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地产资产证券化交易模式介绍

合集下载

资产证券化的几种模式

资产证券化的几种模式

资产证券化的几种模式资产证券化是一种金融工具,它将资产转换为可分割的证券,以便投资者能够通过各种形式的风险分散投资。

资产证券化方式多种多样,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模式。

一、抵押贷款证券化(MBS)抵押贷款证券化是最常见的也是最受欢迎的证券化模式之一。

它是指将多个抵押贷款捆绑成一个池子,再将该池子划分为不同的证券等级并出售给投资者。

每个证券等级都有不同的优先权和风险水平,并以不同的利率发布。

该模式的目标是将已有的抵押贷款转换为现金流,以便更容易出售。

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最大风险是质量不良的抵押贷款,这些贷款可能无法支付本金和利息。

从2008年次贷危机中可以看出,抵押贷款证券化可能对整个经济体系产生严重影响,因此需要监管机构的合理监管和规制。

二、资产支持证券化(ABS)资产支持证券化是将不动产、汽车贷款、信用卡贷款和其他分期支付的款项等现金流合并在一起,并将其分割成不同的证券等级。

与抵押贷款证券化类似,每个证券等级都有不同的优先权和风险水平,并以不同的利率发布。

该模式的目标是将未来的现金流转换为现金,以便更容易出售给投资者。

与抵押贷款证券化相同,资产支持证券化也存在质量不良的风险,尤其是在信用卡和汽车贷款领域,并造成恶性循环,导致经济崩溃。

因此,在监管机构的严格检查下,资产支持证券化是一项有利的工具。

三、商业房地产证券化(CMBS)商业房地产证券化通常用于转换商业不动产的货币价值,例如零售店、办公室和酒店等。

该模式的目标是将现金流转化为可出售的证券,以便吸引更多的投资者。

商业房地产证券化的最大风险是租户违约和物业价值下跌,这可能会导致投资者无法收回投资。

但由于在商业房地产证券化过程中规则比较严格,并且投资者的风险可以通过不同证券等级的选择获得一定程度的控制,因此商业房地产证券化是一种相对安全、有效、受欢迎的投资方式。

四、未来流动资产证券化(FA)未来流动资产证券化是一种将未来流动资产转化为可交易的证券的模式。

资产证券化案例分析

资产证券化案例分析

资产证券化案例分析资产证券化是指将一些特定的资产(如债务、贷款、租赁收入、抵押品等)转化为可交易的证券,从而将这些资产转变为流动性更强、风险更低的投资工具。

资产证券化在金融市场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可以为资产持有者提供融资渠道,为投资者提供多样化的投资选择,同时也有助于降低金融机构的风险敞口。

本文将通过分析几个资产证券化的案例,来深入了解资产证券化的运作机制和影响。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房地产资产证券化的案例。

某地产开发商拥有大量的房地产项目,但需要大量资金进行新项目的开发。

于是,该开发商将自己名下的一部分房地产项目打包成资产支持证券,发行给投资者。

投资者购买这些证券后,开发商获得了资金,用于新项目的开发,而投资者则获得了与房地产相关的稳定收益。

这样一来,开发商获得了融资,投资者获得了投资机会,而房地产项目也得到了更好的流动性。

其次,我们来看一个汽车贷款资产证券化的案例。

一家汽车金融公司拥有大量汽车贷款资产,但需要更多资金来发放新的汽车贷款。

该公司将一部分汽车贷款打包成资产支持证券,发行给投资者。

投资者购买这些证券后,汽车金融公司获得了资金,用于新的汽车贷款发放,而投资者则获得了与汽车贷款相关的收益。

这样一来,汽车金融公司获得了更多的资金用于业务发展,投资者也获得了投资回报,而汽车贷款资产也得到了更好的流动性。

最后,我们来看一个收益权资产证券化的案例。

某娱乐公司拥有多部影视作品的收益权,但需要资金用于新的影视项目的制作。

该公司将自己名下的一部分影视作品的收益权打包成资产支持证券,发行给投资者。

投资者购买这些证券后,娱乐公司获得了资金,用于新项目的制作,而投资者则获得了与影视作品收益相关的投资回报。

这样一来,娱乐公司获得了新项目的资金支持,投资者也获得了投资机会,而影视作品的收益权也得到了更好的流动性。

通过以上案例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资产证券化对于资产持有者、投资者以及资产本身都具有重要意义。

