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发的中医辨证论治

合集下载

中医辨证治疗脱发的八种方法

中医辨证治疗脱发的八种方法

中医辨证治疗脱发的八种方法【原创版3篇】目录(篇1)I.中医辨证治疗脱发的背景II.八种中医辨证治疗脱发的方法III.每种方法的优点和缺点IV.适用人群和注意事项正文(篇1)I.中医辨证治疗脱发的背景中医认为,脱发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如遗传、内分泌、营养不良、压力等。

中医辨证治疗脱发是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以达到调理身体、改善脱发的目的。

II.八种中医辨证治疗脱发的方法1.肝肾不足型:治疗以滋补肝肾为主,可选用六味地黄丸、首乌片等。

2.血虚风燥型:治疗以养血润燥为主,可选用四物汤、滋荣丸等。

3.脾胃湿热型:治疗以清热利湿为主,可选用三仁汤、黄连解毒汤等。

4.心脾虚损型:治疗以健脾补心为主,可选用归脾汤、养心汤等。

5.血热风盛型:治疗以凉血清热为主,可选用犀角地黄汤、黄连解毒汤等。

6.气滞血瘀型:治疗以活血化瘀为主,可选用血府逐瘀汤、通窍活血汤等。

7.肝气郁结型:治疗以疏肝理气为主,可选用柴胡疏肝散、逍遥散等。

8.肾精不足型:治疗以补肾填精为主,可选用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等。

III.每种方法的优点和缺点1.肝肾不足型:此型脱发多见于老年人,治疗效果较慢。

优点是治疗成本低,副作用少。

2.血虚风燥型:此型脱发多见于女性,治疗效果较快。

优点是药物成分天然,缺点是见效快,容易复发。

3.脾胃湿热型:此型脱发多见于肥胖者,治疗效果较快。

目录(篇2)I.中医辨证治疗脱发的背景II.八种中医辨证治疗脱发的方法III.每种方法的优点和缺点IV.适用人群和注意事项正文(篇2)I.中医辨证治疗脱发的背景中医认为,脱发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如肾虚、血虚、湿热等。

中医辨证治疗脱发是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以达到治疗脱发的目的。

中医辨证治疗脱发的方法有很多种,下面介绍八种常用的方法。

II.八种中医辨证治疗脱发的方法1.肾虚脱发:采用补肾益精、养血生发的方法,常用的中药有熟地黄、山药、山茱萸、茯苓等。

中医医案——脱发

中医医案——脱发

此医案仅证明中医可以治疗此类疾病,但医案仅供参考,切勿个人盲目用药,建议到正规中医治疗机构详细辩证论治。

通窍活血汤治愈脱发病案:曾某,男,37岁。

初诊:1968年6月。

主诉及病史:半月前发现头部右后侧有5分镍币大小头发脱落。

诊查:近来心烦眠少,头部时有掣痛。

脉象涩滞,舌苔正常。

辨证:证为瘀血阻络,血液贯注受阻,致皮脂枯燥,发无所养。

治法:用通窍活血汤、通瘀活血为治。

处方:当归须10g 赤芍药10g 川芎10g 桃仁6g 红花6g 麝香(另包)0.3g 葱白1根老鲜姜10g 大枣5枚麝香分装入胶囊内,每囊0.05g,余药另煎,乘热加白酒5ml 搅匀,冲服麝香胶囊1粒,日服3次。

二诊:患者弟代兄换方,说上方药服4剂后,脱发止。

续服药4剂,脱发处皮肤已长出细发。

嘱其不再服药,只用老鲜姜切块烤热,外擦脱发处皮肤即可。

后患者云:发已重生。

按语王清任《医林改错》中说:“无病脱发,亦是瘀。

”本例除心烦1眠差外,余无不适,故以活血行瘀治愈。

本医案摘自《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第1集,P682-683,宋鹭冰医案。

宋鹭冰(1905-1985),四川省三台县人。

中医教授。

青年时曾就读于四川省外国语专门学校,后矢志学医,先后执业于重庆、三台等地,1956年被聘调成都中医进修学校,后转成都中医学院执教,讲授温病学及中医名家学说。

精通中医经典,临床经验丰富,擅长热性病、心血管病,老年病及内科杂症的诊治。

历任成都中医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四川分会常务理事,顾问等职。

2。

基于中医辨证论治的思想浅谈脱发的临床治疗

基于中医辨证论治的思想浅谈脱发的临床治疗

基于中医辨证论治的思想浅谈脱发的临床治疗脱发是皮肤科常见难治病之一,属于中医学“油风”范畴,俗称“鬼剃头”、“鬼舐头”、“发蛀脱发”,脱发在《黄帝内经》中称为“毛拔”、“毛坠”,《难经》称“毛落”;西医学主要分为斑秃和脂溢性脱发。

