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活检技术比较

合集下载

液体活检发展现状

液体活检发展现状

液体活检发展现状液体活检是一种新兴的医疗技术,它通过分析人体体液中的分子和细胞来检测疾病的存在和发展情况。

与传统的组织活检相比,液体活检无需进行手术切取组织样本,不仅减少了患者的痛苦,而且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近年来,液体活检在肿瘤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

一方面,液体活检主要通过分析血液中的细胞自由DNA (cfDNA)和循环肿瘤细胞(CTC)来诊断和监测肿瘤。

cfDNA可以通过血液中的胎儿基因、肿瘤相关突变基因等一系列分子标记物,预测肿瘤的存在和发展趋势。

通过分析cfDNA的染色体改变、突变基因热点等信息,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效果。

而CTC的检测则可以通过抽取患者的血液样本,利用免疫学技术或微流控芯片等方法捕获肿瘤细胞,帮助医生判断肿瘤的侵袭性、转移性和复发风险。

另一方面,液体活检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例如,通过分析患者术前或术后血清中的肿瘤标志物,可以评估手术切除肿瘤的效果以及患者的预后情况。

同时,液体活检还可以用于监测肿瘤的治疗反应和药物耐药性。

通过定期采集患者的血液样本,分析其中的cfDNA或CTC,可以及时发现肿瘤的变异基因和治疗相关的分子标志物,以指导治疗策略的调整。

随着液体活检的不断发展,其应用范围将进一步扩大。

例如,液体活检在早期肺癌筛查中的应用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突破。

目前已经有研究表明,通过检测患者的血清中的肿瘤相关标志物,可以实现对早期肺癌的敏感和特异性诊断。

此外,液体活检还可以应用于其他疾病的诊断和监测,如心血管疾病、感染性疾病等。

然而,液体活检仍面临一些技术和临床应用上的挑战。

首先,液体活检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仍需要进一步提高,以提高诊断准确性和预测价值。

其次,液体活检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也面临一些困难,需要建立统一的检测方法和质量控制标准,以确保结果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

此外,液体活检还需要进一步验证其在大规模临床样本中的可行性和实用性,以促进其在临床实践中的推广应用。

分子诊断的未来基因检测VS液体活检

分子诊断的未来基因检测VS液体活检

分子诊断的未来基因检测VS液体活检未来基因检测与液体活检是两种新兴的分子诊断技术,它们在癌症诊断和治疗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就未来基因检测和液体活检的原理、应用以及各自的优缺点进行比较和探讨。

一、未来基因检测未来基因检测(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简称NGS)是一种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分子诊断方法。

与传统的Sanger测序相比,NGS能够同时对多个基因进行测序,大大提高了测序效率和准确性。

未来基因检测的原理是将被检测样本中的DNA经过文库构建、片段扩增、高通量测序等步骤,生成大量的测序数据。

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比对和分析,可以获取样本中的基因序列信息,并进一步研究基因突变、拷贝数变异、染色体结构变异等。

未来基因检测在癌症诊断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检测癌症相关基因的突变情况,可以为临床提供更加准确的诊断结果。

此外,未来基因检测还可用于预测患者对某些治疗方案的响应程度,为临床治疗提供个体化的指导,提高治疗效果。

然而,未来基因检测也存在一些限制。

首先,高通量测序在产生大量测序数据的同时,也带来了数据处理和分析的难题,需要复杂的生物信息学技术支持。

其次,未来基因检测的费用较高,限制了其在临床中的普及应用。

此外,未来基因检测对样本的纯度和质量要求较高,样本处理的环节可能会对检测结果产生影响。

二、液体活检液体活检(Liquid Biopsy)是一种通过检测体液中的肿瘤相关标志物来进行癌症筛查、监测和评估的非侵入性诊断技术。

常见的液体活检样本包括血液、尿液和唾液等。

液体活检的原理是通过检测体液中游离核酸(circulating free DNA,简称cfDNA)和肿瘤细胞释放的细胞外囊泡中的特定标志物,如突变基因、DNA甲基化等,来判断肿瘤的发生、进展和治疗效果。