它为资产持有者提供了融资渠道,为投资者提供了多样化的投资选择,同时也提高了资产的流动性。

[业务]资产证券化业务介绍及典型案例介绍

[业务]资产证券化业务介绍及典型案例介绍

资产证券化业务介绍及典型案例介绍“如果你有一个稳定的现金流,就将它证券化。

”这句华尔街的名言有望在中国资产管理行业变成现实。

2013年2月26日,证监会最新发布了《证券公司资产证券化业务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券商资产证券化业务新规”),该规定的部分修改内容不仅可能进一步推动券商资管业务升级发展,也有可能对包括信托公司在内的泛资产管理行业产生深远影响。

本篇报告试图对券商资产证券化业务新规的重点条款进行解读,并就券商资产证券化业务的操作流程及典型案例予以展示,希望能够为我司今后相关业务开展提供借鉴指引。

第一篇券商资产证券化业务概况1.资产证券化业务定义资产证券化是将缺乏流动性但能够产生可预见的稳定现金流的各种资产,通过一定的结构安排,对资产中风险与收益要素进行分离与重组,进而转换成为在金融市场上可以出售的流通的证券的过程。

进行资产转化的机构称为资产证券化的发起人或原始权益人,发起人将持有的各种流动性较差的金融资产,如信贷资产、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基础设施收费权等,分类整理为一批资产组合(基础资产),出售或信托给特定的交易机构(SpecialPurposeVehicle,SPV),再由SPV根据购买下的基础资产进行证券化处理,发行资产支持证券,以收回购买基础资产支付的资金。

受托人(计划管理人)管理的基础资产所发生的现金流入用于支付投资者回报,而发起人则得到了用以进一步发展业务的资金。

因此,资产证券化不仅仅是金融机构进行基础资产流动性与风险管理的工具,也为广大非金融机构的企业进行融资提供了一条现实的可行路径。

目前,我国信托公司的资产证券化业务还主要集中于与银行合作的信贷资产证券化,而证券公司过去发行的“专项资产管理计划”则更多集中于对企业资产进行证券化。

不过,根据2013年2月26日证监会最新发布的券商资产证券化业务新规,券商开展此类业务的运行模式与资产范围均有了颠覆性的重大突破,对泛资产管理行业未来业务的开展可能产生巨大的影响。

资产证券化(ABS)详细

资产证券化(ABS)详细

参与主体
主要职责
原始权益人
基础资产原始所有者/出售方,主要获得资金融通
资产服务机构 负责基础资产的处置、现金流的回
SPV (特殊目的载体)
受托机构
实现资产风险隔离目的,亦作为证券化产品的发行人
目前主要为证券公司或信托公司,负责项目总协调、 产品 设计、 现金流分析、定价模型、起草发行文件、 销售和日 常管理
CLO
CBO
CMBS
RMBS
资产证券化的交易结构
贷款本息 资产服务机构
托管银行 (信托账
户)
划款指令
受益证券本息
基础资产包 资产1 …
资 产
权 益 或
原始权益人
受托机构
设立信托或SPV公 司、监督服务
资产出售 特殊目的机构
认购资金 (SPV)
发行 收益证券
现金
承销商
承销 现金
登记结算结构
受 益 证 券 本 息
5
资产支持证券采取的风险 控制措施符合指引要求;
3
资产支持证券已经发行完 毕并且按照相关规定完成 备案;
6
上交所规定的其他条件。
上交所挂牌转让申请流程
持有可转让债券流程
事前 审查
交易所
专项计 划设立
事后 备案
挂牌 转让
管理人、托管人 、原始权益人及 其他服务机构
基金业 协会
✓负面清单管理 ✓信披(协会网站)
包括银行、证券、信 托、基金管理公司等
4、社会保障基金、企 业年金等养老基金,慈 善基金等社会公益基金
2、发行的理财产品包 括但不限于银行理财产 品、信托产品、保险产
品、基金产品等
5、在行业自律组织备 案或登记的私募基金及 符合第(六)款规定的 私募基金管理人

