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碎石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分析

合集下载

碎石桩复合地基复合模量取值分析

碎石桩复合地基复合模量取值分析
文章编号 :Z S 2 5 7 K 0 3 01
碎 石 桩 复 合 地 基 复 合 模 量取 值 分析
T eV u f mp st d lso a e h ale 0 Co o i Mo uu f e Gr v I Pl m o i o d t n i Co p st F u a i e e n o
The com posie m odul om posi ound i i y p m et i t l enl t us ofc t f e aton s a ke ar a er n se tem c l ltons uti i r o ob ai r ie s uton h tar om plt l on or ed t acua i ,b t s ha d t t n p ecs ol i st a c e e ey c f m c r ly eai Bas h _ m um ot t er y prn pe he c l ltonf m uaoft t ed ont e m nl p en i en icil t acua i or l he al g l _vau h om p ie m oduu sob ane M or i t le oft e c m ost ls i t i d eov . e a t sw hi fec er s ver f c or al cha f l
£ Y W ,j j L
关 键 词 :碎 石桩 复 合 地基 ,复 合 模 量 ,能量 原 理 ,扩 大 系数
grvel l om post ou a i ,c a ec pi i f nd ton om p t o e osi m duls, nery pn il e u e ncpe, g ex an p dedco fci efi ent

碎石桩复合地基在处理高速公路地基中的应用与分析

碎石桩复合地基在处理高速公路地基中的应用与分析
第2 7卷
第 2期
新 乡学院学报 : 自然科 学版
J un l f n a gUnv ri : trl ce c dt n o r a Xixin iest Nau a in eE i o o y S i
21 0 0年 4月
Ap . 0 0 r2 1
、_ . 7 No 2 , 12 0 .
为 6度 ,地震 动峰值 加速 度为 00 gg为重 力加 速度 ) . ( 5 ,近期地震 活动相 对较弱 ;区域 属亚 热带季 风气候 , 四季 分明 ,温 和湿润 ,平 均气 温在 1.~ 9 ℃ ,极 端最 高气温 可达 4 . ℃ ,极 端最低 气温 一48 ℃ ;区域 84 l 1 2 . 内地表水 系发 育 十分完 全 ,补 给来 源 为大气 降水和 残坡 积层及 冲洪 积层 孔 隙潜水 ,溪 流 、河水 长年不 断 ,
的经济 、有效 方法之 一 ,在 工程 实践 中值得 进一 步推 广应 用。 关键 词 :碎 石桩 ;复合地基 ;承 载力 ;置换 率 中图 分类 号 :T 7 . U4 31 文献 标 志码 :A
文 章编 号 :17— 362 1)2 07- 2 6 4 3 2 (0 0 0 - 0 4 0
0 引 言
沿海某 高速公 路 某合 同段工程 沿线穿 越低 中 山及 丘 陵地 貌 ,其问夹 有高差 及范 围不 等的 山间盆地及狭 长 河谷 ,地形起 伏变 化较 大 ;海 拔标 高 6 0 1 5 I 5 ~ 0I ,相对 高差 3 0 4 0m;沿 线公 路场地 的抗震设 防烈度 0 T 5- 0
50 6 m;填筑方 3 8万 m ;挖方 4 9万 m 。
l 工 程 地 质 情 况
本 合 同水 ,表 层多 为耕植 土 ,分 布淤 泥 、淤泥质 土 ,厚

