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关节镜下肩袖修补

合集下载

关节镜治疗肩袖损伤的护理及康复体会

关节镜治疗肩袖损伤的护理及康复体会

关节镜治疗肩袖损伤的护理及康复体会关节镜治疗肩袖损伤是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其通过小切口和关节镜的引导下,修复或缝合肩袖损伤。

在术后恢复期间,患者需要进行一定的护理和康复措施,以促进伤口愈合和肩关节功能的恢复。

以下是本人的关节镜治疗肩袖损伤的护理及康复体会。

在术后的第一天,患者需要休息,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冰敷,以减轻疼痛和肿胀。

伤肩需要保持固定,避免活动过度。

在伤口愈合的过程中,需要保持伤口的清洁和干燥,以防止感染的发生。

在康复过程中,患者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肩关节活动和康复训练。

这些包括主动和被动的关节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可以增加肩关节的灵活性和力量。

刚开始的时候,活动幅度较小,随着康复的进行,逐渐增加活动幅度和负重。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康复训练时,一定要遵循医生和康复师的指导,避免过度活动造成二次损伤。

在康复期间,我深刻感受到了坚持和耐心的重要性。

因为康复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患者需要耐心面对痛苦和困难,并且保持积极的心态。

按照医生和康复师的指导进行康复训练,不要急于求成,要循序渐进地进行训练,慢慢恢复肩关节的功能。

我还得出了一些关于肩袖损伤的预防和保护经验。

避免肩关节过度活动和剧烈运动,特别是在没有热身的情况下。

加强肩关节周围肌肉的力量训练,以增加肩关节的稳定性。

注意保持良好的姿势,避免长时间的不良姿势造成肩关节的损伤。

关节镜治疗肩袖损伤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护理和康复措施,其中包括伤口的保护和康复训练。

在康复过程中,坚持和耐心是必不可少的,同时也需要注意肩袖损伤的预防和保护。

希望通过我的经验和体会,可以对患者在关节镜治疗肩袖损伤的护理和康复期间有所帮助。

关节镜治疗肩袖损伤的护理及康复体会

关节镜治疗肩袖损伤的护理及康复体会

关节镜治疗肩袖损伤的护理及康复体会
关节镜治疗肩袖损伤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它通过通过关节镜技术修复肩袖损伤,使患者可以尽快康复。

在接受这种治疗后,患者需要进行一定的护理和康复训练,以确保手术效果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分享一些关节镜治疗肩袖损伤的护理及康复体会,希望对正在接受这种治疗的患者有所帮助。

一、术后护理
1.保持创口清洁:术后,患者需要注意保持创口的清洁,避免感染。

可以在清洁的手面上带上手套,轻柔地用生理盐水或者医生开具的消毒药水轻拭创口周围的皮肤。

2.避免过度活动:术后需要避免过度的活动,尤其是创口附近的肌肉需要休息,避免剧烈的运动。

3.遵医嘱定期更换敷料:术后需要定期更换敷料,保持创口的干燥和清洁,同时观察创口的愈合情况。

4.定期复诊检查:术后需要定期到医院复诊检查,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康复情况和创口的愈合情况给出相应的护理建议。

二、康复体会
1.积极配合康复训练:术后的康复训练非常重要,患者需要积极配合康复师的指导进行运动训练,增强肌肉力量和稳定性,促进肩关节功能的恢复。

2.注意生活细节:术后的生活细节也非常重要,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避免一些可能造成肩关节再次受伤的动作,比如举重、高空作业等。

3.遵守医嘱:术后的康复期需要遵守医生的建议,在饮食、作息、药物等方面都需要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以便尽快康复。

4.保持乐观心态:康复期间,患者需要保持乐观的心态,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康复。

家人和朋友的关心和支持也是很重要的。

5.注意休息和放松:在康复期间,患者需要注意休息和放松,避免过度疲劳,促进身体的恢复。

肩关节镜在肩袖损伤修复术中的应用

肩关节镜在肩袖损伤修复术中的应用

*器材应用与技术研究*肩关节镜在肩袖损伤修复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徐军,,陈思进孙惠清,,徐军汪松健,,孙惠清任科伟,,汪松健任科伟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江阴医院骨科,江苏江阴214400摘要目的分析肩袖损伤患者接受关节镜下肩袖损伤修复术的效果。

