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关节镜下治疗肩袖损伤24例临床分析

合集下载

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治疗肩袖损伤的临床效果

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治疗肩袖损伤的临床效果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 Modern Medicine and Health Research
□临床研究 /Clinical Research
至恶化为无效。总有效率 =(显效 + 有效)例数 / 总例数 评分显著降低,且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肩关节前屈活
×100%。②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包括住院时间、 动度、肩关节外旋活动度、肩关节内旋活动度均显著大于
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组 间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符合《美国骨科医师学会肩肘 外科学》[3] 中关于肩袖损伤的诊断标准者;所有患者均经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者术后 6 个月临床疗效, 参照《美国骨科医师学会肩肘外科学》[3] 中的判定标准。 其中疼痛基本消失,并且肩部活动基本恢复正常为显效;
术中出血量 (mL)
术后引流量 (mL)
对照组
28
试验组
28
t值
P值
90.12±9.57 89.36±10.01
0.290 > 0.05
10.44±2.63 5.11±1.45 9.391 < 0.05
79.54±5.32 42.03±3.56
31.007 < 0.05
55.39±7.14 20.22±4.85
用于肩袖损伤患者的治疗中,可促进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 峰下滑囊;冲洗切口,观察肩袖损伤患者的肩袖类型、撕 改善预后 [2]。本文重点探讨了开放式肩袖修复术与关节镜下 裂状况等,再松解其肩关节;置入 3 枚肩袖锚钉,每一枚
肩袖修复术用于肩袖损伤患者中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肩袖锚钉的间隔距离为 50 mm 左右,再进行缝合,置入
复术手术操作简单、疗效确切,但手术创伤较大,会引发 70 ~ 90 mm 切口,充分暴露喙突;观察肩袖损伤患者的喙

肩关节镜下单排与双排缝合桥修复技术治疗老年肩袖损伤的临床效果比较

肩关节镜下单排与双排缝合桥修复技术治疗老年肩袖损伤的临床效果比较

肩关节镜下单排与双排缝合桥修复技术治疗老年肩袖损伤的临床效果比较肩袖损伤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肩部疾病,特别是在65岁以上的人群中更为常见。

肩袖损伤会导致肩关节功能障碍,运动受限,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在治疗肩袖损伤的过程中,肩关节镜下单排与双排缝合桥修复技术是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

那么,这两种技术在治疗老年肩袖损伤的临床效果有何不同呢?本文将对这两种手术技术进行比较,探讨其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肩袖损伤的相关知识。

肩袖是由肩袖肌腱组成的,包括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和旋转肌。

它们负责肩关节的稳定性和功能。

而肩袖损伤是指这些肌腱的部分或全部断裂,通常是由于慢性损伤或外伤引起的。

老年人由于肌肉和肌腱的退行性变化,更容易出现肩袖损伤,尤其是有肩关节炎、骨关节炎等基础疾病的患者。

对于肩袖损伤的治疗,手术干预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式,而肩关节镜下单排与双排缝合桥修复技术是其中的重要手术方法。

肩关节镜下单排修复技术是指在肩关节镜下使用穿刺器械将损伤的肩袖肌腱重新缝合起来,通常使用锚钉将肌腱固定在肩胛骨上。

而双排缝合桥修复技术是将肌腱通过双排锚钉的方式连接在肩胛骨上,形成一个“桥”状结构,从而增加了肌腱对力量的承受能力,提高了修复的稳固性。

两种手术技术在治疗老年肩袖损伤的临床效果有何不同呢?从临床研究的角度来看,一些研究显示肩关节镜下双排缝合桥修复技术在治疗老年肩袖损伤时具有更好的临床效果。

有研究表明双排缝合桥修复技术能够显著减少肩袖肌腱的再断裂率,提高修复的稳固性,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而单排修复技术在术后的肩关节功能恢复、疼痛缓解等方面也有一定的优势。