碎石桩复合地基与CFG桩复合地基静力加载试验沉降对比分析

碎石桩复合地基与CFG桩复合地基静力加载试验沉降对比分析
O 1 2 3 4 5 0. 7 4 4. 91 6. 69 1 2 . 1 8 2 0 . 6 9 8. 2 6 4 . 1 7 1 . 7 8 5 . 4 9 8 . 51 7 . 6 3 1 . 2 8 4. 3 5 7. 1 3 1 2 . 8 8 2 1 . 9 l 9. 8 6 3. o 7 2. 7 8 5. 7 5 9. 0 3 8. 01 3 . 6 2 2 . 2 8 5 . 62 8 . 77 7. 8 2 3 . 6 2 5 . 9 1 1 . 5 2 2 0 . 2 9 2 8 . 1 1
在2 0 . 0 m钻探深度 内未见地下水。该建筑场地内未发 现 不 良地质作用 。不考虑地 基液化 的作用 。
3 静 力 实验分 析
这两组试验采用相 同的加载等级 , 每级加 载 4 5 k P a , 载荷
板统一采用大小 2 x 2 m. 厚度 2 0 m m厚荷载板 3 . 1 碎石桩 复合地基静力试验沉降分析 表 2 碎 石桩 复合地基载荷试验成果
土层名称
①层耕植土
0 . 2 1 3 0
1 4 0
图 1 碎石桩复合地基 p 曲线
6 . 1 7
1 0
②黄土状粉质粘 土 O . 5
③层 细砂 1 . 5
6 0
5 5 8 0 0
3 . 2 C F G桩 复合地基静力试验沉降分析 由表 2和图 2两 种情况 可 以看 出 .碎 石桩复合 地基 与
8 2 I 山东工业技术
1 S h a n d o n g I n d u s t r i a l T e c h n o l o g y
S h a n d o n g I n d u s t r i a l T e c h n o l o g y

碎石桩

碎石桩

(1)当选用碎石桩进行基础地基处理时,建议桩径为500mm,有效桩长不小于9.50米,桩端位于第③层粉质黏土内,且进入该层深度不小于2.00米。

面积置换率不小于0.32,经处理后的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要求达到150KPa,固化剂宜选用等级为32.5级以上的普通硅酸盐水泥。

碎石桩复合地基应在基础和桩之间设置褥垫层,用以调整桩和土荷载的分担作用,减小桩土应力比,充分发挥桩间土的作用,减少基础底面的应力集中。

褥垫层厚度应在碎石桩顶部铺设30~50cm的压实砂石垫层。

桩体材料可选用碎石、卵石、角砾、园砾、砾砂、粗砂、中砂或石屑等硬质材料,含泥量不应大于5%,最大粒径不宜大于50mm。

碎石桩的填料量应通过现场试验确定。

碎石桩施工前应根据设计进行工艺性试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通过现场复合地基载荷和单桩载荷试验确定。

(2)当选用水泥粉煤灰碎石桩进行基础地基处理时,建议桩径为600mm,桩端位于第③层粉质黏土内,且进入该层深度不小于2.00米。

面积置换率不小于0.22,经处理后的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要求达到150KPa,固化剂宜选用等级为32.5级以上的普通硅酸盐水泥。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复合地基应在基础和桩之间设置褥垫层,用以调整桩和土荷载的分担作用,减小桩土应力比,充分发挥桩间土的作用,减少基础底面的应力集中。

褥垫层厚度应在碎石桩顶部铺设30~50cm的压实砂石垫层。

桩体材料可选用碎石、卵石、角砾、园砾、砾砂、粗砂、中砂或石屑等硬质材料,含泥量不应大于5%,最大粒径不宜大于50mm。

碎石桩的填料量应通过现场试验确定。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施工前应根据设计进行工艺性试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通过现场复合地基载荷和单桩载荷试验确定。

碎石桩孔位宜采用等边三角形或正方形布置。

建议碎石桩直径采用600mm,可根据地基土质情况和成桩设备等因素确定。

碎石桩的间距应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对粉土和砂土地基,不宜大于碎石桩直径的4.5倍。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复合地基设计计算_secret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复合地基设计计算_secret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 桩)复合地基设计一. 建筑条件某七层框架结构建筑物,采用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基础埋深 2.0d m =,基底面积4.2 3.6m m ⨯,基底平均压力350k p KPa =。

二. 土质条件三. 设计计算1.确定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spk f 基础底面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318.6 1.4418.90.5618.7/2.0m KN m γ⨯+⨯==,基础埋深承载力修正系数=d η 1.0,根据(0.5)359sp spk d m k f f d p KPa ηγ=+-≥=得(0.5)350 1.018.7(2.00.5)321.95spk k d m f p d KPa ηγ≥--=-⨯⨯-=, 取330spk f kPa =。