方法选择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江阴医院骨科2018年1月—2021年3月手术治疗的40例肩袖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对其实施关节镜下肩袖损伤修复术,分析其术后应用效果。

结果肩袖损伤患者术后ASES评分(62.28±4.63)分高于术前(47.70±4.5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09.323,P<0.05);袖损伤患者术后Constant-Murley评分(92.45±2.66)分高于术前(34.20±3.0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69.488,P<0.05);肩袖损伤患者术后轻度疼痛38例(95.00%),中度疼痛2例(5.00%),重度疼痛0例(0.00%),优于肩袖损伤患者术前轻度疼痛0例(0.00%),中度疼痛10例(25.00%),重度疼痛30例(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8.310,P<0.05)。

术后生活质量伏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肩关节镜下肩袖损伤修复术能够有效改善肩袖损伤患者肩部功能状况,提高关节活动度,手术长期效果好,术后疼痛感轻,患者无明显术后不良预后现象,恢复其生活质量。

关键词肩袖损伤修复术;关节活动度;生活质量;长期预后687..4文献标志码A doi10.11966/j.issn.2095-994X.2022.08.10.10中图分类号R687Analysis of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Shoulder Arthropscopy in Rotator Cuff Injury RepairREN Kewei,WANG Songjian,SUN Huiqing,XU Jun,CHEN Sijin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Jiangyin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outheast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Jiangyin,Jiangsu Province,2144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patients with rotator cuff injury receiving arthroscopic rotator cuff injury repair.Methods40pa⁃tients with rotator cuff injury treated surgically from January2018to March2021in the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of Jiangyin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outheast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and all of them were treated with arthroscopic rotator cuff injury repair.The postoperative application effect was analyzed.Results The postoperative ASES score of patients with rotator cuff injury (62.28±4.63)points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preoperative(47.70±4.50)points,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t=709.323,P< 0.05).The postoperative Constant-Murley point of patients with rotator cuff injury was(92.45±2.66)points,higher than the preoperative was (34.20±3.04)points,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t=969.488,P<0.05).There were38cases(95.00%)of patients with rotator cuff injury with postoperative mild pain,2cases(5.00%)of moderate pain,and0cases(0.00%)of severe pain,better than the0cases(0.00%) of preoperative mild pain in patients with rotator cuff injury,10cases(25.00%)of moderate pain,and30cases(75.00%)of severe pain,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Z=8.310,P<0.05).postoperative quality of life was better than peoperative,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 Shoulder arthroscopic rotator cuff injury repair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shoulder function and joint mobility of patients with rotator cuff injury.The long-term effect of the operation is good and the postoperative pain is light.The patients have no obvious adverse prognosis,and recover their quality of life.Key words Rotator cuff injury repair;Joint mobility;Quality of life;Long-term prognosis收稿日期:2022-08-04;修回日期:2022-08-24作者简介:任科伟(1983-),男,博士,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关节外科及运动医学工作。

关节镜下三点定位技术修补肩袖损伤的临床体会

关节镜下三点定位技术修补肩袖损伤的临床体会

关节镜下三点定位技术修补肩袖损伤的临床体会关节镜下三点定位技术修补肩袖损伤是一种高效、精确的手术方法,我在临床实践中有以下体会:
1. 准确确定肩袖损伤的位置和大小非常重要。

在手术前,必须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评估,如磁共振成像和X线检查,以确定肩袖损伤的位置和大小。

只有准确确定了损伤的位置和大小,才能更好地选择手术方法和手术方案。

2. 充分掌握手术技术和操作规范。

关节镜下三点定位技术修补肩袖损伤需要大量的手术经验和操作技巧。

手术前应该充分准备,熟悉手术步骤和操作规范,并在手术过程中遵循严格的操作流程,以确保手术的成功。

3. 注意术后康复和护理。

手术后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积极进行康复锻炼和护理。

术后应避免剧烈的活动和劳累,遵从医生的医嘱,在康复期间进行必要的医学监护和康复治疗,以恢复肩袖的正常功能。

综上所述,关节镜下三点定位技术修补肩袖损伤是一项需要高超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的手术,只有经过专业的医疗机构进行操作,结合专业康复治疗方案进行恢复,才能使手术效果最大化。