在手术过程中,双排缝合桥修复技术需要使用更多的锚钉和穿刺器械,手术操作相对复杂,手术时间较长,术后的康复过程也需要更加细致的护理和康复训练。

而单排修复技术手术操作相对简单,术后的康复过程相对较为轻松。

真正的临床效果还需要结合临床实践和患者的具体情况来进行综合评估。

肩关节镜下治疗肩袖损伤例报告

肩关节镜下治疗肩袖损伤例报告

肩关节镜下治疗肩袖损伤例报告肩关节镜治疗肩袖损伤例报告肩袖损伤是肩部疼痛和功能障碍的常见原因,也是中老年常见的肩关节疾病其发病率占肩关节疾病的%~%[。

手术治疗肩袖撕裂已有近年的历史历经切开修复、关节镜辅助小切口修复和镜下修复三个阶段。

肩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是从O世纪O年代初发展起来的微创治疗肩袖撕裂的手术方法随着新技术、新设备、新课题、新理论的提出和应用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的手术技术也日益成熟。

肩袖的应用解剖和功能肩袖由冈上肌、冈下肌、肩胛下肌、小圆肌块肌肉的肌腱组成。

肩袖起着上举和旋转上臂并使肱骨头稳定于肩关节内。

大多数撕裂发生在冈上肌但其他肌肉也有累及。

冈上肌肩胛下肌冈下肌小圆肌肩袖的应用解剖和功能肩袖肌的作用中以冈上肌最为重要Itoi等发现岗上肌全厚层撕裂者外展肌力减少了%-%外旋力量减少了%-%而部分撕裂则无明显差异。

肩袖损伤的病因创伤退变(增生性退变、肩袖内部退变、营养不良性钙化)发育性因素(肩峰、喙突发育畸形)关节囊韧带因素(关节不稳、关节囊挛缩)盂肱关节不稳肩胸关节紊乱炎性疾病(钙化性肌腱炎、类风湿性关节炎、晶体性关节病)医源性或继发性(内固定物植入、肱骨头假体位置过低、异物、激素源性肌腱病变)创伤肩袖退变撞击综合征钙化性肌腱炎钙化性肌腱炎肩袖损伤分类 厚度:部分损伤全层损伤 部位 滑囊测关节囊侧肌腱部 大小 小≦cm 中cm~cm 大cm~cm 巨大≧cm肩袖部分损伤肩袖部分损伤--滑囊侧肩袖部分损伤--关节面侧肩袖部分损伤--实质部止点peelback实质部撕裂隐匿性损伤四种主要的肩袖撕裂类型:)新月形撕裂)U形撕裂)L形和倒L形撕裂)巨大回缩性不可移动性撕裂肩关节需要鉴别的以下疾病神经原性病变血管病变炎症放射痛肿瘤一、资料与方法方法我院自年月至年月共治疗例病患均获得随访。

其中例获得年以上随访。

本组例患者男例女例年龄~岁平均年龄岁左肩例右肩例。

术前均拍摄肩关节正位和冈上肌出口位X线片以及肩关节MRI 检查。

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肩袖损伤的疗效分析

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肩袖损伤的疗效分析

Ef f l e c t o f Ar t h r o s c o pi c Ro t a t o r CUf f Re pa i r o n Pa t i e n t s wi t h Rh e u ma t o i d Ar t h r i t i s
摘 要: 目的 探 讨关节镜下肩关节肩 袖修补术对类风 湿关节炎肩袖损伤 的疗效 。方法 2 0 0 7 年1 月~2 o l 0 年1 2 月间 ,对2 3 例类风 湿关节 炎患者2 5  ̄ 1 J 肩关节 进行关节镜 下肩袖修补 术 ,其 中肩 袖部分撕 裂 1 0 例 ,完全撕裂 1 5 例 ;使用UC L A评分 、 AS E S 评分 、HA Q评分及Ne e r 标准 评价手术效果 。结果 2 3 f 0 患者在术后 l 2 个 月时接受随访 。术后 无论是肩袖部分撕裂 , 还 是肩袖完全 撕裂 的患者 ,疼痛和 患者满意度方面得 到 了明显 的改善 。肩袖 部分撕裂 的病例 术后 的肩关节 活动度得 到较 好 的改善 ,而肩袖完全撕裂 的病例 的活动度改善不如部分撕裂 的患者。结论 类风湿关节炎肩袖修补手术虽 有难度 ,但是 能较好缓解疼痛,提高患者 的满意度 。对于肩袖部分撕裂 的患者 ,同时能较好地 改善肩 关节 的活动度 。 关键词:关节镜;肩袖 ;肩袖修补术 ;类风湿关节炎 中图分类号:R 6 8 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6 7 2 - 9 7 9 X( 2 0 1 4 )1 6 - 0 0 2 7 — 0 5
w i t h b o t h p a t r i a l a n d f u 1 1 一 t h i c ne k s s r o t a t o r c u f t e a r s h a d s i g n i i f c a n t i m p r o v e me n t s i n t e r m0 5 ) a n d