液体活检具有许多优势。

首先,它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检测方法,无需对肿瘤进行穿刺或切除,避免了手术风险和痛苦。

其次,液体活检可以实时监测肿瘤的动态变化,为治疗的调整和评估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肺癌筛查的新方法液体活检的应用

肺癌筛查的新方法液体活检的应用

肺癌筛查的新方法液体活检的应用肺癌筛查的新方法:液体活检的应用近年来,肺癌的发病率逐渐攀升,且具有高度恶性和难治性的特征,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为了更早地发现和诊断肺癌,科学家们一直在不断地努力寻找更准确、方便的筛查手段。

液体活检作为一种新兴的肺癌筛查方法,在过去几年里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本文将重点介绍液体活检的应用,其原理、优势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

一、液体活检的原理液体活检,又称液体生物标志物检测,是通过分析体液中的特定分子、细胞或DNA来间接检测肺癌的方法。

液体活检主要包括血液活检和尿液活检两种方式。

在血液活检中,科学家们以血液为样本,通过高灵敏度的检测技术,检测血液样本中的肿瘤相关标记物,如循环肿瘤细胞(CTC)、循环肿瘤DNA(ctDNA)和外泌体。

这些标记物可以携带肺癌细胞的突变信息,通过对其定量和定性分析,可以判断肺癌的存在与否、肿瘤的进展情况等。

而尿液活检则是采集尿液样本,通过分析尿液中的肿瘤细胞、肿瘤相关DNA、RNA 或蛋白质等成分,间接确定是否存在肺癌以及肿瘤的性质。

二、液体活检的优势相比传统的肺癌筛查方法,液体活检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优势:1. 非侵入性:液体活检只需要采集血液或尿液样本,无需进行昂贵、痛苦的组织活检,避免了传统检测方式中的伤害和不适感。

2. 高灵敏度:液体活检技术不仅可检测到大肿瘤的存在,还能在早期肿瘤发展阶段进行检测,提高了早期肺癌的检出率。

3. 实时动态监测:液体活检可根据肿瘤DNA突变的变化,实时追踪肿瘤的发展和耐药性的产生,为个体化治疗提供重要参考。

4. 重复性好:液体活检可以以较短的时间间隔反复进行,无需担心患者的疼痛或恢复问题,提供了高频次的监测手段。

5. 便捷性:液体活检只需采集一次体液样本,即可进行一系列的检测项目,避免了反复采集样本和去医院复查的繁琐程序。

三、液体活检的应用前景液体活检作为肺癌筛查的新方法,其应用前景广阔,对肺癌的早期发现和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液体活检前景

液体活检前景

液体活检前景液体活检(liquid biopsy)是一种非侵入性的肿瘤检测方法,通过检测血液、尿液等体液中的循环肿瘤标志物,来评估肿瘤的存在、分期和治疗效果。

与传统的肿瘤活检相比,液体活检具有更多的优势和应用前景。

首先,液体活检不需要进行手术或穿刺,避免了传统活检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不适感。

只需要从患者体内采集少量的体液样本,即可进行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大大减少了对患者的不适和痛苦。

其次,液体活检具有更高的时效性和灵敏度。

与传统活检需要等待肿瘤长大到一定程度才能进行不同,液体活检可以随时进行,帮助医生实时了解患者的病情。

此外,液体活检可以检测到细胞碎片、循环肿瘤DNA(ctDNA)、循环肿瘤细胞(CTC)等多种肿瘤标志物,相比传统活检更加灵敏。

再者,液体活检具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

目前,液体活检主要用于肿瘤早期筛查、肿瘤分子学诊断和治疗监测等方面。

早期筛查是液体活检最为重要的应用之一,通过检测早期肿瘤标志物,可以帮助医生早期发现患者的肿瘤,并进行相应的治疗,提高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肿瘤分子学诊断可以通过检测肿瘤标志物,来确定肿瘤的类型、突变信息和驱动因子,为患者精准治疗提供依据。

治疗监测是液体活检的另一个重要应用,通过检测治疗期间的循环肿瘤DNA和循环肿瘤细胞,可以实时了解肿瘤的变化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液体活检作为一种新兴的肿瘤检测方法,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前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液体活检技术不断完善,其在肿瘤早期筛查、分子学诊断和治疗监测等领域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同时,液体活检还可以与其他肿瘤检测方法相结合,构建更全面、精确的肿瘤诊断和治疗方案。