2.确定桩径d 、桩长l ,褥垫层厚度'd取褥垫层厚度300mm,桩径450d mm =,桩长13.9m,桩端第⑥层土900mm. 3.确定单桩承载力特征值a R(1)根据桩身强度,按a cu R f Ap η=确定设桩身强度10cu f MPa =,查表,CFG 桩桩身强度折减系数0.33η=, 则20.3310000 3.140.225524.6/a cu R f Ap KN η==⨯⨯⨯=根。

(2)根据桩端、桩侧摩阻力计算,由公式1na a p p si i p p i R R R u q l q A α==+=+∑确定I.确定总桩侧阻力值Rs土层③:粘土 查表取25s q KPa = 土层④:粉土 查表取27s q KPa = 土层⑤:粉质粘土 查表取25s q KPa = 土层⑥:粉质粘土 查表取25s q KPa =12 3.140.225(25 3.727 5.425 4.0250.9)509.8ns p si i i R u q l KN===⨯⨯⨯⨯+⨯+⨯+⨯=∑II.确定总桩端阻力值p R桩端为第⑥层粉砂,查表取900p q KPa =23.140.225900143.1p p p R A q KN ==⨯⨯= 所以509.8143.1652.9a s p R R R KN =+=+= III.确定a R综合可按524.6a R KN =进行设计。

桩体复合地基技术

桩体复合地基技术

第8章桩体复合地基技术8-1 复合地基的特性和设计计算8.1.1复合地基的概念及分类1、复合地基的概念地基处理方法很多,如排水固结法、挤密法、置换拌入法、灌浆法、加筋法及冷热处理法等,分类也是多种多样。

从改善地基土性及承载特性来看,经过处理的人工地基分为三类:(1)均质地基:是指天然地基在人工处理过程中加固区土体性质得到全面改善,加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基本相同。

采用排水固结法形成的人工地基,加固区各点孔隙比减小、抗剪强度提高、压缩性减小。

均质人工地基承载力和变形的计算与均质天然地基的计算方法相同。

(2)多层地基:在多层地基中,最简单也最常遇到的是双层地基。

①天然双层地基:如均质软粘土地基和硬壳层组成的双层地基等。

②人工双层地基:是由人工处理后的复合加固区与下卧层两层土性相差较大的土体组成。

采用表层压实法或垫层法处理形成的人工地基一般属于双层地基。

(3)复合地基:是指天然地基在处理过程中部分土体得到增强、或被置换、或在天然地基中设置加筋材料,形成由两种模量不同的材料(天然地基土体和增强体)组成的人工地基,在相对刚性基础下协调变形,并通过地基土与增强体共同作用,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建(构)筑物沉降,以满足建(构)筑物对地基的要求。

2、复合地基的特点从复合地基的受力特性来看,至少有两种以上的不同材料来共同承担荷载。

所谓材料的不同主要是指其力学性质不同,如密度、强度、变形模量、泊松比等。

宏观上看复合地基均是两相,由两种材料复合而成:①将天然地基土体视作是一种均质各向同性材料,而忽略其本身的成层、非均质等因素;②对于嵌于土中的各种材料,也不考虑它们是否由多种材料复合而成,而简单看成一种均质的各向同性材料。

由于加固土的力学性质明显优于地基土本身,故而称这些材料为增强体。

复合地基犹似钢筋混凝土,其中的增强体有如混凝土中的钢筋,其实质是增强体和地基土共同作用,因此,复合地基有两个基本特点:①复合地基是由基体和增强体两部分组成的,是非均质的和各向异性的;②在荷载作用下,增强体和基体共同作用、承担上部荷载。

碎石桩复合地基在软土地基中的应用

碎石桩复合地基在软土地基中的应用
维普资讯

6 ・ 8
第3 2卷 第 1 期 2 2006 年 6 月
山 西 建 筑
S A XI ARCH I H N TECTURE
Vo _ I32No. 2 1
Jn 2 0 u . 06
文章编号 :0 962 【 0 )20 6 — 10 —8 52 6 l—0 8 2 0 0
石、 卵石 , 占 1 约 5%~3 5%, 层厚 33m~4 7r。③粘 土 : . . a 黄褐 、 褐黑 、 灰白等 色 , 稍湿 。 软塑~可塑 。土 中混 有少量碎 石 、 卵石 , 约 松散 ~稍密 , , 湿 场地普遍分布 , 厚 2 6m~54r。⑤强风 化泥 层 . , a
33 . 1 . . -4 7 89
18 . 1 ‘ . ~3 2 93