关节镜下小切口肩袖修补术治疗肩袖损伤的疗效分析

关节镜下小切口肩袖修补术治疗肩袖损伤的疗效分析

Mod Diagn Treat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Apr 31(7)肩袖损伤是临床骨科常见疾病之一,目前临床对于经保守治疗后无效患者,常给予其手术治疗,虽然传统开放手术具有一定效果,但其创伤较大、术后恢复慢,不利于预后[1]。

随着微创技术不断发展,关节镜下小切口肩袖修补术因其具有微创、切口小、恢复快等优点,被临床广泛应用,效果较好[2,3]。

但有研究报道,部分患者经微创手术治疗后,预后不理想,故探寻手术治疗肩袖损伤的预后影响因素至关重要。

目前临床对其研究并不多见,基于此,本研究旨在分析关节镜下小切口肩袖修补术治疗肩袖损伤的疗效,并探讨其预后的影响因素。

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2019年9月本院收治的肩袖损伤患者81例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给予关节镜下小切口肩袖修补术治疗,术后均对患者随访3个月。

其中男45例、女36例;年龄35~75(55.12±5.36)岁;病程5d ~34个月,平均6.54±2.11个月;其中左肩30例、右肩51例。

1.2纳入与排除标准(1)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符合《肩袖疾病临床实践指南(2010年)》[4]中肩袖损伤诊断标准,且经影像学检查确诊;②临床资料完整且影像学资料清晰;③对本次资料采集及阅览知关节镜下小切口肩袖修补术治疗肩袖损伤的疗效分析许杨(上蔡县人民医院骨科,河南上蔡463800)摘要: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小切口肩袖修补术治疗肩袖损伤的疗效,分析对预后的影响因素。

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2019年9月本院收治的肩袖损伤患者81例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给予关节镜下小切口肩袖修补术治疗,术后均对患者随访3个月,评估其治疗疗效;仔细阅览患者病历资料,设计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并将可能的影响因素纳入,经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找出预后的影响因素。

结果81例患者随访3个月,其中优14例、良50例、差17例,预后良好患者共有64例,占79.01%,预后不良患者共有17例,占20.99%。

肩关节镜下肩袖损伤修补术围术期护理干预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分析

肩关节镜下肩袖损伤修补术围术期护理干预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分析

肩关节镜下肩袖损伤修补术围术期护理干预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分析摘要:目的分析肩关节镜下肩袖损伤修补术围术期护理干预效果及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方法数据取本院2022年10月-2023年11月收治的开展肩关节镜下肩袖损伤修补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观察组,各20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围术期护理干预,对比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临床效果。

结果对比护理满意度,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临床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具统计学意义)。

结论在肩关节镜下肩袖损伤修补术患者护理中,采用围术期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以减少并发症率,对辅助提升疗效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崇。

关键词:肩关节镜下肩袖损伤修补术;围术期护理干预;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临床效果肩袖是肌腱复合体,是肱骨头周围的复合体,其在肩部的运动中占有重要作用。