临床表现因人而异,个体素质良好者症状轻,经治疗易恢复,有自愈倾向;体质平素较差者,常伴有其他症状,甚至脏腑病变。

正常人发黑亮、润泽、稠密,发根坚固;油风患者大多数偶然发现脱落的头发,在头皮可见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的脱发区,边缘的头发松动易脱,拔出时可见发根近端萎缩,呈上粗下细样。

若治疗不及时或未治疗,脱发可持续数月或数年,往往治疗效果不理想。

《外科正宗油风》云:“油风乃血虚不能随气荣养肌肤,故毛发根空,脱落成片,皮肤光亮,痒如虫行,此皆风热乘虚攻注而然。

”可从虚实两端辨证,血热风燥证、气滞血瘀证、湿热蕴结证属实证,气血两虚证、肝肾不足证属虚证,与肾气的盛衰、精血的盈亏密切相关,病位主要在肝、肾、脾。

1辨证分型1.1 血热(虚)风燥,上窜巅顶型受地理环境与饮食偏好影响,过食辛辣燥热之品,或情志过级,化热生火,侵扰血分,血虚致毛发失于濡养而突然脱落。

《疡医大全》记载:“忽然脱落,头皮多痒…乃血热生风,风木摇动之象也。

”血热生风,引动肝风,上窜巅顶,毛根不固,头发突然脱落,大部分舌象、脉象为舌质红,苔薄,脉弦。

1.2 气滞血瘀,毛发失荣型《医林改错》记载:“头发脱落,名医书皆言伤血,不知皮里肉外血瘀,阻塞血络,新血不能养发,故发脱落。

”;《血证论·瘀血》也有“凡离经之血,与养荣周身之血已睽绝而不合,瘀血在上焦,或发脱不生[]”。

说明血瘀致发落,当代年轻人普遍工作及生活精神压力大,焦虑忧郁,日久不舒,阻滞气机,日久致瘀,新血不生,毛根失养致发脱不生。

此证病程较长,头发脱落前常先有血瘀脉络等症;亦有气血运行受阻,气机郁滞日久,化热化火,损阴耗血致阴虚火旺者;舌质暗红,有瘀点、瘀斑,苔薄,脉沉细。

脱发的中医辨证论治

脱发的中医辨证论治

脱发的中医辨证论治(一)脱发也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但是脱发有很多种类型,严重的影响美观。

中医对于脱发的治疗,是根据患者的不同证型来做不同的配方治疗的。

以下三种,就是中医对脱发的辨证论治。

脱发的中医辨证论治之一、肾虚:治疗以补肾生发为主。

方药组成:制首乌20克,菟丝子20克,补骨脂10克,枸杞子15克,云苓18克,当归15克,山药30克,丹参18克,黑豆10克。

中成药可用七宝美髯丹。

脱发的中医辨证论治之二、阴血亏虚型:治疗以益气养血、生发为主,方药:当归15克,白芍18克,熟地20克,制首乌18克,阿胶10克(烊化),天麻9克,菟丝子18克,丹参18克,木瓜9克,羌活5克。

每日一剂,分三次服用。

中成药可用神应养真丹;
脱发的中医辨证论治之三、脾虚血亏:健脾血亏,治疗以健脾养血生发为主,方药组成:参12克,黄芪18克,炒白术10克,云苓18克,陈皮9克,元肉10克,炒枣仁18克,制首乌18克,桑葚9克,当归15克,炙甘草9克,大枣5枚。

中成药可用归脾丸;
脱发有很多种,我们应该先到医院检查看是什么类型的脱发,对症治疗才是正确的治疗方法。

中医辨证论治脱发

中医辨证论治脱发

中医辨证论治脱发中医认为,发为“血之余、肾之华”,与脾胃、肝、肾都有密切的关系。

肝藏血,肝血充分,头发就能有充足的供血;脾主运化,负责把营养成分运输到全身,包括毛发;肾中精气是人体的根本,头发的生长、健康状态的维持都与肾密切相关,所以毛发的生长与五脏六腑经络气血的盛衰都有密切的关系。

《素问.上古天真论》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

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云:“诸经血气盛,则眉髭须发美泽” 。

在生理状态下,青壮年人精血旺盛,毛发生长而有光泽,年老体弱者精血虚衰,毛发干枯而脱落。

临床很多疾病可以引起脱发,主要有斑秃,包括普秃、全秃,中医称为油风;男性型脱发、女性弥漫性脱发、早秃,中医称为蛀发癣、发蛀脱发;以及药物引起的生长期脱发;产后、重病后、手术后发生的脱发等。