实操PPP项目资产证券化的三种模式是如何运作的

实操PPP项目资产证券化的三种模式是如何运作的

实操PPP项目资产证券化的三种模式是如何运作的PPP项目资产证券化是指将PPP项目的资产(如权益、债权等)转化为证券产品进行交易的过程。

在实际操作中,通常存在三种模式,分别是贷款转让模式、股权证券化模式和租赁证券化模式。

首先是贷款转让模式。

在PPP项目的运作过程中,政府通常会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融资来支持项目建设。

在贷款转让模式中,政府会将项目的贷款债权转让给一家专门的资产管理公司(AMC),并由该公司将债权进行证券化。

证券化后,债权会被划分为不同等级的债券,如优先级、次级等,并通过二级市场进行交易。

债券的收益来自于PPP项目的现金流,并由政府根据债券持有人的优先级进行支付。

其次是股权证券化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PPP项目的部分或全部权益将被转化为股票或基于股权结构的证券产品。

政府将PPP项目的权益进行拆分,并将其转让给股权投资者。

通过股权证券化,政府可以获得资金用于项目建设,并与投资者共同承担风险和享受项目收益。

股权证券化模式的关键在于将权益转化为可以进行交易的证券产品,并通过股权市场实现投资者之间的交易。

最后是租赁证券化模式。

在PPP项目中,政府通常会将土地或建筑物等使用权授予项目公司,而项目公司则向政府支付租金。

在租赁证券化模式中,政府可以将PPP项目的租金权益转化为证券产品进行交易。

政府将租金权益进行拆分,转让给证券投资者,并通过证券市场实现交易。

租赁证券化模式的特点是政府可以通过租金权益融资,并与投资者共享租金收益。

这三种模式都涉及到将PPP项目的资产转化为证券产品,并通过证券市场进行交易。

它们的核心目标是为了提高PPP项目的融资效率、增加项目的流动性,并为投资者提供多样化的投资选择。

值得注意的是,选择适当的证券化模式需要根据PPP项目的特点、资产属性以及市场的需求来进行。

不同的模式在运作过程中存在一些细微的差异,例如法律法规的不同、发行方式的不同等,需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来制定相应的运作方案。

商业房产抵押贷款资产证券化业务(CMBS)实操研讨

商业房产抵押贷款资产证券化业务(CMBS)实操研讨

的其他未完成手续或事项。同时要求融资人为拟证券化的标的不 • 适度介入其他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东部沿海的省会城市及经济
动产物业购买财产保险,以降低意外事故对标的不动产物业造成
发达城市和其他省会城市核心地段的标的不动产物业项目;
的损失。
• 对于本行总A类客户、房地产白名单第一层级客户以及主体评级
AAA客户可提供增信的项目,可适当放宽不动产物业区位准入标
二是具有较大仓储物业需求的优质主体,如:海尔电器、苏宁电
3. 鼓励介入国内著名旅游城市或4A级(含)以上旅游景区周
边、交通便利、游客稳定且现金流稳定的酒店;
2.对于物流地产项目原则上仅选择符合下列要求之一且主体评级
AA+(含)以上的企业准入:
4. 已投入商业运营时间2年(含)以上,具有经过审计的财务 一是物流地产行业龙头、市场占有率前十的企业,;
报告、近两年净经营现金流连续两年为正值,酒店经营良好;
银行内部流程,不确定性较大
CMBS
经营性净现金流的12-16倍 最高可达标的物业公允价值的70% 可设计为单期3-5年,到期续发 参照公募债券用途,使用较为灵活 根据产品评级,市场化定价 通过结构设计,可使产品评级高于主体评级 主要通过物业自身增信,也可增加外部增信
通过技术安排,可与未来REITs交易
2. 收入来源:包括租金收入、广告收入、物业费收入、房费收入等;
写字楼、宾馆酒店 商业中心、商铺 物流仓库
资产
现金流
租金收入
广告、物业、房费、 餐饮收入
商业物业准入标准
权属要求
区位准入
• 标的不动产物业的产权清晰并取得合法的权属证书,购置或自留 • 标的不动产物业所在地需有本行分支机构;