肩袖在肩关节的活动中发挥较为稳定、固定的作用,当出现肩袖损伤后,会引起患者肩关节出现疼痛、运动功能障碍等因素,特别是中老年人,会在肩关节活动时出现破裂表现[1]。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与关节镜的成熟,肩关节镜下肩袖损伤修补术成为目前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手术方式,虽其具有一定的效果,但其仍会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而在术后出现并发症,故在开展此类手术时配合科学的围术期护理服务非常有必要。

因此,本文就取40例开展肩关节镜下肩袖损伤修补术患者,分析围术期护理干预效果及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的价值,汇总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基线资料现况研究,数据取本院2022年10月-2023年11月收治的开展肩关节镜下肩袖损伤修补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观察组,各20例。

对照组(20例):男女例数12:8,年龄41-77岁,均值(59.23±4.38)岁;病程3-42个月,均值(24.84±5.15)个月;观察组(20例):男女例数12:8,年龄41-77岁,均值(59.23±4.38)岁;病程3-42个月,均值(24.84±5.15)个月。

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治疗肩袖损伤患者的临床效果

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治疗肩袖损伤患者的临床效果

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治疗肩袖损伤患者的临床效果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治疗肩袖损伤患者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30例肩袖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每组各15例。

对照组给予开放式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治疗。

比较两组的肩袖损伤修补效果、肩袖损伤愈合时间、治疗前后患者肩关节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疼痛情况。

结果观察组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引流量、切口长度、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肩袖损伤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肩关节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疼痛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的肩关节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疼痛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治疗肩袖损伤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促进肩袖损伤愈合,减轻疼痛,改善活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值得推广应用。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arthroscopic rotator cuff repair in the treatment of rotator cuff injury. Methods Thirty patients with rotator cuff injuries from January 2013 to January 2016 were selected as the subjects,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therapeutic methods,with 15 cases in each group. In control group,open surgery was used,whil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arthroscopic rotator cuff repair was adopted. The effect of of rotator cuff repair,the healing time of rotator cuff injury,shoulder function,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and pain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hospital stay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hor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postoperative drainage volume,incision length and blood los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healing time of the rotator cuff injury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hor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There was no great difference in shoulder function,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or pain before treatment (P>0.05). After treatment,the shoulder function,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and pai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Conclusion Arthroscopic rotator cuff repair is effective for the treatment of rotator cuff injury. It can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healing of rotator cuff injuries,relieve pain,improve mobility and activity of daily living,and is worthy of application and promotion.[Key words] Arthroscopic rotator cuff repair;Patient with rotator cuff injury;Application value肩袖是由在肱骨大结节的小圆肌、冈下肌、冈上肌及在肩胛下肌附着的腱性组织组成,在肱骨头附近包裹,因其形状与袖口相似而命名[1]。

关节镜下治疗46例肩袖损伤的疗效分析

关节镜下治疗46例肩袖损伤的疗效分析

F u Z h o u s e c o n d a f i f l i a t e d h o s p i t a l ,F u z h o u ,F u j i a n 3 5 0 0 0 1 ,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 Ob j e c t i v e : T o e v a l u a t e t h e c l i n i c a l e f f e c t o f t h e t r e a t m e n t o f r o t a t o r c u f i n j u r y b y a p p l y i n g a r t h r o s c o p y . Me t h o d s : T h e c l i n i c l a d a t a o f 4 6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r o t a t o r c u f i n j u r y w e r e a n l a y z e d r e t r o s p e c t i v e l y i n o u r h o s p i t a l f r o m Ma y 2 0 0 8 t o O c t o b e r 2 0 1 1 .R e -
论: 肩关节镜下肩袖重建术具有创伤小 、 并发症少 、肩关节功能恢复快等优点 ,同时能够 对三角肌起到 良好 的保 护作用 , 是 治疗肩袖 损伤
的有效方法之一。正确掌握手术适应证 、熟练的关节镜技术 以及严格 的术后功能康 复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 关键词 】 关节镜 ;肩袖 ;损伤 【 中图分类号】R 6 8 1 . 7 【 文献标 志码 】A 【 文章编号 】1 0 0 7 — 8 5 1 7 l 2 0 1 3 )1 9— 0 0 1 0- 0 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