残留有少量的癌细胞,癌巢溃解或消失;消失则是癌细胞完全的消失,瘤床被纤维组织所代替。
记录患者手术的具体采取方法,计算所有患者的切除率和保肛率。
观察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术后一年回访患者,并计算生存率。
1.4统计学处理运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2.1试验组同步放化疗毒性反应术前同步放化疗50例患者均完成术前同步放化疗过程。
同步放化疗的主要毒性作用表现为胃肠道反应和造血系统的毒性反应。
共有31例出现Ⅰ~Ⅱ度胃肠道反应,有2例出现Ⅲ度胃肠道反应,有3例发生Ⅲ度造血系统毒性反应,分别占试验组患者人数的62%、4%和6%。
无一例因术前同步放化疗而停止手术或死亡者。
2.2试验组同步放化疗后肿瘤变化情况、同步放化疗效果评价及降期情况2.2.1肿瘤大小试验组患者同步放化疗前肿瘤最大直径在23~58mm,平均为40.7mm;同步放化疗后肿瘤最大直径在8~45mm,平均为26.3mm,直径缩小35.4%。
有3例患者肿瘤消失,考虑安全和应患者及家属要求仍予手术。
试验组中大部分患者的临床症状有不同程度的缓解。
根据评价标准,有4例患者疗效评价为CR,31例评价PR,10例为NC和5例PD,同步放化疗的总有效率(CR+PR)为70%(35/50)。
2.2.2放化疗反应试验组放化疗反应轻度、中度、重度和消失率分别为14%(7/50)、28%(14/50)、50%(25/50)和8%(4/50)。
2.2.3治疗后分期变化经过术前同步放化疗,试验组患者的病理分期发生了改变。
原30例T3患者中有4例降为T0,6例降为T1,而有7例降为T2;原20例T4患者中有3例降为T2,4例患者降为T3期,试验组患者在经过术前同步放化疗后临床分期降期率为48%(24/50)。
2.3手术情况及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试验组中有39例行保留肛门括约肌的Dixon或Park手术,8例行腹会阴联合切除的Miles手术,3例行姑息术,保肛率为78%(39/50),手术切除率为94%(47/50)。
对照组50例中行Dixon或Park手术27例,17例行Miles手术,6例行姑息术,保肛率为54%(27/50),手术切除率为88%(44/50)。
两组患者手术方式的比较见表1。
两组患者手术保肛率和切除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有2例和3例发生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分别为4%和6%,吻合口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4生存率及局部复发率表2显示了两组患者在术后一年的生存率及术后局部复发情况的比较,从表中可以看出,在术前接受了同步放化疗的患者,其一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而与对照组相比,接受术前同步放化疗可使患者发生局部复发的概率降低50%以上,局部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
3讨论直肠癌占我国大肠癌患者总数的一半以上,有研究表明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的综合作用是直肠癌发病的重要原因[1]。
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Miles手术)作为直肠癌的根治手术在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但该术由于切除范围广、功能性损坏大,术后留有永久性肠造口等原因,严重地影响了患者术后的生活和生存质量。
而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直肠癌病理、生物学及淋巴结转移规律研究的不断深入,直肠癌的外科治疗已从单纯追求手术彻底性转变为兼顾根治和生活质量,因此保肛术在近年的临床实践中逐渐有所发展。
但是保肛术在对于晚期直肠癌患者的治疗中应用仍然受限,因为晚期直肠癌存在着术后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的难题[3],如果片面追求保肛率则势必会影响到直肠癌手术的根治效果。
除此之外,因手术范围大,直肠癌根治术后的局部复发率仍较高,因此新辅助治疗逐渐成为中晚期直肠癌患者的标准治疗方案。
新辅助治疗的手段有术前放疗、术前同步放化疗、术后化疗和术后同步放化疗。
新辅助治疗作为大肠癌的一种综合治疗手段,能使患者获得更好的治愈机会和更少的功能性损伤,大大提高患者生活质量[4]。
而其中术前放化疗则更受到临床医生的青睐,因为相关研究表明术前同步放化疗可以消除亚临床病灶,降低术中肿瘤种植的风险,且可明显缩小肿瘤体积,降低手术难度,同时化疗对放疗具有增敏作用,所以它在对大肠癌的治疗中表现出了明显的优势[5]。
本研究中,患者在接受术前同步放化疗之后,虽有一定的毒性反应,但都处于可耐受的范围内。
而患者体内的癌组织对同步放化疗有较为明显的反应:癌组织变小,患者临床症状得到一定程度的环节,而且患者直肠癌的病理分期降低,甚至有部分患者体内肿瘤完全消退。
由于术前同步放化疗的这一系列的作用,使得外科医生选择手术方式也发生改变: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直肠癌手术方式分布不同;具体来说保肛术的比例在试验组中有较为明显的增加。
这是因为试验组接受术前放化疗后,肿瘤减小,病理分期降低,使得直肠癌手术治疗的风险降低,手术中采用保肛术的可行性增加,采用姑息术的比例降低。
也正因如此,患者在接受大肠癌的手术治疗后保肛率和切除率有明显的增加,同时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术后局部复发是直肠癌治疗失败和降低直肠癌患者生存时间的主要原因[3],因此对于局部复发的控制效果是评价直肠癌治疗方法的一个指标。
本研究中发现,术前同步放化疗可以减少近50%的术后局部复发,同时明显提高患者的一年生存率。
减少术后局部复发,因其明显的降期作用,提高了手术切除率和保肛率,提高了生存率,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值得在临床中得到推广。
参考文献[1]项进,高长明,丁建华,等.饮食微量元素摄取与结直肠癌的发病风险[J].中国肿瘤,2011,20(10):731-734.[2]许卫东,高军茂,郑明民.直肠癌术前辅助治疗进展[J].河北医药,2010,32(20):2907-2909.[3]刘建东,杜同海,才又红,等.局部晚期低位直肠癌术前放化疗的降期效果和加前切除的远期疗效[J].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2005,14(4):298-301.[4]肖毅.直肠癌新辅助治疗[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0,17(9):906-909.[5]许金全,邹菁帆,吴碧川,等.术前同步放化疗在局部晚期直肠癌治疗中的价值[J].临床肿瘤学杂志,2010,15(8):733-735.(编辑:王春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