8 1 2
38 .
46 .
8 0
10 0
角砾
26 2 . . ~5 4 04
3 3
96 . 3 . 17
10 5 50 1
应及 时纠正 。造孔深度应低 于设 计桩 底标 高 30nT 50rn 0 .- 0 r qI 1 . n。 造孔速 度控制在 0 5m/ i-0 2m/ n为宜 。造孔后 当孔径不 . r n . mi a
造孔记录
打桩造孔
— — —
皇——一
打桩清孔
...........
清孔记 录
:. I. l一 :
加密记 录
加密成桩
连续喂料
土等组成, 层厚 05 . m~18 . m。本层在碎石桩施工前挖出。②粉 土: 黄褐色 、 棕褐 色 、 黑 色等 , 湿 , 塑。粉 土 中混有 少 量碎 褐 稍 可

第7章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

第7章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

KMUST主讲人:刘海明博士(preferred)Email: hmliu@ T e l:138******** l 138********第七章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法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法主要内容§ 7.1 § 7.2 72 § 7.3 § 7.4 概述 加固原理 CFG桩复合地基的工程特性 CFG桩复合地基的设计计算§ 7.5 CFG桩复合地基的施工 § 7.6 7 6 工程实例概述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又称为CFG桩( Cement Flyash Gravel Pile),是由水泥、粉煤灰、碎石、石屑或砂 等混合料加水拌和而成的高粘结强度桩,桩体和桩间 土、褥垫层 起组成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复合地基。

土、褥垫层一起组成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复合地基。

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起就开始利用碎石桩加固地 基,在砂土和粉土中消除地基液化和提高地基承载力。

后来 渐把碎石桩的应用范围扩大 用到塑性指数较 后来逐渐把碎石桩的应用范围扩大,用到塑性指数较 大、挤密效果不明显的粘性土中,以期提高地基的承 载力 载力。

概述但大量的工程实践表明对这类土采用碎石桩加固, 但大量的工程实践表明对这类土采用碎石桩加固 承载力提高幅度不大,原因在于:碎石桩属于散体材 料桩,本身没有粘结强度,主要依靠周围土体的约束 来抵抗基础传来的荷载 土体越软 对桩的约束作用 来抵抗基础传来的荷载。