因此,液体活检有望在未来的肿瘤诊断和治疗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肿瘤诊断的新方法液体活检的优势与挑战

肿瘤诊断的新方法液体活检的优势与挑战

肿瘤诊断的新方法液体活检的优势与挑战近年来,液体活检作为一种新的肿瘤诊断方法,逐渐引起了医学界的广泛关注。

相比传统组织活检,液体活检具有许多独特的优势,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本文将探讨液体活检的优势及其所面临的挑战。

一、液体活检的优势1. 非侵入性液体活检无需进行手术或穿刺,只需提取患者的血液、尿液或其他生物样本即可完成检测。

相比传统的组织活检,液体活检无需切开肿瘤组织,避免了手术带来的疼痛和并发症风险,对患者更加友好且舒适。

2. 实时性液体活检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获取结果,方便医生及时对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

相比传统组织活检需要等待切片和染色的过程,液体活检的结果更加迅速,有助于提高肿瘤的早期发现和治疗效果。

3. 多样性液体活检的样本来源多样,可以通过采集患者的血液、尿液、唾液等进行检测,甚至还可以从组织、脑脊液中提取DNA或RNA进行分析。

这种多样性的样本来源可以提供更全面的信息,有助于精确诊断和个体化治疗。

4. 监测治疗效果液体活检可以用于监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疗效。

通过定期抽取液体样本,可以分析肿瘤细胞的变化情况,评估治疗的有效性,并及时进行调整。

这对于实现精确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二、液体活检所面临的挑战1. 灵敏度和特异性液体活检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是其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

由于液体样本中往往只含有少量的肿瘤DNA或RNA,与背景DNA或RNA相比,其比例较低,因此需要一种高度灵敏和特异的技术来准确检测和分析。

目前,液体活检技术仍在不断发展中,需要进一步提高灵敏度和特异性。

2. 样本制备和保存液体活检中样本的制备和保存也是一个重要的挑战。

液体样本中的细胞及分子标记物可能会在采集、保存和运输过程中发生降解。

因此,对样本的准确制备和保存技术要求较高,以确保取得可靠的检测结果。

3. 隐私和伦理问题液体活检涉及到患者个人隐私和伦理问题。

样本的采集和分析需要事先征得患者的同意,并遵循相关伦理规定。

液体活检技术非侵入性检测恶性肿瘤的新方法

液体活检技术非侵入性检测恶性肿瘤的新方法

液体活检技术非侵入性检测恶性肿瘤的新方法液体活检技术:非侵入性检测恶性肿瘤的新方法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癌症的认识与治疗也越来越多样化。

近年来,液体活检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肿瘤检测方法,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相比传统的组织活检,液体活检具有非侵入性、方便快捷等优势,成为了研究和临床实践中的热门领域。

一、液体活检技术的原理介绍液体活检技术是指通过分析体液中的生物标志物,提供关于肿瘤性状、进展程度和治疗反应的信息。

目前,流行的液体活检技术主要包括循环肿瘤细胞(CTC)、血浆游离DNA(cfDNA)、血浆细胞自由RNA(cfRNA)以及外泌体等多个方面。

1.循环肿瘤细胞(CTC)CTC是指从原发肿瘤中脱落并进入血液循环的肿瘤细胞。

通过对血液样本中CTC的捕获和检测,可以获得肿瘤相关信息,如肿瘤发生、转移、进展及治疗反应等。

2.血浆游离DNA(cfDNA)cfDNA是指存在于血浆中的游离状态的DNA片段,可作为染色体脱落、细胞凋亡或细胞坏死的标志物。

通过检测cfDNA中的特异性序列变异,可以实现对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反应的监测。