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

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

资产证券化的重要性
01
02
03
增强流动性
资产证券化能够将缺乏流 动性的资产转化为具有较 高流动性的证券,从而增 强资产的变现能力。
降低风险
通过将资产池转化为证券 化产品,发起人可以将风 险分散给投资者,进而降 低自身的风险。
提高资本效率
通过资产证券化,发起人 可以将资产转移出表,进 而提高资本充足率等监管 指标。
服务商负责收取资产池现 金流,并按照约定分配给 投资者。
资产管理服务
服务商需对资产池进行管 理,确保其持续产生现金 流。
信息披露
服务商需定期向投资者披 露资产池现金流情况,确 保信息透明度。
投资者角色与职责
投资者
信息披露
投资者购买资产支持证券并持有,获 取未来现金流收益。
投资者有权要求服务商定期披露资产 池现金流情况,确保信息透明度。
3
强化风险意识与培训
提高银行内部员工的风险意识,定期进行风险管 理培训,确保风险管理的有效实施。
提高信息透明度
规范信息披露标准
制定统一的信息披露标准,明确披露内容、披露频率和披露方式, 提高信息的透明度和可比性。
加强信息披露监管
加大对信息披露的监管力度,对不按规定披露信息的机构进行处罚 ,保障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设立特殊目的机构(SPV)
作为证券化的中介机构,SPV为资产证券化提供法律上的 隔离。
真实出售
商业银行将资产池出售给SPV,实现真实出售和破产隔离 。
信用评级与增级
对资产支持证券进行信用评级,并采取信用增级措施提高 证券信用等级。
发行与交易
SPV通过承销商发行资产支持证券,投资者购买并持有。
资产管理服务