在临床辨证诊治各种脱发患者时,主要应用以下七种治法:一、疏肝散风止脱现代社会工作高效率、生活高节奏,人的情志活动、精神状态易超过正常限度,引发疾病。

很多人在脱发前都有精神紧张,情致抑郁等病史,情志抑郁、急躁易怒、过度紧张、意外刺激等精神因素均可影响肝之疏泄功能,导致人体气机紊乱,气血运行不畅,头皮局部血虚,风邪乘虚而人,而引起脱发。

症见头发突然成片脱落,发根松动,局部头皮发麻发痒,伴烦躁或郁闷,胸胁胀满,善太息,夜寐不安,舌边尖红,苔薄白,脉弦。

治宜疏肝散风、调理气血,可选用柴胡疏肝散、逍遥散。

肝失疏泄,肝气郁结,还可伴肝郁化火、肝阳上亢、气血瘀滞、肝木乘脾土等多种症候,临床应随证加减。

如局部头皮发红,周围毛发松动,为肝火上冲,灼伤毛窍,可加黄芩、丹皮、龙胆草;若局部头皮发麻、刺痛,为头皮气血运行不畅,气血瘀滞,可加当归、红花、牛膝;若伴头晕头胀失眠,为肝阳上亢,可加灵磁石、生龙牡等。

二、凉血祛风止脱血分蕴热,外受风邪,外风与内热相搏,上犯巅顶;或情志不遂,五志过极化热化火,热盛生风,上犯巅顶,热伤阴血,灼伤毛窍,则毛发失养而脱落。

脱发的中医望诊方法及辨证施治

脱发的中医望诊方法及辨证施治

脱发的中医望诊方法及辨证施治脱发是指头发脱落过多或稀疏,通常会给人们带来烦恼和困扰。

而中医望诊方法及辨证施治在脱发问题中有着独特的优势。

本文将介绍脱发的中医望诊方法及辨证施治的原理和具体做法。

一、望诊方法中医望诊是通过观察病人的外貌、面部、舌苔、舌质等表现来判断病情及辨识病证。

在脱发的望诊中,主要包括观察头发、头皮、面部和舌苔等几个方面。

1. 观察头发通过观察头发的生长情况、颜色、质地等来判断脱发的类型和程度。

例如,头发颜色异常、稀疏、断裂等可能与肾虚、血瘀等症状有关。

2. 观察头皮仔细观察头皮的油脂分泌情况、头皮干燥情况以及是否有破损、溃烂等。

头皮油脂分泌过多可能与湿热、内热等症状有关。

3. 观察面部观察面部的气色、色斑、皮肤状况等。

面色暗黄、色斑增多可能与肝郁、气滞等症状有关。

4. 观察舌苔通过观察舌苔的厚薄、颜色、湿润程度等来判断脱发的原因。

如舌质淡白、舌苔薄白可能与气血不足、阳虚等症状有关。

二、辨证施治原理中医治疗脱发的核心是辨证施治。

辨证施治的原理是通过辨别病人体内的脏腑状况和病理变化,选用相应的药物和疗法来实现平衡和调节。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脱发中医辨证类型及相应施治方法。

1. 肾虚型症状:头发稀疏、干燥、易脱落;两鬓发丝稀疏,发根松动;晚上小便次数增加、色淡等。

治疗:滋养肾精,健脾益气。

可选用补肾壮阳的药物,如肉苁蓉、何首乌等。

2. 湿热型症状:头部多油脂,头皮瘙痒,有异味;脱发伴有红肿、疼痛等症状。

治疗:清热解毒,祛湿通络。

可选用清热解毒的药物,如白花蛇舌草、黄连等。

3. 气滞型症状:头发颜色暗淡;常有头痛、头晕、胸闷等不适感;舌苔薄白,脉弦细。

治疗: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可选用活血化瘀的药物,如川芎、当归等。

4. 气血不足型症状:头发稀疏,色素减退;面色苍白或萎黄,容易疲劳;舌质淡白,无苔。

治疗:益气养血,滋养毛囊。

可选用益气养血的药物,如黄耆、当归等。

综上所述,中医望诊方法及辨证施治是治疗脱发问题的重要手段。

名医治疗脱发的医案

名医治疗脱发的医案

名医治疗脱发的医案
1. 张仲景的医案:
张仲景是中国古代著名医学家,他在《伤寒杂病论》中提到了
一种治疗脱发的方剂。

该方剂主要由当归、白芍、川芎、熟地黄等
药物组成,具有补血养发、调理气血的作用。

2. 王叔和的医案:
王叔和是明代著名医学家,他在《温病条辨》中提到了一种治
疗脱发的方剂。

该方剂主要由黄芪、白术、茯苓、白芍等药物组成,具有益气养血、调理脾胃的作用。

3. 葛洪的医案:
葛洪是唐代著名医学家,他在《肘后备急方》中提到了一种治
疗脱发的方剂。

该方剂主要由桑白皮、生地黄、首乌藤等药物组成,具有滋肾养血、固精益气的作用。

除了中药方剂,还有其他治疗脱发的方法:
4. 营养均衡饮食:
保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如肉类、鱼类、豆类、蔬菜和水果等,有助于改善头发的生长环境。