3.血浆细胞自由RNA(cfRNA)cfRNA主要包括mRNA和miRNA等,其表达谱在恶性肿瘤患者中常常发生改变。

通过对cfRNA的检测,可以帮助确定肿瘤类型、预测患者生存期以及评估治疗效果。

4.外泌体外泌体是一种泡状的细胞导出物,含有与原始细胞相似的膜蛋白和核酸。

其中携带了丰富的肿瘤特异性分子,如miRNA、蛋白质等,可以通过分离和分析外泌体来识别和监测患者的肿瘤状态。

二、液体活检技术的应用前景液体活检技术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的检测方法,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1.早期肿瘤检测液体活检技术可以通过检测患者的血液样本,提供早期肿瘤的信息,从而实现对于肿瘤的早期检测和诊断。

与传统的肿瘤筛查方法相比,液体活检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可以提高早期肿瘤的检出率。

2.监测疗效与预测预后通过液体活检技术对肿瘤患者的体液样本进行监测,可以实时观察肿瘤治疗的疗效和预测预后。

液体活检的检测方法

液体活检的检测方法

液体活检的检测方法液体活检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检测方法,通过检测体液中的肿瘤标志物或肿瘤细胞,来进行肿瘤的筛查、诊断和监测。

液体活检可以通过血液、尿液、脑脊液等体液进行检测,具有简便、无创伤、重复性好等优点,因此在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介绍液体活检的常见检测方法及其特点。

首先,血液液体活检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血液中往往含有丰富的信息,包括肿瘤标志物、循环肿瘤细胞等。

通过抽取患者的静脉血,可以对血浆中的DNA、RNA、蛋白质等进行检测,从而获得肿瘤的相关信息。

血液液体活检的优点在于操作简便、易于获取样本,但也存在着血液中肿瘤标志物稀释度高、循环肿瘤细胞数量少等局限性。

其次,尿液液体活检也是一种常见的方法。

尿液中含有大量的代谢产物,通过对尿液中的代谢产物进行检测,可以获得肿瘤相关的信息。

尿液液体活检的优点在于无创伤、易于获取样本,但尿液中的肿瘤标志物含量较低、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等也是其局限性。

另外,脑脊液液体活检是针对脑部肿瘤的一种重要方法。

脑脊液中含有脑脊液细胞、蛋白质等,通过对脑脊液中的成分进行检测,可以获得脑部肿瘤的相关信息。

脑脊液液体活检的优点在于对脑部肿瘤的诊断有重要意义,但脑脊液的获取较为困难,且操作过程较为复杂。

除了以上介绍的常见液体活检方法外,还有一些新兴的液体活检方法,如唾液、胃液、胸腔积液等的检测方法也在不断发展中。

这些新的液体活检方法在特定类型的肿瘤诊断中可能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总的来说,液体活检作为一种新兴的肿瘤检测方法,具有诊断简便、无创伤、重复性好等优点,在肿瘤的早期筛查、诊断和治疗监测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临床实践的不断积累,液体活检的检测方法也在不断完善和丰富,相信在未来会有更多的液体活检方法被应用到临床实践中,为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癌症早期筛查的新方法液体活检

癌症早期筛查的新方法液体活检

癌症早期筛查的新方法液体活检癌症早期筛查一直是医学界关注的重点,因为早期发现癌症可以大大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

然而,传统的癌症筛查方法如乳腺X线摄影、结肠镜检查等存在一定的限制和不适应某些人口群体的情况。

近年来,液体活检作为一种新的癌症早期筛查方法逐渐受到了医学界的关注。

液体活检是通过采集体液样本,通过分析体液中的肿瘤征标物来判断是否存在癌症的一种检测方法。

与传统的组织活检相比,液体活检有着诸多的优势。

首先,液体活检无创伤,不需要进行手术,对患者来说更加安全和舒适。

其次,液体活检可以重复进行,无限制地监测患者的癌症情况,对于长期随访的患者特别有价值。

此外,液体活检的采样过程相对简单,只需采集一定量的体液样本,即可进行分析,更加方便快捷。

液体活检的主要应用领域是早期癌症筛查和癌症治疗监测。

在早期癌症筛查方面,液体活检可以通过检测体液中的肿瘤征标物提前发现肿瘤的存在。

临床研究表明,在肺癌、胃癌、肝癌等多种癌症中,液体活检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能够有效地检测出早期肿瘤,为患者争取更多的治疗机会。