关节镜下三种肩袖缝合技术治疗合并肩袖分层的巨大肩袖撕裂疗效比较

关节镜下三种肩袖缝合技术治疗合并肩袖分层的巨大肩袖撕裂疗效比较

·经验交流·关节镜下三种肩袖缝合技术治疗合并肩袖分层的巨大肩袖撕裂疗效比较赵克义,吴旅,陈聪聪,张淦,辛庆峰,陈肖松(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1医院骨一科,安徽合肥 230031) 摘要:目的 比较肩关节镜下三种缝合技术在手术治疗合并分层的巨大肩袖撕裂中的临床疗效,以期指导临床合理选择和应用。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0年1月该院采用单排双层褥式缝合(A组,24例)、改良双层Mason Allen缝合(B组,18例)、改良双层缝线桥技术缝合(C组,21例)三种手术方法治疗的63例肩袖撕裂患者,记录三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比较三组术前、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测量的肩关节活动度、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scale,VAS)、美国肩与肘协会评分系统(Americanshoulderandelbowsurgeons’form,ASES)和美国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系统(UniversityofCaliforniaatLosAnge les,UCLA)评价肩关节功能,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复查MRI,应用Sugaya分级标准评价三组患者肩袖再撕裂发生率。

结果 63例患者术后获13~19个月(平均17 2个月)随访,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时的VAS评分、ASES评分、UCLA评分均明显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C组术后3个月VAS评分、ASES评分、UCLA评分均明显优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术后3个月复查MRI示再撕裂4例,其中A组3例(12 5%),其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1例,5 6%)和C组(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末次随访时复查MRI示再撕裂6例,其中A组4例(16 7%),其发生率明高于B组(1例,5 6%)和C组(1例,4 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结论 关节镜下三种肩袖缝合技术修复中型、大型肩袖损伤均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改良双层Mason Allen技术和改良双层缝线桥技术均能明显降低术后肩袖再撕裂的发生率,安全性更好;缝线桥技术更能减轻患者术后疼痛,促进肩关节功能尽快快速康复,能较好地恢复肩关节功能,患者预后更佳。

第七课:肩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

第七课:肩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

肩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杭州骨科在线2010-04-06 12:30:50 作者:季成来源: 文字大小:[大][中][小]肩袖又叫旋转袖(rotator cuff),是包绕在肱骨头周围的一组肌腱复合体,肱骨头的前方为肩胛下肌腱,上方为冈上肌腱,后方为冈下肌腱和小圆肌腱,这些肌腱的运动导致肩关节旋内,旋外和上举活动,但更重要的是,这些肌腱将肱骨头稳定于肩胛盂上,对维持肩关节的稳定和肩关节活动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肩袖损伤,是引起肩关节疼痛的主要原因之一。

研究资料表明,在40岁以上人群中,约有40%存在肩袖损伤,而60岁以上人群中,几乎100%存在肩袖损伤。

1.肩袖损伤的病因:肩袖损伤最主要的最主要原因是由肩峰撞击引起,其次是分别是肩袖的退变、钙化、外伤及其他原因。

2.肩袖损伤的主要症状:早期主要表现为疼痛和力弱,特别是上臂外旋、内旋、外展位外旋,前屈位内旋的肌力下降,其肌力下降程度与肩袖损伤程度成正比。

肩袖损伤后由于患肢因疼痛减少活动,肩关节周围组织因炎症粘连继而产生冻结肩。

3.为什么要手术修复肩袖:生物力学的研究表明,完整的肩袖是保证肩关节的良好功能及维持肩关节的稳定性所必须的。

其中岗下肌和小园肌是提供肩关节外旋的唯一肌肉,而肩袖也保证了肱骨头位于肩胛盂的中心,可以避免由于盂肱关节的不稳而产生的肩关节退变性疾病。

因此手术修补受损的肩袖是有必要的。

4.如何选择手术:肩袖损伤的修补一般有开放修补,关节镜加小切口修补,全关节镜下修补。

毫无疑问,全关节镜下修补具有可以获得更好的手术视野,可以从前后外侧等各个方向良好的观察病变区域。

同时,全关节镜下手术具有良好保护三角肌并避免术中对三角肌进行的分离,可以使腱-肌肉单元得到充分的松解,可以同时进行肩峰下减压以及发现及评估盂肱关节内部可能合并存在的肱二头肌长头腱损伤,肩袖的深层撕裂以及肩胛下肌的损伤等优势。