5. 头皮按摩:
通过按摩头皮可以促进头皮血液循环,增加头发的营养供应。

可以用指腹轻柔地按摩头皮,或使用按摩梳进行按摩。

6. 避免过度拉扯和损伤头发:
尽量避免使用过热的吹风机、烫发器等电热工具,避免过度紧绷的发型和频繁的染发,以减少对头发的损伤。

7. 减少压力:
长期处于高压力状态会导致荷尔蒙失衡,进而引发脱发。

可以通过适当的运动、放松的休息和心理疏导等方式减轻压力。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医案和方法仅供参考,如果出现严重的脱发问题,建议及时就医,由专业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

中医对脱发的论述

中医对脱发的论述

中医对脱发的论述中医的理论认为,头发与肝气、肾气、脾气、血液以及胃肠功能密切相关。

因此,脱发问题往往会涉及到这些方面的原因。

一、肝气不足在中医观念中,肝主筋,肝气充足时,头发可以得到充分滋养,促进头发的生长和保健。

但当肝气不足时,头发会失去滋养,变得稀疏、干燥易断。

并且还可能引起头皮屑多、发痒等问题。

原因可能有多种,如情绪不稳、生活不规律、饮食太油腻等。

中医调理建议:可以通过饮食调节、按摩头皮、适当锻炼等多种方法来改善肝气不足的问题,从而缓解脱发。

二、肾气不足肾主骨,经验丰富的中医师认为,头发的生长与肾气有很大关系。

肾气不足容易导致全身气血不足,进而导致头发早期脱落,变得稀疏。

原因可能涉及到不当的饮食、过度疲劳、过度手淫等问题。

中医调理建议:建议患者选择合适的食物加强肾气的调养,如黑豆、黑芝麻、桂圆、鸡肉、鸭肉等。

此外,适当进行锻炼和按摩头部也可以缓解肾气不足的压力。

三、脾气不足脾主肉,是人体消化吸收和代谢的重要器官。

如果脾胃功能不好,会导致营养不良,头发自然也无法得到充分滋养。

原因可能涉及到饮食不当、不规律、暴饮暴食等问题。

中医调理建议:饮食规律化、少吃油腻和辛辣的食物、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以及进行适度的锻炼,可以有效地改善脾胃功能不佳的问题。

四、血液不足血液对头发生长和保健起着重要作用。

血液中含有丰富的铁、维生素B等元素,如果缺乏这些元素,头发自然也会因为营养不足而脆弱。

原因可以是贫血、月经过多、产后失血等问题。

中医调理建议:可以通过补充铁质的食物,如瘦肉、蛋类、豆类和鹰嘴豆等,同时多摄入维生素C,帮助人体吸收铁质。

此外,适量运动和按摩头部也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头发的荣养。

总之,中医认为脱发的原因可能具有多方面的性质,而解决脱发问题也需要综合考虑。

通过调整饮食、适当锻炼、按摩头部可以改善身体内部的环境,为头发提供最好的荣养条件,避免秃发和脱发的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脱发的中医辨证论治
脱发也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但是脱发有很多种类型,严重的影响美观。

中医对于脱发的治疗,是根据患者的不同证型来做不同的配方治疗的。

以下三种,就是中医对脱发的辨证论治。

脱发的中医辨证论治之一、肾虚:治疗以补肾生发为主。

方药组成:制首乌20克,菟丝子20克,补骨脂10克,枸杞子15克,云苓18克,当归15克,山药30克,丹参18克,黑豆10克。

中成药可用七宝美髯丹。

脱发的中医辨证论治之二、阴血亏虚型:治疗以益气养血、生发为主,方药:当归15克,白芍18克,熟地20克,制首乌18克,阿胶10克(烊化),天麻9克,菟丝子18克,丹参18克,木瓜9克,羌活5克。

每日一剂,分三次服用。

中成药可用神应养真丹;
脱发的中医辨证论治之三、脾虚血亏:健脾血亏,治疗以健脾养血生发为主,方药组成:党参12克,黄芪18克,炒白术10克,云苓18克,陈皮9克,元肉10克,炒枣仁18克,制首乌18克,桑葚9克,当归15克,炙甘草9克,大枣5枚。

中成药可用归脾丸;
脱发有很多种,我们应该先到医院检查看是什么类型的脱发,对症治疗才是正确的治疗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