此外,液体活检还可以用于癌症治疗监测,通过定期检测体液样本中的肿瘤征标物变化,判断治疗的效果和疾病的进展情况,为医生调整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液体活检的工作原理主要是通过检测体液样本中的肿瘤征标物来判断癌症的存在与否。

肿瘤征标物是指在肿瘤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由于肿瘤细胞的异常增殖和代谢活动而在体液中产生的一类生物标记物。

不同类型的癌症通常有着特定的肿瘤征标物,通过检测体液样本中这些特定的标记物的含量变化,可以判断出癌症的存在和发展情况。

目前,常用的液体活检方法主要包括血液液体活检和尿液液体活检。

通过简单的血液或尿液采集,可以获得丰富的信息,以实现癌症的早期筛查和监测。

除了血液和尿液,液体活检还有许多其他的体液样本可以应用,如胸水、腹水、唾液等。

不同的癌症类型和部位通常对应着特定的体液样本,选择合适的液体样本对应特定的癌症筛查和监测是十分关键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液体活检技术比较
肿瘤负荷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一直以来,由于缺乏简便、准确的检测方法而无法在临床普遍开展。

液体活检技术的迅猛发展为连续精准监测到肿瘤负荷提供了可能性。

我们从评估肿瘤负荷的需求出发,理想的肿瘤负荷监控标靶应具备以下特性:⚫与人体肿瘤负荷高度相关;
⚫标本获取容易;
⚫检测周期短、价格低、连续性好;
⚫覆盖病种多,能监测多种癌症;
基于尿液、唾液、脑脊液的肿瘤液体活检仅适用于某一类或某一种癌症,在此不再赘述。

而传统的基于外周血蛋白类标志物,如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糖蛋白CA 等,同样只能检测一种或少数几种癌症,而且与肿瘤负荷的相关度低,不能在症状出现前对肿瘤发病、转移、复发做出预警,因此不能满足肿瘤负荷监控的需求。

本节主要比较基于外周血的循环肿瘤细胞(CTCs)、循环肿瘤DNA(ct-DNA)和游离DNA (cf-DNA)三种新型热门外周血肿瘤标志物,分析它们用于评估肿瘤负的优势和不足。

1、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CTCs):是存在于外周血中的各类肿瘤细胞的统称。

随着实体肿瘤的生长,在病灶周围微环境发生特定变化时,将促使一部分肿瘤细胞获得异常的活动能力,这些细胞从原发肿瘤上脱落,搭乘血液系统或淋巴系
统去往身体各处,在身体里寻找新的落脚点。

这些搭乘血液、淋巴快线的脱落肿瘤细胞就被称为循环肿瘤细胞(CTCs),同时也包含侵袭、手术操作等外部因素导致的进入血液循环的肿瘤细胞。

CTCs以不同形态存在于外周血中,既有游离的单个CTC,也有聚集成团的细胞团。

早在1869 年,Ashworth 就在肿瘤患者的血液中发现了肿瘤细胞的存在。

但由于肿瘤患者血液中的CTCs数目极少(5-10ml 外周血中CTCs数量级仅为个位数),直到最近十五年细胞捕获技术取得突破进展后,CTCs才成为研究热点。

2012年,来自武汉同济的Zhang 研究团队对1990年1月至2012年1月所有CTCs 与肿瘤预后相关的文章进行荟萃分析,结果显示CTCs检测可用于早期和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判断。

Nole 等研究显示,治疗前CTCs数目超出5/7.5 ml 的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约一半患者的CTCs数目可在治疗中降低。

若CTCs数目无变化或增高,则可能暗示治疗的无效或失败,提示临床医生对患者的治疗进行早期干预。

以上研究证实,对外周血中的CTCs进行计数评估肿瘤负荷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这一策略的关键在于如何有效、精准捕获CTCs并正确判断获取的信号。

目前常用的CTCs获取方法大多是根据其生物学特性或者物理学特性进行捕获,然而,由于外周血中存在一定量未被认知的肿瘤细胞、CTCs细胞表面缺乏足够有效的标志物、数量稀少、形态大小不均一、细胞类型不单一等等因
素的存在,现有的技术不仅对CTCs捕获准确率不足,而且缺乏生物学活性的评价作为质控标准。