土体越软,对桩的约束作用 越差,桩传递竖向荷载的能力越弱。

CFG桩是针对碎石桩承载特性的上述不足加以改 进继而发展起来的。

概述其机理在于:在碎石桩中掺加适量的石屑、粉煤 其机理在于 在碎石桩中掺加适量的石屑 粉煤 灰和水泥,加水拌和形成一种粘结强度较高的桩体, 使之具有刚性桩的某些性状;一般情况下不仅可以全 桩长发挥桩的侧阻作用 当桩落在好土层时也能很好 桩长发挥桩的侧阻作用,当桩落在好土层时也能很好 地发挥端阻作用,表现出很强的刚性桩性状,复合地 基的承载力得到较大提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路 2003 年 1 月 第 1 期 H IGHW A Y J an12003 N o 11 文章编号: 0451- 0712 (2003) 01- 0021- 04 中图分类号: TU 472 文献标识码: A
碎石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分析
碎石桩、砂桩挤压成孔时, 桩孔位置原有土体被 强制侧向挤压, 使桩周一定范围内的土层密实度提 高, 起到挤密作用。单个桩孔外侧土挤密效果试验表 明, 孔壁附近的干密度接近或超过其最大干密度, 其 压实系数大于 1。 径向外延密度逐渐减小到土体的 天 然密度。 碎石桩的挤密效果主要受桩孔间距、 土的渗透性、土的含水量、土的干密度等几方面因素 影响。
成桩过程中, 碎石、砂砾等材料挤压土体, 并在 土中形成一定桩径和桩长的桩体, 与土体共同组成 复合地基。密实的碎石、砂砾等替换成孔中同体积的 低模量、低强度土体, 由于桩体强度和抗变形能力均
收稿日期: 2002- 11- 04
D esign of B itum inous Concrete Pavem en t Structure and M a ter ia ls Com position of Tan-Shao Expressway
式; (5)W ong H Y 计算式。桩土共同作用分析表明:
(1) 散体桩承载时竖向压密、径向膨胀, 在 2 个方向
应力~ 应变符合虎克定律; (2) 桩周土为弹塑性体,
弹性区应力应变关系为 p = ky 塑性区符合库仑土 压 力 理 论。 因 此 可 引 入 魏 西 克 圆 筒 扩 张 理 论[5]
料, 结合工程实践经验数据, 选用相应的桩承载力标
准值, 由下列公式计算获得:
f = sp , k [ 1+ m (n - 1) ]f s, k
(8)
f = sp , k [ 1+ m (n - 1) ] (3S v )
(9)
式中: S v 为桩间土十字板剪切强度, 也可采用 加固前原土的十字板剪切强度。
积的增大, 尽管要求的地基承载力相同, 但施加的总 荷载随之剧增, 且操作困难、耗资大、费时费力, 具体
试验方法可参考有关规范规程规定, 此不赘述。
313 经验法
当工程条件所限, 难以进行荷载试验, 给出复合 地基或桩体与桩间土的承载力时, 对于中小型工程
或在初步设计阶段时, 可根据地基天然土质勘察资
应力比 n 一般取 2~ 4, 原土强度低者取大值, 高者取小值。 其参考值如表 1 所示[2]。
表 1 桩土应力比参考值
桩间土类型 砂土、粉土
应力比 n
2~ 3
填土 3~ 5
软塑粘性土
3~ 4
4~ 6
4 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 n 的计算 复合地基的沉降取决于地基中桩的置换率m
和桩土应力比 n。 因此在对过渡区沉降要求一定的 前提下选择合适的置换率和桩土应力比是实现工程
当碎石桩采用振冲法施工时, 施工过程中桩周 土经强烈振动, 土粒将重新排列密实, 使地基土体得 到预振的效果。西特等人 (1975) 研究表明, 经预振过 的砂土, 虽其振后的密实度仅为 54% , 而其抗地震 液化的能力却相当于密实度为 80% 的未经预振的 砂土抗地震液化的能力。 115 挤密效应
土力学性能的差异和存在横向共同作用的特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目
前在分析散体桩复合地基桩土共同作用时, 对桩土
水平方向通常有如下几种共同作用模式: (1) 桩对桩
间土的径向挤压力按弹性理论厚壁筒计算; (2) 土对
桩产生被动土压力; (3) 采用魏西克 (V isic, 1973) 理
论计算桩土径向压力; (4) H ughes 和W ithers 计算
复合地基是指通过置换、搅拌等方式在原地基 中植入增强体, 由原地基和增强体组成的人工复合 体地基[1]。碎石桩复合地基在基础整体变形下, 通过 桩、土的变形协调, 大部分荷载传递给刚度大、强度 高的碎石桩体, 土体上的负荷大为减小, 故复合地基 的工程性能明显改善, 承载力提高, 增强稳定性, 沉 降和不均匀沉降减少, 且碎石桩复合地基还具有施 工简便、快速、工期短、适用性广和投资较少的特点。 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迅速发展, 复合地基在高速公 路建设中的应用日益广泛, 然而碎石桩复合地基承 载力的计算尚未完善, 有待进一步深入, 为此本文在 对现有碎石桩承载力计算分析的基础上, 通过对桩 土应力比的修正, 以达到对碎石桩复合地基承载力 计算的优化。
经济性的关键。
411 半理论半经验公式 复合地基理论认为柔性桩和半刚性桩在承受荷
载时符合桩土变形协调原则, 桩土应力比 n 为[4]:
n=
Ep Es
(10)