5.术后效果:一般来说肩袖损伤修补术后都具有良好的缓解疼痛的效果,尤其是对于年龄越轻,损伤时间越短的患者,肩袖修补术后疼痛缓解及功能恢复情况则越好。

肩关节镜下肩袖修补幻灯片课件

肩关节镜下肩袖修补幻灯片课件
24
选择合适的穿梭器械

有效的穿透软组织进行缝线穿梭
肩关节手术
25

选择合适的操作器械 关节镜下直视下,在关节腔内通过合适的手术器械来进行手术操作。 (部分如下)


1) 缝线抓钳和组织抓钳
2)滑动剪线器 3)推结器

肩关节手术 4)Bankart 挫
26

选择合适的过线器械

进行快速的缝线穿梭,比如做肩关节肩袖双排固定 时。
肩袖断裂多指冈上肌肌腱断裂
10
(一)病因及损伤机制
主要是于肩关节反复旋转或超常范围
的运动,引起肩袖肌腱和肩峰下滑囊 受到反复牵扯,并与肩峰和喙肩韧带 不断的摩擦及挤压所致。
11
肩袖损伤会引起肩部疼痛,多为持续性钝痛,可向上臂或颈部放射, 肩外展或伴有内旋和外旋时疼痛加重。压痛肩峰下的深部,以肱骨大 结节处压痛最为明显。 夜间疼痛尤为明显,常常痛醒,患者很难向病侧侧卧。过顶时疼痛。
21
肩关节镜手术

A:后侧入路
B:前侧入路
C:前上外侧入路 D:Port of Wilmington 入路


E:后外侧入路
F:5点钟入路
22
肩关节体外标记
23
选择恰当的工作鞘管
通常使用5.5mm,7.0mm和8.5mm的 鞘管,同时带有螺纹,这样可以防止滑 脱。
肩关节手术