资产证券化简单案例

资产证券化简单案例

资产证券化简单案例资产证券化是指将一些特定的资产通过结构化的方式打包形成证券产品,以便投资者可以购买和交易。

这种金融工具的创新可以帮助企业转移风险、提高融资效率,同时也提供了一种投资选择给投资者。

下面是一些关于资产证券化的简单案例:1. 房地产资产证券化:一家房地产开发公司拥有多个房地产项目,但需要大量的资金来支持项目的建设和销售。

该公司可以将这些房地产资产打包成一个证券产品,发行给投资者。

投资者购买这些证券后,可以获得房地产销售收入的一部分作为回报。

2. 车辆贷款资产证券化:一家汽车金融公司发放了大量的车辆贷款,但需要资金来继续发放新的贷款。

该公司可以将这些车辆贷款打包成一个证券产品,发行给投资者。

投资者购买这些证券后,可以获得贷款利息的一部分作为回报。

3. 学生贷款资产证券化:一家银行发放了大量的学生贷款,但需要资金来继续发放新的贷款。

该银行可以将这些学生贷款打包成一个证券产品,发行给投资者。

投资者购买这些证券后,可以获得贷款利息的一部分作为回报。

4. 商业债务资产证券化:一家公司面临大量的商业债务,但需要资金来继续运营。

该公司可以将这些商业债务打包成一个证券产品,发行给投资者。

投资者购买这些证券后,可以获得债务利息的一部分作为回报。

5. 信用卡债权资产证券化:一家银行拥有大量的信用卡债权,但需要资金来继续扩大信用卡业务。

该银行可以将这些信用卡债权打包成一个证券产品,发行给投资者。

投资者购买这些证券后,可以获得债权利息的一部分作为回报。

6. 医疗保险资产证券化:一家保险公司拥有大量的医疗保险合同,但需要资金来继续扩大保险业务。

该保险公司可以将这些医疗保险合同打包成一个证券产品,发行给投资者。

投资者购买这些证券后,可以获得保险费的一部分作为回报。

7. 物流资产证券化:一家物流公司拥有大量的物流资产,包括货车、仓库等。

该公司可以将这些物流资产打包成一个证券产品,发行给投资者。

投资者购买这些证券后,可以获得物流服务收入的一部分作为回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业地产资产证券化交易模式介绍我今天的分享主要分为三方面:第一,介绍目前国内证券化市场和地产相关的产品品种的基本情况;第二,介绍地产企业或者拥有物业的相关企业做资产证券产品的意义;第三,介绍在操作层面的一些相关方案、思路及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一、国内证券化市场上地产相关产品基本情况1、资产证券化产品相对其它固定收益产品的特点资产证券化在过去三四年里被讨论的非常多。

所谓的资产证券化,相对其它的固定收益类产品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特点:首先,需要基础资产并依托该基础资产设计产品,包括对现金流的分析、设计产品的规模、支付的顺序和具体安排等。

其次,一般所称的证券化产品其基本要素是特殊目的载体(SPV)。

最近刚刚问世的信托型的ABN得到了市场的广泛关注,这是因为此前ABN没有特殊目的载体,而现在有了这个载体,就会导致交易结构和风险隔离效果发生重要变化。

因此,SPV是非常重要的要素。

最后,证券化产品一般有分层结构。

其它的固定收益类融资产品,比如银行贷款,一般来说没有分层结构。

证券化产品则大多都有优先、劣后的分层安排,实现了风险和收益的分割,并实现了不同投资人购买不同档次、不同风险权重和不同现金流特点的产品的效果。

这三方面的特点——基础资产、特殊目的载体、分层结构的特点和作用,就是资产证券化最核心的要素。

2、国内常见的证券化品种分类就国内而言,最常见的证券化品种有三类:第一类,以金融机构的信贷资产为基础资产的信贷资产证券化;第二类,以企业资产为基础资产,在交易所市场发行的资产支持证券,称之为交易所企业资产证券化;第三类,在银行间市场发行的资产支持票据。

还有一些新型的资产证券化或类资产证券化品种,这里不赘言。

除了公开市场外,在非公开市场上也有较多的私募证券化产品。

3、国内地产相关证券化产品的主要基础资产类别国内地产相关的资产证券化的主要基础资产类别,大体可以分为三大类,分别是与债权、物权、股权相关的资产。

第一大类,债权。

债权相关的资产可以分为四大科目:第一个科目,是标准的商业银行贷款,包括商业物业抵押贷款和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对应的产品分别是CMBS和RMBS。

第二个科目,是其它类型贷款,大体有三个品种:一是以信托计划为载体做的信托贷款,二是相关委托方通过银行做的委托贷款,三是市场上最近一年多比较受关注的公积金贷款,以这三类贷款或者收益权作为基础资产的证券化项目都有出现。

这些项目中通常也有一些细节值得关注,比如说针对单笔委托贷款,底层需要对应酒店收入等一些基础现金流。

第三个科目,是应收账款。

至少可以有三个细分类别:第一类,是购房人自付分期款,自付分期款的第一单项目是今年1月份由碧桂园作为原始权益人发行的规模为28亿的自付分期款证券化项目;第二类,是应收未收到的银行按揭贷款,市场上已经有相当多的案例;第三类,是关于工程的应收和应付款,这对很多房地产开发商来说是应付款,对工程和施工企业来说是应收款,目前也有不少这类项目要推出,包括房地产企业发起的工程应收/应付款的证券化项目。