该公式物理意义简单明确, 应用广泛。但也存在
一些不足, 其体现的桩土变形协调原则仅考虑了桩
土竖向变形而没有考虑桩土侧向变形协调关系。 由
于柔性桩和低结合料掺量的半刚性桩具有散体材料
的性质, 在确定桩土应力比时, 还要考虑土对桩体的
约束作用, 即桩在荷载作用下产生侧向膨胀而土体
产生侧向压缩。 一般而言土的强度、刚度越高, 桩受
到的侧向约束越强, 桩在荷载作用下表现出的刚度
越大。
412 基于魏西克 (V isic) 圆筒扩张理论的桩土应力
比计算公式
传统的桩土应力比计算公式理论上忽略了桩、
M ind lin2Geddes 法以及当层法等, S x 的计算则仍可 采用分层总和法, 可参考有关文献, 此不赘述。
3 碎石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分析 碎石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的确定, 通常可分为近
似理论公式、现场荷载试验及经验公式三大类。
311 近似理论公式 其假定碎石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由地基中碎石桩
的承载力标准值 f p, k 和桩间土的承载力标准值 f s, k 共同组成。基础传递的荷载按桩、土各自的刚度进行
1 碎石桩复合地基加固机理 碎石桩复合地基以密实的碎石、砂取代了与桩体
体积相同的低模量、低强度土体, 在承受外荷时, 地基 中应力按桩土应力比重新分配, 应力向桩体逐渐集 中, 桩周土体所承受的压力相应减小, 大部分荷载由 碎石桩体承受。由于桩的强度和抗变形能力均优于土 体, 故成形后的复合地基承载力、模量也优于原土体, 从而达到减小变形, 提高承载力的效果[2]。 其加固机 理通常有挤密、置换、排水、预振和垫层等作用。 111 置换作用
Ρs+
1 2
ΧsZ +
2C u s in 2∆
tan ∆p tan∆
+
1
tan2∆p -
1 2
Χp Z
(5) 当 Ρs= 0 时:
p pf =
1 2
ΧsZ +
2C u s in 2∆
tan ∆p tan∆
+
1
tan2∆p -
1 2
Χp Z
(6)
碎石桩承载力标准值则为:
2003 年 第 1 期 赵明华等: 碎石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分析
WU S ha n -zhou, ZH AN G M eng -wu, WU Cha o-f a n
(H unan P rovincial Comm un ication Scien tific R esearch In stitu te, Chang sha 410015, Ch ina)
Abstract: T he design of b itum inou s concrete p avem en t st ructu re and m a teria ls com po sit ion of T an2 Shao Exp ressw ay a re com p rehen sively in t roduced in th is p ap er. T he techn ica l requ irem en t s of raw m a teri2 a ls, techn ica l index of a sp ha lt m ix tu re and design of m ix tu re ra t io a re p u t fo rw a rd in acco rdance w ith the actua l cond it ion s of T an2Shao Exp ressw ay.
= ΛsS s
(2)
Λs= 1 [ 1+ (n+ 1)m ]E s
(3)
式中: Λs 为应力修正系数, 即应力分散系数; S s
为未加固前原土的沉降
加固区下卧土层未加固处理, 其工程特性未变,
但因其上复合土层的工程性能变化, 故下卧层应力
分布有所改变, 目前常用的复合地基下卧层附加应
力 分 布 计 算 方 法 有 应 力 扩 散 法、等 效 实 体 法、
擦角 Υp 等, 不仅取决于碎石本身的性质, 还与桩间 土的特性、振冲施工工艺、加密标准、振冲器功率的
大小等多种因素有关, 因此计算结果常与实际情况 相差较大, 工程中应用较少。 以下给出在B raun s 方 法基础上, 考虑碎石桩与地基土的自重应力所推导 得到的单桩极限承载力公式[ 2 ]:
p pf =
赵明华1, 刘建华1, 刘代全2, 陈昌富1
(11 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长沙市 410082; 21 湖南省高速公路管理局 长沙市 410001)
摘 要: 碎石桩复合地基作为纵向增强体复合地基的一种, 不仅在工程中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而且还能取得良 好的经济效益。在对碎石桩复合地基现有半理论半经验公式分析的基础上, 充分考虑其纵向协调变形, 对碎石桩复合 地基的承载力计算进行探讨, 使对碎石桩的设计计算进一步完善。 关键词: 复合地基; 碎石桩; 桩土应力比; 协调变形
Key words: exp ressw ay; b itum inou s concrete p avem en t; desig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