因此,CTCs计数结果对于评估肿瘤负荷,判断疗效和预后都明显不可靠。

CTCs是具有活性的细胞,生物特性最接近于实体肿瘤,其最大价值和研究方向在于药物伴随检测,指导临床用药。

现有捕获和计数技术的局限性使得CTCs现阶段不适合作为肿瘤负荷监测的理想标靶。

2、循环肿瘤DNA (circulating tumor DNA,ct-DNA):指坏死或凋亡的肿瘤细胞释放到外周血中的肿瘤DNA 片段,其带有肿瘤特异性突变或表观遗传学改变。

从概念上可看出,它被包含在游离DNA(cf-DNA)当中,是肿瘤患者cf-DNA中的一部分。

从ct-DNA被发现至今,研究人员不断探索和评估其在肿瘤负荷方面的价值。

2007 年,Shinozaki 等6研究者们在不同分级分期的黑色素瘤患者中检测血清B-RAF 基因突变(V600E),结果显示血清中突变B-RAF的含量可反映疗效,且B-RAF 的突变状态与患者总生存率密切相关。

这是第一篇关于ct-DNA 突变检测在肿瘤临床疗效监测中的意义的报道。

随后,关于ct-DNA 甲基化与肿瘤诊断和预后判断7;ct-DNA 微卫星的改变与肿瘤进展、转移复发的关系8;ct-DNA 基因突变与肿瘤疗效评估和转移复发监测9的研究层出不穷。

因ct-DNA具有肿瘤特异性突变或表观遗传学改变,其获取
通常需要预先对手术切除的肿瘤组织进行测序,或者直接对游离DNA(cf-DNA)做肿瘤基因组大范围捕获测序,以确认ct-DNA 的存在及含量。

基因检测技术百花齐放,以聚合酶链式反应(PCR)为核心技术的检测方法仅能检测已知突变位点,灵敏度高,但对未知突变不可检出,若采用该方法通过ct-DNA含量去评估肿瘤负荷,势必将漏检掉未知突变对肿瘤负荷的影响。

以高通量测序为核心技术的方法可以获取血液中全部的游离DNA(cf-DNA)序列信息,筛选出更多未知的突变ct-DNA并获取含量,但是其灵敏度不及PCR方法,并且随着测序深度增加检测成本也急速增加。

因此,受灵敏度和测序深度影响,高通量检测ct-DNA应用于动态监控肿瘤负荷将受限。

ct-DNA目前最成熟的应用是在通过对已知位点的检测,筛选出有效的靶向治疗药物,也可通过深度测序寻找出未知突变位点,从而筛选更新的靶向治疗药物。

3、游离DNA(circulating-free cell DNA,cf-DNA):又称循环DNA 或无细胞DNA,是指存在于血浆或血清的细胞外DNA。

早在1948年,Mandel等首次在人类血液中检测到游离DNA的存在,但当时并没有引起科学界的关注。

1977年,Leon 等10首先报道肿瘤患者外周血中存在较高水平的游离DNA,随后众多学者研究了肿瘤患者血液循环中的游离DNA。

关于cf-DNA 与肿瘤负荷的关系,及其在肿瘤负荷监控的应用,后续章节将予以详
细介绍。

以上便是对当前3种最热门的液体活检标靶应用于肿瘤负荷监控方面的简单介绍。

CTCs是存在于肿瘤患者血液中完整的肿瘤细胞,其临床价值与研究方向在于药物伴随治疗。

目前,若应用于肿瘤负荷监控受限于细胞的捕获技术,临床一致性不足,参考意义一般。

ct-DNA/cf-DNA是血清或血浆中的游离DNA,其检测无需捕获或富集步骤,在现有技术条件下,评估肿瘤负荷的可靠性优于CTCs。

ct-DNA需要测序获取,未知突变基因直接影响到检测结果与临床的一致性。

cf-DNA 只需进行整体定量检测,不论已知突变与未知突变有多少含量,其总量的变化即可反应出全身所有病灶的平均水平,更能反映肿瘤负荷的整体状况,是肿瘤负荷监控的理想标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