第四个科目,是其它合同债权。

合同债权是一个很大的范畴。

这里所指的“其它合同债权”主要包括物业租金、物业管理费这样的细分类别。

物业租金更多是基于租赁合同,物业管理费也基于约定物业管理内容的合同。

这两个品种在市场上也都出现过。

目前市场上最多见的针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基础资产,主要是应收账款和其他合同债权,合计对应至少五个细分类别。

第二大类,物权。

物权与贷款或应收款相比有比较大的差异,对应房地产物权的证券化品种主要是准REITs或者是REITs品种。

第三大类,股权。

主要指企业整体的股权IPO。

以上就是商业地产相关证券化产品的大致分类。

4、国内一些具体证券化产品的市场表现现在关注一些市场上的具体品种,在贷款类别,RMBS产品近期最值得关注的是实现了注册制发行。

在2015年4月注册制问世之前,RMBS一共发行不到100亿元,但是2015年4月注册制问世后至今,RMBS发行了345亿元,是注册制之前的大约3.5倍,可以说注册制对推进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快速发展起到了直接和积极的作用。

目前已经获得注册的RMBS规模达到了2500亿元。

关于交易所的专项计划,从整体情况来看,2014年底新规发行之后,整个交易所共发行3356.36亿元的产品,其中和房地产相关的项目包括准REITs、物业租金、物业管理费、购房尾款等等,一共发行了601.33亿元规模,大概占比为17.77%,发行单数为40单。

从发行规模来说是第二大品种,仅次于融资租赁债权;从发行单数来说是排名第三的产品类型。

如果看下2016年的情况,专项计划的表现就更加突出。

2016年以来,专项计划共计发行1213.05亿元。

其中,房地产类证券化项目已发行309.92 亿元,占比达25.55%%,发行规模和占比进一步提升,且和占比最大的融资租赁债权类型(占比27.48%)之间的差距显著缩小,目前排名第二。

市场储备项目也很多,近期刚刚完成发行了苏宁三期REITs项目等。

我认为,房地产相关类型的证券化在交易所市场的潜力很大,不排除这类证券化产品的发行规模会超过融资租赁债权证券化的发行规模。

5、房地产资产证券化产品的细分类别观察2014年底新规发布以来,房地产类证券化项目共计发行601.33亿元。

其中,准REITs发行6单(启航项目是新规发布前发行),发行规模185.3亿元,占所有房地产类证券化项目发行规模的30.82%,占比最多;物业管理费发行13单,单数最多,发行规模143.87亿元,占比23.93%。

发行单数最多的是物业管理费,为什么呢?因为很多大中型房地产企业都有下属的物业管理公司,物业管理费规模比较大,也不用担心资产本身是否被抵押的问题,因此单数最多比较好理解。

从发行规模来看,最大的是准REITs的品种,准REITs的发行规模和物业评估价值高度相关,相对比较容易提高发行量。

从试点项目来看,准REITs项目的基础资产都是体量相对比较大,资质相对比较好的资产。

这是准REITs项目规模占比最高的重要背景原因。

2016 年以来,房地产类专项计划共计发行309.92亿元。

其中,物业管理费发行7单,发行规模89.64亿元,占所有房地产类证券化项目发行规模的28.92%,发行规模、单数都最多.信托受益权发行2单,发行规模88.61亿元,占比有所提升,这里的信托受益权,主要是指针对多家房地产企业发放贷款,然后打包来做的类型,即所谓的组合债权的证券化。

REITs因为发行节奏的原因,目前占比不高,但最近刚刚发行了18.47亿元的苏宁3期REITs 项目,随着准REITs 项目不断出现和发行,我相信准REITs规模在2016年度来看,规模占比还会进一步提升,这是一个非常有潜力的方向。

到2016 年6月19日,我国累计已经发行准REITs产品7单,有中信启航这样的写字楼项目,也有苏宁云创这样的典型的商铺项目,还有酒店类的项目等等。

从这7单项目的陆续问世,让我们看到了国内准REITs细分市场的发行节奏。

2014年是2单,2015年是4单,2016年无论是单数还是规模,预计超过2015年的概率很大,让我们拭目以待。

从ABN的情况来看,目前和房地产相关项目只有一单,即天津市房地产信托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发行人的ABN项目,以公有住房总租人天房集团支付的租金作为还款来源。