15

工作平台和工作站一套

关节镜摄像线光纤刨刀汽化仪 水管一套
肩关节镜备物
16
阑尾包 关节镜附加一套 肩关节镜附加12件 史塞克电钻和电池 30度关节镜

缝合铆钉
17手术

肩关节镜下肩袖修补PPT课件

肩关节镜下肩袖修补PPT课件

肩袖损伤
肩袖由冈上肌、冈下肌、 小圆肌和肩胛下肌组成
肩袖损伤又称肩关节撞击综合症 肩峰下撞击是撞击综合症最常见的类型 肩袖断裂多指冈上肌肌腱断裂
(一)病因及损伤机制 主要是于肩关节反复旋转或超常范围
的运动,引起肩袖肌腱和肩峰下滑囊 受到反复牵扯,并与肩峰和喙肩韧带 不断的摩擦及挤压所致。
——但是能达到感兴趣部位,直线性而又毫
无阻挡的路径,这是不常见。
手术医生使用有角度的关节镜(30度及70
度),通过旋转关节镜,但又不改变关节镜位置,
成倍增加视野
肩关节镜手术
入路
入路位置不当会使整个关节镜手术的操作过程碰到 很多的障碍。
常用入路:后侧入路,前侧入路,5点钟位入路, 前上外侧入路,Port of Wilmington入路和后外侧 入路
(4)肌肉萎缩:病史超过3 周以上者,肩周肌肉有 不同程度的萎缩,以三角肌、冈上肌及冈下肌较常见。
(5)关节继发性挛缩:病程超过3 个月者,肩关节 活动范围有程度不同的受限,以外展、外旋及上举受限较 明显。
2.特殊体征
(1)肩坠落试验(arm drop sign):被动
抬高患臂至上举90°~120°范围,撤除支持,患
选择恰当的工作鞘管 通常使用5.5mm,7.0mm和8.5mm的鞘管,同
时带有螺纹,这样可以防止滑脱。
肩关节手术
选择合适的穿梭器械
有效的穿透软组织进行缝线穿梭
肩关节手术
选择合适的操作器械 关节镜下直视下,在关节腔内通过合适的手术器械来进
行手术操作。(部分如下)
1) 缝线抓钳和组织抓钳 2)滑动剪线器 3)推结器 4)Bankart 挫
肌前方及外侧。急性期疼痛剧烈,呈持续性;慢性期呈自 发性钝痛。在肩部活动后或增加负荷后症状加重。被动外 旋肩关节也使疼痛加重。夜间症状加重是常见的临床表现 之一。压痛多见于肱骨大结节近侧,或肩峰下间隙部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肩关节手术
选择合适的穿梭器械 进行快速的缝线穿梭,比如做肩关节肩袖双排固 定时。
肩关节手术
选择合适的穿梭器械 进行快速的缝线穿梭,比如做肩关节肩袖双排固 定时。
THANK YOU
肩袖损伤
肩袖由冈上肌、冈下肌、 小圆肌和肩胛下肌组成
肩袖损伤又称肩关节撞击综合症 肩峰下撞击是撞击综合症最常见的类型 肩袖断裂多指冈上肌肌腱断裂
(一)病因及损伤机制 主要是于肩关节反复旋转或超常范围 的运动,引起肩袖肌腱和肩峰下滑囊 受到反复牵扯,并与肩峰和喙肩韧带 不断的摩擦及挤压所致。
2.特殊体征
(1)肩坠落试验(arm drop sign):被动抬 高患臂至上举90°~120°范围,撤除支持,患臂 不能自主支撑而发生臂坠落和疼痛即为阳性。 (2)撞击试验(impingement test):向下压 迫肩峰,同时被动上举患臂,如在肩峰下间隙出 现疼痛或伴有上举不能时为阳性。 (3) 盂肱关节内摩擦音:即盂肱关节在主动 运动或被动活动中出现摩擦声或轧砾音,常由肩 袖断端的瘢痕组织引起。
症状及体征
1.临床表现 (3)功能障碍:肩袖大型断裂者,主动肩上举及外展功能 均受限。外展与前举范围均小于45°。但被动活动范围无 明显受限。 (4)肌肉萎缩:病史超过3 周以上者,肩周肌肉有不同 程度的萎缩,以三角肌、冈上肌及冈下肌较常见。 (5)关节继发性挛缩:病程超过3 个月者,肩关节活动 范围有程度不同的受限,以外展、外旋及上举受限较明显。
肩关节镜备物
工作平台和工作站一套 关节镜摄像线光纤刨刀汽 化仪水管一套
阑尾包 关节镜附加一套 肩关节镜附加12件 史塞克电钻和电池 30度关节镜
缝合铆钉
肩关节镜体位
沙滩椅位
肩关节镜手术
关节镜手术和切开手术的主要区别 得到一个完整、清晰的手术视野 任何手术,出血都会妨碍观察。 肩关节镜手术,一根微小的毛细血管可能会使视野血红 一片。 这根血管流入肩关节内的血液是病人的血压、关 节内或肩峰下压力和液体流速平衡的结果。 获得清晰的视野: 假设无特殊医学禁忌证,主张收缩压维持在 <=100mmHg 适应病人的收缩压,关节镜泵的压力维持在 60mmHg,正常的生理盐水作为灌注液