项目总规模20亿元,有1-5年的期限,对应是3万套公租房。

这个项目是没有特殊目的载体情况下的ABN的典型案例。

项目包括了以应收账款债权作为质押等增信措施,也包括了监管账户设计、差额补足等安排。

最后,公积金贷款的证券化。

这原本是非常有潜力的方向,我也非常看好它在市场化情况下的发展速度,但下个阶段走势还有不确定性。

回顾过去一年,在银行间和交易所分别有7单和9单公积金贷款证券化项目发行。

其中银行间发了416.77亿元规模,交易所也发行了67亿元规模。

在非公开市场,私募也有一些发行。

总体来看,是供需两旺,而且供需两方面的确是有交集的。

一方面,公积金缴存职工对公积金贷款的需求总体很大,而为数不少的公积金中心的资金使用率很高,几乎入不敷出,以往的做法很多是以财政补贴等形式鼓励职工转而采用商业贷款,现在公积金贷款证券化则成为很好的一个路径。

从需求端,投资人普遍认可在高度分散化的底层资产基础上,证券化产品的安全性,证券化产品的市场化发行利率和财政补贴基础上的综合贷款利率具有可比性;在这些情况基础上,供需两端确实是有交集的。

以上是我对市场上涉及地产的证券化产品的主要类别,包括市场发行情况的一个简单总结。

二、证券化对房地产企业的意义除创新之外,证券化对房地产企业总体而言有五个方面的意义:第一,提升评级和控制成本。

对于相当一部分企业来说,如果说有质量好的应收账款,比如说一些中小型施工企业有对大型房地产企业的应收款,那么应收账款的信用级别很可能已经超出了工程施工企业自身的信用级别。

这些企业可以依托好的资产(应收账款)做证券化产品,这对于降低其自身融资成本会有一些帮助。

另一方面,如果企业本身资质并不是很好,发债方面达不到标准,但有好的物业资产比如一栋位置很好的楼宇,或许可以考虑做准REITs项目。

当然是不是要引入专业的管理方这是很重要的课题。

第二,拓展多元化融资渠道。

近一年多以来,大量的房地产企业完成了公司债等很多债券的发行。

证券化品种为房地产企业提供了一项市场化的新的融资工具选项。

因此,在交易所市场,房地产成为第二大甚至有望冲击第一大的证券化产品的细分类别。

第三,实现报表调整。

绝大多数固定收益类品种不可能实现这个功能。

在交易结构满足相关要素的情况下,证券化不仅对资产负债表有帮助,对利润表可能也有帮助。

第四,转变商业模式。

不少处于成熟期的企业都在考虑把持有型物业做证券化操作,以实现轻资产运行,转为服务机构,赚取作为服务商的收益,而不是简单的持有物业,这对提升ROE和中长期发展甚至包括提升上市公司估值都有很好的意义。

这一点和商业银行做信贷资产证券化的意义有类似之处。

第五,为产业链合作伙伴提供支持。

三、房地产企业开展证券化的操作方案在座各位很多是房地产相关的开发企业以及上下游相关企业的负责人和工作人员。

在做证券化操作之前,我们首先要考虑以下几方面因素:做证券化的目的是什么?选什么作基础资产?期限、规模和成本考量?其次,是不同类型地产企业操作证券化过程当中的侧重点和路径选择。

细分有三类:第一类,是初创企业或者是小型企业,更多考虑优质应收账款,比如说中小规模的施工企业对大型开发商的应收账款,或者是中小型开发商的准REITs。

第二类,是成长期企业。

这个类型的企业一般可以做一些债权型证券化融资安排,也可能为上游企业做反向应收款的证券化安排,当然也可以做一些准REITs 的安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