肩关节手术
选择合适的穿梭器械
有效的穿透软组织进行作器械 关节镜下直视下,在关节腔内通过合适的手术器械来进行 手术操作。(部分如下)
1) 缝线抓钳和组织抓钳 2)滑动剪线器 3)推结器 4)Bankart 挫
肩关节手术
选择合适的过线器械 进行快速的缝线穿梭,比如做肩关节肩袖双排固 定时。
肩袖损伤是指肩袖肌腱或合并肩峰下滑囊的创伤性炎症病 变,此伤在体操、投掷、排球、乒乓球、举重、游泳运动 中较为多见。
肩袖肌腱是由冈山肌、冈下肌、小圆肌、肩胛下肌的肌腱 组成的板状联合肌腱结构,上述肌腱均止于肱骨大结节和 小结节,形成袖口,故称为肩袖。
悬吊肱骨、稳定肱骨头、协助三角肌外展上臂和旋转肩关 节。 肩袖是肩关节活动中的解剖弱点,转肩时它不仅要保护关 节的稳定,同时承担着转肩动力的重任,再加上它与肩峰 紧贴,容易受到挤压和摩擦,使肩袖肌腱、韧带和滑囊发 生微细损伤和劳损。
肩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
作者:袁札根
肩关节由六个关节组成:肩肱关节、盂肱关节、肩锁关节、 胸锁关节、喙锁关节、肩胛胸壁关节。 它可做前屈、后伸、内收、外展、内旋、外旋以及环转等 运动。
盂唇和盂肱韧带
7 2. 1. 3.
6
4.
1.盂唇 2. 盂肱上韧带 3. 盂肱中韧带
5.
6.
5. 关节盂
6.腋下袋
4.盂肱中韧带
肩袖损伤会引起肩部疼痛,多为持续性钝痛,可向上臂 或颈部放射,肩外展或伴有内旋和外旋时疼痛加重。压痛 肩峰下的深部,以肱骨大结节处压痛最为明显。 夜间疼痛尤为明显,常常痛醒,患者很难向病侧侧卧。 过顶时疼痛。
症状及体征
1.临床表现 (1)外伤史:急性损伤史,以及重复性或累积性损伤史, 对本病的诊断有参考意义。 (2)疼痛与压痛:常见部位是肩前方痛,位于三角肌前 方及外侧。急性期疼痛剧烈,呈持续性;慢性期呈自发性 钝痛。在肩部活动后或增加负荷后症状加重。被动外旋肩 关节也使疼痛加重。夜间症状加重是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 压痛多见于肱骨大结节近侧,或肩峰下间隙部位。
肩关节镜手术
关节镜 使用笔直的0度镜头可能在关节镜手术中更容易操 作 ——但是能达到感兴趣部位,直线性而又毫无阻 挡的路径,这是不常见。 手术医生使用有角度的关节镜(30度及70度), 通过旋转关节镜,但又不改变关节镜位臵,成倍增 加视野
肩关节镜手术
入路
入路位臵不当会使整个关节镜手术的操作过程碰到 很多的障碍。 常用入路:后侧入路,前侧入路,5点钟位入路, 前上外侧入路,Port of Wilmington入路和后外侧入 路 首先建立后侧入路后,建立其他入路 皮肤切口前用腰穿针确定适当的进入角度 交换棒在定位针的旁边向下走行 交换棒上套上鞘管
解剖生理
肩袖是由附着在肱骨大结节的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和 附着在肩胛下肌的腱性组织所构成,包裹于肱骨头附近。 因形状酷似袖口,故得名。肩袖在肩关节运动中起着支撑、 稳定、维持肱骨头与关节盂正常支点的作用。
肩关节外展至30°或前屈至60°,肩胛骨是不 旋转的,称为静止期,在此以后肩胛骨开始旋 转,每外展15°肩关节转10°肩胛骨转5°,两 者比例为2:1,当外展至90°以上时,每外展 15°肩关节转5°肩胛骨转10°,两者比例为1:2. 肩关节的活动范围在正常情况下为:前屈上举 150°-170°、后伸40°-45°、外展上举160°180°、内收20°-40°、水平位外旋60°-80° (或贴壁45°)、水平位内旋70°-90°(或贴 壁70°)、水平屈曲135°、水平伸展30°。
肩关节镜手术
A:后侧入路 B:前侧入路 C:前上外侧入路 D:Port of Wilmington 入路 E:后外侧入路 F:5点钟入路
肩关节体外标记
肩关节手术
选择恰当的工作鞘管 通常使用5.5mm,7.0mm和8.5mm的鞘管,同 时带有螺纹,这样可以防止滑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